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语文园地七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对一篇课文的阅读理解、词语辨析、句子仿写以及课外阅读的推荐。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又有对语言知识的训练,同时还有对课外阅读的引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强对语言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同时,他们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他们可能还不太熟悉,需要通过课堂的学习和实践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
2.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提高词汇量。
3.提高句子仿写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四. 教学重难点1.文本的深入解读,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2.词语的正确用法,特别是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3.句子仿写,如何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去解读文本,分析词语的用法,进行句子的仿写。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和视频。
3.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与课文相关的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例如,可以讲一个关于课文作者的趣事,或者提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2.呈现(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子,让他们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用法。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如词语辨析、句子仿写等。
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教案+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个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民间故事,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包含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素养评价等多个部分,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于民间故事这一题材,他们可能会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中的细节和深层次的意义可能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2.互动教学法: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读写结合法: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相关资料:收集一些民间故事的相关资料,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写作纸张:为学生准备写作所需的纸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民间故事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然后为学生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尝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2.能够理解对话中人物间的多重意思和情感。
3.能够理解古诗词表达的感情和意境。
4.通过学习小说,能够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难点:理解古诗词表达的感情和意境。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课堂互动法。
3.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描绘一副美丽的图画来回忆使用比喻手法的做法,并引出比喻的定义和分类。
2.学习篇章《翩翩舞者》(1)预读环节,学生阅读并理解生字生词。
(2)讲解文章,概括文章大意和文学修辞手法。
(3)分析比喻的修辞手法,让学生自己构思一段经过比喻修饰的小说。
(4)小组合作,小组分享小说内容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3.课堂互动,学习古诗词《山中送别》(1)课前学生预习整首诗,了解其背景,了解唐诗的起始和结束两句话的作用。
(2)在学生指导下,逐一解读诗句,理解其奥妙。
(3)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唱和,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4.学习小说《鲁镇公安》(1)师生共同朗读本文,让学生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特点。
(2)学生自由观察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思路整合和逻辑推理。
(3)小组合作输出总结性的文章,同时展开小组内部的辩论和探究。
5.结尾设计通过小结来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回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此节课的教学效果,列举难点及其解决方法。
二、教学反思此次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使用了情境教学法、课堂互动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
在课堂互动环节中,我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参与互动,互相发言、互相讨论,让学生得到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体验。
例如,在学习小说《鲁镇公安》时,我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思路整合和逻辑推理,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探究,使学生学有所得。
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问题,如学生参与度较低的问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七 优质版教案
语文园地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课后反思】
在“交流平台”的学习中,我结合单元语文要素“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对重点语段进行朗读和交流,在此基础上对语文要素进行总结,强调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是表现景物独特魅力的好方法。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内容。在第一题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先交流有关海报的基础知识,再引导学生明确设计元旦海报需要做些什么,接着就元旦海报的主题讨论交流怎样设计,最后布置学生课下完成海报设计。在第二题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说一说两个句段分别是怎样表现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再以一个情境为例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静态美,最后让学生进行练笔实践。
1.(出示课件9)引导:元旦快到了,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海报吧。要有打动人的宣传语,还可以配上好看的图画,看看谁制作的海报最吸引人。
2.明确题目要求:(1)设计主题为“元旦联欢”的海报。(2)要有打动人的宣传语。(3)还可以配上好看的插图。
3.(出示课件10)观察海报,说说发现了什么。
(1)海报上有图也有文字,以插图为主,文字少而精.
(2)小结:我们要把一个动态画面写具体,就应该写清景物的什东西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添加反映变化的语句。
(3)(出示课件17)男女生合作读句子,体会把动态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第二组例句:
(1)(出示课件18)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把静态景物写具体的。
点拨:作者细致描写了桂树的特征,如树干粗壮、枝叶稀疏以及花骨朵的繁多。而且还用了一系列的叠词。
①在2023年到来之际,五(1)班盛大的元旦联欢会将在本班拉开序幕,欢迎同学们踊跃参加。
②你想看神奇的魔术吗?你想欣赏优美的歌舞吗?你想参与好玩的游戏吗?2023年五(1)班元旦联欢会,期待你的参与。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应用和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还需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本课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口语交际的练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学会本课的生字词,会用本课词语造句。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引发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4.口语交际法:通过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生动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
2.课文:提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练习题: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语文园地七》中的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等内容,理解文学作品的含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难点:帮助学生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深入挖掘其意义,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1.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诗词鉴赏•第二课时:文言文阅读•第三课时:综合运用2.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诗词鉴赏•学习并鉴赏《石竹花》这首古诗,理解其中的意蕴和情感表达。
•分析诗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启发学生对诗歌的感悟。
第二课时:文言文阅读•学习《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文学价值。
•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技巧,帮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第三课时:综合运用•进行综合性学习和讨论,让学生通过诗词和文言文的比较,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练习写作,让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展现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词和文言文。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诗词鉴赏•导入: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引入《石竹花》的主题和情感。
•学习:解读《石竹花》的具体内容,分析诗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操练:让学生朗读诗歌并讨论其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总结:归纳诗歌的主题和感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第二课时:文言文阅读•导入:介绍《岳阳楼记》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逐段讲解《岳阳楼记》,分析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
•操练:让学生朗读文言文并理解其中的意义,讨论作者的写作手法。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学习设计海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并试着仿写句子。
3.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朗读并背诵古诗《渔歌子》,积累古诗。
【教学重难点】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学习设计海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并试着仿写句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读一读。
(1)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树叶真绿得可爱。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跟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作者笔下的榕树枝繁叶茂、翠色欲滴,大得令人惊叹。
这两段静态描写让我感到榕树旺盛的生命力。
(2)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月亮像个淘气的孩子,顺着竹帘格儿往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镜上去了。
这一段的动态描写把月亮慢慢升高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
2.练一练,学运用。
回忆自己读书时遇到过的这样的句子,在小组中交流。
(1)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写出了月亮位置和形状的变化。
(2)我们都跑了出来。
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
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看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个什么东西。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把握材料关键信息。
2.能够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独立理解和判断能力。
3.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精心准备教案,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课堂互动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语文园地七》课文,准备提问。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当天本课的主题、提出问题或者展示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学习《语文园地七》(20分钟)学生先进行课文朗读,然后教师讲解生字解释,语文知识点,并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理解和讨论。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或者小组讨论,提升语文运用能力。
3.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选择合适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案例,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独立思考能力。
4. 课后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相应的课后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巩固当天所学内容。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在课上可以展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保持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延伸阅读希望学生能够在课上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与该文内容相关的其他书籍,增加阅读量。
通过多角度的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六、结束语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教师要做到引导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词语“前言”、“传说”、“寓言”的含义及特点;2.能够理解文中的寓言故事内容,并学会总结寓言的寓意;3.掌握使用说、写两种方式表达文学作品中的观点和看法。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中重要内容;2.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写作的能力,提升表达能力;3.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七》课文及相关练习题;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3.学具:学生练习册、作业本等;4.辅助资料:有关寓言故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引入话题:通过展示相关寓言故事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第二部分:学习和探究1.学习课文:“语文园地七”中的寓言故事;2.课文解读: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和主题;3.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课文的主要观点和意义。
第三部分:实践和体验1.合作写作:学生分组,通过合作写作方式,讨论并展示自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及总结;2.展示与分享: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师生共同点评。
第四部分:巩固和拓展1.课文复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课文的复述,加深对内容的理解;2.拓展阅读:推荐相关寓言故事,鼓励学生独立阅读,并准备分享心得体会。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寓言故事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并检查答案;2.写一篇关于寓言故事的小作文,体现自己对寓言的理解和思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通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案一、教案概述本节课为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的优质课教案,主要围绕课文内容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全面了解《语文园地七》的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2.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园地七》;2.多媒体设备;3.教学PPT。
四、教学步骤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预热课堂气氛。
二、展开1.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和句子。
2.分析课文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进行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模仿跟读,提高语感。
三、拓展1.精读课文,进行深入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诗意和文学特点。
2.设计小组讨论或写作活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展开个人见解。
四、总结1.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展示学生的优秀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
五、课堂反馈1.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之处。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课堂互动。
3.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六、教学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效果。
2.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有效性。
3.提出改进意见,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本节课《语文园地七》的优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语文园地七》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主旨,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语文园地七》课文的基本内容和重要词语。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含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课本《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记录表。
2.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3.学生准备:学生复印品、语文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导入本节课的话题,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
2.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分析课文的结构。
3. 开展讨论1.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课文理解的讨论。
2.根据课文内容展开相关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拓展延伸教师展示相关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拓展延伸,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学生的学习收获。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全面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课文讨论和拓展延伸,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
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课文理解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生词的讲解和课文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通过持续的教学实践和反思,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以上内容符合您的要求,请查收。
如有其他需求或补充,欢迎指出。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围绕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展开,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乐器的特点和地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识,并通过诗歌朗诵和地方文化的介绍,激发学生对乡土情怀的关注,引导学生构建对故乡的独特情感。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乐器的特点和地位,掌握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基本情节,掌握和表演诗歌的朗诵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识,激发学生对乡土情怀的关注,引导学生构建对故乡的独特情感。
3.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传统乐器的特点和地位,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基本情节,诗歌的朗诵技巧。
•难点:古希腊神话故事的理解和诠释,诗歌朗诵中音、声、情的统一。
4.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国传统乐器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模型介绍中国传统乐器,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习: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的特点和地位,师生共同分析和探讨。
3.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传统乐器的了解和感受。
4.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传统乐器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课时:《诗人之夜》朗诵1.导入:播放诗歌《诗人之夜》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训练,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3.表演:每组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表演,展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
4.反思:师生共同反思朗诵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引导学生继续提高朗诵技巧。
二、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设计紧密围绕传统文化和乡土情怀展开,学生通过学习传统乐器和诗歌朗诵,不仅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也培养了学生对乡土情怀的关注和热爱。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于古希腊神话故事的理解和诠释并不深入,部分学生在诗歌朗诵中表现不够准确和生动。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师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讲解,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获得知识,更能感悟情感,提升自身修养。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掌握句子的成分和基本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熟悉文章背景和要点;–准备教学PPT,以图表结合的方式呈现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学素材和课堂活动。
2.学生准备:–学生无需提前准备,但鼓励提前阅读相关课文,有助于课堂效果。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利用教学素材或教学PPT导入课题,引发学生对《语文园地七》的兴趣。
第二步:整体阅读•让学生整体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和主要内容。
第三步:重点解读•指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并进行适当讲解。
第四步: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第五步:语文游戏•设计有趣的语文游戏,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加课堂气氛。
第六步:课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检验掌握程度。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语文园地七》的兴趣较高,通过小组讨论和语文游戏的方式,学生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下节课的准备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增加相关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以上是本次优质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园地七》的内容,提高语文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诗歌《白纸扇》,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表达,学习汉字拼音拼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白纸扇》诗歌的理解和诗意表达。
•难点:学生如何能够理解诗歌诗意背后的情感表达,如何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白纸扇》诗歌,准备PPT或黑板报,准备尚方宝剑APP等汉字学习辅助工具。
2.学生准备:提前布置学生课外阅读任务,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对《白纸扇》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诗歌欣赏•让学生集体朗读《白纸扇》,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向学生介绍《白纸扇》的背景和作者。
### 2. 诗歌理解•老师逐句解读《白纸扇》,引导学生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和意象,并展开想象与表达,分享给全班。
### 3. 汉字拼写•利用尚方宝剑APP等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听写记忆进行汉字拼写练习。
•在学生校对错字的同时,进行语文素养评价。
### 4. 课堂小结•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对《白纸扇》的理解和感受。
•布置《白纸扇》的课后拓展阅读任务。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白纸扇》这首诗歌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汉字拼写能力也得到了训练,并且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加强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表达的多样性。
六、板书设计《白纸扇》1. 诗歌欣赏2. 诗歌理解3. 汉字拼写。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包含了童话故事、古诗、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训练。
本章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于童话故事和古诗类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然而,学生在理解复杂句子和文学作品深层含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的阅读和写作技巧,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复杂句子和深层含义。
2.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3.运用阅读和写作技巧进行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3.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和朗读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和相关文学作品的教学材料。
2.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几章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本章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童话故事、古诗和现代文阅读。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每篇文章的主题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针对每篇文章,设计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进行操练。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巩固(10分钟)针对每篇文章,设计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进行巩固。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和写作技巧,进行实际操作。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文学鉴赏活动,如分析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
《语文园地七》(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七》(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语文园地七》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程设计围绕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语文园地七》编写。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文字材料的选择与改编、课文的写作,通过阅读、写作等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使其在写作方面更加流利、准确、生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文字材料的选择与改编的基本方法。
2. 掌握写作的基本要素。
3. 掌握有关方块字与拼音的学习技巧。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1. 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文字材料的选择与改编的基本方法。
2. 掌握写作的基本要素。
教学难点:1. 活动课的情境营造与优秀表现的瞬间捕捉。
2. 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技巧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以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出本节课的主点,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
2. 课文理解法:通过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字材料,掌握写作基本要素。
3. 课堂活动法:利用小组讨论、样本制作等方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时:1. 介绍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目标。
2. 发放课程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3. 列出一个实例,引导学生通过改编另一种符合自己意愿的开头。
第二课时:1. 阅读新材料,理解文本。
2. 问答交流,答案给出“清晰”“连贯”“完整”的评价评价。
第三课时:1. 利用小组讨论、相关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自由讨论。
2. 采用样本制作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样本互相检查、评价并进行修改。
第四课时:1. 针对实际情况的写作活动。
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分别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帮助。
3. 有些学生不仅组织不好文章,更由语法或者是音韵等问题,不妨采用一些有关拼音的课程来进行更为深入的指导。
六、教学反思与未来改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应把以上所述方法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唤醒学术知识对于生活的意义所在,为生活增添光彩。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 七》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对于如何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此外,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3.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效的交流。
2.阅读:如何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同时教师与学生互动,及时给予反馈。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七》2.PPT课件3.相关阅读材料4.课堂活动用品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幅美丽的花园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花园的喜爱之情,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讲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然后,介绍阅读的方法,如何理解文章内容,提取关键信息。
3.操练(15分钟)分小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
同时,让学生自主阅读提供的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指导。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优秀备课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优秀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语文园地七》中的课文内容,掌握词语的解释和运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用心感受文章情感。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能够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语文园地七》课本及翻译。
2.多媒体投影仪。
3.板书、彩色粉笔。
4.讲解PPT。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简短的故事或问题,激发学生对于课文主题的兴趣,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2.学习课文(15分钟)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辅以例句进行讲解。
3.讲解文章(20分钟)详细解读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
4.引导讨论(15分钟)以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的主要观点、情感表达等,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启发他们深入思考。
5.作文示范(20分钟)老师进行写作示范,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文章写作,强调感情色彩的表达。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仿照老师示范的方式,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于文章中修辞手法的理解还有待加强,下一节课需要注重复习和训练。
同时,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态度积极,表现出了较好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需要在引导学生表达感情方面继续加强。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备课教案,希望能够有效指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语文园地七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语文园地七优秀教学设计2.引导学生思考,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各自有什么表达的好处?(二)重点讲解,示范练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它们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把画面写具体的方法,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进行归类品味,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研究仿写。
(三)合作交流,互相研究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仿写的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通过制作海报,让学生在语文运用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2.背诵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制作元旦联欢会海报,让学生在语文运用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难点:背诵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
三、教学过程(一)启发思考,激发兴趣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元旦联欢会海报的范例,让学生感受语文味道。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好的海报应该具备哪些元素?怎样才能让海报更有吸引力?(二)重点讲解,示范练1.教师讲解海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设计海报,注重语文运用和美感。
(三)合作交流,互相研究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海报设计的思路和成果,提出改进建议。
2.学生背诵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体会诗歌的意境和美感。
重点:设计海报,运用所学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难点:如何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来设计海报,如何背诵《渔歌子》。
三、教学过程1.复复上一课时所学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的创作体会。
2.新授(1)介绍元旦联欢会的主题和时间,要求学生设计一张海报来宣传。
(2)讲解海报设计的基本要素,如主题、色彩、字体、图片等。
(3)引导学生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来设计海报,例如可以在海报中描绘欢快、活泼的场景,或者描绘轻柔、舒缓的氛围。
(4)让学生自主设计海报,并在小组内交流、评价。
3.背诵让学生跟着老师朗读《渔歌子》,并分组进行背诵练,最后进行集体朗诵。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综合性语文教材。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神话”,通过讲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让学生感受神话的魅力,领略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本单元包含了三个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和《嫦娥奔月》。
在教材的编排上,每个故事后面都设有相关的练习和语文园地,旨在让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故事人物、感悟故事道理以及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分析故事人物、感悟故事道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神话的魅力,尊重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教学难点:分析故事人物,感悟故事道理;运用语文知识进行综合实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世界,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故事内容。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人物,感悟故事道理。
4.启发引导: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5.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语文园地七优秀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交流平台”通过《鸟的天堂》和《月迹》中相关语句呈现,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联欢会设计海报;二是通过把画面写具体的仿写训练,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
“日积月累”编排了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虽然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初步体会了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但在以往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已经有所接触、涉及但没有明确概念。
学生们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加深对动静结合这一概念的领悟,进而仿写动静描写,在描写方法上还要加以指导,能力有待提升。
在制作海报上,孩子们水平参差不齐,课堂中当在语文运用上下功夫,体现出海报中的语文味道。
学生借助字义理解诗意,积累张志和的《渔歌子》并不困难,应重点指导学生悟境。
三、教学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
2.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
3.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4.背诵《渔歌子》。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
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
难点:
1. 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
2. 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总结归纳把画面写具体的方法,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进行归类品味,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学习仿写。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总结归纳把画面写具体的方法,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进行归类品味,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学习仿写。
三、教学过程
(一)总结巩固,明确主题
1.回顾本单元内容,梳理单元学习内容回顾、归纳动静之美。
2.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在《山居秋暝》中对清泉、竹子、莲叶等景致的动态描写,衬托了山间傍晚的幽静;《四季之美》中,四季间静谧的,早晨的大榕树是热闹的,一静一动间,自然的美好;《月迹》中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满院子玉玉的、银银的月光的静态描写,充满了情趣。
正是这一静一动间的描写,让自然中奇妙的美呈现在我们眼前。
(二)自主合作,明确方法
1.默读例句,结合提示,体会“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的方面。
①自主默读榕树及月亮例句,结合提示批注感受。
②批注交流:静态描写:描写对象——对象特征-表达情感。
动态描写:描写对象——对象特征——变化过程——表达情感。
③总结提升:静态描写:画面感+轻柔、舒缓。
动态描写:连动、流动感+欢快、活泼。
2.回归文本,从本单元课文中找到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各一处,运用方法组内朗读交流。
(三)综合运用,大显身手
1.对比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
①独立批注,两组例句的异同。
②交流归纳总结。
a第一组动态描写:
抓动作:夕阳的斜照,归鸦的飞
写具体:夕阳斜照的角度,归鸦的数量点点,飞的状态急急匆匆。
B第二组静态描写:
抓具象的事物:树干、枝、叶、骨朵儿。
写具体:“粗粗、疏疏、累累”叠词的运用形象生动、朗朗上口。
2.读原句,运用学习的方法,加入适当的内容,使句子更加具体。
①明确三个句子的关键点:清澈玩耍布满阴云。
②自由创作。
③分享交流,同学评价。
例1:眼前清澈的小河静静地流着。
它是那么地静,像一面镜子,倒映出蓝蓝的天,大朵大朵的白云,河岸两旁密密的树儿手拉着手在水面上跳舞。
它是那么清,水里不时游过几条小鱼在水草间嬉戏、玩耍。
例2: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尽情地玩耍。
瞧,它时而叼起一根枯树枝,没命地向前奔跑;瞧,它又发现了新的猎物一只落在草地上的小鸟,它扑过去了,糟糕,小鸟飞走了。
例3:清早,推开窗户一看,天空中布满了阴云,太阳早已躲得无影无踪,大朵大朵的云压低下来,空气中弥漫着阴阴的味道,平早活泼的鸟儿们也没有了声息。
(四)总结收获,积累提升
写文章时,适当地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能够把文章写得更加具体有感染力。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动态描写、静态描写
静态描写:画面感+轻柔、舒缓
动态描写:连动、流动感+欢快、活泼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
2.背诵《渔歌子》
二、重点和难点
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体会《渔歌子》画面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马上就要过元旦了,大家盼望已久的元旦联欢又要开始了,今天我们就来设计一张元旦海报。
(二)明确目标,大胆创作
1.指读题目要求,明确题目要求。
①设计对象:元旦海报。
②内容要求:打动人的宣传语,配图。
2.出示海报范例,同学欣赏借鉴发现海报制作信息。
3.同学讨论,如何制作海报。
①内容紧扣主题:元旦联欢。
②宣传用语有创意:一语双关,巧用诗句、名言,运用修辞。
③画面丰富:色彩、布局、内容。
4.小组合作制作海报。
5.同学评价,说说哪幅海报最吸引你,为什么?
(三)诗词积累,熟练背诵
1.放声朗读张志和《渔歌子》。
读准字音、停顿。
2.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借助注释理解。
预设:青箬笠绿蓑衣
3.借助注释插图说说整首词的意思。
4.出示背景资料及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张志和在16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赐名“志和”。
后因得罪朝廷,被贬到外地,之后皇帝又召他回来。
虽然他被贬时间不长,但是这件事却给他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从此他看破官场,投身于山水之间,与世无争,淡泊名利,过着悠闲的生活。
5.圈出词中展现了哪些事物,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交流哪些画面可以让你感受到作者寄情于山水间,那种与世无争的感觉。
预设: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6.出示《江雪》体会诗的意境。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对比两首诗词,同时江边老翁垂钓,体会这两首诗词中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体会意境的不同。
8.练习背诵。
(四)布置作业,巩固延伸
1.完善自己的元旦海报。
2.背诵《渔歌子》,读读学过的诗,找一首诗从中发现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八、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制作元旦联欢海报
①紧扣主题:元旦联欢
②宣传语有创意:一语双关,巧用诗句、名言,运用修辞。
③画面丰富:色彩、布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