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亲属与继嗣
第五章 亲属关系和社会结构
![第五章 亲属关系和社会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52a0a49ceefdc8d377ee322a.png)
▪ 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 社会关系。
▪ 我国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父母、 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孙子 女和外孙子女、儿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 以及其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伯、叔、 姑、舅、姨、侄子女、甥子女、堂兄弟姊妹、 表兄弟姊妹等。
▪ 亲属不等于家庭成员,有亲属关系的人可能 分属于多个不同的家庭;家庭成员并不绝对 有亲属关系。
三、扩大家庭
▪ 又叫同宗家庭、联合家庭,指由血缘 关系纽带联系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单偶家庭或多偶家庭组成的亲属 群体。
▪ 扩大家庭有两种形式:1.兄弟姐妹组 成的横向血缘的家庭;2.由不同代组 成的血缘纵向联系的家庭。
▪ 扩大家庭规模较大,人丁兴旺,但等级森严, 实行家长制,家庭经济、家务、财产乃至青 年男女的婚姻都由家长安排或控制;其居住 规则通常是从夫居或父族同居,重血统,重 传宗接代,重封建伦理道德,重父权、夫权, 男女不平等。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1982)
家庭的功能
1.生育的功能 2.情感的功能 3.教育的功能 4.经济的功能 5.宗教(文化)的功能 6.政治的功能
二、核心家庭
▪ 又称基本家庭、自然家庭或初级家庭,是以 婚姻为基础所构成的家庭单位,也是人类社 会最普遍的家庭形式。是指由一对夫妇(包 括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这一概念由美 国社会学家默多克首先提出。
▪ 郡望,顾名思义,就是一郡之望族的意思。 因此,郡望是显姓世族的标志,它将同一姓 氏中的豪门与寒门、世族与庶族区分开。
第一节 亲属关系的性质、内容
▪ 一、亲属关系的含义: ▪ 1.亲属的含义: ▪ a.我国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
文化人类学概论题库
![文化人类学概论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9b8b6b0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9.png)
二、名词解释(因为分值比较高,所以最好对名词作一些解释。
)1、继嗣:是指两代以上的亲属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为社会所认可。
有:“世系”“血统”的含义,作为文化人类学的术语它常常是与亲属关系联系在一起。
在许多社会中,继嗣制度是一个群体赖以延续的基础,通过继嗣,一个人的亲属关系由父母兄弟的狭小范围扩展开来。
P932、族群:是对某些社会文化要素认同而自觉为我的一种社会实体。
这个概念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对某些社会文化要素的认同,二是要对他“自觉为我”,三是一个社会实体。
族群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存在于与其他族群的互动关系中。
P983、仪式:是指手段与目的并非直接相关的一套标准化的行为,它表达的是象征的而非实用的意义。
仪式不仅是强化群体纽带和缓解紧张的一种方式,而且也是庆祝许多重要事件的方式,此外,仪式还可以减少许多危机对社会的分裂作业,使这对个人来说更易于接受。
P1134、濡化:表示在特定文化中个体或群体继承、适应和延续传统的过程。
也有学者强调其中的个体了解、内化和呈现适合其身份与角色的行为过程。
濡化是把人类和其他生物加以区别的学习经验,能使一个人在生命的开始和延续中,借此种经验以获得在该文化中生存的能力。
P1255、涵化:又称文化潜移或文化移入,它是指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持续的接触一段时间后,因相互传播、采借、适应和影响,而使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体系发生大规模的变异。
P1306、范式理论:是指一个重大理论,有时也称为一个理论框架或者看世界的主要途径。
是围绕人类学诸多问题或一个问题形成的不同理论或理论观点。
P140三、简答题1、简述对文化人类学认识的观点。
P9答:(1)、普同论或普同性。
是指人类文化拥有的共同性特征。
它包含两个基本的构想,一是指世界上现存的人类都属于同一种属,任何一个人群都不比其他人群更为先进。
二是指人类文化在存在差异性的同时也拥有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
(2)、整体论。
是指从社会的、文化的角度和生物的、生物的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既关注现实问题,也关照历史的因素。
结构主义专题课程提纲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结构主义专题课程提纲第三节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6216d5a852458fb760b560f.png)
结构主义专题课程提纲:第三节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1)亲属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社会关系亲属关系作为人类社会最早建立的人际间社会关系,也应该看作是人类社会本身的最基本的构成细胞,也是人类社会的最原初的胚胎。
因此,研究人类社会的最初起源,探索它的建构奥秘,也应该以亲属关系作为起点。
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学界对于亲属关系的研究没有遵循正确的原则,其中,对亲属关系研究发生重大影响的,是英国功能论社会人类学的基本观点。
按照这种观点,亲属关系是以‘一男一女’所构成的夫妻关系为基础。
因此,他们把整个亲属关系网络,简单地归结为夫妻间的‘二人关系’所建立的基本家庭的延伸。
所以,列维·施特劳斯认为,在亲属结构(la structure de la parenté)的研究中,首先应该抛弃传统人类学中由英国人类学家芮克里夫.布朗(Alfred Reginald Radcliffe-Brown, 1881-1955)所奠定的的功能论结构分析法。
依据这种功能分析法,亲属结构分析必须从生物学意义上所建立起来的单个家庭的最简单结构开始,把家庭看作是由父亲、母亲及孩童所组成的基本单位。
芮克里夫.布朗为此加以归纳说:这「是为了将复杂得多种多样的亲属关系,简化成一定类型的秩序,然后,使我们有可能在这样的多样性底下,发现一个有限的一般原则,......」(Radcliffe-Brown, A. R. 1941: 17),芮克里夫.布朗甚至认为,任何亲属关系都是以夫妻间的二元关系所建构的家庭作为基础,所以,「任何社会的亲属结构,都是由一些二元关系所组成的(the kinship of any society consist of a number of dyadic relation)......」(Radcliffe-Brown, A. R. 1940: 6)。
列维·施特劳斯认为,把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简单地归类为夫妻间的「二人际的关系」,将完全忽视亲属关系中所包含的极其复杂的社会性和生物学血缘性两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相互交错的关系网络,也会忽视其中隐含的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相互渗透的组成因素;而且,更重要的,它将完全忽视形成和改变亲属关系的内在因素,忽视亲属关系再生产的基本机制,忽略了亲属关系之所以能够持续地存在、并一代又一代地延续和更新的根本动力。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c0ebec6294dd88d0d26b1f.png)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第一章人文研究一、填表题请填写以下人类学体系表格空白部分二、填空题1.人类学者在田野工作后,最终调整知识和思路,进而完成的文化撰写的文本形式就是。
2.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的和。
它的作用在这里主要是加深人文学者对于文化的生物学基础的理解。
3.1958年,发表《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
从而直接影响了进化论人类学的产生。
进化论代表人物泰勒著要关注的是原始宗教,并提出了泛灵论,也叫做。
4.1870年,在经典民族志作品《易洛魁联盟》的基础上,出版了名著,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后来,他又在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著作中全面的发展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并对原始社会进行分期,大致分了、、三个时代,并将作为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志。
三、选择题1.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这是理论的观点。
A.文化相对论B.文化中心论C.种族主义D.文化普同论2.恩格斯曾经指出: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梁”。
A.人类学B.社会学C.民族学D.考古学3.体质人类学包括(多选)A.人体形态学社会生物学B.生物进化论古人类学C.考古人类学四、名词解释1.文化2.进化学派3.传播论4.文化圈、文化层、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5.社会决定论6.历史特殊论7.濡化8.文化模式、国民性9.功能论& 新功能论10.社会冲突论11.普同论、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跨文化比较五、简答与问答1.人类学学科在广义和狭义上有哪些分支。
2.如何理解人类学的进化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哲学思潮的关系?3.简述摩尔根将原始社会划分的几大阶段。
4.新功能论“新”在何处?5.文化功能论与结构功能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叙述文化人类文学理论发展的脉络7.费孝通、林耀华等人类学前辈如何借鉴西方功能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社会?8.试从中国人类学的历史发展说明中国人类学的本土特点。
文化人类学讲义第二部分
![文化人类学讲义第二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8e9ebea1d15abe23482f4d92.png)
单系继嗣群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婚姻、经济、政治、宗教等四个方面。
1.婚姻功能
单系继嗣群具有调解婚姻关系的功能。在继嗣群内部,一般都禁止通婚。世系群、氏族,有的甚至包括胞族在内,均将乱伦禁忌扩大到所有被认为属于单系亲属的人们中间,实行外婚制。
2.经济功能
单系继嗣群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上。在单系继嗣的社会中,土地、农业用水、狩猎的山林、捕鱼的河段,甚至包括部分产品等都归继嗣群所有。继嗣群成员对生产资料只有使用权,没有占有权和分配权。
2.旁系血亲(包括自然旁系血亲、拟制旁系血亲)
(二)姻亲
姻亲是因婚姻而形成的亲属。其下分为直系姻亲和旁系姻亲两类。
(三)配偶
配偶是一种特殊的亲族类型。配偶基于婚姻而形成,也基于婚姻而存在。
二、亲等
衡量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尺度被称为亲等。一般而言,亲等多则关系疏远。从世界范围看,亲等制主要分为两类,即等级亲等制和世代亲等制。
双边继嗣,是个人同时通过父方和母方来确定其与亲属间关系的继嗣规则。两边继嗣与两可系继嗣的不同在于它要求计算世系必须同时地、平等地、对称地进行。在这种继嗣社会中,四个祖父母、八个曾祖父母以及更上一辈的祖父母毫不例外地算作祖先。在双边继嗣中,除兄弟姊妹外,亲属群的成员至少还包括父母、(外)祖父母、姑姨、叔伯舅以及堂兄弟姊妹等。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宗法组织的衰落,宗在族内的地位日益下降。族虽仍由众多家庭构成,但已不像宗法制度下那么严密,逐渐成为一个较松散的族人自治联合体。实际上,我国的宗族制度在整个封建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演变。这种演变同各地特殊的经济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相联系,并由此造成宗族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特征。
一般来说,我国的宗族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民族志研究方法
![民族志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9724fd28ea81c758f57839.png)
民族志研究方法据柯塔克(Kottak 2008)的归纳,民族志研究方法有下列几类(十类):观察与参与观察对于日常行为的直接、第一手的观察,包括参与观察。
民族志研究者在各种场合观察个人行为与集体行为。
他们往往在田野地点停留超过一年,可因此观察一整年的循环。
相处共话、访谈研究者运用许多正式程度不同的访问方式进行访谈。
包括有助于维持互信关系的闲话家常、提供当下活动的知识、长时间访谈。
访谈可能是有结构或无结构的。
系谱法早期研究者发展出系谱记号与象征,来研究亲属、继嗣与婚姻。
系谱是非工业化社会的组织基础,当地人每天都与近亲共同生活及工作。
人类学家需要搜集系谱资料,以了解社会关系并重建历史。
重要文化报道人每一个社群都有某些人,由于他们的机运、经验、天份或训练,而能提供某些生活面向的全部讯息或有用讯息。
也因此成为重要文化报道人。
生命史某些村民比起其他人,对研究者更感兴趣,而且更有助益、风趣与愉快。
当某个人特别引起人类学家的兴趣,他们可能会搜集他﹙她﹚的生命史。
主位观点与客位观点民族志研究者往往结合两种研究策略:主位观点﹙emic,当地人取向的观点﹚、客位观点﹙etic,科学家取向的观点﹚。
这些语汇源自于语言学,主位观点探究当地人如何思考感知与分类这个世界。
客位观点则是观察者所注意到的且重要的事情。
问题取向的民族志研究民族志的趋势,已从全貌观的叙述转向更具问题取向与实验性质。
想要研究全部事情是不可能的。
大多数的人类学家在进入田野前,往往带着一个准备处理的问题,搜集关于这个问题的资料。
长期研究长期研究是针对某个社区、区域、社会、文化或其他单位的长时间研究,这往往建立在多次重访的基础上。
现在的民族志多半包括二次以上田野研究的资料。
团队研究新进的研究者以先前学者的接触与发现为基础,以增进关于当地人如何因应与经营新环境的知识。
学术应是一项集体事业,先行者将过去的资料放在这整个事业中,让新世代学者继续运用。
调查研究越来越多人类学家在大规模社会中从事研究,他们发展了结合民族志研究与调查研究的创新方式。
《文化人类学》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0389cf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74.png)
《文化人类学》课程简介课程名称:《文化人类学》/ Cultural Anthropology课程代码:学时/学分:48/3 课堂授课:48课程主要内容: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处长、变迁和金化的进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本课程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流派,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分支及所探讨的基本问题,田野调查等以及文化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
适用专业: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专业推荐教材:《文化人类学》,童恩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人类学概论》,庄孔邵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社会人类学》朱炳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文化人类学》,林惠祥,商务印书馆,1991参考书:《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王铭铭,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人类的视野》,李亦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乡土中国》,费孝通,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
《义序的宗族研究》,林耀华,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金翼》,林耀华,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从传统到现代》,金耀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王沪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近500年以来福建家族社会研究》,陈支平,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郑振满,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王铭铭,三联出版社,1997年。
《民族学通论》(修订本),林耀华主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民族学概论》,杨堃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七亲属与继嗣
![七亲属与继嗣](https://img.taocdn.com/s3/m/60475c97daef5ef7ba0d3cbd.png)
奥玛哈式亲属称谓制度图表: 奥玛哈式亲属称谓制度图表:
这种亲属称谓制度将亲属分成两大类,即父系的一类和母系的一类。 对于个人父方的父系亲属而言,不同辈分、不同性别的亲属则各有专 名;而对于个人母方的父系亲属而言,是所有的男性概括为一群,而 将女性概括在另一群,并不问其辈分。另外,由于父之兄弟与母之姊 妹都是与父或母同样称呼的,个人对其平表兄弟便与亲生兄弟同称, 平表姊妹便与亲生姊妹同称。
夏威夷式亲属称谓制度图表: 夏威夷式亲属称谓制度图表:
所有同一性别同一辈分的亲属使用同一称谓。
爱斯基摩式亲属称谓制度图表: 爱斯基摩式亲属称谓制度图表:
在核心家庭以内,亲属称谓是描述性的, 在核心家庭以内,亲属称谓是描述性的,父、母、 兄弟、姊妹、子女各有专名;在核心家庭以外, 兄弟、姊妹、子女各有专名;在核心家庭以外, 亲属称谓制则是概括性的, 亲属称谓制则是概括性的,父方的亲属与母方的 亲属并无区别。 亲属并无区别。
单系继嗣:单系继嗣有时也称为单性继嗣或单方 继嗣,即只从父亲或母亲任何一方追溯自己与前 辈之间的关系的继嗣规则 。 父系继嗣 母系继嗣
父系继嗣传递的方式图: 父系继嗣传递的方式图:
母系继嗣传递的方式图
复系继嗣
复系继嗣:不明确区分母系和父系的继嗣规 则。 复系继嗣两种基本类型: ·双系继嗣: 一个人的血统计算既可依父系, 又可依母系。 ·双边继嗣: 个人同时从父母双方追溯其血统, 而不问其性别。
第二节 继嗣和继嗣群
一、继嗣制度 继嗣(Descent):一个人为社会承认的, 与其祖先之间的联系。 继嗣是一个群体赖以延续的基础,它在实 际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继嗣制度两大类:单系继嗣(unilineal descent)和复系继嗣(nonunilineal descent)
文化人类学第八讲亲属与继嗣
![文化人类学第八讲亲属与继嗣](https://img.taocdn.com/s3/m/b529e75059eef8c75fbfb392.png)
❖ 对自我的交表兄弟姐妹有另一套不同称谓。 ❖ 在这样的文化中,交表兄弟姐妹通常有优先婚配权。
二、继嗣制度
❖ 1、所谓继嗣,可以理解为承继后嗣,或者是后代的延续。 ❖ 继嗣制度:或称继嗣法则,是根据已知的或推测出来的共同
❖ 4、继嗣群的主要类型
❖ 1)世系群:确定的共同祖先,比如宗族
❖ 2)氏族:不是那么确定的共同祖先(如图腾)
❖ 3)联族或胞族: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祖 先的氏族
❖ 4)半偶族:通常情况下,如果整个社会只分 为两个主要的继嗣群体,无论它们是相当于 氏族或联族,这两个继嗣群体都是半偶族。
语或名称。 ❖ 2、亲族称谓的作用: ❖ 可以确定和维护整个社会秩序; ❖ 可以加强亲属群体间的团结与合作;
❖ 可以将不具亲属关系的成员整合进亲属关系 的网络之中,拉近社会关系;
❖ 能帮助人们理解婚姻家庭形态的演化。
❖ 3、亲属称谓的区分功能: ❖ 在社会生活中,人类的亲属称谓主要完成以下几种
功能: ❖ ——性别区分。这是最重要的本质区分。因此,称
任意选择。
❖ 2)双重继嗣 ❖ 双边继嗣:两边共同承继。 ❖ 这种例子极为罕见。在用双重继嗣推算的地方,母
系与父系群体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发挥作用。 ❖ 尼日利亚东部的雅科人,财产分为父系占有和母系
占有。 ❖ 父系拥有永久性的生产资料,如土地;而母系则拥
有消费性财产,如牲口。母系在法律上较弱,但在 宗教事物上比父系重要。 ❖ 由于这种制度的存在,一个雅科人可以从父系群继 承到牧场,又可从母亲的母系群继承到某些仪式特 权。
❖ 夏威夷型:
❖ 该种类型亲属制度在夏威夷和讲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的一些 地方很普遍。
人类学概论 第5章 亲属关系与继嗣
![人类学概论 第5章 亲属关系与继嗣](https://img.taocdn.com/s3/m/042be584680203d8ce2f24dc.png)
二、亲属集团与亲属关系的推算
亲属集团是以现实的或虚构的亲属关系为纽带
而构成的一种社会共同体,亲属 集团的基本结 构就是自己-亲属。 亲属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关系或虚构的血亲关系 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以父母、子女、 兄弟姐妹关系为中心。 亲属关系的推算通常根据生物学意义上的亲属 类型来进行,民族志研究者要推算某群体内亲 属关系,就需要询问他们的祖父母、父母、兄 弟姐妹、子女等亲属是谁。
三、继嗣规则与继嗣集团
规定或确定个人是否具有亲属共同体成员资格的标准
和依据的原则就是继嗣规则。继嗣规则包括单系继嗣、 双系继嗣、两可系继嗣规则。 单系继嗣规则是通过父系或母系的一方来确定成员资 格,并由此建立继嗣集团。双系继嗣规则是指从父系 和母系双方同时推算继嗣权和义务的规则。两可系继 嗣规则是指个人可以选择按照父系,也可选择按照母 系来归属自己的继嗣集团。 继嗣集团就是由宣称共享祖先的后代而构成的亲属共 同体。继嗣集团主要有:世系群、氏族、半偶族和联 族。
了解亲属称谓制度及其文化意亲属制度是建立血缘关系和家庭基础上并根据关系亲近程度来界定共同体成员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权益及义务的社会制度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第5章 亲属关系与继嗣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什么是亲属制度,以及亲
属制度有何社会功能?了解亲属关系的推算方 法和亲属集团;了解继嗣规则及其内容、继嗣 集团及其类型;了解亲属称谓制度及其文化意 义。
四、亲属称谓制度
任何社会都有对亲属加以称呼的一套体系和规则。那种把特定种
类的人归类为某类亲属,而将其他种类亲属归类为不同类型亲属 的规则和系统,就叫亲属称谓制度。亲属称谓制度并非简单的名 称差异,在不同的称谓体系中,实际包含了婚姻家庭结构以及文 化的特点。 主要的亲属称谓制度有:1)爱斯基摩制,属于直系亲属称谓制, 强调核心家庭,在英裔及美国人中流行;2)夏威夷制,流行于马 来、波利尼西亚语地区,属世代制,即同代同一个称呼;3)易洛 魁制,印第安易洛魁族使用,属交叉合并制,父母亲的同代同性 别是同一个称呼,异性别单独称呼;4)奥马哈制,在强大的父系 继嗣群中流行,称呼父亲姐妹的子女降低一级,而称呼母亲兄弟 的子女则提高一级;5)克劳制,与奥马哈制相对,流行于母系继 嗣群中;6)描述制,一种将继嗣集团的各个成员都能加以具体称 呼的体系,汉人的亲属称谓制就属描述制。 亲属称谓制规则反映了在亲属和继嗣集团中,个人的地位、关系 亲近程度、权利义务范围以及共同体价值倾向等。
论继嗣制度
![论继嗣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3b166b6b0717fd5360cdc62.png)
论继嗣制度论继嗣制度一直以来,我对于人类的发展的起源与传承总是十分的好奇与着迷,总觉得人类从几千几万年前开始发展直至今日,形成了这么多的种族群体,而他们呈现出来的却又各不相同,这是一件多么奇妙且伟大的壮举啊!带着这些惊叹和好奇,我涉猎了一些有关人类学和民族学的书籍,才可算是略知一二了。
今天我想探讨的便是人类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点——继嗣制度。
继嗣有"世系","血统"的含义,就广义而言,是指由同一祖先衍派的连结.作为人类学的术语,常常是与亲属关系联系在一起,从文化意义上讲是指一个人为社会承认的,与其祖先之间的联系.在许多社会中,继嗣是一个群体赖以延续的基础,通过继嗣,一个人的亲属关系由父母兄弟的窄小范围扩展开来.这些具有亲属关系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即继嗣群。
继嗣制度可以分为如下几种:1 ,双边继嗣双边继嗣是较为常见的继嗣制度,英美的亲属体制就属于这一种.双边继嗣的每一代都可以均衡地由男性及女性的祖先来追溯,因此每个人可以同时属于几个继嗣群体.因为如果以某一个特定的祖先为单位,其继嗣包括了所有的后裔.比如女儿出嫁后所生的孩子,在中国称外孙,属于姻亲;但西方特别是英美,女儿同样是继嗣单位,而女儿所生的孩子同时属于父亲方面的继嗣群.这种继嗣原则必然形成庞大的亲属团体,所以这种亲属团体不太稳固.必须通过一些辅助原则来界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 单系继嗣单系继嗣只强调两性中的某一系.如父系或母系.父系者,唯男子可以继承遗业,母系则相反.即单系继嗣又包括了父系继嗣和母系继嗣两种。
单系继嗣主要在于继嗣群体可以无限期后续,不管其成员如何变更,继嗣群作为一个群体,其完整性是永存的.当然,这种群体在历史过程中会扩大,当一个地域容不下时,就要析族迁居,析族往往与分家有关.如果每一代每一个家庭都有若干兄弟分出另住,必然有些会迁往他处,但在特定地域里这个团体始终存在;并且单系继嗣把社会每一个体都划归在具体的亲属群体.这就使个人对自己的权利和社会责任,以及社会作用都能了如指掌。
文化人类学第7讲
![文化人类学第7讲](https://img.taocdn.com/s3/m/20ad45355727a5e9856a61ee.png)
所有的社会都有某种形式的家庭或家户的组织, 它们是一种便捷方法,用来解决所有人类群体 所面对的问题。但很多社会面临的问题超出了 家庭和家户组织的应对能力,因此,当完成某 些任务需要比单个家户所能提供的劳动力更多 的参与者时,人们需要用某种方法来促成劳动 力之间的合作。
继嗣群体(descent group),指要求其成员必须是从 某一特定的真实或传说的祖先繁衍下来的直系后代, 并得到公众承认的社会实体。 继嗣群体看起来似乎源于亲子纽带,后者是结构 化社会群体得以建立的基础。这是一种很容易维持的 关系,而另外一些不太沉重的义务和禁忌则像黏合剂 一样帮助群体凝聚在一起。 为了最有效率的发挥作用,继嗣群体的成员资格 应得到清楚的界定。否则,成员资格之间就会相互交 叉,而且成员往往不明白自己基本忠诚的归属。限制 成员资格的方式:基于人们住在哪里;通过选择,每 一个个体都可以在几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可能引起 各群体为了争夺成员而发生竞争和冲突,这是各种问 题的潜在根源);最一般方法是使性别具有法的意义。
社会阶级(social class),指根据评价体 系,享有平等或几乎平等声望的一类人。 等级(caste),指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阶 级,其成员地位由血统决定,并且终身不变。 社会阶级结构的基础是角色分化。但角色 分化本身并不足以造成分层。还有两个必要条 件:对角色的正式评价以及对有较高评价角色 的获得机会的限制。显然,一个社会的角色越 是多样,评价和限制就可能变得越是复杂。所 以社会分层是真正文明社会的规定特征之一, 也就不足为奇了
成于父系社会。之后被“对偶婚”所代替。外婚制的
出现,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有利于人类的优生和蕃
衍,加强了各通婚氏族间的联系。我国封建宗法制度
下的“同姓不婚”,是氏族外婚制的体现。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628d3e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a.png)
文化人类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11061课程名称:文化人类学英文名称:Cultural Anthropology开课学期:6学时/学分:64/4课程类型:专业教育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开课专业:社会学社会工作选用教材:周大鸣主编:《文化人类学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主要参考书:1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2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3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民族出版社2004年4田兆元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6周大鸣主编:《人类学导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7王铭铭主编:《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8[美]罗伯特尸•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一、课程简介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类后天习得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方式的学科。
主要研究人类行为和文化,包括经济生活、婚姻家庭、政治组织、宗教信仰等各方面内容。
英文简介:In the clas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We study the mode of life and thought that human beings learn after their birth. It includes human action and cultures, which entails economic lif e, marriage and family, political organizations, religion and beliefs and so on.二、藻程性质、目的后任务 ,本课程重点介绍文化人类学的起源、开展、研究方法、理论学派、热点问题等。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文化人类学课程的理论与知识,有一个基本理解和掌握,以启发、培养学生从新的社会学视角看待相关问题,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运用到社会学研究中。
第七章 亲属与继嗣
![第七章 亲属与继嗣](https://img.taocdn.com/s3/m/b7c4020f52ea551810a687de.png)
第七章亲属与继嗣第一节亲属关系一、什么是亲属关系亲属关系就是社会文化中依据血缘、姻缘以及其他多种途径确定的个体与其他人的一种社会联系。
二、亲属分类的原则●根据生物学原则的分类●血亲·姻亲●克罗伯《亲属关系的分类系统》:划分亲属关系的八项原则●辈份原则·年龄原则·直系旁系有别的原则·性别原则●称呼者本身性别的原则·中介亲属性别差异的原则●婚姻的原则·亲属关系人的存亡三、亲属关系的分类1、血亲血亲就是与自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关系的亲属。
2、姻亲姻亲就是由婚姻契约造成的有条件的法律关系。
3、虚拟亲属所谓虚拟亲属就是通过血缘或姻缘联系之外的途径构成的亲属关系。
四、亲属称谓制度亲属称谓:亲属关系的基本表达方式1、摩尔根(L. H. Morgan)的研究:亲属称谓两种基本形式:分类式和说明式。
2、默多克(G. P. Murdock)六型式分类法●□:代表自我(Ego),部分性别,是计算亲属的起点;●△:代表男性亲;●○:代表女性亲属;●═:代表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姊妹关系。
(之后的图大家手工操作一下哈)对于一个特殊的亲属制度性质的了解,只能通过对该制度的内涵及同一社会中其他形式的组织的内涵加以衡量比较才能实现。
不能将亲属关系系统与亲属称谓等同起来。
必须超越亲属称谓制度,分析这种制度对于身处其中的人们的社会意义,揭示其背后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了解它对于人们在政治、法律、宗教、经济等方面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继嗣和继嗣群一、继嗣制度继嗣(Descent):一个人为社会承认的,与其祖先之间的联系。
继嗣是一个群体赖以延续的基础,它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继嗣制度两大类:单系继嗣(unilineal descent)和复系继嗣(nonunilineal descent)单系继嗣⏹单系继嗣:单系继嗣有时也称为单性继嗣或单方继嗣,即只从父亲或母亲任何一方追溯自己与前辈之间的关系的继嗣规则。
最新人类学概论第十一章+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精品课件
![最新人类学概论第十一章+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cbbe2d360cba1aa911dab6.png)
第三十五页,共40页。
(二)居处模式类别 各种文化里的居处模式有如下八类 : 新居(neolocality 双边居(bilocality 两可居(ambilocality):一些夫妇选择同丈夫的亲属居住,其余夫妇
从父居(patrilocality 从母居(matrilocality 从舅居(avunculocality):同丈夫的母亲的兄弟(xiōngdì) 从姑居(amitalocality):同妻子的父亲的姐妹居住 从妻居(uxorilocality):同妻子的亲属居住(以上居处模式中的几种可
存在的地方,就必定有对性关系的限制。它规定 了某些特定的男子与某些相应的女子彼此之间可 以有被社会承认的性关系,从而也就排除了另一 些人,使其处在这种被认可的性关系之外
12
第十二页,共40页。
给予丈夫部分或全部占有妻子家内劳动(láodòng)和其他劳动
(láodòng) 给予妻子部分或全部占有丈夫劳动(láodòng) 在丈夫与妻子的兄弟们间建立具有社会意义的姻亲关系
对称谓制度是一种补充的关系,是从属的附加物
31
第三十一页,共40页。
四、继嗣(jìsì)
(一)继嗣(jìsì)和继嗣(jìsì)群 继嗣(jìsì)(descent)是指两代以上的亲
子关系(affiliation),而且这种联系为 该社会所认可。 所谓继嗣(jìsì)群(descent group),通 常是指根据继嗣(jìsì)原则组成的一群由 共同的祖先遗传下来的血亲。
性别(sex),称之为“自然性别”或 “生理性别”,是指与生殖直接(zhíjiē) 有关的解剖、生理、行为特征,也就是 我们通常所说的有不同生理结构的“男 人”(male)或“女人”(female)。
文化人类学第八讲 亲属与继嗣
![文化人类学第八讲 亲属与继嗣](https://img.taocdn.com/s3/m/96b1a087f524ccbff12184ce.png)
❖ 4、继嗣群的主要类型
❖ 1)世系群:确定的共同祖先,比如宗族
❖ 2)氏族:不是那么确定的共同祖先(如图腾)
❖ 3)联族或胞族: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祖 先的氏族
❖ 4)半偶族:通常情况下,如果整个社会只分 为两个主要的继嗣群体,无论它们是相当于 氏族或联族,这两个继嗣群体都是半偶族。
任意选择。
❖ 2)双重继嗣 ❖ 双边继嗣:两边共同承继。 ❖ 这种例子极为罕见。在用双重继嗣推算的地方,母
系与父系群体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发挥作用。 ❖ 尼日利亚东部的雅科人,财产分为父系占有和母系
占有。 ❖ 父系拥有永久性的生产资料,如土地;而母系则拥
有消费性财产,如牲口。母系在法律上较弱,但在 宗教事物上比父系重要。 ❖ 由于这种制度的存在,一个雅科人可以从父系群继 承到牧场,又可从母亲的母系群继承到某些仪式特 权。
❖ 3、“五服之内为亲”:从高祖开始,高祖、曾祖、祖父、 父、自己,凡是血缘关系在这五代之内的都是亲戚,即同出 一个高祖的人都是亲戚。从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成为五服。 五服之外则没有了亲缘关系,可以通婚。一般情况下,家里 有婚丧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
❖ 三)亲属称谓 ❖ 1、定义:是用来标明亲属关系的一套称呼术
祖先,使每个人与特定的亲属发生关系的规则。 ❖ 按照这种规则组成的亲属群体就叫继嗣群(descent group)。 ❖ 2、功能: ❖ 1)确保亲属群体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 2)保护财产完整性 ❖ 3)建立、维护社会关系的基础:对内/对外
人类学知识点整理
![人类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19ac3eb998fcc22bcd10dbc.png)
人类学知识点整理名词解释1.人类学:人类学是研究人及与人之相近的灵长类的一门学问,或者说是多种相关学问的集合。
2.文化: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3.自然选择:简单地说就是保持适用环境较好的特征,抛弃不太适用的特征的过程。
两个重要的基本点:1.所谓特征不是个别的而是群体的有利特征;2.特征并不是天生的“优越”,自然选择完全依赖环境,环境改变,那些有利的适用特征也随之改变。
4.主位观点:将焦点放在当地人的解释方式以及重要意义的判断标准。
5.客位观点:强调研究者的解释方式、概念范畴以及判断重要性的标准。
6.主位研究:就是要研究者从事件参与者本人的角度去观察,要研究者摆脱既有的范式的束缚,抛弃文化本位的偏见,去探讨人类社会的现象。
7.客位研究:即使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人的行为和事物。
人类学家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归纳所获的资料。
客位研究经常把当地人认为无意义的、或不适宜的活动、事件来进行比较和评价。
8.文化相对观:是直接涉及文化价值判断的方法和理论,是人类学的核心。
他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和个性。
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任何文化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
但这种“平等”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而赞成或接受某一群体的所思所为,而是将文化行为放入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对待。
我们不能用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一种文化的价值。
人类学家用文化相对观来反对种族主义、欧洲中心主义,以及民族中心主义。
9.文化的整合性:文化的所有方面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趋向称为整合。
10.族群:是某种群体由于体质类型、文化的相似,或者由于迁移中的共同记忆,而对他们共同的世系抱有一种主观的信念,此种信念对于非亲属社区关系的延续相当重要,这个群体就被称为族群。
11.原生论:也称为根基论,该理论认为族群认同主要来自天赋或根基性的情感联系。
文化人类学第八讲亲属与继嗣
![文化人类学第八讲亲属与继嗣](https://img.taocdn.com/s3/m/058dadd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b.png)
添加标题
应对变化的措施:为了应对亲属与继嗣的变化和挑 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强家庭关系、推广性 别平等观念、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XX
继嗣制度对亲属关系的影响还表现 在亲属关系的法律地位上,例如在 继承、婚姻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亲属与继嗣的相互作用
亲属关系对继嗣 的影响:亲属关 系决定了继嗣的 可能性与合法性
继嗣对亲属关系 的影响:继嗣的 合法与否影响亲 属关系的形成与 维护
亲属与继嗣的相 互依存:亲属关 系与继嗣关系相 互依存,共同维 系家族的延续
亲属与继嗣的关系
亲属关系对继嗣制度的影响
亲属关系对继 嗣制度的形成 和发展具有重 要影响,是继 嗣制度的基础。
亲属关系的远近 决定了继嗣的优 先顺序,通常亲 生子女优先于养 子女和继子女。
亲属关系的不同 类型也会对继嗣 产生影响,如直 系亲属和旁系亲 属的继嗣权利和
义务不同。
亲属关系的变化 也会对继嗣产生 影响,如离婚、 死亡等事件会导 致继嗣关系的改
添加副标题
亲属与继嗣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亲属关系
03 继嗣制度
04 亲属与继嗣的关系
05 亲属与继嗣的现代 意义
添加章节标题
亲属关系
亲属关系的定义
亲属关系是指基于婚姻、血缘、收养等关系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亲属关系可以分为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直系亲属是指与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 关系的人,如父母、子女、配偶等。
亲属关系在法律上具有权利和义务的约束力,如继承权、赡养义务等。
亲属关系在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家庭、家族、社区等社会结构的基础。
文化人类学第八讲亲属与继嗣
![文化人类学第八讲亲属与继嗣](https://img.taocdn.com/s3/m/b529e75059eef8c75fbfb392.png)
❖ 二)亲等
❖ 1、定义:亲族关系亲疏远近有一些衡量的标 准。这种衡量亲族关系亲疏远近的尺度被称 为亲等。
❖ 2、分类:
❖ 1)世代亲等制:纵向尺度——谱牒(族谱; 父子联名制)
❖ 我国古代的“九族”:上自高祖、下至玄孙, 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 祖父、高祖父。
❖ 4、亲属称谓的代表类型: ❖ 爱斯基摩型:以核心家庭为基础,区分出代际,如
母亲、父亲、兄弟和姐妹的称谓。但对其他亲属的 称谓则没有那么细致的区分。 ❖ 与父母同辈的男性用一个称谓; ❖ 与父母同辈的女性用一个称谓; ❖ 与自我同辈的堂表兄弟和姐妹共用一个称谓; ❖ 与自我的子女同辈的男性用一个称谓,女性用一个 称谓。 ❖ 在爱斯基摩型亲属中,只有直系亲属才在人们的日 常事务中起重要作用。而且直系亲属中男方和女方 的亲属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开始,通过男性成员来推导他们的后嗣。 ❖ 父系继嗣的例子:我国是典型的父系继嗣。 ❖ 母系继嗣:共同女性祖先为依据,以女性后嗣为承继。 ❖ 母系继嗣有两种情况,一种如摩梭人,与传统父系原则相反。 ❖ 另一种较特殊,表现为财产拥有权为女,使用权为男的。男
子为他的姐妹管理财产,家系按母方承继。 ❖ 两可继嗣:每个人要做母系继嗣的成员或父系继嗣的成员可
❖ 与自我同辈的亲属中,同性别的兄弟姐妹和平表兄 弟姐妹(堂、姨表)用同一个称谓;
❖ 对自我的交表兄弟姐妹有另一套不同称谓。 ❖ 在这样的文化中,交表兄弟姐妹通常有优先婚配权。
二、继嗣制度
❖ 1、所谓继嗣,可以理解为承继后嗣,或者是后代的延续。 ❖ 继嗣制度:或称继嗣法则,是根据已知的或推测出来的共同
第五讲 亲属与继嗣
一、亲属制度
❖ 一)亲族 ❖ 1、定义: ❖ 又称亲属,是由血缘关系发展成的血亲(血族)及其配偶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夏威夷型:
❖ 该种类型亲属制度在夏威夷和讲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的一些 地方很普遍。
❖ 它是最简单的亲属称谓制度,使用的称谓最少。
❖ 同代同性别的亲属都用同一个称呼指称:
❖ 父亲这个称谓适用于父亲的兄弟和母亲的兄弟;
❖ 同样的,母亲的称谓也适用于父亲的姐妹和母亲的姐妹;
❖ 我们的文化中的堂表兄弟姐妹都以兄弟姐妹称呼,只做性别 区分。
祖先,使每个人与特定的亲属发生关系的规则。 ❖ 按照这种规则组成的亲属群体就叫继嗣群(descent group)。 ❖ 2、功能: ❖ 1)确保亲属群体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 2)保护财产完整性 ❖ 3)建立、维护社会关系的基础:对内/对外
❖ 3、继嗣制度分类——与居住模式相关 ❖ 1)单系继嗣 ❖ 父系继嗣,又称男方或男系继嗣,指继嗣群从一个男性祖先
❖ 3、“五服之内为亲”:从高祖开始,高祖、曾祖、祖父、 父、自己,凡是血缘关系在这五代之内的都是亲戚,即同出 一个高祖的人都是亲戚。从高祖到自己是五代,就成为五服。 五服之外则没有了亲缘关系,可以通婚。一般情况下,家里 有婚丧嫁娶之事,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
❖ 三)亲属称谓 ❖ 1、定义:是用来标明亲属关系的一套称呼术
语或名称。 ❖ 2、亲族称谓的作用: ❖ 可以确定和维护整个社会秩序; ❖ 可以加强亲属群体间的团结与合作;
❖ 可以将不具亲属关系的成员整合进亲属关系 的网络之中,拉近社会关系;
❖ 能帮助人们理解婚姻家庭形态的演化。
❖ 3、亲属称谓的区分功能: ❖ 在社会生活中,人类的亲属称谓主要完成以下几种
功能: ❖ ——性别区分。这是最重要的本质区分。因此,称
统的亲属;妻亲为妻之本亲。
❖ 二)亲等
❖ 1、定义:亲族关系亲疏远近有一些衡量的标 准。这种衡量亲族关系亲疏远近的尺度被称 为亲等。
❖ 2、分类:
❖ 1)世代亲等制:纵向尺度——谱牒(族谱; 父子联名制)
❖ 我国古代的“九族”:上自高祖、下至玄孙, 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 祖父、高祖父。
❖ 在这样的文化中,继嗣通常是两可的。父亲和母亲的亲属成 员被视为基本是同等的。
❖ 堂表兄弟姐妹间不能通婚。
❖ 易洛魁型: ❖ 该种亲属称谓制度在北美易洛魁印第安人中常见。
它在单系继嗣群体中常见,比如中国。 ❖ 父亲和父亲的兄弟用同一个名词; ❖ 母亲和母亲的姐妹用同一个名词; ❖ 父亲的姐妹和母亲的兄弟有不同的称谓;
❖ 4、继嗣群的主要类型
❖ 1)世系群:确定的共同祖先,比如宗族
❖ 2)氏族:不是那么确定的共同祖先(如图腾)
❖ 3)联族或胞族: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祖 先的氏族
❖ 4)半偶族:通常情况下,如果整个社会只分 为两个主要的继嗣群体,无论它们是相当于 氏族或联族,这两个继嗣群体都是半偶族。
任意选择。
❖ 2)双重继嗣 ❖ 双边继嗣:两边共同承继。 ❖ 这种例子极为罕见。在用双重继嗣推算的地方,母
系与父系群体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发挥作用。 ❖ 尼日利亚东部的雅科人,财产分为父系占有和母系
占有。 ❖ 父系拥有永久性的生产资料,如土地;而母系则拥
有消费性财产,如牲口。母系在法律上较弱,但在 宗教事物上比父系重要。 ❖ 由于这种制度的存在,一个雅科人可以从父系群继 承到牧场,又可从母亲的母系群继承到某些仪式特 权。
开始,通过男性成员来推导他们的后嗣。 ❖ 父系继嗣的例子:我国是典型的父系继嗣。 ❖ 母系继嗣:共同女性祖先为依据,以女性后嗣为承继。 ❖ 母系继嗣有两种情况,一种如摩梭人,与传统父系原则相反。 ❖ 另一种较特殊,表现为财产拥有权为女,使用权为男的。男
子为他的姐妹管理财产,家系按母方承继。 ❖ 两可继嗣:每个人要做母系继嗣的成员或父系继嗣的成员可
❖ 与自我同辈的亲属中,同性别的兄弟姐妹和平表兄 弟姐妹(堂、姨表)用同一个称谓;
❖ 对自我的交表兄弟姐妹有另一套不同称谓。 ❖ 在这样的文化中,交表兄弟姐妹通常有优先婚配权。
二、继嗣制度
❖ 1、所谓继嗣,可以理解为承继后嗣,或者是后代的延续。 ❖ 继嗣制度:或称继嗣法则,是根据已知的或推测出来的共同
❖ 4、亲属称谓的代表类型: ❖ 爱斯基摩型:以核心家庭为基础,区分出代际,如
母亲、父亲、兄弟和姐妹的称谓。但对其他亲属的 称谓则没有那么细致的区分。 ❖ 与父母同辈的男性用一个称谓; ❖ 与父母同辈的女性用一个称谓; ❖ 与自我同辈的堂表兄弟和姐妹共用一个称谓; ❖ 与自我的子女同辈的男性用一个称谓,女性用一个 称谓。 ❖ 在爱斯基摩型亲属中,只有直系亲属才在人们的日 常事务中起重要作用。而且直系亲属中男方和女方 的亲属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 2)等级亲等制:横向尺度——五服
❖ 中国的五服制度:
❖ 1、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 ﹑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
❖ 2、另指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 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 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以丧服种类分为五等, 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缌麻。
第五讲 亲属与继嗣
一、亲属制度
❖ 一)亲族 ❖ 1、定义: ❖ 又称亲属,是由血缘关系发展成的血亲(血族)及其配偶和
由姻缘关系发展成的姻亲(姻族)及其配偶的总和。 ❖ 亲族是由生物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相结合的产物。 ❖ 此外,亲属还包括通过收养建构的血亲关系。 ❖ 2、亲族的类型 ❖ 我国现行的法律所承认的亲属有三类:血亲、姻亲和配偶。 ❖ 宗亲、外亲和妻亲:宗亲为男系血统的亲属;外亲为女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