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合集下载

实用主义思想对中西方教育的影响

实用主义思想对中西方教育的影响

实用主义思想对中西方教育的影响实用主义思想是一种强调实践和实用性的哲学思想,它强调实用和效果,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实用主义思想对中西方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实用主义思想提倡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中西方教育的角度探讨实用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并分析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实用主义思想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更新。

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的认知和记忆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而实用主义思想强调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

教育者开始尝试引入跨学科教学、问题导向学习等教学理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实用主义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在中国教育领域,实用主义思想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体现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模式的转变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等方面。

实用主义思想推动了中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传统的中国教育体制通常注重学术成绩和学术能力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际能力培养。

而实用主义思想强调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者开始尝试引入综合能力评价、校企合作等教育评价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实践中获得全面的能力培养。

应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

教育者应尊重个体差异,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出发,引入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应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教育者应关注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加强对学生多维度能力的评价,引入校企合作、社区服务学习等实践性教学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多元化发展。

实用主义思想对中西方教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模式的转变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

在当今社会,教育者应充分借鉴实用主义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变,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助力学生全面而健康的成长。

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影响1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19世纪以来由于当时的美国经济发展迅速,美国社会局势的变动,赫尔巴特为主要代表的传统教育受到冲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死板单一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即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由此“催生”,这一思想针对关注民主和教育、生活与教育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

“五四”运动以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广泛流传。

由于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民国时期的实业发展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这一时期贴近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需要培养适应民族工业发展的人才,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教育界的留学生,如陶行知、胡适等人,他们促进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1919年杜威来华讲学,在此之前中国对于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已经大肆宣传,杜威的到来掀起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传播的热潮。

尽管在此之后由于中国社会局势的变化,杜威的影响力在中国不如从前,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并未消失在大众眼前,仍持续不断地影响着中国的教育。

我们学习、借鉴国外的教育思想时,要注重结合本国的国情和教育背景,国内教育学家不断将思想演变修正,使其更加科学地指导我国的教育事业。

2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2.1教育即生活教育是什么?首先,“教育即生活”是杜威对教育是什么的首要的回答。

在杜威的观点中教育要具有生活意义,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形式;第二,教育是一种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其次,“教育即生长”。

杜威认为是指教育的目的是不断生长,教育作为一种方法来促进个体生长和发展,教育为人的生长提供指引方向。

生活与生长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杜威的解释是这样的:生活是发展,而不断发展即生长就是生活,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

“教育即生长”这一观点是从心理学来对教育进行他的阐述。

最后,“教育即经验改造”。

上述两个观点表明在杜威的观点中,教育是生长生活的过程,那在这一观点之中,它实际上也是对经验不断改造的过程,这对教育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研究

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研究

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研究
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它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追求效益和实用性。

在教育领域中,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广泛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用主义倡导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实用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是为了
解决问题,而问题是学习的动力和目的。

因此,教育应该以问题为出发点,帮助学生掌握
解决问题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实用主义主张实用性和效益性的教育。

实用主义认为,教育应该为社会培养能
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因此,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实
际问题,并提供实际解决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实用性和效益性。

第三,实用主义鼓励教育与工作的紧密结合。

实用主义认为,教育应该为工作提供实
用性的技能和知识,而工作应该为教育提供实际的场景和实验室。

因此,实用主义倡导学
校与企业、工业界紧密合作,加强学校和行业的联系,以提高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第五,实用主义倡导个性化教育。

实用主义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实际问题和解
决方案,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
主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总之,实用主义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实践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注重社会的实际需求和效益,鼓励学校和行业的合作和紧密联系,重视个性化教育,提高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试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新课改的影响

试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新课改的影响

的千校一 面 、千人一面 课程理念的变化要求 与之适 应的学校管理理
念也要发生相 应的变化, 课改内容的生活化和社 会化 与杜威生活 教育 . 思想不 谋而合
3 培养学 生的主体性 为 目 ,致力于充分发展学生的 自觉 标 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 课改强 渊认蚓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 中 的主体 地位 ,在 教育 教学 中注意 动学生 的积极 性 、主动 性和参 与 性 ,主张教 师的主 导与教师 主体的 辨证统一 ,主张 建立生生 互动 、 师生互动 的新 型主导观 ,把学生 的个性发键放在 教育 的中心位置。从 批判传统学 校教育 的做法出发 ,杜威认 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 以儿童
1 对 新 课 改 理 念 和 目标 的 影 响
新 一轮 课程改 革 目 是以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核心 ,新 课改强 以 标 人为本 ,强 润面 向全体学 生 ,促进全体 学生 的全 面发 展 早在 多年 前 ,杜威就批 判了认 为教育 在 于专门用教材去 训练儿童能 力的 “ H 形 成 说”,杜威指 出不应把成 人的成就 当作教育的固定 甘标 ,迄 今教育 领域普遍存在着一种现 象 ,那就 是只注意传援成人已有 的成果 、教科 书 中的定 义 、 原理等 ,对于 个人 的特殊生 长能力 ,如何适应其需 要 . 促进其生长却予以忽视 。杜威指 出要尊重 儿童 及其天性 ,而且要尊重 到底 ,但也要尊重 自己.从而把儿童的天性 引向正道 。杜威 反对传统 教育的 “ 教师 中心” ,他说 : “ 在学校里 , 学生 的生 活成为决定一切 的 目的 ,凡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 中在这 个方 面 ”他 认为 , 由教师中心改为学生 中心 , “ 这是一种变革 ,这是一种 革命 ,这是和 哥白尼把 天文学 的中心转到太 阳一样 的那种革 命”“ 。 教 育的一般 目的就 是改造社会 中的人 ,使人适应社会 的需要 杜 威指 出教育必须 以个人 固有 的活动和需要 f 包括天赋的本能和后 天的 j惯 ) J 为依据 。杜威注重个人现有 的能力和特殊 兴趣 ,杜威提 出 “ 教 育 即生长 ”,要求在教 育中要考虑 儿童的本 能或先天的能 力, 要阻 碍儿童生长所 依靠的器官的发育或使它们畸形发 展 ;要发展儿童应付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一、概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源自美国,以其实用、灵活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全球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过程,成为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中国教育界对外来教育思想的接纳与融合,更展示了中国教育实践者对于本土教育情境的深刻理解与创新应对。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从初步接触到广泛应用的历程。

世纪初,一些留学海外的中国教育学者开始接触并研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们将这些理念带回国内,通过著书立说、演讲交流等方式,向国内的教育界推广。

随着中国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逐渐得到了更多教育者的认同和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传播的过程中,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也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

中国教育者结合本国的教育实际,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和创新。

他们不仅借鉴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和方法,更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制度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这种再创造的过程,不仅丰富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也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过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和影响,揭示其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同时,本文也将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再创造过程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者的智慧与创新。

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也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简述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源自19世纪末的美国,由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等人提出并发展,是一种强调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理论。

它主张教育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研究

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研究

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研究导言一、实用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始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和美国。

实用主义强调以实践和经验为基础,认为知识的真理性必须通过其实用性加以验证。

实用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以下几点:1. 强调经验和实践。

实用主义认为知识的来源和验证在于实践和经验,而非纯粹的理性推理。

只有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应用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2. 实用性至上。

实用主义强调知识的应用性,认为知识必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改善人类生活才有意义。

因此在实用主义观念中,知识的实践应用是其首要目的。

3. 反对抽象和空洞的理论。

实用主义反对空洞和纯粹理论,强调知识的具体应用和实际效果。

只有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

二、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实用主义的基本观点直接影响了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几个方面展示了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具体影响: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实用主义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实际需求成为了主要关注点。

实用主义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关注学生个体的特点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2. 重视实践和体验式学习。

实用主义认为知识的真理性必须通过实践和经验验证,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实用主义倡导实践和体验式学习。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3.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实用主义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实用主义倡导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该紧密结合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 推动跨学科教育。

实用主义反对空洞的纯理论,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实用主义倡导跨学科教育,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和融合。

实用主义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教育更加注重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实际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1. 科目设置和课程设计。

在当代教育实践中,越来越注重跨学科教育,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应用和融合。

实用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实用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其核心理念是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注重实用和效果,强调事实胜于理论。

在中国,实用主义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政治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用主义的思想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践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实用主义发展模式,注重实践经验、市场调节和创新,推动了中国的快速发展。

经济方面,实用主义的思想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实用主义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以实际经验为基础,强调市场的作用,注重效率和实用性。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采取了一系列实用主义的经济政策,如城乡分割、特区开放、引进外资等,这些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使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

教育方面,实用主义的思想也在中国产生了影响。

实用主义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强调培养实用型人才。

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倡导实用主义,注重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可借鉴性(1)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可借鉴性(1)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JIAOSHUYUREN·GAOJIAOLUNTAN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它在美国风行一时,对美国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不仅如此,它也对全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理论和活动都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1919年5月,杜威来华讲学,宣传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很快,胡适、陶行知等便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追随者。

此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便在中国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一直以来,国内教育界对这一思想不断地进行讨论。

有学者认为杜威的这一教育思想面向社会,强调学校教育的社会性,有利于改变学校的“象牙塔”局面,因此极力提倡借鉴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来改革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也有学者认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是错误的、片面的,因此我们应摈弃这一学说。

讨论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褒贬毁誉、各执一说。

一、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看其产生的合理性美洲原是印第安人世代生息的土地。

自1492年哥伦布“地理发现”之后,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的殖民者先后侵入美洲。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贫苦农民、工匠为逃避政治、经济和宗教的压迫和迫害,也潮水般地涌入美洲;到美洲去的还有被殖民者贩卖去的黑奴。

因此,美国除印第安人之外,其余都是外来民族。

由于民族杂乱,宗派众多,在一片未开发的大陆上生活又十分艰苦,自给自足是他们面临的现实和生存的先决条件。

拓荒者如果没有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甚至冒险的移民精神,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所以,自我依赖和个人主义一开始就注入了美国人的血液。

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非常重视个人自主精神的培养。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正是在这种以个人为中心的美国人生活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

同时,它也是美国经济发展发生巨变的产物。

1894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到一战时,美国已和欧洲的先进之邦并列了。

经济的发展,大工业社会的出现,客观上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杜威认为学校就是 社会 的缩小版 . 是“ 把 现 实 的社 会 生 活 简化 起 来 , 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 ” l l _ 而 这一 理 论 显 然 存 在
着许多弊端 , 抹 杀 了 学 校 与 社 会 的 区别 , 将学 校与社会 等 同
起 来 。 虽然 学校 里 也 存 在 着各 种 交 际 , 但 其主要任务是为 了
握所学 内容 。 对 学 习充 满 主 动 性 与 积 极 性 , 但 教 育 并 不 是 为 了儿 童 的未 来 生 活 所 规 划 与 准 备 的 , 教 育 不 是 作为 一种 谋 生 的手 段 , 而是 儿 童 与现 实社 会 生 活 的 桥 梁 。在 教 育 的过 程 中
要 以儿 童 为 中心 。 尊 重 其兴 趣 与 爱 好 , 促 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
2 0 1 5年 1 O月
湖北经济学 院学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o u r n l a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c o n o mi c s f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浅 析 杜 威 的 实 用 主义 教 育 思 想
义 教育 思 想 的演 讲 ,更是 加 快 了实 用 主 义 教 育 思 想在 中 国 的
传播 与发 展 ,对 中 国 教 育无 论 是 理 论 上 还是 实践 上都 产 生 了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要提 出了“ 教育即生活 ” “ 学
校 即社 会 ” “ 在 做 中学 ” 三大 教 育 原 则 。
者 开 始将 实用 主义 教 育 思 想运 用 于 中 国的 教 育 事 业 ,并非 生 搬硬套 , 而 是 与 中 国 的社 会 实 际 相结 合 . 建 立 属 于 中 国 自己 的 教 育 理论 。杜 威 的实 用 主 义 教 育思 想 在 中国 传 播 的 代 表性 人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启迪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启迪
中图分类号 : G 7 1 0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4 4 7 4 ( 2 0 1 4 ) 0 1 —0 0 8 6— 0 5
Pr a g ma t i c Edu c a t i o n Tho ug ht a n d I t s Enl i g ht e me nt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u r ic r u l a,t h e p r a g ma t i c e d u c a t i o n t h o u g h t wh i c h i s b a s e d o n t h e p r a g ma t i c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f u n c t i o n p s y c h o l o g y i mp l i e s t h a t s t u d e n t s ’g r o wt h i s t a k e n a s t h e e du c a t i o n a l p u r p o s e a n d e x p e ie r nc e a s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e d uc a t i o n.I t i s a l s o e mp ha s i z e d t ha t l e a r ni ng t h r o u g h p r a c t i c e i s t h e me t h o d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nd c h i l d i s t h e a c t i v e a g e n t .I t pr o v i d e s e n l i g h t e n me n t o n t h e r e f o r m o f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斯宾塞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斯宾塞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斯宾塞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洛伊斯宾塞(John Locke)是一位著名的英国哲学家、思想家,
他以“人性基本平等”、“自由思想和容忍度”为主题,提出了深入
实践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他认为,“最重要的教育原则与实践
息息相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教育这份艰苦的活儿干好,才能把
孩子培养出来成为正派、有用的人。

洛伊斯宾塞的教育观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实践放在比
较重要的地位;重视独立思考、同情心;重视自然界的研究与实践;
努力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对生活与社会的自我认知。

他以
天才教育家莎士比亚为典型代表,注重系统性教育,关注智力与创造
性和情感与思考力的发展。

洛伊斯宾塞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大的启示,可以开创新的教育模式。

实用主义教育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形态教育和
传统的道德教育,而且还应积极推行实际教育。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以身作则,有条理、有效地学习、分析、
记忆和掌握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智力和体力更好的适
应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洛伊斯宾塞的实用主义教育倡导重视实践,强调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我们应积极探索
洛伊斯宾塞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并根据其理论思想,积极探索新的
教育模式来提高我国教育水平。

试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变革的导向

试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变革的导向
下, 党和国家从 战略 高度把 “ 教兴 国” 科 确定 为我 们
国家的基本 国策 。然而 要真 正付诸 实施 , 就必须 切 实 对我 国当 前 的教育 观 念 、 体制 实施 全 面 的改革 。 那么 , 中国传统教育观 念和体制存在着 哪些弊端 呢?
西方教育理 论和实 践的优 秀成果 中有 哪些 可 以为我 们所借鉴? 中国未来教育变革应该 走 向何 处?本文
就我国 当前 的杜 会 背景和 教育 现状 来 看 , 当 与 时的美 国有诸多相近之处。我国 目前也 正处 在一场
我们择其 要从 三个 方面进行分析 。
( “ 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一)教 与“
针 对美 国当时学 校教 育与社 会生活产重脱离 的 封闭和僵化状 况 , 早在 19 8 7年发表 的 (i 1 的教育 信 t 条》 杜威 就 明 确 提 出了关 于 教育 本质 的基 本 观 中,
维普资讯
甘肃教 育学院学报 ( 社套 科学版)
20 1 ( ) 02,8 1
J f o 【∞s d ct nC lg (oi c ne) Ⅱ f uE ua i ol eS c l i cs o e aS e
Vo 1 No. 2 0 l 8 1 02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源源不断地输送 了大量人 才。但
杜威 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产生 于 l 9世纪末 , 是 为 了适应美 国工业革命 和经济迅 速发展 对学 校教育
提 出的新 的任务和挑战而形成 的。当时 的美 国 ,一 “
场知识的革命 已经发生… …知 识不再 是凝 固不变的 东西 , 已经 成 为变动不 定的 东西 。它在 社会 自身 它 的一切 潮流 之 中积极 地 活动 着” 0。正 是在 这一 时 期。 随着美 国社 会 的变革 , 国学 校教 育 的全部 环 美 节, 从培养 目标 到课 程 内容和 教学 方法都 需要 进行 改革 , 以适应正在形成 中的新社会 的需要。 然而在此之 前 的美 国 教育现 实 却是 , 敬洲传 从 人的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在学 校教育领域 中占据 了统 治地位。就这 种教育 而言 , 其致 命 弱点就 是 教育上 的形式主义 , 致使学校生活 、 程 内容和 教学 方法等 课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发展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发展

社会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实践需要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然与时俱进的教育理论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前人的理论,与历史割断。

纵观当今新起的教育理论,多少都能追溯到前人理论的影子,这就是继承和发展。

实用主义是最早传入我国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之一,也是在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西方哲学流派,而杜威素有“实用主义神圣家族的家长”的盛誉,同时,也是中国学界知道得较多的现当代西方哲学家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与中国的关系一直是近代思潮史、教育史和中外文化关系史上最有意义的课题之一。

当今实用主义迅速复兴,重新探讨实用主义对于探索我国教育改革新思路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实用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史回顾皮尔士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用了pragmatism这个词,它原来并没有译作实用主义,胡适在20世纪初把它引入中国时叫它实验主义,这比较合皮尔士的本意。

皮尔士自己用这个词是和康德分不开的。

康德认为,praktisch(即practice)和pragmatisch(即pragmatism)相差甚远,前者属于一个思想领域,在这个领域里任何实验精神都不能找到其坚固的立足之地,而后者则认识到了在理性认知和理性意图之间有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也是新理论(指实用主义)最显著的特点。

正是出于这一考虑,皮尔士用“实用主义”(pragmatism)来称谓自己的新学说。

杜威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也是随实用主义传播而发展的。

实用主义早在20世纪初就传入中国,蔡元培先生1912年发表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1915年在巴拿马举行的“万国教育会议”上提出的《1900年以来教育之进步》,1918年在天津中华书局“直隶全省小学会议欢迎会”上的演说《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还有1919年杜威来华前,在北京青年会的演说《贫儿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都谈到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我国的一些报刊上也有介绍或连载杜威思想的摘译。

实用主义在中国产生较大的影响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摘要:文章通过杜威实用主义思想对中国20-30年代的教育影响的一些原因分析,进而得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第一,对1922年“壬戌学制”的制订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二,对教育理论的影响,第三,对课程、教材、教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与杜威(John Dewey)同时代的世界著名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对杜威的工具主义真理观并不予以足够的认同,但却对他予以极高的评价:“约翰·杜威生于1859年,被普遍认为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哲学家。

对此评价,我完全赞同。

他不仅在哲学家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深深影响了教育、美学与政治领域里的学者。

”我国西方哲学史研究权威对杜威的地位也以高度肯定:“他关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不少论著被西方各该领域的专家视为经典之作。

”在中国有传播其思想学说的弟子,“五四”时期,他来中国讲学长达两年多,教育界泰斗蔡元培尊称他为“孔子第二”。

他的教育理论无疑促进“民主”与“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教育改革运动。

一、杜威对中国20世纪20、30年代教育影响的一些原因分析首先,来看杜威的实用主义学说。

就其经验论来说,他把经验看做人的遭遇和行动的过程,在认识和行动的关系上,以行动为中心,同时强调人是行动的主体,突出经验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这种重视行动和人的创造性的哲学,显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其真理观尽管在其本质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但他从强调概念学说的工具作用出发,把实践放在实现真理和检验真理的重要位置上,这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颇有相近之处。

且其以效用为中心的哲学,对于反对形式主义及重名轻实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大有裨益。

而其思维五步法的方法论,强调了科学的怀疑精神,强调了假设在人的认识过程和科学发展过程中作用。

其教育学说,则是针砭传统教育而建立的现代教育理论新体系,强调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包含了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诸多内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杜威的学校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儿园改革的启示

杜威的学校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幼儿园改革的启示

理论天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经历巨大社会变革的时期,从农业社会逐渐向工业社会转型,经济的变革与发展带来了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变革。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约翰·杜威将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形成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民主主义与教育》等教育著作均体现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在这些著作中,杜威较为详细地论述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校、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儿童和课程等多方面的教育问题。

本文将以《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一书为基础,分析杜威的学校教育思想的相关观点,以及对我国现阶段幼儿园改革的启示。

一、在时代背景中看杜威的学校教育思想(一)社会背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时期正是美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期,一种新的城市工业文明在美国逐渐产生,这种工业文明给美国带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给美国社会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首先,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给传统农业和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农产品价格下跌,传统手工业者失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商业化。

“在19世纪向20世纪的过渡时期,美国人是在混乱、恐慌和萧条中度过的,周期性的经济不景气沉重打击了美国工人。

[1]”其次,新移民潮的到来给美国社会以巨大冲击。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19世纪初,美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自然资源吸引了大量欧洲移民,这些移民大多贫穷、落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给美国社会的稳定带来了挑战。

最后,由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严重的城市问题引起了美国社会的混乱和动荡。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恶化了城市的住房问题,影响了民众的健康。

教育资源的供不应求,大部分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接受不到应有的教育,犯罪现象和不道德行为随之增加。

总之,在现代化进程中,美国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同时,美国的教育也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二)教育背景1.传统教育弊端日益显露城市工业文明的产生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美国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

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马 莉(宁夏大学 宁夏 银川 750021)摘 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观点曾在世界范围得到普遍认同,对中国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以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为基点,透析杜威教育思想的真正内涵,揭示其对中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

关键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G4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13(2009)—02—035—05收稿日期年月6日作者简介马莉(—),女,硕士研究生,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是当代世界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在现代西方教育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思想,曾对美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杜威来中国访问并讲学,随后他的学生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人大力宣传,因此,杜威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也得到了传播。

当今我国正在进行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学习和借鉴作用。

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的理论基础(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哲学是实用主义产生的理论根源。

该理论的首倡者皮尔斯(1878)认为,“任何一个观念的最本质的意义即在于它能引起人的有效的行动,我们思考时,只须考虑它含有什么样可能的实际效果”。

在他看来,不产生效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存在就是有用”。

这种观点虽然是主观唯心的,但对于当时正处于资产阶级开拓创业、发展工业的美国来说,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实用主义另一代表詹姆斯继承了皮尔斯关于“存在就是有用”这一观点,同时进一步提出了“有用就是真理”的观点,指出“一个观念,只要相信它对我们生活有好处,便是真的”,他还认为:世间一切存在的事物、事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经验,经验就是整个世界。

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研究

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研究

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研究导论一、实用主义思想基本原理实用主义是19世纪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其核心理念是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实用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实用是判断和行动的标准。

实用主义认为,行动的标准不是根据理论的正确与否,而是取决于实际的效果。

只有解决现实问题,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2. 经验主义。

实用主义强调通过经验来认识世界,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直接性,反对抽象和空洞的理论。

3. 科学方法。

实用主义鼓励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事实和证据的支撑。

4. 实践的重要性。

实用主义倡导注重实践,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检验和应用知识,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1. 实用主义对教育目标的影响。

实用主义倡导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用主义对教育目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上。

实用主义认为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一观点对教育目标的确定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教育的转型和发展。

2. 实用主义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实用主义要求教育内容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调知识的实用价值和实际运用。

实用主义对教育内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

教育界开始逐渐重视实际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教育内容也更加贴近实际需求和职业发展。

3. 实用主义对教育方法的影响。

实用主义倡导运用科学方法和理性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对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育界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1. 培养实践能力。

实用主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在当今社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研究

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研究

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研究
实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其核心思想是实践至上、结果第一。

在教育领域,实用主义倡导注重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应用能力培养,强调教育应该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实用主义对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实用主义强调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学习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教育应该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强调实际效果和应用性,而不是传统的学科知识和理论探究。

因此,实用主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

实用主义的影响也推动了教育改革和创新。

实用主义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更加开放、灵活、多元、实用的教学方法,注重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实用主义也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和资源。

然而,实用主义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实用主义强调实用性和应用性,忽略了对伦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重视。

其次,实用主义强调结果和成功,可能使教师和学生过于追求短期成果,忽略了长远发展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同时,实用主义还可能导致教育过于功利化和商业化,缺乏人文关怀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实用主义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推动了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教育界更加全面地探讨和思考。

浅论实用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浅论实用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实 用 主义 深 刻影 响 了中 国社会 的 思 想 文化领 域 ,极 大推 动 了中国
社会 的 变革。
引人 注 目的繁 荣景 象 ,美 国实用 主义在 我 国迅 速 形 成传 播 高潮 是 这种 繁 荣景 象 的 一 个 主 要 体 现 。
它成 为实 用主 义 的基 本原 则 。 詹
动是 否合 乎客 观 实际 , 合乎原 则 。 人 的 问题 的一种 方法 ” 的时 候 , 便
是哲 学 复兴 之 日。 强调 以价 值 为
中 心 的走 向 ,实 用主 义哲 学 的一 个 根 本 出发 点 是看 待 事物 的标 准 人 的欲 望与 要求 。 五 四前后 ,中 国知 识 分子 反
动 的成 功 ” 实用 主义 的要义体 现 。 在 皮 尔士 所 表 述 的这 一 观 点 中 :
认 识 的任务 ,不是 反 映客观 世 界
则和 规律 的客观 性。


实 用 主 义 在 中 国 的 传 播
要 一种 新 世界 观作 为武 器 。 实用
主 义极 大推 动 了他 们 冲 破 封建 文 放 的要 求 ;实 用 主 义极 大 推动 了
对 封建传 统 文 化 , 提倡 新 文 化 , 需
动” “ 果”它把“ 验” “ 和 效 , 经 和 实 代 资产 阶 级反 动 哲 学 的主要 流 派
义 的主 观 唯心 主 义 的路 线 ,宣称 在 于 对人 是 否 有价值 ,能否 满足
客观 世 界可 以按 照人 的主 观 意愿 任 意塑造 ,否 认物 质 第一 性 的新 思 想 ,尤 其是那 些关于 社 会 改 革 的 思 想 敞开 大 门。 人们 对杜 威 的兴 趣 一 度 很 高 , 为杜 威 以 “ 因 民主 ”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借鉴性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借鉴性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借鉴性作者:李镇来源:《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33期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起源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最早由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19世纪末提出,它是在以个人为中心的美国人生活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

随着大工业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时的教育水平无法满足这种高的经济发展要求,这就要求教育要发展以满足这种需求。

恰逢这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刚好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要求,并试图解决当时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与推广是在当时美国大的社会发展背景下的。

推及我国,这种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也应基于我国的国情进行分析借鉴,批判性的学习、应用。

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精神(一)“教育即生活”与“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最基本观点。

关于“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延续下去的关键。

教育对生活的作用:一是传递经验,二是交流经验。

通过教育这种活动,人类的生活经验得以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交流经验是因为个人的经验是有限的,而推广到整个社会经验却是丰富的,通过教育这种活动,个体和社会的经验就能得到不断丰富。

与“教育即生活”密切相连的是“学校即社会”。

在杜威看来,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他指出社会生活对儿童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从而不断社会化,因此学校应为儿童创造社会环境。

学校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就能更好适应真正的社会生活。

(二)经验与课程杜威认为真正的教育产生于经验,而教育过程的实质就是对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在课程设置上,他认为直接经验是儿童学习、获得知识的正确途径,他认为没有亲自实践获得经验就不算真正的学习。

因此,他强调“从做中学”。

(三)儿童与教师在杜威看来,儿童与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传统教育方式将教师看作主体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这势必会阻碍学生的成长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影响马莉(宁夏大学宁夏银川750021)摘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观点曾在世界范围得到普遍认同,对中国的教育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以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渊源为基点,透析杜威教育思想的真正内涵,揭示其对中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

关键词: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教育实践;现实意义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是当代世界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在现代西方教育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思想,曾对美国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杜威来中国访问并讲学,随后他的学生胡适、陶行知、蒋梦麟等人大力宣传,因此,杜威的教育思想在中国也得到了传播。

当今我国正在进行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学习和借鉴作用。

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的理论基础(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哲学是实用主义产生的理论根源。

该理论的首倡者皮尔斯(1878)认为,“任何一个观念的最本质的意义即在于它能引起人的有效的行动,我们思考时,只须考虑它含有什么样可能的实际效果”。

在他看来,不产生效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存在就是有用”。

这种观点虽然是主观唯心的,但对于当时正处于资产阶级开拓创业、发展工业的美国来说,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实用主义另一代表詹姆斯继承了皮尔斯关于“存在就是有用”这一观点,同时进一步提出了“有用就是真理”的观点,指出“一个观念,只要相信它对我们生活有好处,便是真的”,他还认为:世间一切存在的事物、事实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经验,经验就是整个世界。

①杜威在他们的基础上对实用主义做出了新的发展。

不仅接受了皮尔斯“存在就是有用”这一观点,同时也采纳了詹姆斯的“有用即真理”的真理观,坚持检验真理的标准就是有用。

他认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概念并非客观现实的反映,而是人用以适应环境、整理经验的工具”,据此,他称之为“工具主义”哲学。

此外,他还提出了“经验自然主义”,认为自然的存在离不开人的经验,自然并非独立于人之外完全物质化的,相反,自然是依赖经验而存在,事物是依据人的思想而存在。

在经验论的基础上,杜威发展了他的“思维五步法”,提倡试验和探索,强调“常试错误”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②(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的社会学基础是庸俗进化论杜威秉承实证主义者庸俗进化论的思想,认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如字母与字句间的关系:字母拼合成字句,个人连合成社会”。

他把人类社会视为单个个体的简单叠加,整个社会是由原来的人性(本能、习惯等)的个人连结。

他极力反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指出社会既然是人性的组合,那么在此起决定作用的当属教育。

他提倡采用教育而非阶级斗争的方式推进社会的进步。

认为“社会发生各种暴力斗争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未能用智慧去对待利益的冲突”。

③为了达到社会改良的要求,杜威又提出了“社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提倡人的社会功能以及人人为群体服务,使人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价值。

(三)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的心理学基础是生物化的本能论机能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活动的实质在于有机体采取一定行动来适应环境并满足自己的需要”。

杜威接受上述理论并且将心理活动生物学化,视之为本能的活动,否认社会实践对人的意识的决定作用。

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的任务就是按照儿童本能生长的不同阶段,供给他适当的材料,促进本能的表现与发展”。

在这种本能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主张。

认为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儿童而不是教材。

“教材只不过是精神的食粮,是可能具有营养作用的材料”。

④基于此,儿童被视为起点,是中心和目的,对于儿童的生长来说,一切科目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儿童的个性、性格比教材更为重要。

二、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一)关于教育本质杜威明确指出:“教育即是生长,除它自身之外,并没有别的目的,我们如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要看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

从这种教育即生长观点出发,杜威又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

他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

因此,教育即是生活,在他看来,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

教育的开展及过程就是眼前生活的本身,学校教育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情境作为其主要内容,而不能把未来的东西、成人的经验外在地强加给儿童,否则就会忽视儿童的需要与兴趣,就会陷儿童于教育中的被动地位。

以此论点出发,杜威提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学校即社会”,他要求把学校办成和现有社会制度一样的环境,以便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

(二)关于教育目的杜威从多方面论述过教育目的问题,而最重要的是他关于“教育无目的”的论述。

杜威认为教育只是一种过程,除这一过程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或者说只有“教育过程内的”目的,而无“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

所谓“教育过程内的”目的,即指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而把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总目的看作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并指出这是一种外在的、虚构的目的。

同时,杜威提出教育目的所应具备的特征:教育目的是由儿童的特性决定的、存在于教育活动过程之中的目的,不是有外部强加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儿童的发展变化和教育活动的发展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⑤概略说来,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观并不是否定一般的、抽象的目的,而是否定家长和教师等外部强加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包含在每一次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能够随着教育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三)关于教学的基本原则杜威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是他的教学理论,而“从做中学”又是他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从做中学”从根本上说是以杜威的经验论哲学观和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是对传统教育的教学进行全面否定的一个中心论据。

杜威全面地批评了传统式的教学。

他指出,这种教学只是从外面对儿童进行灌输,所用教材与教法与儿童本身的需要没有联系。

他批评这种教学是“三中心”教学,即仅仅以学习前人知识、课堂系统讲授和教师主导作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而唯独不考虑真正的中心——“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他提出:“教育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的活动能力。

”⑥因此,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做中学”。

杜威把这种“从做中学”观点贯穿于教学领域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之中。

三、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观的现实意义(一)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适应现代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儿童中心主义”是杜威教育理论甚至整个现代派教育理论的核心要求。

杜威认为传统教育的最大缺点就是从“上面”或“外面”对儿童施行强迫教育,让他们去学习成人的经验,而无视儿童“内部”的本能和倾向,教育成为一种“外来的压力”。

杜威的这种重视儿童本身的能力和主动精神在教育中的地位,把他们看成教育的素材和出发点的观点,在反对传统教育的死记硬背、置儿童于被动地位、压制儿童个性、不考虑儿童心理特点的发展等等问题上具有其现实的实践意义。

它击中了传统教育的一个要害,又阐明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有的主动地位这样一个带规律性的问题。

(二)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适应现代社会实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与杜威通过教育改良社会的社会学观点是相通的,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主张。

在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社会生活的情况下,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观点有利于使教育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在“教育即生活”观点基础上,杜威又提出了一个基本教育原则——“学校即社会”。

他要求把学校办成和现有社会制度一样的环境,以便从中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社会生活的人。

这其中所包含的教育应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对于我们今天所施行的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及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无不具有启示效用。

(三)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基本原则适应现代社会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从做中学”是杜威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问题中,诸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等,都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从做中学”主张从经验中积累知识、从实际操作中学习,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手脑耳口等感觉器官亲自接触具体的事物,通过思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最后亲自解决问题。

杜威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能动地活动,积极地思考,并重视学生的兴趣与需要。

这为现代教学理论中“发现法”教学方法的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对教学方法理论的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影响(一)对我国新课改理念和目标的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是强调以人为本,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早在多年前,杜威就批判了认为教育只在于专门用教材去训练儿童能力的“形成说”,杜威指出不应把成人的成就当作教育的固定目标,对于个人的特殊生长能力,如何适应其需要,促进其生长却予以忽视。

杜威指出要尊重儿童及其天性,而且要尊重到底,但也要尊重自己,从而把儿童的天性引向正道。

杜威反对传统教育的“教师中心”,他说:“在学校里,学生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凡促进学生成长的必要措施都集中在这个方面。

”⑦教育的一般目的就是改造社会中的人,使人适应社会的需要。

杜威注重个人现有的能力和特殊兴趣,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要求在教育中要考虑儿童的本能或先天的能力,不要阻碍儿童生长所依靠的器官的发育或使它们畸形发展;要发展儿童应付新情境的首创精神;不要过分强调训练以免牺牲个人的理解能力,导致机械的技能,要“尊重儿童时期”,“尊重生长的需要和时机”,不要忽视生长的过程以致偃苗助长。

认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就在于促进儿童的生长,一切都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促进儿童的生长为重心。

“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⑧(二)对我国新课程实施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强调认同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主张教师的主导与教师主体的辨证统一,主张建立“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新型主导观,把学生的个性发展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

从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做法出发,杜威认为,在学校生活中,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教师应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诱导者,应彻底改变压制儿童自由和窒息儿童发展的传统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