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萃取和分液实验报告
有机萃取的实验报告
有机萃取的实验报告
《有机萃取的实验报告》
在有机化学实验室中,有机萃取是一种常见的分离技术,用于从混合物中分离
出目标化合物。
有机萃取的原理是利用不同溶剂对目标化合物的亲和性不同,
通过多次萃取和分液的操作,将目标化合物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本实验旨在
通过有机萃取的方法,从混合物中分离出苯酚和苯酚酸。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个含有苯酚和苯酚酸的混合物,并加入适量的有机溶剂。
然后,我们进行了多次的摇匀和分液操作,将目标化合物逐步从混合物中提取
出来。
在每次分液后,我们使用pH试纸检测有机层和水层的酸碱性,以确保
目标化合物已经完全转移到有机层中。
接着,我们对有机层进行了蒸馏和结晶等操作,最终得到了纯净的苯酚和苯酚酸。
通过对产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我们确认了分离得到
的化合物的纯度和结构。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有机萃取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了分离和提
纯目标化合物的技术。
有机萃取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在化学合成和分析
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于我们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室操作都具有重要的指
导意义。
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有机萃取技术,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实验室萃取实验报告[最新版]
实验室萃取实验报告实验室萃取实验报告篇一:萃取和分液实验报告萃取和分液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萃取分液的基本原理。
(2)熟练掌握分液漏斗的选择及各项操作。
二、实验原理: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碘水、CCl4 器材:分液漏斗、100ml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20ml四、实验步骤:1、分液漏斗的选择和检验: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检查完毕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上;2、振荡萃取:用量筒量取10 ml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量取5 ml萃取剂CCl4加入分液漏斗,盖好玻璃塞,振荡、放气;需要重复几次振荡放气。
3、静置分层:将振荡后的分液漏斗放于铁架台上,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4、分液:调整瓶塞凹槽对着瓶颈小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轻轻旋动活塞,按“上走上,下走下”的原则分离液体;五、实验室制备图:(见右图)六、实验总结(注意事项):1、分液漏斗一般选择梨形漏斗,需要查漏。
方法为:关闭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盖好盖子,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看是否漏水。
2、将溶液注入分液漏斗中,溶液总量不超过其容积的3/4;3、振荡操作要领:右手顶住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倒置振荡;振荡过程中要放气2-3次,让分液漏斗仍保持倾斜状态,旋开旋塞,放出蒸气或产生的气体,使内外压力平衡;4、要及时记录萃取前后的液面情况及颜色变化;振荡前,上层为黄色,下层为无色;振荡静置后,上层为无色(或淡黄色),下层为紫色;5、萃取剂的选择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
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
6、按“上走上,下走下”的原则分离液体是为了防止上层液体混带有下层液体。
七、问题:1、如果将萃取剂换成苯,实验现象是否相同?使用哪种有机溶剂做萃取剂更好些?为什么?篇二:蒸馏、萃取实验报告单蒸馏萃取实验报告单姓名:班级:一、实验室制取蒸馏水1、蒸馏是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加热使液体混合物中的液体变为气体挥发出来,再冷凝为液体,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的方法。
化学实验报告
4、重视绿色化学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实验中的体现,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绿色化。高中化学新课程在设计上十分注重“体现绿色化学思想”。例如:选修6(实验化学课程模块)中,将“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将“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单独作为一条“内容标准”;将“查阅资料: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化工产品的生产” 作为“活动与探究建议”中的一项学习活动。
例如,对于必修1中的“Fe(OH)2的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教师先讲清楚Fe(OH)2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然后演示新制的FeSO4与NaOH溶液反应,结果学生未能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而看到的却是灰绿色沉淀。这一现象会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①为什么要用新制的FeSO4溶液?②为何将滴管插入试管里溶液的底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③久置的NaOH溶液中溶解了什么物质?当学生通过分析认识到FeSO4、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时,换一瓶已煮沸过的NaOH溶液,以除去溶解的氧气,再进行实验,先得到了白色沉淀,但过一会儿就转变成灰绿色,然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这一现象又引起了学生的疑问。教师进一步引导讨论:采取什么方法能使生成的Fe(OH)2氧化速率减慢?经过一系列的思考、讨论、比较,最后选用在新制FeSO4液面上,滴加几滴苯作保护层,将滴管伸入试管底部;滴加煮沸过的NaOH溶液终于得到了白色Fe(OH)2沉淀,并保持了较长的时间。通过类似的实验教学,最终会使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变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需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虽然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化学的飞速进步已经产生了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但是,实验方法仍然是化学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高中化学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萃取和分液》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萃取和分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萃取的原理,掌握“萃取-分液”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1.在活动过程中,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合作的技巧和责任。
提高观察、类比、探究、思考、概括的能力。
2.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体会如何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
3.通过给萃取下定义和描述实验现象,培养语言智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案”填写,使学生形成较好的科学品质。
2.通过化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3.通过亲自实验,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爱上做实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2.“自学—观察—模仿”教学,学生通过看书自学、观看教学录像、自己动手操作总结出“萃取—分液”的操作要领。
四、教学过程五、板书设计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能力不同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方法。
分液:利用两种液体互不相溶、密度相差较大进行分离或提纯的方法。
附: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讲解化学实验安全规则海水净化——蒸馏,海水晒盐——蒸发,从原理上谈蒸馏、蒸发的区别与联系。
蒸馏引入冷凝管,落实蒸馏操作。
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复习初中学过的粗盐提纯——溶解、过滤、蒸发。
第二课时:粗盐杂质有可溶性的和不可溶的。
溶解、过滤、蒸发后,得到的是NaCl吗?利用溶解性表,以SO42-检验为例讲解离子检验。
利用溶解性表,将可溶性杂质变成不溶物除去。
学生做实验,重点体会检验时取用少量样品,除杂时用过量试剂。
可适当引导学生思考除杂试剂的加入顺序问题。
第三课时:萃取。
最后布置作业:通过对3节化学实验课的体会,同学们谈谈对本章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人们对科学规律的发现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探究和验证逐步完成的。
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化学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最新萃取实验报告
最新萃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不同萃取方法对目标化合物提取效率的影响,并比较其适用性。
实验材料:- 目标化合物样品- 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氯仿等)- 水- 萃取装置(分液漏斗、烧杯、磁力搅拌器等)- 称重设备- 温度计- pH计- 离心机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将目标化合物样品按照预定的质量比例溶解于水中,调整pH值以适应不同的萃取条件。
2. 溶剂选择: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进行实验。
3. 萃取过程:将选定的有机溶剂加入到含有目标化合物的溶液中,使用磁力搅拌器充分混合,使目标化合物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
4. 分离与收集:使用分液漏斗将混合后的两相分离,收集有机相中的液体。
5. 重复萃取:对水相进行二次或多次萃取,以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提取效率。
6. 溶剂蒸发:将收集到的有机相液体在旋转蒸发仪中蒸发,得到目标化合物的粗提取物。
7. 结果分析:通过光谱分析(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质量检测(如质谱法MS)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 记录每次萃取后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和纯度。
- 比较不同萃取方法(如单次萃取与多次萃取)的效果。
- 分析溶剂的选择对萃取效率和目标化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 评估温度和pH值对萃取过程的影响。
结论:- 确定最佳的萃取方法和条件,包括溶剂类型、萃取次数、温度和pH 值。
- 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任何异常现象及其可能的原因。
- 提出改进实验方案的建议,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建议:- 针对目标化合物的特性,进一步优化萃取条件。
- 探索新的萃取技术,如微波辅助萃取或超临界流体萃取。
- 考虑环境因素和成本效益,选择更环保和经济的萃取溶剂。
【2018-2019】萃取精馏实验报告-实用word文档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萃取精馏实验报告篇一:精馏实验报告采用乙醇—水溶液的精馏实验研究学校:漳州师范学院系别:化学与环境科学系班级:姓名:学号:采用乙醇—水溶液的精馏实验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精馏实验的基本原理以及填料精馏塔的基本结构,研究了精馏塔在全回流条件下,塔顶温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测定了全回流和部分回流条件下的理论板数,分析了不同回流比对操作条件和分离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精馏;全回流;部分回流;等板高度;理论塔板数1.引言欲将复杂混合物提纯为单一组分,采用精馏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
尽管现在已发展了柱色谱法、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萃取法和结晶法等分离技术,但只有在分离一些特殊物资或通过精馏法不易达到的目的时才采用。
从技术和经济上考虑,精馏法也是最有价值的方法。
在实验室进行化工开发过程时,精馏技术的主要作用有:(1)进行精馏理论和设备方面的研究。
(2)确定物质分离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
(3)制备高纯物质,提供产品或中间产品的纯样,供分析评价使用。
(4)分析工业塔的故障。
(5)在食品工业、香料工业的生产中,通过精馏方法可以保留或除去某些微量杂质。
2.精馏实验部分2.1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精馏塔的基本结构,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
(2)掌握精馏过程的基本操作及调节方法。
(3)掌握测定塔顶、塔釜溶液浓度的实验方法。
(4)掌握精馏塔性能参数的测定方法,并掌握其影响因素。
(5)掌握用图解法求取理论板数的方法。
(6)通过如何寻找连续精馏分离适宜的操作条件,培养分析解决化工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2.2实验原理精馏塔一般分为两大类:填料塔和板式塔。
实验室精密分馏多采用填料塔。
填料塔属连续接触式传质设备,塔内气液相浓度呈连续变化。
常以等板高度(HETP)来表示精馏设备的分离能力,等板高度越小,填料层的传质分离效果就越好。
萃取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萃取实验一、实验目的①了解转盘萃取塔的结构和特点;②掌握液—液萃取塔的操作;③掌握传质单元高度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外加能量对液液萃取塔传质单元高度和通量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萃取实验装置三、实验原理萃取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两个液相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原料液混合物得以分离。
将一定量萃取剂加入原料液中,然后加以搅拌使原料液与萃取剂充分混合,溶质通过相界面由原料液向萃取剂中扩散,所以萃取操作与精馏、吸收等过程一样,也属于两相间的传质过程。
与精馏,吸收过程类似,由于过程的复杂性,萃取过程也被分解为理论级和级效率;或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对于转盘塔,振动塔这类微分接触的萃取塔,一般采用传质单元数和传质单元高度来处理。
传质单元数表示过程分离难易的程度。
对于稀溶液,传质单元数可近似用下式表示:nor?式中 nor------萃余相为基准的总传质单元数;x------萃余相中的溶质的浓度,以摩尔分率表示;x*------与相应萃取浓度成平衡的萃余相中溶质的浓度,以摩尔分率表示。
x1、x2------分别表示两相进塔和出塔的萃余相浓度传质单元高度表示设备传质性能的好坏,可由下式表示:hor?hnorlhor?x1dxx?x*x2 kxa?式中 hor------以萃余相为基准的传质单元高度,m; h------ 萃取塔的有效接触高度,m; kxa------萃余相为基准的总传质系数,kg/(m3?h?△x); l------萃余相的质量流量,kg/h;------塔的截面积,m2;已知塔高度h和传质单元数nor可由上式取得hor的数值。
hor反映萃取设备传质性能的好坏,hor越大,设备效率越低。
影响萃取设备传质性能hor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设备结构因素,两相物质性因素,操作因素以及外加能量的形式和大小。
图-1 转盘萃取塔流程1、萃取塔2、轻相料液罐3、轻相采出罐4、水相贮罐5、轻相泵6、水泵1、流程说明:本实验以水为萃取剂,从煤油中萃取苯甲酸。
液液萃取传质元高度的测定实验
【关键字】试验一、试验目的1、了解液—液萃取设备的构造和特点。
2、把握液—液萃取塔的操作。
3、把握传质单元高度的测定方法,并分析搅拌转速对液—液萃取塔传质单元高度和萃取率的影响。
二、根本原理萃取是分别液体混合物的一种常用操作。
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待分别的混合液中参与与之不互溶(或局部互溶)的萃取剂,形成共存的两个液相。
利用原溶剂与萃取剂对各组分的溶解度的差异,使原溶液得到分别。
1.液液传质特点液液萃取与精馏、吸取均属于相际传质操作,它们之间有不少相像之处,但由于在液液系统中,两相的重度差和界面张力均较小,因而影响传质过程中两相充分混合。
为了促进树相的传质,在液液萃取过程常常要借甩外力将一相强制分散于另一相中(如利用外加咏小的脉冲塔、利用塔盘旋转的转盘塔等等)。
然而两相一旦混合,要使它们充分分别也很小.因此萃取塔通常在顶部与底部有扩大的相分别段。
在萃取过程中,两相的混合与分别好坏,直接影响到萃取设备的效率。
影响混合、分离的因素很多,除与液体的物性有关外,还有设备构造,外加能量,两相流体的流量等等有关,很难用数学方程直接求得。
因而表示传质好坏的级效率或传质系数的值多用试验直接测定。
争论萃取塔性能和萃取效率时,观看操作现象格外重要,试验时应留意了解以下几点:(1)液滴分散与聚结现象;(2)塔顶、塔底分别段的分别效果;(3)萃取塔的液泛现象;(4)外加能量大小(转变转速)对操作的影响。
本试验重点考察桨叶转速对传质单元数和萃取率的影响。
2.液液萃取传质单元高度和总传质系数的计算萃取过程与气液传质过程的机理类似,如求萃取段高度目前均用理论级数、级效率或者传质单元数、传质单元高度法。
对于本试验所用的桨叶式旋转萃取塔这种微分接触装置,一般承受传质单元数、传质单元高度法汁算。
当溶液为稀溶液,且溶剂与稀释剂完全不互溶时,萃取过程与填料吸取过程类似,可以仿照吸取操作处理。
本试验以水为萃取剂,从煤油中萃取苯甲酸,苯甲酸在煤油中的浓度约为0.2%〔质量〕。
萃取和分液实验报告标准范本
报告编号:LX-FS-A64587 萃取和分液实验报告标准范本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萃取和分液实验报告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实验目的:(1)了解萃取分液的基本原理。
(2)熟练掌握分液漏斗的选择及各项操作。
二、实验原理: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药品:碘水、CCl4器材:分液漏斗、100ml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20ml四、实验步骤:1、分液漏斗的选择和检验: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检查完毕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上;2、振荡萃取:用量筒量取10 ml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量取5 ml萃取剂CCl4加入分液漏斗,盖好玻璃塞,振荡、放气;需要重复几次振荡放气。
3、静置分层:将振荡后的分液漏斗放于铁架台上,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4、分液:调整瓶塞凹槽对着瓶颈小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轻轻旋动活塞,按“上走上,下走下”的原则分离液体;五、实验室制备图:六、实验总结(注意事项):1、分液漏斗一般选择梨形漏斗,需要查漏。
提取碘水中碘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萃取和分液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2. 学习使用分液漏斗,并掌握其使用技巧。
3. 从碘水中提取碘,了解碘的性质及提取方法。
二、实验原理碘水中碘的提取主要利用了萃取和分液的原理。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将溶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因此可以通过萃取将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
分液是将混合物中的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分开的过程,利用分液漏斗可以方便地将四氯化碳和碘的混合物分开。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量筒、滴管、玻璃棒。
2. 试剂:碘水、四氯化碳、无水硫酸钠。
四、实验步骤1. 准备碘水:取适量碘水于烧杯中。
2. 装液:将分液漏斗洗净、干燥,用滴管取少量四氯化碳加入分液漏斗中。
3. 振荡:将分液漏斗倒置,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碘水与四氯化碳充分接触。
4. 静置: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
5. 分液:打开分液漏斗下端活塞,将下层四氯化碳溶液放出至烧杯中。
6. 重复步骤2-5,直至四氯化碳溶液颜色变浅。
7. 将烧杯中的四氯化碳溶液加入无水硫酸钠中,静置,待液体分层。
8. 打开分液漏斗下端活塞,将下层无水硫酸钠溶液放出至烧杯中。
9. 将烧杯中的溶液加热,使碘从无水硫酸钠中析出。
10. 收集析出的碘,晾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在分液过程中,四氯化碳层呈紫红色,水层无色。
加热后,碘从无水硫酸钠中析出,形成紫黑色固体。
2. 实验结果:成功从碘水中提取出碘。
六、实验讨论与总结1.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分液漏斗的使用技巧,避免液体溅出。
2. 实验过程中,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可根据密度差进行分层。
3. 实验过程中,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通过萃取将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
4. 实验过程中,无水硫酸钠可吸收四氯化碳中的水分,提高碘的纯度。
5. 本实验成功提取出碘,为今后类似实验提供了参考。
1.1.3《蒸馏、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教学设计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引入】在海滨浴场嬉戏,偶尔喝上一二口海水,你会感到又咸又苦;用海水浇灌普通的农作物,不用多久农作物就会被“腌死”。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讲解】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盐类。
海水的平均含盐量可达35‰左右,也就是说,在1立方千米的海水里大约含有3500万吨的盐类物质。
人们日常的饮用水的含盐量仅在0.5‰左右,而工农业用水的含盐量也不能超过3‰。
人类面对着浩瀚无比的海洋,难道就不能把海水变成淡水吗?【过渡】神话中的观音菩萨有一种高超的本领:只要把手中的杨柳枝条轻轻一甩,就可以把海水变成甘露。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能不能把海水变成淡水呢?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把海水变成淡水的“法宝”。
【讲解】亚里士多德的实验【投影】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做过一个当时看起来十分有趣的实验:他把咸水放在半封闭的容器里,然后加热将咸水烧开。
随之,他惊奇地发现,水蒸气中已不再含有盐分,凝结成的水珠也不再有咸味。
亚里士多德曾在实验记录中写到“通过蒸馏,先使水变成蒸汽继而使之变成液体状,可使海水变成可饮用水”。
这个实验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海水淡化试验,亚里士多德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蒸馏法。
【投影】海水淡化工厂【思考】大家想一想蒸馏是不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如果是,那么是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过渡】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了过滤、蒸发外,还有其他很多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两种新方法:蒸馏和萃取【板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板书】活动一、认识蒸馏【交流】蒸馏的原理:对于液态混合物,利用液体—液体(或液体-固体)中各组分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成液体,以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的操作过程。
萃取和分液-溶液配制化学实验报告(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
化学实验报告
时间: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课题:萃取和分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一、萃取和分液
%
实验目的:1.掌握萃取、分液的操作技能;2.理解萃取、分液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实验原理:萃取是利用__________的溶剂里______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__________。
实验仪器和试剂:铁架台、分液漏斗、100mL烧杯、10mL量筒、试管、溴水、碘水、苯、四
二、L的NaOH溶液的配制
实验目的:1.学会配制溶液的操作技能和方法;2.练习使用托盘天平、容量瓶等;3.加深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
.
实验仪器和试剂:______容量瓶、药匙、托盘天平、表面皿、100mL烧杯、250mL烧杯、玻。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训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量器的洗涤、使用及加热、溶解等操作。
2、掌握台秤、煤气灯、酒精喷灯的使用。
3、学会液体剂、固体试剂的取用。
[实验用品]仪器:仪器、烧杯、量筒、酒精灯、玻璃棒、胶头滴管、表面皿、蒸发皿、试管刷、试管夹、药匙、石棉网、托盘天平、酒精喷灯、煤气灯。
药品:硫酸铜晶体。
其他:火柴、去污粉、洗衣粉[实验步骤](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1、洗涤方法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试管刷刷洗。
若洗不干净,可用毛刷蘸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若仍洗不干净可用重络酸加洗液浸泡处理(浸泡后将洗液小心倒回原瓶中供重复使用),然后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淋洗。
2、干燥方法洗净后不急用的玻璃仪器倒置在实验柜内或仪器架上晾干。
急用仪器,可放在电烘箱内烘干,放进去之前应尽量把水倒尽。
烧杯和蒸发皿可放在石棉网上用小火烘干。
操作时,试管口向下,来回移动,烤到不见水珠时,使管口向上,以便赶尽水气。
也可用电吹风把仪器吹干。
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不能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干燥,以免影响仪器的精密度。
(二)试剂的取用1、液体试剂的取用(1)取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吸取。
(2)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量杯)。
读取量筒液体体积数据时,量筒必须放在平稳,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保持水平。
(3)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应使用移液管。
使用前,依次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至内壁不挂水珠为止,再用少量被量取的液体洗涤2-3次。
2、固体试剂的取用(1)取粉末状或小颗粒的药品,要用洁净的药匙。
往试管里粉末状药品时,为了避免药粉沾到试管口和试管壁上,可将装有试剂的药匙或纸槽平放入试管底部,然后竖直,取出药匙或纸槽。
(2)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要用洁净的镊子夹取。
装入试管时,应先把试管平放,把颗粒放进试管口内后,再把试管慢慢竖立,使颗粒缓慢地滑到试管底部。
(三)物质的称量托盘天平常用精确度不高的称量,一般能称准到0.1g。
萃取剂的选择原则和进行萃取操作的要点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萃取剂的选择原则和进行萃取操作的要点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萃取的原理及操作要点(四川省平昌县云台中学冉俊霞)萃取是利用某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使该物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中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的过程。
一、选取萃取剂的原理萃剂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
充分振荡再静置,下放上倒切分明。
解释:1、萃剂原液互不溶,质溶程度不相同:“萃剂”指萃取剂;“质”指溶质。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萃取操作实验中,选萃取剂的原则是:萃取剂和溶液中的溶剂要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和原溶剂中的溶解度要不相同(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
2、充分振荡再静置:意思是说在萃取过程中要充分震荡,使萃取充分,然后静置使溶液分层。
3、下放上倒切分明:这句的意思是说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从漏斗脚放出,而上层液要从漏斗口倒二、萃取的操作要点1、检漏使用漏斗前要检验漏斗是否漏水。
方法为:关闭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看活塞处是否漏水。
如果不漏,塞好塞子,用右手握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左手食指根部压紧塞子,将漏斗倒转过来,看是否漏水。
如果不漏水,再将瓶子倒回来,将顶部玻璃塞转动180°,再倒过来看漏不漏,如果不漏就可以用来进行萃取。
2、加液,加 HYPERLINK"/z/Search.e?sp=S%E8%90%83%E5%8F%96%E5%89%82&ch =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 萃取剂,振荡取 10ml 饱和碘水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中,再加入 4mL CCl4,盖好玻璃塞,注意玻璃塞上的小槽不能对准漏斗颈部的圆孔,振荡。
萃取与分液的实验报告
萃取与分液的实验报告
《萃取与分液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萃取与分液的实验,掌握这两种常见的化学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加深对这两种技术的理解。
实验原理:
萃取是一种利用不同溶剂对物质的不同溶解性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乙酸乙酯和水两种不同的溶剂,通过它们对有机物和水溶性物质的不同溶解性,将混合物中的两种物质进行分离。
分液则是一种利用液体不相溶的特性进行分离的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分液漏斗将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分离开来,从而获得目标物质。
实验步骤:
1. 将混合物加入到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乙酸乙酯。
2. 轻轻摇动分液漏斗,使两种液体充分混合。
3. 放置分液漏斗,待两种液体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止水帽,将下层的水溶液放入容器中。
4. 将上层的乙酸乙酯溶液放入干净的容器中。
5. 用干净的玻璃棒挑取乙酸乙酯溶液中的目标物质。
实验结果:
经过萃取和分液的操作,我们成功地将混合物中的两种物质分离开来。
在乙酸乙酯溶液中,我们成功地提取到了目标物质。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萃取和分液这两种常见的化学分离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这些技术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于提取和分离目标物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们也加深了对这两种技术的理解,为今后的实验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化学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
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
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
虽然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化学的飞速进步已经产生了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但是,实验方法仍然是化学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
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开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手段。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
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使用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根底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开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到达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认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根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开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心的表达。
所以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开展。
〞其中第5条特别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组成,其中“化学实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有别于以往教材的处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化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及由此产生的新课程标准,对照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转变:1、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探究化[2]。
萃取与分液实验报告
萃取与分液实验报告萃取与分液实验报告引言:萃取与分液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分离技术,通过不同溶剂的选择性溶解能够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分离。
本实验旨在通过萃取与分液的方法,对含有两种不同物质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与提纯。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漏斗、烧杯、试管、滴管、酒精灯、玻璃棒等。
同时,准备好混合物样品和所需的溶剂,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
2. 萃取过程:将混合物样品加入漏斗中,加入适量的溶剂。
根据混合物成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溶解。
轻轻摇动漏斗,使混合物与溶剂充分接触。
然后,将漏斗放置在架子上,等待分层。
3. 分液过程:当混合物与溶剂分层后,打开漏斗的塞子,让下层液体缓慢流出,收集到烧杯中。
此时,上层液体中可能还含有一些溶剂和目标物质,需要进行多次分液,以提高分离效果。
4. 提取目标物质:将收集到的下层液体转移至试管中,用酒精灯进行加热,使溶剂蒸发,提取目标物质。
通过加热,溶剂会蒸发,而目标物质会残留在试管中。
注意控制加热温度,避免溶剂的剧烈沸腾。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进行萃取与分液。
首先,我们选择了乙醚作为溶剂,因为乙醚对有机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
在萃取过程中,我们发现混合物与乙醚发生了充分的溶解,形成了两层液体。
通过分液过程,我们成功地将下层液体中的无机物分离出来,并收集到烧杯中。
接下来,我们将收集到的下层液体转移至试管中,并进行加热。
通过加热,乙醚溶剂逐渐蒸发,而有机物则残留在试管中。
我们观察到,在加热过程中,试管内出现了白色固体残留物,这表明我们成功提取到了目标有机物。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萃取与分液的分离原理,并成功地将混合物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分离出来。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溶剂的选择、分液过程中的操作技巧等。
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实验中需要加以注意和改进。
结论:通过萃取与分液的方法,我们成功地对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进行了分离与提纯。
高中化学教案萃取
高中化学教案萃取
目标: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理解萃取过程的原理和应用,掌握萃取方法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材料:橙汁、乙醚、漏斗、蒸馏烧瓶、烧杯、玻璃棒、试管、热水浴
实验步骤:
1. 将一定量的橙汁倒入烧杯中。
2. 加入适量的乙醚,并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3. 将橙汁和乙醚混合液倒入漏斗中,并放置一段时间让两者分层。
4. 打开漏斗塞,将下层的橙汁废液放出。
5. 将上层的乙醚溶液转移至蒸馏烧瓶中。
6. 在烧杯中加热水,使用热水浴将乙醚蒸发,得到纯净的橙汁提取物。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有害化学品。
2. 实验器材要保持清洁,以免影响结果。
3. 乙醚易挥发,要注意防止其泄漏。
4. 实验结束后要正确处理废液和实验残留物。
拓展讨论:
1. 为什么使用乙醚而不是其他有机溶剂进行提取?
2. 为什么要使用热水浴将乙醚蒸发?
3. 萃取在哪些领域有应用?可以举例说明。
4. 除了橙汁,还可以用什么其他物质进行萃取实验?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亲身体验萃取过程,加深对化学实验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萃取和分液高一化学教案萃取和分液
萃取和分液高一化学教案萃取和分液高一化学教案萃取和分液高一化学教案萃取和分液一、高一化学萃取和分液教案课标要求高中化学新教材的实施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的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主动进行交流。
高一化学萃取和分液二、高一化学萃取和分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⒈知道什么是分液,初步学会分液的基本操作,理解其适用范围。
⒉知道分液漏斗与三角漏斗、长颈漏斗的区别,了解分液漏斗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学会使用分液漏斗。
⒊知道什么是萃取、萃取剂,初步学会萃取的基本操作。
⒋学会应用萃取和分液操作从碘水中提取碘。
(二)过程与方法在化学学习和实验过程中,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探究中,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激发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逐渐形成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五、高一化学萃取和分液教案的仪器、药品铁架台、烧杯、铁圈、分液漏斗(球形、锥形)、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四氯化碳、碘水、油水混合物。
六、教学过程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标及说明问题引入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过滤、蒸发和蒸馏等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剩下的两种分离和提纯方法。
首先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试利用桌上的仪器,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并将自己的方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比较。
倾听、思考。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探究巡视,对学生交流进行适当的点拨。
实验、讨论。
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问题情境通过实验,同学们利用了哪些方法将油水混合物进行了分离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又存在什么样的优缺点个别回答:有两种方法,倾倒法和用胶头滴管吸取油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萃取和分液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萃取分液的基本原理。
(2)熟练掌握分液漏斗的选择及各项操作。
二、实验原理:
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利用分液的原理和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
药品:碘水、CCl4
器材:分液漏斗、100ml烧杯、带铁圈的铁架台、20ml
四、实验步骤:
1、分液漏斗的选择和检验: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水,检查完毕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上;
2、振荡萃取:用量筒量取10 ml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量取5 ml萃取剂CCl4加入分液漏斗,盖好玻璃塞,振荡、放气;需要重复几次振荡放气。
3、静置分层:将振荡后的分液漏斗放于铁架台上,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怀内壁;
4、分液:调整瓶塞凹槽对着瓶颈小孔,使漏斗内外空
气相通,轻轻旋动活塞,按“上走上,下走下”的原则分
离液体;
五、实验室制备图:(见右图)
六、实验总结(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一般选择梨形漏斗,需要查漏。
方法为:
关闭活塞,在漏斗中加少量水,盖好盖子,用右手压住分
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
力振荡,看是否漏水。
2、将溶液注入分液漏斗中,溶液总量不超过其容积的3/4;
3、振荡操作要领:右手顶住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倒置振荡;振荡过程中要放气2-3次,让分液漏斗仍保持倾斜状态,旋开旋塞,放出蒸气或产生的气体,使内外压力平衡;
4、要及时记录萃取前后的液面情况及颜色变化;振荡前,上层为黄色,下层为无色;振荡静置后,上层为无色(或淡黄色),下层为紫色;
5、萃取剂的选择
a.溶质在萃取剂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水)大。
b.萃取剂与原溶剂(水)不互溶。
c.萃取剂与溶液不发生发应。
6、按“上走上,下走下”的原则分离液体是为了防止上层液体混带有下层液体。
七、问题:
1、如果将萃取剂换成苯,实验现象是否相同?使用哪种有机溶剂做萃取剂更好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