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新校门设计构思
校园大门建筑分析方案
![校园大门建筑分析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54aa3d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f.png)
校园大门建筑分析方案校园大门是学校的建筑门户,它不仅是学校的形象窗口,同时也承担着重要的功能性任务。
它在学校建筑中的位置和作用非常重要,不仅需要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更需要能够满足学校的功能需求和安全要求。
因此,对校园大门的建筑进行分析和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校园大门的建筑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校园大门的位置和布局。
校园大门应该位于学校的主要进出口处,以方便学生、教职工和来访者进出学校。
同时,校园大门的布局应该考虑到交通流量和人流量的合理分配,以确保校园大门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其次,在校园大门的建筑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校园大门的建筑形式和风格。
校园大门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应该与学校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以呈现出学校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例如,可以采用传统的中国园林建筑风格,或者结合现代建筑元素创造出独特的校园大门形象。
除了建筑形式和风格外,校园大门的建筑材料也需要进行分析和选择。
校园大门的建筑材料应该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以应对恶劣的天气条件和外部破坏。
同时,建筑材料的颜色和质感也应该与学校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以达到美学效果。
此外,在校园大门的建筑分析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校园大门的功能需求和设施配置。
校园大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校园的进出管理和安全控制,因此,我们可以在校园大门中设置安全设备,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安全门禁系统等。
同时,校园大门还可以设置学校标识和校园导览设施,以方便进出学校的人员获取信息和导航。
最后,在校园大门的建筑分析中,我们还需要考虑校园大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校园大门应该与周围的建筑环境相和谐,以营造出开放、友好的校园氛围。
同时,校园大门的建筑还应该与周围的景观和绿化相协调,以增加校园的美观性和生活气息。
综上所述,校园大门的建筑分析方案需要考虑校园大门的位置和布局、建筑形式和风格、建筑材料、功能需求和设施配置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分析,可以打造出具有美学价值、功能性和安全性的校园大门,为学校营造一个宜人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大门建筑设计的思考青岛泰林工业园大门设计
![大门建筑设计的思考青岛泰林工业园大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40f5dd428ea81c758f57888.png)
区#用上下透空的隔断式的实墙划分以满足其私密性#同时 也满 足其采 光和 通 风 的 要 求#另 外 还 设 有 专 门
的 通 风 管 道 直 接 通 向 室 外 &在 角 部 起 到 平 衡 构 图 的 作 用 $图 @%&
!&#" 空 调 机 的 处 理
对于这样的 小 型 建 筑#外 挂 空 调 的 处 理 是
%<./87?/)475Z.Z5,1-;,$3+65:;75Z5,:$-.%5]Z5,15-651-;7535:12-1-2$/;752.;5$/.-1-3+:;,1.%Z.,M .-331:6+::5:;75_.<:;$1-;52,.;56,5.;191;<_1;7;75K$35,-;1K5:& D-3@482.)2.;5#1-31913+.%1;<#6,5.;1$-
个 难 题#所 以 在 休 息 室 的 正 上 部 屋 面 设 一 圈 女
儿 墙 #空 调 机 置 于 其 中 #既 起 到 了 对 空 调 的 遮 挡
作 用#又 对 方 盒 子 所 容 易 形 成 的 单 调 感 觉 有 所
突 破 #将 形 象 与 实 际 用 途 结 合 在 一 起 #一 举 两 得
+,-%8?,;/-?/1879W-.;A=45M7/-.
E$+P71Q2$+=#T.$D71Q^1.$!#Y51R.-Q<.-!
!=&V7.-27.1B,671;56;+,.%E5:12-a-:;1;+;5$/D71-.D$-:$%13.;53F-21-55,1-2D$&[;3&#V7.-27.1!(((==* !&V67$$%$/B,671;56;+,5#01-23.$4567-$%$216.%8-1$95,:1;<#01-23.$!""(>>"
跟着校徽去打卡(上)
![跟着校徽去打卡(上)](https://img.taocdn.com/s3/m/15dbcf4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7.png)
每所大学都有承载着学府精神文化的老建筑,而这些建筑的剪影,往往是校徽设计的最佳素材。
这些经典建筑在岁月的洗礼和打磨中与一代代学子心手相连,见证了大学办学发展的风雨历程,成为学子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想知道校徽上的建筑背后都蕴藏着哪些传奇故事吗?走,让我们跟着校徽去打卡吧!●苏苏跟着跟着校徽校徽去打卡去打卡老图书馆武汉大学的早期建筑,如老图书馆、文法学院、老斋舍等,气势恢宏,布局精巧,大开中国高校建筑之先河。
其中,老图书馆最有故事可说。
1928年,李四光在武汉大学建校的筹备会上提出,新建大学必须体现人文精神。
而图书馆正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代表。
因此,对于图书馆的建设,无论是选址还是设计建造,学校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这座建成于1935年的图书馆位于校园中轴线上、狮子山顶,是学校的制高点。
图书馆建筑呈“工”字形,整体外观为中国传统宫殿式风格,顶部塔楼为八角重檐、单檐双歇山式,形似皇冠,孔雀绿琉璃瓦,飞檐画角,龙凤卷云,完整地体现出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庄严;内部则采用了西式的回廊、石拱门、落地玻璃等建筑元素,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武汉大学已启用新的图书馆,而这座美轮美奂的老图书馆则作为校史馆和报告厅投入使用。
尽管已不再用于藏书,但这座老图书馆对武汉大学师生们而言,早已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以及精神的殿堂。
武汉大学现行校徽的主体图案即取自老图书馆的造型。
行走在兰州大学(以下简称“兰大”)校园里,学子们有意无意之间总会往积石堂的方向投上一眼。
如果说校园是兰大的身躯,那么积石堂就是学校的心脏。
积石堂是兰大本部的图书馆,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1909年。
1946年以后,学校修建了一座二层独立馆舍,正式定名为“积石堂”,它不仅是兰大的标志性建筑,还一度成为整个兰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积石堂以大禹治水“导河积石”的积石山命名。
《山海经》认为,积石山是黄河之源,黄河又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而兰大正位于黄河之滨,每日离不开黄河水,因此学校以“积石”之名警示学子们要“饮水思源”。
学校门口建筑设计理念
![学校门口建筑设计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5094fa7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3.png)
学校门口建筑设计理念
学校门口是学校的门面,也是学校文化的象征。
一个优秀的学校门口建筑设计,不仅要体现出学校的历史底蕴和现代气息,更要展现出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内涵。
首先,学校门口建筑设计应该融合学校的历史和现代元素。
学校作为一个有着
悠久历史的地方,其门口建筑应该能够展现学校的传统和文化。
可以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学校的校训、校许、校歌等元素,让学校的文化内涵得以展现。
同时,也要注重现代元素的融入,采用现代的建筑材料和设计手法,使学校门口建筑不仅具有历史感,更能展现出学校的现代气息。
其次,学校门口建筑设计应该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
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的
灵魂所在,它包含了学校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在门口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建筑形式、装饰元素等方式来展现学校的教育理念,例如可以在建筑中融入教育的标志性元素,或者通过建筑的造型来表现学校对于教育的追求和理念。
最后,学校门口建筑设计应该能够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
学校的文化内涵包括
学校的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和学术文化等方面。
在门口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建筑的装饰、雕塑、园林等方式来展现学校的文化内涵,让学校的门口建筑成为学校文化的载体和展示窗口。
总之,学校门口建筑设计理念应该是融合历史和现代、体现教育理念、展现文
化内涵的设计。
只有这样,学校门口建筑才能成为学校的一张靓丽名片,吸引人们的目光,展现学校的魅力和骄傲。
校门设计案例
![校门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29e497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9.png)
校门设计案例校门设计案例一、项目背景这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学,坐落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是当地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方打算对校门进行重点设计改造,以凸显学校的形象和文化内涵。
二、设计理念1.简约大气。
设计师将校门打造成简约大气的造型,去除繁琐和复杂的细节,通过精简的线条和色彩,突出校园的庄重和肃穆。
2.复古文艺。
在整体设计中融入一些复古元素,比如两侧加装鸟居、滚花等图案,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和底蕴。
3.科技感强。
加强校门的智能化和科技感,在校门上加装传感器和科技设备,如太阳能灯光系统和语音提示系统,以便于校园安全管理和服务学生生活。
三、设计特点1.参照传统。
校门设计是参照传统布局和形式,对传统风格进行升级和优化。
设计师将雕刻和干细的造型重新演绎,以表达对传统的尊重和感激。
在设计上注重传统文化细节和底蕴。
2.多元融合。
融合当代技术和表现形式,设计师在校门上加装了多个功能模块,如传感器、智能照明、语音提示等,使整体设计更加智能化和科技化。
3.彰显特色。
校门设计展现出校园文化和特色,采用独特的线条和色彩,呈现出校园的庄重和肃穆。
在校门上加装校徽等元素,以突出校园的形象和特色。
四、实施方案1.开展方案策划。
制定细化方案,明确设计师和工作人员的任务分工以及实施时间表。
2.开展预设计。
组织专业人士对校门进行调研,制定初步的校门设计方案。
3.进行设计方案评审。
将初步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定校门最终设计方案。
4.实施施工。
根据最终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5.落成验收。
在校门竣工之后,进行验收和调试工作,确保校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五、预期成果1.校门设计符合校园文化内涵,彰显学校特色和形象。
2.校门智能化设备到位,实现校园管理和服务的科技化和智能化。
3.校门区域的治安管理得到了加强,学生活动的安全性得到了提升。
4.校门设计成为校园的新标志,凸显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
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https://img.taocdn.com/s3/m/abde4a16ff00bed5b9f31d14.png)
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逐步制度化、规范化【摘要】随着我院入学新生的增多,新生的入学教育就成了我院学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本论文从现在90后学子的特点出发,简明、深刻的阐述了如何从根本上转变成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
本文也系统的阐述了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是从专业教育、大学生涯规划课程和健康心理教育进行入学教育,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独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怎样完美地开启大学生的新生活,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工作,让独立学院学子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顺利地完成学业,为大学毕业就业做好准备,使自己学有所获,新生入学教育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一、把握90后学子的特点,探索一条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新生教育之路独立学院的90后学子大部分具有以下特点:(1)知识面广,但自主能力差,过度依赖网络;(2)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强,但理论学习差,团队意识薄弱;(3)思想开放,性格热情,但行为习惯差,想法做法容易片面和偏激。
为了对刚刚跨入大学校门并处于人生重要转折点的大一新生给予及时而科学的指导,使大家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熟悉并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人格、完善道德修养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断地摸索,将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并将其纳入了大学生的常规教育教学体系成为了必然。
二、以逐步完善的新生教育体系为框架,为后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性。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新生教育工作起步较早,现已逐步呈现了制度化与规模化的模式,构建了比较完善和成熟的新生教育体系。
1. 以班主任为核心,建立班主任助理队伍进行辅助班主任队伍是完成学生常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独立学院的班主任大部分是任课教师,负责人数较多,难以将学生进行全面的管理,通过在2007年逐步推广的班主任助理队伍的建立,选拔优秀的在校大学生到低年级任班主任助理,使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增添了活力,也在新生中树立了榜样模范作用,增强新生教育的说服力。
新建学校大门对学生的意义
![新建学校大门对学生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6734986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7.png)
校园环境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环境的美化、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振奋学生精神,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校大门是高校空间序列的起点,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型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近年来对学校文化提升的基本要求。
学校大门的设计充分反映了高校的文化品位,对于中的学校品牌打造和对创新型建设的影响巨大。
创新就是在知识积累和生活、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由一个新颖的创意而产生的,对人们有用,同时又具备可行性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在经验之下我们认为,高校是一个高雅的场所,校门不要用太华丽、轻浮和商业化的材料,更应该要在创新中反映学校校园文化的历史文脉和历史精神,要具有一种历史厚重感。
充分考虑校门的构成元素,校门的职能范围,校门的环境关系,校门的影响因素,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通过高校大门与周边环境、与校园文化、与城市特点、与经济技术之间的关系研究,构建创新型学校校园文化。
作为一所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我们从关心人的角度出发,加强人性化设计;提倡理性化建设节约型高校大门。
成都理工大学交通状况浅析
![成都理工大学交通状况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07486825c52cc58bd6be79.png)
大学校园环境交通状况浅析—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大学校园环境交通状况浅析 (1)—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 (1)0 引言 (3)1 地理位置及现状 (3)1.1校前区交通 (3)1.2校园内部交通路线组织 (4)2校园道路系统规划原则 (4)2.1便捷性原则 (5)2.1.1可达性 (5)2.1.2最短路径 (6)2.2安全性原则 (6)2.2.1“步行者空间” (6)2.2.2校园道路夜间照明与防盗 (7)2.2.3水体和校园交通的有机结合 (8)2.3舒适性原则 (9)2.3.1减速带的设置 (9)2.3.2各地块交通高差处理 (10)2.3.3果皮箱位置的设置 (10)3优化成都理工大学交通状况的几点设想 (11)4结语 (11)参考文献 (12)摘要:本文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分析校园交通环境和人流的相互作用。
通过笔者的长期观察,提出交通系统规划的三条原则。
并由此总结出该校园交通系统存在的一些弊病及改造措施。
关键词:交通状况最短路径步行者空间夜间照明水体与交通、Abstract:In this thesis,analysis of the campus environment and traffic flow interaction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rough the author's long-term observation projected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 planning. And thus conclude the existence of the campus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reform measures in a number of shortcomings.Keywords:The traffic congestion situation Shortest Path Pedestrian space Night lighting Water and Traffic0 引言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全国高校的扩建工作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新校门策划方案
![新校门策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d078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4.png)
新校门策划方案1. 引言校门作为学校的门面,不仅是学校的象征,也是学校与外界交流的窗口。
随着学校的发展,为了与时俱进,提升学校形象,我们计划对学校的校门进行策划和改造。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新校门策划方案,包括设计理念、改造方案和实施计划。
2. 设计理念新校门的设计理念是“现代、开放、友好”。
通过新的设计,我们希望能够展现学校的现代化和开放性,同时也希望可以传达学校友好的教育理念。
2.1 现代现代化的设计风格是我们的核心理念之一。
我们计划将传统的校门设计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出独特而又时尚的校门形象。
例如,我们可以在校门上加入LED显示屏,用于展示学校最新的信息和活动通知。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现代材料,如玻璃和金属,来打造简洁而又有质感的校门。
2.2 开放开放性是我们希望传达给社会的理念之一。
我们计划将校门设计得更加开放,让来访者感受到学校的包容和欢迎。
例如,我们可以将校门的高度降低,让人们从外面看到学校内部的景观。
另外,我们还可以为校门设置观景窗,让过路人可以从窗口看到学校内部的风景。
2.3 友好友好是学校一直倡导的教育理念之一。
我们希望通过新校门的设计能够传达学校友好的形象。
例如,我们可以在校门上设置一个友好的问候语,让来访者感受到学校的热情和友爱。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校门附近设置一个休息区,为来访者提供一个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3. 改造方案根据设计理念,我们制定了以下改造方案:3.1 校门造型我们计划将传统的校门造型进行改造,使其更符合现代化的设计理念。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流线型的造型,给人一种动感和时尚感。
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校门的两侧增加一些装饰,使其更具特色和视觉冲击力。
3.2 材料选择为了实现现代化的设计理念,我们计划使用现代材料进行改造。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玻璃来增加校门的透明感,让过路人可以从外面看到学校内部的景观。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金属材料来增加校门的质感和稳定性。
3.3 设施设置为了增加校门的开放性和友好性,我们计划在校门附近设置一些设施。
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报告(成都理工大学逸夫楼)
![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报告(成都理工大学逸夫楼)](https://img.taocdn.com/s3/m/a5b17c78ee06eff9aef807c3.png)
工程地质勘查设计课程设计逸夫楼勘查报告2014年6月10日星期二目录1 前言........................................................................................................................................................ - 1 -1.1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 (1)1.2岩土工程勘察目的与任务 (1)1.3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2)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2)1.5勘察工作量布置及任务完成情况 (2)1.6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3)2 工程地质条件............................................................................................................................................ - 3 -2.1地理位置 (3)2.2气象、水文 (4)2.3区域地质构造 (4)2.4地形地貌 (4)2.5地层结构 (4)2.6水文地质 (5)2.7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6)2.8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6)3 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 6 -3.1岩土测试成果的可靠性分析及统计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测试成果及统计的评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学楼建筑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楼建筑毕业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13d88f71fe910ef12df88c.png)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绵阳市南山中学多层教学楼设计学生:秦凯学号:***********专业:土木工程班级:2010级09班指导教师:***四川理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二○一四年六月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目录前言 (2)1 工程概况 (2)1.1 区位条件 (2)1.2 现状条件 (2)1.3规划条件 (2)1.3.1 自然主题 (2)1.3.2自然式聚落布局 (2)1.3.3山水意向 (3)1.3.4密度 (3)1.3.5自然景观 (3)1.4设计依据 (3)2总平面设计说明 (4)2.1 绿色生态及人文性原则 (4)2.2 合理原则 (4)2.3以人为本原则 (4)2.4 规划指导思想 (4)2.5 规划结构及组织: 两中心一轴线 (4)2.5.1 规划结构: (4)2.5.2 线形布局、点状布局 (4)2.6 总平规划布局: (5)2.7 人流流线组织: (5)2.8 绿化景观系统: (5)2.8.1园林景观设计的风格 (5)2.8.2景观构思 (5)2.8.3景观框架 (5)2.8.4景观元素 (6)2.8.5植物配置 (6)3 建筑设计说明 (7)3.1设计理念: (7)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3.2 能分区与平面布置: (7)3.2.1平面组成 (11)3.3 竖向交通设计 (13)3.4 建筑主要使用材料 (13)3.4.1外墙1.3.4密度 (13)3.4.2内墙体 (13)3.4.3屋面防水保温 (13)3.4.4卫生间和开水间防水 (13)3.5 建筑主要装修做法: (13)3.5.1墙体 (13)3.5.1.1 外墙 (13)3.5.1.2 内墙 (13)3.5.2楼地面 (13)3.5.3楼面 (14)3.6 立面造型设计: (15)3.7 无障碍设计说明 (15)4 结束语 (18)参考文献 (19)致谢辞 (20)附录 (21)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摘要本建筑为绵阳市南山教学楼,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占地面积约为3800㎡,其中包括绿化面积约1300㎡,结构设计类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数为5层,主体层高3.9m,合班教室层高6.15m,总建筑高度为20.1m,室内外高差为0.45m,无地下室,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墙体材料为200厚混凝土空心砖。
大学扩建后新旧过渡区的更新策略——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
![大学扩建后新旧过渡区的更新策略——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69b5e20c1c708a1294a44f1.png)
'设计大学扩建后新旧过渡区的更新策略——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段懿航籍文静李明警(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四川成都610059)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原地改扩建成为大学校园建设的主要模式之一。
该文以成都理工大学后街片区为例,通过对其区位背景,交通疏散,周边环境,建筑风格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与方案设计,探讨在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大学扩建形成的过渡区如何更好地有机联系新老校园,形成一种文化上的延续,并总结了其更新策略:整体化设计,人性化更新,可持续性保护,以期为校园扩建的后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大学扩建;新旧校园;过渡区;城市更新文章编号:2095-4085(2020)01-0033-021引言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各大高校持续扩招,促进了大学的校园扩张,其扩张主要为原地改扩建、异地建新校区、整体搬迁弃老校建新校三种模式⑴。
原地改扩建可以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并且保留历史传统,无疑是几个模式中的最佳选择。
但在21世纪初,国内缺乏完备的理论指导体系,建设者往往重“量”轻“质”,忽视了校园文化的延续,美观舒适的需求,个性特色的表达,导致新老校区割裂开来。
城市更新,是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因此,对新老校区的过渡空间进行深入分析及改造也是城市更新中的一环,旨在重建大学校园扩张过程中新旧之间的有机联系,并赋予其鲜明的可识别性。
2案例介绍2.1区位分析成都理工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同时处于2.5环,附近有地铁公交站点,出行便利。
学校周边有丰富的商业资源,旅游资源:铁建广场,华都时代,罗兰小镇,东苑商业区。
成都自然博物馆(在建),圣灯公园,东郊记忆,熊猫基地等。
成都理工大学后街片区在建校初期位于北门外,东风渠夹在北门与后街之间,校园扩建后,后街处于新老校区的交界处,并且紧邻后校门。
2.2历史发展后街片区归属于东风渠管委会,早期为居住区背侧,但是随着学校的发展,后街的居民开始拉车占道,将原本不在商用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商业化,后街基金项目:本文系成都理工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课题名称《关于成都理工大学后街片区的改造研究》(项目编号201810616072)。
高校大门快题设计
![高校大门快题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770545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1.png)
高校大门快题设计一、前言高校大门是一个学校的门面,也是学生和教职工进出校园的重要通道。
因此,设计一个美观、实用、符合学校形象的大门快题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设计目的、设计原则、设计要素、设计流程和案例分析。
二、设计目的1.传递学校形象高校大门是学校形象的代表,通过大门快题的设计可以传递出学校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增强学校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2.提升安全性能高校大门作为进出校园的主要通道,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
通过大门快题的设计可以提升大门安全性能,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3.提升使用体验高校大门需要满足师生日常出入需求,因此,在大门快题设计中需要考虑使用体验,使师生更加便捷地进出校园。
三、设计原则1.符合学校文化特色在进行大门快题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学校自身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中,使大门快题与学校形象相符合。
2.实用性强高校大门需要满足师生进出校园的需求,因此,在设计大门快题时需要考虑其实用性,使其便捷、安全、舒适。
3.美观大方高校大门作为学校的门面,需要具备良好的美观性。
在设计大门快题时需要注重其整体美观度,使其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
4.安全可靠高校大门是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通道,因此,在进行大门快题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其安全性能,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其安全可靠性。
四、设计要素1.材料选择在进行大门快题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材料有钢铁、石材、玻璃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其使用环境和功能需求。
2.造型设计造型设计是大门快题设计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
通过不同的造型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
同时,在造型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到其实用性和安全性能。
3.灯光设计灯光设计可以使大门快题在夜间更加美观,同时也可以提升其安全性能。
通过巧妙的灯光设计可以突出大门的主体造型,增强其视觉效果。
4.标识设计标识设计是大门快题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大门设计说明
![大门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91f6bc7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f.png)
大门设计说明几个学校大门的设计说明-一湖南工学院北大门设计构思说明1、设计定位衡酃大道为衡阳市规划中60米宽的城市快车道,连接新火车站与市中心,将是衡阳市最繁华的街道之一,我校北大门位于衡酃大道,将是我校形象窗口,标志性的建筑。
因此在设计理念上要求做大门有气势,有气度,给人予庄重,雄浑之势,为彰显雄浑之势,放弃无顶大门的设计构想,采用有顶大门,结构学校规划的中轴线,对称性构图形成整体布局,同时学校为文化的圣地,应有别一般的建筑大门,建筑元素要能反映文化内涵。
本次设计基于上述设计理念进行设计构思2、设计构思说明本方案原本设计为希腊女神中的自由之翼,因考虑到工程的造价问题,最终确定为圆拱形设计,两侧为抽象化的湖工的H变形体,湖的拼音为HU,H旋转90就是工字,通过抽象变形后,大门整体意象有二,其一如李白诗句中的两岸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宛如两山之间架起的拱桥,其二如一个人伸开双臂,以海纳百川之势迎接全国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两者合在一起的寓意为湖工以开放的胸怀,接纳学子,并将为各位学子起一座通向成功的虹桥。
在拱形的下方悬挂一个纯玻璃体的椭圆柱体,书写校名及校徽,内设灯光,夜晚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一颗夜明珠,寓意工学院的美好未来!本方案构图简单,90米的拱跨气势恢宏。
3、大门构图与学校整体设计风格我校的整体建筑风格为现代式的建筑群,以直线条为主,以突出工科学校的严谨,建筑群的色彩以深色为主,为使校门的视觉与学校整体风格相一致,大门设计全部采用直线条与弧线相结合,即有直线元素表达的严谨,也有流线元素表达创新思维。
用大体积的块体与大面积的玻璃体、挖空,实现虚实对比,使得大门建筑物富有层次,对称性的构图,使得整个大门构图宏大,气度不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大门设计功能大门设计实现人流与车流分开,进出分开,为使得管理方便,在拱内两个张开的双臂中,留有门卫值勤房,值勤房在人流与车流之间,电动伸缩门可以封闭人流与车流,设计功能合理。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校大门及门前区方案设计说明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校大门及门前区方案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e6a935e77232f60ddcca117.png)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校大门及门前区方案设计I.构思说明:1.1引言安东·罗西(Aldo Rossi)说过:类型并不意味着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种因素的观念,这种观念本身即是形成模型的法则。
类型所模拟的总是情感和精神所认可的事物。
由于本项目处于重庆这样一个具山水特色的历史城市,且又属于大学城——一个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地方,因此如何与边界条件契合,与周围大环境对话,如何对小环境扬长避短,如何重视和关注人的自身要求等等,这一系列自然环境、城市文脉、人性关怀的问题,成为设计的立足点和依据。
1.2校大门1.门……界面: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常常采用抽象的表达方式,如国画即是如此。
在古代,建筑方面有时也会采取这种方式,譬如“门”:故宫前的“门”是经过一个序列空间后浓缩的一对华表;唐代皇陵的“门”可以是一对天然的小山——双阙;还有民间常见的牌坊,简单架起的梁柱形成一种抽象的“门”。
本方案关于校大门的整体构思便是基于此种表达方式——一个“抽象的门”,在形式上区别于一般意义的校门,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但在空间界定上的作用丝毫不逊色于普通的门,创建了一个良好的界面,从而给周围的人带来感观和心理上的愉悦。
2.“墙”的概念:就城市景观而言,由于用地四周皆开阔平缓,本设计在此处形成一面“城市墙”,可成为此区的标志。
(可以将它看作古代城门的引喻,也可以当作城市本身的一处景观,一个大型雕塑……)另一方面,就大学城而言,“墙”是一个强有力的界面,无论是在空间划分上还是在对人的精神感观方面的影响上。
3.墙上“孔”、“洞”的寓意:李允禾在《华夏意匠》中提出“在中国的传统设计思想上,对一切的房屋车服礼器等的制作都是采用一种灵活性很大的通用式设计。
”建筑通常由基本单位组合而成,其组合有如中国的围棋,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棋子变化出无穷样式。
本方案在墙上开了大量有规律的孔洞,即是基于这种设计思想的演化。
另一方面,墙上大面积的孔洞,形成某种特定的排列组合,与数码图像有所类似。
2023年大门方案设计说明
![2023年大门方案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fad51d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4.png)
2023年大门方案设计说明2023年大门方案设计说明【1】一、工程概况襄樊学院理工学院拟建于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乡白云村校园总用地面积35.6公顷约534亩。
在校学生规模8000人总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
为满足校区师生就近出行的需要及与周边空间的良好沟通拟在校区靠近三0五省道的一侧建设校区的主大门。
本建筑办公面积440㎡另有不锈钢电动伸缩门及相关校名标志若干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01、《襄樊学院理工学院规划设计方案》02、《襄樊学院理工学院修建性详规》03、襄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供的经城市规划部门同意、市领导批准的校区总平面图04、《襄樊学院理工学院单体设计方案反馈意见》甲方反馈意见05、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三、构思定位大门的建筑单体设计遵循与整个校园整齐划一采取人性化、集约化、生态低碳化的现代校园建筑设计理念。
集合中国传统园林空间特色和汉唐建筑文化内涵以现代手法加以表现。
力图塑造具有以典雅庄重的传统建筑风格为基础以浓郁深厚的地域特色、精简凝练的文化神韵、创新和时代感为主题元素的'校园建筑氛围。
四、平面布局本校区的教学区域以中轴对称的为主要的布局方式大门正是此轴线的起始端点。
校区校门外临三0五省道内临校区主干道满足了校区教学部分的内外交通的需求。
根据大门使用性质和甲方要求大门的主体建筑以两个对称布局的办公用房为主内部功能上设值班、安保和接待的办公。
建筑层数为三层总高度14.8m。
五、建筑形象为了凸显出其性质和与整个学校风格的统一性大门在立面上力求汉唐风格和复古的感觉。
同时在形体上整个呈现庄重稳健的体态在细节处以唐汉风格的雕饰营造一种古朴典雅之美。
并与整个校区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很好的展示了理工学院庄重而浓郁的学术氛围。
六、经济技术指标总占地面积2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0平方米结构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 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自然条件场区基本风压为0.35KN/㎡50年一遇基本雪压为0.4KN/㎡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为C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一组。
成都理工大学校庆策划书
![成都理工大学校庆策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ac037b74caaedd3383c4d399.png)
成都理工大学60周年庆典活动策划书1、活动的背景和缘由60周年校庆是促进学校加快发展的重要契机,是理工人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凝聚人心,展示成就的历史时刻,是理工人展望明天,开拓未来,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
2活动的目的和宗旨成都理工大学自1956年成立以来走过了近60年,在这60年中,一直在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自我塑造。
而2016年是成都理工大学的六十周年校庆之际,借60周年这一契机,总结我校发展的历史经验,展示我校育人成果,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方向,将成都理工大学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宣传出去,是本次校庆的最终目的。
通过前期的有关成都理工大学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调查,了解了学校现有的优点以及不足,并有针对性的展开一系列活动,增强成都理工大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加强广大校友之间的联系,增进和寻求社会各界对学校的了解和支持,使成都理工大学以一个综合性的创新型的富有文化底蕴的学府形象屹立在东方。
3、活动的目标一、通过本次校庆活动,向社会各界传达本校的发展历程、教学成绩,扩大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提升社会的认知度与美誉度。
二、通过本次活动的规模效应,营造出“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与认识,形成荣誉与自豪感。
三、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完善校园的“软件”,编撰校园的校史、构建“文化长廊”等信息交流平台。
四、以本次活动为机遇,向与会的各级领导与师生进行汇报,并聆听相关的意见与建议,完善今后的工作领域,并力取得到领导的满意。
五、借助本次活动,以“学子梦想出发的地方”为主题,加强本校与校友的联系。
彼此关注、支持,营造“校园情怀”“师生情感”的氛围,并为日后的相关校园活动奠定基础。
4、活动的主题活动主题:群贤盈门贺甲子,芝兰满室续新篇5、活动的主轴(框架)三大阶段六大系列1、三大阶段:预热阶段推动阶段庆祝阶段2、六大系列:文化系列——教学开放周活动、调查问卷活动等学术系列——君子教育论坛、教师论坛、管理干部论坛、离退休教师座谈庆典系列——《竹林十年》系列专题比赛、十年华诞庆祝大会、文艺汇演宣传系列——专题片、宣传画册、成果展板、专题网页等校友系列——校友回校作报告筹建系列——校园文化建设、校史展览馆6、活动的策略学院将秉持“热烈、节俭、人文、创新”的原则,以学术活动为主,开展庆典活动;秉承“穷就于理,成就于工”,弘扬“文以载道,法行无疆”。
新时期研究型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思考——以东方理工大学校园规划为起点
![新时期研究型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思考——以东方理工大学校园规划为起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9acef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6.png)
180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4.03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思考新时期的大学校园建筑如何满足社会对教育发展要求,更要深入研究大学校园规划与社会、师生间的联系,建造低碳、绿色、节能、智慧的大学校园,促进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1]。
这才是设计师的使命和目的。
1 新时期大学教育理念和东方理工大学新时期高等教育正在经历时代变革——从独立学科到交叉融合,从学习共同体到创新共同体,都带来办学模式、学习方式、空间范式的深刻变化。
东方理工大学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创新型高等院校。
学校选址位于宁波甬江北岸,毗邻宁波大学。
基地东西狭长,并被高架、水系、地下管线分割。
校园规划总用地2 300亩(约1.5 km 2),总建筑面积110万m 2,本硕博学生总数1万人。
学校以“科创智芯”为目标,引领甬江科创大走廊。
垂直甬江的中轴连接校园核心与产业核心,并将滨江绿带、高校带、产业带连接为整体,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格局,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校园以“枕水长卷”为特色,顺应河道地脉走向,保留绿廊,理水围岛,变东西狭长的基地劣势为优势。
隔江回望,校园建筑群与水绿相间,描绘出绵延4 km 的滨江画卷,并将助力东方理工成就百年经典的梦想。
2 东方理工大学校园规划设计2.1 多元混合及学科融合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共享理念,校园功能布局跨越1.0版的大分区模式、2.0版的大组团模式,采用不同专业学科、不同年级大融合的3.0版本,形成“一心两团、七星连珠”总体格局。
“一心”指教学科研区,包括位居校园中轴的科教共享核,工、商、理、信四大学院与文博中心和人文社科组合为三个学术岛,分居两侧。
摘要 新时代下,大学校园规划理念正在快速变化,这种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跟随着数字技术革命而来,也深刻影响了师生的日常生活模式。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舒适、共享的学习和生活的校园环境,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重点。
形式美法则在成都理工大学校园中的应用
![形式美法则在成都理工大学校园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888b337a32d7375a41780af.png)
形式美法则在成都理工大学校园中的应用摘要:园林形式美是一种合目的形式,园林是与人类生命活动的目的及人类生存需要的满足相关的形式,而不是与人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种形式。
园林形式美是一种显示了人的创造智慧和才能的具有无限多样变化的形式;关键词:园林、形式、形式美、园林形式美、成都理工大学引言园林设计师的工作是一种创造。
但是,园林设计师究竟“创造”什么,却未必是人们都认真思考过的。
因此,我们的思考一方面要坚守价值理性和价值理想,另一方面又必须深入更现实的层面和更具体的问题。
任何园林都是以一定的形式——某种可见、可赏、可游、可触,具体物质的形态存在的,所以园林的创造势必涉及形式。
但这种形式并不只是某种外在的东西,而更多地涉及“人”的“情感”和“意义”。
让人处于这种形式中时感到美的存在。
一、什么是形式美形式美是不具体的,而园林形式美是具体的,直接诉诸人的感知形式,它既不是对象的物理、化学结构,也不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逻辑结构。
园林形式美是一种合乎规律的形式,园林形式美虽然有主客、内外的关系之分,不能完全等同于客观规律本身,但却是同这种规律相适应的。
园林形式美是一种合目的形式,园林是与人类生命活动的目的及人类生存需要的满足相关的形式,而不是与人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种形式。
因为园林是人类为生存和生存得更好,并寄托人类心灵的现实生活境域。
园林形式美是一种显示了人的创造智慧和才能的具有无限多样变化的形式。
园林形式的创造是人类的欲望、情感、理想的追求,是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
二、形式美的意义及特征1、形式美的意义对形式美法的则探讨,是所有设计学科共通的课题,那么,它的意义何在呢?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
当你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
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4
功能定位
完善校园功能,主要解决交通问题。校门本身最重要的试穿行功,能同时也应 注意对内外空间的分隔和联系,也要体现出学校的美好形象。 内外广场应能满足交大人流和车流的同行,同时又能更充分的体现校园文化。
4
文化定位
门既是建筑群体的外延装修又是独立的建筑,是艺术史上重要的一部分,自古以来 门是建筑物的脸面,由于理工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因此在门的整体设计中应融入成 都乃至四川的本土文化,同时也可加入成都理工大学的特色文化。 校门内外的广场设计更应将本校文化表现出来。
4
景观定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校门形象宜大方简洁,一目了然,景观的美观性应体现在技术和设计方面上,校 门外广场应宽敞,这样可以给人一种豁然之感。校门内广场的设计应更加美观, 能初步体现出成都理工大学的美好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4
其他功能分析 大学校园广场的功能: • 1.大学校园广场是大学校园整体规划结构与环境构成的脉搏。 大学校园的功能分区 ,确定了校园规划之整体大局; •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则解决了各区域之间及区域内部的联系,在校园功能分区与道路系 统确立之基础上,则是各区的建筑群与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规划设计。 •大学校园广场的设计与建筑群的布置,形式,结构息息相关,任何一方的改动和变更 都将对另一方产生互动影响。 •作为校园节点空间的校园广场,往往处于道路主次干道的交叉口,不同功能分区的起 承转折处又或是建筑群的前庭或后庭。 •多个校园广场的统一规划与设计,将使校园空间建立一定内在逻辑性。 • 2.交通联系 大学校园广场充当大学校园道路系统之功能延伸的角色。 •校园广场承担了一定的交通联系任务,其上发生的交通状态有两种形式:一是强导向 性交通,此时校园广场承担大量人流的疏散作用,常位于建筑的前后,平整的铺装地 面有助于人群的流动与进出;二是自由分散性交通,此类广场一般整合着周围的多个 建筑物,使各单体建筑成为一有机统一整体,广场从而成为各建筑之间的联系桥梁, 人流在此间交互穿插,无固定的方向性。
2
理工大学周边分析
地理位置,朝向
理工大学位于成华区二仙桥东 路,理工大学跨二环与三环, 东风渠从校内穿过。 一面为成华大道,一面为成南 高速,背靠成昆铁路
2
理工大学周边分析
重要性,气候,交通
理工大学是成华区重点大学之一
气候成华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空气温暖湿 润,季节分明。区域内多南风或北风,少有东西 风。风力多为1—3级,偶见4级以上大风。 交通情况:以十里店为起点发车7,8,36,113,180 经过十里店站112,20,86,108,902, ww(野中巴)公交402,502,532,14,537 利: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弊:作为五条道路的交汇处,车辆拥堵杂乱
3
校门广场场地分析
现状分析: 校门广场左侧为珙桐学生公寓,右 侧为松林学生公寓,后广场左侧围 国家地质重点实验室,左侧现为荒 地。现要整改区域种植有成片桂花 (友谊林)。 大学校园广场的设计与建筑群的布 置,形式,结构息息相关,任何一 方的改动和变更都将对另一方产生 互动影响
3
校门广场场地分析
利:整个场地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基础 施工,周边为学生公寓和生活区,有利于 师生出行。场地左上为国家地质重点实验 室,利于展示学校特色。 弊:场地本身现为友谊林,成片的植物种 植不利于设计和改造;校门广场周围就是 学生公寓,会使周围显得杂乱,场地中间 一条主路横穿,将其分成两部分,不利于 设计整体的连贯性。
2
理工大学周边分析
成都理工大学周围植被多为大乔 木,行道树及低矮的路边灌木, 漆树,构树,天竺桂等。 对荒地的推测分析,目前成都理 工大学处于扩建新校区时期,荒 地应多为建筑废料以及周围的植 物垃圾等。
2
理工大学周边分析 现要设计的校门广场为新区大门场地的设计,大 学校园的功能分区,确定了校园规划之整体大局 校园道路交通系统则解 决了各区域之间及区域 内部的联系,在校园功 能分区与道路系统确立 之基础上,则是各区的 建筑群与建筑的外部空 间的规划设计。
3
校门广场场地分析
此设计区域位于成都理工大学南面,为学校又 一大门广场,作为新校区校门广场的设计,首 先要有效的分散主校门的人流量,其次要充分 体现学校的文化特色
• 大学校园广场是大学校园整体规划结构 与环境构成的脉搏。 大学校园的功能 分区,确定了校园规划之整体大局
• 作为校园节点空间的校园广场,往往处 于道路主次干道的交叉口,不同功能分 区的起承转折处又或是建筑群的前庭或 后庭。 • 多个校园广场的统一规划与设计,将使 校园空间建立一定内在逻辑性。
4
其他功能分析
3.景观构成 校园广场往往具有相对开阔的空间,拉开建筑的距离,可以为人们提 供充分的视野,并以不同角度去欣赏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充分展示建筑 外观形象及环境形象。同时,校园广场本身经过精心设计,其间辅以适 当的绿化、水体,各种形式的地面铺装,将成为优良的景观。 可见,校 园广场与其周围的建筑及环境是互为经管的关系,站在广场上看建筑时 ,广场为“观看”提供场地,建筑有了表演和展示的舞台;从周围建筑 、道路看广场,广场成为视觉中心与观看对象,建筑物及环境成为广场 背景。 4.交往场所 从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发了多种的校园的社会活动。 校园广场则见证了各色各样的校园活动;上下课的师生,出入办事的校 内外人员,在广场上往来匆匆,人们相互照面而过。若广场设计具有凝 聚力而吸引人门滞留于此,那么散步的,呼吸新鲜空气的,驻足观望的 ,坐在石凳上看书学习的,角落里窃窃私语的人们将给广场带来亲切的 活力,吸引更多的人在开展课余活动、讨论,进一步促进了人际间的交 往及信息交流,如此种种。校园广场如同百货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展台, 各种生动的人际关系再次展示。 《人与空间》一书中这样说:人及其 活动是最能引起人们关注和感兴趣的因素,甚至仅以试听方式感受或接 近他人这类轻度的接触形式,也显然比大多数城市空间和住宅区的其他 吸引人的因素更有价值。户外空间中人的社会活动的积极意义远胜于建 筑或景观本身,而无论建筑环境或广场的设计本身有多么的美观新颖或 标新立异。
3
校门广场场地分析
交通联系
校园广场承担了一定的交通联系任务,其上 发生的交通状态有两种形式:一是强导向性 交通,此时校园广场承担大量人流的疏散作 用,常位于建筑的前后,平整的铺装地面有 助于人群的流动与进出;二是自由分散性交 通,此类广场一般整合着周围的多个建筑物 ,使各单体建筑成为一有机统一整体,广场 从而成为各建筑之间的联系桥梁,人流在此 间交互穿插,无固定的方向性。
1
区域性分析
交通分析
外部交通: 铁路,成都是西南最大的铁路 枢纽 ,成都铁路局是全国18个铁路局之一,营 业里程超过5000公里。 航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中西 部地区最繁忙的民用枢纽机场,中国西南 地区的航空枢纽和重要客货集散地
1
区域性分析
交通分析
内部交通: 公交,成都公交四通八达,且类型众多 地铁,成都地铁是成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国西 部第一座开工建设并运营地铁的城市
1
区域性分析
2
理工大学周边分析
目录
其它功能性分析
新校门广场地域分析
4
3
1
区域性分析
气候分析
成都平原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均温18℃左右。年均降水量在 1000毫米以上,年雨天平均约300天 ,多雾,是中国阴雨天气最多的地区 之一 。
1
区域性分析
气候分析
因平原邻近川西高原山地,深受 山地下沉的冷空气的影响,加之 平原河水大多来自西部高原山地 的冰雪融水,同时,平原上地势 低洼的古河道地区,地下水位高 ,土壤冷湿。故成都平原无论气 温、水温和土温均较低,热量条 件较之四川盆地其他地区稍为逊 色。
1
区域性分析
历史文化与人文分析
巴蜀,又称为四川,指中国西南 部以四川盆地为核心的四川省和 重庆市一带,历史上其范围还包 括与四川盆地文化联系密切的汉 中盆地等地。巴蜀文化是中国四 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所 代表的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个 分支。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 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 巴蜀艺术风格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