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主要断裂带一览表

合集下载

江西相山西部河元背菱形断块构造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江西相山西部河元背菱形断块构造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江西相山西部河元背菱形断块构造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许健俊【摘要】相山铀矿田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其内铀矿化与断裂构造紧密相连.相山西部已探明12个矿床,在平面上多数分布于NE、NW向构造围成的菱形断块内,少数处于NE、NW向构造交汇部位及附近.菱形断块自西向东分别为:河元背、居隆庵、芙竹坪3个菱形断块.河元背菱形断块内发现4个矿床,有湖港、河元背和牛头山铀矿床以及近年来探明的河元背8号带矿床,断块内构造发育,主要有NE向、NNW向、近SN向构造共同控制着断块内铀矿化的产出.铀矿体赋存于断裂构造破碎带或裂隙带中.显然,构造对河元背菱形断块内铀矿化具控制作用.【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8(009)008【总页数】6页(P1548-1553)【关键词】河元背菱形断块;构造;铀矿化【作者】许健俊【作者单位】核工业二七○研究所,南昌3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40 引言相山矿田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探明的铀矿资源量大,有着中国铀都之称。

其铀资源储量规模仍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前人在相山地区开展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已有50多年历史,并具有丰硕的找矿成果,发现和落实了大、中、小型铀矿床20余个。

相山矿田内铀矿床空间展布主要分为:北部铀矿体通过东西向基底断裂带控制、中部铀矿体通过东西向基底断陷带控制、西部铀矿体通过北东向基底断裂带控制,且东西向基底断裂与北东向基底断裂带交汇部位矿床规模变大、品位变高。

相山西部至今为止发现12个铀矿床。

1 矿田地质背景相山火山盆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碰撞接壤部位,位于我国重要的铀成矿带——NE向赣杭火山岩型铀成矿带南西端地,其平面形态为椭圆状,是一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核工业北京第三研究所,1980),受制于相山大型火山塌陷盆地。

相山火山塌陷盆地呈近东西向椭圆形,基底以新元古界震旦系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中低变质岩系为主。

中国主要区域断裂简表

中国主要区域断裂简表
h.
30
扬子陆块北缘断裂带
gls.
76
长乐—南澳断裂带
h.
31
宜山—全南断裂带
77
会昌—云霄断裂带
32
王五—文昌断裂带
h.
78
九江—宁德澳断裂带
33
九所—陵水断裂带
79
余杭—三门湾断裂带
34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
mpb.,oφ.,Ec.,h.
80
台东纵谷断裂带
pbb.,gls.,oφ.,h.
35
龙木错—澜沧江断裂带
49
嫩江—青龙河断裂带
h.
4
阿尔曼太断裂带
gc.,oφ.
50
四平—哈尔滨断裂带
5
克拉麦里—二连断裂带
gc..gls.,oφ.,h.
51
狼山断裂带
h.
6
锡林浩特北缘断裂带
52
聊城—兰考断裂带
7
札鲁特断裂带
53
汾渭断裂带
h.
8
博格达断裂带.
h
54
伊兰—舒兰断裂带Biblioteka 9伊林哈别尔尕—西拉木伦断裂带
pbb.,gls.,oφ.,h.
集宁—凌源断裂带
61
师宗—弥勒断裂带
16
库尔勒(天山南缘)断裂带
gls.,h.
62
慈利—凯里断裂带
17
且末—北山断裂带
h.
63
鸭绿江断裂带
18
若羌—敦煌断裂带
h.
64
烟台—日照断裂带
19
阿尔金断裂带
pbb.,gls.,oφ.,Ec.,h..
65
牡丹江—鹤岗断裂带
20

江西地质概况 六

江西地质概况 六

江西地质概况六江西地质概况2004年3月19日17:9一、地层江西地层发育齐全。

中元古界、上元古界下部主要分布于赣北及赣中南的北部;震旦系多分布于赣北及武夷山区,其他地区有零星分布;寒武系—志留系除赣北分布较广外,赣中南地区的寒武系多分布于赣中、赣西一带;奥陶系分布于湘赣边境;志留系在赣中南缺失;晚古生代地层全省都有分布,但由西往东、由新到老逐次超覆,岩相由海相变为陆相;中新生代地层,全省均有分布,但东部较西部更发育,多以断陷盆地形式出现,东部多夹火山岩,西部多为陆源碎屑沉积;第四纪中更新世早期在山岳地区出现冰川堆积,河谷平原多为河湖沉积,低山丘陵地带洞穴中分布着洞穴堆积。

根据全省各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生物群特征沉积相和古地理环境的分析,可划分若干地层地理区。

中元古界—奥陶系划分为江西北部和南部两个地层地理区,其中震旦系的北部地层地理区又进一步划分为武宁—彭泽、德兴—上饶两个分区;奥陶系北部地区又分为九江、武宁—玉山两个分区;志留系仅分布于赣北;泥盆系划分为赣北区、莲花—上高区、崇义—龙南区、于都区;石炭系划分为九江区、安福—乐平区、崇义—于都区、龙南区;二叠系划分为九江区、宜春—乐平区、铅山—信丰区;三叠系划分为修水—瑞昌区、萍乡—上饶区、信丰区;侏罗系划分为河桥区、吉安—铅山区、于都安远区;白垩系、第三系分布于各断陷盆地中,均为陆相堆积,未进行分区。

上述各时代地层分区,基本上反映了我省岩相变化和分布的特点。

江西变质地层,分布很广。

赣北地区的双桥山群初步划分为上下两个亚群,四个岩组,并在德兴铜厂下亚群中获1401百万年同位素年龄数据,在赣西北、赣东北尚获大量微古植物化石,根据鉴定,双桥山群大致可与河北蓟县剖面的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相当。

赣中南地区的变质地层,划分为晚元古界下部、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

其中震旦系顶部的硅质岩,可作为与寒武系划分的明显标志;寒武系采获大量小型无铰腕足类、海绵骨针化石,结合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三个群;奥陶系笔石相地层层序完整,笔石丰富,进行了笔石建组工作。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1.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邯邢地区位于河北省南部,包括邯郸和邢台两市。

全区地形西部为山区丘陵,东部为平原,地形总趋势呈西高东低。

气候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531~552mm。

邯邢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铁资源著称,矿产资源开发已经成为该区主要产业之一。

依靠资源优势,目前初步形成了煤炭、冶金、电力、陶瓷、建材、纺织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河流,区内从北到南主要有沙河(上游为朱庄川也称北沙河、渡口川也称南沙河)、洺河(上游为马会河、北洺河、南洺河)、滏阳河、漳河(上游为清漳河、浊漳河)。

除漳河属南运河水系外,其余均属子牙河水系(见图1-1)。

流经石灰岩的河流渗漏严重。

水库,区内大型水库主要有:朱庄水库、东武仕水库和岳城水库(见表1-1)。

中小型水库主要有:野沟门水库、东石岭水库、峡沟水库、口上水库和车谷水库。

表1-1 主要水库一览表岳城水库漳河1970 18100.0 10.09中小型野沟门水库北沙河518.0 0.52东石岭水库南沙河1978 169.0 0.68峡沟水库马会河1960 11.0 0.057口上水库北洺河1969 139.1 0.246车谷水库南洺河1974 124.0 0.371.2 区域地质概况 地层本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界赞皇群片麻岩,震旦亚界、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与第四系松散岩层,其次是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三系的砂砾岩、页岩等。

同时伴有岩浆岩的侵入。

基岩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岩层倾角一般10°左右,局部地段受构造的影响,地层产状有所变化。

石炭二叠系地层是区内主要含煤地层,夹有8~10层煤和3~5层薄层石灰岩(图1-2)。

么犭构造邯邢地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天山-阴山、昆仑-秦岭两个巨型纬向构造带之间,“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边缘,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太行山复背斜)与第二沉降带(华北沉降带)之间的过渡地带(见图1-3)。

中国主要区域断裂简表

中国主要区域断裂简表
表5-1中国主要区域断裂简表
系统
断裂带名称及编号
备注
系统
断裂带名称及编号
备注
古亚洲断裂体系域
1
额尔古纳断裂带
gls.
华夏|滨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洋断裂体系域
47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断裂带
h.
2
德尔布干断裂带
gc.,gls.,oφ.
48
涿州—安阳断裂带
3
额尔齐斯—呼玛断裂带
mpb.,gls.,oφ.,Ec.,h.
49
嫩江—青龙河断裂带
81
台湾中央山脉断裂带
特提斯断裂体系域
36
班公错—怒江断裂带
pbb.,gls.,oφ.,h.
82
台西山麓断裂带
h.
37
噶尔—纳木错断裂带

贺兰|康滇断裂体系域
83
鄂尔多斯西缘断裂带
h.
38
雅鲁藏布江断裂带
mpb.,gls.,oφ.,h..
84
龙门山断裂带
h.
39
定日—洛扎断裂带
h.
85
菁河断裂带
h.
gls.
76
长乐—南澳断裂带
h.
31
宜山—全南断裂带
77
会昌—云霄断裂带
32
王五—文昌断裂带
h.
78
九江—宁德澳断裂带
33
九所—陵水断裂带
79
余杭—三门湾断裂带
34
金沙江—红河断裂带
mpb.,oφ.,Ec.,h.
80
台东纵谷断裂带
pbb.,gls.,oφ.,h.
35
龙木错—澜沧江断裂带
mpb.,gls.,oφ.,h..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高清版: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高清版: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

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高清版:中国21个大城市地震断层带中国地震断层分布图公布,台湾地震断层最多最多,山东东北部有零星分布.中国地震断层探清看看你所处的省市有没有地震危险:#中国地震断层:国内21个大城市断层带摸清已有准确位置(图)中国地震断层什么是地震断层?#地震断层是指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带。

又称地震断裂。

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显示,在地震断层上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都相对严重。

如果建房时避开地震断层,就能有效地预防地震伤亡。

研究人员已经呼吁立法禁止在地震断层建筑房屋。

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

它的分布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严格地依照断裂运动发生的。

从这个观点说,地震直接与断裂运动有关。

人类历史时期的地震活动,对整个地质时期来说,虽是短暂的一瞬间,但无论是历史地震还是现代地震,都属于地壳运动阶段中的最新活动。

#为何中国地震断层多?我国处于环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等几个板块相接的地方,至少有495个中国地震断层带。

如果将中国地震断层带很详细地勾画出来,可以有效减轻地震的破坏。

到2020年左右,中国内地存在的主要地震活动带将全部被勾画出来,精确的地震区划图将作为建造房屋的新标准。

地震断层是指近代大地震造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连续分布的中国地震断层带。

又称地震断裂。

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研究显示,在地震断层上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都相对严重。

如果建房时避开地震断层,就能有效地预防地震伤亡。

研究人员已经呼吁立法禁止在中国地震断层建筑房屋。

#中国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经开始在人口集中的21个大城市进行了地层活动断层带的研究,并且将研究成果绘制成图。

研究显示,中国至少有495个地震断裂带,现在所研究出的地震断层分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到了2020年,中国内地所存在的主要地震带将被全部勾画出来,那个时候可根据这个中国地震断层图表有效地建立预防地震的措施。

赣江断裂带中生代的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赣江断裂带中生代的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2006年1月地 质 科 学CH I N ESE JOURNAL OF GE OLOGY 41(1):64—80 3本文得到四川省重点学科建设资金资助(Z D12414)。

梁 兴,男,1965年3月生,在读博士生,高级工程师,石油地质与勘查专业。

2004-07-15收稿,2004-12-26改回。

①杨明桂,钟南昌,郭英杰,黄金喜,杨森生.1981.赣江断裂带的形成与演化.地质科技动态,第9期.②郭英杰,黄金喜,杨淼生.1981.赣江构造带基本特征及郯庐断裂带南延问题的讨论.地质科技动态,第9期.③郭英杰,黄金喜,杨淼生.1982.江西省赣江构造带基本特征初步研究报告.江西省地质矿产局.④周松源,张介辉,唐协华,覃 军,姚秋昌,谭 洪,梁 兴,徐克定,王仲达.2002.鄱阳盆地南鄱阳坳陷油气地质早期评价研究报告.中国石油浙江勘探分公司.赣江断裂带中生代的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3梁 兴1 吴根耀2(1.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成都 610500; 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摘 要 赣江断裂带是江西省境内醒目的北北东向平移断裂构造带,由一系列北北东向、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束组成,表现为一个大规模的左行走滑脆性剪切带并兼具伸展断陷和右旋走滑的成份。

赣江断裂带在重力、航磁异常呈现为显著的梯度带,是一条晚中生代的岩浆岩带,控制了以鄱阳盆地为代表的一系列白垩纪2古近纪沉积盆地的形成与发育。

该带在中生代的演化可分为早2中侏罗世压扭、晚侏罗2早白垩世左行平移和晚白垩世上盘斜落的右行平移3个阶段。

在侏罗纪以来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斜向俯冲的大背景下,赣江断裂带的形成和演化与华南广为发育的燕山期陆内造山作用密切相关,北北东向断裂的发育则直接受郯庐断裂早白垩世左行走滑活动控制,因而表现出“北强南弱”和“北早南晚”的特点。

白垩纪时赣江断裂的活动方式与郯庐断裂一致,可认为是后者的南延。

关键词 赣江断裂带 燕山造山带 郯庐断裂 运动学 动力学中图分类号:P5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63-5020(2006)01-064-171 地质概况“赣江断裂带”一词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末由江西省地质局陈苇鸿提出,60年代初的煤田地质勘探和70年代清江盆地的石油普查、重磁普查时得到确立和验证①②③④,江西省地质矿产局(1984)称之为“新干—湖口深断裂”。

江西崇义老庵里破碎带蚀变岩型锡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江西崇义老庵里破碎带蚀变岩型锡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江西崇义老庵里破碎带蚀变岩型锡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江西崇义老庵里破碎带蚀变岩型锡钨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江西崇义老庵里矿区是一个以锡钨为主要矿产的多金属矿床,该矿床主要分布在老庵里花岗斑岩体旁的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中。

以下将详细介绍该矿床的地质特征。

一、区域地质背景华南地区是锡、钨、铜、铅等多金属矿床的主要形成区域,而江西是华南地区最为重要的锡和钨资源产地。

崇义老庵里矿区位于江西省东南部的崇义县境内,属于南岭成矿带。

该区域的地质构造以南北走向的老庵里断裂带为主,断裂带上赋存有一系列破碎带蚀变岩体,其中崇义老庵里矿区就是在这样的地质构造背景下形成的。

二、岩体类型与蚀变特征崇义老庵里矿区的主要岩石类型是花岗斑岩,花岗斑岩为中酸性深成岩,主要矿物有石英、斜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等。

在矿床形成过程中,花岗斑岩经历了一系列破碎和蚀变作用,从而形成了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

具体而言,花岗斑岩与破碎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接触带。

在接触带内,花岗斑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破碎和蚀变,形成了一系列矿化带和矿化点。

矿化带主要为石英脉、石英钨矿化带和石英锡化带等,而矿化点则主要为石英脉型和脉状灰岩型矿化点。

三、矿床类型与金属赋存特点崇义老庵里矿床属于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主要矿产有锡、钨、铜、铅、锌等。

其中,锡和钨是该矿床的主要矿产,其余金属则属于次要矿产。

锡矿主要赋存于石英脉和石英锡化带中,锡矿矿物以锡石、锡石方解石、辉锡石等为主。

钨矿主要赋存于石英脉、石英钨矿化带和长石脉中,钨矿矿物以白钨矿、黑钨矿、钨铁矿等为主。

四、成因类型与成矿时代崇义老庵里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成矿作用,其形成时代分别为奥陶纪和志留纪。

矿床形成的过程中,花岗斑岩与热液体发生了接触作用,从而促使了矿物的富集和矿床的形成。

五、矿体特点与矿床规模崇义老庵里矿床为广泛分布的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矿体多呈脉状和块状,矿脉走向以东北向为主。

该矿床多为中小型矿床,规模相对较小。

江南钨矿带(江西段)成矿规律

江南钨矿带(江西段)成矿规律

钨是我国关键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当前我国找矿勘查和资源储备的重要目标矿产。

江西金属矿产素有“南钨北铜”的分布格局,以萍乡—广丰断裂为界,南界面为赣南地区、北面为赣北地区(图1、图2)。

赣南以石英脉型黑钨矿而闻名于世,号称“世界钨都”;赣北地区以铜矿床而著称,赣北地区燕山期中酸性壳幔混合型岩浆岩(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具有独特的成矿专属性,并对赣北地区的找矿起指导作用。

2010年,王登红在南京“全国重要矿产和区域成矿规律研讨”会议上,首次提出江西“南钨北扩”的观点。

赣北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西段)和江南成矿带(江西段)。

近十年来,江南成矿带(江西段)大湖塘与朱溪两个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的发现,相继刷新了单个钨矿床钨资源储量规模的世界纪录。

江南钨成矿带(江西段)钨矿以储量规模大、矿体类型多、共伴生组分复杂、成矿年龄新等特点区别于赣南钨矿床[1-13]。

截至2020年7月,整个江南钨成矿带(江西段)地区已探获钨资源储量超550万t ,约占中国总钨资源储量的50%,彻底改变了世界钨矿资源储量分布格局。

本文拟通过对江南成矿带(江西段)钨矿床成矿规律研究,以期为江南成矿带(江西段)下一步钨矿勘查工作提供借鉴。

1—下扬子褶皱带;2—萍-乐坳陷带;3—江南造山带;4—华夏板块;5—大型/中小型石英脉型钨矿床;6—大型/中小型夕卡岩型钨矿床;7—大型斑岩型钨矿床;8—大型/中小型铜矿床图1江西主要金属矿产分布Fig.1Distribution of main metallic minerals in Jiangxi provinceDOI :10.3969/j.issn.1009-0622.2020.05.002江南钨矿带(江西段)成矿规律胡正华1,2,王先广1,陈毓川3,周卫2,王彦媛4,龚良信4,杨舒钧5(1.江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江西南昌330025;2.江西省不动产登记中心,江西南昌330025;3.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4.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003;5.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赣州341000)摘要:赣北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江西段)和江南成矿带(江西段)。

江西程浪坂韧性剪切带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江西程浪坂韧性剪切带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江西程浪坂韧性剪切带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段振元,潘应铭(江西省地矿局赣西北地质大队,江西 九江 332000)摘 要:江西程浪坂韧性剪切带位于江南东段成矿带九岭成矿亚带中部,多年来,对构造带金多金属成矿的研究程度不足。

本文在分析历年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形成的地球化学工作成果,通过成矿元素的集成分析和研究,认为程浪坂韧性剪切带与金多金属成矿的关系密切,异常查证新发现了一定规模的金矿体及铜矿体,证实该韧性剪切带具有较大找矿前景,相关成果对赣北古老变质基底的构造成矿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化探;异常特征;找矿前景;程浪坂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17-0045-4Geochemical Anomal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 of Chenlangban Ductile Shear Zonein Jiangxi ProvinceDUAN Zhen-yuan, PAN Ying-ming(Northwest Jiangxi Geological Brigade of Jiangx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Jiujiang 332000,China)Abstract: Located in Northern Jiangxi Province, Chenglangban Ductile Shear Zone is a linear structural belt named by former 1/50000 Xujiabu Geological Mapping. The 1/50000 stream sediment geochemical survey carried out on Chenglang region with ductile shear belt shows that Au, Cu, Pb, Zn and other elements in three stream sediments are abnormal. The anomalie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shear belt. After verified with soil geochemistry scanning, anomalies in Au, Cu, Pb, As and other elements are found. Also gold orebody and copper orebody have been discovered by surface geology investigation and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he prospecting potential therefore is good.Keywords: Ductile shear zone;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Abnormal characteristics; Prospecting potential; Cheng Langban1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杨子板块(Ⅰ)、江南地块(Ⅰ2)、九岭隆起()[1]东段,隶属江南隆起东段Au-Ag-Pb-Zn-W-Mn-V-萤石成矿带之九岭—鄣公山隆起Cu-Pb-Zn-W-Sn-Au成矿亚带中部。

江西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和分析

江西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和分析

申请A大学学士学位论文A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江西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和分析XXX指导教师: DGA专业名称: 地质科学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A大学200*年*月海洋地质学院200*年*月*日江西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和分析海洋地质 XXX 指导老师 DGA【摘要】古应力重建是研究区域构造演化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清山地区位于秦岭造山带的南缘,先后受到秦岭造山带、龙门山和大巴山等构造的控制。

本文根据野外露头,重点研究三清山地区发育的三大主要断裂带(大河-杨坝-竹坝断裂、正源-水磨-上两-官坝断裂、牟家坝断裂),对断层面的古应力标记、产状进行详尽的观测,并利用Angelier等提出的古应力分析方法及相关的配套软件对野外实测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古应力图,恢复出该地区的构造演化。

结果显示,本区发育三组不同性质的断裂。

在印支-燕山期,本区主要是受到秦岭巨型推覆构造控制,在南北向挤压应力的作用下,发育了一组顺层滑动的逆断裂;在喜马拉雅期,由于龙门山推覆构造的影响,区域上受到北西-南东向的挤压作用和北东-南西的拉伸作用而发育有一系列走滑断层;最晚期的正断裂体现出来的拉张作用推测与本区推覆构造形成后期的滑脱作用有关。

【关键词】断裂带野外测量古应力分析三清山【Abstract】Paleostress re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search regional tectonic evolution. Micangshan locates at southern part of Qinling orogenic belt, and its tectonic fram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Qinling orogenic belt, Longmenshan and Dabashan. This paper focus on three faults zones (i.e. Dahe-Yangba-Zhuba fault, Zhengyuan-Shuimo-Shangliang-Guanba fault and Mojiaba fault) in this area. Detailed paleostress measurement was done first in field work. The measured data were then processed and plotted following the paleostress analysis method given by Angeli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groups of faults in this area. In Indosinian-Yanshan period, this area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Qinling giant nappe structure and a group of inverse faults along the strata plane were formed under the SN strike stress. In Himalayan perio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ngmenshan nappe structure, a group of strike-slip faults was formed in this area. The last group of faults, which is also the latest, was supposed to be related to the decollement process of the nappe structure in this area.【Keywords】Fault Zone Field Measurement Paleostress Analysis Sanqingshan目录1 引言 (1)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1.3 研究思路 (1)2 区域地质概况 (1)2.1 地层 (1)2.2 构造背景 (1)2.4 地质发展史 (2)3 古应力恢复的原理和方法 (2)3.1 断层及其分类 (2)3.2 断层盘上的标识 (2)4 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及分析 (3)4.1 野外工作概况和实测数据 (3)4.2 古应力分析 (3)5 三清山地区古应力测量分析所揭示的区域构造意义 (4)6 结论和建议 (4)6.1 结论及认识 (4)6.2 工作建议 (4)致谢 (4)主要参考文献 (i)1 引言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前,盆山耦合研究已成热点。

南鄱阳盆地的断裂及组合样式浅析

南鄱阳盆地的断裂及组合样式浅析

科技论坛2017年1期︱291︱南鄱阳盆地的断裂及组合样式浅析刘建锋赣中南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2摘要:南鄱阳盆地受九岭南缘逆冲推覆构造影响,在盆地内产生多方向、不同规模的张性、压性的断裂或断裂系。

平面上主要的断裂系呈北东东向,其次是北西向;剖面上形成花式、复Y 字型等断裂组合样式。

断裂组合样式在盆地东、西区呈现明显的差异性。

关键词:断裂;组合样式;南鄱阳盆地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1-0291-01引言 南鄱阳盆地位于萍乐坳陷东段,行政上划属南昌市、新建县、进贤县、余干县、波阳县、乐平县管辖, 面积约6680km 2。

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的江南基底拆离隆起区九岭~高台山基底拆离带及对冲前缘带。

根据南鄱阳坳陷区域地质资料及地震剖面解释表明,鄱阳盆地是一个叠合盆地,在印支-中燕山期与晚燕山期时期,所处区域应力场从挤压应力环境转变为燕山中晚期的拉张应力环境。

地震剖面上表现以下部发育逆断层为主,上部以发育正断层为主的特征,形成上、下两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断裂组合和构造体系。

南鄱阳盆地构造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盆地基底发展阶段、海相地层沉积发展阶段、准前陆盆地阶段和陆相盆地四个发展演化过程。

1 主要断裂发育情况 断裂根据其规模大小及对沉积和构造的控制作用,按照控盆、控带、控构造的分级原则可分为三级断裂体系。

其中南鄱阳盆地控盆构造的Ⅰ级断裂有5条:萍乡-广丰断裂、丰城-婺源断裂、宜丰-景德镇断裂、赣江断裂、石门街-进贤断裂;控制构造带的II 级断裂有近10条; III 级断裂是除I、II 级断裂外的其它断裂,表现为数量较多、规模较小,垂向断距相对较小。

Ⅰ级控盆断裂 ①萍乡—广丰断裂:以北东东走向为主,是钦杭结合带和华夏地块东南加里东造山带分界线。

该断裂断面主要呈南倾向,沿断面线发育一系列规模不等、平行的逆冲或斜冲断层,附近发育有多处基性或超基性岩侵入体。

邵武-河源断裂带会昌断裂新构造活动特征及意义

邵武-河源断裂带会昌断裂新构造活动特征及意义

邵武-河源断裂带会昌断裂新构造活动特征及意义张万良;李富梅【摘要】会昌断裂,是邵武―河源断裂带的组成部分,呈一向东弯曲的弧形,全长约90km,总体向东、东南或北东倾斜,倾角中等到小,构成会昌红盆的西界。

由于存在断层三角面,见张性构造角砾岩,温泉、地裂缝沿断裂两侧分布,表明该断裂是挽近时期活动的新构造。

会昌断裂的正断作用,使其东侧的红层掀斜下陷,形成会昌箕状红盆,红盆底下的铀矿得以保存,因此会昌红盆具有重要的攻深找肓意义。

%Huichang fracture,as a component of Shaowu-Heyuan fracture belt,is an arcuate fracture protru-ding westward which constitutes the west boundary of Huichang red basin.The fracture is about 90km long, and generally tilts towards east,southeast or northeast with a medium to small dip angle.It is demonstrated by the existence of fault triangular facet and the occurrence of extensional tectonic breccia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hot springs and ground fissures along the fracture that the fracture belongs to neotectonics of Neoid sys-tem.The red bed which is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fracture is tip-tilted and subsid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ormal faulting of Huichang fracture and forms Huichang half graben-like red basin under which uranium ores are preserved.Therefore,Huichang red basin is greatly significant to prospecting of ore-bodies at deep level and blind ore-bodies.【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725-729)【关键词】弧形断裂;新构造;箕状红盆;找矿意义【作者】张万良;李富梅【作者单位】核工业 270 研究所,南昌 330200;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3分布在江西东南部的瑞金―会昌―罗塘弧形断裂,简称会昌断裂,是武夷山环形构造的西缘断裂,也是邵武―河源断裂带的组成部分,由于它的东盘是河草坑铀矿田所在地,那么它是如何对河草坑铀矿田发生联系或影响的呢?笔者将以野外观察到的地质事实为依据,提出该断裂属新构造的新认识,并探讨该断裂与生俱有的保矿作用对河草坑矿田铀矿找矿的重要意义。

江西区域工程地质

江西区域工程地质

第三章区域地质第一节地层岩性根据沿线地质调绘、工程地质槽探揭露及区域地质资料调查分析,沿线发育的地层结构和岩性特征比较简单,主要发育有:震旦系(Z)、白垩系(K)以及第四系(Q)等地层。

现将各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其具体分布情况见第五章(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白垩系(K)这套地层在线路带内较发育,主要分布在赣州北东向断陷盆地之内。

根据其沉积旋回分上、下统。

工程地质类型属碎屑建造,为较弱、较坚硬的薄~厚层状砂岩、砂砾岩、泥岩岩组。

岩体结构为薄~厚层状,岩石强度差异较大。

泥质较结的砂砾岩易风化,抗水性弱。

边坡稳定性差,易形成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1、白垩系下统火把山群(K1hb):厚1238米,为一套砖红色巨厚层砂砾岩夹巨厚层中粗粒长石砾岩。

底部见砾岩墨绿色块伊丁橄榄玄武岩和紫灰色层状凝灰岩。

顶部为灰白、黄绿色薄层页岩、粉砂岩、页岩。

2、白垩系上统赣州组(K1g):厚983米,为一套紫红、棕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含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砂砾岩、钙质粉砂岩。

3、白垩系中统南雄组(K2n):厚584米,为一套棕红色至巨厚层砾岩、砂砾岩、钙质砂岩。

(三)第四系(Q)分布于赣江及其支流等河床及其两岸,多呈边滩、心滩、河漫滩及阶地产出。

以冲积和洪积为主,岩相岩性复杂,厚度变化比较大,厚1~30米。

1、第四系下更新统(Q1):厚度0~12米,上部为“梅林红土层”,由网纹状红土、粉质粘土组成;下部为河流冲积砾石,即为“赣县砾石层”,其岩性为黄白色砾石层夹红色砂质粘土及粗砂岩。

多分布于赣江、贡水及其支流两岸,组成三级基座阶地。

2、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厚0~8米,沉积物为粉土、粉质粘土、砂层和砾石层等。

分布于河床两岸,多组成1~2级阶地。

3、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厚度0~6米,主要为冲积层,沉积物为粉质砂土、粉质粘土。

第二节地质构造路线区域属赣州红盆地,呈北东—北东东向展布。

路线范围内构造不甚发育,主要是盆地边缘的控盆构造。

江西地理高一知识点梳理

江西地理高一知识点梳理

江西地理高一知识点梳理江西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中的一部分,它主要涵盖了江西省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与江西相关的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逐一进行详细的梳理和介绍。

一、地理位置江西地理位于中国华东地区,东经113°34′29″~118°28′30″,北纬24°29′41″~30°04′00″之间。

东接浙江和福建,南连广东和湖南,西邻湖北,北靠安徽。

二、自然地理特征1. 地形地貌江西地势以山地为主,大部分地区属于丘陵地带,山地和丘陵占据了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

江西的地貌以亚洲大陆东缘板块运动所形成的岳阳岭断裂带为基础,地形复杂多样,包括了山地、盆地、丘陵、平原、高原等多种地貌类型。

2. 气候特征江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全年平均气温在16℃-19℃左右,夏季较长且炎热,冬季较短且寒冷。

降雨集中在春夏季节,降水充沛。

3. 水系湖泊江西地理水系发展完善,拥有众多的湖泊和河流。

其中,赣江是江西最大的河流,横贯全省南北,流经大部分地区。

江西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河流,如信江、抚河、沅江等。

此外,江西还有一些知名的湖泊,如鄱阳湖、庐山西海、罗坊湖等。

三、人文地理特征1. 历史文化遗产江西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庐山和井冈山两个重要的革命圣地。

庐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以其秀丽的山水景观和悠久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

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起源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 民族文化特色江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民族有汉族、壮族、回族、瑶族等。

各民族文化在江西得到了保护和传承,丰富了江西的文化多样性。

各民族在传统礼仪、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四、经济发展江西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

江西是中国最重要的锑产地,也是中国重要的钨、铜、铅、锌、铁等金属矿产资源大省。

江西省主要断裂

江西省主要断裂

江西省主要断裂带概况(一)北北东向石城——寻乌断裂带该断裂带是邵武——河源断裂带的中段,展布于南武夷山脉西缘的石城、瑞金、会昌、寻乌一线。

北至福建邵武,可能延入浙江境内;南达广东龙川、河源、博罗,可能延至东莞、中山、新会、台山以南,并在上、下川岛之间进入南海,全长1000公里以上,宽约30公里。

在江西境内长160余公里;总体走向北北东,局部为北东;北段倾向北西,中段倾向南东,南段倾向北西;断裂破碎带一般宽几十到200多米,力学性质为压扭性;东南盘相对向北东方向推移。

它严格控制了白垩系——早第三纪石城、瑞金、会昌、寻乌断陷盆地的发育。

这些盆地第四纪以来仍继续发育,沉积了厚度20米左右的第四系。

在兰田坝西侧,会昌、周田、寻乌、珊贝、澄江、河田等地,见有晚第三纪玄武岩或橄榄玄武岩呈北东向展布,说明该断裂切穿地壳。

该断裂在瑞金地表上断续出现,位于瑞金北部的称日东大断裂,南部的是右水——谢坊大断裂。

前者控制了瑞金白垩系——早第三纪红色盆地的东部边界,规模巨大,硅化破碎带宽800余米,岩层遭受强烈挤压,形成大量糜棱岩。

右水——谢坊大断裂在武阳附近中断,并且断裂走向由北北东向转为北东东向,断裂北西盘第四纪以来强烈上升,发育了比高近300米的断层陡崖,形成了众多的瀑布和重力堆积物、断层三角面、峡谷、冲洪积扇。

石城——寻乌主干断裂向南通过周田盆地西侧和寻乌东边,在周田附近呈“S”型急剧拐弯,并在倾向上有明显的转变,寻乌东边倾向北西,会昌周田盆地西侧转向南东。

在瑞金、长汀、武平、寻乌、会昌一带有环状构造展布。

在瑞金沙洲坝,大埠——超田、信丰——会昌东西向构造与上述环状构造复合。

石城——寻乌白垩系——早第三纪断陷带由几个北北东或北东向延伸的断陷盆地所组成,面积较大的有瑞金和会昌两个断陷盆地,面积分别为670和640平方公里,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如会昌周田一带,白垩系红色岩层厚达3700米。

断裂西侧为中、低山,东侧为海拔千米以上的南武夷山,而且南武夷山断块掀斜方向在寻乌澄江珊贝附近发生明显的置换现象,北东向鹅湖——三标断裂和周田盆地东侧断裂有喜山期玄武岩分布,在一些地方还有温泉出露。

江西龙虎山地区浅层龟裂纹景观特征与保护

江西龙虎山地区浅层龟裂纹景观特征与保护

第35卷第20期2019年10月甘肃科技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V〇1.35N〇.20Oct. 2019江西龙虎山地区浅层龟裂纹景观特征与保护廖诗杰(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南昌330013)摘要:江西龙虎山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红层丹霞地貌,是极其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

在厚层的细砂岩,粉砂岩或砾 岩中广泛发育有龟裂纹。

地质遗迹形成过程漫长,且不可再生,一旦遭到破坏就无法恢复,还会直接造成相关地质研究 资料的损失。

对龟裂纹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和保护丹霞地貌,为未来丹霞景观的发展提供依据。

本文联系实际情 况,提出了龙虎山地区龟裂纹的保护措施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龙虎山地区;地质遗迹;龟裂纹;丹霞地貌;保护中图分类号:P561概述丹霞地貌是中国地质学家研究命名并为国际 地貌学界所认可的一种特殊地貌类型,距今已有80 多年的研究历史叭它主要发育在中生代近水平的 红色陆相碎屑岩中,由于地壳不断隆升,沿垂直节 理或断裂发生风化剥落、流水侵蚀和崩塌后退等多 种地质作用而形成的赤壁丹崖群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在世界范围内,丹霞地貌约有 1200处,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以及澳大 利亚等地,且中国是世界上丹霞地貌分布最广、数 量最多、研究最早、最深人的国家,丹霞地貌也成为 中国开发、利用与保护最重要的景观之一。

江西龙虎山地区的丹霞地貌发育有大量的龟 裂纹景观,这在我国丹霞地貌发育最集中、类型最 齐全的东南区[3]是比较少见的。

研究龙虎山地区浅 层龟裂纹景观的特征,有利于充实丹霞龟裂纹的研 究内容并为开发和保护龙虎山地区的地质遗迹景 观提供参考。

2区域地质概况江西信江盆地总面积约3600km2,呈近东西向 延展约130km,位于中国大陆东南部武夷山脉和怀 玉山脉之间,处于欧亚大陆东南部的扬子板块和华 夏板块接合部,中生代以来经历了由裂陷盆地到断 陷盆地的演化历程,沉积了一套“下灰上红”的陆相 碎屑岩夹火山岩系地层。

江西省各地抗震等级-9页word资料

江西省各地抗震等级-9页word资料

抗震防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科技型、社会型和基础型的公益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19-2020年)、《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赣府发[2019]3号)、《江西省防震减灾“十一五”专项规划》及《江西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抗震防灾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有关规定与措施是指导抗震防灾事业发展,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和增强农村防震保安能力,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审批重大项目、科学合理投资的依据之一。

一、江西省抗震防灾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现状1. 抗震设防区划现状。

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9和《江西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用图》(见附图1)的规定,我省抗震设防区及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共涉及8个设区市的43个县(市、区、场)。

其中:寻乌县、会昌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南昌市(5个市辖区)、九江(2个市辖区),南昌县、进贤县、新建县、余干县、九江县、彭泽县、湖口县、星子县、瑞昌县、德安县、都昌县、武宁县、修水县、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共青垦殖场、靖安县、铜鼓县、宜丰县、宁都县、石城县、瑞金县、安远县、定南县、龙南县、全南县、大余县及黎川县、浮梁县的部分乡、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永修县、丰城市、广昌县、于都县、信丰县、万安县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县(市)。

江西省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序号抗震设防区基本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序号抗震设防区基本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1 寻乌县7 0.10g 19 铜鼓县6 0.05g2 会昌县7 0.10g 20 宜丰县6 0.05g3 南昌市(含5个市辖区) 6 0.05g 21 宁都县6 0.05g4 九江市(含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共青垦殖场和2个市辖区) 6 0.05g 22 石城县6 0.05g5 南昌县6 0.05g 23 瑞金市6 0.05g6 新建县(县城) 6 0.05g 24 安远县6 0.05g7 进贤县6 0.05g 25 定南县6 0.05g8 余干县6 0.05g 26 龙南县6 0.05g9 九江县6 0.05g 27 全南县6 0.05g10 彭泽县6 0.05g 28 大余县6 0.05g11 湖口县6 0.05g 29 浮梁县(西湖乡) 6 0.05g12 星子县6 0.05g 30 黎川县(德胜关镇) 6 0.05g13 瑞昌市6 0.05g 31 永修县为地震重点监测地区这几个县市在抗震设防等级方面,甲类建筑工程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其抗震设防等级;乙类建筑工程按6度设防,其他一般建筑工程应在逐步完成本地区抗震设防区划,报批准后,采取相应的措施.14 德安县6 0.05g 32 丰城市15 都昌县6 0.05g 33 广昌县16 武宁县6 0.05g 34 于都县17 修水县6 0.05g 35 信丰县18 靖安县6 0.05g 36 万安县2.我省地震地质构造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主要断裂带一览表
为了统一《江西省地质资源环境志》研编的断裂带名称,现在原《江西区域地质志》(P694-702)所划分的断裂带的基础上,根据近期取得的资料成果,将全省深、大断裂带划分为江南、钦杭、北东、北北东、东西等断裂系统。

列举如下:
一、江南断裂系统(共4条)
1、九江坳陷南缘断裂带
2、修(水)-武(宁)向斜周缘断裂带
3、棋坪-靖安断裂带
4、铜鼓-乐化断裂带
二、钦杭断裂系统(共9条)
5、宜丰-景德镇地壳拼接(深断裂)带
6、竹亭—七宝山-赋春深断裂带
7、青云―香屯深断裂带
8、赣北东缝合断裂带
9、横峰-萧山(浙)深断裂带
10、萍乡―广丰―绍兴(浙)地壳拼接(深断裂)带
11、礼林-婺源断裂带
12、葛源-樟村断裂带
13、高洲-安福断裂带
三、北东向断裂系统(共11条)
14、黄坳断裂带
15、遂川-临川深断裂带
16、铜鼓-瑞昌断裂带
17、油墩-经公桥断裂带
18、云山-罗城断裂带
19、大余-南城断裂带
20、洪门-湖石断裂带
21、驿前-黄岗山断裂带
22、信丰-瑞金断裂带
23、龙南-版石断裂带
24、九连山-安远断裂带
四、北北东向断裂系统(共16条)
25、鹰潭-安远深断裂带
26、麻城-幕阜山断裂带
27、船滩-棋坪断裂带
28、武宁岩-莲花断裂带
29、九江-安义断裂带
30、湖口-乐化断裂带
31、新干-遂川断裂带
32、万洋山断裂带
33、玉华山-吉水断裂带
34、万安-崇义断裂带
35、东至(皖)-石门街大断裂带
36、黄坛-万年断裂带
37、招携-大桥断裂带
38、宜黄-宁都断裂带
39、段莘-漆工断裂带
40、永平-寻乌断裂带
五、南北向断裂系统(共1条)
41、陈坊-将乐(闽)断裂带
六、东西断裂系统(共2条)
42、崇义-南康断裂带
43、定南-桂竹帽断裂带
七、北西向断裂系统(共9条)
44、鄂州-九江深断裂带
45、万安-会昌-云霄(闽)深断裂带
46、湘湖-中云断裂带
47、鄱阳-上饶断裂带
48、信江大断裂带
49、柘林-永修断裂带
50、抚河断裂带
51、安福-吉水-宁都断裂带
52、崇义-铁石口断裂带
六、其它(共2条)
53、星子核杂岩
54、会昌环形断裂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