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管理课程标准标

合集下载

港口管理教学实施方案范文

港口管理教学实施方案范文

港口管理教学实施方案范文一、前言。

港口管理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港口运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港口管理教学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等方面,对港口管理教学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二、课程设置。

1. 课程目标。

港口管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港口运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在港口企业和相关机构从事管理工作的能力。

2. 课程内容。

(1)港口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港口组织结构与职能分工。

(3)港口物流运作与管理。

(4)港口安全管理。

(5)港口信息化建设。

(6)国际港口竞争与合作。

3. 教学大纲。

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安排。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教学。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港口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参观实习,实地了解港口的运营管理情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互动教学。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

1. 教材。

选择权威的港口管理教材,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确保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前沿性。

2. 实验设备。

配备港口模拟实验设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港口运营管理的相关知识。

3. 实习基地。

与当地港口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

五、评估方式。

1. 考试评估。

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港口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达能力。

3. 实习报告。

要求学生在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和收获,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总结。

港口管理教学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港口管理人才的培养需求,促进港口行业的健康发展。

《港航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港航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港航综合实训》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实训,使学生具备较全面了解港航相关企业的操作流程、系统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使学生基本能够完成港口与航运各相关岗位的基本操作。

前续课程为《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船舶代理业务》、《理货业务》、《港口库场管理》、《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集装箱场站操作系统》、《散杂货码头操作系统》;后续课程为《毕业顶岗实习》。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企业生产与管理流程;2.掌握各种单证的基本作用、特点、分类、内容、审核及其在外贸业务中的使用方法;3.掌握各种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4.了解全流程各种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二)能力目标1.能初步完成各岗位操作及管理工作;2.能填制港航企业各种流转单证;3.能操作港口、场站、货运代理、船舶代理各种系统软件;4.能运行和维护港航一体化系统软件;5.能识别整个流程中的各种风险并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三)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3.细心、耐心;4.具有逻辑思维能力。

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216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9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议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在企业和学校之间交替进行,增加企业现场教学内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港航公共实训室、港口管理实训室、航运管理实训室,将现场实际操作场景引入课堂,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港航地理实训室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开放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港口库场管理》课程标准

《港口库场管理》课程标准

《港口库场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进行港口库场作业及管理。

使学生能够完成港口库场理货员、保管员的基本操作。

前续课程为《货物学常识与实务》、《集装箱运输业务》;后续课程为《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集装箱场站操作系统》、《散杂货码头操作系统》。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熟练掌握各种常见货物的垛型和特征;2 .掌握常见的库场理货方法;3 .熟悉现场理货和库场理货工作程序;4 .掌握库场理货单证的格式和填制要求;5 .熟悉货物常见的残损状态;6 .熟悉货物交接与责任划分的相关要求;7 .熟悉库场管理常用指标和库场常见设施;8 .了解港口货运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目标1 .能够组织机械司机和装卸工人进行码垛作业;2 .能够根据不同的货物和库场情况选取合适的理货方法;3 .能够正确处理残损货物和地角货物;能够按照库场理货工作程序进行理货工作;4 .能够正确填制库场理货单证;能够顺利办理货物交接;能够掌握库场管理知识。

(三)素质目标1 .具有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2 .具有细心、耐心的工作态度;3 .具有敬业精神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4 .具备较强库场管理专业知识;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品质。

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72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4学分(一)教学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议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货物积载实训室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开放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建议进行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精神。

《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

《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实习,使学生可以较全面了解港口相关企业的操作流程;较深入了与港航相关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使学生能够初步完成港口与航运相关基础岗位的工作。

前续课程为《港航综合实训》、《市场营销》、《租船实务与法律》、《航运市场经济》、《交通运输政策和法律》、《港航商务管理》、《多式联运》。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企业各种规范与管理制度;2.了解企业生产与管理流程;3.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环境;4.掌握企业相关规程、规范等。

(二)能力目标具备船舶理货、港口库场理货、码头生产业务管理、集装箱进出口单船作业和海运单证操作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能胜任船舶理货员、库场理货员、闸口操作员、单证操作员等工作岗位。

(三)素质目标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2.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吃苦耐劳,适应件杂货码头、散货码头、集装箱码头操作、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4.有良好职业道德。

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600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20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实习组织学校应当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

在确定实习单位前,职业学校应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考察内容应包括:单位资质、诚信状况、管理水平、实习岗位性质和内容、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健康保障、安全防护等方面。

学校应当会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学生实习。

应当分别选派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的实习指导教师和专门人员全程指导、共同管理学生实习。

实习岗位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

《航海概论》课程标准

《航海概论》课程标准

《航海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船舶、航海有基本的认知,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续课程为《国际航运地理》;后续课程为《理货业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海上货物运输与保险》、《港口装卸工作组织》、《船舶代理业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船员组织,船员的职责;2.掌握船舶基本常识,船舶动力设备、操纵设备、装卸设备和安全设备以及船舶的各种航行性能;3.掌握航海地理坐标,航向和方位,船舶能见距离,船舶航速和航程相关计算,船舶时间系统;4.掌握航海气象和海况;5.掌握航行计划的制定,航行值班的安排,特殊地区的航向方法;6.掌握航行途中货物的保管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看懂船舶规范;2.能看懂船舶航行计划。

(三)素质目标1.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2.良好的道德品质,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用于探索的良好作风。

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议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船舶结构实训室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开放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建议进行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精神。

建议进行双语教学,让学生习惯船舶结构的英文表达。

(二)教学评价引入行业标准和作业规范,建设课程在线题库,实现教考分离。

注重过程考核和能力评价。

(三)教学条件1..实验实训条件建议2.师资条件本课程的教师建议具有海船驾驶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持有甲类三副及以上职务证书。

港口工程技术标准

港口工程技术标准

港口工程技术标准本文档旨在为港口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标准和指导原则,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港口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港口建设、岸线工程、码头设施和航道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技术标准:港口建设1. 基础设施:港口建设应考虑土壤条件、地质特征和水文环境等因素。

确保港口桩基、护坡和填海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建筑材料:选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并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建筑结构的牢固性和耐久性。

3. 设备和设施:选择适合港口需求的设备和设施,包括起重机、装卸设备、仓库和停车设施等。

确保其安全性和高效性。

岸线工程1. 堤防和护岸:设计合理的堤防和护岸结构,确保防洪能力和岸线的稳定性。

考虑海浪、潮汐和风浪等自然因素,并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

2. 潮汐和水动力学:深入了解港口所处水域的潮汐和水动力学特征,确保港口航道的可航性和安全性。

进行必要的模拟和分析,以优化港口设计。

码头设施1. 码头结构:设计适合不同货物装卸的码头结构,包括散货、集装箱和液体货物等。

确保码头结构牢固、安全,并满足船舶和货物的操作需求。

2. 货物处理设备:选择适当的货物处理设备,包括起重机、拖车和输送带等。

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提高码头操作效率。

航道1. 港口航道:设计航道布局,确保船舶进出港口的安全性和顺畅性。

考虑航道的深度、宽度和曲线半径等因素,并根据船舶类型和尺寸确定通行要求。

2. 导航设施:设置必要的导航标志和灯光设施,以指导船舶的航行和进出港口。

确保导航设施的可靠性和可见性。

以上是港口工程技术标准的一些重要内容,不同项目可能有不同的要求。

在实际项目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技术标准,并确保其实施和监督。

港口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是确保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畅通的重要保障。

港口企业管理学教学大纲

港口企业管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港口企业管理学》是运输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了解和港口生产有关的基本概念、主要技术经济特征,掌握港口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最有效地综合运用港口技术设备及能力、完成营销任务、满足市场需求,为从事港口生产的实际运营管理工作、进行运输组织现代化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二、课时分配序号章目学时数一绪论 1二企业的基本概念 1三港口及港口企业 4四港口指标8五港口通过能力12六港口人力资源管理 4七港口物力资源管理8八港口财力资源管理 2九港口企业组织管理 3十港口生产管理 5复习 4机动 2合计54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了解港口发展的历程;理解港口企业管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地位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企业的基本概念了解企业的概念及其特征、企业法人的概念及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理解企业的权力及其责任;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特征及主要内容。

第三章港口及港口企业理解港口及港口的组成,港口的功能;掌握港口的生产特点和业务流程。

重点:港口的概念;港口的组成;港口的功能;港口的生产特点;港口生产的业务流程。

难点:港口生产的业务流程。

第四章港口指标了解指标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装卸工作量指标、装卸效率指标、车船停时指标、泊位运用指标、库场运用指标、同时作业能力指标、操作系数、直接换装系数和入库系数。

重点:装卸工作量指标、装卸效率指标、车船停时指标、泊位运用指标、库场运用指标、同时作业能力指标、操作系数、直接换装系数和入库系数。

难点:装卸工作量指标、库场运用指标、同时作业能力指标、操作系数。

第五章港口通过能力了解计算港口通过能力的意义和影响通过能力的因素;理解港口通过能力的概念、通过能力的系统结构模型和提高港口通过能力的途径;掌握码头与泊位系统通过能力、库场系统通过能力、集疏运系统通过能力和装卸系统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重点:港口通过能力的概念;通过能力的系统结构模型;码头与泊位系统通过能力;库场系统通过能力;集疏运系统通过能力;装卸系统通过能力。

《港口装卸工作组织》课程标准

《港口装卸工作组织》课程标准

《港口装卸工作组织》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组织、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完成装卸指导员、理货员、保管员的装卸、调度、生产组织等基础工作。

前续课程为《货物学常识与实务》、《集装箱运输业务》、《港口管理》;后续课程为《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集装箱场站操作系统》、《散杂货码头操作系统》。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各货种的包装、性质、运输装卸注意事项及常见的残损情况;2.掌握各货种的装卸工艺;3.掌握船舶从靠泊、装卸、离泊作业的组织流程和工作内容;4.掌握装卸生产的安全质量要求;(二)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不同的货种选用正确的装卸工艺;2.能够合理的配备机械、人力;3.能够将机械人力安排到位,组织协调船舶正常作业;4.能够做好过程控制,防止作业中止;(三)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2.具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有敬业精神和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4.具有吃苦耐劳的工作品质;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108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6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2.师资条件建议教师具有丰富的港口生产调度管理经验、实践经验;并聘任学历本科以上,理论知识丰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强的码头现场基层管理人员为外聘教师。

3.学习资源选用推荐使用数字化教学平台资源;选用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素材(如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数字资源。

(四)教材编选优先选用交通教指委指定教材、高职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省级规划教材;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鼓励各院校编选校本教材。

现代港口管理学教学大纲修

现代港口管理学教学大纲修

《现代港口管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现代港口管理学/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先修课程:相关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交通运输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交通学院交通运输管理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现代港口管理学是全日制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课程。

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交通运输管理领域高质量专门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港口生产过程组织2、港口指标3、港口通过能力4、港口人力资源管理5、港口物力资源管理6、港口生产管理7、港口质量管理8、港口企业经营与决策9、港口企业战略管理等现代港口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知识,具有港口管理的基本素质。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调查研究能力、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代港口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内容1 .绪论介绍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要求、特点和学习方法。

2 .港口管理概述港口和港口管理的概念、构成和基本内容。

3 港政管理港政管理的概念、港政管理的内容、港政管理的方法。

4 .港口生产过程组织港口生产的特点、港口生产过程及其组织的任务、港口生产过程组织原则。

5 港口指标港口指标的概念及分类、吞吐量指标、装卸工作量指标、装卸效率指标、车船在港停留时间指标、港口生产设备运用指标、劳动工日指标、安全质量指标、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6 .港口通过能力港口通过能力的概念、种类、意义、影响因素分析、港口各生产环节通过能力的计算、港口生产能力与任务的平衡及提高港口通过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7 .港口人力资源管理港口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及意义、港口劳动组织、港口劳动定额及定员管理。

8 .港口物力资源管理港口物力资源管理的对象及意义、设备管理、物资管理9 .港口生产管理港口的生产作业计划、港口生产组织原理、港口生产组织设计。

港口生产运作管理培训教材

港口生产运作管理培训教材
▪ 2、按货物的类别,分为17个大类、108个中类 和150个小类不同类别,
▪ 3、按装运货物的船舶分类:杂货船、散货船、 滚装船、集装箱船、油船、客货船、其它;
▪ 4、按货物流向分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统计; ▪ 5、按货物所通过的码头、泊位统计
装卸自然吨
是指进、出港区并经装卸的货物数量。1T 货物从进港到出港,不论经过几次操作,均只 计算一个装卸自然吨。
第六章 港口生产运作管理
一、港口生产统计指标 二、港口生产运作过程概述 三、港口生产计划 四、港口生产调度 五、船舶快速装卸作业组织原理
一、港口生产统计指标
▪ 指标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特征的 信息。
▪ 港口指标是反映港口企业生产、经营 活动状态、特征的信息。
港口指标分类
一般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1)数量指标反映港口生产力规模、生产经营活动
的规模和应达到的数量水平,它们通常用绝对数量表示。
▪港口主Biblioteka 数量指标有:吞吐量、泊位数、职工人数
等。

(2)质量指标反映港口生产经营活动所应达到的或
已经达到的效果和工作质量的水平。它们用相对数来表示,
如比例、比值、百分比等。

港口装卸工作主要质量指标有:操作系数、直接换
计量单位为人次。它包括乘游船进出港口的旅客人
数,但不包括港区内轮渡及短途客运的旅客人数、 免票儿童和船舶船员人数。
2、货物吞吐量

是指经水运运进、运出港区范围并经装卸
的货物数量,包括邮件及办理托运手续的行李、包
裹,以及补给船舶的燃、物料和淡水。
货物吞吐量由出口吞吐量和进口吞吐量两部分组
成。

《港航商务管理》课程标准

《港航商务管理》课程标准

《港航商务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商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针对开放的水运市场,为水运企业的货、客运输生产经营开展各项具体的商务工作;能够根据运输市场的供需状况,确定水运企业的业务成本与运价核算。

使学生能够完成理货员、装卸指导员、货代操作员、船代外勤、航运操作等岗位的商务操作工作。

前续课程为《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船舶代理业务》、《港口库场管理》、《理货业务》、《海商法》;后续课程为《毕业顶岗实习》。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悉仓储管理、货运质量管理、联运业务、代理业务、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基本方法,开展相应的商务工作;2.了解商务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商务谈判的技巧,为货源组织服务;3.了解货物运输风险与保险的知识,代办保险业务;4.了解商务管理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商务谈判的技巧,为货源组织服务;5.运用市场调查,货源组织的方法组织货源,签订水路货物运输、装卸合同。

(二)能力目标1.能熟练运用水运商务法规,科学地进行一般货物、危险货物、特种货物全程运输、装卸中的具体业务;2.能运用市场调查,货源组织的方法组织货源,签订水路货物运输、装卸合同,编制货物运输、装卸计划;3.能运用货物运价的制定方法,根据运输市场的供求情况,确定水运企业的运价;4.能运用水路旅客运输方针,开展客运旅游业务;(三)素质目标1.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2.时间观念强,具备较强的计划性、严谨性,抗压能力强;3.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能力;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5.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6.具备很强的逻辑能力,合理安排每个环节。

三、参考学时参考课时:36学时四、课程学分课程学分:2学分(一)教学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

《货物学常识与实务》课程标准

《货物学常识与实务》课程标准

《货物学常识与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按照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以“三全育人”为路径,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根据常运货物的性质以及在运输、保管和装卸中的注意事项,采取合理的措施,防止货损货差的发生,确保货物运输安全的能力。

为今后学习港口及航运专业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后续课程为《集装箱运输实务》、《理货业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海上货物运输与保险》、《港口库场管理》、《港口装卸工作组织》、《船舶原理与配载》。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水运中常见货物的性质、包装、标志以及在运输、保管、装卸时的注意事项,防止货损货差事故的发生,确保货物运输安全。

另外,通过学习了解危险货物的概念、分类、性质、包装、运输等注意事项,防止货物危险事故的发生。

(一)知识目标1.了解水运运输货物的分类;2.掌握货物性质;3.掌握水运中影响货物质量的要素;4.掌握配积载时货物的质量控制;4.熟悉货物的包装;5.掌握货物标志的主要内容;6.熟悉货物的储存和保管;7.掌握货物温湿度的控制措施和通风类型;8.了解危险货物概念、分类、性质、包装、运输等注意事项。

(二)能力目标1.能够对货物进行分类;2.能根据货物性质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运输质量;3.能够为具体的货物选择运输包装;4.能够理解货物标志的含义;六、教学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移动信息化教学手段。

建议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建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货物积载实训室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实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开放仿真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建议进行分组教学,项目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及团队精神。

建议进行双语教学,让学生货物名称的英文表达。

中国标准化港口指标体系纲要

中国标准化港口指标体系纲要

中国标准化港口指标体系纲要
中国标准化港口指标体系纲要是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港口管理领域制定的一套指标体系纲要,旨在规范和统一中国港口的标准化管理工作。

该纲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港口基本信息指标:包括港口名称、位置、规模、面积、码头数量等基本信息。

2. 港口设施设备指标:包括港口码头、堆场、航道、装卸设备等设施设备的数量、规模、质量等指标。

3. 港口安全指标:包括港口安全设施、安全管理体系、事故处理等方面的指标,确保港口运营的安全性。

4. 港口航道及水深指标:包括港口航道宽度、水深、通航能力等指标,保障船舶正常停靠和航行的条件。

5. 港口运营效率指标:包括港口吞吐能力、装卸效率、操作时间等指标,评估港口的运营效率。

6. 港口环境指标:包括港口周边环境保护措施、污染治理、生态恢复等指标,保护港口周边环境。

7. 港口物流服务指标:包括港口物流服务水平、信息化程度、服务范围等指标,提升港口的物流服务能力。

该体系的制定和执行能够促进港口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中国港口发展。

《港口管理与码头运作》课程标准110408

《港口管理与码头运作》课程标准110408

《港口管理与码头运作》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2学期学时:64 学分:4(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港口管理与码头运作》是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港口生产企业经营活动所涉及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是水运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教学中力求科学地反映当前港口生产管理与码头运作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趋势,结合学生就业趋向培养学生解决有关港口生产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为《航海技术基础》、《国际航运市场学》等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专项技能学习领域的学习和顶岗实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思路以打破“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传统学科型课程目标和知识传授方式,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以港口生产组织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利用工学结合、科研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教学遵循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基于行业专家对该专业所涵盖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结合社会环境分析及专业调研,以港航商务管理的业务为主线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情境和教学内容。

本课程建设为64学时,学分为4学分。

(三)课程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充分认知港口生产组织有关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了解港口生产组织工作所掌握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港口生产指标体系的建立和统计计算方法,学会港口库场货运作业的内容和程序,港口作业计划的内容与编制,港口生产组织设计原理和装卸作业方案的设计等能力。

3.素质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国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的品质、吃苦耐劳和客观科学的职业精神,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五)实施建议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港口工程标准化管理制度

港口工程标准化管理制度

港口工程标准化管理制度1. 引言港口工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率和降低工程风险非常重要。

港口工程标准化管理制度是为了统一管理和执行港口工程相关标准和规范,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的成功。

2. 管理机构制定和执行港口工程标准化管理制度的主要责任机构是港口管理局。

港口管理局将负责制定和修订港口工程标准和规范,并监督和管理港口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

3. 标准化和规范的制定港口工程标准化和规范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并及时进行修订;- 参考国内外相关行业标准和最佳实践;- 统一标准和规范的表达和格式;- 确保标准和规范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保护环境和遵守安全要求。

4. 标准化文件管理港口工程标准化文件应具有以下特点:- 文件编号、标题和发布日期的明确标识;- 文件的层次结构和逻辑的清晰;- 文件的版本控制和修订记录;- 文件的保存、备份和归档。

5. 标准化培训和宣传推广为了确保标准化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工程人员的标准化操作,需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和宣传推广活动。

- 港口管理局应组织相关培训课程,培训港口工程相关人员;- 制定宣传推广计划,向港口工程参与者介绍标准化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好处。

6. 监督和检查港口管理局将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标准化管理制度的落实和实施。

- 定期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检查工程项目的标准化管理情况;- 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和纠正;- 收集并分析标准化管理制度执行的数据,进行绩效评估。

7. 结论港口工程标准化管理制度的实施将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风险,推动港口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港口管理局将负责制定和执行港口工程标准化管理制度,并监督和检查港口工程项目的执行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港口管理》课程标准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各相关专业。

学时范围:51 学时。

2.制定本标准的依据
2.1 教育部教高[2000]2号:《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2.2教育部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3重庆交通职业学院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各相关工种》。

3. 课程性质与作用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5.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5.1课程设置依据
《港口管理》课程是一门具体介绍港口物流运作流程、以货物在港口的流动过程管理为主的课程。

该课程围绕港口物流的实际运作特点,对船舶与货物进出港、集装箱进出港、货物进出口拼箱拆箱、报关、报验、包装、货物通关等港口物流的基本业务与操作流程做了详细介绍,同时注重反映港口大物流、一体化、虚拟物流链等港口物流管理的最新理论及其发展趋势。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先进的港口物流的理论及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具备解决一定实际问题的能力。

5.2课程目标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港口的定义、基本功能、设计特点、港口经营生产特点、相关影响因素对港口营运的影响和港口安全和保险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具备港口规划或港口生产
具体岗位的适应能力,具备港航业的基本行业知识。

5.3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安排,本课程在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总体课程设计中作为专业基础课的性质存在的,其目的是使学生具有深入航运业务操作和货代业务操作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步入港航行业的基础行业知识。

5.4课程项目设计(或学习情景设计等)
学习情境设计:多媒体教室、PPT教学、图片展示
6.课程目标
6. 1知识目标
(1)掌握港口的定义、分类、构成及基本功能;
(2)掌握港口水域(航道、港池、回转区域、制动水域、锚地、防波堤、口门)的作用、布置要求及各自在港口营运中的作用;
(3)掌握陆域(泊位、码头、堆场、仓库、道路、铁路)的作用、布置要求及各自在港口营运中的作用;
(4)了解各类码头的基本业务、业务流程及操作特点;
(5)了解港口生产的各种指标;
(6)掌握常见气象因素、海象因素的特点及对港口营运操作的影响;
(7)了解管理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对港口营运操作的影响;
(8)了解码头安全操作和国际保安规则要求;
6. 2能力目标
(1)能够识别港口水域、陆域各构成部分;
(2)能够识别各类业务码头类型并了解各码头业务流程和操作特点;
(3)能够判断气象、海象因素对港口营运操作的影响;
6. 3素质目标
有吃苦精神、有责任心,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船舶技术专业人士
7.教学活动设计
8.教学实施建议8. 1教材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选教材,应充分注意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指导思想。

(2)编、选教材应体现内容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时地纳人教材,使教材更贴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3)尽可能考虑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编、选教材内容。

要通过理实一体教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4)编、选教材尽可能考虑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8. 2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视频、案例、现场参观
8. 3课程考核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将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项目考核、技能目标考核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作为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 %。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8. 4教学资源
教材教参:《港口管理》、《港口生产组织》
9.课程评价
9.1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结合督导组、学生信息员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9.2 本课程教学工作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当综合课堂教学日志、教学检查、学生评教和成绩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提交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9.3本课程标准由教研室组织校内外专家定期进行评价,通过对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10.附加说明
10.1 本标准制订人:
10.2 本标准专业审核人:
10.3 本标准系部审核人:
10.4 本标准批准人:
10.5 本标准于年月日批准并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