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智慧树知道网课《石油加工生产技术》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单元测试
1
【判断题】(1分)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适应国家石油化工行业人才素质提高的要求,以促进产业发展,以培养一线产业技术人才为目标,重点讲解石油加工生产相关知识与技术。

A.

B.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石油气体及石油馏分的烃类组成中,其中液态烷烃的碳原子为
A.
≥C5
B.
C1~C4
C.
C5~C15
D.
≥C16
2
【单选题】(1分)
同一种原油,随着沸点的升高,燃点越来越()
A.

B.

3
【单选题】(1分)
试油不能通过滤清器20ml时的最高温度称为()
A.
冷滤点
B.
凝点
C.
浊点
D.
倾点
4
【单选题】(1分)
燃点是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能被外部火源引燃并连续燃烧不少于多少秒时的最低温度
A.
10
B.
3
C.
8
D.
5
5
【单选题】(1分)
运动粘度的单位是()
A.

B.
厘斯
C.
厘泊
D.
无单位
6
【单选题】(1分)
液体粘度与压力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
大于4MPa才需要考虑压力影响
B.
低压下不考虑压力的影响
C.
压力与粘度没关系
D.
压力增大粘度增大
7
【单选题】(1分)
下列物质特性因数最大的是()
A.
正己烷
B.
丙苯
C.

D.
环己烷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我国评定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指标为()
A.
挥发度
B.
总不溶物和10%蒸余物残炭
C.
凝点
D.
闪点
2
【单选题】(1分)
汽油的理想组分是()
A.
烯烃
B.
芳烃
C.
异构烷烃
D.
正构烷烃
3
【单选题】(1分)
汽油的辛烷值随蒸汽压增大而()
A.
不变
B.
增大
C.
没关系
D.
减小
4
【单选题】(1分)
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越好,则()
A.
加速性能不好
B.
耗油较多
C.
燃烧不完全
D.
汽油机工作平稳
5
【单选题】(1分)
-35号柴油闪点不低于()度
A.
45
B.
55
C.
65
D.
35
6
【单选题】(1分)
柴油50%馏出温度不高于()
A.
290
B.
300
C.
330
D.
310
7
【单选题】(1分)
关于热值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氢碳比高的烃质量热值低
B.
环烷烃既具有较高的质量热之又具有较高的体积热值
C.
热值分为体积热值和质量热值
D.
体积热值和质量热值相矛盾
8
【单选题】(1分)
喷气燃料的辉光值不小于()
A.
55
B.
45
C.
60
D.
50
第三章测试
1
【多选题】(1分)
原油的分类可以按()进行分类
A.
密度
B.
蜡含量
C.
含胶量
D.
硫含量
2
【多选题】(1分)
我国轻质原油的特点是()
A.
含氧、氮较高
B.
含胶少
C.
含硫少
D.
轻质馏分含量较高
3
【多选题】(1分)
关于低硫原油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原油是低硫原油
B.
含硫在0.5到2.0%的原油
C.
硫含量大于0.5%的原油
4
【单选题】(1分)
含硫为1.8%的原油属于()
A.
高硫原油
B.
含硫原油
C.
低硫原油
5
【多选题】(1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量为0.8%的原油属于含硫原油
B.
我国原油特点是含硫较高
C.
含量为2.4%的原油属于高硫原油
D.
原油的工业分类可以按含硫量、含胶量等进行分类
6
【单选题】(1分)
克拉玛依硫含量为0.04%,第一关键馏分相对密度为0.828,第二关键馏分相对密度为0. 895,则原油属于()
A.
低硫石蜡-环烷基原油
B.
含硫石蜡基原油
C.
低硫中间基原油
D.
低硫环烷基原油
7
【多选题】(1分)
属于石蜡基原油特点的是()
A.
柴油十六烷值高
B.
可制得粘温性质好的润滑油
C.
汽油辛烷值低
D.
大庆原油是石蜡基原油
8
【单选题】(1分)
为一般炼油厂设计提供数据的是()
A.
原油综合评价
B.
原油的简单评价
C.
原油性质分析
D.
原油基本评价
第四章测试
1
【多选题】(1分)
原油预处理注水正确的是()
A.
促进了原油中的无机盐和部分有机盐的溶解。

B.
注水是因为要溶解破乳剂,更有利于破除乳化作用。

C.
原油注水,增加了微小水滴聚集的几率。

D.
原油注水,提升了水滴的聚集能力。

2
【多选题】(1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级电脱盐率在90~95%左右,二级电脱盐率在99%左右。

B.
原油脱盐脱水大都采用二级电脱盐工艺。

C.
外加高压电场可使微小水滴产生偶极,水滴表面电荷,促进相邻水滴合并成大水滴。

D.
温度、压力、注水量、电场强度等都影响脱盐脱水效果。

3
【多选题】(1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油含盐含水会腐蚀设备
B.
H2S腐蚀设备,生成的FeS,如果与HCl相互配合,会极大地加剧设备腐蚀。

C.
停留时间过短影响水滴聚集,易于产生电分散。

D.
低速电脱盐技术停留时间为6min左右。

高速电脱盐技术没作要求。

4
【多选题】(1分)
下列正确的是()
A.
原料油进入初馏塔是的温度在240-280℃
B.
润滑油型减压塔要求具有足够的分馏精确度。

C.
采用水蒸气汽提,可以降低油气分压。

D.
一般一级脱盐注水量为5-7%,二级脱盐注水为3-5%。

5
【多选题】(1分)
关于减压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减压塔塔板采用低压降塔板。

B.
减压塔加入一定量的蒸汽,有利于减少油气分压。

C.
减压塔塔顶管线连接抽真空设备,不出产品。

D.
减压塔不采用塔顶冷回流,采用塔顶循环回流。

6
【多选题】(1分)
关于润滑油型减压塔正确的是()
A.
润滑油型减压塔抽出馏分要求残碳值低,色度好,粘度合适,馏程窄。

B.
润滑油型减压塔对馏分组成要求不高,要求有尽可能高的拔出率。

C.
润滑油型减压塔塔板数较少。

D.
润滑油型减压塔采用升气管型抽出板,利于集油抽出
7
【多选题】(1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减压塔一般采用三级抽真空系统。

B.
常压条件下进行分离大于350℃馏分,会出现分解、生焦等现象
C.
设置初馏塔可得到砷含量低的重整原料。

D.
脱盐脱水温度过高,也会造成电导率增加,电耗增大。

第五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关于催化裂化再生的是()
A.
催化剂含碳量不作为调节手段。

B.
再生压力平时不作为调节手段。

C.
生产中常采用增加停留时间来提高烧焦效果。

D.
分子筛催化剂可以提高到650-720℃。

2
【单选题】(1分)
常压重油中加入原油,则闪点()
A.
降低
B.
不变
C.
提高
3
【单选题】(1分)
关于原料中的残炭说法的是()
A.
催化裂化原料一般要求残碳控制在0.1-0.3%.
B.
随着原料的变重,残炭值也在增加。

C.
原料油的残炭值是衡量原料性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D.
残碳不影响催化裂化反应
4
【单选题】(1分)
温度的提高可以促进化学反应速度,但是温度过高则()
A.
气体产率下降
B.
焦炭产率下降
C.
提高了C1、C2产量。

D.
汽油产率更高
5
【单选题】(1分)
辅助燃烧室的作用是()
A.
停工时,也可以用它来维持系统的温度。

B.
正常生产时只做主风通道。

C.
开工时燃烧燃料油加热主风。

D.
其余选项都对
第六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用()生产的汽油能提高汽辛烷值。

A.
重整、烷基化、催化裂化
B.
蒸馏、烷基化、催化裂化
C.
蒸馏、重整、烷基化
2
【单选题】(1分)
重整反应系统进料的干点过高的危害有()。

A.
造成重整循环压缩机负荷增大
B.
造成重整循环氢带液
C.
加快重整催化剂的积炭速率
D.
造成汽油辛烷值下降
3
【单选题】(1分)
重整催化剂在线采样分析,测得其氯含量为1.5%,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
保持原注入量
B.
无法判断
C.
增加注氯量
D.
减少注氯量
4
【单选题】(1分)
连续重整与半再生重整比较主要是多了()。

A.
重整催化剂再生单元
B.
重整反应单元
C.
芳烃抽提单元
D.
预处理单元
5
【单选题】(1分)
以生产芳烃(生产BTX)为目的的催化重整装置,其原料的馏程一般控制在()。

A.
60~145℃
B.
40~180℃
C.
80~180℃
D.
40~140℃
第七章测试
1
【单选题】(1分)
加氢催化剂中的不是酸性载体有()
A.
硅酸镁
B.
硅酸铝
C.
氧化铝
D.
分子筛
2
【单选题】(1分)
氮化物在加氢裂化工艺中生成()
A.
氨气
B.
硫化氢
C.

D.
二氧化碳
3
【单选题】(1分)
不是入口扩散器的作用的是()
A.
物料扩散到反应器的整个截面上
B.
防止气、液物料直接冲击气、液分配盘
C.
起到预分配的作用
D.
支撑催化剂
4
【单选题】(1分)
硫化合物的加氢反应活性顺序为()
A.
硫醇>四氢噻吩>二硫化物>噻吩
B.
硫醇>二硫化物>四氢噻吩>噻吩
C.
四氢噻吩>噻吩>硫醇>二硫化物
D.
硫醇<二硫化物<四氢噻吩<噻吩
5
【单选题】(1分)
氧化物加氢反应活性的顺序为()
A.
酚类>烷基醚类>醛类>酮类>呋喃环类
B.
酮类>烷基醚类>醛类>酚类>呋喃环类
C.
烷基醚类<醛类<酮类<酚类<呋喃环类
D.
烷基醚类>醛类>酮类>酚类>呋喃环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