转向设计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齿轮齿条转向器设计

毕业设计-齿轮齿条转向器设计
齿轮齿条转向器组成
主要由输入轴、输出轴、齿轮、齿条、壳体等部件组成。 其中,输入轴与方向盘相连,输出轴与车轮相连,齿轮与 齿条啮合实现动力传递。
齿轮齿条转向器工作原理
当方向盘旋转时,输入轴带动齿轮旋转,齿轮与齿条啮合 ,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推动输出轴左右移动,从 而实现车轮的转向。
02
齿轮齿条转向器设计原理
,减少磨损和故障。
关键部件设计
齿轮设计
根据传动比和扭矩要求,设计齿 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 ,并进行齿形优化,提高传动效
率和噪声性能。
齿条设计
根据转向器输出转角和力矩要求, 设计齿条的截面形状、长度、材料 等参数,并进行强度校核。
轴承与轴设计
选用适当的轴承类型和尺寸,设计 轴的直径、长度、材料等参数,确 保轴的刚度和强度满足要求。
毕业设计-齿轮齿条转向器设计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18
CONTENTS
• 引言 • 齿轮齿条转向器设计原理 • 齿轮齿条转向器结构设计 • 制造工艺与装备设计 • 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 • 实验验证与性能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毕业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进行实际工程设计的能力,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齿轮齿条传动原理
齿轮与齿条的啮合
齿轮的旋转运动通过其齿面与齿 条的直线齿面啮合,将旋转运动 转化为直线运动。
传动比的计算
根据齿轮齿数、模数和齿条参数 ,计算齿轮齿条传动的传动比, 以确定输出速度与输入速度之间 的关系。
转向器工作原理
输入与输出轴的连接
转向器的输入轴与齿轮相连,输出轴 与齿条相连,通过齿轮齿条的啮合实 现动力传递。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 毕业论文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毕业论文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的背景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汽车转向系统是车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操控感受和行车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逐渐被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所取代。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通过电力传动装置提供操控力,相较于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节能性和可靠性。

本文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靠、高效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在研究的基础上,将重点关注系统的结构设计、控制算法优化、故障诊断等方面。

通过对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章将介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背景与发展;第三章将详细阐述系统的设计原理与结构;第四章将重点探讨控制算法的优化与实现;第五章将研究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与技术;最后,第六章将总结全文,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践,相信可以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汽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

我们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具体内容}本文详细介绍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涵盖了传感器选择、电机控制、系统优化等方面。

传感器选择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中,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是至关重要的。

传感器可以检测车轮的转向角度、转向速度以及转向力等参数,为后续的电机控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转向角度传感器、转向速度传感器和转向力传感器。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考虑其精度、响应速度和可靠性等因素,并确保其能与电机控制系统良好地配合。

电机控制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电机控制是实现转向功能的核心部分。

电机控制系统通过接收传感器提供的数据,计算并控制电机的输出力矩,从而实现汽车的转向功能。

电机控制的关键是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常见的电机控制方法有PID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

汽车转向系设计

汽车转向系设计
不协调使车轮产生的摆动小。 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Rmin<2~2.5L 操纵轻便。乘用车:转动圈数小于2、最大手力150N
商用车:转动圈数小于3、最大手力200N
第一节 概述
3.转向系的主要设计要求 转向轮碰撞到障碍物以后,传给转向盘的反
冲力要尽可能小。 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的球头处有间隙调整
当双横臂互相平行时,AB 的瞬时中心P 在无穷远处,从P 点引 出的直线都变成了平行线。其中,过点A、S 的两条平行线之间 的距离与过点QAB、QBS 的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第七节 转向梯形设计
利用上下止点法确定横拉杆断开点位置
第七节 转向梯形设计
二、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校核 (转向力特性)
时的传递特性
(P1 P2 ) / P1 (P3 P2 ) / P3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1.转向器的效率
可逆式、不可逆式、极限可逆式


tan 0 tan( 0 )


tan( 0 ) tan 0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2.转向系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转向系角传动比 。 转向系力传动比 。 转向器角传动比的变化规律 。 齿轮齿条式变速比转向器 循环球齿条齿扇式变速比转向器
第七章 转向系设计
第一节 概述
1.转向系的作用 保持或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 在汽车转向行驶时,保证各转向轮之
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 2.转向系的组成
第一节 概述
3.转向系的主要设计要求 转弯行驶时,车轮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旋转,车轮
不应有侧滑。 自动回正,并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状态。 转向轮不得产生自激振动,转向盘没有摆动。 悬架导向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共同工作时,由于运动

汽车转向机构设计

汽车转向机构设计

汽车转向机构设计汽车转向机构是汽车的核心驱动部件之一,它负责将驾驶员的操纵输入转化为车辆的转向动作。

在汽车设计中,转向机构的设计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操控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转向机构的基本原理、类型和设计要点等方面对汽车转向机构进行详细介绍。

一、转向机构的基本原理汽车转向机构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纵,传递给转向机构并将其转化为车辆的转向动作。

转向机构一般由转向盘、转向柱、转向齿条、齿轮等部件组成。

驾驶员通过转向盘对转向机构施加力矩,使转向盘旋转,转向柱通过螺旋副将转向力矩传递给转向齿条,在转向齿条的作用下,通过机械传动使车轮发生转向。

二、转向机构的类型1.摩擦销转向机构:该机构通过摩擦销将驾驶员的操纵力传递给转向机构。

摩擦销转向机构简单、结构紧凑,但摩擦力不稳定,对转向贴合性要求较高。

2.齿轮齿条转向机构:该机构采用齿轮与齿条的咬合来传递转向动作,具有稳定性好、转向平稳的特点。

齿轮齿条转向机构常见的是德国式转向机构和柏格式转向机构。

3.斜齿杆转向机构:该机构采用斜齿杆与齿轮咬合,通过斜齿杆的线性移动产生转向动作。

斜齿杆转向机构结构简单、重量小,但有时会存在斜齿杆的进退现象,影响操控性。

4.电动转向机构:该机构通过电动助力来实现转向动作,大大减轻驾驶员的操纵力。

电动转向机构响应速度快,操控性好,但需要电源支持,如果电路故障会影响转向功能。

三、转向机构的设计要点1.正确确定转向机构的传动比:传动比是转向机构设计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决定了转向动作传递的快慢程度。

传动比过小会导致转向盘转动角度大,驾驶员力度大,操控性差;传动比过大会导致方向盘转动角度小,导致转向不灵敏,容易发生意外。

因此,在设计转向机构时要根据车辆的类型和使用情况来确定适合的传动比。

2.考虑转向机构的结构强度:转向机构在车辆操控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力矩和冲击,其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确保操控的安全性。

在设计转向机构时,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合理设置加强筋或加强板等结构来加强模块的强度。

转向系统设计工程师岗位职责

转向系统设计工程师岗位职责

转向系统设计工程师岗位职责转向系统设计工程师是汽车工程领域的一种职位,主要负责设计汽车的转向系统,包括转向轴、控制机构、转向齿轮等,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理论基础。

具体职责如下:1. 按照客户需求和产品需求书进行转向系统的设计。

需要考虑产品的性能、质量和经济性等方面,确保设计符合客户和公司的需求。

2. 分析转向系统的性能参数、质量要求和安全性能等方面,通过仿真和试验等方法对转向系统进行系统性能优化设计。

3. 确定转向系统的结构、布局和构造方案。

需要考虑转向系统的装配、生产成本、可靠性等问题。

4. 负责编制和审查转向系统相关的技术文件和图纸。

需要根据产品的制造、组装和设计要求制定文档并保证文档的合规和及时更新。

5. 提出转向系统的改进建议,为公司提供下一代转向产品的设计和研发方案。

6. 负责跟进产品的生产过程,确保转向系统制造的合格率,并改进制造过程。

7. 协调各个相关部门进行设计、试验、生产、定价等方面的协作工作,确保转向系统的开发、制造和销售的工作质量和进度。

8. 跟进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情况,不断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需要具备以下技能:1. 深厚的机械原理、车辆原理、材料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2. 熟练掌握一些专业设计软件如UG、CATIA等。

3. 具备熟练的英语读写能力,熟悉汽车领域的国际标准和规范。

4. 具备良好的研发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够解决技术难题和推进项目进展。

总之,转向系统设计工程师是汽车工程领域的重要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优秀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为汽车工程领域的产品研发做出重要贡献。

第七章 汽车转向系统设计

第七章   汽车转向系统设计

马 天
力矩反算载荷,动力缸以前零件的计算载荷应取驾驶员作用在转向

盘轮缘上的最大瞬时力(700N)。
29
二、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设计


模数 压力角 齿数 螺旋角 材料

齿轮 2~3mm 20º
5~7
9º~15º 16MnCr5

15CrNi6

齿条 保证啮 12º~35º 保证齿 保证布 45,淬火
逆效率为

tg(0 ) tg 0


➢导程角必须大于摩擦角,通常0 5°~10°。
18
二、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车 转向系统的传动比

➢力传动比ip

•从轮胎接地面中心作用在两个转向轮上的合力2Fw与作用在

转向盘上的手力Fh之比

➢转向系角传动比 iω0
•转向盘角速度ωw与同侧转向节偏转角速度ωk之比
21
二、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汽 转向器角传动比的变化规律

➢由于转向传动机构角传动比近似为1,因此转向器的角传动比变化

规律就代表了转向系统传动比特性。

➢由于转向阻力矩与车轮偏转角度大致成正比变化,则

➢汽车低速急转弯行驶时,转向阻力矩大,应选用大些的转向器

角传动比;
➢汽车以较高车速转向行驶时,转向轮转角较小,转向阻力矩也

2.分类
➢机械转向系统
➢依靠驾驶员的手力转动转向盘
➢包括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

天 ➢动力转向系统

➢利用动力系统减轻驾驶员的手力
2
第一节 概述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

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简介1.1齿轮齿条式转向系转向系是通过对左、右转向之间的合理匹配来保证汽车能沿着理想的轨迹运动的机构,它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专项传动机构组成。

齿轮齿条机械转向器是将司机对转向盘的转动变为或齿条沿转向车轴轴向的移动,并按照一定的角传动比和力传动比进行传递的机构。

机械转向器与动力系统相结合,构成动力转向系统。

高级轿车和中兴载货汽车为了使转向轻便,多采用这种动力转向系统。

采用液力式动力转向时,由于液体的阻尼作用,吸收了路面上的冲击载荷,故可采用可逆程度大、正效率又高的转向器结构。

1.2转向系设计要求通常,对转向系的主要要求是:(1)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在有限的场地面积内,具有迅速和小半径转弯的能力,同时操作轻便;(2) 汽车转向时,全部车轮应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不应有侧滑;(3) 传给转向盘的反冲要尽可能的小;(4) 转向后,转向盘应自动回正,并应使汽车保持在稳定的直线行驶状态;(5) 发生车祸时,当转向盘和转向轴由于车架和车身变形一起后移时,转向系统最好有保护机构防止伤及乘员;(6) 转向器和专项传动机构因摩擦产生间隙时,应能调整而消除之。

2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2.1转向器的效率功率P1从转向轴输入,经转向摇臂轴输出所求得的效率称为正效率,用符号η+表示,η+=(P1—P2)/Pl;反之称为逆效率,用符号η-表示,η-=(P3—P2)/P3。

式中,P2为转向器中的摩擦功率;P3为作用在转向摇臂轴上的功率。

为了保证转向时驾驶员转动转向盘轻便,要求正效率高。

为了保证汽车转向后转向轮和转向盘能自动返回到直线行驶位置,又需要有一定的逆效率。

为了减轻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驾驶员的疲劳,车轮与路面之间的作用力传至转向盘上要尽可能小,防止打手又要求此逆效率尽可能低。

2.1.1转向器正效率η+影响转向器正效率的因素有:转向器的类型、结构特点、结构参数和制造质量等。

(1)转向器类型、结构特点与效率在前述四种转向器中,齿轮齿条式、循环球式转向器的正效率比较高,而蜗杆指销式特别是固定销和蜗杆滚轮式转向器的正效率要明显的低些。

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

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

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转向系统设计说明书一、需求分析1.1系统简介本转向系统设计是为汽车制造企业设计的一款新型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转向齿轮、转向杆等组件,用于汽车转向操作。

1.2系统功能本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1)实现车辆转向操作;(2)提供灵敏度和舒适性,使驾驶员可以轻松驾驶;(3)确保车辆转向时的安全性。

1.3使用环境本系统主要用于汽车行驶时的转向操作,适用于各类车辆,包括小汽车、大型客车、货车、越野车等。

1.4系统需求(1)具有可靠性和耐用性;(2)转向灵敏度高,操控舒适;(3)保证转向操作安全;(4)可适应各种驾驶员的需求。

二、系统设计2.1系统架构本转向系统采用传统的齿轮传动转向系统。

主要包括方向盘、转向齿轮、转向杆等组件,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变换转向齿轮的位置,控制车轮的转向。

2.2系统组成本转向系统包括以下组件:(1)方向盘:由驾驶员操控,控制转向的方向。

(2)转向齿轮:连接车轮的转向轴,通过旋转控制车轮角度,实现左右转向操作。

(3)转向杆:将方向盘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转向齿轮的轴向运动。

(4)轴承:用于支撑转向齿轮,使其顺畅运转。

2.3系统工作原理当驾驶员通过方向盘控制转向时,方向盘传递力量到转向齿轮上,通过转向齿轮转动和转向杆的传动作用,使车轮转向。

其中,转向齿轮是通过齿轮副传动,将方向盘的旋转运动转换成轴向运动,控制车轮的转向角度。

2.4系统性能(1)灵敏度:驾驶员控制方向盘时,系统应能快速反应,确保车辆转向灵敏。

(2)舒适性:转向时不应有任何异响或抖动感,使驾驶员的操控更加舒适。

(3)可靠性: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确保在各种路况下的转向操作安全。

三、结论本转向系统是一种新型的汽车转向系统,采用传统的齿轮传动技术,实现车辆转向操作。

系统整体性能较强,灵敏度高、舒适性好、可靠性强。

同时,本系统还具有可扩展性,在不断的设计应用和技术进步中,可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阿克曼原理及转向

阿克曼原理及转向

阿克曼原理与矩形化转向梯形设计一、阿克曼原理阿克曼原理的基本观点是:汽车在行驶(直线行驶和转弯行驶)过程中,每个车轮的运动轨迹,都必须完全符合它的自然运动轨迹,从而保证轮胎与地面间处于纯滚动而无滑移现象。

1.阿克曼理论转向特性以图1所示的两轴车为例,阿克曼理论转向特性,是以汽车前轮定位角都等于零、行走系统为刚性、汽车行驶过程中无侧向力为假设条件的。

出1该转向特性的特点为:①汽车直线行驶时,4个车轮的轴线都互相平行,而且垂直于汽车纵向中心面;②汽车在转向行驶过程中,全部车轮都必须绕一个瞬时中心点做圆周滚动,而且前内轮与前外轮的转角应满足下面关系式:KCtg/? 一Ctgff = y ( 1)式中,B —汽车前外轮转角a —汽车前内轮转角K —两主销中心距L—轴距2.阿克曼梯形阿克曼梯形即为满足阿克曼理论转向特性的四连杆机构,其底角Qa(见图2)由下式确定:其梯形臂的作用长度m=0. 11~0. 15K 阿克曼梯形是一个如图3所示的平面梯形,其特性为:①B a=f(a a)②梯形上底长度AB与两主销中心距及两主销中心线穿地点之距完全一致。

图4给出了阿克曼梯形特性曲线与阿克曼理论转向特性曲线的对比情况。

从图中可见,两条曲线基本重合,表明用上述方法确定梯形参数是可行的。

0 [a jo “图4人理论转向特性曲线比榛形持性曲统二、前轮定位参数及特性对转向梯形设计的影响1.前轮外倾特性对阿克曼理论转向特性的影响图S所示是主销内倾角为14度时的汽车前轮外倾特性。

它直接影响阿克曼理论转向特性式(1)。

当汽车前轮转角关系完全符合阿克曼理论转向特性式(1)时,1C10 10 20 由于受刖轮外倾的影响,使汽车刖轮的自然运动轨迹与实际运动轨迹不吻合, 如 图6所示。

因此,要想满足阿克曼原理的要求,必须减少内、外轮的转角差,即 汽车理论转向特性应为:ctg(/? — A/?) — ctg(a + Act)=工(3)其中△ a ,^ 3为汽车前内轮和前外轮瞬时外倾角的函数。

乘用车冗余转向 设计标准

乘用车冗余转向 设计标准

乘用车冗余转向设计标准
一、安全性能
冗余转向设计应将安全性能放在首位,确保在各种驾驶条件下,转向系统都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性能,从而保障乘员的生命安全。

二、稳定性
冗余转向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应对各种复杂路况和驾驶环境,提供持续、稳定的转向助力,避免转向系统出现不必要的震动或摆动。

三、可靠性
冗余转向设计应具备高度的可靠性,确保在各种恶劣的驾驶条件下,转向系统都能正常工作,避免因转向系统故障而对驾驶安全造成影响。

四、兼容性
冗余转向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车辆其他系统进行有效的配合,如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以确保车辆整体性能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五、响应速度
冗余转向系统的响应速度应快,能够根据驾驶者的转向指令快速作出响应,提高驾驶者的操控感受和驾驶安全性。

六、精度要求
冗余转向系统的精度要求高,能够提供准确的转向角度和转向力矩,确保车辆在各种行驶状态下的操控精度和稳定性。

七、舒适性
冗余转向系统应具备良好的舒适性,能够提供平滑的转向感觉,降低因转向系统产生的噪音和震动对乘员的影响,提高乘员的舒适度。

八、冗余性
冗余转向设计应具备足够的冗余性,能够在部分元件出现故障时,仍能保证转向系统的基本功能,降低因转向系统故障而对驾驶安全造成的影响。

九、维护成本
冗余转向系统的维护成本应尽可能低,方便车辆使用者进行日常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同时也要保证维护质量。

十、生产成本
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同时,冗余转向系统的生产成本也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汽车转向机构设计(大学毕业设计)

汽车转向机构设计(大学毕业设计)

汽车转向机构设计(大学毕业设计)本文旨在探讨汽车转向机构设计的背景、意义以及其在大学毕业设计中的目的和重要性。

汽车转向机构的设计是汽车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汽车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深入研究和理解转向机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学毕业设计中选择研究汽车转向机构设计的话题,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在汽车工程领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实际设计方案的研究与实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升。

本文将首先介绍汽车转向机构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强调其在汽车工程中的重要性。

然后,将探讨转向机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传动机构、转向系统及其相关部件的选择和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总结,总结出一套完整可行的汽车转向机构设计方案,并对未来可能的改进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汽车工程专业学生对汽车转向机构设计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为未来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汽车转向机构设计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提高驾驶安全性、提升转向机构的性能等。

研究内容和方法明确研究汽车转向机构设计的目标和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提高驾驶安全性、提升转向机构的性能等。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旨在对汽车转向机构进行设计,并将其作为大学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详细介绍转向机构的结构、原理以及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以便深入了解转向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概念。

本文旨在对汽车转向机构进行设计,并将其作为大学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详细介绍转向机构的结构、原理以及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以便深入了解转向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概念。

在进行研究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实验步骤来解决问题: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转向机构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理论分析:对转向机构的结构和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分析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为后续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线性转向系统的设计开发

线性转向系统的设计开发

线性转向系统的设计开发——汽车转向机构UG建模摘要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需要按照驾驶员的意志经常改变其行驶方向,即所谓的汽车转向。

汽车的转向系统是一套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用机构,本文的研究内容即是轻型货车的转向系统设计。

本文针对的是与非独立悬架相匹配的整体式两轮转向机构。

利用相关汽车设计和连杆机构运动学的知识,首先对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进行选择,接着再对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进行设计,最后,利用软件CATIA完成转向系统的三维实体设计。

转向器在设计中选用的是循环球式齿条齿扇转向器,在对转向器的设计中,包括了螺杆—钢球—螺母传动副的设计和齿条—齿扇传动副的设计,前者是基于参照同类汽车,确定出钢球中心距,设计出一系列的尺寸,而后者则是根据汽车前轴的载荷来确定出齿扇模数,再由此设计出所有参数的。

转向梯形的设计选用的是整体式转向梯形,本文在设计中借鉴同类汽车转向梯形设计的经验尺寸对转向梯形进行尺寸初选。

再通过对转向内轮实际达到的最大偏转角时与转向外轮理想最大偏转角度的差值的检验,和作为一个四杆机构对其最小传动角的检验,来判定转向梯形的设计是否符合基本要求。

本文在消化,吸收,总结,归纳前人的成果上,系统、全面地对机械转向系统进行理论分析,设计及优化。

为轻型汽车转向系统的设计开发提供了一种步骤简单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转向系;转向器;转向梯形;传动副;结构元件AbstractCar in the process of driving, need according to the will of the driver often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travel, the so-called car steering. Steering system is a set of a car to change or to recover the car direction of specialized agencies,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the steering system design of light trucks.In this paper is the independent suspension with a matching one-piece two wheel steering mechanism. Us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relevant vehicle design and 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kinematic, first of all, steering, steer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o choose, then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teering gear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esign, and finally, by using CATIA software to complete 3 d entity design of steering system.Steering gear in the design of the selected is circulating ball type steering rack tooth fan, in the design of steering gear,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the screw - ball - and nut vice and rack - tooth transmission vice design, and the former is based on the reference to the similar cars, determine the ball center distance, designed a series of dimensions, while the latter is based on automobile front axle load to determine the tooth fan module, the design all the parameters again.The design of steering trapezoidal chosen is the integral steering trapezoidal, based on the design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similar steering trapezium design size to size primary steering trapezoid. Again through the steering wheel in real with to achieve the maximum deflection Angle of ocean shipping ideal maximum deflection Angle difference of inspection, and as a four-bar linkage to the minimum transmission Angle inspectio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design of steering trapezoidal conform to the basic requirements.Based on th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summarize, summarized predecessors' achievements, system and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mechanical steering system to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For light vehicle steering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provides a design method of simple steps.Key words: steering system; The steering gear; Steering trapezoid; Transmission vice; Structural components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第一章引言 (4)第二章系统设计主要内容 (4)2.1转向系概述 (4)2.2轻型货车转向系统设计主要内容 (5)2.3 参数化实体模型的建立 (6)2.4汽车转向系统的虚拟装配 (6)2.5 汽车转向系统的虚拟分析 (7)第三章转向系主要性能 (7)3.1转向系主要性能 (7)3.2 转向器传动副的传动间隙 (8)3.3 转向盘的总转动圈数 (8)3.4 转向系的选择 (8)第四章汽车转向传动机构 (9)4.1机械式转向器的选择 (9)4.2循环球式转向器 (9)4.3转向传动机构的选择 (10)4.4与非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 (10)4.5 整体式转向梯形 (11)第五章转向系的设计计算 (11)5.1 转向器的结构型式选择及其设计计算 (11)5.2 转向系结构元件 (11)第六章结论 (12)参考文献 (14)第一章引言汽车转向系统在汽车中主要承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及保持汽车稳定直线行驶的任务。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随着机械设备的不断发展,对于机构的优化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是一种常见的机构类型,它在工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是一种通过摆动约束框架来实现转向功能的机构。

目前,其主要应用领域为车辆转向系统。

通常情况下,该机构由主动轮、从动轮、转向架以及梯形连杆等部件组成。

其中,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梯形连杆相互连接,转向架则通过约束框架连接至主动轮和从动轮上,以实现车轮的转向功能。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对于梯形连杆的设计要求。

梯形连杆是整个机构的核心部件,其尺寸和形状对机构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应根据机构的具体使用环境和转向要求,合理确定梯形连杆的尺寸和形状,以保证机构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对于转向架的设计要求。

转向架主要起到连接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作用。

在优化设计中,应考虑到转向架的稳定性、刚度以及连接方式等因素,以确保转向架的性能达到要求。

再次,对于摆动约束框架的设计要求。

摆动约束框架用于约束转向架的转向运动,使车轮能够良好的适应路面的起伏和承受各种路况下的压力。

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到摆动约束框架所承受的载荷和力矩的大小,以提高机构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最后,对于轮胎的选择要求。

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性能也受到轮胎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应选择具有优良性能的轮胎,以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和行驶安全性。

综上所述,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应从多个方面展开,在具体应用中,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调整优化方案。

相信通过更加精细的优化,整体式转向梯形机构将能更好地满足工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推动机械设备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据分析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以发现潜在的模式、预测趋势或寻找关联性。

在现代社会,数据分析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重要部分。

汽车转向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汽车转向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摘要........................................................................................I Abstract ..................................................................................I I 第1章绪论 (1)1.1 汽车转向系统简介 (1)1.1.1 转向系的设计要求 (1)1.2 EPS的特点及发展现状 (2)1.2.1 EPS与其他系统比较 (2)1.2.2 EPS的特点 (2)1.2.3 EPS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 (3)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4)第2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总体组成 (5)2.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机理及类型 (5)2.1.1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机理 (5)2.1.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类型 (7)2.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关键部件 (9)2.2.1 扭矩传感器 (9)2.2.2 车速传感器 (9)2.2.3 电动机 (9)2.2.4 减速机构 (10)2.2.5 电子控制单元 (10)2.3 电动助力转向的助力特性 (11)第3章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 (12)3.1 对动力转向机构的要求 (12)3.2 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设计与计算 (12)3.2.1 转向系计算载荷的确定 (13)3.2.2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 (14)3.2.3 齿轮齿条转向器转向横拉杆的运动分析 (22)3.2.4 齿轮齿条传动受力分析 (24)3.2.5 齿轮轴的强度校核 (24)第4章转向传动机构的优化设计 (29)4.1 结构与布置 (29)4.2 用解析法求内、外轮转角关系 (30)4.3 转向传动机构的优化设计 (32)4.3.1 目标函数的建立 (32)4.3.2 设计变量与约束条件 (33)4.4 研究结论 (36)结论 (37)致谢 (39)参考文献 (40)附录1 (41)附录2 (46)摘要汽车转向系统可按转向的能源不同分为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两类。

汽车转向机构设计方案

汽车转向机构设计方案

汽车转向机构设计方案1.1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能够培养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工程技术训练的必不可少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并结合生产实际来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机构的类型、正确地对机构的运动和受力进行分析和计算,让学生对机构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

3、训练学生收集和运用设计资料以及计算、制图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初步掌握编制计算机程序并在计算机上计算来解决机构设计问题的基本技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的任务是: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通常选择一般用途的机构为题目,根据已知机械的工作要求,对机构进行选型与组合,设计出几种机构方案,并对其加以比较和确定,然后对所选定方案中的机构进行运动和动力分析,确定出最优的机构参数,绘制机构运动性能曲线。

1.2课程设计容和基本要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在机械原理课程完成后集中进行的教学环节,它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

每个学生都应明确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拟定设计计划,保证设计进度、设计质量,按时完成课程。

在设计过程中,提倡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工作。

要求设计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反对不求甚解,这样才能确保课程设计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并在设计思想、方法和技能等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和提高。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步骤(1)机构运动方案设计。

即根据给定的原始数据和工艺要求,构思并选定机构方案;(2)设计上述各机构。

根据选定的方案采用各机构,如凸轮机构、连杆机构、齿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及其组合机构等,即具体机构的尺度综合,求出机构的主要尺寸;(3)根据上面求得的尺寸,按比例画出全部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运动循环图;(4)据此对上述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并进行基于ADAMS软件的机构建模与运动仿真。

巴哈赛车转向系统设计

巴哈赛车转向系统设计

AUTOMOBILE DESIGN | 汽车设计巴哈赛车转向系统设计胡延明 王健儿 贾琼黄河交通学院 河南省焦作市 454950摘 要: 大学生巴哈比赛是一项由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以大学生群体为主的赛车竞赛。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每支车队独立制造出一辆具有良好的加速性能、四轮能同时抱死、操控性能足够稳定等特点以成功通过赛事里的每一项比赛的赛车。

转向系统设计是巴哈赛车设计中的一项非常重要设计,其作用是保障在改变行驶方向的同时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并保证在产生转向时转向轮之间的转角协调.本文简要分析了转向系统的作用、基本构成,为了保证赛车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确定符合巴哈赛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最大外轮转角以及转动系统的传动比;其次根据赛车所需转向关系以及实际转向内外轮转角关系确定转向梯形结构参数并验证其是否满足要求,利用前悬架参数采用三心定理确定转向梯形断开点,确定转向杆系的空间布局;最后确定各结构件参数完成catia三维模型建立装配。

关键词:巴哈赛车 转向系统 CATIA 转向梯形1 断开式转向梯形参数的确定由于赛车工况比较复杂,在行驶过程中悬架会上下跳动,为避免转向与悬架干涉需要考虑转向杆的布置位置,本车采用的是断开式转向梯形,设计关键是转向断开点的位置。

依据三心定理确定转向断开点,如图1所示。

(1)连接EC并延长,与GD连线的延长线的交点就是转向节的瞬时运动中心P1。

(2)连接并延长GE,与DC的延长线的交点为P2。

(3)做直线P3,P1,P2,使其夹角为α。

由于P1U在P1G上方,故P3在P2上方。

延长UE角P1P3与P3,连接P3C并延长与P1U交于T。

T即为所求的转向断开点。

2 转向系内外轮转角的关系确定初步设计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在前轴后方,要求齿轮齿条中齿条轴线与汽车纵向对称轴垂直,在中间位置布置转向器,在汽车纵向对称轴的两侧布置齿条两端球铰中心且两球铰应对称。

先计算横向拉杆的长度。

已知赛车的轴距L、齿条两端球铰中心距M、主销后倾角β、梯形臂长L1、左右两主销轴线延长线与地面交点之间的距离K、梯形底角γ以及齿条轴线到梯形底边的安装距离h。

齿轮齿条转向器设计

齿轮齿条转向器设计

齿轮齿条转向器设计(总4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摘要:本次设计选择的是丰田的一款汽车的转向器。

首先对转向系统基本的作用、构造、与总体的性能作一个了解。

再根据对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研究以及资料的查阅,着重阐述了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类型选择,不同类型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优缺点,和各种类型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应用状况。

根据原有数据计算转向系的传动比,并确定齿轮齿条的几何参数。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总体设计,受力分析,及对齿轮齿条的疲劳强度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修正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中不合理的数据。

通过对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设计,选取出相关的零件如螺钉、轴承等,并在作出转向器的零件图。

关键词:转向系统;齿轮齿条;转向器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designAbstract:This design choice is the steering of a car in the Toyota. First, the basic role of the steering system, structure, and overall performance for an understanding.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the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and data access, focuses on a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gear type selecti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types of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and all types of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application status. The steering transmission ratio calculated under the original data, and determine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rack and pinion.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the overall design, stress analysis, and rack and pinion fatigue strength of the tooth root bending fatigue strength. Unreasonable data correction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 select the related parts such as screws, bearings, etc., and make the steering parts diagram.Keywords:Steering systems, rack and pinion, steering目录第1章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转向系统设计规范

转向系统设计规范

中重型卡车设计规范(转向系统)编制:校对:审核:批准:技术中心年月日前言中、重型汽车转向阻力矩较大,因此往往在原有的机械转向系统上加装一套转向助力系统,从而减少驾驶员的转向力矩,达到转向灵活轻便的目的,重型汽车的转向助力系统往往借助汽车本身的装置提供动力,因此统称为动力转向系统。

重型汽车在加装转向助力系统之后,必须只起助力作用而不改变原转向机构的特性,同时对动力转向系统还有如下要求:1.确保转向安全可靠2.转向灵敏操纵轻便3.保持正常直线行驶和转向自动回正4.保持路感5.随动作用一、转向系主要参数及其选择转向系统涉及的参数有:1、原地转向阻力矩Mr ;2、转向器适用前轴负荷G1;3、系统最大压力P ;4、系统最大流量Q;5、管路外径D外;6、转向梯形设计1.1原地转向阻力矩Mr汽车在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上的原地转向阻力矩Mr,推荐用半经验公式:Mr=μ3×G3/P (N·mm)[1]式中μ-轮胎和路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一般取0.7;G–实载前轴负荷,单位为N,该值由实载质量确定。

P-轮胎气压,单位为MPa。

1.2 转向器适用前轴负荷G1,单位为Kg,由整车匹配决定。

可在现有转向器资源上选用。

该参数可初步决定转向器品种,因而可知道转向器动力缸缸径D。

1.3 系统最大压力P:P=4MrπD2rwipη,式中 rw—齿扇啮合半径;Ip—转向机构力传动比,该值一般取1;η—转向器正效率1.4 系统最大流量Q:Q=π2D2dsnP14(1-Δ)ηv[2]式中 ds——初选转向器转向螺杆直径。

n——由人机工程学得知,方向盘的转动的频率为n=(0.5~1.2)S-1,对货车来说,可取较小值0.6;P1——转向器螺杆螺距;Δ——内泄漏系数,范围为0.05~0.10,可取0.1。

ηv——转向油泵容积效率,范围为0.75~0.85,可取0.8。

上式中,ds 、P1由转向器生产厂提供。

1.5 转向操纵力的校核:动力转向操纵力与转向器扭杆和分配阀都有关,目前尚无计算公式,一般由生产厂控制,对于操纵轻便的要求,转向操纵力不应超过(100~150)N。

汽车转向系统设计规范

汽车转向系统设计规范

3 转向系的设计指标要求3.1 转向盘最大自由转动量,(°):10~15(GB 7258-2004规定不得大于20°)3.2 转向盘下缘至座椅表面高度,mm :≥1803.3 转向盘后缘至靠背距离,mm :≥4503.4 转向盘与仪表板的间隙,mm :≥803.5 转向盘外缘至侧面障碍物距离,mm :≥803.6 转向盘中心对座椅中心面的偏移量,mm :≤40 3.7 转向盘平面与汽车对称平面间夹角,(°): 90±5 3.8 转向器与转向管柱夹角,(°):≤60(纵向)3.9 驾驶室翻转后转向花键啮合量,mm :≥203.10 转向器角传动比:≥173.11 转向器自由行程,mm :0.3(中间位置)3.12 转向油泵工作温度,(°):-40~1203.13 转向油罐容积,cm3:≥油泵排量的10%3.14 转向油罐与油泵的高度差,mm :≥203.15驾驶室翻转转向系运动校核:无干涉,转向花键轴与套重合≥40 mm4 动力转向系主要参数及其选择4.1系统油压4.1.1原地转向阻力距Mr (N·mm): Mr=f3G13p式中 f-轮胎和路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一般取0.7;G-实载前轴负荷,单位为N,该值由实载质量确定;p-轮胎气压,单位为MPa4.1.2 转向器适用前轴负荷G1(Kg):由整车匹配决定。

可在现有转向器资源上选用。

该参数可初步决定转向器品种,因而可知道转向器动力缸缸径D。

4.1.3 验算最小转向摇臂长l1应满足:0.85≤β·l2α·l1≥1.1式中β-转向轮的转角,单位为:度α-转向器的摇臂轴摆角,单位为:度l2-转向节臂长,单位为:mm4.1.4 转向直拉杆受力F (N): F = Mr l24.1.5转向摇臂轴受到的力矩M (N·mm): M = F×l14.1.6 转向器油缸实际工作面积S (mm2) : S = πD2 4式中 D-转向器缸径,单位为mm4.1.7 系统所需油压p (MPa): p =M S·r式中 r-转向器的齿扇分度圆半径,单位为:mm 4.2 系统工作流量4.2.1 根据汽车工程手册所述方法计算油泵理论工作流量Q0 (L/min) : Q= 60ntS式中 t-转向螺杆螺距,单位为:mmn-向盘转速, 单位为:r/s ,取 1.254.2.2 实际需要流量Q1 (L/min) : Q1=(1.5~2)Q+QΔ式中Δ-内泄漏系数,单位为:mm,取1.54.2.3 实际控制流量为Q’(L/min) : Q’=Q 0ηv式中ηv-转向油泵容积效率,范围为0.75~0.85,可取0.84.3 转向操纵力的校核:动力转向操纵力与转向器扭杆和分配阀都有关,目前尚无计算公式,一般由生产厂控制,对于操纵轻便的要求,转向操纵力不应超过(100~150)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设计(论文)题目:轿车转向器设计轿车转向系设计任务书整车性能参数驱动形式24 前轮轴距2471mm轮距(前/后)1429mm/1422mm装备质量1060kg60% 最高车速180km/h空载时前轴分配负荷最大爬坡度35% 制动距离(初速5.6m30km/h)最小转向直径11m最大功率/转速74kW/5800rpm 最大转矩/转速150N·m/4000rpm 变速器五档手动基本要求:1) 汽车转向行驶时,全部车轮绕瞬时转向中心转动。

2) 操纵轻便,方向盘手作用力小于200N。

3) 转向系角传动比15~20;正效率高于60%,逆效率高于50%。

4) 转向灵敏。

5) 转向器与转向传动装置有间隙调整机构。

6) 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设计任务:1) 查阅资料选定转向器,对转向系统进行方案设计。

2) 采用液压动力转向结构,并进行设计计算。

3) 设计转向梯形,确定梯形结构参数。

4) 利用图解法对梯形的特性进行校核。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绪论 (1)二、转向器设计 (2)(一)、转向系方案的选择 (2)(二)、转向系主要参数的确定 (5)(三)、液压动力转向设计 (9)(四)、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 (12)(五)、总结 (15)三、结束语 (16)一、绪论转向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它对于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以及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转向系统已从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HPS)、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HPS),发展到利用现代电子和控制技术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及线控转向系统(SBW)。

液压转向系统是由液压和机械等两部分组成,它是以液压油做动力传递介质,通过液压泵产生动力来推动机械转向器,从而实现转向。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一般由机械转向器、液压泵、油管、分配阀、动力缸、溢流阀和限压阀、油缸等部件组成。

为确保系统安全,在液压泵上装有限压阀和溢流阀。

其分配阀、转向器和动力缸置于一个整体,分配阀和主动齿轮轴装在一起(阀芯与齿轮轴垂直布置),阀芯上有控制槽,阀芯通过转向轴上的拨叉拨动。

转向轴用销钉与阀中的弹性扭杆相接,该扭杆起到阀的中心定位作用。

在齿条的一端装有活塞,并位于动力缸之中,齿条左端与转向横拉杆相接。

转向盘转动时,转向轴(连主动齿轮轴)带动阀芯相对滑套运动,使油液通道发生变化,液压油从油泵排出,经控制阀流向动力缸的一侧,推动活塞带动齿条运动,通过横拉杆使车轮偏转而转向。

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在驾驶员的控制下,借助于汽车发动机带动液压泵产生的压力来实现车轮转向。

由于液压转向可以减少驾驶员手动转向力矩,从而改善了汽车的转向轻便性和操纵稳定性。

为保证汽车原地转向或者低速转向时的轻便性,液压泵的排量是以发动机怠速时的流量来确定。

汽车起动之后,无论车子是否转向,系统都要处于工作状态,而且在大转向车速较低时,需要液压泵输出更大的功率以获得比较大的助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发动机动力资源。

并且转向系统还存在低温工作性能差等缺点。

二、转向器设计(一)、转向系方案的选择1、转向盘转向盘由盘毂、轮缘和轮辐组成。

转向盘的尺寸和形状直接影响转向操纵的轻便性。

选用大直径的转向盘会使驾驶员进、出驾驶时感到困难;选用小直径的转向盘转向时要求驾驶员施加较大的力,从而使汽车操纵困难。

根据国家JB4505-1986转向盘尺寸标准要求:轿车、小型客车、轻型货车汽车转向盘直径有380mm 、400mm 和425mm 三种标准。

故选取转向盘直径mm 400sw =D 的这种标准尺寸转向盘。

2、转向轴转向轴一般用一根无缝钢管制造,并装置了万向节,使转向盘和转向器在汽车上布置更为合理,拆装方便,从而提高了操纵轻便性、行驶安全性和转向机构的寿命。

根据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和对汽车碰撞试验分析表明:汽车正面碰撞时,转向盘、转向管柱是使驾驶员受伤的主要元件。

因此现代汽车中转向系中通常要加入防伤安全机构的设计,主要是通过转向轴的移动来实现。

3、转向器转向器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循环球式、球面蜗杆滚轮式、曲柄指销式和齿轮齿条式。

目前由于转向系统中常采用液力式助力转向器,通过液体的阻尼作用可以吸收路面上的冲击载荷,因此可以采用可逆程度大、正效率高的转向器。

循环球式和齿轮齿条式两种转向器正效率高(70%~85%),可逆程度大(60%~70%)且适合大量生产,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要求所选的转向器正效率应高于60%,逆效率高于50%,故选择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正效率%80=+η,逆效率%60-=η(1)齿轮齿条转向器的输出形式根据使用车型及总布置需要的不同,齿轮齿条转向器的主要输出形式有以下四种:1)侧面输入、两端输出; 2)中间输入、两端输出; 3)侧面输入、中间输出; 3)侧面输入、单端输出。

本车选择侧面输入、两端输出方式。

(2)齿轮形式的选择如果齿轮齿条转向器采用直齿圆柱齿轮与直齿齿条啮合,则运行平稳性降低,冲击大,工作噪声增加。

此外,齿轮轴线与齿轮轴线之间只能是直角,为此因与总体布置不适应而遭淘汰。

采用斜齿圆柱齿轮与斜齿齿条啮合的齿轮齿条转向器,重合度增加,运行平稳,冲击与工作噪声均下降,而且齿轮轴线与齿条轴线之间的夹角易于满足总体设计的要求。

故本车采用斜齿轮式。

(3)齿条形式选择齿条断面形状有圆形、V型和Y型三种。

圆形截面齿条制作工艺比较简单。

V型和Y 型端面齿条与圆形断面比较,小号的材料少,约节省20%,故质量小。

综合考虑本方案选择圆形断面齿条。

(4)齿轮齿条转向器布置形式1)转向器位于前轴后方,后置梯形;2)转向器位于前轴后方,前置梯形;3)转向器位于前轴前方,后置梯形;4)转向器位于前轴前方,前置梯形。

本方案预采用转向器位于前轴后方,后置梯形的布置形式。

(5)转向器与转向传动装置有间隙调整机构在整个转向系统中各传动件之间都必然存在着装配间隙,而且这些间隙都将随着零件的磨损而增大,反映到转向盘上会产生空转角度,转向盘在空转阶段的角行程称为转向盘自由行程。

自由行程一般不超过10°~15°,当超过25°~30°时必须进行调整,主要通过调整转向器传动副的啮合间隙和轴承间隙来实现。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中压紧弹簧通过压块将转向齿条压靠在转向齿轮上,是指无间隙啮合。

弹簧预紧力可通过调节螺塞11调整。

4、转向梯形汽车转向时,左、右转向轮的转角要符合一定的规律,以保证所有车轮在转向过程中都绕一个圆心以相同的瞬时角速度运动。

转向梯形机构可以使汽车在转向过程中所有车轮都是纯滚动或有极小滑移,从而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以保证汽车操纵的轻便性和稳定性。

转向梯形机构由梯形臂、横拉杆和前轴组成。

根据梯形机构相对前轴的位置分为前置式和后置式两种;根据前悬架形式的不同,转向梯形机构又可分为整体式和分段式两种。

本车采用整体式的梯形机构,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校核。

(二)、转向系主要参数的确定1、转向系传动比的确定转向系的传动比直接影响车辆的机动性和操纵轻便性。

转向系的传动比包括力传动比p i 和角传动比o i ω。

(1)转向系力传动比p i转向系力传动比是指从轮胎接触地面中心作用在两个转向轮上的合力w 2F 与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h F 之比,即hF F wp 2i =;又转向阻力w F 和转向阻力矩R M 之间的关系为aM F R=w 2,其中a 为主销偏移距;转向盘上的手力SW h D M F 2h =;整理得a 2i h p M D M SW R =,又hM MR 可认为等于转向系的角传动比o i ω,因此力传动比可写为a2i i 0p SWD ω=。

通常乘用车的a 值在0.4~0.6倍轮胎的台面宽度尺寸范围内选取,根据给定的轮胎可知a=74~111mm 之间选取,本方案选100mm 。

(2)转向系的角传动比o i ω转向系的角传动指转向盘转角和驾驶员同侧的转向轮转角之比,它由转向器角传动比ωi 和转向传动装置角传动比'i ω组成,即'oi i i ωωω=。

对于转向传动机构角传动比可以进似地用转向节臂臂长2L 与摇臂臂长1L 之比来表示,即12'i L L ≈ω。

现代汽车结构中,2L 与1L 的比值大约在0.85~1.10之间,对于无转向摇臂的齿轮齿条转向器来说其值为1,则ωωi i o≈。

根据给定要求知转向系的角传动比在15~20之间,又知小的角传动比可以使汽车转向灵敏性提高,故选取15i o =ω,又由2ai i 0p SWD ω=可知o i ω小则p i 小,但通过液压助力可解决操纵的轻便性,故可以解决所谓的“轻”与“灵”这对矛盾。

2、转向系计算载荷的确定 (1)转向轮的转向阻力矩R M转向阻力矩R M 与前轮(转向轴)负荷、轮胎尺寸和结构、前轮定位参数、车速和道路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要准确计算转向阻力矩是很困难的,通常是以汽车在静止时做原地转向的阻力矩作为转向阻力矩。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三中经验公式: 半经验公式 p3f 31G M R= 雷索夫推荐公式 ημ10x fa (1)+=G M R塔布莱克推荐公式 )(221k a 10+=G M R ζ式中1G 是前轴(转向轴)负荷(N );p 是轮胎气压(MPa);f 是轮胎与地面滑动摩擦系数,一般令f=0.7;μ是轮胎滚动摩擦系数,一般令015.0=μ;a 是轮胎和地面接触中心到转向主销与地面交点的距离(mm );ζ是有效摩擦系数;k 是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的转动惯性力矩,8b k 22=,b 是轮胎宽度(mm );)(2j 2z r -r 5.0x =,z r 、j r 是分别为轮胎的自由半径和静力半径(mm );一般轮胎z j r 95.0r =;η是转向节、转向梯形球节传动效率。

上面三个经验公式都是汽车在静止时原地转向的阻力矩,而原地转向所需的力矩要比行驶中转向所需的力矩大2~3倍,因此,设计时按原地转向阻力矩作为计算载荷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一般汽车可以用半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根据要求轿车所用轮胎型号为:185/60R14T 。

可知所选用的为子午线轮胎,且胎面宽度为185mm ,有根据低压胎弹性好、断面宽、与路面接触面大、壁薄散热好等特点,目前轿车几乎都选用低压胎(0.15MPa ~0.45MPa )。

故假定本轿车的前轮胎压为0.2MPa 。

根据要求知轿车的整备质量为1160Kg ,且空载前轴负荷为60%,则可知原地转向时前轴负荷1G 为6960N,又f=0.7,根据半经验公式p 3f 31G M R=可得原地转向阻力矩为303KN ·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