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章复习题
第5章《数组》复习题
第5章数组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数组的描述正确是:()A) 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而其中元素的数据类型可以不同B) 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而其中元素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C) 数组的长度是可变的,而其中元素的数据类型可以不同D) 数组的长度是可变的,而其中元素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2、在C++语言中引用数组元素时,下面关于数组下标数据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A) 整型常量 B) 整型表达式C) 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 D) 任何类型的表达式3、要定义数组A,使得其中每个元素的数据分别依次为:3、9、4、8、0、0、0,错误的定义语句是:()A) int A[]={3,9,4,8,0,0,0}; B) int A[9]={3,9,4,8,0,0,0};C) int A[]={3,9,4,8}; D) int A[8]={3,9,4,8};4、有如下数组声明:int value[30];,下标值引用错误的是:()A) value[30] B) value[0] C) value[10] D) value[20]5、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A)对于double类型数组,不可以直接用数组名对数组进行整体输入或输出B)数组名代表的是数组所占存储区的首地址,其值不可改变C)当程序执行中,数组元素的下标超出所定义的下标范围时,系统自动扩展数组长度D)可以通过赋初值的方式确定数组元素的个数6、在C++语言中,一维数组的定义方法为:()。
类型说明符数组名A)[常量表达式] B)[整型常量] C)[整型变量] D)[整型常量]或[整型表达式]7、对以下说明语句的正确理解是()。
int a[10]={6,7,8,9,10};A)将5个初值依次赋给a[1]至a[5] B)将5个初值依次赋给a[0]至a[4]C)将5个初值依次赋给a[6]至a[10]D)因为数组长度与初值的个数不相同,所以此语句不正确8、假定short类型变量占用两个字节,其有定义:short x[10]={0,2,4};,则数组x在内存中所占字节数是()。
高三学前总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年,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分离出来。
A.1840B.1879C.1903D.19232、心理现象也有简称为心理活动,或简称为()A.心理过程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倾向性3、心理的源泉是()A.社会生活B.个性积极性C.客观现实D.意志过程4、列对人的心理实质表述不正确的是()A.心理是脑的机能B.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C.人的心理等同于动物的心理D.人的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5、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下列叙述不属于调查访问法的是()A.实验法B.个别访问C.集体座谈D.填写问卷6、实证研究中最严密、最客观的方法是()A.作品分析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观察法7、幼儿期研究方法中最基本、最实用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谈话法D.访问法8、()是心理过程的基础。
A.认知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心理9、()控制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
A.枕叶B.颞叶C.额叶D.顶叶10、()岁时大脑皮层的表面积相当于成人皮层去表面大小的80%-90%。
A.7岁B.6岁C.4-5岁D.3岁11、儿童出生时,皮层结构的分化水平,特别是对()的分化水平已发展的相当高。
A.感觉信息B.触觉信息C.知觉信息D.体觉信息12、比较而言,()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A.物质环境B.社会环境C.自然环境D.家庭环境13、人们对婴儿的知觉研究中,最有效的行为测量时()。
A.语言 B.注视行为 C.行为表现 D.情绪情感14、下列方法中特别是适合幼儿园教师的是()。
A.作品分析法B.实验法C.观察法D.问卷法二、简答题1、幼儿心理学的任务?2、心理的基本特性有哪些?3、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三、分析论述题1、研究者通过儿童的绘画、泥塑、折纸、舞蹈,创作的故事、儿歌,以及游戏中所搭的积木等,来分析了解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中职《统计基础》章节练习题
中职《统计基础》各章节复习题第一章概述一、名词解释:1、统计2、统计学3、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4、统计标志与指标5、变异和变量6、统计指标体系二、填空题1、构成一个统计总体必须同时具备三方面特点:、和。
2、如全国人口为总体,每个人是,每个人都有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等。
这里的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等在统计上称做。
,“年龄”是。
“16 岁”是,“性别”是,“男”、“女”是,它也是经过调查后所得到的结果。
3、统计指标由六个要素构成:①;②;③;④;⑤;⑥。
这六个要素可归结为两个组成部分:和。
4、统计指标体系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可以利用来表现;另一种是指标体系是联系的指标体系。
5、变异一般描述上的变化,而变量则表示上的变化。
6、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工人数、企业数、废品数、设备数是,身高、体重、产值、利润、资金等是。
离散变量的数值一般用方法取得;连续变量的数值只能用或的方法取得。
7、变量按其所受影响因素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产品总成本是变量,受偶然因素影响的变量是。
8、按照所采用的不同计量尺度,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和。
9、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特征,通常是用来表述的,其结果均表现为类别,因而也可统称为数据或称数据。
数值型数据说明的是现象的特征,通常是用来表现的,因此也可称为数据或数据。
10、按照所采用的收集方法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数据和数据。
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有关的统计数据几乎都是观测数据。
自然科学领域的大多数数据都是。
11、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不同,统计数据可以分为数据和时间数据。
2011年我国各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就是数据。
2006-201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就是数据。
三、简答题:1、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有何区别和联系?2、统计数据如何进行分类?3、简答统计总体的特点?四、判读题1. 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高等流体力学各章习题汇总
(1). 证明圆周 x 2
y a
2
2
上的任意一点的速度都与 y 轴平行,且此
速度大小与 y 成反比. (2). 求 y 轴上的速度最大点;
(3). 证明 y 轴是一条流线.
7. 已知速度势φ, 求相应流函数ψ. (1). (2).
xy
x x y
2 2
b
b
U p
8. 求图示不脱体绕流平板上下表面压强, 压强系数和速度分布.
2
2
(1)沿下边给出的封闭曲线积分求速度环量,
0 x 10, y 0; 0 y 5, x 10; 0 x 10, y 5; 0 y 5, x 0.
(2)求涡量 ,然后求
n dA
A
式中A是 (1) 中给出的矩形面积, 是此面积的外单位法线矢量。
u i t u
j
t
u j
x
ij j
x k
u j u k
ij
xi
f
j
可简化为
u i x
j
fi
6. 流体在弯曲的变截面细管中流动,设 A 为细管的横断面积, 在 A 断面上的流动物理量是均匀的,试证明连续方程具有下述形式,
L1
C
L2
第四章 教科书 4.1, 4.4, 4.7, 4.12 5. 设复位势为
F ( z ) m ln ( z 1 z )
(1). 问流动是由哪些基本流动组成; (2). 求流线方程;
(3). 求通过 z i 和 z
1 2
两点连线的流体体积流量.
6. 在点 (a, 0), ( -a, 0) 上放置等强度的点源,
1-4章复习题
则以每一车组为一批。
练一练:
7.零担货物和使用集装箱运输的货物,
以每张运单为一批;使用集装箱的货物,每批必
须是同一箱型,最多不超过铁路一辆货
车所装运的箱数。
8.西瓜与手机可按一批托运。(X)
9.冻肉与大米可按一批托运。(X)
10.铁块可用集装箱装运。(X)
A.保证金B.罚款C.违约金D.费用
21.铁路货物运输的长远计划通常都在(B)年以上。
A.3 B.5 C.10 D.15
22.下列各组货物中,以按一批托运的是(B)。
A.1个l0t集装箱和1个5t集装箱B.2个10t集装箱C.8个
10t集装箱D.2个40英尺集装箱
23.1t集装箱一般用(B)装运。
A.棚车B.敞车
练一练
23.承运人按铁路有关规定运单,若符合运输条件,并在运单上签证货物搬入日期或装车日期,即为(承运)。
24.货运员对搬入货场的货物进行检查核对,确认符合运输要求并同意进入场库指定货位,叫(验收)。
25.货票乙联的作用是(报告联,由发站送交发局,是各项统计工作的依据)。
26.到站在收货人办完货物领取手续和缴清应交费用后,货物运单(交托运人报销用)。
⑵A站托运一整车牲骨,麻袋包装,要求B、D两站分卸。
⑶A站托运一整车炭黑,麻袋包装,要求C、D两站分卸
⑷A站托运一整车冻猪肉,纸箱包装,要求B、C两站分
卸。
D
A F
B
C E
练一练:
1.下列十种货物可否按零担办理,并简要说明理由。
⑴活牛(1头,重500kg/件)
⑵冻肉(2箱,25kg/件)
⑶硝化甘油炸药(1箱,50kg/件)
王镜岩版生物化学总复习习题
生物化学各章复习题第 3 章氨基酸回答问题 :1. 什么是蛋白质的酸水解、碱水解和酶水解,各有何特点?2. 写出 20 种基本氨基酸的结构、三字母缩写和单字母缩写。
3. 甘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各有何特点?4. 什么是氨基酸的等电点?写出下了列氨基酸的结构、解离过程,并计算等电点: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
5. 在多肽的人工合成中,氨基酸的氨基需要保护,有哪些反应可以保护氨基?6. Sanger 试剂、 Edman 试剂分别是什么?与氨基酸如何反应,此反应有何意义?7. 试写出半胱氨酸与乙撑亚胺的反应,此反应有何意义?8. 写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打开胱氨酸二硫键的反应。
9. 蛋白质有紫外吸收的原因是什么,最大吸收峰是多少?10. 什么是分配定律、分配系数?分配层析的原理是什么?11. 什么是 HPLC?12. 课本 P156,15 题。
第 4 、 5 章蛋白质的共价结构,三维结构一.名词解释:单纯蛋白(举例),缀合蛋白(举例),辅基,配体,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肽平面(酰胺平面),谷胱甘肽(结构式),对角线电泳,完全水解,部分水解,同源蛋白质,不变残基,可变残基,α - 螺旋β - 折叠,膜内在蛋白,脂锚定膜蛋白,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单体,同聚体,杂多聚蛋白二.回答问题:1. 试举例说明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2. 那些实验能说明肽键是蛋白质的连接方式?3. 试述肽键的性质。
4. 试述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策略。
5. 如何测定 N- 端氨基酸?6. 图示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嗜热菌蛋白酶及胃蛋白酶的作用专一性。
7. 书 p194 —第 2 题8. 研究蛋白质构象的方法都有哪些?9. 稳定蛋白质的三微结构的作用力有哪些?10. 影响α - 螺旋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1. 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有何特点?12. 蛋白质变性后有哪些现象?13. 举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三级结构。
第 6 章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一.名词解释:珠蛋白,亚铁血红素,高铁血红素,亚铁肌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二.回答问题:1.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氧合曲线有何不同,试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上加以解释。
过程控制复习题
过程控制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过程控制是指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主要被控参数有;2、传统的简单过程控制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3、检测控制仪表包括、和。
二、简答题1、过程控制有哪些特点?2、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3、什么是定值控制系统?4、按照设定值形式不同,过程控制系统分哪些类?5、过程控制阶跃响应的单项性能指标有哪些?综合性能指标有哪些三、分析计算题1、会计算性能指标,书后P12 1-10题四、综合题第二章检测仪表一、填空题1、某压力表的测量范围为0-10MPa,精度等级为1.0级。
则该压力表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是。
若用标准压力计来校验该压力表,在校验点为5MPa时,标准压力计上读数为5.08MPa,则该点的绝对误差为,试问被校压力表在这一点(是/否)符合1级精度。
2、有两块直流电流表,他们的精度和量程分别为1)1.0级,0-250mA2)2.5级,0-75mA第一块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第二块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若要测量50mA 的直流电流,从准确性、经济性考虑应选择第块表。
3、某台测温仪表的测温范围-100—700C,检验该表时测得全量程内最大绝对误差为+5C,则该仪表的量程D为,该表的基本误差为,该仪表的精度等级为。
4、检测仪表的基本技术指标有哪些5、热电偶的基本定律有6、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措施有、、、和。
7、常用弹性元件的形状有二、简答题1、热电偶测温原理是什么?2、椭圆齿轮流量计对介质有什么要求?3、热电阻测温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热电阻测温采用三线制接法?4、工业上常用的测温热电偶有哪几种?热电偶和仪表之间的接线,为什么要用补偿导线?三、分析计算题1、习题P70 2-52、习题P70 2-73、习题P70 2-11四、综合题第三章控制仪表一、填空题1、过程控制的基本控制有位式控制、P控制、、,在实际的比例控制器中,习惯上使用表示比例控制强弱。
2、用户根据控制需要,将程序模块用指令连接起来,就完成了编程,在数字控制系统中,这种利用标准功能模块组成系统的工作称为。
化工原理复习题
第一章复习题一、填空题:1.1at= mmHg= mH2O= Pa= kgf/cm2。
2.已知兰州的大气压力为640mmHg,试将压力表示为atm、 kgf/cm2、kgf/m2、bar、mmH2O、mH2O、m液柱(此液体的密度为800 kg/m3)、Pa。
3.已知某设备的压力为2atm,试以 kgf/cm2、bar、Pa、mmHg、mH2O表示此压力。
4.测得某设备压力为5000Pa(表压),已知当地平均大气压力为80000Pa,而测压时同时测定实验室的大气压力为82000Pa,设备的绝对压力为Pa。
7.液体的密度随T上升而,气体密度与和有关。
8.已知通过某一截面的溶液流量为30m3/h,溶液的密度为1200kg/m3,该截面处管子的内径为0.08m,则流速= 、质量流速= 、质量流量= 。
9.已知管内径为0.02m,粘度为1.1厘泊,密度为1050kg/m3的液体以每小时2m3的流量流动,则流型为。
10.在完全湍流情况下,如管路系统不变,流量增大一倍,阻力。
11.阻力平方区,流速增加,摩擦系数,阻力损失∑hf 。
12.密度为1050kg/m3的液体由一个大的贮槽进入内径为0.053的管中,管内流速为1.5m/s,求进口阻力,及由其引起的压降。
13.已知并联管路中d1= 3d2,则∑hf1与∑hf2的比值。
14.设备外大气压为640mmHg,设备内真空度为500mmHg,设备内绝压为 Pa,表压为mmHg。
15.对于一定的液体,内摩擦力为F与两流体层的速度差Δu成,与两层之间的垂直距离Δy成。
16.用水银U管压差计测水平管内A、B两点压差,读数为150mmHg,水平管内水ρ=1000kg/m3,则两点压力差Δp= Pa。
17.流体的流动类型分和,湍流时Re 。
18.温度升高,气体的粘度,液体的粘度。
19.定截面变压差流量计包括、。
20、实际流体在内径为D 的等径直管的进口稳定段后流动,其边界层厚度为;若Re=500,则最大流速等于平均流速的________倍,摩擦系数λ=_________ 。
《机械设计基础》分章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分章复习题及答案第1章绪论1.(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2. ( D )是专用零件。
A)螺栓B)齿轮 C)滚动轴承 D)曲轴3.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制造)单元体。
4.机构由(构件)组合而成,它们之间具有确定的 (相对运动)。
5. 机构与机器相比,不具备下面( C )特征。
A. 人为的各个实物组合B. 各实物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C. 做有用功或转换机械能D. 价格较高6. 在机械中属于制造单元的是 ( C ) 。
A). 机构 B). 构件 C). 零件 D). 部件7.把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称为( C )。
A. 机器B. 机械C. 机构D. 机床8. 构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零件是运动的单元。
(×)9. 同一构件中的零件相互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10. 机构与机器的区别是: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传递运动或转换运动形式,而机器的主要功用在于为了生产目的而利用或转换机械能。
(√)11. 两个构件之间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12. 指出并说明机械的各组成部分。
答:机械的各组成部分包括:原动机:提供动力;传动装置:传递运动和动力;工作机:执行部分;控制系统:根据机械系统的不同工况对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实施控制的装置。
13.机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机构由构件组成,且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第2章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1.运动副是使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相对运动的连接,机构中各构件间运动和动力的传递都是由运动副来实现的。
2.按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高副和低副。
两构件之间以面接触所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两构件之间通过点或线接触所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3. 对组成运动副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所加的限制称为约束。
4. 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 2 个,至少为 1 个。
社会调查复习题
社会调查复习题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况;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因果关系;探索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寻求改造社会的道路和方法。
2.社会调查的对象是:社会现象。
3.在研究性质上,社会研究可以划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4.社会研究具有四种具体的研究方式,它们是:社会调查、实验研究、实地研究、文献研究其中,实验研究只用定量分析方法。
5、按调查对象来划分,社会调查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其中主要运用定量的是:普查、抽样调查。
主要应用定性的是:典型调查、个案调查。
二、思考题1。
社会调查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社会调查的认识对象是社会(自然现象与个人)(2)社会调查是系统的认识活动(3)社会调查是指抽样调查(4)在研究方式上,社会调查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和结构式访问两种方式收集资料,以问卷形式获取一手资料。
(5)社会调查本质是定量研究(6)社会调查是一种包括资料的分析和搜集的研究类型2.社会调查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有哪些作用?(1)描述状况:对某种社会现象进行客观描述,是我们深入研究该现象的基础。
(2)解释原因:解释社会现象背后的原因,有助于探索事实或现象背后的本质.(3)预测趋势:在对社会现象作出状况描述和深入的原因解释的基础上,社会调查还可以对现象做出一定的预测,有助于应对未来。
3.社会调查有哪些分类标准,其各自的类型分别是什么?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
按应用领域分为:行政统计调查、学术性调查、民意调查、市场调查。
按历史或内涵分为:传统社会调查、现代社会调查。
按研究性质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根据目的或作用可分为描述性调查、解释性调查、预测性调查;根据收集资料的方法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4.社会调查的程序之间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1)社会调查的程序分为五个阶段:选题、准备、调查实施、分析、总结与报告撰写。
高分子1-2章 复习题
高分子化学一、二章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诱导期---------在聚合反应初期,初级自由基为阻聚杂质所终止,无聚合物生成,聚合速率为零,这一段时间称诱导期。
2. 竞聚率--------单体均聚链增长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即r1=k11/k12,r2=k22/k21;它表征两个单体的相对活性。
根据r值可以估计两个单体共聚的可能性和判断共聚物的组成情况。
3. 几率效应-----当聚合物相邻侧基作无规成对反应式,中间往往留有未反应的孤立单个基团,最高转化程度因而受到限制4. 玻璃化温度-----玻璃态转变成高弹态的转变温度5. 官能度-----一分子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6. 反应程度-----参与反应的基团数占起始基团数的百分数7. 凝胶点-----多官能团体系聚合到一定程度,开始交联,黏度突增,气泡也难上升,出现了凝胶化现象,这时的反应程度8. 官能团等活性——缩聚反应在形成大分子的过程中是逐步进行的,若每一步都有不同的速率常数,研究将无法进行。
为此,Flory提出了官能团等活性理论,认为不同链长的端基官能团,具有相同的反应能力和参加反应的机会,即官能团的活性与分子的大小无关。
9. 立构规整度——立构规整聚合物的质量占总聚合物质量的分率。
二:选择1. 在线型缩聚反应中,成环反应是副反应,其中最易形成的环状化合物是( B )A 3, 4元环;B 5, 6元环;C 7元环;D 8~11元环2. 当线性聚酯化反应进行到95%以后,若继续进行反应,则会是(B )A 分子量分布变窄B 聚合度迅速增大C 反应程度迅速增大D 产生大量低分子量副产物3. 聚酰胺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0,在密闭体系中最终能够达到的反应程度为( A )A 0.95;B 0.94;C 0.96;D 0.974. 下列哪个聚合物最容易解聚成单体( C )A PEB PVC C PMMAD PAM5. 主要成分都含有高分子的一组是(A )。
电路理论复习题
电路理论复习题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一、填空题1、在某电路中,当选取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任两点的电压_________。
2、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称为_______________。
3、二条以上支路的汇合点称为___________。
4、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方向可以任意指定,指定的方向称为________方向。
5、若12I=-A,则电流的实际方向为________,ab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________。
6、一个元件为关联参考方向,其功率为-100W,则该元件在电路中________功率。
7、描述回路与支路电压关系的定律是________定律。
8、线性电阻伏安特性是(u~i)平面上过________的一条直线。
9、KCL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________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KVL定律是对电路中各支路________之间施加的线性约束关系。
10、在电流一定的条件下,线性电阻元︒︒5A 1Ω20VI+-U件 的 电 导 值 越 大 ,消 耗 的 功 率越________。
在 电 压 一 定 的 条 件 下 ,电 导 值 越 大 ,消 耗 的 功 率越________。
11、 理想电流源在某一时刻可以给电路提供恒定不变的电流,电流的大小与端电压无关,端电压由________来决定。
12、 K VL 是关于电路中________受到的约束;KCL 则是关于电路中________受到的约束。
13、 一个二端元件,其上电压u 、电流i 取关联参考方向,已知u =20V ,i =5A ,则该二端元件吸收________W 的电功率。
二、选择题1、图示二端网络,其端口的电压u 与电流i 关系为 ( )。
A. u =2i - 10B. u =2i +10C. u =-2i +10D. u =-2i - 102、图示二端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为( )。
A. U I =+25 B. U I =-25C. U I=--25 D.U I=-+254、图示电路中,2 A 电 流 源 吸 收 的 功 率 为 ( )。
离散数学期末复习题
离散数学期末复习题第一章集合论一、判断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 错 )(2){}φ是空集. ( 错 ) (3){}{}a a a },{∈ ( 对 ) (4)设集合{}{}{}{}AA 22,1,2,1,2,1⊆=则. ( 对 ) (5)如果B A a ⋃∉,则A a ∉或B a ∉. ( 错 )解 B A a ⋃∉则B A B A a ⋂=⋃∈,即A a ∈且B a ∈,所以A a ∉且B a ∉(6)如果A ∪.,B A B B ⊆=则 ( 对 )(7)设集合},,{321a a a A =,},,{321b b b B =,则},,,,,{332211><><><=⨯b a b a b a B A ( 错 )(8)设集合}1,0{=A ,则}1},0{,0},0{,1,,0,{><><><><=φφρ是A2到A 的关系. ( 对 )解 A 2}},1{},0{,{A φ=, =⨯A A 2}1,,0,,1},1{,0},1{,1},0{,0},0{,1,,0,{><><><><><><><><A A φφ(9)关系的复合运算满足交换律. ( 错 )(10).条件具有传递性的充分必要上的关系是集合ρρρρA = ( 错 )(11)设.~,上的传递关系也是则上的传递关系是集合A A ρρ ( 对 ) (12)集合A 上的对称关系必不是反对称的. ( 错 )(13)设21,ρρ为集合A 上的等价关系, 则21ρρ⋂也是集合A 上的等价关系( 对 )(14)设ρ是集合A 上的等价关系, 则当ρ>∈<b a ,时, ρρ][][b a = ( 对 )(15)设21,ρρ为集合 A 上的等价关系, 则 ( 错 )二、单项选择题(1)设R 为实数集合,下列集合中哪一个不是空集 ( A )A. {}R x x x ∈=-且,01|2 B .{}R x x x ∈=+且,09|2C. {}R x x x x ∈+=且,1|D. {}R x x x ∈-=且,1|2(2)设B A ,为集合,若φ=B A \,则一定有 ( C )A. φ=B B .φ≠B C. B A ⊆ D. B A ⊇(3)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 C )A. φφ⊆ B .{}φφ∈ C. φφ⊂ D. {}}{,φφφ∈ (4)设{}}{,a a A =,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B )A. {}A a 2∈ B .{}A a 2⊆ C. {}A a 2}{∈ D. {}Aa 2}{⊆ (5)设{}2,1=A ,{}c b a B ,,=,{}d c C ,=,则)(C B A ⨯为 ( B ) A. {}><><c c ,2,1, B .{}><><c c ,2,,1C. {}><><2,,,1c cD. {}><><2,,1,c c(6)设{}b A ,0=,{}3,,1b B =,则B A 的恒等关系为 ( A ) A. {}><><><><3,3,,,1,1,0,0b b B .{}><><><3,3,1,1,0,0C. {}><><><3,3,,,0,0b bD. {}><><><><0,3,3,,,1,1,0b b(7)设{}c b a A ,,=上的二元关系如下,则具有传递性的为 ( D )A. {}><><><><=a b b a a c c a ,,,,,,,1ρB . {}><><=a c c a ,,,2ρC. {}><><><><=c b a b c c b a ,,,,,,,3ρD. {}><=a a ,4ρ(8)设ρ为集合A 上的等价关系,对任意A a ∈,其等价类[]ρa 为 ( B )A. 空集; B .非空集; C. 是否为空集不能确定; D. }|{A x x ∈.(9)映射的复合运算满足 ( B )A. 交换律 B .结合律 C. 幂等律 D. 分配律(10)设A ,B 是集合,则下列说法中( C )是正确的.A .A 到B 的关系都是A 到B 的映射B .A 到B 的映射都是可逆的C .A 到B 的双射都是可逆的D .B A ⊂时必不存在A 到B 的双射(11)设A 是集合,则( B )成立.A .A A #22#=B .A X X A⊆↔∈2 C .{}A2∈φ D .{}AA 2∈ (12)设A 是有限集(n A =#),则A 上既是≤又是~的关系共有(B ).A .0个B .1个C .2个D .n 个三、填空题1. 设}}2,1{,2,1{=A ,则=A2____________.填}}},2,1{,2{}},2,1{,1{},2,1{}},2,1{{},2{},1{,{2A A φ=2.设}}{,{φφ=A ,则A 2= . 填}}},{{},{,{2A A φφφ=3.设集合B A ,中元素的个数分别为5#=A ,7#=B ,且9)(#=⋃B A ,则集合B A ⋂中元素的个数=⋂)(#B A .34.设集合}4,1001|{Z x x x x A ∈≤≤=的倍数,是,}5,1001|{Z x x x x B ∈≤≤=的倍数,是,则B A 中元素的个数为 .405.设 },{b a A =, ρ 是 A2 上的包含于关系,,则有ρ= .},,},{,}{},{,},{,}{},{,,,}{,,}{,,,{><><><><><><><><><A A A b b b A a a a A b a φφφφφ6.设21,ρρ为集合 A 上的二元关系, 则=21ρρ .~1~2ρρ7.集合A 上的二元关系ρ为传递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ρρρ⊆8. 设集合{}{}><><==0,2,2,02,1,01ρ上的关系A 及集合A 到集合{}4,2,0=B 的关系=2ρ{><b a ,|><b a ,A b a B A ∈⨯∈,且∩}=21,ρρ 则B ___________________. 填 }2,2,0,2,2,0,0,0{><><><><四、解答题1. 设 A d c b a A },,,,{=上的关系 },,,,,,,,,,,,,,,{><><><><><><><><=c d d c a b b a d d c c b b a a ρ(1)写出ρ的关系矩阵;(2)验证ρ是A 上的等价关系;(3)求出A 的各元素的等价类。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第一章细胞生物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细胞2、prokaryotic cell3、eukaryotic cell4、细胞生物学二、选择题【A1型题】1、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A.细胞膜B.细胞器C.细胞核D.细胞E.细胞质2、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A.Hooke B.Watson和Crike C.Schwann和Schleiden D.Virchow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完整的()A.细胞膜B.细胞器C.细胞核D.细胞壁E.细胞质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复合体D.线粒体E.溶酶体5、细胞学说建立于()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E.20世纪6、发现并将细胞命名为“cell”的学者是()A.R.Hook B.M.Schileiden C.T.Schwann D.R.Virchow E.R.Remak7、M.Schileiden和T.Schwann的伟大贡献在于()A.发现细胞B.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显微镜C.建立细胞学说D.发现核分裂现象E.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8、发表了生物“中心法则”的学者是()A.J.Watson B.M.Schileiden C.T.Schwann D.F.Crick E.M.Meselson【A2型题】1、关于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下列哪项叙述有误()A.为多条DNA分子B.均分布在细胞核中C.其DNA分子常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染色质D.在细胞生命活动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形态E.载有种类繁多的基因2、关于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下列哪些叙述有误()A.常为一条线形的DNA分子B.分布在核区C.其DNA裸露而无组蛋白结合D.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E.控制细胞的代谢、生长和繁殖三、填空题四、判断题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完整的细胞膜。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教育哲学期末复习题答案
教育哲学期末复习题答案(一)第一章一、概念1.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应用科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基础学科,揭示教育的一般本质和规律,提供教育价值和和规范原理的一门学科。
二、填空题1.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的基本问题。
2.教育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3.现代教育哲学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派别。
4.教育哲学是哲学和教育学结合的产物。
5.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
三、选择题1.教育哲学是哲学的C学科。
A.具体B.基础C.应用D.一般2.教育哲学是C结合的产物。
A.哲学和科学B.哲学和社会学C.哲学和教育学D.哲学和人类学3.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B的一门应用学科。
A.教育具体问题B.教育一般问题C.教育理论问题D.教育方法问题四、辨析题1.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具体问题的一门科学。
错。
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
(二)第二章一、概念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二、填空题1.教育的基本问题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问题和教育与人的社会发展关系问题。
2.教育的内部构成因素是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3.根据教育系统的存在空间划分,教育形态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选择题1.教育的一切问题都是围绕着“C”的问题而展开。
A.人的发展B.社会发展C.培养人D.教育实践(三)第三章一、填空题1.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需要。
4.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错误在于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5.教育发展的基本阶段包括原始社会教育、农业社会教育、工业社会教育和知识社会教育。
《生理学》复习题
《生理学》复习题《生理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2.兴奋性3.阈强度4.内环境5.内环境稳态6.反射 7.反馈二.填空题1.体液是人体内总称, 在成人约占体重的﹪。
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称为,存在于细胞内的体液称为。
2.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是细胞液,内环境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机体活动调节的方式有..,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称为。
5.反馈可分为两类,在机体内为数最多的是反馈,它在维持机体内环境起重要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的基本特征A.新陈代谢B.兴奋性C.生物节律D.适应性E.生殖2.机体对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A.兴奋B.兴奋性C.抑制D.适应性E.反射3.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A.有效刺激B.阈刺激C.阈上刺激D.阈下刺激E.阈值4.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A.阈值B.动作电位C.阈电位D.反射E.反馈5.机体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B.淋巴液C.血浆D.组织液E.体液6.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保持A.恒定不变B.相对稳定C.随机多变D.绝对平衡E.以上都是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兴奋B.反应C.反馈D.反射E.抑制8.不属于反射弧的组成部分的是A.传出神经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感受器E.受体9.自身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大B.调节的范围比较大C.需要激素的参与D.调节的灵敏度不高E.以反射的形式进行10.以下哪项是由负反馈调节的生理过程A.血液凝固B.排尿反射C.体温调节D.射精E.分娩11.某患者,男,32岁。
20分钟前因车祸发生左上肢骨折而出血。
该患者急性出血后最先出现的调节方式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自身调节E.体温调节四.问答题1.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2.试述刺激引起细胞兴奋的条件。
3.试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何谓负反馈.正反馈?各有何生理意义?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1.易化扩散2.主动转运3.钠泵4.受体5.静息电位6.极化7.动作电位8.阈电位9.兴奋-收缩耦联二.填空题1.细胞膜转运物质常见的方式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习题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习题(一)判断题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写出下列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1) 一枚硬币掷三次,观察硬币字面朝上的次数,样本空间为S={}0,123,,. √ (2)袋中有编号为1、2、3的3个球,从中随机取2个,样本空间为{(1,1),(1,2),(1,3),(2,2),(2,3),(3,3)}S = . ╳2. 袋中有编号为1、2、3、4、5的5个球,从中随机取一个.设A =(取到1、2、3号球),B =(取到奇数号球),C =(取到3、4、5号球),D =(取到4、5号球),E =(取到2号球),则(1)A B +=(取到1、1、2、3、3、5号球);╳ (2)\A B E ≠(取到2号球); ╳ (3)CD = (取到1、2、3、4、5号球); ╳ (4)\C D = (取到3号球); √ (5)A D +=(取到1、2、3、4、5号球); √ (6)AD =(取到1、2、3、4、5号球). ╳ 3. 甲、乙二人打靶,每人射击一次,设A ,B 分别为甲、乙命中目标,用A 、B 事件的关系式表示下列事件,则(1)(甲没命中目标)AB = ; ╳ (2)(甲没命中目标)A = ; √ (3)(甲、乙均命中目标)A B =+; ╳ (4)(甲、乙均命中目标)AB = . √ 4.一批产品中有3件次品,从这批产品中任取5件检查,设i A =(5件中恰有i 件次品),i=0,1,2,3 叙述下列事件,则(1)0A =(5件中恰有0件次品)=(5件中没有次品);√(2)0A =(5件中恰有1件次品); ╳(3)0A =(5件中至少有1件次品); √ (4)3A =(5件中最多有2件次品); ╳ (5)23A A + =(5件中至少有3件次品); ╳ (6)23A A + =(5件中至少有2件次品). √ 5.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成立,哪些不成立(1)B A A B A +≠+;╳(2)A B AB AB AB +=++ ;√(3)AB A B A -=-;√(4)A B AB -≠;╳ (5)ABC A B C =;╳ (6)ABC A B C =++ . √6. 袋中有编号为1、2、3、4、5的5个球,从中随机取一个.设A =(取到1、2、3号球),B =(取到奇数号球),C =(取到3、4、5号球),D =(取到4、5号球),E =(取到2号球),则(1)3()5P A =; √ (2)4()()()5P B E P B P E +=+= ; √ (3)4()()()5P A E P A P E +=+= ;╳ (4)3()()5P A E P A +== ; √(5) ()()()P A B P A P B +=+; ╳ (6)4()5P A B += . √7.(1)设事件A 、B 互斥,2.0)(=A P , )(B P = ,则 5.0)(=+B A P . √ (2) 设事件A 、B 互斥,2.0)(=A P ,5.0)(=+B A P 则)(B P = . ╳(3) 设()0.5P A =,()0.4P B =,()0.7P A B +=, 则()0.2P AB = . √ 8. 设事件,()0.5,A B P A ⊃=()0.2P B = ,则(1)(\)()()0.3P A B P A P B =-= ;√ (2)()()()0.7P A B P A P B +=+= ; ╳ (3)()()0.5P A B P A +== ;√ (4)()0.5P AB = ; ╳ (5)()0.2P AB =; √(6)(\)()()0.3P B A P B P A =-= . √9. 箱中有2件次品与3件正品,一次取出两个,则 (1)恰取出2件次品的概率为251C ;√ (2)恰取出2件次品的概率为251A ; ╳ (3)恰取出1件次品1件正品的概率为112325C C C ; √ (4)恰取出1件次品1件正品的概率为112325C C A . ╳10.上中下三本一套的书随机放在书架上,则 (1)恰好按上中下顺序放好的概率为3311321A =⨯⨯;√ (2)恰好按上中下顺序放好的概率为13; ╳ (3)上下两本放在一起的概率为3322A ⨯ ; √(4)上下两本放在一起的概率为332A . ╳ 11. 若111(),(),()234P A P B P AB === 则 (1) 1()2P B A = √ (2) 2()3P B A = ╳(3) 3()4P A B = √ (4) ()()P A B P A = ╳12. 已知10只电子元件中有2只是次品,在其中取2次,每次任取一只,作不放回抽样,则(1)(P 第一次取到正品8)10= √ (2)(P 第一次取到次品12110)C C = ╳(3)(P 第一次取到正品,第二次取到次品1182210)C C A = ; √ (4)(P 第一次取到正品,第二次取到次品1182210)C C C = ; ╳ (5)(P 第一次取到正品,第二次取到次品82)109=⨯ ; √ (6)(P 一次取到正品,一次取到次品82)109=⨯. ╳13.设甲袋中有6只红球,4只白球,乙袋中有7只红球,3只白球,现在从甲袋中随机取一球,放入乙袋,再从乙袋中随机取一球,则(1)两次都取到红球的概率为⨯681011;√ (2)两次都取到红球的概率为⨯671010; ╳ (3)已知从甲袋取到红球,从乙袋中取到红球的概率为710 ; ╳(4)已知从甲袋取到白球,从乙袋中取到红球的概率为⨯371011. ╳14.某人打靶,命中率为,则下列事件的概率为(1)第一枪没打中的概率为;√ (2)第二枪没打中的概率为; √ (3)第二枪没打中的概率为 ;╳(4)第一枪与第二枪全打中的概率为0.20.20.4+= . ╳ (5)第一枪与第二枪全打中的概率为0.20.20.04⨯= √ (6)第三枪第一次打中的概率为20.80.2⨯. √15 .几点概率思想(1)概率是刻画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指标;√ (2)随机现象是没有规律的现象; ╳(3)随机现象的确定性指的是频率稳定性,也称统计规律性;√(4)频率稳定性指的是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多,事件发生的频率接近一个常数;√ (5)实际推断原理为:一次试验小概率事件一般不会发生;√ (6)实际推断原理为:一次试验小概率事件一定不会发生.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6.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1231133p ⎛⎫⎪ ⎪ ⎪⎝⎭,则(1)13p = ;√ (2)23p = ╳17.在6只同类产品中有2只次品,4只正品.从中每次取一只,共取5次,每次取出产品立即放回,再取下一只,设X 为5次中取出的次品数,则(1)第3次取到次品的概率为0. ╳ (2)第3次取到次品的概率为13. √ (3)5次中恰取到2只次品的概率{}2522512233P X C -⎛⎫⎛⎫== ⎪ ⎪⎝⎭⎝⎭√(4)5次中恰取到2只次品的概率{}25212233P X -⎛⎫⎛⎫== ⎪ ⎪⎝⎭⎝⎭╳(5)最少取到1只次品的概率{}0505121133P X C ⎛⎫⎛⎫≥=- ⎪ ⎪⎝⎭⎝⎭√(6)最少取到1只次品的概率{}141512133P X C ⎛⎫⎛⎫≥= ⎪ ⎪⎝⎭⎝⎭╳ 18.某交通路口一个月内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X 服从参数为3的泊松分布(3)P ,则(1)该交通路口一个月内发生3次交通事故的概率{}31P X ==. ╳(2)该交通路口一个月内发生2次交通事故的概率{}23322!e P X -==. √(3)该交通路口一个月内最多发生1次交通事故的概率{}13311!e P X -==. ╳(4)该交通路口一个月内最多发生1次交通事故的概率为{}{}031333010!1!e e P X P X --=+==+. √19. 袋中有2个红球3个白球,从中随机取一个球,当取到红球令1X =,取到白球令0X =,则 (1)称X 为服从01-分布. √ (2)X 为连续型随机变量. ╳(3)X 的分布律为103255⎛⎫ ⎪ ⎪ ⎪⎝⎭. ╳ (4)X 的分布律为102355⎛⎫⎪⎪ ⎪⎝⎭. √ 20. 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为⎪⎩⎪⎨⎧=1310)(x F 1100≥<≤<x x x ,则 (1)X 的分布律为⎪⎪⎭⎫⎝⎛323110. √ (2)X 的分布律为012133⎛⎫⎪ ⎪⎝⎭ ╳ (3){0.5}0P X ≤= ╳ (4)1{0.5}3P X ≤=√ (5){0.5}0P X ==√ (6)1{0.5}3P X == ╳(7)2{0.5 1.5}3P X <≤= √ (8){0.5 1.5}1P X <≤= ╳21.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01()0Ax x f x ≤≤⎧=⎨⎩其它 , 则(1)常数A =2 . √ (2)常数A =1 . ╳ (3)由积分21Ax dx =⎰可以计算常数A. ╳ (4)由积分1Ax dx +∞-∞=⎰可以计算常数A. ╳(5) 由积分11Axdx =⎰可以计算常数A. √22.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02)(x x f 其它10≤≤x , 则 (1)1{01}2P X xdx <<=⎰√ (2) 10.5{0.51}2P X xdx <<=⎰ √(3)2{02}2P X xdx <<=⎰╳ (4) 0.5{0.5}2P X xdx +∞>=⎰ ╳23.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200()0111x F x xx x <⎧⎪=≤≤⎨⎪>⎩,则X 的概率密度 (1)201()0xx f x <<⎧=⎨⎩其它 √ (2)201()0x x f x ⎧<<=⎨⎩其它╳(3)()2f x x x R =∈ ╳ (4)00()20111x f x xx x <⎧⎪=≤≤⎨⎪>⎩╳ 24.公共汽车站每隔10分钟有一辆汽车通过,乘客随机到车站等车,则 (1)乘客候车时间不超过5分钟的概率为12;√ (2)乘客候车时间超过5分钟的概率为12√ (3)乘客候车时间不超过3分钟的概率为310;√(4)乘客候车时间超过3分钟的概率为310. ╳25. 随机变量~(0,1)X N 则 (1){}102P X ≥=√ (2) {}102P X ≤= √ (3) {}{}00P X P X ≥=≤ √ (4){}{}00P X P X ≥≠≤ ╳ 26. 随机变量)2,3(~2N X 则(1){}52≤<X P =)2/1()1(Φ+Φ ╳ (2) {}104≤<-X P =2)5.3(Φ–1 √ 27. 设01~0.40.6X ⎛⎫⎪⎝⎭,则(1)2Y X =的分布律为020.40.6⎛⎫ ⎪⎝⎭ √ (2)21Y X =+的分布律为130.40.6⎛⎫ ⎪⎝⎭√ 28.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02)(xx f 其它10<<x ,则X e Y =的概率密度为(1)⎩⎨⎧<<=其它01ln )(e y y y f Y ╳ (2)2ln 1()0Y yy e yf y ⎧<<⎪=⎨⎪⎩其它√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29.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分布函数为F x y (,),则(1){}2,1≤≤Y X P = F (1,2) √ (2){}1123131213P X Y F F F -<≤<≤=---,(,)(,)(,) ╳ 30. 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分布律为(1)Y 的边缘分布律为012020404...⎛⎫⎪⎝⎭╳ (2)X ,Y 不独立 ╳(3)(X ,Y )的分布函数在116(,.)点的值1610(.,)F = ╳(4)20016{,}.P X Y === √ (5)概率1012{}.P X Y +== ╳(6)Z X Y =-的分布律为101201203204016....-⎛⎫⎪⎝⎭√(7)072().E XY = √ (8)相关系数0XY ρ≠ ╳ 31. 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分布律为则 (1){}Y X M ,max =的分布律为⎪⎪⎭⎫⎝⎛167163166210 √(2){}Y X N ,min =的分布律为⎪⎪⎭⎫⎝⎛--167163166012√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32.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 ⎝⎛-41212116121610311 则(1))(X E =31 √(2))(2X E = 4/55/]21)2/1(0)1[(22222=++++- ╳ (3)X 的方差D (X )=7297 √33.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02)(x xx f 其它2110≤<≤≤x x则(1) )(X E =1 √ (2))(X E =⎰⎰-+211)2(dx x dx x ╳(3))()(22X E X E -=61 √ (4)X 的方差61)(≠X D ╳34.一批产品中有一、二、三等品,等外品及废品五种,分别占产品总数的70%,10%,10%,6%,4%。
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库综合版(带答案)
测试技术基础试题库综合版(带答案)各章节复习题(答案在后面)第一章信号及其描述(一)填空题1、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传输的。
这些物理量就是,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信号的时域描述,以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为独立变量。
3、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
4、非周期信号包括信号和信号。
5、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6、对信号的双边谱而b ,实频谱(幅频谱)总是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对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1、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2、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3、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4、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5、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三)简答和计算题1、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 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的频谱。
4、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Tt T t t t x ||0||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二章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一)填空题1、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21)(+=ωωj j H ,输入信号2sin)(t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幅值=y ,相位=φ 。
2、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1+s 和2224.141nn n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
3、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和。
4、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测试。
第一章 电源系统章节复习题
第一章电源系统章节复习题一、填空题1.汽车电气设备的共同特点是(两个电源)、(低压直流)、(并联单线)、(负极搭铁)。
2.汽车采用单线制后,电源或用电设备的一端与金属机体相连,这样的连接称为(负极搭铁)。
3.蓄电池是一种(储存电能)的装置,当它与用电负载连接时,便进行(放电)过程,把所储存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当它与充电设备连接时,又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4.蓄电池主要由(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接线柱)(链条)和池盖及加液孔盖等部分组成。
5.蓄电池的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其中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铅),呈(棕)色;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为(海绵状纯铅),呈(深灰)色。
6.蓄电池将极板做成极板组的目的是(提高蓄电池容量)。
7.在进行电化学反应时(正)极板的电化学反应剧烈,为防止极板拱曲和活性物质脱落,在一个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片数总比(正)极板的片数多一片,从而使所有(正)极板都处在(负)极板中间,延长使用寿命。
8.加液孔盖上设有通气孔,正常工作时小孔应保持(畅通),以方便(气体)逸出,防止蓄电池损坏。
9.蓄电池常规的充电方法有(定流充电)和(定压充电)两种。
10.蓄电池在使用中,如果起动机(无力),灯光(暗淡),冬季放电超过(50%),夏季放电超过(25%),都应该进行补充充电。
11.汽车用交流发电机总体上是由一台(交流发电机)和一套(整流器)组成。
12.转子总成的作用是(产生磁场)。
13.交流发电机定子的作用是(产生交流电)。
其三相绕组有两种连接方式,即(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现代汽车发电机多为(星形连接)连接。
14.整流器的作用是将定子绕组产生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由6只(整流二极管)组成(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15.交流发电机的接地形式有(内搭铁式)和(外搭铁式)之分。
16.硅整流器主要由6只硅二极管组成,它们与定子的三相绕组连接成(三相全波整流)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
二、简答题
11. 真核生物DNA末端如何合成的? 12. 何为DNA损失、突变?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13. 维持DNA复制的忠实性的因素有哪些? 14. 错配修复的原则是什么,简要阐述其修复过程 15. 简述转座作用的遗传效应 16. 最简单转座子——插入序列有哪些特征? 17. 复合型转座子的特征有哪些? 18. 简述转座作用的机制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 第三章 转录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9. 10. 转录 Coding strand Template strand Promoter Transcription unit Primary transcript 模板识别(template recognition) 转录前起始复合物(PIC) 转录延伸(Elongation) 转录终止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转录机器 转录复合物 Abortive initiation Promoter clearance Transcription bubble 增强子 SD 序列 ρ因子 内含子 外显子
第七章 基因表达与调控(上) 三、问答题
1. 培养基中同时含有乳糖和葡糖时, 大肠杆菌是如何利用它们?详细阐 述其分子调控机制。 2. 比较乳糖操纵子和色氨酸操纵子结 构及其调控机制的异同 3. 转录-翻译与衰减作用有何关系? 为什么?
第八章 基因表达与调控(下) 第八章 基因表达与调控(下)
一、名词解释
相对原核基因表达,真核基因表达有哪些特点? 影响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因素有哪些? 真核基因调控可分为哪几类? 简述基因调控的主要内容。 何为DNA甲基化?该甲基化有何作用? 简述基因的一般结构模型 反式作用因子一般具有哪些特征性结构? 转录活化结构域具有哪些特征性结构? 简述蛋白乙酰化和去乙酰化的生理功能。 何为表观遗传?哪些作用可以表观遗传?
第五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上)
三、问答题
1. 何为细菌转化?有哪些方法?意义?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下)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下)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谱 ISH FISH Gene knock-out RNAi DNA chip
分子生物学总复习
聂光军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2012年9月
I.
第一章 绪论 ※
上课内容及重、难点
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 ※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从DNA到RNA *
第四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下)——从mRNA到蛋白质*
第五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上)——生物大分子操作技术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上)——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第七章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上)——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八章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下)——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
一、名词解释
21. RNA编辑 22. 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 (hnRNA) 23. Splite gene 24. RNA processing 25. RNA剪接 26. 核酶(ribozyme)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
二、简答题
第四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下)
二、简答题
1. 翻译需要哪些元件? 2. 简述密码子的破译原理 3. 遗传密码有哪些特性? 4. tRNA有哪些种类?不同tRNA有何作用? 5. 简述氨基酸活化过程 6. 核糖体含有哪些活性中心? 7. 蛋白质生物合成包括哪些内容? 8. 简述翻译过程中,肽链延伸的内容 9. 翻译过程中,肽链如何终止? 10. 何为遗传密码?其与密码子有何区别?
1. 2. 3. 4. 5. 6. 7. 基因表达调控都在什么水平上进行的?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基因调控分别受哪些信号调节? 根据调控机制的不同将原核基因调控分为哪几类? 原核基因调控有哪些主要特点? 影响乳糖操纵子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色氨酸操纵子的弱化机制; 为什么成熟的蛋白质第一个氨基酸不是Met?
二、简答题
三、问答题
何为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它们彼此 间有何关系?
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
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C-value C-value paradox 半保留复制 冈崎片段 转座子
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
二、简答题
1. 何为染色体?它与染色质有何区别? 2. 染色体具有哪些特征? 3. 组蛋白有哪些特征? 4. 真核细胞DNA序列可分为几类? 5. 真核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6. 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7. DNA复制需要解决的哪些问题? 8. 简述DNA有哪些复制方式? 9. 简述DNA双螺旋解旋过程? 10. DNA复制是如何引发的?
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
三、问答题
1. DNA有哪些结构,各结构有何特征,彼此有 何联系? 2. DNA构象转换与其表达调控间的关系? 3. DNA复制有哪些特点?原核生物DNA复制与 真核生物DNA复制有何异同? 4. 分述DNA聚合酶的结构与功能(真核+原核) 5. 常用的DNA修复方法有哪些?并分别阐述其 修复机理。
Ⅱ. 基本要求
熟知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基本生物化学特性; 熟知生物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 了解基因的概念、结构与功能关系; 了解原核和真核生物的表达调控内容及其异同;
Ⅲ. 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卷面满分100分,其中英文内容约占30% 。
考试成绩:
100分(总评成绩)= 70分(卷面成绩)+ 30分(平时成绩) 30分(平时成绩)= 10分(出勤率)+ 10分(课堂互动) + 10分(其他)
1. 2. 3. 4. Gene family Multi gene family 基因扩增 基因重排 5. Cis-acting element 6. Trans-acting factor 7. Gene
第八章 基因表达与调控(下)
二、简答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Ⅲ. 课程考核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卷面满分100分,其中英文内容约占30% 。
考试成绩:
100分(总评成绩)= 70分(卷面成绩)+ 30分(平时成绩) 30分(平时成绩)= 10分(出勤率)+ 10分(课堂互动) + 10分(其他)
Ⅳ. 各章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一、名题解释 1. 2. 1. 2. 分子生物学 DNA重组技术 简述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手段 简述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下)
二、简答题 1. 研究基因表达谱的方法有哪些?不同方法有何优缺点? 2. SAGE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3. RNA选择性剪接可分为哪几类? 4. 酵母单杂交系统为何能研究DNA-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5. 酵母单杂交系统与酵母双杂交系统有何异同? 6. 简述RNAi 的基本原理 7. 简述基因芯片的基本技术原理 8. 酵母为什么可以作为研究真核生物的模式生物? 9. 何为EMSA?阐述其基本原理 10. 简述湿菌体展示技术的基本原理 三、问答题 何为基因定点突变?在特定位置改变DNA链中碱基的方法有哪些 ?并阐明其基本原理。
第七章 基因表达与调控(上) 第七章 基因表达与调控(上)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Gene regulation 可诱导调节 可阻遏调节 弱化子 葡糖糖效应 操纵子 7. 前导肽 8. 抗终止因子 9. RNA调节 10. 正控 11. 负控
第七章 基因表达与调控(上) 二、简答题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
二、简答题11. 12. Nhomakorabea3. 14. 15. 16. 17. 18. 19. 20. 简述真核mRNA组成模型 简述mRNA帽子的结构、分类及其功能 简述mRNA尾巴的结构、分类及其功能 原核生物mRNA有哪些特征? 真核生物mRNA有哪些特征? 内含子有哪些功能? 简述mRNA剪接过程 RNA编辑有何生物学意义? 简述核酶的结构与主要作用 简述RNA在生物进化中的地位
三、问答题
1. 何为蛋白质磷酸化?其具有哪些生理功能?
分子生物学知识体系图
第五章 分子生物学研究法(上) 二、简答题
1. 2. 3. 4. 5. 6. 7. 8.
简述基因工程产生的理论和物质基础 基因重组需要哪些工具酶? 简述凝胶电泳的研究RNA? 如何从总RNA中分离mRNA? 阐述双向电泳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
三、问答题
1. 原核生物启动子与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特征是 否相同,它们都有哪些特征和具体的作用? 2. 原核生物都能正常终止吗?如果能,如何终止? 如果不能,如何抗终止。
第四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下)
第四章 翻译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6. 7. 8. 翻译 密码子 ORF 同义密码子 第二遗传密码 Translocation Polysome 分子伴侣
1. 2. 3. 4. 5. 6. 7. 8. 9. 10. 真核和原核转录有哪些共同特点? 简述转录的基本过程 简述转录的起始过程 简述转录的延伸过程 简述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结构与功能 简述σ因子的作用 Promoter clearance有何作用? 启动子是如何被识别的? 增强子有哪些特征? 原核mRNA有哪些组成?
第四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下)
三、问答题 1. 2. 3. 4. tRNA有哪些结构特征?这些结构特征都有何功能? 核糖体结构与功能有何关系?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翻译起始有何异同? 简述翻译的基本过程,过程中有哪些辅助因子参加? 各因子的功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