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工程项目管理复习题整理

工程项目管理复习题整理

1、下列不属于工程项目的特点是()。

A 一次性B 不可逆转性C 复杂性D 生命周期独特性答案: C2、下列不属于施工方项目管理的任务是()。

A 施工安全管理B 施工成本控制C 施工进度控制D 设计质量控制答案: D3、下列不属于项目管理整个工程项目全寿命()。

A 决策阶段B 准备阶段C 实施阶段D 使用阶段答案: B4、下列不属于三控制的是()。

A 安全B 投资C 质量D 进度答案: A5、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

A 业主方的项目管理B 施工方的项目管理C 设计方的项目管理D 供货方的项目管理答案: A6、下列哪个不属于建设工程监理的性质()。

A 服务性B 科学性C 独立性D 安全性答案: D1、下列属于工程项目的特点是()。

A 一次性B 不可逆转性C 复杂性D 生命周期独特性E 安全性F 科学性答案: ABD2、下列哪些属于建设工程监理的性质()。

A 服务性B 科学性C 独立性D 安全性E 复杂性F 一次性答案: ABC1、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由一个或者多个分部工程组成()。

答案:错安全管理不是建设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任务()。

答案:错3、高投资高风险是工程项目的特点()。

答案:对4、建设项目可由一个或者多个单项工程组成()。

答案:对5、我国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答案:对1、下列不属于职能组织结构的特点是()。

A 管理专业化B 命令多元化C 责权不分明D 命令单一答案: D2、下列不属于线性组织结构的特点是()。

A 命令单一B 管理职能不分工,无专门的职能管理部门C 管理专业化D 适宜于简单生产的小企业答案: C3、组织论不包括()。

A 组织结构模式B 组织分工C 工作流程组织D 职能组织结构答案: D4 下列不属于组织结构模式的是()。

A 管理组织机构B 职能组织机构C 线性组织机构D 矩阵组织机构答案: A5、下列不属于线性组织结构的优点是()。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笔记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笔记

第一章习题(概论)一.名词解释1. ______ 广域网2. ______ 城域网3. ______ 局域网4. ______ 通信子网5. ______ ARPAnet6. ______ 计算机网络7. ______ 分布式系统8. ______ 公用数据网A. 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连起来的网络。

B. 有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它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

C. 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连起来的网络。

D. 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连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E. 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F. 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G. 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有它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是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H. 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二.单项选择1.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域广域网的互连是通过 _______ 实现的。

A. 通信子网B. 路由器C. 城域网D. 电话交换网2.网络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 _______ 的集合。

A. 局域网系统B. 多协议路由器C. 操作系统D. 自治计算机3.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A. 10Mb/sB. 100Mb/sC. 2Gb/sD. 10Gb/s4.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节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它反映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 _______ 。

A. 结构关系B. 主从关系C. 接口关系D. 层次关系5.建设宽带网络的两个关键技术是骨干网技术和 _______ 。

ccaa继续教育《服务认证基础》考试参考答案

ccaa继续教育《服务认证基础》考试参考答案

ccaa继续教育《服务认证基础》考试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论01 合格分数: 8 分1.服务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服务提供者,而与顾客及其体验和互动的过程与结果密切有关。

(1分) [断题]●1.正确2. 错误2.通常,服务是在服务提供者和顾客之间互动的过程提供并交付的。

(1分) [判断题]●1.正确2. 错误3.NAICS的全称是()。

(1分) [单选题]1. 北美产业分类体系2. 欧盟经济活动分类标准3. 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4. 世贸组织服务贸易分类AS将服务业分为()服务。

(1分) [多选题1. 生产性服务2. 消费性服务3. 流通性服务4. 社会性服务5.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于1984年发布。

(1分) [判断题]●1.正确2. 错误6.服务特性是指由顾客体验的一项或一组()的服务的特征,通常是无形的。

(1分) [单远题]1. 可感知2. 可区分3. 可测量4. 以上都对7.联合国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简称“ISIC”, (1 分) [刺断题]1. 正确2. 错误8.ISO9000:2015对服务的定义:至少有一项活动必需在服务提供者和顾客之问进行的服务提供者的输出, (1分) [判断题]●1.正确2. 锚误AS-GC25:2015(服务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及能力管理实施指南》中附录A提供了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四分法”将服务经济活动进行分类。

(1分) 团贴翻1. 正确2 . 量误10.1960年起,学术界给出并逐步修正了服务的定义,吴现了服务的特征,以及与产品的区别。

(1分) 序断题1. 正确2. 错误11. 服务成功与否,取决于服务提供者。

(1分) 团街题1. 正确2. 借误12. 服务与产品的区别可从()来看。

(1分) [多选题]1. 基本定义2. 顾客角色3. 构成更素4. 基本特征13. 服务经济即将成为新时代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未来的全环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将完全有粮于服务经济的稳定增长。

《概论》课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概论》课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概论》课第三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是由谁最先提出的?()A.李大钊B.毛泽东C.周恩来D.蔡和森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3、()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5、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六届六中全会B.党的七大C.党的八大D.遵义会议6、在和平与发展时代形成了()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马克思主义D.列宁主义7、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一届六中全会C.十二大D.十三大8、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9、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A .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1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执政为民D.党的先进性1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执政为民D.党的先进性1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A.与时俱进B.改革开放C.执政为民D.党的先进性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五大D.党的十六大16、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

1-7课概论新答案

1-7课概论新答案

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这三个部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辩证的统一体。

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基本理论和每个基本理论内部的各个观点与各个论断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科学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系统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方面,创造性地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构成了一个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性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指针。

六、材料分析题(本题13分)1,材料1是对毛泽东思想采取教条主义态度,认为凡是毛泽东讲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肯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并且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

“两个凡是”的观点就是想原封不动地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坚持下去。

2,材料2是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就企图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这是错误的。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其中有正确的思想,也有错误的思想是不同的。

毛泽东个人的错误思想是不属于毛泽东思想范畴的。

3,上述两种错误倾向都是没有把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加以区别,而这种区别是十分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指( )A.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 画饼不能充饥2.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变化的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20.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指( )A.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二、多项选择题1.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 画饼不能充饥2. “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 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B.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C. 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D. 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3. 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名词解释(1)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3)世界观(4)方法论(5)唯物主义(6)辩证法(7)唯心主义(8)形而上学二、单项选择(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D)。

A逐字逐句地熟读马克思主义著作B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结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去检验各种事物D理论联系实际E急用先学,立竿见影(3)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D)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A)A德国古典哲学B古希腊哲学C中国古代哲学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5)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有(A)A康德与休谟B马克思与恩格斯C尼采与叔本华D黑格尔与费尔巴哈(6)唯心论的基本形态有(B)A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B客观唯心论与主观唯心论C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D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7)“唯心论是人类认识这棵活生生的大树上开出的不结果实的花”的观点是(A)A辩证唯物论的观点B主观唯心论的观点C客观唯心论的观点D朴素唯物论的观点(8)“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的观点属于(C)A朴素唯物论 B朴素辩证法 C形而上学 D唯心论(9)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C)A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B心外无理,心外无事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10)被誉为辩证法大师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是(A)A黑格尔B费尔巴哈C亚里士多德D狄德罗(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可知性 B实物性 C运动性 D客观实在性(1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C )A可知性 B主观性 C物质性 D存在性(1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01会计学概论--课堂习题(含答案)(1)

01会计学概论--课堂习题(含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控制与监督B、核算与监督C、反映与核算D、核算与分析2、会计的对象是指()A、资金的投入与退出B、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C、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D、预算资金运动3、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A、成本计算与复式记账B、错账更正与评估预测C、设置账户与填制审核会计凭证D、编制报表与登记账簿4、划分会计期间的前提是()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5、将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配合进行比较的原则是()A、可比性原则B、可靠性原则C、可理解性原则D、配比原则6、企业对于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一方面作为企业的自有固定资产加以核算,另一方面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负债加以,这符合()原则。

A、可靠性B、相关性C、实质重于形式D、重要性7、各企业单位处理会计业务的方法和程序在不同会计期间要保持前后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这符合()原则。

A、相关性B、可比性C、可理解性D、重要性8、复式记账法的问世,标志着()A、现代会计的开端B、近代会计的形成C、会计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D、会计学科的不断完善9、在权责发生制下,下列货款中应列作本期收入的是()A、本月销售商品,货款尚未收到B、本月预收下月货款,存入银行C、本月收到上月应收账款,存入银行D、本月收到上月多付给供货单位的预付货款,存入银行10、企业充分预计损失,不得多计收益的做法,遵循的是()A、谨慎原则的要求B、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C、重要性原则的要求D、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11、导致产生本期与非本期概念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二、判断题1、会计主体一定是法人。

()2、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会计预测。

()3、我国《会计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集 (1)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集 (1)

《计算机组成原理》练习题适用于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第一章概论一、选择题01. 电子计算机主存内的ROM是指 D 。

A.不能改变其内的数据B.只能读出数据,不能写入数据C.通常用来存储系统程序D.以上都是02. 有些计算机将一部分软件永恒地存于只读存储器中,称之为 C 。

A.硬件B.软件C. 固件D.辅助存储03. 如果要处理速度、温度、电压等连续性数据可以使用 B 。

A.数字计算机B.模拟计算机C.混合计算机D.特殊用途计算机04. 邮局把信件进行自动分拣,使用的计算机技术是 C 。

A.机器翻译B.自然语言理解C.模式识别D.过程控制05. 冯.诺伊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 B 。

A.多指令流单数据流B.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C.堆栈操作D.存储器按内容选择地址。

06. 某寄存器中的值可能是操作数,也可能是地址,只有计算机的 C 才能识别它。

A.译码器B.判断程序C.指令D.时序信号。

07. 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研究第五代计算机,这种计算机系统是 B 。

A.超高速巨型计算机系统B.知识信息处理系统C.大型分布式计算机系统D.超级微型计算机群组成的计算机网。

08. 计算机的算逻单元的控制单元合称为 C 。

A.ALUB.UPC.CPUD.CAD09. 磁盘驱动器读写数据的基本存取单位为 D 。

A.比特B.字节C.磁道D.扇区二、填空题01. 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软件是指控制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工作的程序集合,固件是指具有某软件功能的硬件,一般用ROM实现。

02. 数控机床是计算机在过程控制方面的应用。

03. 人工智能研究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力活动的有关理论与技术,模式识别研究用计算机对物体、图像、语言、文字等信息进行自动识别。

04. 数字计算机用来处理离散的数据,而模拟计算机用来处理连续性的数据。

05.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和辅存,程序必须存于主存内,CPU才能执行其中的指令。

第二章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一、选择题01. 对真值0表示形式唯一的机器数是 B 。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第01章-推荐下载

毛泽东思想概论复习第01章-推荐下载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1、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毛泽东B、蔡和森C、周恩来D、刘少奇答案:A,P12、毛泽东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主要包括()。

A、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经历的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实际,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连续击退了国民党的多次“围剿”C、在国统区展开的群众革命斗争的经验D、左倾化使得中国共产党在三十年代初几乎陷入绝境答案:ABCD,P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工农武装割据B、统一战线C、党的建设D、毛泽东思想答案:D,P24、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

A、缘于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实践经验B、毛泽东思想的要求C、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答案ACD,P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A、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C、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D、直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解决中国问题答案ABC,P3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

A、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B、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C、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D、创造新的东西的过程答案ABCD,P3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

A、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C、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D、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答案ABCD,P48、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有()。

A、毛泽东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B、邓小平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C、江泽民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胡锦涛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答案ABCD,P59、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论-•判断题部分 1 :社会经济统讣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而。

(X )2:统il•调査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査。

(X )3: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齐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X 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X) 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査,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X)质量标志6: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彖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而,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彖质的认识。

(V )7: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而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il指标。

(V )8: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X )9: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V )10: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V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欽的数童特征和数童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A. 调査单位 B 、标志值 C 、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査,总体单位是(B )o5: 总体的变异性是指(B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 、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遼异C •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 、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九C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2: 构成统讣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D3: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4: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毎一个工业企业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oA 、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B 、品质标志具有标志C 、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志都具有标志值D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A 、 连续变量B 、离散变量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別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 生成熒是(B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 1 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哲学是()A. 关于自然界和社会一般发展的科学B.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 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 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 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3.“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A.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C. 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D.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5.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A. 物质范畴B. 实践范畴C. 运动范畴D. 意识范畴6.哲学上的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指的是()A. 唯理论和经验论B. 唯物论和唯心论.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 世界观和方法论7.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8. 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9. 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A .普遍性B .特殊性C .斗争性D .客观性10. “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 .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1.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A.论前者承认可知论,后者否认可知论B.前者承认一元,后者承认二元论C.前者承认唯物论,后者承认唯心论D.前者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12. 事物发展的动力是()A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性起作用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C.矛盾的同一性 D .矛盾的斗争性13.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指()A .事物的全局未变,局部发生了变化B .事物的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C.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D .事物的本质未变,但非本质属性发生了变化14.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A.激变论B.循环论C.庸俗进化论D.庸俗唯物论15.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 .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16.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

01医药商品基础 第一章概论 习题

01医药商品基础 第一章概论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商品不属于药品的是A中药材B中药饮片C化学药D 注射器2.下列药品不属于麻醉药品的是A芬太尼B 阿片C 可待因D 氯胺酮3.下列药品不属于精神药品的是A丁丙诺啡B哌醋甲酯C阿托品D硝西泮4.下列有关商品的说法错误的是A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基本要素B就商品消费者而言,更注重的是商品的价值C商品的流通过程是使用价值向价值转化的过程D商品只有通过流通,也就是“交换”才具有了价值5.下列有关商品、产品的说法错误的是A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B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进入市场交换,而不是生产者自己使用C商品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不必满足人或社会的需要6.下列不合理用药的后果不包括A延误疾病治疗B加重患者经济负担C浪费医药资源D酿成医疗事故7.不属于医药商品的特殊性的是A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B质量标准严格C专业技术强D需要迫切性8.医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包括A医药商品的质量B医药商品的价值C药品物理性质D药品化学性质9.医药商品学的研究方法有多种,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医药商品的资料收集积累,从而寻找提高医药质量、调整药品结构、拓展医药商品功能的新途径的方法称为A社会调查法B科学实验法C对比分析法D 现场实验法10.下列不属于医药商品的是A中药B 西药C商店出售的矿泉水D注射器11.下列商品不属于药品的是A西药B 医疗器械C中药D 生物制品12.下列药品不属于麻醉药品的是A巴比妥B阿片C可待因D 芬太尼13.下列药品不属于精神药品的是A三唑仑B哌醋甲酯C硝西泮D升汞14.下列有关商品的说法错误的是A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基本要素B商品的流通是使用价值向价值转化的过程C就商品消费者而言,更注重的是商品的价值D商品只有通过“交换”才具有了价值15.下列被定性为假药的是A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B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C超过有效期的药品D被污染的药品16.下列不属于医药商品学的研究方法的是A社会调查法B科学实验法C技术指标法D专家实践法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药商品学是研究医药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学科B商品不需要进行交换和使用C药品是一种独立的商品D药品有质量等级之分18.医药商品学的研究方法有多种,用系统论的观点,把医药商品作为一个子系统,将此子系统置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加以分析、研究和考查的方法称为A社会调查法B系统分析比较法C对比分析法D现场实验法19.下列不属于医药商品的是A化学药B中药材C血液制品D商店出售的大米20.广义上而言,下列不属于商品的是A金融产品B中药饮片C 血液制品D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21.下列商品不属于医药商品的是A医疗器械C血液制品D 保温杯22.下列药品不属于精神药品的是A氯胺酮B司可巴比妥C吗啡D硝西泮23.下列药品不属于麻醉药品的是A氯胺酮B 芬太尼C美沙酮D 哌替啶24.下列有关商品的说法错误的是A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基本要素B商品的流通是价值向使用价值转化的过程C就商品消费者而言,更注重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D商品只有通过“交换”才具有了价值25.下列被定性为假药的是A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B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C超过有效期的药品D被污染的药品26.下列不属于医药商品学的研究方法的是A对比分析法B现场比较法C技术指标法D系统分析比较法27.下列被定性为劣药的是A药品所标明的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B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C变质的药品D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28.以下为医药商品学的具体任务的是A指导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B评价医药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C防止医药商品的不合理流通与使用29.关于商品、医药商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医药商品泛指药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和玻璃仪器等商品B商品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劳动产品C没有实现交换的也属于商品D医药商品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反馈药品信息,促进医药生产企业生产,满足社会需要。

01第一章_概论

01第一章_概论
13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及性质
(三)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1、 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 A.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作用。社会外部环 境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具体的要素环境直接地决 定组织的自下而上和发展。 B.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制约作用。也就是说,社 会外部环境作为外在条件对组织的生产和发展起 着限制和约束作用。 C.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影响作用。也就是说,某 一事物或行为对其他事物或行为的波及作用。
18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及作用
5、领导——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需要 有权威的领导者,指导人们的行为,沟通 信息,增强相互理解,激励每个成员自觉 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管理的领导 职能是一门艺术,它贯彻在整个管理活动 中。 6、激励——是人的需要和动机得到强化的 心理状态,其作用在于激发和调动人的积 极性。从而使人们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 作中去。
案例分析
惠普公司:“敞开式大房间”办公室 美国惠普公司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周游式 管理办法",鼓励部门负责人深入基层, 直接接触广大职工。为此目的,惠普公司 的办公室布局采用美国少见的"敞开式大 房间",即全体人员都在一间敞厅中办公, 各部门之间只有矮屏分隔,除少量会议室、 会客室外,无论哪级领导都不设单独的办 公室,同时不称职衔,即使对董事长也直 呼其名。这样有利于上下左右通气,创造 无拘束和合作的气氛。
8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及性质
二、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首先,管理是生产社会化 引起的,因此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 系的自然属性。其次,管理又是与生产关系相联 系的一种“监督劳动”,具有同社会制度相联系 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科学性。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 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要用科学的方法论 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管理的艺术性。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 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 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概论课1-15章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概论课1-15章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Ⅰ1.A【解析】李大钊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

2.D【解析】中国共产党的党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而言,是在延安整风以后,所以选D项。

3.C【解析】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最先正式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他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征,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4.C 5.B6.D【解析】A、B、C项是毛泽东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方面和具体途径,贯穿其中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以选D项。

7.A【解析】A、B、C项是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A项居首位。

8.A【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即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初步形成的标志,“道路理论”是正式形成的标志;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基本结论及其核心思想就是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所以选A。

9.A10.D【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其中包括A、B、C项,所以选D项即可代表。

11.D12.D13.D【解析】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毛泽东提出一个任务:我们现在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14.B【解析】C、D项都对,但B项才是关键。

15.B【解析】十五大报告对邓小平理论作出了系统阐述和高度评价,但不能说是邓小平理论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著作或重要代表作,但不能说体现了党的集体智慧;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但与“集中体现”也不是一个概念,而且对“集体智慧”也表现不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练习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章节练习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选题1.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答案:A解析: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这些就是一元论。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

2.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A.生命物质的共享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答案:D解析: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有以下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第二,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第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属于()A.本质与现象的关系B.内容与形式的关系C.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答案:D解析:运动是绝对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相对静止是物质的特殊运动状态。

4.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答案:C解析:逻辑分析法主要指“语言的转向”之后出现的分析哲学、科学哲学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

阶层分析法是指用社会学的阶层理论、观点,观察和分析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基本方法。

精神分析法又称为心理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中。

是矛盾分析法是指运用矛盾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及其运动的情况,以达到认识客观实物的方法,它是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5.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答案:B解析: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是批判的继承,属于辩证否定的原理。

第一章习题答案[1页]

第一章习题答案[1页]

第一章概述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D5、B6、B二.判断题1、正确;2、错误;3、错误;4、正确;5、错误三.简答1、经济人假设是指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人的特征,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人都是利己的,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资源稀缺性假设是指与人的无穷欲望相比,用来满足人欲望的各种资源总是不足的。

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让人的欲望达到最大限度地满足。

如果人的欲望不是无穷的,人不是利己的,或者资源相对于人的欲望来讲非常充足。

那么经济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2、任何社会都要面对三大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计划经济体制是靠“计划”解决三大问题,属于集中决策模式;市场经济体制是靠“价格”解决三大经济问题,属于分散决策模式。

3、实证经济研究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客观经济规律,并依据经济规律对经济运行状态进行分析与预测。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具有客观性特点;规范经济研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现有经济运行状态进行判断。

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具有主观性特点。

4、学习经济学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理解经济现象,对面临的经济问题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经济学并不教发财致富的技巧。

5、人是自利的,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也没想到的结果,那就是社会福利得到增进。

既然个人自利行为的结果是好的,那么国家与政府就不必干预人们的经济学行为。

这是亚当斯密自由放任思想的内核,也是自由市场经济的思想内核。

6、经济大危机的表现是供给相对过剩,凯恩斯的思路是通过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增加需求解决供给过剩问题。

在实施扩张性经济政策的过程中,会产生通货膨胀现象,但能够保证经济较快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用规范性的语言解释统计学中的名词。

1. 总体和总体单位:凡是客观存在的并至少具有某一相同性质而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当它作为统计的研究对象时,就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

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就称为总体单位。

2. 标志和标志表现:标志是与总体单位相对应的概念,它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属性或数量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体现。

3. 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品质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质的特征的名称。

数量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的量的特征的名称。

4. 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无论是品质标志还是数量标志,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表现都一样的标志就称为不变标志。

同一总体中各个总体单位上表现不尽相同的标志就称为可变标志(或称变动标志)。

5. 指标和指标体系: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综合数值,故又称为综合指标。

所谓统计指标体系,就是若干个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特征的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整体。

二、填空题根据下面提示的内容,将适宜的名词、词组或短语填入相应的空格之中。

1. 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学2. 总体性、社会性、数量关系、数量界限3. 数量性、具体性4. 数量、概率论、大量观察法5. 总体、方法论6. 信息、监督、信息7. 质量8. 统计数学模型、统计逻辑模型9. 静态统计推断、动态统计推断10. 同质、相对11. 离散变量、连续变量12. 品质标志、数量标志13. 数量、外延、质量、内涵14. 物质、模糊性15. 定性规范、指标数值三、选择题从各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D2. B3. C4. C5. A6. C7. AB8. BD9. AB 10. A11. A 12. A 13. A 14. A 15. C16. C 17. C 18. ABCD 19. C 20. ABC四、判断改错对下列命题进行判断,在正确命题的括号内打“√”;在错误命题的括号内打“×”,并在错误的地方下划一横线,将改正后的内容写入题下空白处。

1. 统计研究事物的量是从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定性认识开始的,必须以事物质的规定性为基础。

(√)2. 统计是研究现象总体的,个别事物对总体不一定有代表性,因此不需要对个别事物进行调查研究。

(×)但3. 社会经济现象与自然科学技术问题不同,站在不同的立场,持有不同的观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得出差别较大的结论。

(√)4. 我国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只是调查部分家庭的生活状况,这部分家庭的生活状况对全国的城市居民家庭总体不具有代表性。

(×)具有5. 统计是研究总体的,统计分组法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或组,所以统计分组法不是统计工作的基本方法。

(×)它是6. 我国的企业有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等,在工业企业中还有钢铁企业、建筑企业、轻纺企业等,因此我国所有的企业不能构成总体。

(×)能够7. 当我们把全国的工业企业构成总体进行研究时,每一个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是一个可变标志。

(√)8. 学生的学习成绩既可以用定距尺度分析,也可以用定序尺度分析。

(√)9. 将工业企业划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等类型是运用了定类尺度。

(√)10. 定距尺度与定比尺度的区别是:定距尺度中的“0”,表示“没有”或该事物不存在、未发生;定比尺度中的“0”表示一个有特定内涵的数值,不表示“没有”。

(×)定比尺度,定距尺度五、简答题根据题意,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问题。

1. 为什么说社会越发展,统计越重要?【答题要点】统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为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依据。

2. 怎样理解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性质?【答题要点】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性质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研究这一对象的认识活动和认识过程,通过对数量的描述揭示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指导统计实践活动。

3. 统计认识事物有哪些基本方法?如何理解?【答题要点】认识统计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统计推断法。

大量观察法是指运用大数定律、把握事物总体的方法。

统计分组法是研究事物内部结构的方法。

统计指标法是认识事物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的方法。

统计模型法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原形进行模拟或仿真。

统计推断法是以局部推断总体,以现在推断未来。

4. 统计工作有哪些阶段?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题要点】统计工作有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

统计设计是统计认识事物的开始,体现统计工作目的,决定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统计调查是按照统计设计的要求搜集资料,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统计整理是对调查资料审核、分组、汇总和编制统计表的过程,反映总体的综合特征;统计分析是将统计整理的资料深化以揭示总体的本质特征或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四个阶段密切联系、相互融合,构成定性认识、定量认识到定性认识与定量认识相融合的升华。

5. 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题要点】为了研究某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该班的所有学生就是一个总体,其中每一个学生就是一个总体单位。

如果要研究某一个学校的学生学习情况,假定以班为总体单位,在这种情况下,班显然就不再是总体了。

由此可见,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总体单位是针对具体的总体而言,构成总体必须有具体的总体单位。

六、论述题根据题意回答要点,并适当从理论上进行阐述。

1. 统计活动有何特点?如何认识这些特点?【答题要点】统计活动的特点是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社会性。

数量性的特点是在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事物量的多少、数量之间的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总体性的特点是进行大量观察,消除个别现象存在的偶然性和特殊性,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性。

具体性的特点是指社会经济统计活动都是研究一定地点、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事物发生的数量。

社会性的特点是指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的事物具有社会性,认识事物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社会性。

2. 如何理解标志表现的四种计量尺度?请用实例说明。

【答题要点】标志表现是标志的属性或数量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体现。

对标志表现的计量可以划分为四种尺度,即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四种计量尺度的涵义,适用对象,尺度本身的层次,四种尺度的转化。

假定我们研究某地商业企业情况,企业所有制性质只能用定类尺度观察,企业资质(即企业等级)可以用定序尺度观察,企业利润可以用定距尺度观察,企业产值既可以用定距尺度也可以用定比尺度观察。

3. 指标和标志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试举例说明。

【答题要点】区别: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综合数值,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针对总体而言,标志针对总体单位而言;指标必须能计量,标志并非都能计量。

联系:指标由标志汇总而来;指标与数量标志具有相对性,当总体转化为总体单位时,与此相对应的指标就转化为标志。

例如,当我们研究某班学生学习情况时,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一个标志,该班学生的平均成绩就是一个指标。

当我们研究这个学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如果以班为单位,那么这个班的“平均成绩”就是一个标志;全校的平均成绩才是一个指标。

在研究学生情况时,学生“性别”是一个标志,但它不能成其为指标,因为性别是不能计量的。

七、案例讨论把学习过的统计学原理与教科书中的案例内容结合起来,讨论案例后提出的问题。

案例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见梁前德主编的《统计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问题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了哪些统计学基本概念和统计认识的基本方法来反映中国小康进程及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答题要点】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了总体、指标和指标体系等统计学基本概念来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指标中,有数量指标,也有质量指标;有总量指标,也有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在指标体系中,运用框架式联系的指标体系、从宏观层面来说明社会、经济方面的内容。

②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的资料来源而言,涉及到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指标法和统计推断法等统计基本方法。

其中,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资料,都来源于统计推断法。

问题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借用了相关学科的哪些概念?这种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方法有什么特点?【答题要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借用了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学)、高中阶段毕业生(教育学)、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政治学)、社会安全(社会学)、预期寿命(人口学)、综合能耗(工业经济学)、环境质量(环境学)等基本概念;用其指标体系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有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的特点。

问题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否符合统计指标及其体系的设计要求?是否需要完善?如有必要,应该怎样完善?【答题要点】①无论是从设计原则、设计内容,还是指标体系设计的可行性等方面来评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均符合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求。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与“‘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指标体系”相比有一个相当大的进步,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观察,仍然应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就总体而言,这一指标体系基本符合其设计要求,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人们当时对小康生活水平的期望,但从局部来看还需要完善。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首先需要完善的是指标的内涵与外延,如“城镇人口比重”、“城乡居民收入比”中的“城”与“乡”的概念;其次是指标的综合性,如何用较少的指标反映较多的内容;第三是指标的代表性,如何在众多的指标中选择较少的指标组成体系来说明总体的问题。

八、能力训练根据提供的训练资料和相应的训练要求,用已经学过的统计学基本原理和统计方法,分析一些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加深理解统计中的基本概念和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

训练目标掌握统计指标及其体系的设计方法和操作过程。

【解答】1初步了解同学们生活消费的基本情况(略)【解答】2“大学生生活消费指标体系”参考:大学生生活消费指标体系一、饮食开支(一)主食1. 校内开支2. 校外开支(二)副食1. 糖果糕点2. 饮料3. 烟.4. 酒5. 茶二、学习开支(一)校内学习开支1. 学费2. 书本费3. 其他学习费用(二)校外学习开支1. 专项培训费2. 考级考证费3. 其他学习费用三、娱乐旅游开支(一)娱乐(二)旅游1. 集体旅游2. 个人旅游四、日用品开支(一)洗涤用品(二)化妆用品五、穿戴开支(一)服装(二)鞋袜(三)饰品六、通讯交往开支(一)电话费(二)交往费七、住行开支(一)住宿费1. 校内住宿2. 校外租房(二)交通费八、其他开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