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诗两首》拓展阅读-郭沫若诗歌欣赏

合集下载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1、天上的街市一、导入你们喜欢在晚上看星星吗?看见星星你们会想起什么?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在天上织云彩。

牛郎是人间的一个看牛郎,受兄嫂虐待。

有一天,牛告诉他,织女要和别的仙女到银河去洗澡,叫牛取一件仙衣,织女找衣服的时候,再还给她,并要求和她结婚,她一定会答应。

牛郎就照样做了。

织女和牛郎结婚后,生了一男一女,王母娘娘知道了,便把织女捉回去。

牛又告诉牛郎,他可把它的皮披在身上,追到天上去。

等牛郎挑了两个小孩,追到天上去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发簪,在织女后面一划,形成一道天河,把这一对恩爱夫妻隔开了。

他们天天隔河想望啼泣,感动了王母娘娘,于是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相会时,由喜鹊为他们架桥。

天河的东边住着织女,是天帝的女儿.年年在织布机上劳作,织出锦绣天衣,自己都没有空闲打扮容貌.天帝可怜她独自生活,准许她嫁给天河西边的牵牛郎,织女出嫁后荒废了纺织的工作.天帝大怒,责令她回到天河东边,只许他们一年相会一次。

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喜鹊的头顶突然秃去。

相传这天牛郎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喜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走过去,所以喜鹊头上的毛都被踩秃了。

二、作家作品1、写作背景上世纪初,中国还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五四”运动呼唤人们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但运动结束后中国依然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依然没有到来,许多人因此感到绝望无助,但是诗人没有因此放弃希望。

他取材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借助丰富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奇特的天街景象,表达出要摆脱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2、作家作品我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

四川乐山人。

一生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后》;戏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简析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简析

《郭沫若诗两首》课文简析1、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专门像一篇漂亮的童话,宁静而幽雅。

诗人打开那幻想的仓库,用漂亮的彩笔,给我们描画出一幅奇异的天上街市图。

街市上,许多的通明灯火和橱窗里陈设着的无尽珍奇,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颇有一种眩晕的感受。

牛郎和织女,这对相亲恩爱的情侣,骑着牛儿,提着灯笼,遥遥摆摆地自由来往。

目睹此情此景,不禁让人仰慕,也为他们的幸福生活感到欣慰!因为在我国古代的神话里,牛郎织女的故事,没有欢乐,只有悲伤,是一出使人同情,令人痛心的悲剧。

然而我们的诗人,却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动身,展开他浪漫主义的遐想,说天河不甚宽广,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在喧闹繁华的天街上闲游。

在诗人的笔下,他们生活得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只有欢乐,没有悲伤,从而给予那个古老的神话以崭新的含义。

诗人之因此挥洒他的彩笔,推陈出新,乃是为了古为今用,反衬出当时社会现实的污秽和丑恶,引导人们对光明、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微波荡漾的感情,低吟浅唱的调子,新巧秀丽的比喻,是这首诗的显著特色。

但使我们更加突出感到的是它具有的强烈的音乐性。

请听:“远远的/街灯/明了,看起来、闪着/许多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看起来、点着/许多的/街灯。

……”真是朗朗上口,和谐优美,悦耳动人!这是由于诗人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吸取旧格律诗中的押韵、句短、每句顿数相同这些有益的因素,加以灵活运用的结果。

全诗共4节。

第1节,从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街市。

诗人由现实生活中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地上的街灯,再联想到天上的街市。

这是由实到虚的联想,联想的交点是“街灯”与“明星”。

地上灯,天上星,差不多上点状的发光体,它们的类似之处,成了诗人进行联想并发挥想像的基础。

这一节诗句工整,比喻专门有特色,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如此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制造出一个充满幻想和诗情画意的精妙意境。

第2节,写天上的街市。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漂亮的街市/街市上陈设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郭沫若诗范文

郭沫若诗范文

郭沫若诗范文《郭沫若诗两首》篇一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②了解这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③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①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老师:准备投影仪、录音机、磁带(提琴曲《梁祝》、钢琴曲《星空》)学生: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有条件的查阅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夜晚,我们仰望天空,群星璀璨,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

今天,我们跟随着著名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步人《天上的街市》,感受诗人所追求的那份美丽,那份新奇。

朗读课文,先从整体上了解诗歌内容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并出示投影(朗读节奏与重音),播放背景音乐:提琴曲《梁祝》部分,创设一种美好的情境。

(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带)②学生按投影提示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a.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b.请你概括出诗人所想像的内容及想像过程。

③全班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因为这两个问题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快老师可以明确:a.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

b.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品味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①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转入全班讨论。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c.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这个环节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所表达的主题。

讨论时老师可以通过提示帮助学生,如讨论为什么要对传统的神话故事情节加以改动时,可让学生想,神话中的牛郎织女被分隔天河两岸不得相聚的悲剧是谁造成的?王母娘娘为什么硬要拆散他们?王母娘娘象征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很自然地让学生了解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了。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26、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1892——1978),毕 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 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 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 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 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 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 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1978年6月12日,因病长期医 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6 岁。
读准字音
缥缈( piāo) ( ) miǎo 陈列(chén ) ( liè)
闲游( xián ) (yóu )
笼罩( lǒng) (zhào)
疏星( ) shū
鲛人(jiāo )
词语解释
缥缈: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闲游: 悠闲地游逛。 一定像这样。 定然:
陈列: 把物品摆放出来给人看。
珍奇:珍贵而稀有的物品。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静 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思考下面问题。
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象? 写实与想象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 特点?
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 属写实;第二小节属想象。无论写实 还是想象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1) 诗人由远远的街灯依次 想到什么?(1分钟) 2) 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 的呢?(1分钟) 3) 最后一节寄寓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1分30 秒)
街灯
联想
明星 街市 物品
想象
人 生活 光明 自由 幸福 美好
想象与联想:
联想: 甲事物 存在 想到 乙事物 存在

最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原文赏析6篇

最新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原文赏析6篇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原文赏析6篇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原文赏析6篇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原文赏析(1)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赏析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赏析:郭沫若的诗一向以强烈情感宣泄著称,他的《凤凰涅磐》热情雄浑,他的《天狗》带着消灭一切的气势,他的《晨安》,还有《炉中煤》曾经让我们的心跳动不止,但是今天晚上我们欣赏到的这首《天上的街市》,这首诗却是非常的恬淡平和,意境优美、清新、素朴的。

诗歌郭沫若做这首诗的时候正在日本留学,和那个时候的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样,他心中有着对祖国的怀念,有着对理想未来的迷盲,诗歌要借助大自然来思索这些,经常在海边彷徨。

在一个夜晚,诗人走在海边,仰望美丽的天空,闪闪的星光,心情变得开朗起来,诗人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于是,他在诗中将这种理想写了出来,那似乎是天国乐园的想象。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诗人将明星比做街灯,点点明星散缀在天幕上,那遥远的世界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街灯其实是我们平常最常见的景象了,离我们很近,几乎随处可见,诗人将远远的街灯比喻为天上的明星,又将天上的明星说成是人间的街灯。

这是诗人的幻觉,还是诗人想把我们引入那缥缈的空中。

在诗人的心中,人间天上是一体的。

我们再往下读,“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这几句让我们联想,那缥缈的空中有一个街市,繁华美丽的街市,那陈列着很多的物品,这些物品都是人间的珍宝。

诗人并没有具体写出这些珍奇,留给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我们需要的东西,带给我们心灵宁静而舒适的东西。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郭沫若诗两首作为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的郭沫若,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经典的诗歌,并且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诗歌风格及一套完整的诗歌理论。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郭沫若诗两首,希望大家喜欢。

郭沫若诗一:春莺曲姑娘呀,啊,姑娘,你真是慧心的姑娘!你赠我这枝梅花这样的晕红呀,清香!这清香怕不是梅花所有?这清香怕吐自你的心头?这清香敌赛过百壶春酒。

这清香战颤了我的诗喉。

啊,姑娘呀,你便是这花中魁首,这朵朵的花上我看出你的灵眸。

我深深地吮吸着你的芳心,我想──-呀,但又不敢动口。

啊,姑娘呀,我是死也甘休,我假如是要死的时候,啊,我假如是要死的时候,我要把这枝花吞进心头!在那时,啊,姑娘呀,请把我运到你西湖边上,或者是葬在灵峰,或者是放鹤亭旁。

在那时梅花在我的尸中会结成五个梅子,梅子再迸成梅林,啊,我真是永远不死!在那时,啊,姑娘呀,你请提着琴来,我要应着你缭绕的琴音,尽量地把梅花乱开!在那时,有识趣的春风,把梅花吹集成一座花冢,你便和你的提琴永远弹弄在我的花中。

在那时,遍宇都是幽香,遍宇都是清响,我们俩藏在暗中,黄莺儿飞来欣赏。

黄莺儿唱着欢歌,歌声是赞扬你我,我便在花中暗笑,你便在琴上相和。

郭沫若诗二:光海无限的大自然,成了一个光海了。

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翡翠一样的青松,笑着在把我们手招。

银箔一样的沙原,笑着待把我们拥抱。

我们来了。

你快拥抱!我们要在你怀儿的当中,洗个光之澡!一群小学的儿童,正在沙中跳跃:你撒一把沙,我还一声笑;你又把我推翻,我反把你揎倒。

我回到十五年前的旧我了。

十五年前的旧我呀,也还是这么年少,我住在青衣江上的嘉州,我住在至乐山下的高小。

至乐山下的母校呀!你怀儿中的沙场,我的摇篮,可还是这么光耀?唉!我有个心爱的同窗,听说今年死了!我契己的心友呀!你蒲柳一样的风姿,还在我眼底留连,你解放了的灵魂,可也在我身旁欢笑?你灵肉解体的时分,念到你海外的知交,你流了眼泪多少?......哦,那个玲珑的石造的灯台,正在海上光照,阿和要我登,我们登上了。

郭沫若诗两首祝寿原文

郭沫若诗两首祝寿原文

郭沫若诗两首祝寿原文
郭沫若(1892-1978)是中国著名的现代诗人和革命家,他的诗歌作品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和激情澎湃的情感而著称。

以下是郭沫若的两首祝寿诗原文:
1.《偶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题竹石》
风吹石竹动,飞絮卷空飘。

竹吐青嫩韵,飘香浮碧梢。

悠悠故园影,冥冥他乡潮。

桃李人间早,蓬莱天上遥。

这两首诗分别是郭沫若创作的祝寿诗之一,以其简洁、含蓄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对寿星的祝愿和对生命的思考。

他以富有哲理的语言,将自然的景象与人生的感悟相结合,使这两首祝寿诗更显深远和内涵丰富。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诗人郭沫若简介郭沫若(1892年 - 1978年),字源夫,男,湖南新宁县人。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白话文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成员之一。

郭沫若的诗歌作品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疾苦。

他的诗作如波涛般澎湃,堪称中国现代诗歌的瑰宝。

《丰碑》丰碑是郭沫若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伟大人物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调和雄浑的语言塑造了伟人形象,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的担任与牺牲精神。

人物的雄伟与力量(三级标题)这首诗的开头便是“石头啊,你无比雄伟”,清晰地揭示了人物形象的崇高与伟大。

通过“石头”的形象来抒发对人物力量的赞美,显示出人物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

坚定信仰与抱负(三级标题)诗中有一句“当一九列神奇的火车”,这表明诗人对人物的坚定信仰和崇高抱负。

这种信仰和抱负激励着人物不断前行,他们毫不犹豫地投身于革命事业中,表现出对理想的极力追求。

英勇奋斗与牺牲精神(三级标题)诗中出现多次“有你们”,强调了人物的英勇奋斗和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

他们舍弃个人利益,毫不畏惧地为了正义和解放而战斗。

这种崇高的牺牲精神令人敬佩和感动。

《白日梦》白日梦是郭沫若的另一首诗,以诗人的幻想和梦境为主题,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幻想的场景(三级标题)诗中描述了一轮红日、碧蓝的天空和美丽的乡村,创造了一个纯净、完美的幻想场景。

这个场景充满着希望和幸福,诗人通过这些美好的形象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三级标题)诗中出现多次“我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这种渴望激励着诗人不断奋斗,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他心中的理想和幸福。

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三级标题)在诗的最后几句中,诗人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尽管诗人梦想着美好的未来,但他同时也深知现实的残酷和艰难。

这种对比使诗作更加真实和可感,唤起读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省。

总结郭沫若的诗作展现了他对伟大人物的敬意和崇拜,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郭沫若诗两首》疑难解析

《郭沫若诗两首》疑难解析

《郭沫若诗两首》疑难解析《郭沫若诗两首》疑难解析1、《天上的街市》一诗有何思想意义?人之所以想像天上的街市创作出这样的一首诗歌,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与作者自身的想法是有很大关系的。

诗人想像天上的自由生活,正因为当时中国人民苦难深重。

诗人思索着祖国人民的命运,他同情人民大众的苦难,他引导读者一起憧憬自由幸福的理想境界。

作者正是因为痛恨黑暗的现实,才觉得美好的世界只有在天上,才想像天上的街市是怎样的美好,在这样的想像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告诉人们理想世界应该是怎样的,其目的在于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地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是积极的,是被压迫人民憧憬美好生活的心声,在苦难中不失望,不消沉,他们心中自有理想,自有光明。

对光明理想的向往,当然会激起斗争的热情。

2、《天上的街市》一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天上的街市》一诗语言优美,无论是想像还是用词用喻都恰如其分,充分体现了作者精妙的语言技巧。

在第一节诗中,用叠字“远远”,同“遥远”比较一下,就见出好处,音律很美,用词也准确。

上下两句都用了一个“明”字,上句是动词,下句是形容词,在字义与语音上相配相应。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现”字与上句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诗人由天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街市,由天上的街市想到街市上陈列的物品,想像是如此丰富而又自然而然。

诗人按照自己的理想想像天上远比人间美好。

作者想像出的美好的天境,无论是天街上的陈列还是作者的心情都是那样的美。

三、四节中,由天上的街市进而想像天上的生活、天上的人物。

诗人联想到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牛郎织女。

但是,传说中的牛郎是不自由的,他们受着王母娘娘的专制统治。

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地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

在诗人的想像中,牛郎织女解放了,他们生活得自由幸福美满。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第27课《郭沫若诗两首》课文简介

第27课《郭沫若诗两首》课文简介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下载与阅读!
第27课《郭沫若诗两首》课文简介
导读: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静夜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郭沫若诗两首》02

《郭沫若诗两首》02

语言美
1.诗句押韵、和谐。 2.用词准确。
3.语气亲切。
4.表达信心很坚定。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己的悲伤、思念之情。作者写鲛人,目
的是写自己的情感,但通过这样的联想
和想像,既含蓄,又优美。
小组讨论此诗结构与 《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
这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
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象。不同的是《天上 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 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 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而《静 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 景,转而想象的。
全诗分两小节。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哪
节写实?哪节写想象?都突出了夜晚的 什么特点?
突 出 了 夜 晚 的 “ 静 ” 第一书写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第二节 写想象,想象天河岸边跤人对月流珠的情形。
.
请同学们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一下全 诗的意境。
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那一片松 树林;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 约露出了几颗星星。诗人独自站在 大海边,望着远处迷蒙的海雾,不 由得思绪翻涌,心想,此刻茫茫的 天河岸边,是否也有一位美丽的鲛 人,如我一样,面对如此宁静、美 好却又凄清的月夜,伤怀流泪呢?
存在
创造出 想像:甲事物 存在
乙事物 不存在
时代背景
这首小诗,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期间,联系当时的背景, 和诗人的处境,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作者既有对现实的 失望,也有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抒发了作者对 现实的失望,对祖国、家乡、亲人的思恋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课文原文及赏析《郭沫若诗两首》课文原文: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静夜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赏析:《天上的街市》和《静夜》是郭沫若先生的两首代表性诗歌。

他的诗歌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色彩,形象地展现了美好的自然景象和人情风貌。

在《天上的街市》中,诗人通过描绘天上街市的景象,表达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创造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梦幻世界。

而后,诗人又描绘了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的情景,以及他们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的景象,展现了他们自由而快乐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情美好和自由的向往。

而在《静夜》中,诗人借助月光、白云、海雾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个静谧而神秘的夜晚。

诗中的鲛人流珠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浪漫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总的来说,郭沫若的这两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的色彩,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象征,展现了美好的自然景象和人情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郭沫若诗两首》

《郭沫若诗两首》

2023-11-07CATALOGUE目录•引言•《天狗》•《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诗歌风格及其影响•郭沫若的文学创作观与教育观•总结与思考01引言背景介绍时代背景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动荡和变革的时代,新旧文化交融,诗歌创作繁荣。

个人背景郭沫若是一个具有革命精神的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郭沫若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文化名人的代表作为文化名人,郭沫若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郭沫若的文学地位课程安排与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通过学习《郭沫若诗两首》,了解郭沫若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课程安排本课程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天上的街市》的学习,第二部分是《静夜思》的学习。

每个部分都将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02《天狗》这首诗是郭沫若的第一首诗,最初发表于1920年7月上海《学灯》上,后收入《女神》出版。

这首诗是郭沫若在日本留学期间,感受到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国势的骤然强盛以及二十世纪初日本所取得的成就,联想到中国现实而写下的作品。

文学价值这首诗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展示了郭沫若早期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民族意识,同时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作背景创作背景与文学价值VS这首诗以天狗的形象比喻当时中国的青年,呼吁他们发扬天狗的精神,不断自我革新,以英勇无畏的精神面对外来侵略和封建文化的压迫,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

这首诗采用了现代自由体诗的形式,运用了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描绘天狗的形象和表现自我革新的决心,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诗歌节奏明快,富有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

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名句“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赏析与解读这几句诗以天狗自喻,通过吞食月、日、星球等形象表现了青年应该具有的自我革新、勇往直前的精神。

郭沫若诗两首阅读答案

郭沫若诗两首阅读答案

《郭沫若诗两首》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

四川乐山人。

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

小学和中学时代,通读《庄子》《楚辞》《史记》等书,并阅读了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林纾的翻译小说,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

1914年赴日留学,先后接触了泰戈尔、歌德、海涅、席勒、莎士比亚、雪莱、惠特曼及北欧、法国、俄国进步作家的作品,哲学上受到泛神论的影响。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

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天上的街市》1. 逐步展开想象的过程是:→天上的街市→天市上陈列的物品→牛郎织女的自由2. 写作特色:(1)选取神话传说为题材。

(2)运用联想和想象。

3. 主题: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

它借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静夜》(一)诗的结构《静夜》诗的结构和《天上的街市》有相似之处:都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转而进入想象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让人产生无尽的回味和神往!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去发现两首诗在这方面的异同。

(二)写景──想象的基础读完这两首诗就会发现,诗人的想象都是以前面的写景作为基础的,可以设想:如果只写景不想象,就不会有画龙点睛之妙;如果没有写景就直接地想象,就会显得突兀,不自然,似乎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成为一个艺术整体,给人以艺术的美感。

而且,这也符合人的认识过程,只有对所见所闻有所触动,才能有所感想并进一步产生广泛深入的联想和想象,因此写作中总是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激活自己的想象,才能写出非凡的、美妙的文章。

大诗人郭沫若诗词二首

大诗人郭沫若诗词二首

大诗人郭沫若诗词二首一、郭沫若:一个伟大的诗人郭沫若(1892年 - 1978年),字沫然,号社稷,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学者、革命家和文化活动家,被誉为“大诗人”。

郭沫若的诗词作品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界,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而备受赞誉。

二、《边塞英雄谱》:赞美边境英雄的诗篇《边塞英雄谱》是郭沫若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以其宏伟的气势和娴熟的表达方式而广泛传诵。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英雄无私奉献和不畏艰险的精神,赞美了他们保卫祖国的英勇行为。

1. 英雄气概的描绘《边塞英雄谱》以壮丽的景象开篇,描述了英雄儿女们驰骋在边塞的壮丽画面。

作者运用犀利的笔触勾勒出他们的英勇形象,以及他们面对战斗时所表现出的坚毅和勇敢。

这首诗在形象描写上给人一种深深的震撼和敬仰之情。

2. 典型边塞英雄事例的叙述《边塞英雄谱》紧紧围绕保卫边疆的英雄事迹展开叙述。

作者描绘了许多典型的边塞英雄形象,并通过细致地叙述他们英勇的战斗以及为国家作出的巨大牺牲,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3. 爱国主义情怀的表达郭沫若以激情洋溢的笔触,抒发了他对边塞英雄的敬仰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他赞美了英雄们为了国家的利益而英勇战斗,为了国家的安宁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这种爱国主义情怀通过饱满的诗篇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的痴迷与热爱。

4. 人类英雄精神的讴歌《边塞英雄谱》不仅仅是对边塞英雄的赞美,更是对人类英雄精神的讴歌。

作者通过描绘边塞英雄的悲壮与崇高,表达了对英勇无畏和不畏牺牲的精神的推崇。

这种精神不仅存在于边塞,也存在于各个时代和国家,它激励着人们追求真理、奋斗不息。

三、《花影》:写实与抒情的海洋交融《花影》是郭沫若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它将写实与抒情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美景的观察与感受。

1. 华丽的自然描写《花影》以郭沫若独特的艺术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美景。

作者精心选择了花影映在水面的景象,以其绚丽多彩、充满生命力的形象,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氛围。

最新《郭沫若诗两首》课外语段阅读训练-word文档

最新《郭沫若诗两首》课外语段阅读训练-word文档

《郭沫若诗两首》课外语段阅读训练一、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银河相会(日)岛倚腾村晚云在暮天泛起波澜,欸乃歌声在夜空萦绕不断。

牵牛星急急荡起双浆,一叶扁舟穿梭在云汉。

晚风送来阵阵芬芳,也把叶绿花红的彼岸吹遍。

潸潸清泪濡湿了面颊,宛如一个青春永恒的梦幻。

呵,在那远远的天边,欸乃棹歌悠悠不断。

星星窥见了人间的欢愉,今宵幽会情最缱绻?1、诗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

2、诗的第一节由银河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诗人想象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节诗用_____________,烘托美好的彼岸,把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成“梦幻”。

4、诗中两次写到“欵乃歌声”,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概括本诗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骆驼(节选)郭沫若骆驼,你沙漠的船,你,有生命的山!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引导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1、如何理解“你沙漠的船”和“有生命的山”这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昂头天外”和“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分别写出了骆驼的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虚实结合是这节诗的突出特点,请分别找出实写和虚写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诗中的“骆驼”象征了什么?诗人借骆驼歌颂了什么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郭沫若诗两首》 9

《郭沫若诗两首》 9

《郭沫若诗两首》9“>参考网由此及彼,由现实想到历史,由自然想到传说,想到社会,由生活想到哲理、人生,从而表现诗人独特的内心感受和思想情怀。

这两首诗都成功地运用了联想,由星空联想到天河,联想到跤人流珠的传说,由地上的街市联想到天上的明星,联想到牛郎织女的传说,从而抒发了对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的厌恶,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0.问题与方法 1.诗中哪些是写实的句子,哪些是想象的句子?两首诗中第一节都是写实句子,其余的都是想象的句子。

2.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如何?这两首诗都选自《女神》之后的诗文集《星空》,写于1921年至1922年,这时国内的“五四’海潮已过,政局混乱。

思想感情极端矛盾,他既对现实不满,有强列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反抗精神,又希望在大自然里或在超现实的空幻境界里找寻暂时的逃避和慰安。

因此,诗中想象大胆,表情含蓄。

三、学与练设计 0识记与理解 1.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缥缈():___闲游:笼罩():_鲛()人:__ 2.填空。

这两首诗的是郭沫若,他原名__,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

他的代表诗集有____._一等 3.理出联想的思路。

《天上的街市》:____《静夜》:————— 0巩固与掌握阅读下面两节诗,然后答题。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箱在走。

1.诗中的两处括号,依次填上合适的词的一项是()。

A宽阔闲游B.宽广旅游C.宽广闲游D.宽阔旅游 2.诗中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和传说中牛郎织女的命运有什么不用hotnews/huibao” =“”“最新思想汇报专题”>思想汇报专题?为什么要这样写? 3.结合全诗,对本诗中心意思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表达了热爱生活的感情。

B.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缈的幻想,表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我这黑奴底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郭沫若诗歌欣赏
夕暮
郭沫若
一群白色的绵羊,
团团睡在天上,
四周苍老的荒山,
好像瘦狮一样。
昂头望着天,
我替羊儿危险,
牧羊的人哟,
你为什么不见?
炉中煤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