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总论贸易差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贸易条件:一国(全部)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贸易依存度:一国对外贸易额同其GNP或GDP的比率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或国家间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表现为直接出口和直接进口。

间接贸易: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没有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买卖商品的行为。

商品通过第三国销售到消费国,对生产国来说是间接出口,对消费国来说是间接进口。

转口贸易:间接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讲,属转口贸易。

贸易量: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进出口额而得出的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额,反映贸易实际规模的发展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对外贸易分类1.按交易内容和标的物形态:货物贸易(有形贸易)服务贸易(含技术贸易)2.按货物和服务移动方向(商品流向):出口、进口复出口、复进口过境贸易3.按交易参与国(地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4.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水平贸易垂直贸易5.按贸易方式.:包销、代理、寄售、招标、拍卖、商品交易所交易、加工贸易、对等贸易、租赁贸易等6.按国境和关境划分:总贸易专门贸易第一章国际分工上绝对利益理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

如果各国都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继而进行自由交换,那彼此都可以获得绝对利益的好处。

比较利益理论:在国际分工中,如果两国生产力不等,甲国生产任何一种商品的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的劳动生产率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仍存在进行贸易的可能性。

一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和出口它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它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一商品的生产上所耗费的成本低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就具有该商品的绝对优势,从而可以出口该商品。

2、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李嘉图提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它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即虽然不是成本最低,但是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商品。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那些它拥有丰富资源的商品,而进口那些它拥有较少资源的商品。

4、国际贸易的动态理论:包括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雁行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模式。

雁行理论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进口、国内生产、出口三个阶段来发展其产业。

二、国际贸易实务1、贸易术语: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贸易术语包括FOB(船上交货)、CIF(成本加保险费加运费)和CFR(成本加运费)。

这些术语规定了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权利和义务。

2、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主要包括电汇、信汇、票汇和托收等。

这些支付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3、国际贸易单证:包括发票、装箱单、提单、保险单等。

这些单证是国际贸易交易中的重要文件,必须准确无误。

4、国际贸易运输:主要包括海运、空运和陆运。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5、国际贸易保险:国际贸易中的保险主要包括海上货运保险和国际运输保险。

投保人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降低潜在的风险。

6、国际贸易谈判:国际贸易谈判是整个国际贸易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成功的谈判可以帮助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实现双赢。

7、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当出现国际贸易争端时,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了解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对双方都有利。

8、国际贸易风险管理:对国际贸易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管理是确保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关键。

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降低风险并提高收益。

9、国际贸易市场开发:开发新市场和扩大现有市场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方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买卖商品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易行为。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是国际贸易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基础,对于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复习。

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通过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2.相对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相对优势产品,通过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3.比较优势理论:是相对优势理论的扩展和发展,认为相对优势是相对而言的,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仍然可以从贸易中获益。

4.要素禀赋理论:由赫克歇尔-奥林斯提出,认为贸易是由于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的不同而产生的。

5.因素比较优势理论:是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认为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要素比较优势的产品。

6.新贸易理论:强调技术、经济规模、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并通过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模式。

7.营销理论:包括国际市场划分、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等,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进行市场营销。

二、国际贸易实务1.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贸易协定等,涉及国家对进出口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和管理。

2.国际贸易规则:通过国际组织(如WTO)制定的规则和协议,保障贸易的公平、公正和自由。

3.贸易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支付、托收支付、电汇支付等,涉及买卖双方的资金结算和信用风险管理。

4.贸易融资:包括进口融资、出口融资和供应链融资等,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

5.海关通关:包括进口通关和出口通关,涉及海关手续、报关单、报关行等,确保货物顺利进出口。

6.市场准入:涉及到产品认证、标准检测、质量控制等,确保产品能够进入目标市场并符合该市场的要求。

7.地区经济合作:如区域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经济合作组织等,促进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

1.对外贸易额: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

出口额--FOB 进口额--CIF2.对外贸易量:这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儿定制的一个指标,它能准确的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进(出)口价格指数3.国际分工:4.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还噶UN对本国进出口商课征的一种税收。

特点:1)间接性:税收主体为进口商,最终承担着为消费者。

2)强制性:海关凭国家权力征税,纳税人无条件服从。

3)无偿性:海关代表国家从纳税人方面加以征收,双方不得随意变动。

4)预定型:海关据预先规定的法律与规章加以征收,双方不得随意变动。

5)涉外性:关税的设置、调整和征收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国际贸易往来,影响贸易各国政治、外交和经济关系。

5.非关税壁垒特点:1)灵活性:关税是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延续性的贸易政策,所以调整或更改税率的随意性有限,关税壁垒的灵活性很弱。

而制定和实施费管事壁垒促使,通常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改变或调整都十分迅速、简便、伸缩性大。

2)有效性:面对高额的关税,出口国可以通过商品倾销和出口补贴等行为来加以抵消。

而许多非关税壁垒对进口的限制是直接的,例如用进口配额等预先规定进口的数量和金额,超过限额就禁止进口,这些措施在限制进口方面都更严厉,因而也更有效。

3)隐蔽性:非关税壁垒一般不公开关税税率,或者规定极为复杂繁琐的标准或手续,使出口商难以适应和对付。

它既能以正常的海关检验要求的名义出现,也可借用进口国的有关行政规定和法令调理,使之巧妙的隐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而无需公开的规定。

4)歧视性:每个国家只有一部关税税则,因而关税壁垒想第八一样同样程度的限制了所有国家的进出口,而一些国家往往会针对某个国家或某种商品采取相应的限制性非关税壁垒措施,更加强了非关税壁垒的差别性和歧视性。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

(完整word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

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2.对外贸易: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3.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4.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通过一国的关境时,该国政府设置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5.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6.“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限制出口,是出口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和压力,自动规定在某一段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

7.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商品的出口,加强国际竞争能力,以对本国的出口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出口商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的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外国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的支付货款需求的一种融资方式。

8.出口补贴:一国政府为了使出口的货物在价格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在某些货物出口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

9.倾销:是一国或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产品抛售至另一国家或地区市场的行为。

10.贸易术语: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形成的,它是用来表示商品价格构成,说明交货地点,确认风险,责任,费用的划分等问题的专用术语。

11.汇票:是一方向另一方签发,要求受款人在见票时或于未来某一确定时间或可以确定的时间,对某人或其指定或来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的书面支付命令。

简答:1.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即使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仍可能获得利益。

而另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生产都有效率,成本比国外同行也都低,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更大利益。

所谓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1.国际贸易理论1.1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它强调各国应该根据各自的生产成本和效率优势来确定产业结构,实现互利的国际贸易。

1.2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关税是进口和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费,它可以用来限制进口、保护国内产业。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反倾销措施等,它们通过限制进口数量和提高进口成本来保护国内产业。

1.3汇率与贸易汇率是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它对国际贸易有重要影响。

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商品价格、进出口的盈亏以及国际收支平衡。

2.国际贸易实务2.1贸易方式与贸易方式的选择贸易方式包括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直接贸易是指买方和卖方直接进行货物或服务的交换,间接贸易则需通过代理商或贸易商进行交易。

选择合适的贸易方式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2国际支付方式国际支付方式有信用证、托收、电汇等。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它提供了对卖方付款的保障,并可以减少交易中的风险。

2.3国际贸易的融资方式国际贸易的融资方式包括自筹资金、贸易信贷、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等。

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2.4国际贸易的风险管理国际贸易涉及的风险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和物流风险等。

企业应采取适当的保险措施、合理规避风险,以保证贸易顺利进行。

2.5国际贸易政策与组织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贸易壁垒政策等。

国际贸易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是为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公平化而成立的组织,它们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准则来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以上是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一些重点知识点,它们可以帮助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规则与实践。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重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重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重点一、国际贸易理论1.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主要观点是每个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互利互惠。

这一理论强调了国际贸易的积极作用,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福利。

2.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提出的,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上都有绝对优势,国际贸易仍然可以使各国从中受益。

比较优势理论强调了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自身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商品,并通过贸易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福利。

3. 因素禀赋理论因素禀赋理论是由埃利·赫克歇尔和贝尔纳德·奇尔多克提出的,认为国际贸易的模式取决于各国因素禀赋差别。

比如,劳动密集型的国家应该专注于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而资本密集型的国家则应该专注于生产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4. 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是由保罗·克鲁格曼和埃文·琼斯提出的,强调了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新贸易理论认为,国家可以通过不同iated的产品差异和规模经济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提高国际贸易的效益。

5. 其他国际贸易理论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经济学家提出的理论,如国际产品周期理论、洛克模型等。

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的特点和原因,对于分析和理解国际贸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国际贸易实务1. 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影响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

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和贸易便利化政策等。

了解国际贸易政策对于企业决策和国际贸易环境的把握非常重要。

2. WTO规则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国际贸易的综合性组织,负责制定和推行国际贸易规则。

了解WTO的功能、原则和成员国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和个人非常重要。

3. 跨境贸易支付与结算跨境贸易支付与结算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涉及到的货款的支付和结算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一、国际贸易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David Ricardo提出,他认为,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商品生产上都比另一个国家更有效率,这两个国家仍然可以通过交换各自擅长的商品来获得利益。

这一理论表明,贸易可以使所有参与方受益。

2、绝对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John Stuart Mill发展,他认为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低,那么该国就具有绝对优势。

贸易应该基于各自国家的绝对优势进行。

3、规模经济:由美国经济学家Robertson提出,他认为如果生产某种产品的规模增加,生产成本会降低,那么国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该产品获得利益。

4、不完全竞争市场:在传统经济学中,市场被认为是完全竞争的,即每个公司都是价格接受者。

然而,在现实中,市场通常是不完全竞争的,这意味着公司可以影响价格。

这为政府干预市场提供了理论基础。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Raymond Vernon提出,他认为产品有其生命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的设计、技术和其他特性会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这解释了为什么贸易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方向性的改变。

二、国际贸易实务1、贸易壁垒:指阻碍贸易进行的各种政策和法规,包括关税、进口配额、国内补贴等。

这些壁垒可能阻碍比较优势的发挥,导致资源浪费和福利损失。

2、关税:指对进口或出口商品征收的税,它通过对进口商品的提高来保护国内产业,但过高的关税会阻碍贸易并降低经济效率。

3、出口补贴:指政府对出口商品的直接补贴,这可以促进出口,但过度的补贴可能导致过量出口和国际贸易冲突。

4、进口配额:指限制进口数量的政策,它可以通过限制进口来保护国内产业,但过度的配额可能导致黑市和消费者福利损失。

5、原产地规则:指规定某种产品必须在哪里制造或组装才能被认为是该产品的原产地的规则。

这可以用于保护国内产业,但也可能导致贸易扭曲和资源浪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一.相关概念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

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

贸易逆差,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即贸易逆差。

又称“入超”、“贸易赤字”。

绝对优势,是指某两个国家之间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即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国家。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H-O模型预测当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拥有某中相对较丰富的资源禀赋时,生产使用该项要素较多的产品,将使该国在生产这项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

也就是资本丰富国在生产资本密集财上拥有比较利益,劳动丰富国在生产劳动密集财上有比较利益。

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某种商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提供曲线反映的是一国为了进口其某一数量的商品而愿意出口的商品数量。

提供曲线包含了供给和需求两方面。

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相对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进口和出口的商品数量。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贸易前,由于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所以两国的要素价格的不一致导致了同种商品价格的不同。

但贸易开始后,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会不断缩小,并最终达到均等,不仅如此,要素的价格和生产中的要素密集度也会达到均等。

要素价格均等化有三个假设:1 两个国家同时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2 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 3 贸易会使得两个国家的产品价格相等。

倾销是一种价格歧视,即出口厂商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销售商品,对进口国的某些工业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是一种不正当的贸易行为。

进口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口货物和物品征收的关税。

(完整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整理

(完整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整理

理论部分:第一章概论1、总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我国采用的是总贸易体系。

2、专门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标准。

(关境)3、国际贸易额:又称国际贸易值,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一定时期内世界贸易规模的对外贸易总额,它能反映出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金额。

世界出口货物总额小于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国际贸易额是单指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4、国际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能准确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数量,而确立的一个指标。

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价格指数5、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

贸易顺差,出超;贸易逆差,入超;贸易平衡。

>0 出超Net Export出口总额-进口总额=0 贸易平衡<0 入超Net Import6、贸易条件: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

表示出口一单位实物可交换多少单位的外国商品。

当年贸易条件系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大于100该国贸易条件改善,小于100贸易条件恶化。

7、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国民(国内)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外贸政策,国内市场。

8、对外贸易依存度:Z=(X+M)/GDP×100%出口依存度公式为:Zx=X/GDP×100%进口依存度也称市场开放度,公式为:Zm=M/GDP×100%第二章国际自由贸易理论(重点30-40分)1、重商主义:15一l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它追求的目的就是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把贵重金属留在国内。

早期被称为重金主义;晚期:贸易差额论,保证贸易出超,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简答:中国和日本都是新重商主义国家,有无道理?答:重商主义是指中世纪末期西欧、南欧国家从封建制度转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

其基本内容是: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一个国家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如果它没有贵金属,就必须通过贸易来取得,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整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整理

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由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外贸易量是为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化而确立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作报告期的对外贸易量。

总贸易体系与对外贸易体系: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凡是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记为进口,凡是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为出口;对外贸易体系则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国际货物贸易是指在国际市场上货物的交换,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受国际分工的影响。

国际货物贸易分为10大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 ;饮料和烟类(1);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机械及运输设备(7);杂项制品(8);没有分类的其它商品(9);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

对外贸易依存度: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国际分工的含义: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过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

它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3)资本流动,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4)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要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要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要点•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P14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3、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

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产品内容。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P14-15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的决定性因素2、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3、资本流动,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

4、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简述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论点 P64①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②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

③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④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简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P18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两利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简述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 P22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该理论还分析了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反作用,说明国际贸易不仅使国际间商品价格趋于均等化,还会使各国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即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

•简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内容 P34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等人在研究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贸易量的增长时,发现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大量属于产业内同类产品的贸易.因而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解释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特点和原因.他们认为当代国际贸易的产品结构,大致可分为产业间产品贸易和产业内产品贸易两大类.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制约因素有:第一: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第二: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第三: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简述二战后至70年代贸易自由化的表现 P65①大幅度削减关税A、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员国范围内大幅度地降低关税。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汇总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汇总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汇总一、国际贸易的概念和主体国际贸易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买卖活动。

它是不同国家之间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也是实现国际分工和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

国际贸易的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其中以企业为主要参与者。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1. 自由贸易原则:国家在贸易中应尽量避免限制和干预,鼓励自由贸易,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

2. 互惠原则:各国在进行贸易时应相互平等、互惠互利,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3. 最惠国待遇原则:各国之间应平等地对待对方,不得给予某一国家特殊待遇。

4. 国民待遇原则:各国在处理外国商品和服务时,应给予与本国商品和服务相同的待遇。

三、国际贸易的形式和方式1. 商品贸易:包括货物出口和进口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2. 服务贸易:包括旅游、金融、咨询、教育等服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3. 直接投资:指企业或个人在海外投资设立子公司或参股企业。

4. 间接投资:通过购买国际证券、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等方式参与国际经济活动。

5. 外商直接投资:指国外企业在本国境内进行的投资活动。

6. 对外援助: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物资等援助。

四、国际贸易的政策与制度1. 关税:是国家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费,包括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

2. 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进出口许可证和技术壁垒等,限制了贸易的自由流动。

3. 汇率政策:国家通过调整汇率来影响出口和进口的比例,调整国际收支平衡。

4. 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国际贸易中常常出现的争端和冲突,各国常常采取保护主义政策来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5. 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公司的运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全球化布局。

五、国际贸易的风险与保护1. 市场风险:包括需求波动、市场萎缩和价格变动等,可能导致企业损失。

2. 汇率风险:由于汇率的波动,企业可能面临汇兑损失。

3. 政策风险:包括国家政策的变动、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等,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自考00149_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知识点总结

自考00149_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1、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与服务交换得活动,从一个国家得角度来瞧,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瞧这种货物与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P412、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就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得总与,就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得重要指标之一,一般以国际上通行得货币表示。

3、对外贸易量就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得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得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得进口额或出口额、P42(2009、1,2010、10)4、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同该国GNP或GDP得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得依赖程度P46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得地位、1、世界货物出口总额总就是小于世界货物进口总额。

原因:出口用FOB价(货价,不含运费保险费),进口用CI F价(包含运费、保险费),因此从世界范围瞧,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09、10,P422、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就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得统计制度,前者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得标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采用此法),后者以货物通过海关作为标准(欧洲除了英国都用专门贸易体系)3、直接贸易指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得行为;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指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得贸易活动,对第三国而言便就是转口贸易;过境贸易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得贸易活动P434、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12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她P45(多选考点。

07、01,0710,08、10,)ﻫ5、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得差额称贸易差额、当出口额超过进口额时,为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额超过出口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或入超、P46(2012、1,2011、1,2011、10,单选)ﻫ6、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7、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就是指货、、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得比重、狭义得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就是指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得特点就是什么?P50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得主导。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重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重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重点一、国际贸易理论1.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

•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利益。

•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获得其他国家产品。

2.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

•对绝对优势理论进行了扩展和深化。

•强调国际贸易的收益来自于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

3. 比较成本理论•将生产成本的比较考虑进来的比较优势理论。

•强调了国际贸易的效率和盈利。

•当两个国家之间的生产成本差异较大时,国际贸易收益较大。

4. 国际商品需求方与供给方的比较优势•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性和消费能力较强,将使其作为出口国。

•生产商对商品的供给性和生产能力较强,将使其作为进口国。

二、国际贸易实务1. 贸易政策与措施•贸易政策的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干预型贸易政策。

•贸易措施的种类:关税、非关税壁垒、贸易配额和进出口许可证等。

2. 国际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解决贸易争端和制定贸易规则的国际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监督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协调组织。

•世界银行:提供国际金融、投资和贷款的国际机构。

3. 国际贸易方式和方式选择•直接贸易:直接买卖商品和服务。

•冒充贸易:通过交换第三方货物实现贸易。

•不平等交换:有利于一个国家而不利于另一个国家的贸易关系。

4. 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通过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等方式进行投资。

•跨国公司: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的公司。

•跨国公司的优势:规模经济、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等。

5. 贸易合同和支付方式•贸易合同:买卖双方之间达成的协议,规定了交货、价格、付款方式等细节。

•支付方式:信用证、托收和电汇等。

6. 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由于货币汇率的波动导致的风险。

•往来账户和国内外期权定价风险:由于利率的变动导致的风险。

7. 跨境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和电子技术进行的跨国贸易活动。

国际贸易理论实务复习要点

国际贸易理论实务复习要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重点1、影响国际分工与发展的主要因素2、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的主要容3、大卫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容与评价4、要素禀赋论的主要结论有哪些5、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容有哪些6、简述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主要因素7、什么是贸易条件,有哪些形式,含义是什么8、简述穆勒的相互需求法则9、简述马歇尔的提供曲线法则10、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11、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是什么12、重商主义的主要论点13、二战后至七十年代贸易自由化的表现与特点14、管理贸易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原因15、管理贸易实现的机制与途径有哪些16、战略贸易理论的基本论点,政策容及评价17、什么是财政关税与保护关税18、关税的名义保护率与有效保护率是什么19、关税的经济效应20、出口信贷的特点21、外汇倾销的含义及条件22、鼓励出口的措施有哪些23、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经济特区的措施有哪些24、贸易条约与协定的容结构25、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围26、国际商品协定的容27、商品综合方案的容28、区经济一体化产生与发展的原因29、欧盟的成立与发展30、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是什么31、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是什么32、什么是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33、关贸总协定GATT的职能34、WTO的职能35、WTO的基本原则36、WTO的贸易自由化原则怎样理解37、WTO的决策方式38、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特点39、发盘应具备什么条件40、构成有效接受的条件41、书面合同有哪些类型42、根据《INCOTERMS2000》,采用FOB术语,买卖双方应承担的基本义务43、试问CPT与CFR有什么异同44、根据《INCOTERMS2000》,各种术语的各自的交货地点,风险转移界限,费用的承担方是什么?45、适于水上运输方式的术语有哪些?46、订立品质条款应注意哪些问题?47、重量的计算方法有哪些48、商品包装的种类有哪些?49、运输包装的标志有哪些?运输标志容有哪些?50、海洋运输的特点?51、规定装运时间应注意的事项?52、规定装运港与目的港应注意的事项?53、提单各类有哪些?54、共同海损的含义及构成条件?55、除外责任的容56、合同中的保险条款容57、信用证当事人有哪些?58、信用证的特点?59、行使追索权应具备什么条件?60、托收方式的利与弊?61、引起的争议的原因有哪些?62、援引不可抗力条款处理事故时应注意的事项?63、仲裁的形式与作用64、仲裁条款的容65、银行与进出口公司审证的容66、我国出口结汇办法有哪些?67、出口合同履行应做哪些环节的工作?68、包销的含义及优缺点69、拍卖的含义与优缺点70、寄售的特点71、寄售的优缺点72、补偿贸易的种类73、对外加工业务的作用74、对外加工装配业务的成交方式75、对外加工合同的主要容76、谈判人员应具备的素质77、谈判资料的政策容78、谈判过程有哪些阶段?79、妥协让步的原则与方式80、谈判战略有哪些?计算练习题:1、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0000亿美元,商品进口贸易额为600亿美元,出口贸易额为400亿美元,问:①该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多少?②该国的出口依存度是多少?③该国的进口依存度是多少?2、甲乙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1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对外贸易额分别为200亿美元和400亿美元。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全总结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成本优势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各国在特定商品生产中具有的绝对成本优势。

2.比较成本优势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各国在特定商品生产中具有的比较成本优势。

3.因素禀赋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各国因素禀赋差异。

4.国内需求差异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各国内需求差异。

5.产品寿命周期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

6.新贸易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新产品的出现和技术变革。

7.重心转移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生产要素的重心转移。

8.利益集团理论:根据该理论,国际贸易的原因是利益集团的存在。

二、国际贸易政策:1.关税:关税是指国家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收。

2.配额:配额是指对进出口商品数量进行限制的措施。

3.出口补贴:出口补贴是指国家对出口商品给予经济补贴的措施。

4.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是指国家对进口倾销商品进行的反倾销行动。

5.保护主义政策:保护主义政策是指国家采取限制进口的政策措施。

6.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开放市场、自由贸易的政策措施。

7.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国家对待其他国家的贸易待遇与最惠国待遇相同。

8.双边贸易:双边贸易是指两个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

9.多边贸易:多边贸易是指多个国家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

10.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上负责监督贸易规则的组织。

三、国际贸易实务:1.贸易方式: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等贸易方式。

2.贸易方式选择:根据企业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贸易方式。

3.贸易合同:贸易合同是国际贸易中的双方当事人之间约定的合同。

4.报关报检:报关报检是指进出口商品需向海关进行申报和检验。

5.运输方式选择:根据货物属性、成本和时效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

6.支付方式选择:根据风险、成本和信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知识点复习总结

1.对外贸易额:这就是用货币金额表示得一国一定时期内得进出口得规模,就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得重要指标。

它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得商品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得商品总额构成。

出口额--FOB进口额-—CIF2.对外贸易量:这就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得实际数量变化儿定制得一个指标,它能准确得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得实际规模。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进(出)口价格指数3、国际分工:4.关税:就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得还噶UN对本国进出口商课征得一种税收。

特点:1)间接性:税收主体为进口商,最终承担着为消费者.2)强制性:海关凭国家权力征税,纳税人无条件服从。

3)无偿性:海关代表国家从纳税人方面加以征收,双方不得随意变动。

4)预定型:海关据预先规定得法律与规章加以征收,双方不得随意变动。

5)涉外性:关税得设置、调整与征收都会不同程度得影响国际贸易往来,影响贸易各国政治、外交与经济关系。

5、非关税壁垒特点:1)灵活性:关税就是通过一定得立法程序制定得具有一定延续性得贸易政策,所以调整或更改税率得随意性有限,关税壁垒得灵活性很弱.而制定与实施费管事壁垒促使,通常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改变或调整都十分迅速、简便、伸缩性大。

2)有效性:面对高额得关税,出口国可以通过商品倾销与出口补贴等行为来加以抵消。

而许多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得限制就是直接得,例如用进口配额等预先规定进口得数量与金额,超过限额就禁止进口,这些措施在限制进口方面都更严厉,因而也更有效。

3)隐蔽性:非关税壁垒一般不公开关税税率,或者规定极为复杂繁琐得标准或手续,使出口商难以适应与对付.它既能以正常得海关检验要求得名义出现,也可借用进口国得有关行政规定与法令调理,使之巧妙得隐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而无需公开得规定.4)歧视性:每个国家只有一部关税税则,因而关税壁垒想第八一样同样程度得限制了所有国家得进出口,而一些国家往往会针对某个国家或某种商品采取相应得限制性非关税壁垒措施,更加强了非关税壁垒得差别性与歧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篇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名词解释: 1. 国际贸易: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2. 对外贸易: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的商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

3.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同时期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对比关系。

4.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通过一国的关境时,该国政府设置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5. 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6. 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限制出口,是出口的国家或地区由于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和压力,自动规定在某一段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

7. 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了支持和扩大本国商品的出口,加强国际竞争能力,以对本国的出口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出口商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的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外国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的支付货款需求的一种融资方式。

8. 出口补贴:一国政府为了使出口的货物在价格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在某些货物出口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

9. 倾销:是一国或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产品抛售至另一国家或地区市场的行为。

10. 贸易术语:是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形成的,它是用来表示商品价格构成,说明交货地点,确认风险,责任,费用的划分等问题的专用术语。

11. 汇票:是一方向另一方签发,要求受款人在见票时或于未来某一确定时间或可以确定的时间,对某人或其指定或来人支付一定金额的无条件的书面支付命令。

简答: 1. 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即使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仍可能获得利益。

而另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生产都有效率,成本比国外同行也都低,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更大利益。

所谓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通过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

2. 赫一俄理论的主要内容:①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

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价格不同,在国内又具有普遍成本优势,商品就会从价格低的国家流向价格高的国家,导致国际贸易发生。

而同种商品价格不同是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不同,从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国际贸易发生。

②各国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富裕资源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资源的商品劳动力丰,资本少,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反之。

③自由贸易不仅会使本国的商品价格趋于均等,而且要素价格也趋于均等。

贸易前,丰裕要素价格低,稀缺要素价格高,贸易后丰裕要素价格上升,稀缺要素价格下降,趋于均等。

3. 各国制定对外贸易的政策和目的:①保护本国市场。

通过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来限制外国产品和服务的进口,使本国商品和服务免受来自国外的竞争。

②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通过各种鼓励出口的测试来促进本国出口商增加出口和外国进口商踊跃进口,是本国的出口市场不断扩大。

③促进本国产业借构的改善。

④积累资本或资金。

通过关税、国内税和其他税费措施,使国家获得财政收入。

还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政策促使出口商获得良好的外贸环境,从而增加盈利。

⑤维护和发展本国的对外经济政治关系。

4.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①灵活性和针对性非关税壁垒不仅出台迅速,程序简单,而且可以随时调整,在限制进口方面显示出更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②隐蔽性和歧视性关税税率经法律程序确定后往往以法律形式公示于众。

但是一些非关税壁垒往往不公开。

另外一些国家经常针对某个国家实施,某种非关税壁垒,结果大大增加了非关税壁垒的差别性和歧视性③限制进口的有效性关税的实施旨在提高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它对商品进口的限制是相对的。

有些非关税壁垒对进口的限制是绝对的,出口商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这种壁垒。

5. 贸易术语的作用:主要作用有①有利于买卖双方洽谈交易和订立合同②有利于买卖双方核算价格和成本③有利于解决履约当中的争议6. 海运提单的性质和作用:①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出具的货物收据提单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应托运人的要求向其签发的收据,证明承运人已收到或接管提单上所列的货物并将按照提单所载事项向收货人交付货物。

②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凭证提单代表着货物所有权,可以经背书转让给他人。

③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签订的运输契约的证明提单规定了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的责任、义务、权利和豁免条款,但提单本身并不是运输契约,而只是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订立的运输契约的证明。

运输合约是在签发提单前成立的,而提单实在执行运输合约过程中签发的,所以说,提单是已经存在的运输合约的证明。

7. 跟单信用证的基本特征:①信用证是一种银行信用信用证项下,开证行负第一性付款责任,开证行的付款依据是单证相符、单单相符。

受益人无需也不得直接找进口人付款,而是仅凭单据直接向付款行或开证行索偿。

②信用证是独立于贸易合同之外的自足文件信用证的开立虽然是以贸易合同为基础的,但是,银行并未参与合同的签订,不是合同的当事人。

信用证与合同是相互独立的两个契约。

③信用证的标的是单据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可能涉及的货物、服务或履行行为。

【篇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重点知识点】1.对外贸易额: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

出口额--fob 进口额--cif2.对外贸易量:这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儿定制的一个指标,它能准确的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进(出)口价格指数 3.国际分工: 4.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还噶un对本国进出口商课征的一种税收。

特点: 1)间接性:税收主体为进口商,最终承担着为消费者。

2)强制性:海关凭国家权力征税,纳税人无条件服从。

3)无偿性:海关代表国家从纳税人方面加以征收,双方不得随意变动。

4)预定型:海关据预先规定的法律与规章加以征收,双方不得随意变动。

5)涉外性:关税的设置、调整和征收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国际贸易往来,影响贸易各国政治、外交和经济关系。

5.非关税壁垒特点: 1)灵活性:关税是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延续性的贸易政策,所以调整或更改税率的随意性有限,关税壁垒的灵活性很弱。

而制定和实施费管事壁垒促使,通常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改变或调整都十分迅速、简便、伸缩性大。

2)有效性:面对高额的关税,出口国可以通过商品倾销和出口补贴等行为来加以抵消。

而许多非关税壁垒对进口的限制是直接的,例如用进口配额等预先规定进口的数量和金额,超过限额就禁止进口,这些措施在限制进口方面都更严厉,因而也更有效。

3)隐蔽性:非关税壁垒一般不公开关税税率,或者规定极为复杂繁琐的标准或手续,使出口商难以适应和对付。

它既能以正常的海关检验要求的名义出现,也可借用进口国的有关行政规定和法令调理,使之巧妙的隐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而无需公开的规定。

4)歧视性:每个国家只有一部关税税则,因而关税壁垒想第八一样同样程度的限制了所有国家的进出口,而一些国家往往会针对某个国家或某种商品采取相应的限制性非关税壁垒措施,更加强了非关税壁垒的差别性和歧视性。

6.要素禀赋理论: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而价格差异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所以要素禀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原1)商品价格的绝对差异是导致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在没有在没有运输费用的假设齐纳提辖,从价格较低的国家输出到价格较高的国家是有利的。

2)两国商品的价格比率差异是由两国要素价格比率差异导致的。

在各国生产技术相同,因而生产函数相同的假设条件下,各国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存在差 3)两国要素价格比率差异是由两国的要素禀比率差异导致的。

一国在生产本国丰富要素的要素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一国应该生产本国丰富要素的密集型产品,并出口,进口本国稀缺要素的要素密集型产品。

7.绝对成本理论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亚当斯密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的。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只有劳动力一种生产要素;2)劳动力在一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且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就业状态;3)劳动力在一国之内可以自由流动,但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4)劳动的规模收益不变;5)商品和劳动力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6)国家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者管制;7)不考虑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

观点: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a.分工促使劳动者技能提高 b.节省劳动者转换工作的时间,因而免除损失 c.专用机械、设备的发明成为可能。

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者绝对利益。

分工既然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都把自己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都集中到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上来,然后通过国际贸易,用自己产品的一部分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它商品,则各国资源都能被最为有效的利用,每一个国家都能从中获利。

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利。

4)国际贸易的利益包含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

8.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是以一系列建假设的既定为前提的。

1)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2)自由贸易;3)劳动在国内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但在两国之间则完全缺乏流动性;4)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都是固定的;5)没有运输费用;6)不存在技术变化;7)贸易按物物交换进行;8)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上述假定为前提,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理论。

他认为,在两国都能生产同要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如果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该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另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

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双方仍可以从贸易中获利。

9.重商主义政策的目的:就是在国内累计货币财富,把贵重金属留在国内,在对外贸易上采取国家干预的强制性保护贸易政策。

这不仅可以保护自身的工业生产能力,也可以培植新兴产业,给本国人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

10.李斯特贸易保护的原则和措施: 原则:1)农业不需要保护。

2)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