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形成性作业4解答
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统计学原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A. 平均数2. B. 中位数3. C. 众数4. D. 标准差5. A. 变量6. B. 变量值7. C. 数据8. D. 样本9. A. 定量数据10. B. 定性数据11. C. 离散数据12. D. 连续数据13. A. 频数14. B. 频率15. C. 累积频率16. D. 百分比17. A. 茎叶图18. B. 条形图19. C. 直方图20. D. 饼图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平均数 __均值__2. 中位数 __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__3. 众数 __出现次数最多的数__4. 标准差 __方差的平方根__5. 变量 __可以取不同值的量__6. 变量值 __变量的具体取值__7. 数据 __描述观察结果的数值__8. 样本 __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__9. 定量数据 __可以量化的数据__10. 定性数据 __不能量化的数据__11. 离散数据 __取值有限制的数据__12. 连续数据 __取值无限制的数据__13. 频数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__14. 频率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例__15. 累积频率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累积比例__16. 百分比 __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百分比__17. 茎叶图 __一种用于展示数据分布的图表__18. 条形图 __一种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的图表__19. 直方图 __一种用于展示定量数据分布的图表__20. 饼图 __一种用于展示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的图表__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正确2. 错误3. 正确4. 错误5. 正确6. 错误7. 正确8. 错误9. 正确10. 错误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云南开放大学-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4答卷
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对调查单位的调查项目进行清点测定、计量以取得资料的统计调查方法为()。
【A】.直接调查法
【B】.采访法
【C】.报告
【D】.通讯
【正确答案】:A
2.四分位数中Q1叫()。
【A】.上四分位数
【B】.中位数
【C】.下四分位数
【D】.中四分位数
【正确答案】:C
3.民族、性别属于()。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正确答案】:A
4.常用抽样组织形式的抽样误差,由小到大的顺序应该是()①分层抽样误差②等距抽样③简单随机抽样④整群抽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
【正确答案】:A
5.报表单位都要按照统一规定的表格和期限填写统计报表,从而保证报表资料的()。
【A】.一致性
【B】.可靠性
【C】.便于汇总
【D】.检查依据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50 分)
6.关于序时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变量数列计算
【B】.表明整个总体在不同时期的一般水平
【C】.根据时间数列计算。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统计学原理》作业(四)(第八~第九章)一、判断题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A ) 。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 、采用的基期不同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0111p 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1p q p q 中,0001p q p q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D )。
四川电大统计学原理作业四_0002标准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_0002
四川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10360 参考资料、单项选择题(共5 道试题,共25 分。
)
1.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A. 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大类
B. 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 数量标志且有标志值
D.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参考答案:C
2. 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A. 相关表
B. 相关图
C. 相关系数
D. 定性分析
参考答案:C
3. 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
A. 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大
B. 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
C. 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
D. 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实用价值小
参考答案:B
4. 当变量x值增加时,变量y值随之下降,那么x与y之间存在着()
A. 直线相关关系
B. 正相关关系
C. 负相关关系
D. 曲线相关关系
参考答案:C
5. 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相比()
A. 都具有平均意义
B. 都可用复名数表示
C. 都是两上有联系的总体对比
D. 都具有正逆指标
参考答案:A
、多项选择题(共3 道试题,共15 分。
)
1. 相关分析特点有( )。
A.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介于0和1之间
B. 两变量只能算出一个相关系数
C. 相关系数有正负号
D. 两变量都是随机的
参考答案:ABCD
2.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形式划分有()
A. 正相关。
2021年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记录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照答案作业一(第1-3章)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记录工作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方面。
(×)2、记录调查过程中采用大量观测法,是指必要对研究对象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涉及普查和记录报表。
( √ )4、记录分组核心是拟定组限和组距(×)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公司数是记录总体,每个工业公司是总体单位。
(×)6、国内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而它是一种持续性调查办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生产状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基本状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国内重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重要粮食作物生长基本状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国内人口普查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种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二、单项选取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公司,要研究这些公司产品生产状况,总体单位是(C )A、每个工业公司;B、670家工业公司;C、每一件产品;D、所有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公司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B、一种月C、一年D、一年零一种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年龄是变量C、人口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记录指标4、某机床厂要记录该公司自动机床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
A、两者均为离散变量B、两者均为持续变量C、前者为持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持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是(D )A、公司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公司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重要区别是(D )。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限度不同D、选用调查单位办法不同7、下列调查属于不持续调查是(A )。
国开(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在某个或某些属性上的属性表现相同的诸多实体构成的集合称为()。
A.同类实体B.异类实体C.总体D.同类集合2.不能自然地直接使用数字表示的属性称为()。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下列选项中,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
A.一列车的煤炭B.滇金丝猴种群C.大兴安岭的树D.工业流水线上的一批产品4.()是选择个体和采集个体属性值的途径。
A.调查方法B.调查工具C.调查准则D.调查程序5.从某生产线上每隔25min抽取5min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6.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两者根本区别是()。
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7.按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称为()。
A.问卷设计B.调查C.抽样设计D.随机抽样8.统计学将由许多个小实体构成的同类实体看作集合,称为()。
A.总体B.个体C.总量D.变量9.根据总体的形态,可将其分为()。
A.时间总体和空间总体B.实在总体和想象总体C.时点总体和时期总体D.平面总体和线性总体10.统计工作过程由()两个步骤构成。
A.统计设计和统计实施B.统计实施和调查设计C.现场调查和调查设计D.统计设计和调查设计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按信息科学和数据库理论,信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A.实体B.属性C.调查D.情况2.属性的基本类别包括()。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下列选项中,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
A.一艘石油巨轮的石油B.一列车的煤炭C.公园里的一片草地D.大兴安岭的树4.现场调查方法的方式有()。
A.访问B.观察C.实验D.测量5.按调查的范围,可将调查分为()。
统计学原理★(20秋)形考作业4
主要用于检验样本统计值是否出现了增长方向的变动的是()。
•••35分用于显示连续型变量的次数分布和现象的动态变化的统计图为()。
•••45分若回归系数(),则总体回归线就是一条水平线,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即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没有影响。
•••不易受极端数值的影响,能综合反应全部单位标志值的实际差异程度的有()。
••27分下列属于假设检验的特征的有()。
••37分多元线性相关的基本假设有()。
47分以平均数为比较标准来说明标志的变异情况的变异指标有()。
•57分假设检验应该遵循的标准化的步骤有()。
全及总体是由具有共同性质的许多单位组成。
•24分根据抽样分布原理,在小样本条件下,总体的方差未知时,两个正态总体样本平均数之差近似服从自由度为的t分布。
•34分平均增长速度说明现象每期变动的平均程度。
•44分用组中值来代表组内的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前提是组内各变量值在本组内均匀分布,或者在值两侧呈现对称分布。
•54分新的统计报表制度要围绕市场经济运行,采集与市场机制有关的统计信息,促进经营机制的全面转换。
•64分若|ti|>tα/2(n-k-1),则拒绝原假设,认为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显著的。
•74分简单相关系数简称为相关系数,是测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的方向和程度的指标。
•84分组距是上限与下限之差。
•94分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
•104分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
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一:(第一~三章)一、判断题1、√2、×3、×4、×5、×6、×7、√8、×9、√10、√二、单项选择题1、C2、B3、B4、D5、D6、D7、A8、C9、B三、多项选择题1、AD2、BCE3、ACE4、BCE5、BCE6、ACD四、简答题1、标志是总体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和特征,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如“性别”,“籍贯”;数量标志,如:年龄“,“工资”,相应的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如“男”“杭州”;数量标志表现,如“20岁”,“2000元”。
2、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用来代表总体的那部分单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样本中的单位来自总体;(2)样本是非唯一的;(3)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4)样本具有客观性。
3、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普查属于不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而全面统计报表属于连续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需要经常掌握的各种统计资料。
全面统计报表要经常填报,因此报表内容固定,调查项目较少;而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在调查时可以包括更多的单位,分组更细、项目更多。
因此,有些社会经济现象不可能也不需要进行经常调查,但又需要掌握比较全面、详细的资料时,就可通过普查来解决。
普查花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不宜常组织,取得经常性的统计资料还需要靠全面统计报表。
4、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的关系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
调查对象是由调查目的决定的,是应搜集其资料的许多单位的总体;调查单位也就是总体单位,是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调查目的的不同二者可以互相变换。
填报单位是负责上报调查资料的单位,填报单位与调查单位有时候一致,有时候不一致。
【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四(第8~9章)
《统计学原理》作业4答案第八章—第九章 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二、单项选择题 1.A 2.A3.B4.C5.题错6.D7.A8.B9.C10.D11.B 12.C三、多项选择题 1.ABE 2.CDE 3.ACD 4.AB 5.BCD 6.BC 7.BD8.BDE 9.ABD10.ABDE四、填空题 1.个体 总 2.综合 平均 3.基期 报告期4.加权算术平均 加权调和平均 5.绝对 相对6.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7.序时平均数 动态 8.定基 环比9.逐期 累积 (a 1-a 0)+(a 2-a 1)+…+(a n -a n-1)=a n -a 0 10.基期水平增长量发展速度-1五、简答题1.《指导》P389习题2 2.《指导》P390习题6后半段 3.《指导》P391习题10 4.《指导》P413习题9六、计算题1、(1)已知同样多的人民币,报告期比基期少购买7%的商品,问物价指数是多少?(2)已知某企业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24%,职工人数增长了17%,问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 解:1、∵已知:同样多的人民币,即∑∑=0011p q p q ∴ 购买额指数=又∵已知报告期比基期少购买7%的商品,∴ 购买量指数=100%-7%=93% 根据指数体系:购买额指数=购买量指数⨯物价指数, ∴ 物价指数=购买额指数÷购买量指数=100%÷93%=107.5%2、已知:总产值指数=124%,职工人数指数=117%根据指数体系:总产值指数=职工人数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 劳动生产率指数=总产值指数÷职工人数指数=124%÷117=105.98%答:1}已知同样多的人民币,报告期比基期少购买7%的商品,问物价指数为107.5%(2)已知某企业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24%,职工人数增长了17%,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98%2、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要求: (1)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 %100011==∑∑p qp q解:(万元)(万元) (万元)1、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由于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成本变动的绝对值影响 (万元 )2、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 由于产量增长对总成本变动的绝对值影响 (万元)2、总成本总指数总成本绝对值总变动变动: (万元) 指数体系:75040004750%;33.115%96.102%74.118+=⨯=答:1、三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是115.33% ,2、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是102.96%3、总成本总指数是118.74%,即计算期总成本比基期的销售额增加18.74%,是由于产量增长2.96%和单位成本提高15.33%两个因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由于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提高使得总成本增加了4000万元,由于产量增加又使总成本增加了750万元,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总成本净增加了4750万元3、我国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如下:试计算我国在“七五”时期年平均增加人口数量。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第八~第九章)一、判断题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得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得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2、平均指数也就是编制总指数得一种重要形式,有它得独立应用意义。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与平均数分析、(×)4、发展水平就就是动态数列中得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得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7、发展速度就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得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就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得速度分析指标、(√)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与总指数得依据就是 ( A ) 。
A、反映得对象范围不同B、指标性质不同C、采用得基期不同D、编制指数得方法不同2、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得划分依据就是( A )、A、指数化指标得性质不同B、所反映得对象范围不同C、所比较得现象特征不同D、编制指数得方法不同3、编制总指数得两种形式就是( B)、A、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与调与平均数指数D、定基指数与环比指数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表示( C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报告期销售得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得程度D、基期销售得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中,表示 ( B )。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得绝对额B、价格不变得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得绝对额C、价格不变得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得绝对额D、销售量与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得绝对额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得权数就是( D )。
国开(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在某个或某些属性上的属性表现相同的诸多实体构成的集合称为()。
A.同类实体B.异类实体C.总体D.同类集合2.不能自然地直接使用数字表示的属性称为()。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下列选项中,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
A.一列车的煤炭B.滇金丝猴种群C.大兴安岭的树D.工业流水线上的一批产品4.()是选择个体和采集个体属性值的途径。
A.调查方法B.调查工具C.调查准则D.调查程序5.从某生产线上每隔25min抽取5min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6.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两者的根本区别是()。
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7.按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称为()。
A.问卷设计B.调查C.抽样设计D.随机抽样8.统计学将由许多个小实体构成的同类实体看作集合,称为()。
A.总体B.个体C.总量D.变量9.根据总体的形态,可将其分为()。
A.时间总体和空间总体B.实在总体和想象总体C.时点总体和时期总体D.平面总体和线性总体10.统计工作过程由()两个步骤构成。
A.统计设计和统计实施B.统计实施和调查设计C.现场调查和调查设计D.统计设计和调查设计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按照信息科学和数据库理论,信息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A.实体B.属性C.调查D.情况2.属性的基本类别包括()。
A.数量属性B.质量属性C.水平属性D.特征属性3.下列选项中,属于总体边界清晰,个体边界不清晰的是()。
A.一艘石油巨轮的石油B.一列车的煤炭C.公园里的一片草地D.大兴安岭的树4.现场调查方法的方式有()。
A.访问B.观察C.实验D.测量5.按照调查的范围,可将调查分为()。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作业4解答-推荐下载
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q1 p1 表示( q1 p0
q1 p0 中,
q0 p0
B、指标性质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q1 p0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D )。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
q0 p0 表示 ( B )。
D、 q0 p0
1
7、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
A、 q1 p1
B、 q0 p1
C、 q1 p0
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 5%,职工人数增加 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C、平均指数
2
7、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可采用的公式有( A、B、C、D )
a
A、
n
a1 a2 C、 2
f1
a2
2
a3
B、
f2
f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采用的公式有( A、B、C )
A、 n x
B、 n an a0
1 2
a1
a2
an1 2
C、 n R
9、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B、D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10、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B、D、E )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四、简答题
《统计学原理》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一)(第一~第三章)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国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 )。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解答参考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解答参考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解答参考问题一:什么是统计学?它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和规律,并作出合理的决策。
问题二:什么是概率?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数值。
它用于衡量一个事件在所有可能结果中发生的相对频率。
问题三:什么是样本和总体?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或观察值的集合。
总体是指我们感兴趣的整体群体,包括所有可能的个体或观察值。
问题四:什么是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数值指标,例如总体均值或总体方差。
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数值指标,例如样本均值或样本方差。
问题五:什么是频率分布?频率分布是将数据按照数值进行分类,并计算每个类别中数据出现的频数或频率。
频率分布可以用来展示和分析数据的分布情况。
问题六:什么是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一种常见的连续概率分布,也被称为高斯分布。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呈钟形曲线,以均值和标准差来刻画数据的分布情况。
问题七:什么是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一种统计推断方法,用于判断样本数据是否支持或反对某个关于总体的假设。
假设检验的过程包括提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选择合适的统计检验方法、计算统计量和确定显著性水平等步骤。
问题八:什么是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用于探索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它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解释。
问题九: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从总体中选取样本而导致的样本估计值与总体参数真值之间的差异。
抽样误差的大小与样本的大小和抽样方法相关。
问题十:什么是统计推断?统计推断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和判断的方法。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关于总体的结论,并估计总体参数的取值范围。
以上是对《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的解答参考。
请根据问题要求自行选择合适的答案。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答案集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答案集第一章统计学导论1.1 统计学的定义与应用问题1: 统计学的定义是什么?{统计学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旨在通过量化的方法来揭示和理解现象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
}问题2: 统计学在哪些领域中有应用?{统计学在众多领域中都有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经济学、生物学、医学、工程学、心理学、社会科学和商业管理等。
}1.2 统计数据的类型问题3: 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的区别是什么?{定量数据是数值化的,可以进行数学运算的数据,而定性数据则是非数值化的,通常表现为类别或属性。
}1.3 统计数据的来源问题4: 描述性统计和推理性统计的区别是什么?{描述性统计旨在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而推理性统计则通过样本数据来对总体进行推断和预测。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1 调查问卷设计问题5: 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调查问卷?{设计有效的调查问卷需要明确调查目的,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确保问题的清晰性和逻辑性,避免引导性问题,并考虑隐私和伦理问题。
}2.2 数据整理与图表展示问题6: 什么是频数和频率分布表?{频数是指某个数值出现的次数,频率分布表则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区间分组,列出每个组的频数和频率。
}第三章描述性统计分析3.1 频数与频率分布问题7: 如何计算累积频率?{累积频率是指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从最小值开始累加各个数值的频率,直到该累计频率达到或超过某个指定的概率。
}3.2 统计量度问题8: 什么是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中位数是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平均数则是所有数值加和后除以数值的个数。
}3.3 离散程度的度量问题9: 方差和标准差的定义是什么?{方差是衡量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它是各个数值与其平均数差值的平方的期望值;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于衡量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
}第四章推理性统计分析4.1 概率论基础问题10: 什么是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随机变量是一个将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映射到实数上的函数,概率分布则是描述随机变量取各种可能值的概率。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作业解答
2012(上)《统计学原理》作业(一)解答(第一~第三章)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二、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A、每个工业企业;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A)。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三-四答案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三2009年04月24日一、判断一、判断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成数的特点是,样本成数越大,则成数方差越大。
6、在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越多,则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误差越大(4、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6、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7、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8、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 ) ) 程度高(√ 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10、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c 的平均误差程度(的平均误差程度( √ )二、单项选择题二、单项选择题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程度程度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程度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程度程度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A、抽样误差系数、抽样极限误差、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3、抽样平均误差是(、抽样平均误差是( D )A 、全及总体的标准差、全及总体的标准差B 、样本的标准差、样本的标准差 c 、抽样指标的标准差、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 、抽样误差的平均差、抽样误差的平均差4、当成数等于(、当成数等于( C )时,成数的方差最大)时,成数的方差最大A 、1 1 B B 、0 0 c c 、0.5 0.5 D D 、-1 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元以下所占比重是( C )A 、等于78% 78% B B 、大于84% 84% c c 、在此76%与84%之间之间 D 、小于76% 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B )A 、甲厂比乙厂大、甲厂比乙厂大B 、乙厂比甲厂大、乙厂比甲厂大 c 、两个工厂一样大、两个工厂一样大 D 、无法确定、无法确定7、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B )。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答案参考
《统计学原理》国开(电大)形成性考核答案参考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5分,共计25分)1.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统计学的主要任务?A. 收集数据B. 整理数据C. 分析数据D. 建立数学模型答案:D. 建立数学模型2. 以下哪种抽样方法不属于概率抽样?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方便抽样答案:D. 方便抽样3. 以下哪个不是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基本假设?A. 随机误差项具有零均值B. 随机误差项具有同方差性C. 随机误差项具有独立性D. 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答案:D. 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4. 以下哪种方法不能用来检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A. 相关系数B. 协方差C. 最小二乘法D. 卡方检验答案:D. 卡方检验5.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标准误差估计量偏高?A. 样本量增大B. 数据存在多重共线性C. 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D.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线性关系答案:B. 数据存在多重共线性第二部分:填空题(每题5分,共计25分)1. 描述统计学主要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______。
答案:分析2. 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______。
答案:元素3. 在假设检验中,零假设通常表示没有______。
答案:显著差异4.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______的常用指标。
答案:离散程度5.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是______。
答案:Y = a + bX第三部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 简述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主要区别。
答案:概率抽样是在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是已知的,而非概率抽样则没有固定的概率标准,抽样过程可能受到研究者主观意愿或其他非随机因素的影响。
2. 解释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置信区间是用来估计一个总体参数(如均值、比例等)的区间,其具有一定的概率包含该总体参数。
置信区间的作用是提供一个估计范围,帮助研究者判断总体参数的真实值可能落在哪里,同时也可以用来评价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的估计效果。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_4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_4《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作业⼀(第1-3章)⼀、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的⼤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调查。
( × )3、全⾯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5、在全国⼯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6、我国的⼈⼝普查每⼗年进⾏⼀次,因此它是⼀种连续性调查⽅法。
(×)7、对全同各⼤型钢铁⽣产基地的⽣产情况进⾏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全⾯调查。
(√)8、对某市⼯程技术⼈员进⾏普查,该市⼯程技术⼈员的⼯资收⼊⽔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作物产区进⾏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作物⽣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个⼈,⽽填报单位是户。
(√ )⼆、单项选择题1、设某地区有670家⼯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A、每个⼯业企业;B、670家⼯业企业;C、每⼀件产品;D、全部⼯业产品2、某市⼯业企业2003年⽣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31⽇,则调查期限为(B )。
A、⼀⽇B、⼀个⽉C、⼀年D、⼀年零⼀个⽉3、在全国⼈⼝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的年龄是变量C、⼈⼝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是统计指标4、某机床⼚要统计该企业的⾃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D )。
A、⼆者均为离散变量B、⼆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致的是(D )A、企业设备调查B、⼈⼝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业企业现状调查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解答(第八~第九章)一、判断题1、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C 、采用的基期不同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0111p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0001p qp q 中,001p qp q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B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C 、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D 、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D )。
11p q A 、 10p q B 、 01p q C 、 00p q D 、7、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
11p q A 、 10p q B 、 01p q C 、 00p q D 、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 B )。
A 、10%B 、7.1%C 、7%D 、11% 9、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C )。
A 、几何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简单算术平均法D 、首末折半法 10、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D )。
A、几何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简单算术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11、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
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B )。
A 、4201193195190+++ B 、3193195190++C 、1422011931952190-+++ D 、 422011931952190+++ 12、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 )。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平均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定基增长速度 三、多项选择题1、指数的作用是 ( A 、B 、E )。
A 、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B 、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C 、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D 、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E 、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C 、D 、E ) 。
A 、 商品零售量指数B 、商品零售额指数C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 、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E 、销售商品计划完成程度指数 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 、C 、D )。
A 、工业总产值指数B 、劳动生产率指数C 、职工人数指数D 、产品总成本指数E 、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4、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A 、B ) 。
A 、综合指数B 、平均指数C 、质量指标指数D 、数量指标指数E 、平均指标指数5、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B 、C 、D )。
A 、综合指数B 、总指数C 、平均指数D 、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E 、质量指标指数 6、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B 、C ) 。
A 、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B 、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 、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D 、我国历年黄金储备E 、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7、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可采用的公式有( A 、B 、C 、D )A 、n a ∑B 、12121321-++++n a a a a nC 、∑--++++++ff a a f a a f a a n n n 11232121222 D 、b a c = E 、n n a a 0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采用的公式有( A 、B 、C ) A 、n x π B 、nn a a 0 C 、n R D 、n a ∑ E 、ba c =9、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B 、D )。
A 、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D 、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E 、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10、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 、B 、D 、E ) A 、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 、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C 、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D 、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E 、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四、简答题1、写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公式,并说明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什么?答:数量指标指数公式是:∑∑=001pq p q K q质量指标指数公式是:∑∑=111pq p q K p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①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作为同度量因素的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②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时,作为同度量因素的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
2、综合指数与平均数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试列式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的基本思路不同。
综合指数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平均数指数的特点是“先对比后综合”;②运用资料的条件不同。
综合指数要求全面的资料,平均数既可用于全面资料,也可用于非全面资料;③在经济分析中的作用不同。
平均数指数除作为综合指数变为加以应用的情况外,主要是用以反映复杂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一般不用于因素分析,综合指数因用于对比的总量指标有明确的经济内容,因此在经济分析中,不仅用于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变动方向和程度,而且用于因素分析,表明因素变动对结果变动影响的程度。
平均数指数与综合指数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之间有变形关系,平均数指数可以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加以应用。
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特定权数的条件下。
具体地讲,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基期总值)(00p q 这个特定的权数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报告期总值)(11p q 这个特定的权数条件下。
列式证明如下:0010000010000p q p q p q p q q q p q p kq kq ∑∑∑∑∑=== ∑∑∑∑∑∑===01110111111111pq p q p pp q p q kp q pq kp3、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写出时期数列和间断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
答:时期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
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某瞬间总量的时点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
二者相比较有以下特点:①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②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的各指标值不能相加;③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
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na x ∑=间断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1)间隔不等:∑--⨯+++⨯++⨯+=ff a a f a a f a a a n n n 11232121222(2)间隔相等:1212121-+++=n a a a a n4、写出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定基发展速度=0a a i(i =1,2,3,…,n )环比发展速度=1-i ia a (i =1,2,3,…,n )二者关系为:①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之积;②相邻两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累积增长量=0a a i - (i =1,2,3,…,n ) 逐期增长量=1--i i a a (i =1,2,3,…,n )二者关系为:①累积增长量等于相应各逐期增长量之和;②相邻两累积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五、计算题1、(1)某年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209亿元,增长2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13%和6.8%,试问城乡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多少?(2)某厂2010年的产量比2009年增长313.6%,生产费用增长了12.9%,问该厂2010年产品成本的变动情况如何?解:(1)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45.131%131%2.281=-++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39.161%8.61%3.241=-++(2)该厂2003年产品成本的增长率=%95.3661%)9.121(%)6.3131(=-+⨯+ 答:(1)城乡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了13.45%和16.39%(2)该厂2003年产品成本的变动情况为上涨了366.95%要求: (1)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1)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 %04.969604.04800046100111====∑∑zq z q k z由于单位成本变动影响的总成本绝对额:190048000461000111-=-=-∑∑zq z q (万元)(2)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 %29.1141429.14200048000001====∑∑zq z q k q由于产量变动影响的总成本绝对额:600042000480000001=-=-∑∑zq z q (万元)(3)总成本指数: %76.1090976.14200046100011====∑∑zq z q z k q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410042000461000011=-=-∑∑zq z q (万元)指标体系:%29.114%04.96%76.109⨯= 6000)1900(4100+-=(万元)分析说明:由于报告期单位成本比基期下降3.96%,产品产量增加14.29%,使得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加9.76%;单位成本下降节约总成本1900万元,产量增加使总成本增加6000万元,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总成本净增4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