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导论
生命科学导论重点总结
第一章一、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生长。
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征。
2.繁殖和遗传。
生命靠繁殖得以延续,上代特征在下代的重现,通常称为遗传。
3.细胞。
生物体都以细胞为其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功能单位。
生长发育的基础就在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4.新陈代谢。
生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的总称,包括同化和异化。
5.应激性。
能对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6.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命。
二、孟德尔在生物学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创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较于前人有下面显著特点:1.他把许多遗传性状分别开来独立研究。
2.他进行了连续多代的定量统计分析。
3.他应用了假设---推理---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有人说机械论和活力论是互补关系,你的看法如何?个人观点觉得机械论和活力论是相对立的关系。
“活力论”观点认识生命,认为生物体具有与物理化学过程不同的生命力,即活力。
与活力论相对立的是“机械论”观点,认为生命问题说到底是物理和化学问题,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和化学定律做出解释,生物体内没有什么与物理化学不同的生命力。
其实个人觉得生物体是不同于物理化学系统,是高级的、非常复杂的生命系统,当把它还原为简单的物理化学系统以后,它所具有的一些特别的性质和功能就会失去。
四、你是否认为21世纪时生命科学的世纪?20世纪下半叶,生物学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研究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从分子水平上阐述生命现象。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生命科学文献在科学文献中所占的比例、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在自然科学家中所占的比例都在迅速增长,这就是这种趋势的反应。
生命系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物质系统,是从非生命系统经过几十亿年进化的结果。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命科学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生命科学的发展对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生命科学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粮食短缺,基因工程将在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中生命教育课程教学计划
高中生命教育课程教学计划引言:高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人生素养和道德修养,高中生命教育课程被引入学校课程体系。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旨在提供一套完整可行的高中生命教育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学主题:1. 标题介绍:高中生命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命和价值,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促进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2. 课程主题:(1) 身心健康与生命意义探索:该主题包括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身心训练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
(2) 人际关系与社会责任:该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3) 生活技能与职业规划:该主题涵盖了生活技能的培养,以及学生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
二、活动安排:1. 知识传授和讲解:(1) 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介绍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的相关知识;(2) 团队形式的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
2. 实践活动:(1) 定期组织体验性活动,如户外拓展训练、文化交流和志愿者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2) 组织学生参与健康促进活动,如体育比赛、健康课程和社区健康义诊,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意识。
三、教材使用:1. 教材选择:(1) 《生命教育导论》:该教材系统介绍了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适合作为该课程的主要教材;(2) 《人生导师》:该教材包含了丰富的生活技能和职业规划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2. 教材运用:(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课堂讲解和影像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2) 利用案例教学法,教授实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3)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和讨论材料,培养他们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生命教育概论课件.ppt
範,及在面對具體的道德困境中如何進行 道德判斷的學問
12
人格統整(integrity)
• 全人、完人的特性:是統整的、完全的、 內外和諧的、正直(表裡一致)的、實現 的與超越的個人
• 自己的存在有深刻體驗與覺察,辨別存在 與所在的不同
• 明瞭存在的空虛,進而體驗個人的責任。 • 明瞭存在的荒謬,進而執行個人的自由。 • 抬頭仰望,人生必須有「信仰」。
• 又「生命教育」,若真的確實執行的話, 真的有可能改正這些社會亂象嗎?
3
智育:安身立命的智慧教育
• 德智體群美中的智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 • 而是深刻的人生智慧的體驗察覺 • 包含深刻的生命體驗 • 敏銳的自省自覺 • 真實內化的價值理念 • 而且能統整知情意行 • 統整和諧的人生智慧
4
安身立命
8
人生哲學
• 人生哲學的核心議題是 • 終極關懷的省察、 • 生命意義的安頓與 • 人生理想的建立
9
在人生哲學中看見「無明」
• 海德格「人向死的存在」 • 無明:顛倒、不能覺悟生命與死亡的真象 • 無明:把偶然視為理所當然,把必然視為
偶然 • 思考怎樣的人生目標與理想, • 追尋能夠超越無常的永恆意義 • 身心輕安、自在
生命教育概論
東海大學生命教育學程 生命教育概論課程
宗教所副教授 張利中
1
當前教育上的弊端與反思
• 重理工實用輕人文理想 • 只教學生如何謀生,學生自然是短視近利,
為了謀求生計而活著 • 不知人生目標、不知生命意義、不知為何
而活 • 精於工具手段,甚至不手段 • 而昧於生命意義與人生目標
2
反思
• 當前社會上的諸多脫序現象,你看到而感 到憂心的亂象有哪些?真的與「生命」教 育有關嗎?
大学生生命教育导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阜阳师范大学
大学生生命教育导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阜阳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大学第一章测试1.1968年,美国学者________针对青少年无视生命价值的现象,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
答案:杰·唐纳·华特士2.德国对生命教育的理解是“死亡的准备教育”和“善良教育”。
答案:对3.由于台湾学校暴力及自杀事件频发,促使台湾教育部门必须尽快在校园实行生命教育,预防自杀与暴力行为倾向。
为此,2000年,台湾省教育部设立学校生命教育专案小组和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
2001年启动“________”,希望大力推动生命教育,规划实施从国小到大学十六年一贯的生命教育,并倡导以人际关系、伦理、生死学、宗教、殡葬礼仪等为生命教育内容。
答案:生命教育年4.香港生命教育涵盖人的情绪、情感和身心灵的发展,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成为有智慧、会感动并追求卓越的全人。
答案:对5.1997年,叶澜教授在《教育研究》撰文《》答案: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6.云南省教育厅倡导实施“__________”,以网瘾问题、情感问题、诚信问题等专题为主线,以生命的发生与发展等为辅线来设计大学阶段的生命教育,编印《生命、生存、生活》读本。
答案:三生教育7.2010年,《________》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强调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第一次把“生命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发展主题加以强调,这突出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的关怀、期望和爱护。
()答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8.生命教育课程资源将覆盖不同学程阶段。
答案:对9.弗洛姆在《_________》中说:“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答案:爱的艺术10.本课程提出的“生命教育的学习方法”有哪几种?()答案:活动体验法;专题教学法;影视欣赏法;案例分析法;经典阅读法第二章测试1.“生命的困顿”表达的是生命的一种状态,表明生命的成长与发展陷入了一种“困惑、焦虑与无助”的境地。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This course concerns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life on earth and applies a broad,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of life science.Students are introduced to scientific id that shape the biological world,but also shape humans.
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
第五讲从基因到基因工程
3
课堂教学+专题讨论
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
第六讲遗传病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3
课堂教学+专题讨论
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
第七讲生物体内的信息传递
3
课堂教学+专题讨论
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
第八讲人体的防御体系--免疫系统
3
课堂教学+专题讨论
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
第九讲能够传染致病的蛋白质粒子——普列昂
进度安排及要求
(ClassSchedule&s)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第一讲序论
3
课堂教学+专题讨论
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
第二讲构造生物体的基本元件
3
课堂教学+专题讨论
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
第三讲生物的新陈代谢
3
课堂教学+专题讨论
课堂练习或课外作业
第四讲细胞--生命的基本单位
3
课堂教学+专题讨论
全校本科生
授课语言
(LanguageofInstruction)
生命教育教案的实施与辅导思路分享
一、引言生命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价值观、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实施生命教育需要一份完备的教案以及辅导思路。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生命教育教案的实施1.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情感管理、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能力,我们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例如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合作学习等方式,更能促使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交技巧。
2.生动的案例展示生命教育是一个防范教育,需要以生动的案例展示形式,让学生意识到危险所在。
例如可以选取一些近年来出现的病例,进行深入的讲解,以此唤起学生的警觉意识和保护意识。
3.多角度的教学内容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涉及了品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我们需要多角度的进行内容的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三、辅导思路分享1.做好心理辅导学生的情感世界常常是复杂和敏感的,在生命教育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做好情感引导的同时,需要给学生提供积极且有效的心理撒发方式。
例如可以利用心理咨询师的力量,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辅导和帮助。
2.加强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安全教育,在生命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加强安全教育。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去参加一些安全教育讲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危险,防范危险的发生。
3.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生命教育的教学不仅限于学校,家庭教育是有前提的。
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念,给学生提供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这对于学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需要加强家校共育的理念,让教育从校园延伸到家庭,形成一个以社会、学校、家庭为一体的完备教育体系。
四、总结生命教育教案的实施与辅导思路的分享对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工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得到提升;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在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方面给学生良好的帮助。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
多彩的生命
细菌--形态
(Bacterium)
球 形
杆 形
螺弧 旋形 形
病毒的形态
基本形态
球形——廿面体对称 杆形——螺旋对称 蝌蚪形——复合对称
病毒的形态
腺病毒吸 附在鸡红 细胞上
病毒的繁殖 过程
•吸附 •侵入 •生物合成 •装配 •释放
病 毒感染机体后的几种结果
质粒 细胞核
病毒
正常细胞转化 为肿瘤细胞 潜伏感染
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终止了基因疗法人体 实验。
开发无需利用病毒导人基因的方法。
设计婴儿和超人
基因技术将改变我们传统思考方式,可以将基因视为有可能想变就能变 的东西,而不是必须接受的遗产。 超级运动员 改变孩子近视、智力、肤色的基因
潜在的危险
涉及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基因改造时,伦理问题会更严重 种系或可遗传的基因绝对不能改造,即使是为了预防疾病。一个现在 看似美好的改变可能会在几代人后变成整个家族的灾难。
网络课程生命科学导论的目的
1.学习利用网络资源,独立或协作完成 课业,提高学习探究能力
2.获取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
什么是网络课程?
教师: 教室: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班级 特点: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师生可以交 流互动
网络教学的主要手段
电子教材 多媒体课件 BBS论坛 网络考试:即刻自动化评价 网上课业: 视频资料:优酷,土豆,视频怎样获得网络学习的条件
网络课程的进化三个阶段 D-learning(远程教育) E-learning(在线学习) M-learning(移动学习)
你能采用的网络学习资料
学校的机房 个人笔记本,移动上网,或网吧 校园网wifi上网(联系教室或地点) 电子阅览器 到助教老师处下载 利用家中或朋友上网条件,周末或假期
生命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
生命教育概论知识点总结一、生命教育的概念生命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培养人们珍视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发挥生命的价值,达到促进个体及全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的一种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教育的本质需求。
二、生命教育的目标1. 培养珍视生命的意识。
通过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尊重和珍视生命的意识,提高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增强保护生命的责任感。
2. 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生命质量。
3. 培养社会责任感。
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心弱势群体,承担社会责任,建立正确的社会情操。
4. 培养人格品质。
生命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正确的行为准则,提高他们的人格修养和道德品质。
5. 培养创造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生命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生命教育的内容1. 生命哲学。
教育者要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理解生命的本质,强调生命的尊严、价值和神圣性,培养珍视生命的态度。
2. 健康教育。
生命教育要注重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生命健康知识、生活方式、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3. 生命伦理。
教育者要引导学生了解生命伦理的道德规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道德修养。
4. 生态文明。
生命教育要注重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生命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5. 社会责任。
生命教育要注重社会责任教育,帮助学生关注社会问题,认识社会责任,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6. 创新教育。
生命教育要注重创新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四、生命教育的方法1. 榜样示范。
教育者要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引导学生,让学生模仿榜样的行为和品质。
2. 启发引导。
教育者要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生命教育概论-1pdfnet
生命教育的四個向度
人與自己 人與他人 人與環境 人與宇宙
生命教育的五種取向
宗教教育取向 健康教育取向
生涯規劃取向
倫理教育取向
死亡教育取向
有關台灣生命教育研究
生命教育的實施有助於學生統整自己的所學 與生活。根據台灣桃園縣生命教育中心學校 南崁國中的評估,發現生命教育的實施成效 包括: 使校園氣氛更和諧; 師生關係更融洽; 學生學習更快樂、學習成效也提升; 教師潛能得以發揮; 學校公物破壞少、獎懲比例有消長
便創立了一所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 Centre Sydney),透過長頸鹿 Harold的形象,專責推廣反吸毒之預防工 作。其後,長頸鹿Harold的活動相繼在英、 美、香港等地方開展。目前,長頸鹿 Harold在香港的工作重點只集中於幼稚園 及小學內,而且只是短暫的反吸毒及預 防受滋病教育。
生命教育 = 死亡關懷行動
建基於面對教育的概念,生命教育著眼
於如何協助人類面對臨終哀慟,包括提 供「善終」或「安寧」照顧及「悲傷」 輔導服務。
生命教育 = 自殺防治行動
建基於預防死亡,生命教育著眼於預防
自殺行為及協助想自殺人士從過新生活, 包括提倡「生命熱線」或挽救「自殺」 的各種關懷行動和輔導服務。
家庭教育
環境教育 健康教育 升學及就業教育
設立生命教育委員會,與訓輔委員會、 聯課活動委員會、家校合作委員會及 校外團體合作,推行生命教育活動
香港教育學院公民教育中心
李榮安及何榮漢(1999)
香港教育學院公民教育中心對公民教
育及價值教育的發展不遺餘力,多次 舉辦研討會。 最近更提出以生命教育整合全校的公 民及價值教育的方向(2002)
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指导方案 幼儿园生命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生命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幼儿园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生命教育指导方案,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和健康心态,成为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就幼儿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幼儿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1. 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通过生命教育,能够引导孩子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懂得尊重、珍惜生命。
2.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园生命教育可以在孩子最初的成长阶段,引导他们培养乐观的心态。
3. 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生命教育能够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明白生命的宝贵,学会关爱他人。
4. 提高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生命教育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在面对危险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目标1. 让孩子学会尊重生命:培养孩子的尊重他人和生命的态度,同时懂得保护自己和他人。
2. 让孩子学会关爱生命:引导孩子去关爱动植物、同学和家人,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3. 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通过生命教育,让孩子明白生命的可贵,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4. 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孩子乐观的人生态度,教会他们如何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三、幼儿园生命教育的内容1. 生命的起源和奥秘:通过讲故事、观察自然现象等形式,引导孩子认识生命的起源和奥秘,激发他们对生命的好奇心。
2. 生命的尊重和保护: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灌输孩子尊重和保护生命的观念,使他们养成爱护动植物的好习惯。
3.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孩子讨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明白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4. 生命的轮回和变化: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让孩子了解生命的轮回和变化,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四、幼儿园生命教育的方法1. 游戏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引导孩子了解生命教育的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正确观念和态度。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1. 导言生命科学导论是生命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生命科学的整体框架,介绍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文将复习生命科学导论中的核心内容,包括生命科学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等。
2. 生命科学的定义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体的起源、形态、结构、组织、发育、功能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科学。
它涉及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3. 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3.1 古代生命科学古代的生命科学主要以观察和描述为主,对生物的形态、行为和生命周期进行记录和研究。
例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分类生物的系统,为后来的生物分类学奠定了基础。
3.2 现代生命科学现代生命科学发展以18世纪末的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标志,它认为物种的变异和适应能力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随后,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推动了生命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3.3 当代生命科学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前沿领域。
这些新兴学科和技术的出现,使得研究生命的方式越来越精确和深入。
4.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生命科学采用的研究方法丰富多样,包括观察、实验、模型构建等。
4.1 观察方法观察方法是最基础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直接观察生物的行为、形态、组织结构等特征,获取相关信息。
例如,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形态,通过望远镜观察物种生态行为。
4.2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生命科学中常用的研究手段,通过设计实验、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步骤,验证和推断某些生命现象的原因和机理。
例如,克隆实验、酶动力学实验等。
4.3 模型构建方法模型构建方法是利用数学、物理等方法,构建生物过程的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生物现象。
例如,生物网络模型、基因表达模型等。
5. 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生命科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生物发育、生物分子、生物生物能源等多个方面。
生命教育导论 教案
生命教育导论教案教案标题:生命教育导论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生命教育的导论知识,帮助他们理解生命的重要性、尊重生命、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关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概念。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
教学目标:1. 理解生命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2. 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周期和多样性;3. 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意识;4. 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身心健康;5. 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重点:1. 生命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2. 生命的起源、生命周期和多样性。
教学难点:1. 如何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意识;2. 如何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视频资源:关于生命起源和生命周期的视频;3. 小组活动材料:讨论问题和小组任务。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利用一段有关生命教育的引言或者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什么是生命教育?为什么生命教育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非常重要?步骤二:概念解释和讨论(15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解释生命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2. 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生命教育?步骤三: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20分钟)1. 播放有关生命起源和多样性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不同生物的起源和多样性;2. 引导学生讨论:生命多样性对我们的生活有何意义?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步骤四:生命周期和尊重生命(20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生物的生命周期和生命的可持续发展;2.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的理解;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和观点。
步骤五: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20分钟)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 小组任务:每个小组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宣传海报,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宣传海报,并进行简短的解释。
生命教育参考文献汇编
生命教育参考文献汇编生命教育参考文献汇编引言生命教育是一种综合性教育概念,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理解与关爱,并让他们认识到生命的多样性和互相依赖性。
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生命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社会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生命教育参考文献,这些文献将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有关于生命教育的深入了解和指导。
1. "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 - 苏珊·德尔克罗斯特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面的生命教育框架,介绍了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原则。
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
此外,该书还探讨了生命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提供了一些案例研究,说明如何在学校和社区中实施生命教育项目。
2. "生命科学教育的创新方法" - 约翰·希德纳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些创新的生命科学教育方法,旨在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作者讨论了使用实验室实践、科学探究和技术应用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该文献还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教师将这些创新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3. "生命伦理学导论" - 哈尔·福森这本书涵盖了生命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旨在帮助学生反思关于生命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作者讨论了人类生命的价值、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以及生命伦理学在医学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该文献介绍了一些经典的伦理案例,并提供了一些讨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
4. "生命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 马拉松·巴拉斯这篇文章探讨了生命教育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意识。
作者介绍了一些教学策略和实践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该文献还提供一些建议,帮助教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生命教育的教学实践中。
生命科学导论学习重点和难点有全部答案最终版
生命科学导论学习重点和难点有全部答案最终版1..生物技术这个词最初是谁提出的?最初的含义是什么?2.1982年国际合作组织及发展组织对生物技术重下的定义是什么?3.现代生物技术的含义及其特征?4.生物技术所牵涉的行业种类?它的应用领域存有哪些?5生物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6.研究生物工程的意义?7.何时谁首先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建立了微生物的纯种培养技术?8.何时谁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9.何时那个大学构筑了第一个重组dna分子?10.何时何地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遗传工程公司?1.研究生物学的目的2.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3.生物科学的前沿存有哪些?4.21世纪将面临的许多世界性的难题?怎样根本解决?5.人工种子的构成及特点,具有哪些突出的优点?6.干扰素是什么?7.生命的物质基础就是什么?8.生命的本质特征存有哪些?(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
)本质特征有: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新陈代谢;应激性和运动;内稳态;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适应;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⑴生物体就是由蛋白质、核酸、脂类、糖类、维生素等多种有机分子以及c、h、o、n、p、s等无机元素共同组成。
⑵蛋白质:由20种氨基酸组成。
⑶核酸:由8种核苷酸组成。
⑷各种生物基本建设基因程序的遗传密码就是统一的,各种生物都就是以atp(三磷酸腺苷)为贮能分子9..研究生命过程的方法一般研究方法: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历史法研究步骤:重新认识问题――收集资料――明确提出假说――检验假说――评价数据――结果报导1.生物大分子的含义?分成几类?生物大分子都是由简单的有机小分子按一定的次序由各种不同的化学键互相结合而形成,分子量很大,并在机体中发挥特定功能。
事实上,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物大分子都是在碳原子构成的不同骨架上建立起来的。
可分为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
生命科学导论复习纲要讲解版
⽣命科学导论复习纲要讲解版⽣命科学导论复习纲要+讲解第⼀章绪论1.⽣命科学知识重要性表现在哪⼏个⽅⾯?当今⼈类社会⾯临最重⼤的问题和挑战6个重要⽅⾯⼈⼝膨胀,粮⾷短缺,环境污染,疾病危害,能源危机,⽣态破坏。
解决这些问题,在很⼤程度上将依赖于⽣命科学的发展。
⽣命科学对⼈类经济、科技、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是全⽅位的。
2.试从哈佛⼤学,⿇省理⼯和我校的通识课程设计,看⽣命科学导论课程的重要性?⽂理见长的哈佛⼤学8类通识课,⽣命科学单独列出。
⼯学见长的MIT 的⼈⽂社科和科学两⼤类,科学中单独⽣命科学。
我校九⼤类中,也单独突出⽣命科学(⾃然进化与⽣命关怀),这些同时课程的共同设置说明⽣命科学对于专业⼈才的培养是⾮常重要的。
3.为什么⽣命科学将成为物理学之后的带头学科,如何才能发挥它的作⽤?⾯对复杂系统的许多问题,科学界把⽬光转向⽣命科学,寻求新的概念,新的观点,新的思路。
⽣命科学必须与多学科形成交叉学科和边缘领域,才能同时提供机会与挑战。
4.请从⽣物学,物理学⾓度对⽣命下⼀个定义?⽣命是主要由核酸和蛋⽩质组成的具有不断⾃我更新能⼒的多分⼦体系的存在形式,是⼀种过程,是⼀种现象。
5.⽣命的四个最显著的特征及其对⽣命体的意义是什么?严整有序的结构:适应不同环境和⽣存需求能量交换(新陈代谢):维持分⼦结构熵值变化需要应激:⽣存需要⾃我复制:维持⽣命在时空上的延续6.奥巴林的⽣命起源假说(每个阶段的形成物质和相应条件)(1).原始海洋形成:⼤约40 亿年前的地球的地表形成,原始⼤⽓中充满了⽔蒸⽓、⼆氧化硫,氨、甲烷等⽓体。
随着温度冷却,降到地表的⽔形成江、河、湖、海。
(2).有机⼩分⼦的形成:⼤⽓中和⽔中丰富的⽆机⼩分⼦,在宇宙辐射、⽕⼭爆发、雷电等多⽅⾯能量的作⽤下,逐渐形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有机酸、单糖、脂类、碱基等。
(3).⽣物⼤分⼦和团聚体⼩滴的形成:原始海⽔中的有机化合物⼩分⼦,在岸边的岩⽯或粘⼟表⾯浓集,受到热的催化,合成为⽣物⼤分⼦。
生命教育概论
生命发展的化学进化
+ 包括生命起源的原始地球条件(原始海洋,
原始大气,雷电,紫外线)和化学进化的 四个过程
+ 生物进化
的过程
+ 从简,
+ 从低等到
高等
生命发展经历的五个阶段
+ 无机小分子 + 有机小分子
+ 生物大分子
+ 多分子体系
+ 原始生命
分享小故事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 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 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 但不是真买。记住,无论别人给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 拿着势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好奇的对他的石头感兴 趣,而且价钱越出越高。回到院里,男孩兴奋的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 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再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出10倍 地价钱来买这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去展示。 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10倍。由于男孩怎么也不卖,石头竟被传扬为 “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都告诉了 院长,并问院长为什么会这样。 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慢地说道: “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 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高了它的价值,竟被传言为稀世 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吗?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生命就有意义, 有价值。”
+
电影《生命之树》 在故事的结尾,迷茫
的杰克明白了生命的真 谛,他理解了爱、美、 善、真。杰克最终发现, 他的认知的起点就来自 于自己的家庭--那是 他的第一所也是最重要 的学校。在家庭里,他 学习到了关于世界的真 相、自我意识的起源, 以及如何对这个世界施 以博爱。
刘慧版生命教育导论主要内容
刘慧版生命教育导论主要内容刘慧版生命教育导论主要内容一、导论在刘慧版的生命教育导论中,作者通过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和应用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真谛,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刘慧版生命教育导论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生命的本质和价值刘慧版生命教育导论首先深入探讨了生命的本质和价值。
生命是宇宙中最宝贵的礼物,它赋予了我们存在和成长的权利,是我们得以感知世界的基础。
作者从生命的多种形式和表现出发,引导我们思考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生命的每一次呼吸都是珍贵的,每一个微小的细胞都承载着无限的可能。
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积极面对生命中的困难和挑战。
三、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刘慧版生命教育导论中,作者强调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通过生命教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培养健康的身心状态,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生命教育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宝贵,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成长。
在现代社会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更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生命教育的实践方式和方法刘慧版生命教育导论还对生命教育的实践方式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作者提出了许多实践性的建议,例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学会饶恕和感恩等。
这些方法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落实生命教育的理念,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生命教育的实践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坚持,培养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刘慧版生命教育导论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书籍,它不仅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生命的本质和价值,同时也激发了我对生命教育的兴趣和热情。
生命教育涉及到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它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将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贯彻生命教育的理念,珍惜每一个生命瞬间,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成长。
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指南
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指南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指南导论生命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涉及到幼儿的生命、成长和发展,关系到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
在幼儿园教学中,生命教育需要以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教育手段进行,同时,在生命教育中,教师需要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份生命教育指南,指导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工作。
一、生命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是指对孩子的生命现象、生命规律等生命基础知识的教育及人生观、价值观、人生目标与道德观念的培养。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生命发展的重要时期,生命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之一。
生命教育的意义如下:1. 帮助孩子认知生命生命教育帮助孩子认知生命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让孩子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2.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命教育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使他们能够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环境有正确的认识和看法,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成为品德高尚的公民。
3. 帮助孩子适应人类进步和科技发展生命教育可以培养孩子具备适应人类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能力,使他们在科技和生命的交汇点能够准确把握生命的主要特征和各阶段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生命的资源,发挥生命的潜力。
二、开展生命教育的方法1. 游戏体验法游戏是幼儿期间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孩子轻松地学习生命知识。
例如,在生命教育中,可以设置“小小消防员”、“小小医生”等主题活动,让孩子在模拟中学习生命的救治和保护。
教师可以在活动中逐步引导孩子认识火灾、需要怎样报火警,如何灭火等,同时还要让孩子了解“生病的原因”、“生病了应该怎么办”等相关养生知识,这样能够有效地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会生命的保护和普及知识。
2. 图片指导法通过图片指导法,让孩子看到真实的生命状况,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认识生命,加深对生命的重视与保护。
例如,教师可以让孩子观赏一张“生命之树”的图片,教孩子懂得生命之树如何生长,每个部位的功能,每个分支、叶子、果实的形态。
生命教育导论
人类生命中的性与性教育—以中国人流现象为例性,是人类的本能需求,既是天使也是魔鬼;人类通过发生性行为而繁衍生息,也会有性犯罪的发生,这一切都来源于生命中这一无法回避的话题。
几十年前,中国人谈性色变,可如今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性观念在华夏大地日渐开放,这一转变如今看来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由于我国在生命教育问题上严重不足,尤其关于性教育这一问题上也几乎是一片空白,未婚先孕、乃至过早地发生性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屡见不鲜;这些不仅严重影响当事者的生活和生命健康,而且迫于社会压力的情况下对所孕育的生命的对待上也引发了在生命层次上的思考还有无尽的争议。
在中国,由于特殊的人口的国情和人口政策,人工流产是自由自愿性质的个人行为,不违反法律。
在性教育缺失和避孕知识缺乏的条件下,人流(“人工流产”简称)在我国日益普遍化、集中化,有愈演愈烈之势。
每年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据一项新的调研数据称,中国每年人工流产人次多达1300万,其中未生育妇女约占一半。
目前中国未成年少女做人流的低龄化趋势越演越烈,未成年手术患者比例达到40到50%,即在校的女学生数量有600万左右。
虽然手头没有外国“人流”的统计数据,但从“1300万”这个总数来看,称中国为世界“人流大国”恐怕一点也不为过。
第一次怀孕便“人流”、反复性“人流”都有可能对女性身心造成伤害,甚至会导致终生不育;而少女“人流”产生的后果则更为可怕。
可从相关统计数据看,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妇女中约有一半是重复流产,25岁以下妇女占一半,有三分之一妇女是第一次怀孕。
这怎不让人为之担心。
而每当寒暑假过后,各地医院妇产科门前络绎不绝的花季少女,则更令人忧心忡忡。
性,作为生命的使命不能禁止,因噎废食的禁欲主义是极不可取的,即使有些时候这是一些苦难的根源;人类生命之花开得璀璨夺目,性是人类生命中的调节剂,其重要性也毋庸置疑。
纵使当前社会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也不能怀疑性在生命里存在的重要意义。
生命科学导论 教案
生命科学导论教案教案标题:生命科学导论教案目标:1. 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巧。
教学难点:1. 生命科学的复杂性和广泛性。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实验材料和器材。
3. 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参考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成果,引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激发他们思考和讨论。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生命科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包括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2. 介绍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如细胞理论、进化论等。
3. 介绍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技巧,如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如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或模拟自然选择实验。
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培养他们的实验技巧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个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问题或案例。
2.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五、知识总结(10分钟)1.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提问和解决疑惑,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或实验报告,巩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参考书籍,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其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生命中的性与性教育—以中国人流现象为例 性,是人类的本能需求,既是天使也是魔鬼;人类通过发生性行为而繁衍生息,也会有性犯罪的发生,这一切都来源于生命中这一无法回避的话题。
几十年前,中国人谈性色变,可如今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性观念在华夏大地日渐开放,这一转变如今看来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由于我国在生命教育问题上严重不足,尤其关于性教育这一问题上也几乎是一片空白,未婚先孕、乃至过早地发生性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屡见不鲜;这些不仅严重影响当事者的生活和生命健康,而且迫于社会压力的情况下对所孕育的生命的对待上也引发了在生命层次上的思考还有无尽的争议。
在中国,由于特殊的人口的国情和人口政策,人工流产是自由自愿性质的个人行为,不违反法律。
在性教育缺失和避孕知识缺乏的条件下,人流(“人工流产”简称)在我国日益普遍化、集中化,有愈演愈烈之势。
每年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据一项新的调研数据称,中国每年人工流产人次多达1300万,其中未生育妇女约占一半。
目前中国未成年少女做人流的低龄化趋势越演越烈,未成年手术患者比例达到40到50%,即在校的女学生数量有600万左右。
虽然手头没有外国“人流”的统计数据,但从“1300万”这个总数来看,称中国为世界“人流大国”恐怕一点也不为过。
第一次怀孕便“人流”、反复性“人流”都有可能对女性身心造成伤害,甚至会导致终生不育;而少女“人流”产生的后果则更为可怕。
可从相关统计数据看,中国每年人工流产妇女中约有一半是重复流产,25岁以下妇女占一半,有三分之一妇女是第一次怀孕。
这怎不让人为之担心。
而每当寒暑假过后,各地医院妇产科门前络绎不绝的花季少女,则更令人忧心忡忡。
性,作为生命的使命不能禁止,因噎废食的禁欲主义是极不可取的,即使有些时候这是一些苦难的根源;人类生命之花开得璀璨夺目,性是人类生命中的调节剂,其重要性也毋庸置疑。
纵使当前社会已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也不能怀疑性在生命里存在的重要意义。
有性才能有性行为,也才会有生命,有生死。
足矣看出建立正确的性观念的重要性,这不但又利于个体生命历程的发展,而且还会有效减少性犯罪的形成,当然这不能杜绝该类犯罪的产生可以预见的是这类越轨行为必然与这种观念存在天然的联系。
对性的认识,既要科学也要理性,不偏不倚,更不可回避,不然只能自食其恶果。
同时,性也是人类生命一段时期内的困顿,迷惑,或者说是一种渴望与好奇。
这并不是什么可耻的,这是人类生命本质的决定,是正常人类基本需求及生理需求。
但是在性的问题上总会让一些人误入歧途,给自己或别人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这不能说不是对生命之花的摧残。
不得不承认现实社会性往往会沦为工具,桃色交易,性服务与性产业等都以次作依托真真切切地存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历史悠久,绵延不息。
这其中性成为了满足性本能之外的欲望的牺牲品,生存、发展,或者是资本的一种。
生命有自由的权利,在我看来也就有拿性以肉体作为形式进行交换的权利,这本来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所以在有些国家性交易是合法的行为。
在人类交往和认识过程中,在异性间自然而然的吸引之后所形成的情感在这里姑且用爱情来定义这一情感,而顺其自然地发生性行为这是无法杜绝的更是违背人性的本能。
在这样的过程里更多人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心甘情愿地对爱的表达形式而已,进一步说是爱情经历之中所享受的一部分美好,是全身心投入情感的过程,甚至是传递爱情忠诚度的一种基本的行为表现。
不仅在异性之间还在同性中有性的身影,对同性恋的看法在很大程度是折射出性观念的影子,对这样群体的行为也是生命经历里社会化行为的体现,更别提集体性行为了。
生命存在就免不了提及生命健康问题,这不外乎肉体和精神的健康状况。
对性的压抑或者放纵无一例外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的后果,但是同时也会造成心理障碍以及精神疾病。
另外,性的解放和自由,在性行为中措施不当容易感染疾病,在性服务业中这一类情形比较明显,艾滋病就能通过性感染。
生命既能成于性,也能败于性,性就是一把双刃剑。
经过历史的轮转,中国当代性观念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逐渐开放,从不同时期的文艺作品可以看出,而且最好的证明就是在言传身教的经验之谈中得知存在着这样的发展,当然不同时代人也都会有切身的感受。
当代大学生群体在性这方面的体现更是明显,这里也主要针对这一群体来分析。
性观念的开放,在社会尤其在城市地区、学校、学校周边的宾馆都可以发现售卖避孕套及相关性产品的设备和商店。
在校园中卿卿我我也习以为常,甚至有一些出格的行为,性行为在这样的群体中日益变得有“羞”而无“耻”。
当然这是在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世人眼中的表现,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背后又怎样的精彩谁又能猜得透看得清呢?手淫、自慰不会在人类社会消失,在一些购物网站上能找到五花八门的与性相关的商品,大学生浏览成人网站,观看限制级的资源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也是大学生的世界。
生命中充斥着这些并不能以偏概全地去批评什么,或者抵制摧毁这些,生命就是五彩斑斓,有快乐有痛苦,有自然也有窘迫,有高雅更有低俗。
他们那么年轻,那么有激情,所以必须要为自己的激情买单,这也是生命里的苦涩。
用一个更加准确的定义“人流”就是堕胎。
这在中国是合法而自由的,而在美国这甚至是一个重要的政治议题。
在中国中堕胎一年1300万人次,这是居于世界首位的,而女大学生和女中学生占了很大部分,女大学生达到1/3之多,实在不得不让人担忧。
这种担忧一方面表现在堕胎的问题上,另一方面是堕胎对母体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连带的社会效应。
显而易见堕胎所处理掉的是一个生命,这在伦理上存在争议,彻底的剥夺了一个新生命生存的权利,虽然这个生命还没有完全独立,还依赖于母体,这是否就能由母体决定最终的走向呢?这一只以来争论不休也没有定论或者主流的观点。
在我看来,将一个生命消灭在开始的阶段与在中途消灭没有任何区别,生命结束后毁损其肉体都被认为是不人道的行为那在对开始阶段的生命的扼杀又何尝不是呢?生命是一个过程,不管有多长,任何故意提前结束的做法都是不人道的,尊重生命就要尊重生命存在的分分秒秒乃至生命的遗迹,尤其是人类的生命。
怀孕的母体也是鲜活的生命,在做人流后对其身体的损伤是不可补救的,在带走一个生命的同时也损害了另一个生命这简直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现实总是讽刺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人流越来越顺利,无痛人流之类的成了医疗机构的生财之道。
一方面有人利用技术堕胎而另一方面有人又运用技术辅助生育,多么讽刺的人类行为,或许堕胎导致了需要辅助生育。
说到底就是在自作自受,自己在玩弄自己的生命,这也是生命的本质的体现,是不可抗的人类的局限性。
一旦长期大范围的堕胎必然会在社会上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会影响整个民族的生育质量。
实在要引起社会与政府的关注并且加以干预与引导,立法、管制、出台规则,成立社会监督机构,遏制堕胎行为的泛滥。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中国之所以成了“人流大国”必须要弄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女性,特别是年轻的女中学生、女大学生意外怀孕,最终加入“人流”大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小性教育的缺失,这种缺失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几乎是一片荒漠化。
所以这种缺失的后果也必然会是灾难性的。
然而性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问题和责任,更应该是政府、家庭、社会的责任,因此对这种缺失所导致的后果都难辞其咎。
而性教育在中国的开展举步维艰,成效不会有明显的体现,现实恰恰反映的是一种缺乏性教育的现象。
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的做的就比较完善,甚至香港、台湾都要比内地要好很多。
学校在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不仅体现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而且在个人发展、灾难防护和性教育等生理教育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忽略性教育这一方面,这他们人生的早些时候让他们对自己的生命有足够的理解是绝对有必要的,需要学校教育的开导。
政府作在性教育问题上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制定妥善的教育政策和方针,将性教育纳入教育体系是有必要的,从小学到大学都需要开设相应的性教育课程;同时,在针对社会上的堕胎行为必须给予重视,做好监督、监管工作,将这一个人自由性行为做到合理合法化,真空化的管理就足以说明政府的失责,必然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家庭在一个人的成功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每个人的教育里家庭教育即使不比学校教育重要也应当一样关键,家庭中孩子一旦问道关于性的问题,中国夫妇一般会搪塞孩子,言辞闪躲;这是最不合理的做法,正确的做合理疏导,加上科学的教育和启蒙。
社会新闻舆论宣传方面也要承担性教育的义务,宣传性健康知识,性教育的知识;而不能仅是追逐利润做各种性产品和堕胎的广告宣传。
性和性教育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性的问题。
个人应当主动通过正确途径学习性知识,接受规范性教育,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性,合理处理人际关系,这无疑有利于个人生命历程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性和性教育在人类生命中的必不可少,可以促进生命发展,认识生命,也能作为社会发展中开明的积极因素,推动社会前进。
而最重要的是更能让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有别于动物的人,脱离了低级本能束缚的生命。
关于流浪乞讨政策的思考我国的流浪乞讨社会政策的发展的时间所经历的过程不够长,政策的内容也不够详细。
其发展经历了1982年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到2003年发布颁行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草案)》这样的主要的发展,说明了解决社会流浪乞讨的政策由过去的收容遣送到如今的社会救助。
但是,如今这一问题仍然是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会面临新的问题和困境。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积累较多,环境复杂,国家也开始着手各方面的改革。
而我国的社会救助方面的建设主要放在社会保障体系之下的,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救助是最低层次的保障,另一方面,这一问题的存在由来以及,想彻底根治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在这方面的重视和改革程度都不够。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流浪乞讨现象大致呈现出以下几种状态:第一,我国基本上建成的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体系极其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城乡的区别上,城市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救助体系,有大量的救助站点,同时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农村地区由于先天不足,根本没有这种救助机构,只有最低生活保障,但并不是所有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在享受该制度保障的范围之内,这以至于流浪乞讨现象在贫困落后地区也比较明显,而且流动性强。
第二,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效果不明显。
虽然在已经取消了遣送制度,但是主动去救助站的人员少,同时即使是被动进入救助站的人员不久之后又会继续选择流浪或者乞讨,他们并不愿意接受救助。
所以,究其原因不外乎救助并不能彻底使他们摆脱窘境,这里也不排除主观因素,但是毕竟有这样想法的人还十分有限。
第三,该群体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