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PPT课件: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供给方面)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供给方面)

_
Y
E
0 H
16
休闲时数H 劳动时数16-H
最优劳动供给量
收入 K
K0
_
Y
E
0
H0
16
休闲时数H0 劳动时数16-H0
现在,我们把劳动 者的无差异曲线和约 束条件结合起来,说 明其最优劳动供给量。 像一个消费者那样, 一个劳动者的最优状 态是其无差异曲线与 约束条件的切点S。 相应最优休闲时数是 H0,劳动供给量是16-
要素的供给原则
以劳动为例,效用最大化原则为MU供给=MU自用 效用函数:UU(Y,l)
(一)MU供给分析 1、思路:劳动供给增加导致收入增加从而效用增加
L Y U
2、具体展开
MU供 给=U LU Y•Y L
U L
W•U Y
•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要素市场上,单个消费者(即要素的 供给者)面对的是一条水平的要素需求曲线,说明其要素 供给对要素价格无影响,因此有要素的边际收入等于要素 价格。
工资是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当于闲暇的“价格”
替代效应 :当工资率上升时,休闲的价格提高 了,消费者会减少休闲而增加劳动和收入,即:
W↑→L↑
收入效应 :当工资率上升时,消费者更加富有 了,会用更多的收入购买各种商品,包括闲暇商 品,从而减少了劳动时间。即
W↑→L↓
工资变动对消费者劳动时间的影响(即工资效 应)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大小。
为什么妇女平均收入只是男人的75%?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哈莫米斯与杰文·比德尔在 1994 年第 4 期
《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根据这份调查报告 ,漂亮的人的收入比长相一般的人高 5%左右,长相一般的人又 比丑陋一点的人收入高 5%一 10%左右。为什么漂亮的人收入 高? 如果工资增加,人们将工作更长时间吗?——深圳出现了“少挣 钱,多休闲”的时尚一族。 为什么我国《劳动法》规定休息日、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 必须支付百分之二百、百分之三百的工资?而很多私企为何能 以低于法定加班支付工资标准不断要求员工加班?

《生产要素价格》PPT课件

《生产要素价格》PPT课件
• 当产品市场为非完全竞争市场时
MLR M P M RLP P (P 11E d)M L P
厂商确定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为: 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即:MRP = MFC
1.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o 卖方垄断厂商:厂商在产品市场上(作为产品的卖 方)是垄断者,但在要素市场上(作为要素的买方) 是完全竞争者。
W1 W2
VMP曲线是一条向右下 W3
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与产
品的价格有关,价格越高,
曲线也越陡。
O
A B
L1 L2
C VMP
L3 L
四、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 量与要素价格 W之间的关系。
按照VMP=W的原则
一、分配理论概述
—— 是指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所有者提 供生产要素后得到的收入及其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分配理论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问题。
生产要素分为两大类:原始生产要素与中间生产要素
(1)原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是消费者,目的是为了实 现效用最大化。包括四种:
劳动, 资本:包括机器厂房工具等生产资料。 企业家 土地:包括土地、河流、森林、矿藏、野生 才能, 生物等一切的自然资源,最稀缺。
(2)中间生产要素是指厂商生产出来又投入到生产过程 中去的产品。(所有者是厂商,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 化。)
对某一个企业来说是中间产品的东西,对另一个企业来讲可能就是产品。 比如,钢铁对于汽车厂来讲是中间产品,但它对于钢铁厂来讲就是产品。
本讲义所说的生产要素,指的都是原始生产要素。
二、引致需求
1. 直接需求:产品市场,消费者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 吃、穿、住、行等需要而购买产品的需求。

河北大学《微观经济学》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河北大学《微观经济学》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三、分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生产要素需求的联合性与派生性,决定了它的需求比产品 的需求复杂得多。在分析生产要素需求时要注意这样一些 问题: 第一,产品市场结构的类型是完全竞争还是不完全竞争。 第二,一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整个行业对生产要素 需求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变动与多种生产要素变动的情况。 第四,生产要素本身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还是不完全 竞争的。

它表示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4、注意这里使用的成本与边际 成本不同于第五章的相应概念 (1)在第五章中,成本是作为 产品产量的函数,而在本章中, 成本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函数的。 (2)在第五章钟,边际成本是 指增加一单位产品增加的成本, 是所谓产品的边际成本;而在本 章中,边际成本则是指增加一单 位要素的边际成本,是所谓要素 使用的边际成本。 5、要素边际成本曲线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的边际 成本等于工资,实际上是一个常 数,在图形上表现为一个水平的 直线。



4、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厂商的下述愿望: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一 定的产量,或者在一定产量下获得最大的利润。这就是所谓的边际 生产力的问题。因此,对该问题的分析将涉及两个变量:厂商使用 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 5、我们在分析厂商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时,只考虑其理性的需求, 不考虑厂商的其他社会、政治的考虑,诸如名望、乡土感等。
(四)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这个一般原则在生产 要素使用问题上的具体化,它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使用要素的“边 际成本”和相应的“边际收益相等”。 VMP=W或者MP*P=W
代数推导: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决定  ppt课件

O
L
ppt课件
19
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与边际产品曲线的位置
一般来说,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位置高低取决于 要素的边际产品 MP(L)和产品价格 P 两个因素。 随着边际产品MP的上升或价格P的上升,边际产品 价值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相反。 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与边际产品曲线的相对位置则 取决于产品价格P的大小:
ppt课件
24
表1.1要素需求表——要素需求曲线的推导(1)
要素数量 L 1 2 边际产品 MP 8 7 产品价格 P 2 2 边际产品价值 VMP=MP×P 16 14
要素价格W
16 14
3
4 5
6
5 4
2
2 2
12
10 8
12
10 8
6
7 8
3
2 1
2
2 2
ppt课件
6
4 2
6
4 2
25
从要素需求表中得
D dm
m 1
D d m n d m (d d ... d ) m 1 1 2 n

特别应当注意的是,被简单地水平相加的是每个厂商的 “真正的”要素需求曲线,即是在考虑了多个厂商共同 行动所引起的全部调整之后得到的行业调整曲线 dm,而 不能是边际产品价值曲线P·MP。

从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水平出发的一条水平直线。
W dC(L)/dL
W0
O
ppt课件
L
22
(三)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假定:完全竞争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 单一产品,追求利润最大化,则使用要素的原则 为:
VMP W
或MP P W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_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2024使用资料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_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2024使用资料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_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2024使用资料微观经济学第八章的主要内容是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在现代经济中,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本。

这些要素的价格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决策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角度分析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劳动力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劳动力的供给主要受到人口因素、劳动力市场机制和制度因素的影响。

人口因素包括劳动人口数量和素质,而劳动力市场机制则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流动性和弹性。

制度因素主要包括劳动法规和福利政策等。

劳动力的需求则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等因素。

当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时,劳动力价格往往会上升,反之亦然。

土地是另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价格也由供求关系决定。

土地供给受到土地资源量、土地开发程度和土地所有权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土地需求则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地理位置等因素。

高需求地区的土地价格往往较高,而低需求地区的土地价格较低。

此外,土地价格还受到政府政策和规划的影响,例如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和土地开发控制政策等。

资本是生产要素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包括机器设备、工具和建筑物等非人力资源。

资本的供给取决于储蓄和投资等因素。

储蓄率的提高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可以促进资本的供给增加,从而降低资本价格。

资本的需求则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等因素。

当企业的资本需求增加时,资本价格往往会上升。

此外,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技术进步、物价水平、政府政策等。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生产力,从而影响其价格。

物价水平的上升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反之亦然。

政府政策可以通过税收、补贴和规章制度等手段对生产要素价格进行调控。

总之,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涉及到供求关系、人口因素、市场机制、制度因素、技术进步、物价水平和政府政策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企业和政府应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来合理制定生产要素价格和政策,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4.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厂商使用要素,如果要让它们留在该行业,支付的报酬 必须超过它们转移到其它行业所能获得的最大报酬,即超过其机会成 本。 超过的部分即经济租金。
经济租金=要素收入-机会成本
长期中,一切要素都自由流动,没有固定。 经济租金类似生产者剩余。 从要素收入中减去经济租金不会影响其供给和引起供给量减少。
dU dU W dL dY
dU / dl W dU / dY Wy
4.无差异曲线分析
Y
K
Y*
G*
Y
O
l*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
dY W dl
U2
U1 U0
E
L
l
5.要素供给问题
Y K2
K1 K0
Y O
l2 l1 l0
U2 U1 U0 E L
W
W2
W1 W0 lO
C
B A
L -l0 L -l1 L-l2 L-l
4.边际产品价值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完全竞争的厂商,其产品需求曲线是水平的, 即厂商产量增减不影响价格变化,价格是常数,MR=P。
VMP=边际产品价值。 显然,VMP只是MRP的一个特例; 即当MR为常数时,产品价格与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乘积。
5.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行业调整曲线
没有其他厂商的调整,整条需求曲线就可以看成是P0·MP。 假定让要素价格下降到W1,则要素需求量就应增加到L2。
其他厂商也进行调整,要素价格下降使L的 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移到 P1·MP。 要素价格W1下,L的需求量不再是L2,而 是稍稍更少一些的L1。 得到要素需求曲线上一点I(W1,L1)。 重复上述过程,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 到多个厂商调整情况下厂商m对要素L的需 求曲线dm。 即经过行业调整之后得到的第m个厂商的 要素需求曲线。简称为行业调整曲线。比边 际产品价值曲线陡峭。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MRL
TRL L
dTRL dL
TRL Q(L) • P
MRL
dQ(L) dL

P
MPL
•P
VMP=MPL•P
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MP是递减的。因此, VMP也是递减的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MP,VMP VMP=MP×P
MP
0
L
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表
要素 数量
1 2 3 4 5
产品 产量 10 19 27 34 40
• 2、区别 – (1)L的角色不同 • 在d中:最优要素使用量 • 在VMP中:要素使用量 – (2)反映的因果关系不同 • 在d中:W为原因,L为结果 • 在VMP中:L为原因
第五节, 市场需求曲线
一、行业调整曲线
市场上使用同一种生产要素 W 的多个厂商同时调整情况下,
初始点:H1(L0,W0)
由于厂商是要素市场的垄断买方,所以,它 所面临的要素供给曲线就是市场的要素供给曲线。 市场的要素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市场供 给量随要素价格上升而增加。从而得出:边际要素 成本函数位于要素供给函数之上。
假定要素供给函数为线性,则
W L a bL
(a, b均为常数,且b 0)
MFC W L L • W L a bL bL a 2bL
dm
W↓--厂商生产要素使用
量↑--产品的供给量↑-- P↓--VMP↓--VMP左移。
W0
得到点I。连 dm曲线。

H
1,
I



P1·MP
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 W1
H1 P0·MP I
VMP曲线不再重合,而得到一
条行业调整曲线。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把同时处于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称为完全竞争厂商;不完全竞争厂商在产品和要素的市场上不完全竞争。
1
要素 需求
要素 供给
边际收益
生产者
边际成本
(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价格)

生产者
消费者
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
原始要素
中间要素
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


1
1.2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闲暇时间H
劳动时间16-H
4
5.2劳动供给曲线
随着劳动价格不断变化,则消费者的预算线将绕初始状态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会得到众多的预算线分别与众多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这些点联结起来,就得到了价格扩展线。
5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消费者为较高的工资吸引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在这个阶段,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但是,当工资上涨到很高时,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达到最大。此时如果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非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于是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后弯曲。
产品市场厂商的边际收益 总收益: 生产函数: 收益函数: 产品的边际收益: 完全竞争市场: 要素的边际产品:
1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VMP也称为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由于MP递减、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MR递减,因此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随着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这称为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要素投入量的不断增加,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越来越小。
5
5.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正常商品(X)的价格(P)上升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P↑→X商品的替代品→X商品购买↓; 收入效应:P↑→实际购买力下降↓ →X商品购买↓ 。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1.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第一,从商品的角度分析,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 “产品”的理论和 “要素”的理论两个部分,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二,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

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

这是因为,首先,首先,在推导产品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供给曲线时,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上述两点不完全性可以概括为它缺乏对要素价格和使用量决定的解释。

为了弥补这个不足,需要研究生产要素市场。

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第三,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

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这样才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解答:第一,完全竞争场上是指,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这时假定完全竞争厂商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生产单一产品,追求最大限度利润。

利润最大化要求任何经济活动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

第二,①完全竞争场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产品价值(VWP ),边际产品价值表示完全竞争场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根据生产函数 Q=Q (L ),收益函数可写作 R (L )=PQ (L )。

由于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所以产品价格是保持不变的,对L 求导可得: ()()L dR L dQ L P P MP VMP dL dL=⨯=⨯= ②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是总成本C=WL .对L 求导dC W dL=,由于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W 不随L 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是保持不变的。

③此时我们根据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得VMP=W 即MP L ⨯P=W 。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西方经济学》讲义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一、教学目的本章论证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厂商对要素需求的原则及要素需求曲线,说明边际生产力理论是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生产要素的供给原则,分析不同要素供给的不同特点以及对均衡价格决定的影响,提出收入分配平等与否的评价指标。

通过学习,要能够掌握边际生产力的有关重要概念,如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及其与边际产量的区别,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与厂商对要素需求曲线的关系,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与市场要素需求曲线的关系。

认识要素供给原则与效用最大化原则的关系,理解不同要素供给曲线的特点。

能够结合实际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

二、教学重点引致需求,VMP = MFC 原则,厂商要素需求曲线;效用最大化的要素供给原则,劳动供给曲线的论证、土地供给弹性为0 的特征及原因。

基尼系数。

三、教学难点边际产品价值;要素需求的原则,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工资、地租与利息的决定。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和讨论相结合。

五、教学安排本章计划安排7个学时。

六、教学步骤(一)课程导入生产要素的定价理论是经济学中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生产要素的价格理论之外,分配理论还包括了各生产要素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收入差异及其原因、国家对收入的调节等内容。

生产要素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收入,对于生产者来说是生产成本,因而要素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和厂商的行为,要素市场直接与产品市场相联系,所以本章的内容要与前面所讲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厂商理论及市场理论结合起来学习。

本章主要从生产要素的需求入手,来分析生产要素需求的特性、需求原则和需求曲线,并把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得出要素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理论,从而完成对要素市场的分析。

(二)课堂教学设计结合前边已讲过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利润最大化原则,并结合企业管理中的分配问题,分析厂商如何决定对要素需求数量的多少,为何这样确定,这对提高企业效益有何意义,引导学生把理论分析同企业实际管理结合思考。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微观经济学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43
(二)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1. 自用资源具有多种用途,可带来间接 效用和直接效用(只考虑此) 例子: 时间 做家务、看电影、旅游
2. 设l为自用资源,则自用资源的边际效
用为:
MU自用要素
dU dl
编辑ppt
44
(三)要素供给的原则的公式
MU自用要素 MU要素供给 dU= dU• dY d l dY dL
微观经济学分为:产品理论和要素理论 产品理论讨论: 产品的P和Q如何决定 要素理论讨论: 要素的P和Q如何决定 2.产品理论和要素理论是相互联系的
3. 产品理论通常被看成价值理论,要素理 论被看成分配理论,两者共同构成微观 经济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编辑ppt
3
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公众需求
厂商供给
产品市场
编辑ppt
28
第二种情况的举例
当单个厂商变动时,其他厂商也同时调整
①开始时,假设
A 要素市场,要素的价格为W0,需求量为L0 B 产品市场,产品的价格为P0. C 最初的VMP为P0·MPL ②现在,要素的价格从W0下降到W1,则 A 所有的厂商都会增加要素的需求量——厂商 的产量Q增加——产品的供给增加——产品的价 格下降——厂商的VMP向左下方移动

了 这 个 工 人 , 使 总 收 益 增 加 了 10元
编辑ppt
19
五、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1.完全竞争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函数
L=F(W) 2. 推导过程
当W=100,VMP=100,能找到使 VMP=100的L1值。 当W=50,VMP=50,能找到使VMP=50的 L2值。 它们是一一对应,可得 一条向右下方倾 斜的 线。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PPT课件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PPT课件
dQL MP
dL
VM M P•P P
注意:边际产品价值VMP与产品的边际收益MR的区别:
MR是对产量而言的,增加销售一个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 收益;VMP是对要素而言的,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要素所 增加的收益
精品课件
110
厂商的边际产品(MP)和边际产品价值(VMP)
要素数量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L
❖ 因而,就正常物品而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
使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精品课件
226
三、工资变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劳动的供给就是闲暇的需求的反面。在时间资源总量既定的 情况下,劳动供给的增加就是闲暇需求的减少,二者存在反方 向的关系;
❖ 劳动的价格——工资同时也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增加了一 单位时间的闲暇,意味着失去本来可以得到的一单位劳动的收 入——工资。于是工资也是闲暇的价格;
2、共同需求(联合需求) Joint Demand:对生产要素的需 求是共同的、相互依赖的的需求。
①生产商品和劳务需多种生产要素,各要素需共同合作 ②各要素互替或互补,彼此制约
精品课件
6
三、影响要素需求的因素
要素 需求 影响 因素
✓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和产品的价格 ✓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技术状况
精品课件
❖ MR=P
MRPL=VMPL=W
精品课件
116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表
要素数 边际产 产品价 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价 量L 品MP 格P VMP=MP×P 格W
1
10
10
100
100
2
9
10
90
90
3
8
10
80
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要素所有者得到的高于使该所有者提供要素使用所要求的数量的收入
经济租金=要素收入-机会成本
➢ 从总收入中减去这一部分并不会影响要素供给
工 资
S




) W 经济租金
/
机会成本
C
D
歌手(场)
和生产者剩余同一个概念,适用于不同角度和市场
S垂直,即使要素价格降到接近于0,也不会导致供给量减少 S水平,如果不按W0价格支付,就不能得到该要素
P
vmp
1
10
2
2
9
2
3
8
2
4
7
2
5
6
2
O
L1 L2
L3 L
VMP曲线位置与MP和P有关
2.边际要素成本
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厂商只能被动接受劳动价格,价格 是常数——W
MFCL
dC dL
d (W
•Lr dL

K)
W
3.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均衡的条件
VMP=W
§例.设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Q=-0.01L3+L2+38L。
R
D
S
R1 D’
O
Q*
Q
3.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
(1)租金
➢ 供给数量长期固定不变的资源的服务价格。
(2)准租金
➢ 供给量暂时(短期)固定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即固定要 素的收益。
➢ 准租金=TR-TVC =TFC+π
P P0
π
D TFC
A
O
MC AC
C AVC
F B
d=AR 短期存在的准租金
X
Q
(3)经济租金
1.要素供给原则
保留自用的边际效用=供给的边际效用
dU dU
dl dL
dU dU dY dl dY • dL
dU
dl
dU
dY dL
dY
因为,完全竞争时
dY dL
w
,所以
MU w
l
MU Y
wy
wy=1,为收入的价格
即:
MU l w
MU Y wy
2.要素供给的无差异曲线分析
Y
Y1
Y0
E
O
l0
U3 U2 U1
L
均衡条件:
dY dl
w
l
3.要素供给曲线
Y
PEP
W
Y1
O l2 l1 l0
价格扩展线
U3 U2 U1
Ll
W2 W1 W0
O L-l0 L-l1 L -l2 L -l 要素供给曲线
二、劳动供给与工资率的决定
1.劳动与闲暇
➢ 假定消费者每天必须睡眠8小时 ➢ 16小时分为劳动时间(16-H)和闲暇时间(H)

( 元
W0
单 位 ) W1
dm:多个完全竞争厂商调整时的 要素需求曲线 dm
市场需求曲线: D=Σdm=n.dm
P1.MP
P0.MP I
/
0
L0
L1 生产要素(单位)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供给
一、一般要素供给
要素
最大化行为 (目标)
中间要素 原始要素
利润最大化 效用最大化
最大化原则 (供给原则)
MR=MC ?
Q为每周产量,L是每周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 都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10元,小时工资为 500元,厂商要求利润最大化。
求厂商每周应雇佣多少小时劳动?
解:
VMP=MP·P MP=-0.03L2+2L+38 则,VMP=MP·P
= (-0.03L2+2L+38)×10 利润最大化的雇佣量需满足VMP=w,且w=500 所以,(-0.03L2+2L+38)×10=500 解方程,取最大值L=60。 所以,厂商每周应雇佣60小时劳动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生产要素界定
1.定义: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 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2.要素需求的特征
引致需求/派生需求 共同需求/联合需求
3. 厂商类型:完全竞争厂商与不完全竞争厂商
类型
名称
完全竞争厂商 完全竞争厂商
买方垄断厂商
最高的20%
51.86 50.75 42.7 49.59 45.34 43.29 44.93 35.65 37.45 43.3 54.34 40.48 48.97 49.02 44.81 62.18 39.94 45.82 55.42 61.12 52.14 40.21 36.88 42.02 38.68 46.63 44.02
MRP = MFC VMP = w
4.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d与VMP重合,向右下方倾斜。
隐含条件: W不影响P、MP
P,Q,MP,VMP W
W1 W0
W2
A B
O
L1 L0
C VMP=d
L2 L
5. 从厂商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单个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不能横向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W



不完全竞争厂商 卖方垄断厂商 双边垄断厂商
产品市场 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 垄断 垄断
要素市场 完全竞争 垄断 完全竞争 垄断
二、要素使用原则
利润最大化原则 产品市场,MRQ=MCQ 要素市场,MRPF=MFCF
边际要素成本( MFC,Marginal Factor Cost)
MFC C F
边际收益产品(MRP,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公布了2003-2012年的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世界分布图 世界银行数据库
国家和地区
中国 中国香港 孟加拉国 柬埔寨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以色列 日本 韩国 老挝 马来西亚 蒙古 新加坡 泰国 越南 南非 加拿大 美国 阿根廷 巴西 委内瑞拉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荷兰 俄罗斯联邦 英国
部分国家基尼系数
世界银行数据库
年份
2004 1996 2000 2004 2004 2002 2001 1993 1998 2002 1997 2002 1998 2002 2004 2000 2000 2000 2004 2004 2003 1995 2000 2000 1999 2002 1999
累积的家庭的百分比
二、基尼系数
I %
A B
G A A B
0
P % 100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 平均。
基尼系数
小于0.2 0.2--0.3 0.3--0.4 0.4--0.5 0.5以上
收入分配
绝对平等 比较平等 基本合理 差距较大 差距悬殊
国际通用的标准
0.4 ——警戒线
第三个20%
13.68 13.85 15.6 13.74 14.94 15.41 15.86 17.58 17.95 15.62 12.85 16.79 14.55 13.97 15.14 10.04 17.18 15.66 12.82 10.96 13.94 17.19 17.79 16.75 17.24 14.92 15.96
中国基尼系数
年份 1978 1998 200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基尼系数 0.317 0.403 0.412 0.479 0.473 0.485 0.487 0.484 0.491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基尼系数
0.47 0.43 0.33 0.42 0.37 0.34 0.39 0.25 0.32 0.35 0.49 0.33 0.42 0.42 0.37 0.58 0.33 0.41 0.51 0.57 0.48 0.33 0.28 0.36 0.31 0.4 0.36
最低的20%
4.25 5.26 8.6 6.82 8.08 8.41 5.71 10.58 7.91 8.07 4.37 7.47 5.04 6.34 7.14 3.47 7.2 5.44 3.12 2.8 3.25 7.18 8.52 6.5 7.6 6.15 6.14
基尼系数 0.490 0.481 0.477 0.474 0.473 0.469 0.462
• 2012年3月7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称 中国居民收入的调查是分开搞的,对城镇居民调查可支配收入,对农
村居民调查纯收入,指标不完全一样,基础数据是分开的,所以现在没有 办法计算全国统一的基尼系数。
• 2013年1月18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
三、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原则 1. 边际要素收益
边际产品价值,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完全竞争的厂商,MR=P
VMP只是MRP的一个特例
VMP曲线
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VMP=P·MPL 因为,边际收益递减
P,Q,MP,VMP VMP
MP
要素数量 MP
MRP TR F
MRP TR TR • Q MR • MP F Q F
厂商使用要素的一般原则:MRP=MFC
假定厂商使用一种要素、生产一种产品,追求最大利润π:
TR(F) TC(F)
d dTR(F) dTC(F) MRP MFC 0
dF dF
dF
MRP=MFC
MRP>MFC? MRP<MFC?
/ /
全部经济租金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