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水库水文计算全过程
水文计算步骤演示教学
![水文计算步骤演示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799936358f5f61fb6366612.png)
水文计算步骤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推理公式法是基于暴雨形成洪水的基本原理推求设计洪水的一种方法。
1.推理公式法的基本原理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是联解如下一组方程)6.7.8(278.0)5.7.8(,278.0)4.7.8(,278.04/13/11mc cn cp m c n p Q mJ L t F t t S Q t F S =<⎪⎪⎭⎫⎝⎛-=≥⎪⎪⎭⎫⎝⎛--τττμτμτ便可求得设计洪峰流量Q p ,即Q m ,及相应的流域汇流时间τ。
计算中涉及三类共7个参数,即流域特征参数F 、L 、J ;暴雨特征参数S 、n ;产汇流参数μ、m 。
为了推求设计洪峰值,首先需要根据资料情况分别确定有关参数。
对于没有任何观测资料的流域,需查有关图集。
从公式可知,洪峰流量Q m 和汇流时间τ互为隐函数,而径流系数ψ对于全面汇流和部分汇流公式又不同,因而需有试算法或图解法求解。
1. 试算法该法是以试算的方式联解式(8.7.4)(8.7.5)和(8.7.6),步骤如下:① 通过对设计流域调查了解,结合水文手册及流域地形图,确定流域的几何特征值F 、L 、J ,设计暴雨的统计参数(均值、C V 、C s / C V )及暴雨公式中的参数n (或n 1、n 2),损失参数μ及汇流参数m 。
图8.7.1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流程图② 计算设计暴雨的S p 、x TP ,进而由损失参数μ计算设计净雨的T B 、R B 。
③ 将F 、L 、J 、R B 、T B 、m 代入式(8.7.4)(8.7.5)和(8.7.6),其中仅剩下Q m 、τ、R s,τ未知,但R s,τ与τ有关,故可求解。
④ 用试算法求解。
先设一个Q m ,代入式(8.7.6)得到一个相应的τ,将它与t c 比较,判断属于何种汇流情况,再将该τ值代入式(8.7.4)或式(8.7.5),又求得一个Q m ,若与假设的一致(误差不超过1%),则该Q m 及τ即为所求;否则,另设Q m 仿以上步骤试算,直到两式都能共同满足为止。
水库水文计算
![水库水文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9c767cc4028915f814dc209.png)
(7)
V/△t+q/2
(m3/s)
(8)
0.000 0.630 1.772 3.237 4.955 6.885 10.123 13.388 17.545 22.414 26.345 30.499 34.868 39.443 44.217 49.186
0.000 0.315 0.886 1.618 2.478 3.443 5.062 6.694 8.773 11.207 13.173 15.250 17.434 19.721 22.109 24.593
0.000 2.946 9.573 15.967 16.434 10.420 3.076 -3.184 -8.165 -12.397 -15.715 -18.476 -20.822 -22.968 -25.035 -26.860 -28.450 -29.955 -31.276
0.00 0.35 1.78 5.85 9.78 10.05 8.45 6.80 5.75 4.55 3.75 3.15 2.75 2.50 2.20 1.95 1.85 1.65 1.50
-32.462 -33.563 -34.579 -35.561 -36.508 -37.320 -38.098
1.40 1.30 1.25 1.20 1.05 1.00 0.85
水库调洪演算(半图解法)
时间
t (h)
(1)
P=10%
泄流量
q (m3/s)
(6)
时段
Δt (1h)
(2)
Q
(m /s)
(3)
473.0
18
16
洪峰流量(Q)及泄流量(q) (m3/s)
73.85
14
12
xx水库水文计算
![xx水库水文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46060942f60ddccda38a0ed.png)
三、水文计算(一)径流计算1、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本流域无实测流量资料,但有常系列降水资料,经查《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得,多年平均径流深y=100毫米,已知F=55.4,则多年平均径流量W=1000×y×F=1000×100×55.4=554万方。
2、设计年径流量计算从《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查出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00毫米,变差系数C=0.56,采用C=3C计算出不同,sVV频率的设计年径流量:不同频率年径流量一览表(二)设计洪水1、洪峰流量计算经实地勘查,该流域属黄土林区。
①汇水面积相关法N=3.58 N=0.74 F=55.4F=KQ K NN50.0.74 55.4 =3.58×3 =69.84(m/s)N=6.32 N=0.74. F=55.4 K=KFQ NN5000.74×55.4 =6.323 =123.29(m/s)②综合参数法a.设计点、面暴雨推算公寨沟流域面积F=55.4平方公里,小于100平方公里,故设计历时取6小时,由《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附图6-3至6-10分别查出该流域几何中心处各历时点雨量统计参数,见表一。
表一按表一的参数,以Cs=3.5Cv查皮尔逊Ⅲ型曲线模比系数Kp,求的50年一遇,500年一遇20分钟、1小时、3小时、6小时的点雨量Htp=KpHt列入表二、第5、7栏,由《延安实用水文手册》表6-2,查得线型拟合参数a、b填入表二2、b 栏,41+aF)计算点面系数填入表二第=1/3栏,应用式α( 8、栏。
6 Ht=Ht计算各历时的面雨量α×列入表二面年一遇设计点、面雨量计算表:500、50.表二ηγαβ QΗ=CNFΨ3Ν502=0.33=F/LΨC=0.24 N=50 F=55.4=0.41η=0.74 γ=0.04 α=0.22 β0.040.740.410.22××0.3390.9555.4 =0.24×50×3/s)=67.30(m ηγβαΗQ= CNFΨ3Ν5000.740.220.040.41 =0.24×5000.33135.7255.4×××3/s)= 131.62(m 取近,故比得方法所洪峰量较接算种上以两计33/s)=131.62(m,=69.84(mQ/s)Q。
水库水文计算全过程
![水库水文计算全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3417776bd64783e08122b47.png)
2水文2.1流域概况××水库位于××西南方向,坝址高程1760m,径流面积0.78km2,主河长1.6km,平均坡降为88‰,流域平均高程1880m,径流量条形状。
××水库属珠江水系西洋江流域源头支流,地处珠江流域与红河流域的分水岭上。
河流自北向南,在坝址下游500m向西转,进入溶洞,流入其龙得河,又通过地下暗河进入头河,汇入西洋江,流域水系分布详见《××水库水系图》。
××水库流域地处中低山区,森林种类较多,主要分布有灌木、杂草、杉木等植物,目前,森林林植被完好,覆盖率在80%以上,径流内有少量的泉点出露,来水主要靠地表径流。
2.2气象特性西洋江流域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
夏季受东南太平洋和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5~10间湿热多雨,水量充沛,其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5%左右,此期间又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0%左右。
冬季,受周围山脉作屏障作用,阻滞北方冷空气的入侵,使本流域干燥,凉爽少雨(11—4月),据××县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46.00mm,蒸发量(d=20m)为1637.6mm,多年平均气温为16.7℃,极高最高气温为36.7℃,最低为-5.5℃。
多年无霜期为306天,雨季相对湿率82%,绝对浊率19.9hp a,旱季相对湿度76%,绝页脚内容22对湿度10.8hp a。
以上结果表明,流域具有气候温和,降水量年际变化小,年内分配均匀,集中程度高,干湿分明的特点。
该气候特点决定了径流由降水补给,径流与降水规律一致。
2.3年径流分析拟建的××水库坝址附近属无测水文气象资料地区,水库设计年径流量根据其地理位置及气候成固相似性的特点,采用查径流深等直线图和移用西洋街(二)站径流模数两种方法分析,再作综合论证后取值。
2.3.1移西洋街(二)站径流模数法西洋街(二)站属国家基本水文站,观测内客有水位、流量、降水、蒸发,观制面积2473km2。
水文计算步骤范文
![水文计算步骤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c4828b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7.png)
水文计算步骤范文水文计算是指通过对地下水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和计算,以了解地下水的流动、贮存和补给过程。
下面是水文计算的基本步骤:1.收集和整理数据:水文计算的第一步是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
这包括地下水位观测数据、降雨数据、地形数据和土壤特性数据等。
这些数据将成为进行水文计算的基础。
2.建立水文模型:水文计算需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地下水的流动和贮存过程。
这个模型通常是基于水文学原理和方程组成的。
常见的模型包括地下水位模型、地下水流模型和地下水补给模型等。
3.参数估计:水文模型通常包含一些参数,比如土壤透水性系数、渗透率和蒸发散等。
这些参数需要通过观测数据或试验数据进行估计。
常见的方法包括经验公式、实地试验和数值模拟等。
4.模型校验:模型校验是验证水文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的过程。
这需要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对比,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和误差。
如果模型预测结果与观测数据吻合良好,则认为模型是可靠的。
5.地下水量计算:在建立和校验水文模型后,可以使用该模型进行地下水量的计算。
这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流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等。
这些计算通常涉及到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等方法。
6.结果分析和应用:对地下水量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应用是水文计算的最后一步。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下水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指导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水文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处理。
不同的问题和目标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模型,因此水文计算的步骤可能有所变化。
此外,水文计算还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和技巧,需要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实施。
渭南某水库水文水利计算
![渭南某水库水文水利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a0e8a666137ee06eff918a7.png)
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第一章概况一、基本情况某河是渭河南岸较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太白山区,流域面积778.7km2,干流全长51.5km,河道比降1/60~1/70。
流域内林木茂盛,植被良好,水流清澈,水质优良。
该河干流上有一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686 km2。
拟在该河干流上修建一水库,其坝址位于水文站上游1.5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673km2。
该水库将承担着下游和渭河的防洪任务,下游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水库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洪水,校核标准为1000年一遇洪水。
该水库建成后将承担本地区37万亩的农业用水任务和临近城市的供水任务,农业用水的保证率为75%,城市供水的保证率为95%。
二、基本资料1、径流水文站有实测的1951~2000年逐月径流资料。
(见附表1-1)2、洪水水文站有实测的1950~2000年洪水资料,经整理摘录的逐年洪峰流量(见附表1-2),同时调查到该水文站在1890和1930年曾经发生过两次大洪水,其洪峰流量资料(见表附1-2)。
并计算出了不同频率洪量(见附表1-3)和典型洪水过程(见附表1-4)。
3、农业用水根据该灌区的作物组成和灌溉制度,分析计算的灌区不同频率灌溉需水量见表12。
4、城市用水城市供水每年按1.5亿m3计,年内采用均匀供水。
5、水库特性水库库容曲线(见图1-1)。
水库死水位为728.0m,泄洪设施为开敞式无闸溢洪道,断面为矩形,宽度为30米。
根据本地区气象资料和地质资料,水库月蒸发量和渗漏量分别按当月水库蓄水量的2%和3.5%计。
图1-1 水库水位~库容系曲线关水库在汛期输水洞按其输水能力泄洪,输水洞进口高程为722m,内径为4m,设计流量为70m3/s。
第二章水库的入库径流特征分析一、水文资料审查1、资料的可靠性审查。
因为各种数据资料均摘自《水文年鉴》,故可靠性较高。
2、资料的一致性审查因为河流发源于秦岭北麓太白山区深处,流域内林木茂盛,植被良好,水流清澈,水质优良,因此可断定人为活动影响很小,流域下垫面条件稳定,下面利用单累积曲线法进行代表性分析,单累积曲线见图2-1,由图可知该年径流系列的一致性较好。
xx水库水文计算
![xx水库水文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b816610b14e852459fb5712.png)
(一)径流计算1、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本流域无实测流量资料,但有常系列降水资料,经查《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得,多年平均径流深y=100毫米,已知 F=55.4,则多年平均径流量W=100®y XF=100(K 100X 55.4=554 万方。
2、设计年径流量计算从《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查出流域内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00毫米,变差系数 Q=0.56,采用C s=3Q计算出不同频率的设计年径流量:不同频率年径流量一览表表2-1 单位:毫米万立方米(二)设计洪水1、洪峰流量计算经实地勘查,该流域属黄土林区。
①汇水面积相关法Q5O=K N F N K N=3.58 N=0.74 F=55.4=3.58 X 55.4 0.74=69.84 QooWF”(m/s)K N=6.32N=0.74. F=55.4=6.32 X 55.4 0.74=123.29 (m/s )②综合参数法a.设计点、面暴雨推算公寨沟流域面积 F=55.4平方公里,小于100平方公里,故设计历时取6小时,由《延安地区实用水文手册》附图6-3 至6-10分别查出该流域几何中心处各历时点雨量统计参数,见表一。
表按表一的参数,以 Cs=3.5Cv查皮尔逊川型曲线模比系数Kp,求的50年一遇,500年一遇20分钟、1小时、3小时、 6小时的点雨量 Htp=KpHt列入表二、第 5、7栏,由《延安实用水文手册》表6-2 ,查得线型拟合参数 a、b填入表二2、 3栏,应用式a =1/ (1+aF) b计算点面系数填入表二第 4栏,计算各历时的面雨量 Ht面=aX Ht列入表二6、8栏。
50、500年一遇设计点、面雨量计算表:表二Qo=CN FP YH ? NC=0.24 N=50 F=55.4a =0.22 B =0.74 Y =0.04 n =0.41=67.30(m 3/s)Q°0= CN aF”H n N=0.24 X 5000.22X 55.40.74X 0.33 0.04X 135.72=131.62(m 3/s)以上两种计算方法所得洪峰量比较接近,故取 Q°=69.84(m 3/s),Q°0=131.62(m 3/s)。
第十三章 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
![第十三章 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56dd37727284b73f242504a.png)
简化三角形解析法、简化三角形图解法
30
第十一章 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
三、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方法
原理
流量
入库洪水总量W 1 2 QmT
调洪库容:Vm W 1 2 qmT qm QmT (1 ) Qm
1 2
Qm
A
Vm
O
qm
C
B
qm Vm W (1 ) Qm
时间
T
Vm 或 qm Qm (1 ) W
推求水库下泄流量过程线 q ~ t ,最大下泄量 qm ,调 洪库容 V洪 和水库最高洪水位 Z洪 。
常用的方法有列表试算法、半图解法和简化三角形法
等。
18
第十一章 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
三、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方法
1.列表试算法
步骤: (1)计算并绘制水库的蓄泄曲线q ~ V;
(2) 分析确定调洪的起始条件:起调水位和起调库
下游有防洪任务时,水库的防洪库容和泄洪建筑 物尺寸应在确保水库主要建筑物(大坝等)防洪安全的 前提下,同时满足下游防洪要求。( 有闸门控制) 方案选择 根据计算成果,通过技术和经济比较,选出最优 方案。
15
第十一章 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
二、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
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逐时段地联立求解水量 平衡方程和水库的蓄泄方程。
一、水库的调洪作用
有闸门控制时, 水库的调洪作用
q兴
胸墙 闸门
q允
Z堰
溢洪道
12
第十一章 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
一、概述
2.水库调洪计算的任务与过程
规划设计阶段
管理运行阶段
由
13
第十一章 水库洪水调节及计算
水文计算步骤【范本模板】
![水文计算步骤【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a77afff14791711cd79174b.png)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推理公式法是基于暴雨形成洪水的基本原理推求设计洪水的一种方法。
1.推理公式法的基本原理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是联解如下一组方程)6.7.8(278.0)5.7.8(,278.0)4.7.8(,278.04/13/11mc cn cp m c n p Q mJ L t F t t SQ t F S =<⎪⎪⎭⎫⎝⎛-=≥⎪⎪⎭⎫⎝⎛--τττμτμτ便可求得设计洪峰流量Q p ,即Q m ,及相应的流域汇流时间τ。
计算中涉及三类共7个参数,即流域特征参数F 、L 、J ;暴雨特征参数S 、n ;产汇流参数μ、m.为了推求设计洪峰值,首先需要根据资料情况分别确定有关参数。
对于没有任何观测资料的流域,需查有关图集。
从公式可知,洪峰流量Q m 和汇流时间τ互为隐函数,而径流系数ψ对于全面汇流和部分汇流公式又不同,因而需有试算法或图解法求解。
1。
试算法该法是以试算的方式联解式(8.7。
4)(8。
7。
5)和(8。
7。
6),步骤如下:① 通过对设计流域调查了解,结合水文手册及流域地形图,确定流域的几何特征值F 、L 、J ,设计暴雨的统计参数(均值、C V 、C s / C V )及暴雨公式中的参数n (或n 1、n 2),损失参数μ及汇流参数m 。
图8。
7。
1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流程图② 计算设计暴雨的S p 、x TP ,进而由损失参数μ计算设计净雨的T B 、R B 。
③ 将F 、L 、J 、R B 、T B 、m 代入式(8.7.4)(8.7.5)和(8.7。
6),其中仅剩下Q m 、τ、R s,τ未知,但R s,τ与τ有关,故可求解。
④ 用试算法求解。
先设一个Q m ,代入式(8.7.6)得到一个相应的τ,将它与t c 比较,判断属于何种汇流情况,再将该τ值代入式(8.7。
4)或式(8。
7.5),又求得一个Q m ,若与假设的一致(误差不超过1%),则该Q m 及τ即为所求;否则,另设Q m 仿以上步骤试算,直到两式都能共同满足为止.试算法计算框图如图8。
水文计算步骤
![水文计算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d517ac19b6648d7c0c74623.png)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推理公式法就是基于暴雨形成洪水得基本原理推求设计洪水得一种方法。
1、推理公式法得基本原理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就是联解如下一组方程)6.7.8(278.0)5.7.8(,278.0)4.7.8(,278.04/13/11mc cn cp m c n p Q mJ L t F t t SQ t F S =<⎪⎪⎭⎫⎝⎛-=≥⎪⎪⎭⎫⎝⎛--τττμτμτ便可求得设计洪峰流量Q p,即Q m ,及相应得流域汇流时间τ。
计算中涉及三类共7个参数,即流域特征参数F、L 、J ;暴雨特征参数S、n ;产汇流参数μ、m 。
为了推求设计洪峰值,首先需要根据资料情况分别确定有关参数。
对于没有任何观测资料得流域,需查有关图集。
从公式可知,洪峰流量Qm与汇流时间τ互为隐函数,而径流系数ψ对于全面汇流与部分汇流公式又不同,因而需有试算法或图解法求解.1、 试算法该法就是以试算得方式联解式(8。
7.4)(8、7、5)与(8、7、6),步骤如下: ① 通过对设计流域调查了解,结合水文手册及流域地形图,确定流域得几何特征值F、L 、J ,设计暴雨得统计参数(均值、CV 、C s / CV )及暴雨公式中得参数n (或n1、n2),损失参数μ及汇流参数m。
③ 将F 、L、J 、R B 、T B 、m 代入式(8。
7.4)(8、7、5)与(8、7、6),其中仅剩下Q m 、τ、R s,τ未知,但R s ,τ与τ有关,故可求解.④ 用试算法求解。
先设一个Qm ,代入式(8.7.6)得到一个相应得τ,将它与t c 比较,判断属于何种汇流情况,再将该τ值代入式(8、7、4)或式(8、7、5),又求得一个Q m ,若与假设得一致(误差不超过1%),则该Q m 及τ即为所求;否则,另设Q m 仿以上步骤试算,直到两式都能共同满足为止。
试算法计算框图如图8.7。
1。
2、 图解交点法该法就是对(8。
7。
水库出库水量计算公式
![水库出库水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ebb147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5.png)
水库出库水量计算公式
水库出库水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而有所不同。
下面我将从几个常见的角度给出水库出库水量计算的公式,以便更全面地回答你的问题。
1. 基本公式:
水库出库水量 = 出库流量× 出库时间。
这是最基本的计算公式,其中出库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从水库中流出的水量,出库时间是指水库实际进行出库的时间。
2. 均匀出库公式:
水库出库水量 = (水位变化× 水库面积) / 出库时间。
这个公式适用于水位变化较为均匀的情况,其中水位变化是指水库水位从开始出库到结束出库期间的变化值,水库面积是指水库在出库过程中的有效面积。
3. 水位流量曲线公式:
水库出库水量= ∫(Qdh)。
这个公式是通过对水位流量曲线进行积分来计算出库水量,其中Q是水位对应的出库流量函数,h是水位。
4. 水库水文模型公式:
水库出库水量= ∑(Q × Δt)。
这个公式是基于水文模型的计算方法,通过将出库流量乘以时间步长的累加来计算出库水量,其中Q是每个时间步长内的出库流量,Δt是时间步长。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水库出库水量计算公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水库的特性、水位变化规律、出库方式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并结合实际数据进行计算。
同时,还需要考虑水库的调度策略、水资源管理等因素,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设计计算步骤
![设计计算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fc73836580216fc700afd56.png)
设计洪水的推求1.1计算中用到的资料溪口水文站自1951~1994年的实测和插补延长的最大洪峰洪量资料;青溪水库1995~2001年入库洪水洪峰洪量资料;1842年的两院历史调查洪水资料。
1973年6月典型洪水过程。
1.2具体计算过程1.2.1资料的一致性修正青溪水库1995年建成运行,由于建库后形成库区,河道的调蓄能力减小,产汇流条件均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入库洪水洪峰出现时间提前,洪峰流量变大,汇流时间缩短。
首要是进行实测流量系列的一致性修正。
资料一致性修正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将资料统一到入库洪水条件。
具体做法如下:点绘建库前后Qm~W3d、W24h~W3d相关图、W3d~W5d、W3d~W7d之间的相关图。
再对此进行分析(最终选择哪个图来确定Q的转换关系)。
对于Qm,若建库M前后相关图差别较大,则需要进行修正,将坝址的洪水转化为入库洪水,建立转换公式。
利用转换公式对1951~1994年的天然坝址的洪峰流量进行修正,统一到入库洪水资料条件,形成入库洪水计算样本。
1.2.2各频率下洪峰及时段洪量值计算●利用期望公式计算经验频率在处理历史洪水时,由于资料提供的重现期是介于100与150之间,一般重现期越长,设计洪水成果的稳定性越好,精度越高。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可采用重现期为150年。
历史洪水加入系列后,计算洪水资料的经验频率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处理法和统一处理法。
选择一种方法进行频率计算。
●选择线型和参数估计设计参数估计可采用矩法初估参数:P-III型分布中要估计的主要参数是Ex,Cv,Cs。
查阅《工程水文学》课本加入历史洪水后参数的计算公式。
●计算机目估适线分别对年最大洪峰流量Q m,时段洪量W T(T=24h,3d,5d,7d)系列进行频率计算,推求各种频率的洪峰流量Q P(P=0.2%、0.33%、0.5%、1%)和时段相应频率的洪量W TP(T=24h,3d,5d)。
(2)程序流程:(3)计算结果图形界面(4)青溪水库年最大洪水频率计算成果表1.2.3设计洪水过程的推求●控制时段t k的选择本次设计是进行复查工作,为进行比较,采用过去初设及第一次复查时的t k,即选取t k=24h,3d,5d。
水文计算
![水文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2552641f01dc281e53af098.png)
P(%)
0.33
3.33
10
Qm(m3/s)
22.99
15.00
10.58
t(h)
2.34
2.6
2.84
∑Qi(m3/s)
93.5
59.1
41.2
Qm/∑Qi
0.246
0.254
0.257
2)地下径流过程的计算:
参照《查算手册》,利用三角形法求得P=0.33%、P=3.33%、P=10%、地下径流值Q0。
Lm─平均波长,m。
3
23.33
239.83
19.83
7.38
4.8222
2.55
14.94
4
14.53
239.76
18.82
6.82
6.957
-0.14
14.80
5
9.47
239.24
11.85
4.325.5206-1.2013.60调洪计算表P=3.33%表2-8
时间
洪水流量
m3/s
库水位
m
下泄流量
m3/s
来水量
万m3
3)洪水过程计算
Qi+Q0即得长坪水库以上流域各频率设计洪水过程线(见表2-4)。由表查得长坪水库:30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23.33m3/s,3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15.30m3/s,1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10.83m3/s。
表2-4长坪水库坝址洪水过程线
时段
(△t=1h)
流量(m3/s)
P=0.33%
2.4调洪演算
2.4.1调洪演算的基本原则
为了水库安全起见,根据长坪水库的具体情况,调洪演算遵循以下两条原则:第一,除溢洪道以外,其它输水设施(如灌溉引水涵洞等)均不参与泄洪;第二,起调水位(正常水位237.8m)以上,溢洪道自由泄洪。
工程水文学水库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
![工程水文学水库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33018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c.png)
工程水文学水库水文水利计算课程设计工程水文学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水文过程以及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利用。
水文学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水库水文水利计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以一座水库的水文水利计算为例,进行课程设计,以便帮助理解和应用工程水文学的基本原理。
一、问题描述假设有一座规模适中的水库,它的设计年径流量为1000万m3、在水库所在的流域内,年降水量为800毫米,蒸发量为1200毫米。
该水库的设计要求是满足年径流量的80%才能满足供水、防洪和发电的需要。
为了确保水库的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利用,需要进行以下水文水利计算。
1.计算该流域的年径流量。
2.计算水库的有效蓄水容量。
3.计算水库的设计洪水位和最大设计洪水位。
4.计算水库在设计洪水位下的超警戒蓄水量。
二、解决思路1.计算年径流量:年径流量等于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
2.计算水库的有效蓄水容量:有效蓄水容量等于设计年径流量的80%。
3.计算水库的设计洪水位和最大设计洪水位:设计洪水位是使得水库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低水位,最大设计洪水位是洪水水位对应的最大蓄水容量。
4.计算水库在设计洪水位下的超警戒蓄水量:超警戒蓄水量等于设计洪水位处的蓄水容量减去警戒蓄水位处的蓄水容量。
三、计算过程1.计算年径流量:年径流量=年降水量-年蒸发量=800毫米-1200毫米=-400毫米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年径流量为负数,说明该流域在年平均情况下是亏水的,即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这可能是由于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导致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地下水补给、来水调度等。
2.计算水库的有效蓄水容量:有效蓄水容量=设计年径流量×80%=1000万m3×80%=800万m33.计算水库的设计洪水位和最大设计洪水位:设计洪水位:根据设计要求,设计洪水位对应的蓄水容量刚好满足设计年径流量的80%,因此设计洪水位下的蓄水容量为800万m3最大设计洪水位:最大设计洪水位对应的蓄水容量就是水库的总容量,即1000万m34.计算水库在设计洪水位下的超警戒蓄水量:根据设计洪水位和警戒蓄水位处的蓄水容量,可以计算超警戒蓄水量。
水库水文计算全过程
![水库水文计算全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b574513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39.png)
⽔库⽔⽂计算全过程2⽔⽂2.1流域概况××⽔库位于××西南⽅向,坝址⾼程1760m,径流⾯积0.78km2,主河长1.6km,平均坡降为88‰,流域平均⾼程1880m,径流量条形状。
××⽔库属珠江⽔系西洋江流域源头⽀流,地处珠江流域与红河流域的分⽔岭上。
河流⾃北向南,在坝址下游500m向西转,进⼊溶洞,流⼊其龙得河,⼜通过地下暗河进⼊头河,汇⼊西洋江,流域⽔系分布详见《××⽔库⽔系图》。
××⽔库流域地处中低⼭区,森林种类较多,主要分布有灌⽊、杂草、杉⽊等植物,⽬前,森林林植被完好,覆盖率在80%以上,径流内有少量的泉点出露,来⽔主要靠地表径流。
2.2⽓象特性西洋江流域属中亚热带⾼原季风⽓候区。
夏季受东南太平洋和孟加拉湾暖湿⽓流影响,5~10间湿热多⾬,⽔量充沛,其降⽔量占年降⽔量的85%左右,此期间⼜多集中在6—8⽉,占全年降⽔量的50%左右。
冬季,受周围⼭脉作屏障作⽤,阻滞北⽅冷空⽓的⼊侵,使本流域⼲燥,凉爽少⾬(11—4⽉),据××县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量为1046.00mm,蒸发量(d=20m)为1637.6mm,多年平均⽓温为16.7℃,极⾼最⾼⽓温为36.7℃,最低为-5.5℃。
多年⽆霜期为306天,⾬季相对湿率82%,绝对浊率19.9hp a,旱季相对湿度76%,绝对湿度10.8hp a。
以上结果表明,流域具有⽓候温和,降-1-⽔量年际变化⼩,年内分配均匀,集中程度⾼,⼲湿分明的特点。
该⽓候特点决定了径流由降⽔补给,径流与降⽔规律⼀致。
2.3年径流分析拟建的××⽔库坝址附近属⽆测⽔⽂⽓象资料地区,⽔库设计年径流量根据其地理位置及⽓候成固相似性的特点,采⽤查径流深等直线图和移⽤西洋街(⼆)站径流模数两种⽅法分析,再作综合论证后取值。
2.3.1移西洋街(⼆)站径流模数法西洋街(⼆)站属国家基本⽔⽂站,观测内客有⽔位、流量、降⽔、蒸发,观制⾯积2473km2。
R水库水文水利计算
![R水库水文水利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06d78260242a8956aece425.png)
R水库水文水利计算一、流域概况R 水库集水面积F=992km2。
流域地处山区,植被良好。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2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740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950mm主河道长94km,河道平均比降为3.85%o,流域平均高程378m。
二、基本资料⑴R站1953〜1985年最大洪峰流量及最大1天、3天、7天洪水总量资料(见附表A-1)⑵调查年的最大洪峰流量(调查无遗漏):1877 年:Qn=2790riVs;1922 年:Qn=2630riVs;1914 年:Qn=2130riVs;⑶R站典型水洪过程摘录表(见附表A-2 )⑷水库特征资料: 根据水库大坝的设计分析, 决定拟建泄洪建筑物为无闸门溢洪道,根据试验得q=MBh2,其中M=1.17,通过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溢洪道宽度为B=90m下游无防护要求,水库特征曲线见附表A-3。
三、计算任务推求p=1% p=0.1%的设计洪水过程线。
通过调洪计算确定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及相应库容。
(注:=70m Z堰顶=90m Z 正=90m)四、方法指导及参考结果㈠W Tp及Qp的计算利用W 〜Q相关关系插补展延调查年相应时段的洪量(利用相关分析法,见表A-1)。
利用附表A-1实测资料点绘相关图,相关关系良好,可计算相关方程,调查年的1877年、1922年、1914年的洪峰和最大1天、3天、7天的洪水总量可由方程求出。
1.对历史洪水进行排位分析,确定最大重现期N=(1985-1877 )+1=109 (年)2.通过频率计算适线法推求W Tp及Qp表A-1调查年的最大洪水总量根据已知资料分析,1969年与调查调查年的洪水属同一量级,可从实测系列中抽出作特大值处理,故L=1。
经验频率计算采用分开处理法,有P M=止x 100%N 1Pn=旦X 100%n 1a n由Q m=— ( ' Q j+ __ ' Q i )( N=10Q a=4,n=33, L=1 )N j=±n - L i仝十c i rn a ZT2 N _a ^7— 2.C V== 送(Q j -Q m ) + ―-送(Q i — Q m ))Q m t N -1\..j^n - L 741计算该系列的均值Q m和变差系数C v ,成果见表A-2。
水库水文水力计算全系列
![水库水文水力计算全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8e707909a6c30c2259019e73.png)
H24点均=
Cv= Cs=3.5Cv= Kp=
105 0.45 1.58 1.88
n
H3=H24面*24n3-1*6n H6=H24面*24 n H12=H24面*24
B2
红星水库24小时降雨时程分配计算表
时 段 H1= 74.1 H3-H1= 36.8 H6-H3= 32.1 H12-H6= 24.9 H24-H12= 29.3 Ht Io= 30 R上=ψ R总 R总
,调整后为 0.286 )
12 0.003 0.0 0.23 0.26 25
小计 1.0 9.5 1.6 11.1 小计
0.04 0.04 38
1.9 1.9 小计
51
0.0 0.0 小计
64
小计
77
总计 1.000 9.5 3.5 13.0
m3。
Qi~t过程的地面径流过程底宽B为
B4
小时,则:
Qm地=FR下/3.6/△t/B= 0.25
红星水库洪水过程线计算表(P=
5.00%
)(选用Qi/ΣQi=
0.290
,调整后为
△t (1h) Qi/ΣQi Qi Q0 Qi+Q0 △t (1h) Qi/ΣQi Qi Q0 Qi+Q0 △t (1h) Qi/ΣQi Qi Q0 Qi+Q0 △t (1h) Qi/ΣQi Qi Q0 Qi+Q0 △t (1h) Qi/ΣQi Qi Q0 Qi+Q0 △t (1h) Qi/ΣQi Qi Q0 Qi+Q0
0
0.02 0.02 13
1 0.194 1.8 0.04 1.88 14
2 0.286 2.7 0.05 2.77 15
水库2 水文
![水库2 水文](https://img.taocdn.com/s3/m/f4eb8c737fd5360cba1adb48.png)
2 水文2.1 流域概况xxx水库位于xxx郑家堡支流上游,在xxx村上游1.7km处。
xxx为xx左侧一级支流,流域面积468.4km2,属中小河流。
xxx 发源于腰堡支流的大将沟,河流长度43.4km,河道比降8.1‰。
xxx在后安村南分为郑家堡支流和腰堡支流。
两支流汇合后,流经后安镇上马乡,在台沟村附近汇入xx水库。
xxx流域为低山区。
流域的地势较高,最高山峰为柜子石,海拔高程为967.5m。
汇入xx口处高程为200m左右。
由于山地面积大,约占全流域面积的80%。
山上乔、灌木茂密,杂草丛生,乔木以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为主。
植被很好,水土流失轻微。
耕地、村庄、道路分布在河道两侧。
xxx流域内有后安、上马2个乡镇14个村,共14685口人,耕地面积17128亩,其中水田12000亩,人均占有耕地1.17亩。
粮食单产量360公斤/亩,水田400公斤/亩,农业经济主要靠种植业,农民生活水平较低,是一个人多地少的贫困山区。
2.2 气象特征xxx流域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根据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7℃左右,最低极端气温-37.5℃,最高极端气温37℃,多年平均降雨量800mm,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7、8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50%以上,降雨的年际变化也很大,最丰年份可达1000mm,最低年份仅524mm,多年平均蒸发量1300mm(直径20cm蒸发皿观测)。
多年平均无霜期150天,初霜最早为9月下旬,终霜最晚发生在5月上旬,冻土最大深度1.5m,冰厚0.5m左右,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3m/s,年最大风速21m/s,汛期最大风速18m/s,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63m/s。
2.3 水文资料xxx于1959年~1963年在四家子设置了水文站,观测项目为水位、流量、降雨量等,四家子站控制流域面积为400km2,1964年测验断面上迁至南xx,控制流域面积为334km2,1987年该站撤销,前后共有28年实测资料。
水库调洪演算例题详解
![水库调洪演算例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dbfe7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a.png)
水库调洪演算例题详解
我们要解决一个水库调洪演算的问题。
这个问题涉及到水库的蓄水量、泄洪量、流入量、流出量等,我们需要通过这些信息来计算水库的水位变化。
假设水库的初始蓄水量为 V_0 立方米,初始水位为 H_0 米。
每分钟流入水库的水量为 R 立方米/分钟,每分钟从水库泄出的水量为 B 立方米/分钟。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建立以下方程:
1. 每分钟水库的水位变化是ΔH = (R - B) / V × 1000 米/分钟(流入量减去泄出量,再除以水库的体积,然后乘以1000来转换为米)。
2. 水库的蓄水量V = V_0 + ΔV,其中ΔV 是水位变化导致的蓄水量变化(V_0是初始蓄水量)。
3. 水库的水位H = H_0 + ΔH × t,其中 t 是时间(分钟)。
现在我们要来解这个方程组,找出水库的水位随时间的变化。
计算结果为:水库的水位随时间的变化是米/分钟。
所以,经过1小时,水库的水位将上升厘米。
水文计算步骤
![水文计算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5d89d2631b765ce0408142d.png)
水文计算步骤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推理公式法是基于暴雨形成洪水的基本原理推求设计洪水的一种方法。
1.推理公式法的基本原理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是联解如下一组方程)6.7.8(278.0)5.7.8(,278.0)4.7.8(,278.04/13/11mc cn cp m c n p Q mJ L t F t t S Q t F S =<⎪⎪⎭⎫⎝⎛-=≥⎪⎪⎭⎫⎝⎛--τττμτμτ便可求得设计洪峰流量Q p ,即Q m ,及相应的流域汇流时间τ。
计算中涉及三类共7个参数,即流域特征参数F 、L 、J ;暴雨特征参数S 、n ;产汇流参数μ、m 。
为了推求设计洪峰值,首先需要根据资料情况分别确定有关参数。
对于没有任何观测资料的流域,需查有关图集。
从公式可知,洪峰流量Q m 和汇流时间τ互为隐函数,而径流系数ψ对于全面汇流和部分汇流公式又不同,因而需有试算法或图解法求解。
1. 试算法该法是以试算的方式联解式(8.7.4)()和(),步骤如下:① 通过对设计流域调查了解,结合水文手册及流域地形图,确定流域的几何特征值F 、L 、J ,设计暴雨的统计参数(均值、C V 、C s / C V )及暴雨公式中的参数n (或n 1、n 2),损失参数μ及汇流参数m 。
图8.7.1 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峰流量流程图② 计算设计暴雨的S p 、x TP ,进而由损失参数μ计算设计净雨的T B 、R B 。
③ 将F 、L 、J 、R B 、T B 、m 代入式(8.7.4)()和(),其中仅剩下Q m 、τ、R s,τ未知,但R s,τ与τ有关,故可求解。
④ 用试算法求解。
先设一个Q m ,代入式(8.7.6)得到一个相应的τ,将它与t c 比较,判断属于何种汇流情况,再将该τ值代入式()或式(),又求得一个Q m ,若与假设的一致(误差不超过1%),则该Q m 及τ即为所求;否则,另设Q m 仿以上步骤试算,直到两式都能共同满足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水文2.1流域概况××水库位于××西南方向,坝址高程1760m,径流面积0.78km2,主河长1.6km,平均坡降为88‰,流域平均高程1880m,径流量条形状。
××水库属珠江水系西洋江流域源头支流,地处珠江流域与红河流域的分水岭上。
河流自北向南,在坝址下游500m向西转,进入溶洞,流入其龙得河,又通过地下暗河进入头河,汇入西洋江,流域水系分布详见《××水库水系图》。
××水库流域地处中低山区,森林种类较多,主要分布有灌木、杂草、杉木等植物,目前,森林林植被完好,覆盖率在80%以上,径流内有少量的泉点出露,来水主要靠地表径流。
2.2气象特性西洋江流域属中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
夏季受东南太平洋和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影响,5~10间湿热多雨,水量充沛,其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5%左右,此期间又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0%左右。
冬季,受周围山脉作屏障作用,阻滞北方冷空气的入侵,使本流域干燥,凉爽少雨(11—4月),据××县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46.00mm,蒸发量(d=20m)为1637.6mm,多年平均气温为16.7℃,极高最高气温为36.7℃,最低为-5.5℃。
多年无霜期为306天,雨季相对湿率82%,绝对浊率19.9hp a,旱季相对湿度76%,绝对湿度10.8hp a。
以上结果表明,流域具有气候温和,降-1-水量年际变化小,年内分配均匀,集中程度高,干湿分明的特点。
该气候特点决定了径流由降水补给,径流与降水规律一致。
2.3年径流分析拟建的××水库坝址附近属无测水文气象资料地区,水库设计年径流量根据其地理位置及气候成固相似性的特点,采用查径流深等直线图和移用西洋街(二)站径流模数两种方法分析,再作综合论证后取值。
2.3.1移西洋街(二)站径流模数法西洋街(二)站属国家基本水文站,观测内客有水位、流量、降水、蒸发,观制面积2473km2。
该站有1964—2001年的流量统计系列,且该系列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统计年限满足规范要求,用适线法将该径流系列进行频率计算,矩法初估参数,取倍比系数C5=2.5C V,计算结果如表2-1-2--3-由表2-1计算离势系数C V : C V =1)1(221--∑=n k ni =0.35则西洋街(二)站径流量统计参数如表2-2。
-4-表2-2××水库位于西洋街(二) 站的源头支流上,直线距离50km ,虽然××水库控制面积远小于西洋街(二)站的控制面积,但彼此间为同一个流域,具有相同的气候条件,帮移用径流模数计算年径流量:0.78×43.02=33.56万m3各种频率的年径流量如表2-3。
量流(M3/S.月)重现期(年)频率(%)西洋街(二)站年径流量频率曲线图均值(Qo):411.00(倍比)Cs/Cv=2.5采用值:Cv=0.330Cs/Cv=2.5均值(Qo):411.03优选值:Cv=0.359995908070503020105.01.00.100.01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100201052510201001000100002.3.2查径流深等直线图查××水文站1981年9月编制的《××水文图集》得××水库片区年降水量为1030mm,根据1995年编制的《××水资源调查及水利区划(成果报告)》可知,陆面蒸发量为600~770mm之间,××水库海拔较高,陆面蒸发取600mm,则由水量平衡公式得:径流深:1030-600=430mm径流模数:430×0.1=43万m3/km2水库年径流量:43×0.78=33.54万m3查《××水文图集》得,水库坝址处降水变差系数C V=0.3,偏差系数C S=2C V,则各种频率的年径流量如表2-3。
表2-3由表2-3法可知,两种方法计算的多年平均径流量相近,只出入0.02万m3。
变差系数C V的取值也比较相近。
为更合理取值,综合各因素,取用两种方法的平均值,则××水库年径流量如表2-4:-5-表2-42.4设计年径流分配××水库无任何实测的水文资料,设计年径流分配移用西洋街(二)站典型年的分配,近同倍比法进行分配到月。
在西洋街(二)站径流系列中分析选取1970-1971年作丰水年(P=12),1976-1977年为平水年(P=48),1980-1981年为枯水年(P=87),则××水库年径流分配如表2-5:表2-52.5地下水径流量水库库区内有少量的地下泉点补给常年不断。
本年11月8日测-6-得流量为为0.0027m3/s,12月1日测得流量为0.0018 m3/s。
通过对碗厂村的几位老人的了解,通过他们对各时段的介绍,折算后得出各月的径流量如表2-6。
表2-6××水库设计规模为小(2)型蓄水工程,年径流设计保证率取用P=75%,由该水库年径流量总分配如表2-7。
表2-72.6水库蒸发××水库与××气候站同处于西洋江流域,两地均处于西洋江流域的分水岭上,两地相距直线距离34.5km,两地海拔高程虽然出入较大,但属同一个流域,有相同的气候条件,故水面蒸发量移用××气候站实测的蒸发量进行分析。
该站有1954年至2002年的水面蒸发统计系列,用适线法将该系列频率计算,矩法估参数,点线配合情况见图。
取C S=2C V。
得均值为1637.61mm,C V=0.008,各频率蒸发量如表2-8。
-7--8-频率(%)重现期(年)均值(Qo):1646.15采用值:Cv=0.080Cs/Cv=2.0优选值:Cv=0.08均值(Qo):1646.20(倍比)Cs/Cv=2.0流量(mm)10000100010020105251020100400036003200280024002000160012008004000.010.101.05.0102030507080909599广南(气)站年蒸发量(d=20cm(频率曲线图表2-8××水库设计规模为小(2)型水库工程,水面蒸发采用与径流量对应的保证率,选用P=75%,水面蒸发分配直接采用对应的年内分配,结果如表2-9。
-9-表2-92.7水库泥沙计算××水库及下游的西洋街(二)站均未进行悬段质泥沙观测,水库泥沙计算按正常运行年限的沉积泥沙估算:V d =N ·0r rF =1.245万m 3 取1.2万m 3N —水库正常运行年限,取30年;r —平均侵蚀模数。
库区土壤侵蚀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但库区植被好,植被率在80%左右,查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得,轻度侵蚀的侵蚀模数为800T/km 2;F —水库径流面积;r 0—沉积物的容重,取1.5T/m 3。
2.8渗漏损失坝轴区基底基岩均为灰白色厚层石英砂岩泥质粉矿岩、微弱含水层,岩层产状倾向上游,地层防渗性能好,无构造影响和不利组成。
故库盆内不会有漏水现象有在,渗漏损失按中等地质条件,采用时段平均库容的1%计算。
2.9 洪水计算××水库无实测的洪水资料,洪水计算根据××1994编制的《××省暴雨洪水查算实用手册》进行计算。
2.9.1、基本情况××水库径流面积F=0.78km2,主河长L=1.6km,河床平均坡降i=0.088。
水库洪水由库区径流的暴雨所形成,洪水与暴雨同频率。
2.9.2、洪水标准××水库主体工程为浆砌石坝,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000规定,工程等级为五等,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p=5%),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p=0.5%)。
2.9.3、设计暴雨计算(1)、设计暴雨历时、时段根据××省暴雨特点,设计暴雨历时取24h,时段△t取1h。
查图暴雨等值图将径流集雨中心各种历时的统计参数值列于表2-9-1,并列出各种频率的设计点暴雨量。
设计点暴雨量计算表2、计算点设计暴雨量的递增指数值,列于表2-9-2。
-10-H6p H24pN2p=1.285Lg—— N2p=1.285Lg——H1p H6p点设计暴雨量递增指数值其它历时点暴雨计算如下:H(2-5)=5%=H24p×4-N3p×6-N2p×t N2pH(2-5)=0.5%=H24p×4-N3p×6-N2p×t N2pH(7-23)=5%=H24p×24-N3p×t N2pH(7-23)=0.5%=H24p×24-N3p×t N2p3、进行0.78km2的暴雨历时的a F1t值计算查××省《暴雨区划图》得,水库位于暴雨第十区,由《××省分区综合时~面~a.p关系表》进行径流面积为0.78km2的各时段的a Ft值,见表2-9-3。
4、按《××省一日暴雨分区雨型表》的十区排列次序,将H面t值排列下表2-9-4——2-9-5。
-11--12-二十年一遇暴雨净雨过程计算表2-9-4-13-二百年一遇暴雨净雨过程计算-14-2.9.4产流计算1、确定产流渗数值查××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的附图《产流参数分区图》可知,该工程的综合产流参数分别为:Wm=100mm,W T=82mm,Fc=2.2mm/h,E=3mm,△R=10mm。
2、1h逐时段雨量计算,计算过程如表。
2.9.5汇流计算1、汇流系数与雨强的计算及取值。
查《汇流系数数分区图》得:Cm=0.4、Cn=0.65。
由表可算出,P=5%的最大3h净雨强度为60mm,P=0.5%的最大3h净雨强度为78.6mm,均超过非线性,经全省分析、设计、校核标准主净雨强度取值的规定:3h净雨强度取10mm。
2、纳希瞬时单位线参数n、k值计算B=F/L2=0.78/1.62=0.305M1=CmF0.262·J-0.171·B-0.476·(i/10)0.84F-0.109=0.4×0.780.262×0.088-0.171×0.305-0.476×1=0.999n=CnF0.161=0.65×1.060.161=0.625k=M/n=0.83/0.65=1. 6013、时段单位线计算(1)由n、k值查《S(t)曲线查用表》,将t/k、S(t)分别列于表,并计算t(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