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文学概论(二)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19世纪中期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19世纪中期知识点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19世纪30——60年代,是欧洲历史上人的又一次发现的时代。

19世纪中期文学指法国“七月革命”(1830)——“巴黎公社革命”(1871)时期的文学。

一、影响文学的诸因素1.新制度的确立和巩固,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

2.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长足发展。

3.自古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二、文学现状1.批判现实主义成为文坛主流。

2.浪漫主义作家仍在创作。

3.无产阶级文学崛起。

三、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英国宪章派文学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文学。

主要成就——诗歌。

代表作家——琼斯、林顿、马西。

德国40年代工人诗歌维尔特:最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

恩格斯称他是“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法国巴黎公社文学以1871年3月成立的巴黎公社为标志,前后延续了约20年时间。

它是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写照,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阶段。

代表作家:欧仁·鲍狄埃《国际歌》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代表了巴黎公社文学的最高成就。

四、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第一,客观性、真实性;第二,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第三,典型性;第四,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

五、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概述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出现最早、发展最快、成就最高)影响文学的因素有三个:时代、传统、对拿破仑的崇拜。

特点:1.批判得更广泛、更激烈、观察得更为细致。

2.思想内容:揭露封建贵族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自身的矛盾;金钱的罪恶;贯穿着理性主义和科学精神。

3.人物形象:独特的个人反叛者和野心家。

4.都受到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作品有强烈的激情;情节有较强的戏剧性。

梅里美的《嘉尔曼》文学史地位梅里美(1803—1870)19世纪法国极富艺术魅力的作家。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独特风格。

中短篇小说20篇,奠定了他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特点:1.从道德和人性的角度批判社会; 2.异国情调;3.神秘的宿命色彩4.鲜明的地方特色;5.卓越的心理分析;前期创作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爱憎态度分明。

文学概论贰(完美版)

文学概论贰(完美版)

文学概论贰1.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

根据这个定义,可以说意识形态就是一种思想观念,但不是一般的思想观念。

它有三个特征:第一是群体性,即不是个别人的思想观念,而是已经被某个群体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并指导其行动第二是系统性,即不是支离破碎的想法和观念,而是形成了体系。

第三是历史性,即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2.康德认为【审美活动】有哪些特点何为审美——A、审美是感性的;B、审美是无功利的;C、审美的对象是纯粹的表像与形式。

康德认为:“为了分辩某物是美的还是不美的,我们不是把表像通过知性联系着客体来认识,而是通过想象力(也许是与知性结合着的)与主体及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相联系。

所以鉴赏判断并不是认识判断,因而不是逻辑上的,而是感性的[审美的],我们把这种判断理解为其规定根据只能是主观的。

”“要说一个物件是美的并证明我有品味,这取决于我怎样评价自己心中的这个表像,而不是取决于我在哪方面依赖于该对象的实存。

”康德认为审美无功利。

康德认为:“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

”“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

康德的这一审美无功利说诚然存在忽视审美的某种功利性的偏颇,但毕竟有其合理的一面:审美在其直接性上是无功利的。

由于是无功利的(即无利害的),文学才能是审美的。

换言之,审美正是无功利的。

康德认为:“既然问题在于某物是否美,那么我们并不想知道这件事的实存对我们或对任何人是否有什么重要性,哪怕只是可能有什么重要性;而只想知道我们在单纯的观赏中(在直观或反思中)如何评判它。

”3.审美意识形态分析:英雄赞歌以《英雄儿女》赞歌为例,其特点是1将自然景物包含其中,歌词中就描写了青山青天还有大海。

2极力刻画敌我双方形象的落差。

文学概论第二章文学文本.ppt

文学概论第二章文学文本.ppt

文学文本的纵向层次论
中国古代 “言”“象”“意”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 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循言以观 象;象生于意,故可循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 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意而忘言;象者所 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 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语而忘筌也。
二、文学文本的结构
横向结构要素论:认为文学文本是由内容和 形式两种基本因素组成的统一体。
西方 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戏剧六成分” 分析 文艺复兴时期“镜子说” 近代文学表现说、 再现说 俄国及前苏联的主流文论都遵循内容和 形式二分的要素结构论传统。
中国 文质彬彬 表里相符 事辞相配
言与志 文与道 情与采都是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 关系的问题。
2、题材与素材
素材是作家在生活中积累起来的,还为经过 加工提炼的、处于原始形态的生活材料,是杂乱 的、分散的,缺乏明确的主题。题材是在素材的 基础上形成的,是经过作家加工提炼后,写进文 学作品中的东西,它打上了作家情感的烙印,是 作家的主观认识、思想情感和客观材料的统一。
3、题材的形成
题材的形成既要受到作家的生活实践、见 闻阅历的制约,也受到作家的思想情感、兴趣爱 好、艺术修养、世界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2.永恒主题与时代主题
由于社会生活属于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阶 段具有不同的生活内容,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 活问题,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作 为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就不能不具有时代性特征, 所以文学文的主题也常常带有鲜明的时代性。
但人类文学发展史上,有一些生活内容在 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时代、地域、阶级的差异,在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作家中反复出现,有人称之 为“永恒主题”,也有人称之为文学的“母题”。 如生命、死亡、爱情、怀乡、伤别等。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同名43422)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同名43422)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一、判断1、文学阅读就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形象的心理过程。

()2、美国戏剧家黑格尔标举“社会冲突”,认为“一次戏剧冲突必须是一次社会性冲突”。

()3、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我们不妨说,散文中的一切真实都是作者意识中的真实。

()4、作为抒情话语,对比主要不体现在形式上,而重在内容。

()5、一般说来,阅读身份主要是在现实的阅读活动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因而读者在进入实际阅读活动之前所具有的原来身份,不会在文学阅读中起重要作用。

()6、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

它起源于原始时代结合着简单语言的劳动呼号,后来作为劳动的伴唱及庆祝丰收时的祝祷,与音乐、舞蹈一同得到发展。

()7、在启蒙运动中,小说作为启蒙思想的武器迅速崛起于英法德诸国,因此17世纪被称为"小说的世纪"。

()8、反讽所表示的某些情感与评价往往与实际上暗含的情感与评价截然相反。

()9、人们思想感情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是悖论这种抒情话语形式产生的基础。

()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在摹仿对象上,"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

()11、阅读在现实的意义上是功利的、有目的的,因此有时他人的立场也会在阅读中产生意义。

()12、梁太子萧统所编的《文赋》是我国第一部按文体聚类区分的文学总集,它的分类是第一次真正“文学”本体意义上的分类。

()13、阅读先见实际上就是一种偏见。

()14、在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体验中,一定隐含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客观评价。

()15、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是常常借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来传达内心抽象的思想感情的。

()16、文学接受活动是“努力恢复原有的”信息的过程,这就说明在接受过程中不需要个人经验的介入。

()17、早期的诗歌和音乐密不可分。

后来诗歌虽然和音乐分化开来,但音乐的物质仍保留在诗歌中,成为诗歌的美学特征体裁标志之一,如:法国诗人魏尔仑提出“音乐先于一切”的主张。

文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梳理(8)

文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梳理(8)

文学概论(第二版)知识点梳理(8)1.文学生产:广义的文学生产指作家的创作活动以及将作家创作的成果变成能为公众共享的文学作品的一切社会行为。

狭义的文学生产是资本主义时代以来,纳入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与资本增值相关的一切文学写作活动和文学文本制作活动的社会行为的总和。

2.文学消费:广义的文学消费是对于文学作品的拥有,特别是指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社会行为。

狭义的文学消费指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文学生产行为相适应的、通过付费购买而占有作品以及在购买基础上阅读和欣赏作品的社会行为。

3.文化事业:是代表国家意志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由政府投入并控制或由政府机关的文化政策予以扶持的那些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服务活动。

4.文化产业:是按照市场运行规则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5.文化市场:文化商品、文化服务以及文化资源营销活动的场所。

6.文学媒介:就文学的内在组织而言,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其媒介是语言;就文学信息传播的形式与渠道说,文学媒介是文字、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

7.图像化转向:当代文化的图像化转向在直观层面上表现在文化生产与消费领域,电影、电视、摄影、网络图像、卡通读物、图像化书刊等是其不同组成成分。

在这个过程中,照相、电影、电视等媒体技术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8.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指借助计算机互联网发表和传播的文学作品。

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网载文学作品,即把传统的纸介质文学印刷读物搬上电脑网络供读者阅读;一类是网络原创文学,即在电脑上完成创作并在网络上首发的文学作品。

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是网络原创文学。

9.文学的民族性:指一个民族具有的文学风格和特点。

重在说明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在文学发展方面相比较而产生的特点和差异,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学共同具有的文化身份属性。

民族文学概念是基于对民族和民族性的认知而形成的文学概念。

10.文学的世界性:重在说明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点和类似之处,并且包含了各民族优秀的文学具有为世界人民共享、能够作为全人类的遗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地位的意义。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文学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文学

4.主题分析 (1)揭露了复辟时期社会
的黑暗,教会势力的猖獗, 和极端保王党妄图全面复辟 君主专制制度的阴谋。
(2)反映了中小资产阶级 对复辟王朝的不满和反抗, 以及对拿破仑的怀念,反映 了19世纪20年代末法国紧张的 阶级革命斗争气氛和革命日 益迫切的形势。
(3)表现了复辟时期金 钱关系的作用无孔不入,贵 族也在迅速地资产级化。
5.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维立叶尔小城,贝尚松神 学院,巴黎木尔侯爵府;德·瑞那市长,木尔侯爵,彼拉神父, 老索黑尔,于连等); (2)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内心独白”的运用; (3)结构严谨而完整,故事情节紧凑而合乎逻辑;
●《红与黑》因此而成为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迎合主子。
心理描写
于连的心理刻画: 去当家庭教师前; 一天取得两个胜利后,站在山坡上; 决定去爬窗幽会前。
斯丹达尔的心理描写是显意识层的心理思维,只 限于头脑和感情的理性分析,没有涉及到弗洛伊德 潜意识层的生理状态的反映。因而,他的心理描写 都是非常冷静和理智的。
“他唯一的兴趣是在情绪和理智过程中;
开办印刷厂
为了不依赖家庭,他冒险做了投机商人,最初做出 版人,印出的书只卖出几十本。接着开办印刷厂和铅字 铸造厂,他没能发财,却背上了近6万法郎的债务,陷 入极度贫困之中。这6万债务中,有4万是欠他母亲的。 这笔钱迟迟未还,他母亲也从未勾销。
柏尔尼夫人
巴尔扎克最重要的女友是柏尔尼夫人,她比巴尔扎 克的母亲还大一岁,柏尔尼夫人既是情人又是母亲。她 在经济上给予巴尔扎克很大帮助,也是她向巴尔扎克提 供了许多大革命时代的写作材料,她鼓励起巴尔扎克的 自尊心,使他免遭堕落。巴尔扎克承认,“她是我的母 亲、朋友、家园、知己和顾问,她使我成为作家,她给 予我在青年时所需要的同情心……没有她,我无疑早已 死了。”

19世纪中后期文学绪论 法国文学概述

19世纪中后期文学绪论 法国文学概述

三、文学渊源
• 1.荷马史诗。“生活的感性教材。” • 2.古希腊悲剧。对人生的朴素认识,对命运的神 奇感悟。 • 3.中世纪。禁欲主义与出世主义,神性与奴性。 • 4.文艺复兴时期。人性的张扬。 • 5.古典主义时代。拥护王权,崇尚理性。 • 6.启蒙主义时代。现实性与历史理性交织融合。 • 7.浪漫主义。强烈的自我意识,主观抒情性。
《简爱》 ----一部自传
• 主要人物: 简•爱,罗切斯特,伯莎· 梅森,圣约翰 • 简•爱的主要经历: 盖茨海德堡 劳沃德慈善学校 桑菲尔德庄园 出走
简· 爱的平等宣言
• “你以为我会留下来,做一个对你来 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个机 器人?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能受得 了别人把我仅有的一小口面包从我嘴里 抢走,把仅有的一滴活命水从我的杯子 里泼掉吗?你认为,就因为我贫穷、低 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也没有 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 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 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 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 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 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 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 我们都已经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 在上帝的眼前,彼此平等,——就像我 们本来的那样!”
第三,主要代表作家及作品
维多利亚时代前期的著名作家有狄更斯、 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勃朗特姐妹等, 他们被马克思称为“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 的小说家” 。此外,稍早于这个时期的简• 奥斯丁也很有名。
简•奥斯丁
简· 奥斯丁 (Jane Austen, 1775-1817)文学 史上颇有争议的作家,同时代人司各特赞赏她 把“把平平常常的凡人小事勾勒得津津有味。” 评论家刘易斯称其为“散文中的莎士比亚”。 夏洛蒂•勃朗特批评她“全然不知激情为何物”。 马克吐温对她怀有“生理上的反感”。进入二 十世纪,奥斯丁成为公认的经典作家,特别是 80年代以来,随着新保守主义的盛行,她的作 品被陆续搬上银幕,掀起新一轮高潮。 作品:《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 《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 和《劝导》。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 知识点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 知识点

00542 《文学概论二》名词解释知识点第一章绪论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位,因而应该叫“文学学”,人们通常把它称为“文艺学”。

它包括三个分支: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以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的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第二章文学观念文学文本:是指作家创作出来的、未被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

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模仿的结果。

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想和仪式活动之中。

(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

(有系统思想的理论家:席勒和斯宾塞)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普列汉若夫《没有地址的信》、鲁迅)第三章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建立在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了解、感受、体验的基础上,作家经过艰辛而复杂的精神劳动,创造出特殊的精神产品——文学作品。

艺术积累:指作家在进入艺术构思之前,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体验社会人生,并收集、积累创作材料的动。

所谓“取精用宏”,是说作家在创作中对材料应该尽可能地精炼、提纯,而这种精练、提纯必须以对丰富材料的大量占有为后盾。

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内心形象结构的思维过程。

内心形象: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别。

它是在原始材料、原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提炼、概括,在作家的头脑中逐渐成形的。

形象孕育:即作家将已经萌发的内心形象,进一步加工、充实、改进、完善。

形象形成:即内心形象在作家头脑中基本完成、定型。

强化突出,是在构思中调动多种材料和手段去集中表现形象的某一特征。

夸张变形,是在构思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改变常态、违反常规的方式去塑造形象。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论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论
小说。男主人公“希斯克厉夫”小说突出 的三点:打破了流行的“奋斗—成功”的 模式代之以“复仇—毁灭”的情节。2打破 了流行的“绅士淑女”型的人物模式,代 之狂野不羁的新人物。3打破了流行的从容 体面的风格,代之以狂热恐怖的歌特式风 格。
三、俄国文学
自然派(名词解释)——19世纪俄罗斯文 学中的一个派别,指三、四年代由果戈理 倡导的,经过别林斯基正面总结和阐述的、 带有讽刺和批判倾向的现实主义文学。该 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于 “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 和专制制度。文学题材上,多以描写“小 人物”即小官员、小职员、农民为主。体 裁上,多以散文(即小说)为主,后来 “自然派”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 称。
著名评论家和作家
别林斯基:俄国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和文艺批评的 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先驱。他肯定了果戈 理为代表的自然派。捍卫了现实主义原则。他的 理论有力地推动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代 表作《文学的幻想》。
赫尔岑:第一次使用了“多余人”这一文学批评 概念来论述当时俄国文学的民族性。《谁之罪》 (问题小说):主人公别尔托夫(多余人)。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论
一、这一时期主要文学
19世纪中期文学是指法国“七月革 命”(1830)到“巴黎公社革命”(1871)之间 的文学。主要文学包括:
浪漫主义文学 早期无产阶级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包括批判现实主义,心理
现实主义,诗意现实主义,温和现实主义 等。其中批判现实主义为主流。)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盖斯凯尔夫人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反映劳资矛盾 的作家。小说《玛丽•巴顿》:反映了宪章运动中 的劳资矛盾。
萨克雷:维多利亚时代“一位犀利而无情的讽刺 家”长篇小说《名利场》:副标题“没有英雄的 小说”。主人公:蓓基•夏泼夏绿蒂•勃朗特《简• 爱》:女性意识和对维多利亚传统的叛逆精神。

00542 《文学概论二》选择、填空题 汇总

00542 《文学概论二》选择、填空题 汇总

00542 《文学概论二》选择、填空题汇总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2022.04)2018年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知人论世”观的提出者是( B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2.奠定西方文学分类基础的人物是( D )A.歌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3.把典型人物称为读者的“熟悉的陌生人”的文论家是( C )A.柏拉图B.巴尔扎克C.别林斯基D.金圣叹4.文学艺术的根本属性是( B )A.创造性B.符号性C.历史性D.文化性5.我国古代长篇小说最常见的叙事模式是( A )A.情节模式 B. 心理事件模式C.象征模式D.环境模式6.刘勰就文章的风格,提出了( C )A.“四体”说B.“六体”说C.“八体”说D.“二十四体”7.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B )A.《诗品》B.《诗经》C.《诗学》D.《尚书》8.除论说散文外,在其它文体的创作中,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C )A.叙事B.描写C.议论D.抒情9.认为文学的本质存在于文学的接受史中的文艺理论是( D )A.现象学B.解释学C.建构主义D.接受美学10.把王维的诗画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 C )A.李白B.杜甫C.苏东坡D.孟浩然11.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是( A )A.诗歌B.散文C.小说D.戏剧12.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是( C )A.体验生活B.艺术积累C.艺术构思D.艺术表现13.在当代西方文论中,最先提出“隐含作者”这一概念的人是( B )A.萨特 B.布斯C.康德D.福勒14.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的是( A )A.唐传奇B.志大小说C.志怪小说D.白话小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5.文学的存在是一种历史性的过程。

16.“第七艺术”指的是电影和电视。

17.构成风格的主导要素是作家的创作个性。

第一节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2

第一节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2
第七章第一节: 第七章第一节:
————————————————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
四、19世纪中期的英国文学概述 19世纪中期的英国文学概述
————————————————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也出现于30年代, 40、50年代是它的高峰期。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特殊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成熟发展,贫富悬殊已成 为令人瞩目的社会问题,当时出现的大规模的 宪章运动更使阶级对立明朗化。
————————————————
班扬笔下的“名利场 名利场”,是一个寓言式的市 名利场 场,出卖着各种商品,如房屋、土地、地位、荣 誉、国土、王国、肉欲、欢乐,还有各种供人娱 乐的东西,如妓女、鸨母、妻子、丈夫、儿女、 主人、奴役、生命、鲜血、身体、灵魂、金银、 珍珠、宝石等等。萨克雷则在自己的小说里栩栩 如生地勾勒出一幅现实中的名利场的图画,把生 活里的各种尔虞我诈、欺骗背叛、势利虚荣等丑 恶现象都推到了读者的眼前。所有在《势利者集》 中以特写所概述的东西,在《名利场》中都以艺 术综合的形式描绘了出来。
萨克雷的《名利场》 萨克雷的《名利场》
萨 克 雷
————————————————
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1811-1863)生于官 员家庭,曾在剑桥大学接受过教育。他第一部 成功作品《 势利者集 》 (1846-1847) 以一系列 《 势利者集》 特写的形式讽刺了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骄横 无知和浮华虚荣,为其代表作《名利场》的创 作作了准备。
“英国宪章运动”释义 英国宪章运动” 英国宪章运动 ————————————————
19世纪30-50年代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 民宪章” 的工人运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为工 业资产阶级打开进入议会的大门,在这一改革斗 争 中起过巨大作用的人民群众仍处于无权地位。 他们决心进行独立的政治斗争,争取新的选举改 革。1836年伦敦工人协会成立。次年6月,协会 拟定一个争取普选权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年满21 岁的男子普选权 普选权、秘密投票、废除议员候选人的 普选权 财产资格、议员支薪、设立平等的选区和议会每 年 改 选 一 次 等 6 条 要 求 , 并 于 1838 年 5 月8 日 以 人民宪章》 《人民宪章》名称发表,宪章运动由此得名。

文学概论(二)_ 文学的历史演变_

文学概论(二)_ 文学的历史演变_

文学的历史发展
文学理论
第二节
时代变化说
刘勰:文变染乎世变,兴废系乎时序。

理念变化说
黑格尔:绝对理念在其感性的辩证运动过程中,总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性变化,由此产生文学的不同类型。

自然节律说
弗莱:文学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一样,文学史上的喜剧、传奇、悲剧和讽刺文学等,分别对应于春夏秋冬四季。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发展和繁荣最深刻的根源与最强大的动力,在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

⏹人类各社会历史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状况与其物质生产状况,总体上相互一致。

⏹文学发展“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总体上具有平衡性
⏹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局部上具有不平衡性
•某些文艺体裁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总是同步的
不平衡的原因
⏹文学发展也会反过来对物质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和相互作用,并体现出一定的独立性。

⏹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对文学的推动,有一系列中介:政治治乱、社会心理、文化变革、各民族文学交流。

刘勰:通变之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陈子昂:汉魏风骨 案例:艾略特论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雅典学园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达芬奇
胡适陈独秀。

文学概论第二章

文学概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基本观念的五个要点有着 内在的联系,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 产论、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构成了一个 完整的系统。
从人类学的观念看,文学是人的活动;从哲学的观念 看,文学是人的一种反映活动;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 文学是一种艺术生产活动;从美学的社会学的观点看,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媒介和符号的观念看,文学是 一种交往对话。 文学活动的性质:生产审美意识形态的活动
“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 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世界 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实在主体(即外部世 界——引者)仍然是在头脑之外保持着它的独立性;只要这个头脑还仅 仅是思辨地、理论地活动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 出版社1995年版,P19)
讨论:如何看待‚文学反映论‛?
三、艺术生产论
(1)艺术作为生产,不再以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 “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指艺术形式—— 引者)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 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P28) (2)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艺术的一定繁盛期不与社 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 “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 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 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 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 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 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 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果说在 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那末, 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关系上有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了。 困难只在于对这些矛盾作一般的表述。一旦它们的特殊性被确定了, 它们就被解释明白了。”

文学概论 第二讲 文学的本质和特征(一)

文学概论  第二讲 文学的本质和特征(一)

语言表意的确定性与不定性
哲学等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论证中语言严格遵循语言的所指原 则,必须准确无误,一是一,二是二,是非、善恶、真假、 利害、得失等等,总是持之有据、言之有理、自圆其说, 事实不得歪曲,是非不容颠倒,观点不能混乱。 文学与表现生活的语言则充分运用语言的能指和意旨功能, 往往是多维无定的,可以借东说西,可以意在言外,可以 比之、兴之、赋之,在读者的‚误读‛中甚至可以把作者 也没有意识到的生活真谛反映和表现出来。 ‚诗无达诂,文无定解‛
二是形象所体现的某种思想情感带有普遍性, 并不仅限于具体形象情景本身。
(3)、情感感染性 所谓情感感染性,是指艺术形象既表现情感,释 放情感,也作用于人的情感并唤起情感,使人感 动。 ‚读《红楼》竟者,必有余恋有余悲,读《水浒》 竟者,必有余快有余怒。‛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4)、审美愉悦性
(3)影响生活的方式不同:通过说理而引起思考 通过形象而引发情感变化
‚晓之以理,以理服人‛
‚我本蔼然和也,乃读林冲雪天三限, 武松飞云浦厄,何以忽然发指?我本 愉然乐也,乃读晴雯出大观园,黛玉 死潇湘馆,何以忽然泪流?我本肃然庄也,乃读实甫之 《琴心》、《酬简》,东塘之《眠香》、《访翠》,何以 忽然情动?若是者皆所谓刺激也。‛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二文学的特征理性说明与感性显现语言表意的确定性与不定性文学形象思维哲学社会科学抽象思维罗密欧与朱丽叶文本分析
第二讲
文学的本质和特征(一)
主讲:林洁伟
一、什么是文学?
广义的文学含义(文化含义):
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 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 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中国在魏晋以前,文学的文化含义占据主导地位。 ‚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 式,谓之文学。‛——章炳麟 ‚诗以言志‛

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九世纪中期文学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1.广泛而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作家以真实反映现实为根本原则,力求客观真实的描写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矛盾,把自己的理想和感情融入在具体生动的艺术描写中,不仅是写美的生活,还写丑恶的生活。

2.无情的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通常以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揭露金钱统治造成的社会罪恶,反映下层人民的苦难和不幸,鞭挞为富不仁的剥削者和人吃人的社会。

3.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在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具体的物质生活环境中,描写典型性格,使之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反映社会的某些本质,同时注意性格自身的矛盾和发展,力求表现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即克服了古典主义类型化,也摆脱了浪漫主义理想化和概念化。

4.在长篇小说中成就突出,用长篇小说成为真实在线社会风貌和历史事件的现代史诗。

5.具有内倾性,外倾性。

既表现外部社会生活广阔,又反映内部心灵世界表现的深刻性。

【补充】批判现实主义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其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律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

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有法国斯丹达尔、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代表作有《红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

法国文学斯丹达尔《红与黑》○《红与黑》于连形象巴尔扎克把作品总集定名为《社会研究》,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

《人间喜剧》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是他用毕生精力完成的作品,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90多部作品组成《人间喜剧》,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第一,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始终鲜明地反 映着19世纪俄罗斯的社会现实,以强烈的讽 刺手法对农奴制及其残余以及资本主义的弊 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嘲讽。 第二,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 的主人公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了从 “贵族多余人”到“平民知识分子”再到 “忏悔贵族”的转变。 第三,有强大的文学理论及时地指导着 作家们的创作。
狄更斯的创作道路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833— 第一个时期(1833—1841) (1833
这是狄更斯创作的早期阶段,创作 的基调的幽默和乐观,主要作品有:长 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1837)、 《奥列佛推斯特》(1838)、《尼古 拉斯尼克尔贝》(1836)、《老古玩 店》(1841)。
司汤达(Stendhal 1783—1842) 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代 表作家之一,原名亨利贝尔。他 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士比亚》、 长篇小说《红与黑》等,从理论到 创作实践都奠定了法国乃至欧洲现 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基础。他的主要 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阿尔芒斯》 ( 1827 ) 、 《 巴 玛 修 道 院 》 ( 1838 ) 、 《 吕 西 安 娄 凡 》 (1834)以及《法尼娜法尼尼》 等一系列短篇小说。
第七章 十九世纪中期文学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 第一节 19世纪中期文学概述
19世纪30、4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 出现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和思潮,后来被称 为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和思潮,它迅速取代浪 漫主义,发展成全欧性的文学潮流。
一、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产生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兴起,有深刻的社 会历史原因:第一,此时复杂的社会矛盾而 导致的冷静、务实的社会心理是现实主义文 学思潮产生的重要条件;第二,自然科学、 唯物主义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对现实主 义文学思潮的产生也具有一定影响;第三,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与欧洲文学中深厚 的现实主义传统有着密切关系;第四,现实 主义文学思潮也从其他艺术门类中获得了有 益的启发。

十九世纪法国文学概论

十九世纪法国文学概论

19世纪法国文学概论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出现了相互连接、又相互穿插和彼此渗透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文学现象或流派。

浪漫主义的先驱者们在十九世纪的最初二十年,面对着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称帝执政之后所激起的社会变革,在新旧两种社会制度交接时刻,作家和诗人们表现出矛盾、困惑、怀旧、憧憬等复杂情感相互交错的特征。

他们试图在已被毁灭的旧秩序中,寻找记忆裂痕里仍然保留着的精神慰藉,又对新起而尚未稳定的社会,寄托某种连他们自己也无法确定的不清不楚的期望。

因此,他们把激情转向现实社会的彼岸,作品中凝聚着对于超现实结构的各种梦幻,宁愿歌颂客观中立、而又内涵丰富的自然,幻想着一种蔓无边际的游荡生活,以为可以在那里建构和实现他们所向往的理念和价值。

代表作家作品有夏多布里昂的《阿达拉》、拉马丁的《沉思集》、雨果的《悲惨世界》、《欧那尼》、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等。

法国是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三四十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为主,在表现出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的同时,也流露了对封建时代的依恋之情。

斯丹达尔和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主要代表作品有:前者的《红与黑》,后者的《高老头》、《人间喜剧》等。

五十年代起,法国现实主义强调科学精神,表现出客观冷峻的风格,早期现实主义的社会批判精神有所削弱。

这种创作风格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是福楼拜,代表作品有《包法利夫人》和小仲马的《茶花女》、梅里美的《嘉尔曼》等。

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巴黎公社文学,是一种新颖的现实主义文学,又称无产阶级文学。

它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无产阶级为理想而奋斗的革命激情。

代表作家作品有鲍狄埃的《国际歌》、米雪尔的《红石竹花》等,它为20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巴黎公社以后,法国出现了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实际上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极端形式,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片面发展,它追求单纯的事实,反对对生活做任何概括、提炼和综合,把人视为只受生物学和病理学支配的自然人,不承认人也是社会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异常敏感的优秀的现 实主义作家。他的作 品同时代有着密切的 联系。
• 代表作《猎人笔记》 (1847-1852)
“多余人”系列 《罗亭》(Rudin) (1856) :罗亭是个“语言的巨 人,行动的矮子”;(P308)
“新人”系列
• 《前夜》(On the Eve, 1860)是俄国第一部以平民知识分 子为中心的小说。叶琳娜和英沙罗夫的形象。
三、美国文学
华盛顿· 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
• 美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一个获得世界 声誉的美国作家。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 ”。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发掘和表现 美国历史和风土人情的作家。 • 传世佳作《见闻札记》; • 欧文的文笔优雅自然,充满浪漫气息,他 的散文和短篇小说具有经久不衰的风采和 魅力。
• 《父与子》(Fathers and Sons,1862)是代表作。 巴扎罗夫 基尔沙诺夫 巴威尔 (p314)
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
• 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唯物主义美学家 ,同时又是作家。真正创造“新人” 典型的任务,由他完成。 • “美是生活” • 小说《怎么办?》(1863) 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 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薇拉 新人领袖拉赫美托夫 p246
二、俄国文学
19世纪俄国的社会现实
• 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 失败; • 40年代以后,俄国在废 奴问题上展开激烈的斗 争; • 1861年农奴制改革(改 良)。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第一、名家如林,明星如海,群星灿烂; 第二、两大主题:赫《谁之罪》、车《怎么 办》; 第三、强烈的自我反省和忏悔的意识(如“ 多余人”); 第四、“心灵现实主义”。
《罪与罚》 (Crime and Punishment,1866) 小说背景:60年代中期的彼得堡。中心内容是 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与被惩罚。
人物形象:拉斯柯尔尼科夫,市民知识分子的 形象。他的贫困、犯罪,犯罪前后的矛盾与斗 争。在宗教信仰感召下的投案自首,在刑罚中 赎罪,以求得以新生。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杰出的作家,也是世 界文学史上最复杂最 矛盾的作家之一。 “是被托尔斯泰高峰挡 住的更高峰”——纪德
作品介绍
• 《穷人》(1845)
马卡尔· 杰符什金从17岁进政府机关当书记员,已经 30余年,仍旧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瓦尔瓦拉是生活在 贫民窟里的孤女,被杰符什金救出了青楼。杰符什金 碰上瓦尔瓦拉之后,生命开始出现生机,但正在此时 ,一个地主贝柯夫插了进来,他向瓦尔瓦拉求婚,不 是为了爱情,只是为了有个子嗣。瓦尔瓦拉为了不连 累杰符什金,毅然跟随地主走了。杰符什金痛苦不堪 。(p316)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代表作家
莱蒙托夫(1814-1841) 《当代英雄》(1840) 既否定一切,又蔑视自己 的“多余人”毕巧林。
冈察洛夫(1812~1891) 《奥勃洛摩夫》(1859) 象征着俄国贵族阶级革命性 的总结。(p245)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
奇异的经历
她们出生在约克郡沼泽边缘哈沃斯的一个穷牧师 家庭。
死亡年
她们的兄弟布兰韦尔于1848 年9月24日, 因失恋酗酒而死,终年 31 岁。艾米莉在他的 葬礼上受寒,同时发了急性肺结核,她拒绝 治疗,于 12 月9 日去世,终年 30 岁;紧接着, 安妮也因染上肺结核,于 1849 年5 月 28 日去世, 终年 29 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四姐弟中 死去三人,只剩下夏洛蒂和老父亲相依为命。
美好的生活=尊严+爱+金钱
她对罗切斯特说: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 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 —— 你想错了! ——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 ——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 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 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象我现在难以 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 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 —— 而是 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象两个都经过 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 —— 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现实主义小说
《傲慢与偏见》( 1813)、《曼斯菲尔德花 园》(1814)、《爱玛》(1815)、《劝导》 (1818)。 她的小说主要写爱情与婚姻,反映中产阶 级的生活。她对当时社会妇女问题的理解和感 受拥有巨大的道德热情,对妇女地位的关注是 现实主义的,不带浪漫色彩,所提出的解决办 法是严肃的。小说充满理性主义精神。
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
• 美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 诗人。代表诗集《草叶集》。 主题是歌颂民族自由。 • 在诗歌形式上创造了“自由体 诗”,这是美国独立文学的一 个标志,也是对世界诗歌的一 个贡献。
斯托夫人(1811—1896)
• 出身北部牧师家庭,废奴活 动家,写作《汤姆叔叔的小 屋》(Uncle Toms Cabin, 1852)揭露南部蓄奴制的代 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萌芽。 • 此书出版,轰动舆论界,当 年国内销售30多万册,国外 共销售250多万册,推动了 废奴运动的发展。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特点
• 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
• 反映劳资矛盾;
• 涌现出一批女小说家,如奥斯丁、勃朗特 姐妹、盖斯凯尔夫人、艾略特等;
主要作家
• 狄更斯、萨克雷、夏洛蒂· 勃朗特、艾米 莉· 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乔治· 艾略特 等。
萨克雷(Thackeray,1811-1863)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前期的现实 主义代表,长于现实主义小说 和历史小说。特点是偏重描写 英国资产阶级的风俗人情,尤 其擅长揭开所谓上流社会的阴 暗面。代表作《名利场》 (Vanity Fair; A Novel Without a Hero,1847)。
《简· 爱》(Jane Eyre ,1847)
夏洛蒂的代表作,也是夏洛蒂自传性的作品。小说描 写孤女简幼时受到舅母的虐待,把她送到寄宿学校,但 她不屈服恶劣的环境。从学校毕业后,到桑菲尔德府邸 当家庭教师。 罗切斯特 青年牧师圣约翰· 里弗斯 桑菲尔德府
妇女出路
• 经济独立; 情感独立; 坚持男女平等;
简· 奥斯丁婚姻观
为了财产和地位结婚是错误的,结婚不 考虑财产也是愚蠢的。 “什么事情都可以随便,没有爱情千 万不要结婚。”
妇女出路:缔结好婚姻
勃朗特三姐妹
夏 洛 蒂 ·勃 朗 特 ( 柯 勒 · 贝尔) ( Charlotte Bronte , 1816-1855 ) 《简· 爱》(1847); 艾米莉· 勃朗特 (艾利斯· 贝尔 Emily Bronte,1818-1848),《呼啸 山庄》(1847) 安妮· 勃朗特 (阿克顿· 贝尔Anne Bronte,1820-1849 ),《艾格丽 丝· 格雷》(1847) 三姐妹都用中性 的笔名发表小说。
第七章 19世纪中期文学 概述(二)
一 英国文学
维多利亚黄金时代 (1837-1901); • 狄更斯说:“那是最昌明的时世,那是最衰微的时世。那 是睿智开化的岁月,那是浑沌蒙昧的岁月。那是信仰笃诚 的年代,那是疑云重重的年代。那是阳光灿烂的季节,那 是长夜暗暗的季节。那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那是死气沉沉 的冬天。我们眼前无所不有,我们眼前一无所有。我们都 径直奔向天堂,我们都径直奔向另一条路。”
英国女小说家创作的传统
英国在19世纪,涌现出一批女小说 家,奥斯丁、勃朗特三姐妹、盖斯凯尔 夫人、乔治· 爱略特。这是一个值得注意 的文学现象。
简· 奥斯丁(Jane Austen 1775-1817) 司各特赞:“把平平常常的凡 人小事勾勒得津津有味。” 评论家刘易斯:“散文中的莎 士比亚”。 “乡间村庄里的三四个人家”、 “茶杯里的风波”、“二寸象 牙上的描绘”。 现代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称赞 她是“女人中最完美的艺术 家”。
海丝特· 白兰
丁梅斯代尔 齐灵渥斯
埃德加· 爱伦· 坡(Edgar Allen Poe ,1809—1849)
• 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批评家、 小说家,是象征主义文学的鼻 祖。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短 篇小说和文学评论三个方面, 其中短篇小说赋予他世界声誉 。《厄舍古屋的倒塌》
• 他是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破 案靠善于揣测人的心理活动与 严密的逻辑推理。
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 • 美国19世纪影响最大的浪 漫主义小说家。出身新英 格兰破落贵族世家,思想 保守,清教徒意识严重, 以宗教善恶观看世界,把 社会矛盾归结为抽象的“ 恶”。
代表作《红字》(The Scarlet Letter, 1850) • 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