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公司先进的安全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邦公司先进的安全管理
从1802年创业至今,杜邦公司走过了200多个春秋。在200多年的时间中,杜邦公司虽然决策层更迭数代,员工更换数茬,经营范围也从最初的单一火药制作拓展到今天的综合产品开发,但安全至上的理念始终不曾改变。在当今产业社会中,“杜邦”二字不仅深入人心,而且基本演变成了“安全”二字的代名词。“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迅速就安全问题向杜邦公司提出咨询,足见杜邦公司在安全领域成就之大、地位之高。杜邦公司保持安全业绩长盛不衰的原因固然不一而足,但与其先进的安全理念不无关系。
一、“一切事故均可避免”
“一切事故均可避免”,这是杜邦公司坚定不移的安全理念,体现了杜邦人在安全管理上的远见卓识,并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之所以得以如此,是因为具有三大优点。
其一,“一切事故均可避免”是科学的安全管理理念。既然就某一起事故而言,如果预先采取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完全可以避免。那么,如果我们预先对工作场所、设备等所有工作对象、劳动工具以及人的行为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危险识辨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则无数个可以预防的个体总和,便是所有事故均可避免的结论。
其二,“一切事故均可避免”有助于加强领导层的安全责任感。既然“一切事故均可避免”,那么发生了事故,领导者就必须承担管理失误之责,
因此也就失去了“纯属操作者个人违章”的借口,就应该理所当然地受“株连”。很多事故之所以仅仅惩办岗位人员,而不同时处理决策者和管理者,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在作怪。一旦确立了“一切事故均可避免”,那么领导者就不能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要么杜绝事故,要么就地免官,没有什么“意外”可言。领导者即使仅仅出于保住“乌纱帽”的考虑,也不得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强化管理、杜绝违章、消除隐患,从而防止事故发生。
其三,“一切事故均可避免”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主观能动性。毫无疑问,渲染、提倡“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论调,其实质上就是鼓励人们在事故面前持消极、悲观态度,在安全方面不思进取、束手无策,从而对隐患无动于衷,对违章司空见惯,造成事故的不断发生。
二、“必须发挥出领导作用并做出榜样”
在中国人的思维定式中,一提到领导者的重视,一般总是与宏观决策联系在一起,比如在人、财、物上的支持,决策时的优先考虑等等。其实,这是一种思维定式的错误。在安全方面,领导者需要进行宏观决策,但是在一些小事情上的示范作用也不可或缺。如果领导者能够对身边的小隐患、小违章视若无睹、无动于衷,自然而然地会给员工留下一种感觉,即“领导不能不讲安全重要,但真正关心的还是效益和产值”,因而会比领导者表现得更为“宽容”,甚至是十倍于、百倍于领导者的“宽容度”。如此,出现“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杜邦公司领导层十分重视在点点滴滴的小事塑造自己重视安全的形象。比如,杜邦公司无论召开什么规模的会议,主持人首先要讲的第一件事情一定是安全出口和紧急逃生的内容,以防不测事件的发生。尽管对于这个会场,领导者及所有参会人员都已十分熟悉,无需再讲也能准确找到出口位置并快速疏散,但杜邦公司并不因此而取消这一会议程序。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且有点程式化的举动,但在员工心理产生的安全动力和潜移默化作用却不可低估。因此,杜邦公司上下注意安全蔚然成风,事事、处处首先想到安全。杜邦人对此感到自豪,用他们的话来讲:如果杜邦公司仅能达到美国工业安全的平均指数,杜邦公司每年就要损失10亿美元。
三、“把安全视为所从事的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杜邦公司安全管理之严格,已经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比如,进入微机室,就必须戴上安全防护镜,否则就是违章;工厂每一个出入口的上方都必须有指示灯并能保持长明;每个车间都安装有安全沐浴器,包括紧急冲淋器、洗眼装置;杜邦上海公司针对农药生产的特殊性,对员工的工作服的存放、清洗和废旧制服的处理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严格规定员工不得将工作服带出厂外。杜邦人自豪地说:杜邦员工上班比下班还要安全10倍。
杜邦人安全意识之强,似乎到了“神经质”的程度。如杜邦人进入餐厅就餐,如果餐厅是2层以上的建筑,杜邦人一般都会选择一层餐厅且离出口较近的位置。即使是员工在家中做家务受了伤,也必须向企业汇
报。有人曾笑侃地总结说,“扶着扶手上下楼梯的人,一定是杜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