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课件 12.2 矢量法
《大学物理学》矢量课堂ppt
矢
一、矢量和标量
量
1.矢量: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A A 大小:A 或 A A A 方向:用单位矢量 e A表示。即:
A eA A
eA 1
2.标量:只有大小的物理量。
在直角坐标系中, , j , k 是恒矢量,则 i
A(t ) Ax (t )i Ay (t ) j Az (t )k dA dAx dAy dAz 导数 i j k dt dt dt dt
2.导数的运算规则 (1)恒矢量的导数为零。
dC 0 dt
2.矢量的标积
设 A, B 为任意两个矢量,它们的夹角为
则它们的标积定义为
A B AB cos
B
B cos
A
根据标积的定义,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1)当
0 时,cos 1,
A B AB
A B 0
2
所以
时,即 (2)当
3.矢量的性质: 只要矢量的大小,方向不变,则 这个矢量不变。这是矢量平移不变性。 A 是 A的负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矢量的模和单位矢量
在直角坐标系,单位矢量为:i , j , k
A Ae A
三、矢量的加法和减法
1.矢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或 三角形法则。 B C B sin
2.积分运算规则
f ( x)dx f ( x) C kf ( x)dx k f ( x)dx C A B dx Adx Bdx
理论力学——运动学
v2
n
加速度a的大小:
a
aτ + a n
2
2
dv 2 v 2 2 ( ) ( ) dt
加速度和主法线所夹的锐角的正切:
tan
aτ an
4、直角坐标于自然坐标之间的关系:
ds 2 dx 2 dy 2 dz 2 v ( ) ( ) ( ) ( ) dt dt dt dt
2
2
九、刚体的基本运动
1、刚体的平动
(1)刚体平动的定义 刚体运动时,若其上任一直线始终保持与它的初始
位置平行,则称刚体作平行移动,简称为平动或移动 。 (2) 平动刚体的运动特点
刚体平动时,其上各点的轨迹形状相同;同一瞬时,
各点的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
刚体平动判别:P169题三图,P176题五图,题七图
点加的速度
i + y j + z k vx
a vx i + v y j + vz k xi + yj + zk
ax v x x ay v y y az v z z
3、自然法
用自然法描述的运动方程:
s பைடு நூலகம் f (t )
a 2 a x a y a z a an
1
2
2
2
2
2
a 2 a v2
2
5、匀速、匀变速公式
(1)
aτ=常数,
v v0 aτ t
( 2)v=常数,
1 2 s s0 v0t aτ t 2 2 v 2 v0 2a ( s s0 )
平面运动。
矢量PPT课件
( Ay Bz Az By )iˆ ( Az Bx Ax Bz ) ˆj ( Ax By Ay Bx )kˆ
iˆ iˆ ˆj ˆj kˆ kˆ 0
iˆ ˆj kˆ, kˆ iˆ ˆj, ˆj kˆ iˆ
ˆj iˆ kˆ,iˆ kˆ ˆj, kˆ ˆj iˆ
– 结合律(associative law): (A+B)+C=A+(B+C)
三、矢量的加法和减法 (vector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4.两矢量的减法:
– 定义: C=A-B=A+(-B) 即两矢量A和B的矢量差C可看成为矢量A和矢量(-B)的矢量和
– 运算方法: • 平行四边形法则:以A和(-B)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 即为矢量差C • 三角形法则:将A和B的矢尾相接,由B的矢端向A的矢端做矢 量,则该矢量即为矢量差C
• 直角坐标系下n个矢量的求和
–
n个矢量:
A1
,
A2
,,
An
–
每个矢量都可分解成矢量投影式
Ai
Aixiˆ
Aiy
ˆj
Aiz kˆ
– 和矢量:
A
Axiˆ
Ay
ˆj
Az kˆ
A
n
Ai
n
( Aixiˆ Aiy ˆj Aiz kˆ)
i 1
i 1
n
n
n
( Aix )iˆ ( Aiy ) ˆj ( Aiz )kˆ
t 0 t
➢ 方向:当t0时,A的极限方向,沿A(t)的矢端曲线的切线且指向时
• 把一个矢量分解成若干个分矢量之和,可能采取的分解方式有无
限规多定个矢,量如A 果在规某定一了直 三角个坐正标交系分的量xy的z轴方上向分,解则,分则解z可是表唯示一成的。如, A A1 A2 A3
《大学物理矢量》课件
VS
加速度的合成
当物体同时参与两个运动,且这两个运动 的加速度共同产生与物体实际加速度相同 的效果时,这两个加速度称为合加速度。 合加速度的计算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 角形法则进行。
05
总结与展望
矢量在物理中的重要性
描述物理现象
矢量是描述物理现象的重要工具 ,如速度、力、加速度等都是矢 量,它们可以完整地描述物体的
理解矢量运算规则
矢量运算包括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向量的点乘、叉乘等,需 要理解这些运算的规则和几何意义,才能更好地应用矢量。
实践应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力的合成与分解、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等,将 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加深对矢量的理解。
对未来学习的展望
深入学习矢量理论
矢量理论在数学和物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深入学习 矢量的性质、定理和证明等,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 实的基础。
详细描述
矢量具有独立性,即矢量的数值与其参考系的选择无关。矢量具有可加性,即两个矢量相加得到一个 新的矢量。矢量还具有传递性,即对于三个矢量A、B和C,有A+B+C=A+(B+C)。此外,矢量还具有 分解和投影等性质。
02
矢量的运算
矢量的加法
矢量加法
将两个矢量首尾相接,形成一个 新的矢量。
三角形法则
矢量的表示方法
总结词
矢量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代表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代表矢量的方向 。
详细描述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箭头表示矢量。箭头的长度代表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代 表矢量的方向。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常用黑体字母来表示矢量,例如A、B、C等 。
矢量的基本性质
总结词
矢量具有独立性、可加性和传递性等基本性质。
《大学物理矢量》课件
《大学物理矢量》课件1. 引言矢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的重要物理量。
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矢量理论是基础且核心的内容,对于深入理解物理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件旨在介绍矢量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并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矢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2. 矢量的基本概念2.1 矢量的定义矢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在物理学中,矢量通常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矢量的方向。
例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都是矢量。
2.2 矢量的表示矢量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如符号表示、坐标表示和分量表示等。
符号表示是用箭头和字母表示矢量的方法,如箭头表示速度v。
坐标表示是用坐标系表示矢量的方法,如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可以表示为(r, θ)。
分量表示是将矢量分解为各个坐标轴方向上的分量,如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可以表示为(vx, vy, vz)。
2.3 矢量的性质(1)可加性:两个矢量相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2)标量乘法:矢量与标量相乘,结果仍为矢量。
(3)数乘:数乘矢量,结果仍为矢量。
(4)方向:矢量的方向由其分量决定。
(5)单位矢量:单位矢量是大小为1的矢量,方向与所表示的矢量相同。
3. 矢量的运算规则3.1 矢量加法矢量加法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指的是,两个矢量的和等于以这两个矢量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三角形法则指的是,两个矢量的和等于以这两个矢量为邻边的三角形的第三边。
3.2 矢量减法矢量减法可以看作是矢量加法的逆运算。
即a b = a + (-b),其中(-b)表示与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矢量。
3.3 矢量数乘矢量数乘是指将矢量与标量相乘。
数乘矢量的结果仍为矢量,其大小为原矢量的大小与标量的乘积,方向与原矢量相同。
3.4 矢量的点积和叉积矢量的点积(又称内积、标积)定义为a·b = -a--b-cosθ,其中θ为a和b之间的夹角。
理论力学(矢量运算基本知识)
ai = i aix+ jaiy + kaiz 则有: Rx= aix
4.矢量的矢积 (1)定义: c = a × b
R = ai Rz= aiz
Ry= aiy
c
c a b sin a b
b a
6
(2)直角坐标中的解析表示
i a b ax bx
j ay by
k az bz
y
xE+2xA= c1
xB+(xB - xA) = c2
xC+(xC - xB) = c3
C
E
xD - xC =c4
D
x
18
对上述各式微分得:
2 dxB - dxA = 0 dxD - dxC = 0
dxE + 2 dxA = 0
2 dxC - dxB = 0
8dxD = -d xE
8vD= - vE 8aD= - aE aE = 2 vE =10 aE = 2
18 5
14
二.绪论
1.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
(1)机械运动
(2)质点,质点系,刚体和多刚体系统
(3)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和分析力学概论
2.理论力学的学习目的 3.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4.理论力学的学习方法
15
例题2.如图所示,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均不计,物块A和B
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且m1< m2 ,试求物块A的加速度. 解:
理 论 力一.矢量运算的基本知识 1.单位矢量 2.矢量的加法 3.矢量的标积 4.矢量的矢积 5.矢量的导数
2
二.绪论
1. 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 2. 理论力学的学习目的 3. 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4. 理论力学的学习方法
第一讲 点的运动学:矢量法、直角坐标
定理:点的加速度在直角 坐标上的投影等于点的对 应坐标对时间的二阶导数。
例题 1.2半径为R的轮子在一竖直平面内沿直线轨道纯滚动(接触
点速度为零的无滑动滚动)。轮心速度已知为常数u,试分析轮子
边缘一点 M 的运动。
y
建立点运动方程的一般过程
1.建立坐标系(明确坐标原点与坐标正方向);
ϕ = ωt
试建立连杆上 P 点的运动方程并分 析它的运动轨迹、速度及加速度。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研究 P 的运动。
根据已知条件写出 P 的直 角坐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即得 P 的直角坐标形式的运动方程
⎧x = (2l − d ) cos(ωt)
⎨ ⎩
y
=
d
sin(ωt)
P 的轨迹方程为椭圆:
(BP = d)
r
再求导得 P 点的加速度 a = &x&i + &y&j = −ω2r
⎧⎪&x& = −ω 2(2l − d ) cos(ωt)
⎨ ⎪⎩
&y&
Hale Waihona Puke =−ω2d
sin(ωt
)
P点沿椭圆轨道变速周期运动。
2
例1.3:刚体的概念和其上点运动的性质 定义1:运动中始终不变形的物体称为刚体。 定义2:其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始终不变的物体称为刚体。
⎪⎩z = f3 (t)
1
速度:描述点瞬时运动快慢和方 向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点的 速度沿轨迹切线,指向点的运动 方向。
v(t) = dr 记 r&= dr
dt
dt
直角坐标法
r = xi + yj + zk
大学物理矢量PPT课件
在每个[ xi1, xi ] 上
任 取 一 点 i,
o
x1
a
xi1 i xi
xn1
b
x
以 [ xi1, xi ]为底,f (i ) 为高的小矩形面积为
Ai f (i )xi
Ax
O Ax
X
如果A Axi Ay j 和 B Bxi By j , 则有:
C Cxi Cy j B A (Ax Bx )i (Ay By ) j
显然:
C x Ax Bx
C y Ay By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矢量的加法: 两个矢量相加
C AB
AB
矢量的减法: 两个矢量相减
C' A B A (B)
差矢量方向:
减数终端→被减数终端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A
C
B
C'
A
B
矢量的内积
a
b
ab
(点乘、标乘):
0, cos 1, a b ab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观察下列演示过程,注意当分割加细时, 矩形面积和与曲边梯形面积的关系.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观察下列演示过程,注意当分割加细时, 矩形面积和与曲边梯形面积的关系.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观察下列演示过程,注意当分割加细时, 矩形面积和与曲边梯形面积的关系.
第1章 运动的描述
观察下列演示过程,注意当分割加细时, 矩形面积和与曲边梯形面积的关系.
理论力学向量
矢量的数乘满足分配律
(a ± b) =a±b
• 任意矢量可表示为其模与同方向单位矢 量的乘积:
A = A (A / A) = AeA
式中eA为A方向的单位矢量:eA = A / A .
3. 矢量的分解
• 平面矢量的分解
设 A1 和 A2 是 平 面 内 任 意 两 个 线 性 无 关 (不共线)的矢量,则平面上任意矢量 可表示为:
理论力学
第1讲
理论力学
矢量代数基础
1. 矢量的概念
标量:量度单位确定之后,仅用数的大小就可以 完全表示的量称为标量。
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并遵从一定运算规则的 量称为矢量。
矢量和标量是性质不同的两类量,它们之间不能进行 量度的比较,因此也不可能彼此相等。
•矢量用粗斜体字母a、F、v…表示,在图中表 示为一有向线段。
矢积的几何意义
C = A×B
A
|A| sin
|B| B
(180)
• 关于叉乘的运算规律
• A×A = 0 • A×(B + C) = A×B + A×C • (A×B) =(A)×B = A×(B) • A×B = -B×A • 设A和B是两个非零矢量,则
A与B 共线 A×B = 0
1.2 若A=2i-3j+5k,B=3i+j-2k,计算 (A+B)·(A-B)。 1.3 若A=2i-3j+5k,B=3i+yj-2k,试求使A⊥B的y。 1.4 若A=2i+j+k,B=i-2j+2k,C=3i-4j+2k,求
A+C 在B 方向的投影。 1.5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在 A (2,3,1),B (-1,1,2),C
矢量运算法则ppt课件
2.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 F 、速度 v 、电场 E 等
矢量表示为: A | A| aˆ
其中:|
A
|
为矢量的模,表示该矢量的大小。
aˆ 为单位矢量,表示矢量的方向,其大小为1。
所以:一个矢量就表示成矢量的模与单位矢量的乘积。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1章 矢量分析
例1:在直角坐标系中, x 方向的大小为 6 的矢量如何表示?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1章 矢量分析
3. 散度:
a.定义:矢量场中某点的通量密度称为该点的散度。
b.表达式: divF lim S F dS
c.散度的计算:
V 0 V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图做一封闭
z
S6
S1
S3
S4
S2
曲面,该封闭曲面由六个平面组成。
S5
y
Az
A
o
Ay
Ax
y
x
cos Ax , cos Ay , cos Az
| A|
| A|
| A|
在直角坐标系中三个矢量加法运算:
A B C (Ax Bx Cx )aˆx (Ay By Cy )aˆy (Az Bz Cz ) aˆz
电磁场与电磁波
第1章 矢量分析
2.减法:换成加法运算
第1章 矢量分析
b.矢量积(叉积):
aˆc
B
A B | A | | B | sin aˆc
•含义:
A
两矢量叉积,结果得一新矢量,其大小为这两个矢量
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向为该面的法线方向,且三
者符合右手螺旋法则。
推论1:不服从交换律: A B B A, A B B A
理论力学知识点ppt课件
图 (a)
图 (b)
图 (c)
6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由此可见,对于刚体来说,作用其上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大小、方向和作用线。此时,力是一个滑动矢量。
公理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合力 的作用点仍在该点,其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 四边形的对角线来确定。如图(a)所示。即
பைடு நூலகம்
FR=F1+F2
也可以由力的三角形来确定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 (b)(c )。
图(a)
图(b)
7
图(c)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推论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任意两个力 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三个力的作用线必交于同一点, 且三个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
5
静力学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由此公理可以导出下列推论: 推论 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其作用线移到刚体内 任意一点,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证明:刚体上的点A处作用有力F,如图(a)所示。根 据公理2,可在力F的作用线上任取一点B,加上一对平衡 力F1和F2,使其 F=F2 = - F1 ,如图 (b)所示。再根据公 理2,去掉一对平衡力系F和 F1 ,这样只剩下力 F2 = F,如 图 (c )所示,即将力 F沿其作用线移到了点B。
根据力的定义,约束对其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实际上就 是力的作用,这种力称为约束力。它的大小是未知的,以后 可用平衡条件求出,但它的方向必与该约束对被约束的物体 所能阻止的位移方向相反。
11
静力学
理论力学Fx2hppt课件
(隐含正号,方向假 设 正确)
aet
l
3o2r(l r)
3l 2
[例1] 直杆AB在半径为R的圆弧槽带动下可上下运动,图示
瞬时,=30°,圆弧槽具有速度v和加速度a,求该
时刻杆AB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取顶杆AB的A点为动点
B
vr
va
R
A ve
va ve vr
a
v
va ve tan
vtan
12
[例8-10] P183
曲柄OA= r,以匀角速度o转动,BC=DE,BD=CE=l。
求图示位置时,杆BD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D
E
B vB
60° A
vr va ve
O C
O 30°
vr
va
ve
解:角速度
DBC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C杆作平动。 动系固结在BC杆上,套筒A为动点。 绝对速度: va=rO
解:取AB杆的A点为动点,动坐标系固定在轮子上。
A点的绝对运动是直线运动;相对运动轨迹是圆 周,牵连运动是平面运动。
y´
x´
va ve vr
又ve vC vAC
a Cv A
va vC vAC vr
(1)
θ
vC 将(1)式在y´轴上投影:
vr
B va
vAC
va cos vC sin va vC tan v tan
[例 6]
滑块A以等速度v沿滑道运动,求图示时刻滑块 B的速度和加速度。
A
解:AB杆作瞬时平动,vB vA v
vA
AB 0
R
30°
vB
B
[例 6]
滑块A以等速度v沿滑道运动,求图示时刻滑块 B的速度和加速度。
理论力学_动力学ppt课件
12 4 3
33
5. 回转半 径
z
Jz m
惯性半径(回转半径)
J z mρ 2
34
例题 3
已知: m ,R 。
求:角加速度
解:取圆轮为研究对象
J mgR O
JO
1 2
mR 2
mR 2
3 2
mR 2
解得: 2g
3R
FOy FOx
C O
mg
35
12.4 刚体的平面运动 微分方程
刚体平面运动 =
a. 常力 b. 变力
I Ft
dI Fdt
I 0t Fdt
冲量为矢量,其单位与动量单位相同为 N·s
15
§11-2 动量定理
1. 质点的动量定理
dp d(mv) ma F dt dt
dp d(mv) Fdt
质点动量的增量等于作用于质点上的力的元冲量。
mv mv0 0t Fdt I
质点系的动量 ——质点系中各质点动量的矢量和,称为 质点系的动量,又称为质点系 动量的主矢。
n
p mivi
i 1
13
根据质点系质心的位矢公式
rC
miri mi
miri m
mvC mivi
p mivi mvC
O
vC
O
C
z
mn
m2
m1
C
mi
rC ri
o y
x
vC
C
14
2冲量 力在作用时间上的累积效应——力的冲量
23
[例1] 滑轮A:m1,R1,J1 滑轮B:m2,R2,J2 ; R1=2R2 物体C:m3 求系统对O轴的动量矩。
解:LO = LOA + LOB + LOC
理论力学《理学矢量代数》课件
25 。3 ±(2j+k)/ 。 5 /2。 3
!.9 2。 (a) 20,(b) 20,(c) 8 i-19j-k,
(d) 25 i-15j-10k.
• 上述答案未经核算,仅供参考。
理论力学《理学矢量代数》课件
|B| B
理论力学《理学矢量代数》课件
• 关于叉乘的运算规律
• A×A = 0 • A×(B + C) = A×B + A×C • λ(A×B) =(λA)×B = A×(λB) • A×B = -B×A
• A与B 共线 A×B = 0
理论力学《理学矢量代数》课件
A×B
B×A = - A×B
理论力学《理学矢量代数》课件
ez
ex
ey
ex×ex = ey×ey = ez×ez = 0 ex×ey = ez , ey×ez = ex , ez×ex = ey
以上结果可由直接计算得出。
理论力学《理学矢量代数》课件
8. 矢量的解析表达式
◆ 任意矢量可表示成基矢量的线性组合
A = Axex + Ayey + Azez
投式影中:Ax、Ay、Az分别为矢量ez A沿各坐轴的
关于点乘的下列运算规律 可由直接计算导出
※
A·B = B·A
※
A·(B + C) = A·B + A·C
※ λ(A·B) =(λA)·B = A·(λB)
※
A·A = A 2 A2
※
A⊥B
A·B = 0
理论力学《理学矢量代数》课件
矢量在某轴上的投影
设轴N上的单位矢量为en,则矢量A在轴N 上的投影为
3. 矢量的分解
• 平面矢量的分解
理论力学(矢量运算基本知识)
ai = i aix+ jaiy + kaiz R = ai
则有: Rx= aix Ry= aiy Rz= aiz
4.矢量的矢积
(1)定义: c = a × b
c
c a b sin a b
b
(2)直角坐标中的解析表示
a
6
i jk a b ax ay az
bx by bz
O
y
A
即: 2aA aE
D E
x
17
例题4.图示滑轮系统,已知物体E的运动方程为 xE = 2t +t2 ,求t = 4s时物体D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利用绳长不变的约 束条件得:
O
y
xE+2xA= c1
A
xB+(xB - xA) = c2
B E
xC+(xC - xB) = c3
C
xD - xC =c4
(6)
dt
10
(2)旋转矢量的导数
d R d r r
dt dt
dr dr dt dt
r
R
o r´
r r (r r)
R
11
例题1.矢量 a = 3i + 4j +5k , b = i + 2j +5k 求:(1) a+b (2) ab (3) a×b (4) ab (5) ba
ab b
31 4 2 5 5 36
1 22 52
30
13
(5) a0 3i 4 j 5k 3i 4 j 5k
32 42 52
25
ba
(完整版)理论力学点的运动
O
从瞬时 t 到 t +△t ,动点位置由M改变到M′,其矢径分别 为r和r′。在时间间隔△t内,r 之变化量为
r r r(t t) r(t) MM r
它表示在△t时间内动点矢径之改变,称为动点在△t时间内的位移。
第一章 点的运动
§1-2 用矢量法表示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 速 度
比值
MM r r r
第一章 点的运动
§1-1 确定点的运动的基本方法·点的运动方程
1. 自然法
(1)、定义: 以动点的运动轨迹作为一条曲线形式的坐标 轴来确定动点位置的方法称为自然法。
(2)、运动方程:设动点M 沿已知轨迹曲线运动,在轨迹
曲线上任选一定点O作为量取弧长的起点,并规定由原点O向
一方量得的弧长取正值,向另一方量得的弧长取负值。这种
带有正负值的弧长OM 称为动点的弧坐标,用s表示。点在轨
迹上的位置可由弧坐标s完全确定。 s
(+)
(-) O
M
第一章 点的运动
§1-1 确定点的运动的基本方法·点的运动方程 自然法
当点M沿已知轨迹运动时,弧坐标s随时间而变,并可表 示为时间t的单值连续函数,即
s f (t)
(-) O
s M
(+)
x f1(t), y f2 (t), z f3(t)
x
r
kj iO
y
这一组方程称为点M的直角坐标形式的运动方程。
M
z y
x
若函数f1, f2 , f3都是已知的,则动点M 对应于任一瞬间 t 的位置即可完全确定。
在运动方程的三个式子中消去t 即得直角坐标形式的轨迹方程。
第一章 点的运动
§1-1 确定点的运动的基本方法·点的运动方程
理论力学-平衡问题矢量法
G3
6m
G1 12 m
G2
A FA B FB
18
2m 2m
解:1.取起重机为研究对象 2.受力分析如图 3.列平衡方程 MB(F)= 0
G3×(6+2)+G1×2–G 2×(12-2) – FA×4 = 0
FA 8G3 2G1 10G2 4
G3
6m
MA(F)= 0 G1
12 m
G3×(6 –2) –G1×2–G 2×(12+2)+FB×4= 0 G2
不失一般性,设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汇交点为坐标原点。 则不论该力系是否平衡,力系中各力对x, y, z轴的力矩都为 零。方程(3.1.2)中后三个方程恒成立。此时,方程(3.1.2)退 化为
F
x
0,
F
y
0,
F
z
0
(3.1.6)
5
式(3.1.6)为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对于平面汇交力系,力系在 与所在平面垂直的轴上的投影恒为零,记该轴为z轴,则平面 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为
MA(F)= 0
F1 a P F2 l b FB cos a c FB sin a l 0 2
l
4.联立求解
FB = 12456 N FAx = 11290 N FAy = 4936 N
12
例3 外伸梁的尺寸及载荷如图所示,F1=2 kN,F2=1.5 kN, M =1.2 kN· m,l1=1.5 m,l2=2.5 m。 试求支座A及支座B的约束力。 F1 M A l2 y F1 M B FAy FB F2 B 60º 解: 1. 取梁为研究对象 2. 受力分析如图 3. 选坐标系,列平衡方程
机械原理课件—机构运动分析的矢量方程图解法
机构运动 分析两种 常见情况
◆同一构件上两点间速度及加速度的关系
◆两构件重合点间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
同一构件不同点的速度、加速度分析小结: 1. 速度(加速度)影像定理 同一构件上各点速度向量(加速度向量)终点所形成的多边 形,相似于构件上相应点所形成的多边形,且两者字母顺序的 绕行方向相同;
2 .绝对速度(加速度)均由速度极点(加速度极点)引出;
例 已知机构尺寸,构件1的角速度ω1 、角加速度ε1 ,求 VD、构件2、5的角速度ω2、ω5 ,角加速度ε2、ε5 。
解:1 取加速度比
例尺μl作机构图;
B
4 D
2 速度分析
ω1 1
(1)求ω2 、VD
ε1
A
2C 3
选速度已知的 B点为基点:
大小 方向
VC VB VCB
?√ ?
水平 ⊥AB ⊥CB
c 〃
aCB
√ D →B ⊥DB √ D →C ⊥DC
加速度影像定理:加速度多变形 △ c´b´d´与机构图中同名点构成的多变
a
t D
B
形△CBD相似,且字母顺序一致。 相对加速度矢量 b c 与 aBC下标字母
a
n DB
b
d´
´
a DB
aDC
C´
a
n DC
d´ a
t DC
b
顺序相反。
´
(1)求ε5
3. 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不能从极点引出,否则相似性原理 将破坏;
4. 矢量多边形中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的矢量指向与相对速度 (相对加速度)矢量表达式下标字母顺序相反;
5. 极点P (P′)是机构中所有构件上速度(加速度)为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