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文化》教案

合集下载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背景及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简介宋元时期的都市和发展。

简介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使用多媒体展示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提出问题:“你们认为都市和文化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繁荣有什么关系?”2. 讲解:简介宋元时期的都市和发展,强调都市在经济、文化和政治中的重要性。

3.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宋元时期文化特点的了解,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艺术、科技等方面进行思考。

第二章:宋元时期的都市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发展和特点。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简介宋元时期都市的发展和规模。

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的特点和功能。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和史料,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的发展特点。

使用多媒体展示宋元时期的都市图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4 教学步骤1. 导入: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一个都市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2. 讲解:简介宋元时期都市的发展和规模,引导学生关注都市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功能。

3. 分析:让学生阅读地图和史料,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的特点和功能,进行小组讨论。

4. 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全班讨论。

第三章: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简介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包括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和作品,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

使用多媒体展示宋元时期的文化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 导入: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点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2. 讲解:简介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变化。

初中历史宋元文化教案

初中历史宋元文化教案

初中历史宋元文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和主要成就;
2. 了解宋元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背景;
3. 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1.掌握宋元时期的主要文化成就;
2.了解宋元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背景;
3.理解宋元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掌握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和主要成就;
2.了解宋元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背景;
3.理解宋元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四、教学流程
1.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和主要成就;
2.讲授:讲解宋元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背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
3.讨论:组织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让他们深入思考宋元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宋元文化的认识;
5.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宋元文化的了解。

五、教学资源
1. 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资源;
2. 课件、教材或相关文献资料。

六、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发言、思考和互动等;
2. 作业评分: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评估其对宋元文化的理解程度;
3. 考试成绩: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宋元文化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
1.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
3. 教学评价: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特点;2.认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变化;3.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二、教学内容1.宋元时期社会概况(1)政治方面的变化:北宋时期,皇权强大,官僚制度完善;南宋时期,皇权相对减弱,士大夫集团逐渐崛起;(2)经济方面的变化:农业生产的发展,货币经济的出现,商业的繁荣;(3)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2.宋元时期文化特点(1)文学方面的特点:宋词的盛行,以李清照为代表;元曲的兴起,以关汉卿为代表;(2)美术方面的特点:绘画艺术的开创,以文同为代表;(3)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四大发明的出现,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宋元时期的图片和文物,引导学生讨论宋元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特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30分钟)讲解宋元时期社会概况的变化,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相关问题。

第三步:讲解(30分钟)讲解宋元时期文化特点,包括文学、美术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了解这些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第四步:整理归纳(2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整理归纳宋元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特点的核心内容,以便后续学习和复习。

第五步:拓展延伸(10分钟)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和延伸,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上网查询更多关于宋元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的信息,进一步了解这个时期的特点。

四、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讲解、学生讨论和整理归纳的方式,对学生对宋元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特点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可以通过抽认和小组问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总结宋元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特点,思考这些变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进一步了解宋元时期的社会和文化。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学习目标】1.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2.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3.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审美观,提高鉴赏力。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新课解析】知识点一:繁华的都市生活一、宋元时期的大都市1、著名的大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时的大都等。

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寺庙内外人流如潮大相国寺,相传为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故宅。

位于开封闹市中心的自由路西段,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古刹。

千百年来,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戏剧、小说的喧染,使其驰名中外,更有相公相婆、千手千眼观音、鲁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使它更具有传奇色彩。

2、瓦子的出现(1)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2)瓦子的出现: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3)活动内容:商业广告、艺人卖艺(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等)、摊位(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剃头、相面、算卦等。

蹴鞠是一种类似现代足球运动的球类运动,在宋代深受皇室和百姓的喜爱。

(4)发展:南宋临安城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城中有大瓦、中瓦、下瓦等,城外还有十多处瓦子。

(5)影响:瓦子的出现反映出城市的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

瓦子的内容既有物质生活方面的也有精神生活方面的,反映了宋代商业领域的扩展。

3、杂剧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

杂剧形成于宋代。

元代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喜爱。

4、节庆习俗(1)宋代民间传统节日很多,最受百姓重视的是元旦、寒食、冬至三大节,除三大节日外,宋代民间还有立春、社日、元霄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灿烂的宋元文化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灿烂的宋元文化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案:灿烂的宋元文化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认识宋元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深入分析宋元时期的代表性文化成果,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历史文化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宋元文化的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2. 教学难点:分析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原因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宋元时期文化成果,进行分析,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宋元文化。

3.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宋元时期与其他时期的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原因和意义。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宋元时期文化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如《清明上河图》、《红楼梦》等。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宋元时期的cultural achievements, and emphasize their importance in Chinese history.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总结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2. 选取一个典型的宋元时期文化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六、教学内容1. 宋代科技成就:分析宋代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科技进步,如农田水利工程、瓷器制作技术、纸币流通等。

2. 宋代文化成就:探讨宋代在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贡献,如唐诗、宋词、书法、绘画等。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学情分析:学生对宋词和元曲有一定程度的学习和了解,前面已学习宋代的商业相关知识为本节都市繁华生活打下一定基础。

部分学生对古代文学有较好的兴趣,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学习自信。

教学重点:瓦子,宋代词人的作品风格,关汉卿和元曲教学难点:从“瓦子”中分析城市商业繁荣的特点;元曲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启发、观察体验法、自主合作讨论。

教学准备:课件与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提到宋朝文化,我们就会想到宋代文化的一张名片——宋词。

有一位宋词爱好者研究出了“大数据时代的宋词高频词汇”,据说,只要掌握了这些词汇,你也能成为一位宋词高手。

例如,用圆周率也可以作词(多媒体展示)。

大致看来,还有点宋词的感觉;但是,仔细一看,同学们觉得有哪些问题吗?学生发言:缺乏情感、意境,不押韵等等。

文学是源于生活的,所以我们来走进宋代都市生活,看看这些词人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环境里?二、讲授新课(一)宋元繁华的都市生活1.宋元大都市课件出示:开封、临安和大都城的平面图。

老师提出问题:你能说出宋元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大都市么?学生回答后,老师简介这三个城市的地位: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繁华的表现出示材料: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时代……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结合材料说明:宋朝城市出现了哪一新兴阶级?帮学生得出结论:市民阶层的兴起。

设计一个历史想象题:假设你是一位去开封旅游的人,合理规划一下你的美好旅程。

我要去开封最繁华的地方,去哪里呢?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开封大相国寺及相关繁华图片,引起学生观察兴趣。

老师又提问:宋代最热闹的娱乐兼营商业场所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瓦子的定义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瓦子。

老师再提问:我购物后想在瓦子看看表演,应该去哪里?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勾栏的定义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勾栏。

灿烂的宋元文化七年级历史教案

灿烂的宋元文化七年级历史教案

灿烂的宋元文化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掌握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图片、地图等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1.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教学难点】1.宋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对宋元文化的历史评价。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宋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这个时期的文化特点。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三、课堂讲解1.讲解宋元时期的政治特点:(1)政治制度:宋代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元代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2)政治事件:南宋建立,元朝统一中国。

2.讲解宋元时期的经济特点:(1)农业:推广水稻、茶叶等作物,提高农业产量。

(2)手工业:瓷器、纺织等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世界著名的手工业中心。

(3)商业:海外贸易繁荣,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

3.讲解宋元时期的文化特点:(1)文学:宋词、元曲等文学形式繁荣。

(2)艺术: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成就突出。

(3)科技:四大发明在宋元时期得到发展和应用。

四、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地图,引导学生分析宋元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课后作业1.根据课堂笔记,整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思考:宋元文化对后世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成就。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课后作业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教案

教学课题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型新学习目标1.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

2.了解宋词和元曲的艺术成就,培养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和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课程标准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教案1(材料导向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你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

(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史料解读。

材料:瓦子又称“瓦肆”“瓦舍”,吴自牧在《梦粱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答案提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5.图片展示。

杂剧演员6.学生根据图片和教材抢答宋元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答案提示:杂剧。

7.看图,学生抢答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节日?在宋元时期还有什么节日?答案提示:春节(宋代叫元旦)。

还有元宵节、中秋节等。

8.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元文化(课件+教案)

宋元文化(课件+教案)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范永平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宋元文化,而且是灿烂的宋元文化。

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展现了我国古代的重大科技发明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基本概况: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及应用和传播。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三大科技的发明、改进和应用。

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通过反思古今科技的落差,培养学生振兴中华、赶超世界先进科技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及应用和传播。

教学难点充分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情境一:大家来找“茬”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集锦。

教师对学生的发现进行总结和鼓励。

展示课题:灿烂的宋元文化(一)通过预习,分析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发现视频中出现的古代科技文化成化成就。

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回顾:雕版印刷术。

情境二:动动脑,比一比出示材料,分析雕版印刷术的不足。

教师小结。

阅读,提炼信息。

问题1:活字印刷中的工序是怎样的?问题2:对比雕版印刷,活字印刷术的先进性体现在哪儿?问题3:欧洲何时出现活字印刷术?教师小结。

学生回顾。

解决情境问题,体会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足。

观看视频,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设置情境,认识雕版印刷的欠缺和不便,便于理解活字印刷术的创新。

培养提取教材关键信息和归纳的能力。

指南针的应用野外生存技能大比拼情境三:探索·发现发现1:如果去原始森林探险,必备需要的物品?教师指导观察汉朝的司南模型。

发现2:北宋的罗盘针与司南相比,其对指南针的发明过程、指南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作出解答。

利用熟知的事物,激起兴趣,启发思考,把握指南针的发明。

优点是什么?探索1:阅读材料,指南针在用途上有什么变化?探索2:罗盘针为什么会在宋朝得到很快的应用?小结:指南针的发明与传播过程。

中学历史关于优秀的宋元文化教案

中学历史关于优秀的宋元文化教案

中学历史关于优秀的宋元文化教案
一、教学内容:宋元文化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宋元文化的内涵;
2、了解宋元文化的重要性;
3、学习宋元文化的优秀精神。

三、教学重点:
1、宋元文化的内涵;
2、宋元文化的重要性;
3、宋元文化的优秀精神。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宋元文化的内涵、重要性和优秀精神;
2、案例分析法:以宋元文化的典型案例,分析宋元文化的优秀精神;
3、讨论法:围绕宋元文化的内涵、重要性和优秀精神,进行组内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
4、实践法: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宋元文化的优秀精神。

五、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认识宋元文化:
①简要介绍宋元文化的内涵、重要性和优秀精神;
②让学生了解宋元文化的优秀精神;
2、案例分析:
①以宋元文化的典型案例,分析宋元文化的优秀精神;
②让学生体会宋元文化的优秀精神;
3、讨论:
①围绕宋元文化的内涵、重要性和优秀精神,进行组内讨论;
②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宋元文化的优秀精神;
4、实践:
①以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宋元文化的优秀精神;
②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宋元文化的优秀精神。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宋元文化的内涵、重要性和优秀得以理解。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参考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参考教案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本课展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设问:你能猜出来这些艺人陶俑在做什么吗?知道宋元时期的杂剧演出遍及城乡各地,为民众所喜爱。

人们的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从出土的文物中了解历史,让学生知道文物也是史料的其中一种形式。

本课讲授一、宋元时期的都市1.繁华兴旺的大都市结合图片展示,思考:结合所学,北宋都城开封的商业区在时空分布上有何变化?展示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大都示意图,结合三则各都城的史料,进行阅读。

展示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宋朝城市出现了哪一阶层?2.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展示大相国寺的图片,以及《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

是著名的佛教寺院,也是繁华的贸易市场。

结合地图册图片,以及《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了解瓦子的分布。

思考:什么是瓦子?材料中提到的瓦子中的“勾栏”,又是什么?展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寻找其中的娱乐活动和勾栏、瓦子。

阅读《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以及教材的“相关史事”介绍,知道北宋都城开封的夜市。

结合教材的元墓出图的陶俑和宋代墓葬散乐壁画,了解此时的杂剧艺术。

展示四首诗词,设问:宋人笔下的诗词,讲述的是哪个节日。

教材“课后探究”,思考:宋代市民学生结合第9课《宋代商业都市的发展》所学,回答城市商业活动空前活跃,成为都市生活繁荣的基础。

知道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大相国寺,既有商品交易,也有娱乐演出,是东京城内的一个大瓦子。

结合视频《中国通史》的介绍,了解:瓦子,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观看名画进行寻找。

感悟市民阶层的娱乐性文化,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消费特征。

宋元时期,戏剧表演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歌舞等技艺。

学生活动,阅读和思考。

学生从城市的发展和结合地图所示,以及课文上下文联系,培养学生时空素养和历史学习的联系的思维。

将地图与史料联系,培养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地图结合史料的记载,突出大相国寺的功能,从中体现出北宋市民的生活特色。

14课宋元文化(二)教案.doc

14课宋元文化(二)教案.doc

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学习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史学、文学、艺术成就。

2、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力。

3、学习司马光严谨的治学态度几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

学习重点: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宋词元曲学习难点:使学生认识到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政治的发展为基础的。

学习内容及过程一、导课:首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一课13课的课题是什么?灿烂的宋元文化一,那我们在13课学习了宋元时期哪方面的灿烂文化?科技方面。

具体来说是哪些科技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那宋元文化的灿烂、辉煌就仅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吗?不是, 那它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起來继续学习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二、学习新课(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二)1 •我们昨天预习了课文,那老师想问大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什么关系?(司马光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那《资治通鉴》是一本什么书?(学生一定会用课本的话来说:编年体通史巨著,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记载历史的书,简称为史书。

2、下面我们在用2分钟时间来阅读勾画本部分内容,看看从中你述获得了关于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哪些知识?3•学生各抒己见。

《资治通鉴》的体裁和价值要强调:举例:我们的历史课本就是按照年代的先后顺序来编的,体裁就是编年体。

南朝的宋孝武帝,是历史有名的腐朽皇帝。

腐朽到一个什么程度呢?举一个例子;说他宠爱的殷贵妃死后,孝武帝带领群臣去哭坟,并对大臣说:“哭贵妃哭得最悲痛最伤心的,将得到厚赏“结果真有一个大臣应声恸哭,涕泪满面。

孝文帝见了立即赏他高官。

作为后人的我们怎么会知道一千六百多年前发生的这个故事呢?是《资治通鉴》告诉我们的, 这段记载就出自《资治通鉴》,对于孝文帝干的坏事,以往官方编写的史书或避重就轻,或只字不提,而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对他的种种劣迹却加以尤情的揭露和辛辣的粉刺,对其他帝王,包括那些有功业的帝王,司马光也如实指出他们的过失。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点虽然比较散,但是都市生活、宋词、元曲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很难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片、词作,让学生感受当时繁荣的景象。

同时要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讲清楚。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大方面的内容,繁华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

都市生活推动着宋词、元曲的发展演变,使之成为时代文学艺术的主流,而宋词、元曲又异曲同工地反映和提炼各自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

两方面之间相互关联,雅俗之间互动促进,共同勾勒出宋元时期市井文化生活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

学习这两部分内容,首先要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和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史料讲解、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繁华都市生活的表现、宋词、元曲的特点及代表作家、司马光及其著作的基本史实。

目标2:举例说出宋元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结合材料,分析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

(重点)目标3:欣赏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代表作品,分析归纳宋词的特点、不同词人的词风、成因。

(重点)目标4:回顾所学知识,分析宋词、元曲在宋元繁荣发展的原因。

(重点)目标5:对比《资治通鉴》与《史记》体例的不同,认识其历史地位。

五、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播放歌曲:如梦令(李清照)这首词是谁的代表作?与唐诗相比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在宋朝得到大发展,这节课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繁华都市生活的表现、宋词、元曲的特点及代表作家、司马光及其著作的基本史实。

宋元时期的文化 优秀教案

宋元时期的文化 优秀教案

宋元时期的文化【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进行想象、分析史料,探究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过程,培养其感知历史、想象历史的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宋元科技高度发展的原因,培养他们对历史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思考的初步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自觉向古代科学家学习,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

(2)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从而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

2.使学生充分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这个课题指出了宋元历史的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水平都超过了北方,终于在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是民族政权并立。

各族相互间有战争也有和平,和平友好是主流,民族融合程度得到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于是宋元时期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二、三大发明的发展和传播。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学生阅读课文,结合课前学生搜集预习的资料,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作标注并思考回答:1.宋元时期闻名世界的重大科技成就是哪三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教师强调概念区别:“发明”指最早发现某种规律或最早制成某种东西,“应用”是把前人或别人“发明”的成果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例如,要问印刷术何时发明?答案应该是隋唐。

因为隋唐时期就有雕版印刷品了。

要问活字印刷术何时发明?答案则不应该是隋唐。

因为最早制成活字的毕昇是北宋人氏,所以答案应该是北宋(或宋元时期)。

繁荣的宋元文化学案教案

繁荣的宋元文化学案教案

繁荣的宋元文化学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理解和运用关键词:“和平、繁荣、文化繁荣”。

2.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发展及其特点,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对宋元时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4.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2.宋元时期的文化发展及其特点。

3.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

4.宋元时期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三、教学重点1.了解并理解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掌握关键词的涵义。

2.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发展情况及其特点。

3.了解宋元时期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4.了解宋元文化对后世文化的影响和贡献。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发展情况。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宋元时期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3.展示法:通过展示丰富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宋元时期文化的繁荣。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并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是什么?关键词“和平、繁荣、文化繁荣”分别代表什么意思?2.讲解:讲解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介绍关键词的涵义及其重要性。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的文化发展进行讨论。

比如: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表个人见解。

4.展示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并进行交流。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补充或质疑。

5.归纳总结: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宋元时期文化的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6.拓展活动: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的学习,鼓励学生自主了解和探索更多的宋元文化知识,并举办相关的展览或研究活动。

七、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进行评价。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和文化》教案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和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2)了解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3)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4)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1、搜集有关宋元都市生活的历史资料,逐步学会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形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对优秀宋词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增强对元代戏剧艺术的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

教师讲述: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学习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宋元时期的城市教师讲述: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展示宋代城市繁华的相关图片。

图片展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

宋元时期文化

宋元时期文化

宋元时期⽂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宋元时期我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迅速,科技⽂化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创设情景、层层设问的⽅式开展教学过程。

通过相关的历史图⽚,描述五代宋元时期史书、宋词、绘画与书法的特⾊和成就。

整个过程让学⽣⾝临其境的去感受、体会当时的历史发展状况,⽐直接的讲授更容易调动学⽣的兴趣,开启学⽣的思考模式。

【课标精解】1、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的审美感,提⾼学⽣的鉴赏⼒。

2、通过学习使学⽣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化遗产,增强学⽣的民族⾃豪感。

【教材分析】宋元时期⽂化辉煌灿烂,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鲜明的时代特⾊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明史上⼜⼀⾼峰。

宋元时期,《资治通鉴》的编纂,成就了⼀部⽓势恢宏的史学著作,宋词在我国⽂学有着举⾜轻重地位,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明的重⼤贡献。

书法和绘画也涌现出⼏位⼤师及经典作品。

【学情分析】课程改⾰的冲击下,历史课堂已经不能封闭⾃为。

教学对象是初⼀学⽣,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早已经通过互联⽹、图书馆、影视作品、报纸杂志等各种渠道接触历史,他们更喜欢直观有趣的历史资料,并且乐于参与教学,善于想象。

进⾏本课教学时,他们已经多少接触过相关的⽂学艺术作品,了解本课的历史背景;还初步具备了阅读、分析、⽐较史料的学科能⼒,为参加本课丰富多彩的学⽣活动做好了准备。

【教学⽬标】1、知识与能⼒(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了解宋元时期的⽂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2)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的审美感,提⾼学⽣的鉴赏⼒。

2、过程与⽅法借助图⽚资料⾳响材料等创设⼀种⽂化氛围,让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增长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宋元⽂化的学习,增强学⽣的民族⾃豪感;学习司马光对⼯作的执著和严谨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解读】1、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元曲”重点解读:1、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体现着中国古代史学在宋元时期的辉煌成就。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新人教版
讲授法:教师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案例研究法:分析具体的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项目导向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主题的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4)项目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主题的项目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综合,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5)成果展示:鼓励学生以PPT、报告等形式展示项目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6)总结与反思: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情况及特点。
2.宋元时期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表现。
难点:
1.对宋元时期都市繁荣背后的社会经济原因的理解。
2.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历史意义和价值的解读。
解决办法:
1.通过图片、文献资料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场景,增强学生直观感知。
2.结合历史背景,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繁荣的经济、文化成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2.拓展建议:
(1)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如宋代的古城遗址、元代的大都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都市的繁荣和文化氛围。
(2)开展历史角色扮演活动,如让学生扮演宋元时期的商人、文人、市民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增强学生的历史代入感。
(3)引导学生进行家庭调查,了解自己家族的历史背景,看看是否有与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相关的家族故事或传统,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元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关于这一课,教师可选取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如引导学生阅读《资治通鉴》的精彩段落、欣赏一些宋词元曲,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喜爱这些文献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习本课,通过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和教师的精彩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李清照的温婉才情和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以及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怀。

教学重点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宋元时期的科技达到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文明的程度,而且它的对外传播又大大推动了世界的进步。

就在同一时期,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是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讲授新课】
教师活动备注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中国古代有很多史学著作,你知道哪些?《资治通
鉴》是一本史学巨著,价值很高,是谁写了这本书呢?
引出作者:司马光
司马光长大后成为北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和著名
的政治家。

在政治上,司马光是保守的,反对变革,但
在史学方面,他却是成就显著。

他在史学方面的最重要
成就就是主持编写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

什么叫编年
体?什么叫通史?编年体就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历史
的一种体例,也就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来写。

通史就是
从所能确知的最早时期到作者所在时代前的历史。

《资
对这
一部分,还
可加上司
马光小时
候的一些
小故事,增
加趣味性,
同时注意
对学生进
行培养,教
育他们养
成从小就
治通鉴》就是按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1300年的历史,共294卷。

我们了解了《资治通鉴》的体例,那么,在这之前有没有过编年体的史书?《春秋》也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但它不是通史,它只写了鲁国的历史,所以它只是一部国别史。

体例特点优点缺点代表作品
编年体以时间为
中心
容易明白事
件先后顺序
和前后联系
对人物生
平、事件
原委难以
详尽、完

《资治通
鉴》
纪传体以人物为
中心
便于记载人
物活动
无法照顾
时间顺序
和事件联

《史记》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
中心
便于完整地
记载历史事

事件间缺
乏联系,
难以描绘
社会整体
发展线索
《通鉴纪
事本末》
我们对纪传体和编年体作了比较。

一个以人物为中心记述历史,一个以时间为中心记述历史,有没有以事件为中心来记述历史的体列呢?(学生思考后,教师点明为纪事本末体,讲解过程中补充上表)
《资治通鉴》作为一本史学巨著,它到底具有哪些史学价值呢?首先,《资治通鉴》创立了编年体通史的体例,以时间顺序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其次,学科学、爱科学、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很多史书中都有篡改历史的现象,但司马光主张“直书”,就是真实地记录历史。

所以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被称为“信史”。

第三,《资治通鉴》给后人以大量的统治经验和教训。

司马光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后人,特别是统治者能从以前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资当政。

因此,当写完此书后,他就呈给当时的皇帝宋神宗看,宋神宗认为这本书确实有借鉴的价值。

因此赐名《资治通鉴》,即“鉴于往事,有资于政道”,意为通过对往事的借鉴,可以利于当今统治。

此后的统治者以及一些文人志士都非常重视此书。

第四,《资治通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司马光在撰写此书过程中,不仅显示出他卓越的史学才能,而且显示了他超人的文学才华。

如书中一些战争的描写,生动具体,栩栩如生,而且条理清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宋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不是一首诗,而是一首词。

诗与词的不同在形式上表现为诗的句式很整齐,或五
言,或七言,而词的句式长短不一,比较自由多变。


朝是词最为繁荣的时期。

①词的形成。

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它是怎样形
成的呢?词的产生是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出现的。

唐中期
以来,音乐发展较快,而句式整齐的诗较难配乐,因为
音乐是灵活多变的。

为了便于歌唱,人们便按乐曲节拍
来填写歌词,出现长短不一的句式,这就是词。

它在唐
朝出现,五代得到发展,宋朝达到高峰,取得辉煌成
就。

②成就。

宋朝涌现大量的词人,仅《全宋词》著录
的就有1300多人,词91900多首,其中成就最高的是
这里
要多补充
一些词,便
于学生对
词人风格
的了解,同
时也培养
他们对宋
词的热爱。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A.苏轼是四川人,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与他
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皆具极高的文学
才华。

苏轼对词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在他之前的词大多
拘泥于个人情感,格调不高。

苏轼拓展了词的内容,既
有关于个人情感、山水风景的,也有咏史、说理的,不
拘一格。

下面我们来欣赏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
怀古》,体会一下他的风格特点。

B.与苏轼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是另一
番天地。

李清照,山东济南人,杰出的女词人,生活于
两宋之交,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

由于
生活于动荡的两宋之交,生活不稳定,她的词风在前后
期有所不同。

前期清新、快乐,后期忧郁、多愁。

与苏
轼那种气势磅礴的豪迈奔放不同,李清照的词则给我们
一种小桥流水般的清新与自然,而且通俗易懂,感情
真挚,风格委婉,所以她被称为婉约派词人。

C.南宋虽然偏安江南,在词方面也颇有成就,其
代表人物为辛弃疾。

(显示辛弃疾头像及其代表作《破
阵子》)
辛弃疾为南宋杰出词人,山东济南人,生于南宋时
期,一生关心抗金事业。

曾参加过抗金义军,多次上书
要求恢复中原,但未被采纳。

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词。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词在宋朝的繁荣昌盛。

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一般给予这样的总结:唐诗,宋
词,元曲,明清小说。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突出成就,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元曲。

元曲①元曲的形成。

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它因为
是怎样形成的呢?(要求学生看书了解)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

元杂剧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歌唱、道白和舞蹈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属于一种戏曲艺术。

散曲是一种新诗歌,只有清唱,没有动作、道白,散曲在句式的长短表达上更为自由,更接近口语。

元曲是一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的艺术形式,因为它不仅在内容上能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其表演方式也通俗易懂。

②成就。

元曲是元朝文学的代表。

出现了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剧本,当时知名的剧作家有79人,杂剧有136种,其中关汉卿的作品最为出色。

元朝时期,著名的剧作家还有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王实甫等,另有一些著作《汉宫秋》、《西厢记》等。

课堂时间较短,无法让学生欣赏一些杂剧,教师可适当介绍几部优秀的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小结:本课着重介绍了宋元时期的文化,我们领略了与唐诗齐名的宋词元曲的魅力,使我们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成就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同时,我们要学习他们爱国主义的情怀。

板书设计
第14课宋元时期的文化
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作者
2.体例
3.地位
二、宋词
1.形成
2.成就
3.代表人物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三、元曲1.形成2.成就3.代表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