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
中国经济思想史

一.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并给与评价概念,重商主义也称“商业本位”。
是十八世纪在欧洲受欢迎的政治经济体制。
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主要观点:1、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
这个国家如果没有贵金属矿藏,就要通过贸易来取得。
2、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
早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
晚期重商主义主张,对外贸易必须做到输出大于输入,以保持出超。
3、重商主义者认为,不可能所有国家同时都有贸易顺差,在任一时点上黄金总量也是固定的,所以一个国家的收益(富裕)是以另一个国家的付出(贫穷)为代价。
4.重商主义认为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
5.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保护国内有利于增加金银货币的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的有利发展。
评价:重商主义的局限性1、重商主义的政策结论仅在某些情况下站得住脚,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能站得住脚;2、重商主义把国际贸易看作一种零和游戏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3、重商主义把货币与真实财富等同起来也是错误的。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重商主义才轻率地把高水平的货币积累与供给等同于经济繁荣,并把贸易顺差与金银等贵金属的流入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重商主义的历史作用1.重商主义处于古典经济学派和现代经济学派之间,在探索经济学本质的方面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2.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在历史上曾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二.亚当斯密关于分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及易货系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之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等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私利与公益之调和。
重商主义的原理

重商主义基本原理探析
重商主义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重商主义认为,政府应让本国商人在外国市场上享有特权,同时限制外国
商人向国内输入本国能够生产的商品,以保护国内商业的正常发展。
2.重商主义主张奖励新兴的制造业和特殊工业,通过增加对外输出量来提高
国内金银储备,从而积累国家财富。
3.重商主义本质上是限制和管理的学说。
重商主义也称作“工商业本位”,它的主要内容是“重商”、“重工”与“国家干预”,发展目标是“国家富强”,产生并流行于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的西欧,是封建主义解体之后的16至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文献。
4.重商主义和新重商主义的理论概述

问题:一、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二、新重商主义的主要表现一、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概况重商主义是古典贸易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16到18世纪的经济政策体系和经济学说,其生存背景是以极度垄断和特许经营为特征的商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虽然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但其思想的根本一致性是不变的。
早期重商主义倾向于把国民财富等同于金属货币,实际上是把货币与资本等同起来,并主张限制进口,以阻止货币流向国外;晚期和更加成熟的重商主义者主要试图分析贸易条件,以便能够确保国际收支的盈余和货币的净流入。
1、产生背景伴随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商业、航海业、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西欧封建社会开始瓦解。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期间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作用,促进了各国国内市场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促进工厂手工业发展,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呼唤着对当时政策手段给予全面支持的重商主义理论应运而生。
2、理论内容早期重商主义即重金主义,绝对禁止贵重金属的外流。
当时执行重商主义政策的国家禁止货币出口,由国家垄断全部贸易,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所得到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晚期重商主义也称贸易差额论,对货币的运用不过分加以限制,变管理金银进口的政策为管制货物的进出口,力图通过奖励出口和限制进口的措施,保证和扩大贸易顺差,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这时,人们认为财富即是货币,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银等贵重金属;如果它没有贵重金属,就必须通过对外贸易取得,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具体来说即:(1)国际贸易是国家财富的最重要来源;(2)要在国际贸易中获利,必须以本国制造品出口到外国以换取黄金、白银(贵重金属);(3)国际贸易的原则是多卖、少买,从而使贵重金属(外汇)留在国内、谋取贸易顺差;(4)为了取得国际贸易的顺差,必须尽量多的出口本国生产的制造品,进口外国原材料,利用制造品与原料的价格差获利;(5)必须将本国国内市场的主要份额保留给本国相应产业。
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全盛于16、17世纪的一种经济思想。
它的形成与发展时期,是商人资本(最初的资本形态)占统治地位、产业资本在进行原始积累的时期。
重商主义宣称,只有货币或能够实现为货币的物品(主要指金银)才是财富。
这种货币即财富、财富即货币的观点,充分反映了那个时代新兴资产阶级对货币资本的渴求。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商业是致富之源。
但国内流通的利润只是让渡利润,只有将商品输往国外,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量。
因此,国家要富强,必须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增加国际收支盈余。
以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标志,经济学成为科学以后,对重商主义的进步意义及谬误已有系统的评价。
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当然不能把当下中国的国际贸易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乃至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与重商主义简单地挂起钩来,更难以计算和证明其相关性,但是,我们可以从发展阶段、现行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现重商主义对今天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就资本原始积累的水平而言,中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与重商主义时代大致相当。
当然,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我们也不能机械地进行比较。
而且,毕竟人类社会已经跨越了重商主义时代,公开主张其思想既不必要也不可能。
然而,今天中国社会出现的种种对货币资本的追逐,资本原始积累的现象,总是认为贸易顺差比逆差好的思想,与重商主义时代有相似之处。
这不能不说重商主义的影响与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
国际的经验事实告诉我们,就每一个短期而言,一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主要是依靠内部需求,尤其是内部的消费需求(其占比一般为三分之二以上),不可能主要靠出口,在长期,也不可能靠投资。
然而,中国这“三驾马车”的状况,不仅和国际经验相去较远,还表现出重商主义影响的痕迹。
第一,投资率居高不下(2003年和2004年都在40%以上),大大高于国际一般水平。
这不难理解,中国这么大,发展水平又比较低,需要投资的地方太多太多。
最新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启示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启示2013-07-08 09:28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张学博字号:核心提示:随着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征收反倾销税以及中国商务部准备对欧盟进行贸易报复,媒体上出现了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在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主张中国应该放弃这种政策。
那么到底什么是重商主义,应从历史的角度予以解读。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是16—17世纪封建主义解体之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随着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征收反倾销税以及中国商务部准备对欧盟进行贸易报复,媒体上出现了一种声音,认为中国在奉行重商主义政策,主张中国应该放弃这种政策。
那么到底什么是重商主义,应从历史的角度予以解读。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是16—17世纪封建主义解体之后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体系,该名称最初是由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一书中提出来的。
学术界代表人物是斯图尔特,政界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法国路易十四的大臣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
重商主义学派是现代早期经济学的主导学派,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瓦解于18世纪下半叶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兴盛时期,是最早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研究国际问题的理论学派。
主张国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就在这一时期许多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建立。
重商主义学派的发展经历了早期的重金主义和晚期的贸易差额论两个阶段。
重商主义的第一个观点是强调积累金银货币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国家的繁荣依赖于资本(贵金属)的供应,贸易的全球规模是不可改变的,贵金属所代表的资本量可通过多出口少进口来增加,认为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对外贸易,要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只有通过出超实现,因此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认为维持一定的顺差是对国家有利的。
经济思想史(三)-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学派(mercantilism)
中世纪之后、自由主义盛行之前; 时间阶段大致区间:1500-1776年之间; 商人经济学家; “小册子”:特定经济问题
1.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城市的兴起—商业资本主义的需求; 国内与国际贸易繁荣发展; 货币的需求与使用范围扩大; 贵金属理论的产生; 地理大发现(15-17世纪)拓展了贸易空间范围; 商业资本家—商人在商业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民族国家兴起、国家间经济竞争激烈; 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重商主义学说形成。
6.主要代表人物:托马斯· 曼
Thomas Mun,1571-1641; 英国商人,国际贸易差额论的倡导者,也是其重商主义
思想的核心;
1621年出版了《论英国和东印度的贸易》(A Discourse
of Trade from England Unto the East Indies),书中提出, 只要总出口超过总进口,从任何一国贸易地区的任何国 家进口商品都无关紧要;
事务; 1696年《论东印度的贸易》中提出了重金主义的观点; 从国家财富视角反思“着羊毛制品入殓”这一法案, 认为国内消费不会使国家变富,而“使国外消费”将 会产生更好的收益;
在1699年《论贸易平衡中可能的
获利办法》中,认为如果一种出 口产品全部是由国内原材料生产 的,那么国家可以获得出口该产 品的全部利润。
争力---国家财富获取。
(7)强调人口的重要性——数量多且努力工作
人口--财富;
劳动力充裕: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减少人们的闲
暇。
3.重商主义学派对谁有利或为谁谋 利?
对商业资本家、国王和政府官员有利。 重商主义——寻租行为; 经济租:补偿机会成本的“以外的部分”;
古典贸易理论

产品
美国
中国
小麦的劳动投入量
3
布的劳动投入量
6
12 4
表2 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量
产品
美国
中国
小麦的劳动投入量
3
布的劳动投入量
6
12 8
三、大卫·李嘉图的相对利益理论
(一)大卫·李嘉图生平简介 大卫·李嘉图 David Ricardo
(1772.04.18—1823.09.11) 英国政治经济学家,最有影响力的古典经
③ 绝对优势理论的图例分析
小麦 布
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
美国
中国
3
12
6
4
各国专业化地生产绝对成本低 的产品,用以交换别国绝对成 本低的产品
美国生产小麦,进 口布;
中国生产布,进口 小麦。
国际贸易的成因在于两国绝对成本的差异
美国绝对优势:小 麦;中国绝对优势: 布。
利益得失分析
表1 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量
3、分工前后利益分析
表1 两国的单位产出所需要的劳动量
产品
美国
小麦的劳动投入量
3
布的劳动投入量
6
中国 12
8
若放弃1个单位处于比较劣势地位的产品生产,专业化分工后的净效果为:
小麦 布
表2 国际分工后生产变化的净效果
美国
中国
世界生产净变化
+2
-1
-1
+1.5
+1 +0.5
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图示
(一)生产可能性边界(A国)
X=axLx
Y=a yL y
La Lx Ly
X ax
Y ay
La
亚当·斯密的“重商主义”分析

Forum学术论坛 2019年5月219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19.10.219亚当·斯密的“重商主义”分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部 张晓丽摘 要:亚当·斯密作为近代著名经济学家,“重商主义”是肇始于他的一个重要经济理论。
主要观点就是,金银等贵金属作为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财富,对社会和人民的生活至关重要,金银矿藏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储藏,如果缺乏就需要用其他物品来进行交换,也就是通常说的贸易,但贸易是有顺差和逆差的,只有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才能对国家的发展具有意义和价值。
应该说,斯密的这一理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但也对其他一些国家尤其是亚非拉等地区带来了灾难。
今天解读他的重商主义理论,应该予以辩证分析。
关键词:重商 金银 贸易 顺差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5(b)-219-03亚当·斯密是出生于苏格兰,他著写的《国富论》影响甚大,对近代经济学体系的贡献不容小觑,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就批判地吸收了他的部分观点。
关于政治经济学,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既要让老百姓有一定的收入或者是足够的生活物资,而且就国家层面来说,就是要让国家有充裕的收入支应各项公共服务。
简单地说,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探讨如何裕民又富国的学问”[1]。
所以深入研究这一思想体系,对我们更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在意义上的西方经济学,将具有重要的指引价值。
在斯密的思想中,对“重商主义”有着他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有人说斯密是个天才,因为他不但经济思想丰富,而且哲学思想、文学思想、法学思想和天文学认知都有建树。
而对于斯密的“重商主义”认识,当今一些学者对其评价甚高,“亚当·斯密一生正式出版了三本著作,一本是经济学的著作,全称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局限性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局限性
观点:重商主义主要有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衡量财富的惟一标准,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属,认为贸易出口大于进口,获得更多货币,才会更富有,更强大。
推崇贸易保护,采取保护关税政策,使出口大于进口。
局限性:
重商主义错误的把货币与资本等同起来,把贸易顺差等同于收入超过消费的年差额。
一味追求货币积累,把经济繁荣等同于高水平的货币积累
入世对中国对对外贸易有什么影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开放进入新阶段。
对中国来说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市场化,使中国面向世界,融入世界大经济当中。
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对世界来说,中国的加入为世界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有利于世界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
中国入世,改变了闭关锁国状态,向开放型,国际型,市场型转变,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向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广大市场,为中国企
业提供丰富市场,有利于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新贸易保护特点
新贸易保护具有深层性,全球性,虚伪性,多样性,出现资本保护主义和复杂性。
新贸易保护主要是维护本国产品,比如采取进出口关税等,从而达到维护本国经济目的。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局限性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和局限性
观点:重商主义主要有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认为货币是衡量财富的惟一标准,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属,认为贸易出口大于进口,获得更多货币,才会更富有,更强大。
推崇贸易保护,采取保护关税政策,使出口大于进口。
局限性:
重商主义错误的把货币与资本等同起来,把贸易顺差等同于收入超过消费的年差额。
一味追求货币积累,把经济繁荣等同于高水平的货币积累
入世对中国对对外贸易有什么影响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开放进入新阶段。
对中国来说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市场化,使中国面向世界,融入世界大经济当中。
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对世界来说,中国的加入为世界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有利于世界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
中国入世,改变了闭关锁国状态,向开放型,国际型,市场型转变,促进了中国改革开放向全方位,多层次发展,有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广大市场,为中国企
业提供丰富市场,有利于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新贸易保护特点
新贸易保护具有深层性,全球性,虚伪性,多样性,出现资本保护主义和复杂性。
新贸易保护主要是维护本国产品,比如采取进出口关税等,从而达到维护本国经济目的。
我对重商主义的认识

我对重商主义的认识我对重商主义的认识重商主义是古典主义产生以前西方经济学史上一种重要的经济思潮。
一提到重商主义,我们脑海中就会显现诸如货币是财富之类的想法,这说明我们对其认识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基础上。
历史上欧洲的重商主义者,大都不是学者。
重商主义最初的形态和宗旨,也不在于思想理论而重在政策建议。
从重商主义的历史作用看,更是如此。
重商主义的教学和研究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是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学术界日益滋长的理论日益脱离实际的学风所致。
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政策主张重商主义没有一个完整的思想和政策体系,但是这并不影响其成为具有自身内在逻辑联系的体系。
近代西欧民族国家兴起,首当其冲要办两件事:建立国家官僚机构和常备军,这都是要花大钱的。
所以重商主义的首要政策目标是提高政府的财政税收能力,这就构成了货币差额和贸易差额理论与政策体系。
重商主义的另外两个政策目标是保护国内工商业和对外扩张以增加财富,这就构成其整个内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政策体系。
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和政策主张主要包括:(1)重商主义认为只有金银才是唯一的财富,它把金银和货币看作是一个东西。
一个国家积累的金银货币越多,就越富。
(2)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在于贱买贵卖。
即认为财富来源于不等价交换。
这既是海外殖民掠夺的“理论依据”,也是当时西欧经济尚不发达的现实的理论反映。
(3)不是所有的流通领域都是财富的源泉,只有对外贸易(国际流通)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数量,即少买多卖。
因为国内贸易即使贱买贵卖,社会财富总量不变。
(4)所以,早期重商主义追求对外贸易中少买多卖、最好不买的“货币差额”,把货币归结为积累手段。
晚期重商主义放弃追求对每一国的贸易都采取少买多卖的原则,改为追求贸易总量的“顺差”即“贸易差额”。
(5)实现贸易顺差的方法有二:一是大量出口本国产品和限制进口消费品,禁止进口奢侈品;二是发展转口贸易,允许货币输出。
原则是:在某个国家贱买,到另一个国家贵卖。
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

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
首先,重商主义者强调贸易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贸易可以带来
财富,因此主张通过出口商品来获取财富。
同时,他们也主张限制
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避免财富外流。
重商主义者认为贸易顺差
是国家财富的体现,因此提倡通过贸易来增加国家的金库。
其次,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财富的积累。
他们认为国家的财富
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因此提倡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加国家的财富。
他
们主张通过保护国内产业、提高出口商品的价值和限制进口来增加
国家的财富。
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财富的增加可以增强国家的实力,使国家在国际上更加强大。
此外,重商主义者还主张通过各种手段来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他们认为国家的财富来自于国内产业的发展,因此主张通过各种手
段来保护国内产业,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重商主义者主张通过
制定各种政策来保护国内产业,如提高关税、限制进口、补贴国内
产业等手段来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贸易的重视、国家财富
的积累和国家实力的提升。
重商主义者认为贸易是国家财富的关键,
因此提倡通过出口商品赚取财富,并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
他们还认为国家财富的积累可以增强国家实力,因此主张通过各种手段来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
重商主义的思想对当时的欧洲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2015年自考经济思想史考点: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两个阶段

2015年自考经济思想史考点: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两个阶段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两个阶段重商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一)早期重商主义(15世纪至16世纪中叶)1.早期重商主义的观点。
早期重商主义又叫重金主义,货币主义。
观点:(1)他们把金银(货币)看作唯一的财富。
(2)为增加货币,他们主张在对外贸易中少买多卖。
(3)强调国家应管制外汇,规定外汇汇率。
(4)强调国家用行政干预的办法从国外进口金银、积累货币,严禁金银出口和货币外流。
英国议会早在1335年就通过了一项法令,不许任何人“把金银带出英吉利王国”。
这是英国推行货币主义政策的开端。
英国国王于1478年规定,立法严禁金银出口,对外贸易也要接受监督,比如:进行对外贸易之前先由海关收取部分金银作为海关税;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回国时必须带回金银,不能全带货物;外国商人必须在指定地点兑换英国货币;外国商人离岸时只能带走货物,不能带走金银等。
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也先后颁布了类似的法令。
2.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1)英国的代表人物威廉·史密斯,1549年发表了《关于英国公共福利的谈话》一书。
他被后人认为是当时了解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关系最出色的人。
其观点:a.铸币成色和重量不足,是物价上涨和国内足值货币输出国外的原因;b.主张把足值的金银货币保存在国内;c.主张商品少输入多输出,禁止外国商品输入英国。
(2)法国的代表人物孟克列钦。
由于法国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英国,所以,法国的重商主义也比英国出现的晚一些,直到16世纪才开始出现。
法国早期的重商主义最著名的代表是安托尼·德·孟克列钦在1615年发表了《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这是经济学说史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
他的观点包括:a.强调积累货币的重要性。
b.宣传商人及商业活动的重要性。
c.强调国家应该扶持手工业的发展,增加国家的财富,但是只能出口法国特别丰富的产品。
第二讲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观点的缺陷
1、是把经济研究局限于流通领域, 认为财富和利润是在流通过程中产 生的,特别是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 和价值增殖的源泉。 2、把货币与其他商品对立起来来理 解财富的概念,把财富等同于金银 3、认为国际贸易是单方面有利, 一国之所得必然是一国之所失
重商主义的现实影响
1、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实行保护贸易的政策 2、通过贸易顺差,从 国外取得货币收入 3、禁止奢侈品进口和 对一般制成品奖出限入 4、积极发展出口工业, 提高产品质量
2、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 17世纪上半期。主张允 许货币输出国外,只要 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 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 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 赚取到更多的货币。
四、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
1、曼,T.——一译托马斯·孟
• Thomas Mun (1571~1641) • 英国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英 国贸易差额说的主要倡导者。 • 出生于伦敦的一个商人家庭,早年 从商,成为英国的大商人。1615年 担任东印度公司的董事,后又任政 府贸易委员会的常务委员。 • 关注商品生产的发展,从而为英国 古典政治经济学从流通领域转向对 生产领域的研究作了思想准备。
(2)产业政策
• 为了发展对外贸易,柯尔贝尔积极推行鼓励工场手工 业发展的政策。他利用国家财力创办了皇家工场手工 业,大力扶植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以各种优惠条件 特别奖励奢侈品工业的发展。 • 在柯尔贝尔当政时期,工场手工业出口产量激增,法 国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奢侈品主要供应国,使大量贵金 属流入。 • 柯尔贝尔虽然也采取一些奖励农业的措施,但其目的 主要是为了给工业提供原料与粮食。
• 1745年参加了C.E.斯图亚特 (1720~ 1788) 在苏格兰的复辟活动,失败后 1746年逃亡大陆,辗转于德、意、荷 等国,直到1763年,才回到英国。 • 1771年末在他71岁时,获得赦免,恢 复了公民权。
重商主义的三个观点

重商主义的三个观点
1.国家财富的重要性:重商主义认为,国家的财富是经济强大和政治实力的基础。
因此,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和保护贸易,促进国内工业发展,以增加国家财富。
2.贸易顺差的追求:重商主义者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尽可能从其他国家进口少量商品,同时出口大量商品。
这样可以保持贸易顺差,增加国家财富。
重商主义者也支持保护主义政策,例如征收关税或出口补贴,以保护本国产业。
3.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重商主义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干预经济,以确保经济和贸易发展符合国家利益。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引导企业和个人采取有益于国家的行动,而不是简单地让市场自行运作。
1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1. 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⑴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就是货币(即金银),货币就是财富。
⑵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领域,即商业中。
⑶重商主义认为,国内贸易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只有对外贸易才会真正增加一国的财富。
⑷重商主义认为商品生产只是对外贸易的先决条件和必要手段。
⑸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管理和指导经济,保护国内有利于增加金银货币的工商业,促进对外贸易的有利发展。
2. 试比较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早期重商主义又叫重金主义,货币主义,他们把货币看作一种作为财富宝藏的财富。
恩格斯称之为“守财奴”的观点。
早期重商主义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威廉•史密斯,法国的孟克列钦。
晚期重商主义者开始真正用资本家的眼光去看待货币,开始懂得单纯贮藏的金银不会增多,只有将其投入流通领域,进行对外贸易,才会带来增加的金银。
这意味着他们开始把货币理解为一种资本,而不仅仅是单纯用于储藏的财富。
晚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曼和米塞尔顿。
法国的柯尔培尔。
总之,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共同特点都是混淆了货币与财富,以货币积累为目的。
区别在于:早期重商主义主要是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主要是贸易差额论。
马克思称前者为“货币主义”,后者为“真正的重商主义”。
后者反映成熟的商业资本的经济思想。
3. 如何划分“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曾经划分了“古典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
“古典”只是指客观的、科学的态度是第一位的,而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辩解的态度在当时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
“庸俗”则相反,把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辩解的态度放在第一位,而把客观的、科学的态度放在从属地位。
4. 试述配第的地租学说?地租学说试配第分配论的中心问题。
⑴总收获物=种子+工资+地租,地租实际上是全部剩余产品。
⑵他在《政治算术》中把总收获物的价值分成了工资和地租两部分。
工资与地租是互相对立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
这也是他客观性和科学性的一面。
重商主义与重农主义

前古典经济学时期重商主义基本思想:1、社会财富观念,他们坚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金银。
金银就是财富,财富就是金银2、财富源泉的观点,两个源泉:挖矿(金银矿藏的开采)流通领域(重视对外贸易多卖少买)。
3、只有对外贸易才是国家富裕的根本途径,保证贸易顺差。
4、国家干预经济,初步分析国家队要大力管理。
5、奖励增加人口,管理食物价格,人口越多越好,限制人口外流,同时鼓励外国人口、特别是有熟练手艺和有科学技术的人才移入本国。
6、民穷国富论,穷人越穷越好,国内人穷,消费就少多出来的商品就可以卖到国外,为国王他们带来财富,重金,重视贸易,强调国家干预是核心思想。
孟克列钦1. 早期早起重商主义者,《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2. 第一次提出了政治经济学的名称3. 反对外国商人在法国经商,保护自然资源4. 使家富足的不是黄金白银,而是生活必需品托马斯.孟1. 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2. 商人占国家经济中重要地位3. 反对禁止输出货币政策4. 发展对外贸易,保证贸易顺差,掠夺殖民地5. 发展本国手工业柯尔培尔:1、财富观:金银是一个国家的财富,从武力对外掠夺2、发展工业:重商抑农3、对外贸易:保证贸易顺差地位4、国家干预:提出取消地方关税,统一全国税率发展阶段:早期重商主义阶段(大约14、15世纪中叶)和晚期重商主义阶段(16实际下半叶到17世纪中叶),两个阶段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都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都把货币看成是财富的唯一形态。
[02:51.59]早期和晚起重商主义的差别:用什么方法来增加财富是区分早期和晚期重商主义的重要标志,早期:国家迫切需要增加货币,早期重商主义者提倡少买多卖,提出自由贸易,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者虽然也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但提出发展工场手工业,坚持对外贸易,保持贸易顺差,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
(1)金银货币是财富的惟一表现形式;什么是财富?
(2)货币来源于流通领域(商业);财富来源?
(3)国内的商业活动只能改变私人的财富占有量,不能增加一国的财富总量,只有通过国际贸易并保持出超地位才会增加一国的财富。
如何增加一国财富?
(4)政府应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通过鼓励出口(补贴)和限制进口(关税)来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
保证手段?
总体来看,重商主义主要研究的是什么是财富问题,国际贸易只是增加财富的一种途径。
2、提供曲线与一国贸易条件之间的关系
提供曲线(offer curves)是指一条需求与供给相结合从而对国际贸易发生作用的曲线,它表明一国为了获取一定数量的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出口商品的数量。
提供曲线与贸易均衡分析
A、B两国的提供曲线分别为OA和OB曲线。
当国际交换比率为OT0时,A国出口X商品量为X0进口Y商品量为Y0,贸易均衡。
国际交换比率变为T1时:X商品供小于求;Y商品供过于求。
供求变化: X商品供给增加,需求减少;Y商品供给减少,需求增加。
相对价格变化:X商品上升;Y商品下降。
交换比率变化:单位X商品交换Y商品量增加。
结果: T1向T0回归,直至与T0重合,贸易再次均衡。
3、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度之间的关系
这两个概念都是要素禀赋论的两个关键的概念。
4、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以及推论
斯托尔普和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 Samuelson 1941,以下简称S-S定理)就是从长期角度来考察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S-S定理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提高,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名义或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名义或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S-S定理的进一步分析
设A国L劳动要素丰裕度较高,根据H-O理论,有:
A国出口X产品→X产品相对价格提高
根据S-S定理可知:
A国L要素(名义或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K要素的(名义或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即:
S-S定理推论:
国际贸易将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水平而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水平。
5、里昂惕夫之谜
自从20世纪H-O模型创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H-O模型成为解释贸易产生原因的主要理论。
人们普遍认为,各国资源禀赋和生产中的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是产生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一理论在实证检验中遇到了挑战。
经济学家瓦西里·里昂惕夫在1953年出版的一篇论文中,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的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数据来检验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其结果引起了学术界和理论界对H-O理论的质疑和讨论。
里昂惕夫想通过美国的数据来检验赫H-O理论:各国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更确切地说,他想要同时验证两个命题:
(1)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是正确的;
(2)与贸易伙伴相比,美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其逻辑是:如果H-O理论是正确的,而且美国是资本相对更充裕的,那么美国出口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KX/LX),应该高于美国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KM/LM)。
里昂惕夫计算了1947年美国出口行业与进口竞争行业的的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比率。
计算结果却提供了一个令人困惑的“谜”:1947年,美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换取的是相对资本密集的进口产品!关键比率(KX/LX)/ (KM/LM)只有0.77,而根据H-O的理论,它应该远大于1。
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
6、一国贫困增长的条件
属于偏向出口部门的增长;该国是一个大国;外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较低;该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较强。
7、幼稚产业理论主要内容以及判别标准
主要论点:
(1)主张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2)保护的目的是着眼于一国的长远利益;
(3)保护的原则;
1)农业不用特别保护;
2)当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时,不用保护;
3)刚起步且存在强大竞争对手的工业才需要保护;
4)时间不应超过30年,若过期仍未能发展起来的应该放弃保护;
(4)保护的初期国家会因此受一定的损失,但从长远利益看,可为一国的生产力提高带来好处;
(5)要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关税政策)来实行保护;
(6)小国难以实行贸易保护。
(1) 穆勒标准
强调被保护产业的未来成本优势
(2) 巴斯塔布尔标准
强调保护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比较
(3) 坎普标准
强调产业的带动效应(社会效应),规模经济
9、实施倾销的条件形成持续性倾销的条件有三个:
(1)市场是不完全竞争;
(2)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弹性不同;
(3)国内和国外市场完全隔离。
10、举例说明抵补套利和非抵补套利交易
套利交易是指投资者利用不同国家利率的差异,套取利差的一种外汇交易方式。
根据套利风险偏好不同,又可分为抵补套利和非抵补套利。
英国一年期利率5%,美国10%,两国即期(年初)汇率为GBP1=USD2,银行报价1年期汇率为GBP1=USD2.05。
英国投资商拥有1000英磅对两市场投资年末收益:
(1)抵补套利
英国投资商拥有1000英磅对两市场投资年末收益:
英国:1000×(1+5%)=1050GBP
美国:1000×2×(1+10%)=2200USD
2200/2.05=1073.17GBP
(2)非抵补套利
英国:1000×(1+5%)=1050GBP
美国:1000×2×(1+10%)=2200USD
如果两国年末汇率不变,则英国投资商可得1100GBP。
11、雷布琴斯基定理
Rebcynski定理
定理内容: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某种要素的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生产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生产下降。
商品相对价格不变假定: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我们前面所学的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的关系,可以得出两种要素相对价格不发生变化。
同时,依据西方经济学知识,当生产达到均衡时有产品的相对价格等于产品边际替代率等于生产要素价格比率,即产品的生产函数不变。
假定X、Y产品的生产函数分别为: X=2L+1K;Y=2K+1L
初始条件下两部门要素存量分别为:100L,50K;200K,100L;
则X=50;Y=100
现K增加50个单位;此时两部门产量就会调整:设X,Y产量分别为X1和Y1;
试求X1和Y1分别为多少?
由此,可见X部门产量减少;Y部门产量增加。
12、根据有关理论,试着分析一国是如何制定其关税水平
一国制定关税水平时,应考虑到出口国对进口产品的供给弹性,同时还要考虑到对本国产业实际保护程度,即要从最有关税理论与关税有效保护理论来制定一国的关税水平。
首先,根据最有关税理论,一国制定最优关税水平应在禁止性关税水平和零关税水平之间。
在制定最优关税时,应该根据出口国对进口产品的供给弹性来制定,当供给弹性较低时,可制定较高的关税水平,当供给弹性较高的时候,应制定较低的关税水平其次,根据关税有效保护性,在制定某产品的进口关税时,应考虑到产品的性质和结构。
13、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P129)
14、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P281)
15、重叠需求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的内容
H-O理论:劳动丰裕度高的国家拥有生产劳动密要素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资本丰裕度高的国家拥有生产资本要素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如果两国发生贸易,劳动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资本充裕的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重叠需求理论:当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时,则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
反之,如果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则两国之间重复需要的商品就可能很少,甚至于不存在,因此贸易的密切程度也就很小。
重叠需求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命题之上:
(1)国内需求是其能够出口的前提条件。
(2)影响一国需求水平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收入水平,一国平均收入水平高低决定了
其代表性需求的档次。
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对商品需求档次不同,收入水平可以作为衡量两国需求结构或偏好相似程度的指标。
(3)如果两国之间都有共同需求的情形,称存在重叠需求。
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
16、简述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课件上有)
17、简述进口替代生产要素增长方式对一国贸易条件、贸易方向与贸易规模的影响
如劳动要素增加,将导致劳动要素的价格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下降,外国对本国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进一步增加,导致外国进口商品的数量增加。
如果本国资本密集型商品价格不变,则本国进口数量不变,但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化将导致本国贸易条件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