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热流

合集下载

“大地热流”等地热学重要术语的概念与应用

“大地热流”等地热学重要术语的概念与应用

大地热流 等地热学重要术语的概念与应用何丽娟㊀汪集旸(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㊀100029;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北京㊀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㊀100049)摘㊀要:大地热流是地热学乃至地球物理学中的重要术语,在地球科学中的使用频率很高㊂与之近似的术语包括热流㊁热流密度㊁热通量㊁地表热流等㊂文章详细介绍了大地热流的定义㊁目前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第二届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对‘地球物理学名词“修订过程中对相关术语定义所做的思考与取舍㊂关键词:热流;热流密度;热通量中图分类号:N04;P31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 :10.12339/j.issn.1673-8578.2021.03.001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Some Important Terms in Geothermics and Geophysics Such as TerrestrialHeat Flow //HE Lijuan,WANG JiyangAbstract :Terrestrial heat flow is an important term in Geothermics and Geophysics,which is frequently used in the Geo-periodicals.The synonyms include heat flow,heat flow density,heat flux and surface heat flow.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definition of the terrestrial heat flow,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s in its application,as well as the considerations and choices during the defining of the related terms in the second revision of Geophysical Terms .Keywords :heat flow;heat flow density;heat flux收稿日期:2021-03-2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热岩石圈-流变边界层-软流圈相互作用与克拉通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42074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四川盆地构造-热演化及其对震旦-寒武系天然气成藏的约束 (41830424)引言地热学(geothermics)是地球物理学中研究地球内热及其应用的分支学科,而大地热流(terres-trial heat flow)是地热学科最重要的术语之一㊂大地热流是 窥视 地球内热的窗口,反映了发生在地球深部的各种作用过程和能量平衡的信息㊂它不仅为岩石圈热结构-热演化㊁地球热收支㊁克拉通稳定性㊁板块俯冲等地球动力学基础研究提供关键约束,同时还为传统的盆地油气生成㊁运移与聚集研究以及新兴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等提供重要热参数㊂全球大地热流的测量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㊂早期工作进展较为缓慢,50年代期间,全球热流数据不足100个㊂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板块构造理论的兴起和测量方法及仪器的改进,大地热流测量工作进展迅速,数据积累加快㊂1963年在国际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ismology and Physics of theEarth s Interior,IASPEI)下面成立了 国际热流委员会 (International Heat Flow Commission,IHFC),负责全球大地热流数据的汇编与研究工作㊂最新全球大地热流汇编数据已达70000个[1]㊂随着全球热流数据的增加,大地热流在地球科学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㊂第二届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修订‘地球物理学名词“时,与热流(heat flow)一词相关的术语超过20个㊂大地热流这一术语的使用历史很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在国际刊物上关于这个词的定义和使用也不尽一致,而且有许多派生的词汇㊂本文重点介绍大地热流一词的定义㊁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介绍地热学中与热流相关的一些重要术语及其逻辑关系㊂1㊀大地热流的定义在已出版的地球物理学书籍中,关于大地热流或热流的定义不尽相同㊂在第一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大地热流的定义是, 指地球内部热能传输至地表的一种现象,简称热流㊂大地热流的量值称大地热流量,它是地热场最重要的表征 [2]㊂在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大地热流的定义是 地热在地表直接的显示,能给出发生于地球内部深处各种过程间能量平衡的信息 [3]㊂而‘地球科学大辞典“中收录的术语是大地热流密度,指的是 单位时间内热量由壳幔深部垂向上通过单位面积地球表面向大气散发的热量,简称为热流,其单位为mW/m2,实质为地球表面的散热功率,具有深刻的深部地质和地球物理内涵 [4]㊂‘地热学及其应用“一书中,大地热流定义为 地球表面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由地球内部以传导方式传至地表而后散发到宇宙太空中去的热量 [5]㊂‘地热学导论“采用的术语是热流密度(heat flow density),即 单位时间内流过单位面积的能量流 [6]㊂Mor-gen[7]在2011年Gupta主编的‘地球物理百科全书“ 热流,大陆 一章中,将热流㊁热流密度㊁热通量(heat flux)和大地热流视为同义词㊂其中,热流定义为 从地球内部通过地球固体表面传导出去的热能 ㊂同时给出的大陆热流(continental heat flow)的定义是 来自大陆地壳或岩石圈的热流,这些地区的板块不是通过大洋中脊的海底扩张直接形成的,且通常不被俯冲㊂ 然而,Davis和Fisher[8]在该百科全书的 热流,海底:方法与观测 一章中指出,热流密度和热通量才是同义词,而传统上将热流视为热通量的同义词是不准确的㊂他们将热流定义为 通过传导或对流方式在介质中传递的热能速率㊂标准单位为W㊂这个术语也用来描述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㊂同时还给出传导热通量(conductive heat flux)的定义是 单位面积内沿地热梯度传导的热流,由地热梯度和热导率的乘积确定,标准单位为W/m2 ;对流热通量(convective heat flux)的定义是 单位面积内通过介质移动造成的热传递速率,与介质的速度和热容量成正比,标准单位为W/m2 ㊂在第二版‘地球物理名词“[9]中,大地热流定义为 以传导或对流方式由地球内部㊁经地球的固体表面向外传送热能的现象,或单位时间内以传导或对流方式由地球内部㊁经地球的固体表面向外传送的热能,标准单位是W ㊂大地热流密度定义为 通过单位面积的大地热流,标准单位是W/m2 ㊂由于从早期到现在国际文献中(terrestrial)heat flow density[10-13]与(terrestrial)heat flow[1,14-20]以及heat flux[21-26]一直作为同义词使用,考虑到地球物理学上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故在第二版‘地球物理名词“的定义中又将大地热流视为大地热流密度的简称㊂大地热流包括大陆热流和海洋热流(o-ceanic heat flow,marine heat flow),海洋热流也称海底热流(seafloor heat flow)㊂最新的全球热流数据库(New Global Heat Flow)收录大地热流数据约70000个,其中大陆热流数据51621个,海洋热流15333个[1]㊂在早期的文献中热流的单位是热流单位(heat flow unit,HFU)或热流密度单位㊂定义为:1HFU= 10mCal/cm2㊃s,它与国际单位制(S.I.)的单位换算关系为:1HFU=41.868mW/m2㊂该热流单位目前已不再使用㊂尽管大地热流的标准单位是W/m2,但考虑到地球实测数据的数量级,实际常用单位为mW/m2,比如目前全球大陆热流平均值为67mW/m2[1]㊂2㊀关于大地热流的含义在地球浅部传热过程中传导和对流经常交织在一起㊂关于大地热流含义的争议多在于其只包含传导热流还是同时包含传导热流和对流热流㊂热传导(heat conduction,thermal conduction)是指由于物质分子㊁原子或电子的运动,热量从物体内高温处向低温处,或者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的过程㊂而热对流(thermal convection)指的是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㊂关于大地热流的定义目前国际上并未达成共识,因而分为两派㊂一派多为研究大陆热流的学者,强调大地热流的传热方式应该是纯传导[7,27]㊂另一派多为研究海洋热流的学者,则认为大地热流的传热方式既包含传导也包含介质运动[8,20],或者在大地热流定义中不区分传热方式[1]㊂考虑到大地热流同时包括大陆热流与海洋热流,故在第二版‘地球物理名词“中关于大地热流的定义与Davis和Fisher[8]一致,即认为大地热流为单位时间内以传导或对流方式由地球内部㊁经地球的固体表面向外传送的热能㊂这样定义主要是考虑到以下三方面㊂2.1㊀水热活动的影响相对于从几百米至几千米深钻孔获取的大陆热流,海洋热流更容易受到水热循环的影响㊂海洋热流数据主要由两种途径获得:一种是类似大陆热流通过钻孔测温来获得,也为钻孔热流,另一种是通过几米长的海底地热探针测量来得到,也称为探针热流(probe heat flow)㊂最新全球热流数据库中海洋热流变化范围是-302~33448mW/m2[1],这些极端的高或低热流数据无疑含有对流分量㊂Lister[28]首先指出大洋岩石圈广泛存在热液活动; Harris和McNutt[29]研究了<65Ma的海洋地壳上的全球海洋热流数据,再次证明热液流动传输热量的普遍性;Davis和Fisher[8]指出在大洋中脊附近,浅层地壳中有巨大的开放裂缝,许多热量是通过热液的运动输送的㊂大洋中脊热通量中的对流分量是造成大洋板块(传导)冷却模型的理论预测热流值与实际观测值差异的重要原因[30],一些实测热流值相比预测传导热流甚至超过2000mW/m2[17]㊂要想确保观测值不受对流通量引起的偏差的影响,必须证明在几十千米的距离内,没有暴露的渗透性岩石㊁断层或火山构造[8]㊂热液循环是影响深部热通量测定的主要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地质过程,一直是研究焦点㊂2.2㊀其他方式的物质运动除了地下水活动,其他方式的物质运动也会对大地热流造成扰动,使其含有对流分量,比如沉积/剥蚀作用㊁岩石圈变形以及岩浆热对流㊂沉积或剥蚀所造成的地表高程变化会产生与地球表面变化有关的热对流㊂当较冷的低热导率物质持续地以较快速率堆积在高热导率地层或者基底上会产生沉积物热披覆作用,导致地温梯度和热流值降低㊂相反,剥蚀作用将使地层地温梯度和热流值增大㊂沉积作用的热披覆程度不仅与沉积速率㊁沉积持续时间密切相关,而且与沉积物热参数以及沉积物质压实参数㊁孔隙流体活动等有关[31]㊂当沉积速率为100m/myr,持续10myr的沉积会造成地表热流减少10%;而当沉积速率为10m/myr,持续100myr的沉积仅造成地表热流减少几个百分点[20]㊂当岩石圈内存在相对于其顶部边界的变形或净垂直运动时,也会通过运动方式传递热量从而导致地表热流的对流分量㊂一般而言,拉张变形导致岩石圈变薄,岩石圈物质相对于其表面有一净向上运动,岩石圈等温线压缩,地表热流增加[32]㊂相反,挤压变形导致岩石圈增厚,岩石圈内物质相对于其表面有一净向下运动,岩石圈等温线间距加大,地表热流降低㊂因此,在岩石圈变形过程中,地表热流会包含岩石圈变形造成的对流分量㊂岩浆热对流也是一种重要的热传输机制,通常伴随着构造变形的热对流㊂在火山作用过程中,上升的岩浆将热量平流到岩石圈中,此时岩浆的传热过程类似于地下水的传热过程㊂如果地壳内部有岩浆在流动,热异常无疑会传到浅部乃至地表,大地热流会受到岩浆流动(热对流)的扰动㊂如果采用该大地热流数据基于热传导方程计算岩石圈热结构及热岩石圈厚度时,无疑是有问题的㊂2.3㊀大地热流数据的分类由于测试条件㊁测试方法以及区域地质条件的不同,热流数据的质量必然有所差异㊂综合地温测量㊁岩石样品热导率测试㊁热流计算段的选取和测点的地质背景等情况,汪集旸㊁黄少鹏[33]将收集的热流数据区分为A㊁B㊁C㊁D四个质量类别㊂其中A 代表质量高,指地温曲线属稳态热传导型,岩石热导率数据或来自测温段岩心样品测试结果,或通过测区综合热物性柱状图确定㊂B代表质量较高,指资料情况基本同上,但或是测温段(或热流计算段)长度较小,或是岩石热导率样品数量不足,岩石热导率数据采用邻区测试结果或文献值㊂C代表质量较差或质量不明,测量结果不确定性较大或热流测试参数报道不齐,无法判定其真实质量类别㊂D代表局部异常值,测试结果明显存在浅层或局部因素的干扰,或测点位于明显地热异常区㊂也就是说,那些明显受到浅层因素(如地下水流动)干扰的实测值仍是被称为大地热流,在历次热流汇编中,都被纳入大地热流数据库中[33-35],只是数据质量被归于D类㊂在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第四版汇编[35]中,大地热流数据共计1230个,其中A㊁B㊁C和D类数据分别占49.3%㊁34.2%㊁12.6%和3.9%㊂含对流成分的热流数据被归于D类并收录到大地热流数据库中,这也暗示着承认了含对流成分的热流数据也属于大地热流㊂Pollack等[36]在全球热流数据Global Heat Flow dataset(GLOBHEAT)汇编时根据热流随深度的变化将热流数据质量分为四类,其中A表示热流随深度的变化小于10%,B和C分别表示变化小于20%和30%,D则表示变化大于30%㊂在最新的全球热流数据汇编中D类数据约占6.7%[1]㊂并不是受干扰的热流测量结果就不能用,含对流成分的大地热流也有其应用价值㊂D类数据对于研究该地区的新构造活动㊁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热异常成因等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㊂但若要基于大地热流数据计算深部热状态㊁岩石圈热结构及热岩石圈厚度,就必须慎重选择,选取只包含传导热流的大地热流,必要时应对热流数据进行热流校正(heat flow correction)㊂热流校正的内容包括地形起伏㊁古气候的变化㊁抬升剥蚀㊁沉降与沉积作用等㊂3㊀热流相关术语在地球物理学名词中,与热流相关的术语很多㊂在地球不同深度,热流各有命名,如地表热流㊁基底热流㊁地幔热流等,皆指某一深度的热流值㊂其中,地表热流(surface heat flow)指在近地表数百米至数千米深处测定的热流密度,又称大地热流;基底热流(basement heat flow)指盆地基底的热流值;地幔热流(mantle heat flow)则指由地球深部垂直向上传至岩石层上地幔顶部(壳幔边界处的莫霍面)的热流(如图1所示)㊂图1㊀地球不同深度热流的定义与地幔热流命名类似的还有地壳热流,但地壳热流却没有深度的含义㊂地壳热流(crustal heat flow)指的是由地壳内各类岩石所含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产生的热流㊂与岩石的生热率(heat genera-tion rate,heat production rate)有关㊂生热率是指单位体积的岩石在单位时间内由于其所含的放射性元素衰变而产生的热量,单位为W/m3或μW/m3㊂在稳态热传导的情况下,大地热流(Q0)等于地壳热流(Q crust)加上地幔热流(Q m),即Q0=Q crust +Q m㊂岩石圈热结构(lithospheric thermal struc-ture)指的就是关于一个地区地壳㊁地幔两部分热流的配分比例及其组构关系,以及岩石层内部温度场分布㊂也称壳幔热流配分(partition of crustal and mantle heat flow),即为界定热流测区所在地质块体的深部热属性将地表热流分解为地壳热流分量和地幔热流分量两部分的做法㊂因此地幔热流又称剩余热流(reduced heat flow),即从地表观测到的热流总量中扣除地壳生热(地壳热流)部分所剩的热流㊂当地壳热流小于地幔热流时,该岩石层热结构属于冷壳热幔,反之,称为热壳冷幔(如图2所示)㊂(a)冷壳热幔㊀㊀㊀㊀㊀㊀㊀㊀(b)热壳冷幔图2㊀壳幔热流配分例如,华北东部岩石圈属于冷壳热幔,而藏南则具典型的 热壳冷幔 热结构㊂值得指出的是,该定义是指同一地区地壳热流与地幔热流之间的相对值,并不涉及二者及地表热流本身的大小,也就是说并未考虑其绝对值的大小㊂有时也会将大地热流分解为三个分量:Q0= Q crust+Q lith+Q b,其中Q crust和Q lith分别代表地壳和岩石圈地幔中放射性生热的贡献,Q b是岩石圈底部的热通量[37]㊂其他与热流相关的术语还有:热流省(heat flow province),指具有相同或相近地质-地球化学演化背景,且地表热流与近地表岩石生热率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的地质单元;热流亚省(heat flow subprov-ince),即次级 热流省 ;热流佯谬(heat flow para-dox),又称圣安德烈斯佯谬(San Andres paradox),指当断层滑动时摩擦生热应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导致热流异常,但在圣安德烈斯断层所做的热流测量并没有观测到高热流异常这一实际观测与理论推测之间存在的矛盾㊂4㊀结语大地热流作为地球物理学中的重要术语其定义与使用目前较为混乱,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地热流的定义和目前存在的争议,以及第二版‘地球物理名词“的修订中对该词定义过程中所做的思量与取舍㊂考虑到地球物理学科本身约定俗成的习惯,将大地热流㊁热流㊁热流密度和热通量视为同义词㊂关于大地热流的争议在于其传热方式是否包含对流传热㊂相对于从几百米至几千米深的钻孔获取的大陆热流,海洋热流更容易受到水热循环的影响㊂除了地下水活动,其他构造运动也会对大地热流造成扰动,使其含有对流分量,如沉积/剥蚀作用㊁岩石圈变形以及岩浆热对流㊂在历次全球或全国热流数据汇编中,含对流成分的热流数据均被收录,这也暗示着承认了含对流成分的热流数据也属于大地热流㊂然而获取大地热流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地球深部的热信息,对深部动力学过程进行约束,因此测量热流时还是要竭力避免浅部因素的影响,必要时要对浅部影响因素进行校正㊂如果基于现有大地热流数据研究岩石圈热结构和深部热状态时,须对数据仔细筛选,慎重选取传导热流数据㊂鉴于以往许多热流数据发表时,信息并不全面,严重影响读者对数据质量的判断,建议在今后的热流数据发表时要更加规范,不仅要详细列出位置(经纬度)㊁测温深度㊁温度曲线㊁地温梯度㊁热导率㊁生热率等信息,还要分析论证其数据质量,进行必要的热流校正㊂参考文献[1]LUCAZEAU F.Analysis and mapping of an updated ter-restrial heat flow data set[J].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2019,20:4001-4024.[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㊃固体地球物理学㊁测绘学㊁空间科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㊃固体地球物理学㊁测绘学㊁空间科学[M].2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4]地球科学大辞典编委会.地球科学大辞典:基础学科卷[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5]汪集暘,等.地热学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6]邦特巴思.地热学导论[M].易志新,熊亮萍,译;汪集旸,校.北京:地震出版社,1988.[7]MORGAN P.Heat flow,continental[M]//GUPTA H K. Encyclopedia of Solid Earth Geophysics.Dordrecht,The Netherlands: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1:573-581.[8]DAVIS E E,FISHER A T.Heat flow,seafloor:methods and observations[M]//GUPTA H K.Encyclopedia ofSolid Earth Geophysics.Dordrecht,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1:582-592. [9]第二届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球物理学名词[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出版中). [10]HAENEL R,RYBACH L,STEGENA L.Handbook ofTerrestrial Heat-Flow Density Determination[M].Dor-drecht,Holland:Kluwer Academic Pubilshers,1988.[11]PFISTER M,RYBACH L,SIMSEK S.Geothermal recon-naissance of the Marmara Sea region(NW Turkey):sur-face heat flow density in an area of active continental ex-tension[J].Tectonophysics,1998,291(1/2/3/4):77-89.[12]SPRINGER M,FÖRSTER A.Heat-flow density acrossthe Central Andean subduction zone[J].Tectonophys-ics,1998,291(1/2/3/4):123-139. [13]MARESCHAL J C,PINET C,GARIÉPY C,et al.Newheat flow density and radiogenic heat production data inthe Canadian Shield and the Quebec Appalachians[J].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2011,26(4):845-852.[14]BENFIELD A F.Terrestrial heat flow in Great Britain[J].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SeriesA,1939,173:428-450.[15]ANDERSON R N,LANGSETH M G,VACQUIER V,etal.New terrestrial heat flow measurements on the Nazcaplate[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1976, 29:243-254.[16]POLLACK H N,CHAPMAN D S.On the regional varia-tion of heat flow,geotherms,and lithospheric thickness [J].Tectonophysics,1977,38:279-296. [17]STEIN C,STEIN S.A model for the global variation inoceanic depth and heat flow with lithospheric age[J].Nature,1992,359:123-129.[18]JAUPART C,MARESCHAL J C,GUILLOU-FROTTIERL,et al.Heat flow and thickness of the lithosphere in the Canadian Shield[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98,103(B7):15269-15286. [19]HE L,HU S,HUANG S,et al.Heat flow study at theChinese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site:Bore hole temperature,thermal conductivity,and radiogenic heat production[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08, 113:B02404.[20]HASTEROK D,CHAPMAN D S,DAVIS E E.Oceanicheat flow:Implications for global heat loss.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11,311(3/4):386-395.[21]BAKER E T,CANNON G A.Long-term monitoring ofhydrothermal heat flux using moored temperature sen-sors,Cleft segment,Juan de Fuca Ridge[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1993,20(17):1855-1858.[22]PASQUALE V,VERDOYA M,CHIOZZI P.Heat fluxand seismicity in the Fennoscandian Shield[J].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2001,126(3/4): 147-162.[23]KORENAGA J.Eustasy,supercontinental insulation,and 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terrestrial heat flux[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2007,257(1/2):350-358.[24]LÉVY F,JAUPART C,MARESCHAL J C,et al.Lowheat flux and large variations of lithospheric thickness in the Canadian Shield[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10,115:B06404.[25]PETRUNIN A,ROGOZHINA I,VAUGHAN A,et al.Heat flux variations beneath central Greenland s ice dueto anomalously thin lithosphere[J].Nature Geoscience,2013,6:746-750.[26]ARTEMIEVA I M.Lithosphere thermal thickness andgeothermal heat flux in Greenland from a new thermal i-sostasy method[J].Earth-Science Reviews,2019,188:469-481.[27]SASS J H,BEARDSMORE G.Heat flow measurements,continental[M]//GUPTA H K.Encyclopedia of Solid Earth Geophysics.Dordrecht,The Netherlands: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1:569-572. [28]LISTER C.On the thermal balance of a Mid-Ocean ridge[J].Geophysical Journal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1972,26:515-535.[29]HARRIS R N,MCNUTT M K.Heat flow on hot spotswells:Evidence for fluid flow[J].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2007,112:B03407.[30]MARESCHAL J C,JAUPART C.Energy budget of theearth[M]//GUPTA H K.Encyclopedia of Solid Earth Geophysics.Dordrecht,The Netherlands: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1:285-290. [31]HUTCHISON I.The effects of sedimentation and com-paction on oceanic heat flow.Geophysical Journal of the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1985,82:439-459. [32]MCKENZIE D P.Some remarks on the development ofsedimentary basins[J].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Letters,1978,40:25-32.[33]汪集旸,黄少鹏.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二版)[J].地震地质,1990,12(4):351-366.[34]胡圣标,何丽娟,汪集旸.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三版)[J].地球物理学报,2001,44(5):611 -626.[35]姜光政,高堋,饶松,等.中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数据汇编(第四版)[J].地球物理学报,2016,59(8): 2892-2910.[36]POLLACK H N,HURTER S J,JOHNSTON J R.Heatloss from the Earth s interior:Analysis of the global dataset[J].Review of Geophysics and Space Physics, 1993,31:267-280.[37]JAUPART C,MARESCHAL J C.Lithosphere,continen-tal:Thermal structure[M]//GUPTA H K.Encyclopedia of Solid Earth Geophysics.Dordrecht,The Netherlands: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1:681-692.作者简介:何丽娟(1968―),女,博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㊂现任国际热流委员会委员,‘地球物理学报“编委,第二届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地球物理学科编委会委员㊁地球热学分支主编㊂长期从事大地热流㊁盆地热历史和岩石圈构造-热演化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㊂通信方式:ljhe@mail.iggcas.ac.cn㊂㊀㊀汪集旸(1935―),男,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㊂第二届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地热能中心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㊂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部委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以及刘光文科技成就奖(2016)㊁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6)㊁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2003)㊂通信方式:jywlpx@㊂‘中国科技术语“稿约‘中国科技术语“(原称‘科技术语研究“)创刊于1998年,是我国唯一致力于术语学研究的学术期刊㊂本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㊁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主编为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士㊂‘中国科技术语“发表范围主要包括:术语学学科体系建设㊁术语学基本原理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利用实证方法和实验数据进行的术语研究,包括术语的标准化㊁定量研究㊁实验研究等;术语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利用网络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术语发现㊁标引㊁挖掘㊁组织等的技术和方法研究的成果;术语及术语学在各学科领域应用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在领域本体建设㊁知识图谱㊁语义分析㊁学科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分析中应用研究的成果等㊂本刊不收取版面费,并有薄酬㊂欢迎专家学者投稿㊂投稿请登录本刊官网(),点击 作者投稿 ,注册上传稿件㊂(‘中国科技术语“杂志社)。

地球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地球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地球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地球物理学是科学探究地球物理特征寄托于地球物理现象的地球学的分支。

它通过对地球的重力、磁场、热力、振动等物理现象的研究,揭示了地球内部隐蔽的物质构造、演化过程和地球系统的动态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地球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1. 重力场。

重力场是由于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

它存在于在地球表面和其较高层次上,对地球物理探测的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地球表面上,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同,这是由于地球表面各个地方的质量、形状和旋转的影响。

可以通过测量重力场的变化获得地球的质量和尺寸以及地球内部结构的部分信息。

2. 磁力场。

磁力场是由地球内部产生的,它带有磁性,拥有磁极和磁场线。

由于地球的运动和转动,磁力场在不断地变化着。

磁力场的变化可以用来解释地球的磁性和地球内部的运动,如地震的发生。

通过对地磁场的研究,可以获得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演化过程的一些信息。

3. 电磁场。

电磁场是由于地球内部电流而产生的,它存在于地球的大气层中,对地球物理探测的结果也有很大影响。

电磁场可以用来解释地球上的电漏电现象、地震、火山活动等,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些地球物理学研究的新技术。

4. 地震学。

地震学是研究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地震现象的科学分支,它可以揭示地球的构造、地壳运动的特征和地球内部的能量分布。

地震学主要研究地震波,根据不同类型的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和速度,可以推断出地球内部的物质结构。

5. 热力学。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的热流,包括地球表面的热流和地球内部的热流。

热流是由于地球内部热能的流动而产生的。

通过热流的研究,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物质的深度和性质,同时还可以研究地球上的一些热现象。

总结:地球物理学是一门涉及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运动的学科。

它通过对地球的重力、磁力、电磁、地震、热力等物理现象的研究,揭示了地球内部隐蔽的物质构造、演化过程和地球系统的动态行为,对人类理解地球及其环境、资源的形成和发展,探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地热能是新能源吗

地热能是新能源吗

地热能是新能源吗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确实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新能源。

下面我将从地热能的来源、开发利用方式以及其优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地热能是指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资源来产生能量的一种能源形式。

地热能的来源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地球内部的热流;二是地表和地下的太阳能。

地球内部的热流主要来自于地球的核心和地壳的热传导,这种热能在地热地区尤其丰富。

地表和地下的太阳能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并通过大气层热传导至地表和地下,形成地热能。

其次,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方式多种多样。

最常见的方式是利用地热能进行发电,即通过提取地热能源将其转化为电能。

目前,地热能发电主要通过地热发电厂进行,利用地下高温水或蒸汽带动涡轮机发电。

此外,地热能还可以被用于供暖和供热水,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地热能还可以用于温室种植和养殖等领域,提供必要的热量。

再次,地热能作为一种新能源有许多优点。

首先,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源源不断地产生,不会因使用而消耗。

其次,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相比于化石燃料,地热能的发电过程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较小。

此外,地热能的离子浓度较低,污染物排放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也较少。

再者,地热能具有稳定性,不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无论是供电、供暖还是温室种植,地热能都可以长期稳定地提供能源,增加能源供应的可靠性。

然而,地热能作为新能源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需要特定的地理条件。

地热能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热带,而且需要有地下热水或蒸汽等资源,因此并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进行地热能的开发。

其次,地热能的开发成本较高。

虽然地热能的使用过程中减少了燃料成本,但是建设地热发电厂等设施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

此外,地热能开发和利用过程中也存在技术难题,如地热资源的有效开采和热量传输等方面。

综上所述,地热能确实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新能源。

地热能从地球内部获取热能资源,通过多种方式开发利用,具有可再生性、环境友好性和稳定性等优点。

地表热过程与地理变化

地表热过程与地理变化

地表热过程与地理变化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地表热过程与地理变化密切相关。

地表热过程包括辐射、传导和对流,这些过程不仅影响着地球的能量平衡,还对地理变化产生着重要影响。

1. 辐射过程太阳辐射是地球主要的能量来源,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吸收和发射过程决定了地球的能量收支。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表后,一部分被反射回空间,一部分被地表吸收。

被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导致地表升温。

2. 传导过程地表热量的传导是指地热在物质间传递的过程,它取决于物质的热导率和温度梯度。

在地球的地壳中,地下热流导致地下岩石的加热和融化,形成火山和地热资源。

地表的传导过程还影响着地球的温度分布和大气环流。

3. 对流过程地球表面存在大气运动,也就是对流过程。

太阳辐射使得地表升温,导致空气加热,形成气候和天气。

对流过程包括热对流和动力对流两个方面。

热对流是指由温度差异驱动的对流,如热气团的形成。

动力对流是指由于地转和地表地理特征等因素造成的大气运动,如风。

地表热过程对地理变化有重要影响。

1. 地质活动地表热过程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和传递方式之一,它驱动了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

地球内部的地热能量使得板块运动、地壳抬升等地质现象成为可能。

2. 气候变化地表热过程是全球能量平衡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地表的反射、吸收等过程,决定了地球的能量输入和输出,从而影响全球气候。

辐射过程中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保持了适宜的气温范围。

3. 地表变化地表热过程影响着地表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而导致地表的变化。

例如,气候变化引起的冰川退缩、海平面上升等地理现象,与地表热过程密切相关。

地球的地貌、植被、水循环等都与地表热过程有关。

综上所述,地表热过程是地球能量平衡和地理变化的重要环节。

辐射、传导和对流是地表热过程的主要形式,它们与地质活动、气候变化和地表变化相互作用,共同塑造着地球的面貌。

了解地表热过程与地理变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地球的运行方式,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热力环流的原理

热力环流的原理

热力环流的原理热力环流是指地球大气和海洋中的能量传递过程,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大规模流动现象。

其原理主要包括热量的净输入与输出、热力平衡和斜压等因素。

首先,热力环流的原理与热量的净输入和输出密切相关。

太阳辐射通过地球大气层和海洋被吸收,从而使地表得到持续的热量输入。

这些热量在全球范围内不均匀分布,形成了热量净输入区和净输出区。

热量净输入区位于赤道地区,而热量净输出区则位于极地地区。

这种不平衡导致了热力环流的产生。

其次,热力环流的原理还涉及到地球系统的热力平衡。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形成了赤道附近的低气压区和极地附近的高气压区。

这种压力差异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具体而言,低纬度地区的热空气上升,形成热带低气压气流,向高纬度地区运动。

在高纬度地区,冷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再向低纬度地区流动。

这种垂直和水平的空气运动,构成了热力环流的基本运动通道。

另外,斜压也是热力环流的重要原理之一。

由于赤道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明显高于极地地区,所以上升的热空气会在高空层由于地球的自转惯性导致向东偏转,即所谓的科氏力。

这种向东偏转使得空气在高空层流向高纬度地区,进一步影响着热流和能量传递的形式。

而在地表层,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作用使得空气在低纬度地区向赤道方向流动。

这种赤道上升空气和赤道下沉空气在全球范围内的运动,形成了热力环流的斜压运动。

综上所述,热力环流是地球大气和海洋中能量传递的重要过程之一,其原理涉及到热量的净输入与输出、热力平衡和斜压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这些原理共同促使了大气和海洋中的能量分布和运动,形成了复杂而有序的热力环流系统。

3-中国陆地大地热流-地温测量

3-中国陆地大地热流-地温测量

第3章中国陆地大地热流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地球无时无刻不在向外释放热量。

火山口奔腾而出的熔岩流,温泉口和蒸汽地面上热气腾腾的蒸汽与伴生气体,直观而强烈地显示了热对流型的热传递,但地球内热更普遍的向外传递是无声无息的隐性方式,即通过地表的热传导或热传导与非强烈热对流的复合方式。

全球以热传导方式向外传递的热量为44~47TW( Pollack and Hurter,1993),即1. 3~1.5×l021J/a,相当于当今人类年消耗总能(源)量的1000倍或火山喷发释放热量(3×l019J/a)、地震(10×l017J/a)、水热活动(2×l018 J/a)所释放能量之总和的100倍。

由此可见,热传导是地球散热的主导方式,而大地热流或热流密度(简称热流)正是表征地球向外通过传导所释放热量的一个基本的物理参数,也是研究地球内部热状态,如地壳深部温度,岩石圈热结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参量。

通常热流值不是直接测量得到的,而是通过地温测量和岩石热导率测试间接测量的。

3.1 地温测量地温测量是人类得以认知地表和地下热状态的最直接的手段。

地温测量按测量方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类:直接测量是在地下条件如钴井、坑道或海(深湖)底沉积物中进行的温度测量;间接测量则是指利用其他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估算及通过测量地球表面辐射或反射的红外电磁波进行的遥感温度测量。

直接测量根据测温目的的不同和测温深度的差异,可以分为浅层测温和深部测温。

浅层测温的深度范围通常在0~20m,这类测量所获得的资料可用于发现浅部热异常,服务于埋藏浅的地热田或隐伏热储的发现,这是一种常规的浅层地热勘探手段;在特定条件下,浅层测温也是一类热流测试方法,即海底(详见第4章)或湖底热流测量(沈显杰等,1990)方法。

相对而言,浅层温度受到的近地表(如长周期气候变化、气温日变化、地形起伏等)干扰比较大,需要经过校正方能反映深部热状态。

地热能介绍

地热能介绍

地热能介绍地热能是指地球内部的热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可以为人类提供热水、电力、温室等多种用途。

下面将从地热能的形成、开发、利用等方面来详细介绍。

一、地热能的形成地球内部的热源来自于地球形成时的凝聚热、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和地球内部的热流。

地球内部的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每深入100米温度就会升高1℃。

地球内部的热能不仅存在于地球的岩石中,还存在于地下水、地下蒸汽、火山、地热区等地方。

二、地热能的开发地热能的开发可以分为浅层地热能和深层地热能两种。

浅层地热能是指地下深度在500米以内的地热能,主要利用地下水中的地热能,比较容易开发利用。

深层地热能是指地下深度在500米以上的地热能,主要利用地下岩石中的地热能,开发难度较大。

浅层地热能主要利用地下水的温度差来提供热能,常见的浅层地热能开发方式有浅层地源热泵系统和温泉利用系统。

浅层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水的稳定温度来进行热泵的加热和冷却,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温泉利用系统则是利用天然温泉来提供热水和温泉浴的服务,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深层地热能的开发主要是通过钻井来获取地下热能,目前主要应用于地热发电领域。

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的高温热水或蒸汽来带动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地热发电的优点是稳定可靠,不受天气影响,且能够实现自给自足。

三、地热能的利用地热能的利用主要是用于供热、供电、温室等领域。

地热能的供热方式主要是通过地源热泵系统、温泉利用系统等方式来提供热水和供暖。

地热能的供电方式主要是通过地热发电来实现。

地热能的温室利用主要是利用地下热能来维持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除了以上应用领域,地热能还可以用于制氢、矿山加热、水处理等领域。

制氢是利用地下高温蒸汽来分解水分子,制造出氢气。

矿山加热是利用地下高温热水或蒸汽来加热矿物,从而提高采矿效率。

水处理则是利用地下热能来对污水进行处理,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井筒温度计算方法

井筒温度计算方法

井筒温度计算方法一、地球内部温度变化规律地球的内部由核心、地幔和地壳组成,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地球的热流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放射性衰变和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

地球内部的温度梯度可以通过斯特茨曼公式进行计算:ΔT=(Q/4πk)r其中ΔT为温度梯度,Q为热流强度,k为导热系数,r为距离井口的深度。

根据地球内部温度变化规律,可以利用以下三种方法估算井筒深处的温度。

1.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利用已有的观测数据和经验公式来估算井筒温度的方法。

根据观测得到的温度数据,可以建立一些经验公式和模型,通过对地下温度进行插值和外推,从而得到井筒深处的温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精度较低。

2.热传导方程法热传导方程法是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值模拟,根据热传导方程求解井筒深处的温度分布。

通过建立模型,考虑不同地质条件以及热流强度的变化,利用数值解法求解热传导方程,得到井筒深处的温度分布。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较为准确,能够考虑到更多因素的影响,但需要大量数据和复杂的计算。

3.测井资料法测井资料法是利用地层信息和测井资料,通过测井曲线上的温度响应特征,推测井筒深处的温度。

测井曲线上的温度响应受到地下温度分布、地层温度导热性质以及测井时的井筒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测井曲线上的温度变化规律,可以估算井筒深处的温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相对简单且实用,但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专业技术。

三、井筒温度计算的应用井筒温度计算的结果可以应用于地热能开发和利用的设计和规划中。

井筒温度是地热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热交换效果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对井筒温度的计算,可以为地热能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选择合适的井筒深度和热交换方式,提高地热能的利用效率。

总结起来,井筒温度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经验公式法、热传导方程法和测井资料法。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井筒温度计算的结果对于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为地热能项目的设计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大地热流值

大地热流值

大地热流值:
地球内部的热能通过岩层传导和地热流体对流作用不断向地球表面散失,热流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以大地热流值表征热流状况,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地球表面单位面积的热流值。

该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参数,是地球内热在地表唯一可以量测的物理量,比其他地热参数更能确切地反应某个地区地温场的特点。

其计算公式:
q = - 100 Kr (dT/dz)
式中,
q ——大地热流,μcal/(cm·s),通常缩写为HFU(Heat Flow Unit);Kr ——岩石导热率,cal/(cm·s·℃);
dT/dz ——地温梯度,℃/hm,负号表示垂向坐标向地表为正;
T ——温度,℃;
z ——深度,m。

地质学视角下的地球内部热力学与热流

地质学视角下的地球内部热力学与热流

地质学视角下的地球内部热力学与热流地球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行星,它内部隐藏着许多未知的秘密。

地质学通过观察地球表面的岩石、地壳运动以及地震等现象,揭示了地球内部热力学与热流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规律。

本文将从地质学的角度来探讨地球的热力学过程和热流分布。

一、地球的热力学过程地球内部的热力学过程主要包括热源、热传导和热对流三个方面。

1. 热源地球内部的热源主要来源于地球形成和衰减过程中的放射性衰变。

地球的物质主要由铁、镁、铝、钙等元素组成,其中含有放射性元素如铀、钾、钍等。

这些放射性元素在衰变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形成地球内部的热源。

2.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热通过物质内部的传递过程。

在地球内部,热传导是主要的热传递方式。

地球内部的岩石、矿物等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热性能,导致热传导的速度和路径也各不相同。

热从高温区域传导到低温区域,形成热梯度,驱动地球内部的热流动。

3. 热对流热对流是指热通过物质的流动而传递的过程。

在地球内部,高温物质的上升和低温物质的下沉形成了热对流的过程。

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如岩石圈的板块运动、火山喷发等现象,都与热对流有关。

二、地球内部热流分布地球内部的热流分布主要受到热源、热传导和热对流等因素的影响。

地球内部的热流分布不均匀,存在一定的规律和特点。

1. 大陆地区的热流大陆地区的热流主要受到地壳厚度和岩石导热性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地壳厚度越厚,热流强度就越小;岩石导热性越高,热流强度就越大。

所以,通常情况下,大陆地区的热流较小。

2. 海洋地区的热流海洋地区的热流主要受到洋壳的生成和消亡过程的影响。

洋壳的生成是指地幔中的岩浆通过海底喷发形成新的洋壳,这个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而洋壳的消亡则是指洋壳在地下俯冲带向地幔下沉,这个过程会带走部分热能。

因此,海洋地区的热流较大。

3. 热点地区的热流地球内部存在一些特殊区域,被称为热点地区。

热点地区的特点是地壳上的火山活动频繁,这与地球内部的热源和热对流有关。

地球化学揭示地球内外部分之间的热流交换

地球化学揭示地球内外部分之间的热流交换

地球化学揭示地球内外部分之间的热流交换地球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行星,其内部深处隐藏着无尽的热量和能量。

地球化学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地球内外部分之间的热流交换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动力学机制和地球系统的演化。

一、地球内部的热流地球内部的热流主要源自核心的热辐射以及地壳和地幔的热传导。

地球核心是地球内部最热的地方,由于核心的高温,产生了大量的热能。

这些热能通过核心的热辐射逐渐向外传播,向地球表面输送能量。

地球的地壳和地幔也是热流交换的重要介质。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层,地幔则位于地壳下方,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

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热传导是热流交换的关键。

通过岩石的热传导,地幔中的热能可以向地壳传递,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同时,地壳的岩浆活动也能够将地幔中的热能释放到地球表面,形成火山喷发和地震等地质灾害。

二、地球外部的热流除了地球内部的热流之外,地球还受到宇宙空间中的星光和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辐射是地球外部热流的主要来源之一。

太阳辐射包括可见光、紫外线和短波红外线等各种电磁波,这些能量穿透大气层并照射到地球表面,成为地球外部的热源。

地球表面的热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吸收。

当太阳辐射照射到地表时,地表的岩石、水体和植被等会吸收其中的能量。

这些吸收的能量会转化为热能,进而散发到大气层和周围环境中。

地表的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大气中的空气上升,形成对流运动,进一步加剧热流交换过程。

三、地球化学揭示的热流交换过程地球化学研究不仅揭示了地球内部和外部热流的来源,还研究了它们之间的交换机制和影响因素。

地球内外部热流的交换过程主要是通过热传导和辐射传递能量。

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的热能传递过程。

当地幔中的热能通过岩石的热传导向地壳传递时,岩石颗粒之间的振动会导致热能的传递。

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也是热能传导的重要途径,通过岩浆的运动和地壳板块的运动,岩石中的热能可以向地表传递。

辐射传递是指能量通过电磁波的辐射传递过程。

太阳辐射照射到地球表面后,会被地表的岩石、水体和植被等吸收,并转化为热能。

大地热流计算公式

大地热流计算公式

大地热流计算公式大地热流是指地球内部传热的过程,也是地球能源利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大地热流的计算公式对于研究地热能的利用和地热资源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大地热流的计算公式以及其应用。

大地热流计算公式是根据热传导原理推导得出的。

根据热传导原理,热流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热流量)可以表示为热传导系数与温度梯度的乘积。

大地热流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Q = -k * (∂T/∂z)其中,Q表示热流密度,k表示热传导系数,∂T/∂z表示温度梯度。

热传导系数是大地热流计算的关键参数,它反映了岩石矿物的热传导性能。

热传导系数随岩石矿物的种类和温度而变化,通常可以通过实验或者文献资料获得。

温度梯度是指单位距离内温度的变化率。

地球内部的温度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用来评估地热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程度。

温度梯度的计算可以通过地下温度测量获得,通常需要在不同深度进行多个测量,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插值和拟合得到温度梯度。

大地热流计算公式的应用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评估地热资源的潜力和可利用程度。

通过测量地下温度和计算大地热流,可以得到地下的热传导特性和热流分布,从而评估地热能的可开发程度。

其次,大地热流计算公式可以用于研究地球内部的热传导过程。

通过观测和计算地下的热流密度和温度梯度,可以揭示地球内部的热流动力学和热传导机制。

此外,大地热流计算公式还可以用于地热能的设计和优化。

通过计算地下的热流密度和温度梯度,可以确定地热能的开发方式和设备参数,从而提高地热能的利用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大地热流计算公式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是关键问题。

由于地下的热传导性质和温度分布的复杂性,计算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在测量和计算过程中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地下介质的非均质性、温度测量误差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实际观测数据的比较和验证来评估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总结起来,大地热流计算公式是研究地热能的重要工具,它可以用于评估地热资源的潜力和可利用程度,研究地球内部的热传导过程,以及地热能的设计和优化。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是指地球上大气和海洋中形成的全球性气候现象,具有循环运动的特征。

它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大陆和海洋地形以及水蒸气循环等。

下面将对这些原因进行详细的解释。

首先,太阳辐射是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了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通过辐射传播到地球表面。

由于不同地区受到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角度不同,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存在差异。

赤道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最为强烈,而两极地区则相对较弱。

这种温度差异导致了气候带的形成,促使空气在不同纬度间进行热交换,形成全球热力环流。

其次,地球的自转也是热力环流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表面的日夜交替,不同地区在白天和黑夜时的能量收支存在差异,影响了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

白天,地面受到太阳辐射加热,而夜晚则会辐射出热量,导致温度差异。

这种差异引起了大气的运动,形成了热力环流。

第三,大陆地形和海洋地形也对热力环流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大陆和海洋在太阳辐射的加热下具有不同的热容量和传热性质,它们受热和散热的速度也会不同。

大陆地形呈现的高山、平原、河流和湖泊等地貌特征会影响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进而影响地表温度。

海洋的温度分布和气候条件也受到地形的限制,如洋流和海洋环流等。

这些大陆和海洋地形的差异会导致热流的不均匀分布,形成大气环流。

最后,水蒸气循环是热力环流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阳的辐射能量使地表水体蒸发并进入大气中,形成水蒸气。

此后,水蒸气通过冷凝、凝结和降水等过程,将热量从热带地区转移到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这种水蒸气的水平和垂直运动形成了大气中的环流系统,进一步影响了热能的分布。

总结起来,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大陆和海洋地形以及水蒸气循环等。

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驱动了地球上大气和海洋的运动,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候现象。

了解和研究这些原因对于理解地球气候系统的运行和预测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热流名词解释

大地热流名词解释

大地热流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大地热流,是指在地球内部所存在的热能传输现象。

地球内部的热能以地热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热对流和热传导的方式向地表传递。

大地热流是地热资源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承载着地球内部的巨大热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大地热流作为一种自然能源,具有丰富的储量和稳定的供应。

地球内部的热能主要来源于地球的内部热核反应和自然辐射衰变等。

在地球表面,大地热流主要通过岩石、土壤和地下水等介质传递,形成了地温梯度。

这种地温梯度不仅体现了地球内部的热能分布,同时也为人们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了便利条件。

大地热流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大地热流广泛应用于地热能利用领域。

通过利用地下蓄热层的热能,可以开展地源热泵、地热供暖、地热发电等工程活动,为人们提供绿色、可再生的能源供应。

其次,在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开发中,大地热流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测量地温场和热流场分布,可以获得地质构造信息和地下资源分布情况,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大地热流还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预警等领域,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未来发展中,大地热流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而大地热流作为一种稳定、可持续的能源形式,被认为是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地热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大地热流的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展。

综上所述,大地热流作为地热资源的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储量和稳定的供应,广泛应用于地热能利用、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

在未来,大地热流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要。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大地热流的相关内容:第一部分为引言,将对大地热流的概述进行简要介绍,并说明文章的目的。

板层温度和塌陷温度的关系

板层温度和塌陷温度的关系

板层温度和塌陷温度的关系1.引言1.1 概述板层温度和塌陷温度是土体力学和地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参数,它们对于土壤和岩石的稳定性以及结构物的设计和施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板层温度是指土体或岩石内部的温度分布,而塌陷温度则是指土体或岩石开始发生稳定失稳的温度。

在地质工程领域,板层温度一般是指土壤或岩石体内各层的温度分布,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地下水温度以及人类活动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导致板层温度的升高或降低,从而对土体的力学性质产生影响。

例如,在高温条件下,土体中的水分可能会蒸发或膨胀,导致土体结构的改变,从而引发塌陷的风险。

塌陷温度则是指土体或岩石发生稳定失稳的温度。

当土体或岩石受到温度的影响时,其力学性质会发生变化,可能会引起结构体的破坏或塌陷。

塌陷温度的确定对于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质工程中,通过探测和分析土壤或岩石的塌陷温度,可以评估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土体的稳定性,从而确定合理的工程措施和设计方案。

本文旨在探讨板层温度与塌陷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板层温度和塌陷温度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可以为地质工程领域的结构设计和土体稳定性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研究的意义和展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启示和思路。

通过对板层温度和塌陷温度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预测和预防地质灾害,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性。

【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简要概述板层温度和塌陷温度的概念及其在相关领域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板层温度和塌陷温度的定义以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比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们将对板层温度与塌陷温度的关系进行总结,并探讨这一研究对相关领域的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我们将全面了解板层温度和塌陷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相关领域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同时,我们也将深入分析这两者的定义和影响因素,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基础。

地球地表热流与分布特征

地球地表热流与分布特征

地球地表热流与分布特征全球地表热流是反映地球内部热与动力学过程的一种主要能流.本文在三维球坐标框架下,就几个不同的粘度模型分别研究地幔内部密度异常
(基于全球地震层析结果)以及板块运动激发的地幔流动的热效应及其对于观测地表热流产生和分布特征的贡献.由于地幔动力系统具有较高的Pe数,可以期望由板块运动激发的地幔流动将强烈地扰动地幔内部初始传导状态下的温度场以及地表热的热流分布.结果表明,与地幔内部密度异常产生的热效应相比,运动的板块及其激发的地幔流动在全球地表观测热流的产生和分布特征上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观测到的大洋中脊处的高热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板块激发的地幔流动的热效应.计算的平均温度剖面较好地揭示了岩石圈和D″层的温度特征,即温度随深度的剧烈变化,这与我们目前通过其他手段对岩石圈和D″层的温度结构了解是一致的.一个下地幔粘度比上地幔高出30倍的粘度结构
(文中使用的粘度模型2)较之其余模型的拟合程度似乎更好.。

地球表面大地热流平均值

地球表面大地热流平均值

地球表面大地热流平均值地球表面大地热流是指从地球内部向地表传递的热量,它是地球内部热力活动的产物,也是地球表面温度分布的重要因素。

大地热流的大小与地球内部热流、地壳厚度、地壳物质的热导率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介绍地球表面大地热流平均值的相关知识。

一、大地热流的测量方法大地热流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测量,即在地表插入热流计,通过测量地表热流密度和温度梯度来计算大地热流的大小;另一种是间接测量,即通过测量地表温度场和地下温度场的变化来反推大地热流。

二、大地热流的分布规律大地热流的分布不均匀,受地质构造、岩石类型、地下水流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大地热流的值在地球表面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例如,在地球上的板块边界和火山带,大地热流的值通常较高。

而在地球上的大陆内部和平原地带,大地热流的值通常较低。

三、大地热流平均值的计算根据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地球表面大地热流平均值约为87.7±0.6mW/m。

这个数值是通过对全球范围内的大量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

其中,大陆地区的平均值约为65m W/m,海洋地区的平均值约为101mW/m。

四、大地热流的应用大地热流的研究对于认识地球内部热力活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热资源开发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地热能利用方面,大地热流是评估地热资源潜力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地震学方面,大地热流的分布规律与地震活动有密切关系。

在地球科学研究中,大地热流的测量和研究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总之,地球表面大地热流平均值是地球内部热力活动的产物,它对于认识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运动、地热资源开发、地震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全球范围内的大量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地球表面大地热流平均值约为87.7±0.6mW/m的结论。

大地热流值单位

大地热流值单位

大地热流值单位在地球科学上,将地热的储量称为热储量或热库容。

热储量的测定方法较多,目前国际通用的是地温梯度法、地表平衡法和高温计测量法。

国内已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用地温梯度法和地表平衡法测量了不同地区的热储量,而且研究成果还显示,中国地热资源可以划分为五个大类型:一、松散岩类孔隙热储量,主要由碎屑岩、结晶岩类、火山岩类及火山碎屑沉积岩构成;二、碎屑岩类孔隙热储量,其中沉积岩、碳酸盐岩、变质岩占绝大部分;三、基底孔隙热储量,主要由深成岩组成;四、深部基岩热储量,主要由泥质岩、钙质页岩等变质岩类构成;五、裂隙热储量,主要由节理裂隙发育的构造变质岩类构成。

——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它的单位,热储量大小的单位为立方米/米3。

那么如何测量这个单位呢?其实很简单,拿一把尺子放在你家卧室的床边,早晨起来量一下就行了,哈哈。

不过那时的你肯定是神清气爽,容光焕发,满面红光的样子,这说明,你今天会非常有干劲。

用大地热流值来描述热储量的多少是一种不准确的方法,因为无论是每平方厘米的地热储量,还是每平方米的地热储量,都与地层深度密切相关。

由于温泉往往位于地下几十米处,所以测定浅层地热流的唯一标准是温度。

在实际应用中,为便于比较,将常温和高温两种状态下的热流值换算成相同的数值。

以后,为了方便测定的方便,在不同的场合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单位:——常温下,单位热流值用MW/(m2·h)表示,即每平方厘米的地热储量为100千瓦时;高温下,单位热流值用MW/(mA·h)表示,即每平方米的地热储量为10兆瓦时。

——单位热流值也用兆瓦/平方厘米(MW/m2·h)。

——简言之,在温泉作用下,温泉每年释放的能量是1万吨标准煤。

2。

温泉在地下一定深度的上部,才能形成最终的热储,这是因为温泉热储量只有在温泉流出井口一定距离以外,受到周围介质的约束力影响减弱时才得以充分发挥。

因此,温泉流出地表附近时,由于距离较远,热储释放的能量已微乎其微。

热流的物理意义

热流的物理意义

热流的物理意义
热流是指物质内部的能量传递过程,它是热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的方式。

热流的物理意义体现了能量的转移和分布,是热力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当物体的温度不均匀时,热量就会通过热流的方式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

这种传递方式可以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方式来实现。

热传导是指物质内部的热量传递,它依赖于物质的导热性能。

例如,当我们拿起一杯热水时,热量会从水杯的底部传导到手指上,使我们感到热。

这是因为水杯和手指之间存在温度差,热流会沿着水杯的导热路径传递。

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对流传递。

当我们在寒冷的天气中洗澡时,热水会通过水流和水蒸气的对流而传递给我们的身体,使我们感到温暖。

这种传递方式是由于热流在流体内部的运动带来的。

热辐射是指物体通过辐射方式传递热量。

例如,太阳光通过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地球,使地球的表面温暖起来。

这种传递方式不需要介质的存在,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热流的物理意义在于它揭示了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通过研究热流,我们可以了解物体的热平衡和温度分布,从而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工程领域中,热流的物理意义可以应用于热传导
的计算和热工系统的设计。

热流是热量传递的方式,它在物质内部进行,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方式实现。

热流的物理意义体现了能量的传递和分布,对于理解物体的热平衡和温度分布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热流,我们可以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工程设计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热流
热可以以四种不同的方式运移:辐射,平流,传导,对流(radiation, advection, conduction, and convection)。

图1:示意图(不按比例)显示四种热传递。

从岩浆侵入体上来的热,在那里发生对流,传导到附近冷的岩石,通过加热的地下水平流穿过破裂将热传导远方。

热主要通过熔岩传导和辐射消散到大气。

那里空气扩大有浮力向上平流传递热,冷的空气下沉再被加热扩大上升。

常见两个或三个,协调行动,如在(图1)熔岩流冷却。

辐射涉及到一个热的物体的表面散发电磁能量到周围冷的透明空间,如太阳进入大气层或高温熔岩散发到大气层。

在真空,这个能源以277800km/秒移动,以光的速度。

辐射在冷的岩石是微不足道的,因为他们是不透明的,但在1200度以上岩石变透明,辐射传输以指数增加温度。

平流涉及流体通过不同温度的岩石。

由于接近地球表面的岩石断裂的规模相同,因为这些断裂,至少部分蓄水,平流是一个重要的传热过程。

例如,岩浆侵入加热热水通过岩石裂缝中到冷的岩石,加热岩石。

水的比热比岩石大,能使平流热输送更有效。

对流换热在岩浆穿透岩石时也很重要。

传导,有任何材料的振动的原子来进行动能传递,被称为热传导。

热在真空无法进行传导是因为缺乏原子。

想像一个充满刚性球框(代表原子),相互联系的是弹簧(代表原子连结。

如果在一个角落里的球框设置成运动(即给予动能或内部的热能)在框中的球,最终都将运动和有动能,但运动和任何个人的能量小于在角落里的球的能量,因为初始能量输入在整个框传递时会消退。

整个框内部动能运动,表现为热传导。

热总是从较热的地区流动,那里原子动能更大,到冷的地区,那里的动能少。

清凉的金属锅在热炉子上变得热了,就是一个通过金属传导热的结果。

从热岩浆侵入获热到附近去冷却岩石,然后岩石变热,而岩浆冷却。

(若这种情况下,传导与水的对流通过在墙壁石缝间的行为一致。

)对于给定的体积,如果其接触面积较大,物体传导热量更快的进行,这就是为什么空气冷却引擎附散热板散热得更快。

在相邻热和冷的物体温度差异,称为热梯度(thermal gradient),有足够的时间,热梯度会减少并最终可能消除,但热物体提供的热量不会恢复。

在一个单位表面积上经一段时间传导热的速率,称为热通量或热流,是热梯度和热导率的产物,或热流=热流传导率*热梯度
与熟悉的金属相比岩石有其极低的热传导率(thermal conductivity),岩石被认为是热绝缘体。

在所有其他因素相同下,铜的导热性是近200倍的岩石。

由于岩石低导热系数和地球大尺寸(半径约六三七零公里),基本无热量已经从深的内部经45亿年传出。

(Verhoogen,1980)
自1950年代以来的地球各地的数千的测量显示,从较热的内部到表面热流平均约0.09(W/m2)。

如果回顾了普通的白炽灯灯泡瓦数,是60-100w,这是一个极少的热量!热流和相应的地温梯度的重大差异取决于板块构造背景。

地热梯度(geothermal gradient)或地温线,表达为温度的改变除以发生地方深度的变化,ΔT /Δ Z,已发现在扩张洋中脊下每公里地下改变数百度温度,沿汇聚板块边的活动的板内造山带是20-30度/km,在深海海沟附近温度变化低至7度/km。

热梯度这些变化可能反映了由岩石的热传导,透明的辐射,或由另一机制引发的全球横向变化。

作为前两个岩性横向变化的可能性是不合理的,另一个的传热机制的可能性,应予以考虑。

另一种说法表明,全球热流量可能不会完全由传导形成。

如果一个适度地20度/km地热梯度来推断深度,也就是说,200公里,温度将有200公里* 20度/km = 4000度。

这是一个不可能的温度,因为它已超过了在这个深度的地幔岩石的熔融温度(下图2;实验室测量),因为地震横波(不能通过液体)在整个地幔传播。

显然,测量近地表的地热无法推断到地球内部去取得的温度,这就是说,地温梯度对于深度并不是固定。

至少有两个大大降低了深部地热梯度,使地球大规模融化不会发生。

其一是另一种更有效的传热机理表现在深部地幔,另一个是存在一个近地表岩石的集中的产热。

双方都是正确的。

图2 这是关于压力,温度,矿物组成,密度和熔融条件与地球地幔和外核深度关系图。

硅酸盐地幔岩石和核心Fe合金的开始熔化温度已确定在实验室(方框1.2)。

地温梯度,或地热(虚线)必须位于固体地幔熔融温度以下,在通过适当的410 和670公里的两个相变面,为橄榄石相变为尖晶石和尖晶石相变为镁铁钙铝钙钛矿加方铁矿,这导致地震波速度间断。

注意到地热在通过地幔或多或少是个不变的坡面只有0.3度/km,传热为对流。

在D”层地热和岩石圈的要高得多,因为效率较低的传热传热这些上下热边界层占主要地位。

注意到扩大的大陆地壳在图的顶部,平均只有约35公里的厚度。

对流,有差异温度,导致物质运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叫对流。

运动是由于在材料不同部位的密度有差异,这样,在重力的影响,密度较小物质上升和密度更大的物质下沉。

例如,在一个热炉子上锅中的汤对流,因为在底部它变暖和膨胀,密度变得小,和上升浮起,取代了锅上面的冷的密度大的汤,这些汤沉到底部完成循环。

对流密度差异也可以联系到成分差异。

例如,水面,在炎热干旱地区盐湖表面蒸发增加了盐的浓度,使水密度变大,导致它下沉,即使它可能会比下面根本少盐度的咸水温暖。

应该强调的是,不同的热传导和辐射,对流需要重力。

没有重力,没有采取行动的浮力使有密度差异的物体移动。

因为对流一般以流体,如在一个锅中的汤和水体,且大气气体也可,它可能看起来令人吃惊,这样的热量传输模式在固体岩石地幔也是存在的。

事实上,地幔对流的事实不是地质学家原先想的那样,直到在20世纪60年代板块运动和大陆漂移思想的接受。

矛盾的,一方面,一个坚固的地幔传送地震横波,并在另一方面,流体的地幔有对流的能力,这个思想能被解决是因为考虑地幔的粘性因素。

粘度(Viscosity),一个流动的阻力,最好的例证是焦油(沥青)。

在每天平均24度焦油的粘稠体,如脆性固体,可以被一槌击分解成锐利的碎片。

但在这个同一机构的焦油经数小时,根据其自身的重量化为平坦的一团。

在24度焦油粘性比蜜还大。

因为热地幔岩石是比24度焦油粘性约是1018,或18个数量级或更粘。

在地幔对流量相对与焦油不是以厘米/小时来衡量,而是以厘米/年的速度岩性板块移动。

一个定义流体和固体的方式就是不同的时间尺度的流动测量。

冷的大洋岩石圈板,主要是地幔岩石,太粘无法自己对流,沉到下层热的,密度相对较低的地幔。

在利用地球的X射线断层摄影计算地震波(而不是X射线,在扫描一个人的身体使用)表明,至少有一些岩石圈俯冲板片,通过地幔在最密集的金属核心部分停止移动。

对流上升流热地幔在洋脊和相关的海底扩张补充岩石圈的俯冲。

即使地幔对流速度是几厘米/年,看来非常小,但是却远远超过热传导的传热。

事实上,岩石圈板可以经超过数千万年的对流,下沉约2800公里,通过热地幔,但仍保持我们所认识的冷的温度(通过大约100公里厚度),表明传导加热非常缓慢。

相反,如果热传导较对流迅速,俯冲板块会吸收热量,下沉后会改变密度差异和特性。

地幔对流的第二形式,显然可以独立于板块运动独立运作,由相对热地幔柱组成,直径几百公里,它垂直上升到岩石圈的底部。

首先由摩根(1971)提出,地幔柱(mantle plumes),在本世纪末已被确定存在(通过地震断层显像),(见,例如,文章在1999年3月19日和1999年5月14日,科学期刊)。

这些柱状来源显然是在地幔底部中所谓的D ”层。

也许10-20%驱动地幔对流热来自冷却的核心,也许这种驱动都以柱状。

地震调查发现D”层有大量的缓层((Jeanloz 和 Romanowicz,1997年),从不同的时间及地点,厚的膨胀变得有足够浮力上升,有着热的低粘度,但仍是固体岩石柱,驱使附近D”层与它一起上升。

熔岩灯的装饰,在一些家庭是丰富多彩的模型。

许多地质学家相信在浅地幔的柱状头部分熔融,生产流到上地壳的大规模的玄武岩岩浆,形成了巨大的大陆和大洋玄武岩高原。

柱状的尾部,它可以持续的几千万年,被认为是与火山岛链相关,如夏威夷。

最后,在岩石圈板块的运动主要是上地幔传热这是明显的,而地幔柱由地核和最低层地幔出向上传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