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免费景点和公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老北京城的城门“里九外七皇城四”你能都清楚排列出来嘛?

里九:里九中的南面是三个门,正中是正阳门[俗称前门],左边是崇文门[俗称哈德门],右边是宣武门[俗称顺治门],然后北边有还有两个门,东边是安定门,西边是德胜门,再有东面是两个门,北边是东直门,南边是朝阳门[俗称齐化门],最后是西边的两个门,南面是阜成门[俗称平则门],北边是西直门。

外七:南面正中是永定门,左是左安门[俗称江擦门],右是右安门[俗称南西门],东面是广渠门[俗称沙锅门],西面是广安门[俗称彰仪门]。另外在外城与内城东西衔接处附近各有座向北的城门,东是东便门,西是西便门。

皇城四:南面是天安门,北面是地安门[俗称后门],东面是东安门,西边是西安门。

街巷篇--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

明清北京城是三重,从里往外说,第一重是紫禁城,就是现在的故宫,有四门,南门是午门,北面是神武门,东面是东华门,西面是西华门。第二重是皇城,南面是天安门,北面是地安门(俗称后门),东面是东安门,四面是西安门。在南面凸出个帽子城,就是天安门前还有个端门。第三重是京城,南面是三个门,正中是正阳门(俗称前门),左边是崇文门(俗称哈德门),右边是宣武门(俗称顺治门),北边有两个门,东边是安定门,西边是德胜门,东面是两个门,北边是东直门,南边是朝阳门(俗称齐化门),西面有两个门,南面是阜成门(俗称平则门),北边是西直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在京城南边建外城,有七个门,南面正中是永定门,左是左安门(俗称江擦门),右是右安门)俗称南西门),东面是广渠门(俗称沙锅门),四面是广安门(俗称彰仪门)。另外在外城与内城东西衔接处附近各有座向北的城门,东是东便门,西是西便门。

如图,北京里城九个门,外城七个门,皇城四个门(南面的天安门为主门,其他门不算)。

过去,不管是紫禁城、皇城,还是京都城都是早上天明开启,晚上关闭。里城九个门,除崇文门外,其余八个门早开门,晚关门都是敲击一种叫“点”的乐器,崇文门敲种。“点”是铜质,扁平形似朵云,因之称“云牌”,俗名“点”。

话说京城“五坛”

老北京人都知道北京有“五坛”和“八庙”。什么是坛呢?说白了就是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设的台子,多用土和石头等建成。北京是六朝古都,历朝历代的皇上为祭祀设的坛不少,但这“五坛”却非常有名。时过境迁,如今这“五坛”已成为京城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由于老北京的坛不止这五个,加上有的坛现在已改为公园,所以,您如果问现在的北京人,他未准能把这“五坛”说全。前不久,在电视台播放的一个介绍北京历史文化的节目中,一位特邀嘉宾说到这“五坛”时,就把永定门外的先农坛归为“五坛”。显然,这是张冠李戴了。

“五坛”是哪几坛呢?南城的天坛、北城的地坛,东城的日坛,西城的月坛,皇城的社稷坛。从老北京城的版图上看,您会发现这“五坛”是按《周易》的理论设立的,南北东西都是相互对应的。体现了天地日月人的关系。说明古人设坛是非常有讲究的。

里九外七皇城四

老北京有“里九外七皇城四”一说,这些数儿指的是城门。想当年,北京的城有四道,每一道都有城墙和城门。先说最里边的紫禁城,就是现在的故宫。紫禁城有四个门,南边的是午门,北边的是神武门,东边的是东华门,西边的是西华门。第二道城叫皇城。前些天,人们在西黄城根进行市政施工时,挖出了当年城墙的墙基,曾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皇城在内城的中央,明成祖永乐四年,在元宫故址改建,也有四门,南边的叫承天门,北边的叫北安门,东边的叫东安门,西边的叫西安门。清朝顺治八年,把承天门改为天安门,北安门改为地安门。皇城在民国初年因市政工程便开始拆毁。内城的大体方位就是现在地铁环线的位置,南面有三个门,正中是正阳门,俗称前门,东边是崇文门,过去叫哈德门,西边是宣武门,从前叫顺治门。北面有两个门,东边是安定门,西边是德胜门。东面有两个门:东直门和朝阳门,过去叫齐化门。西面也有两个门:阜成门,过去叫平则门,西直门。北京划定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主要集中在内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在京城南边建了外城。外城共有七个门,即左安门、右安门、永定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您从这些城门的设立和名称上,就能看出当初北京城的设计者对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上是极其考究的,一切都是按照古代“城”的定制来设计的,北京的“五坛”,实际上也是照着这种规矩来设的。

社稷坛在中山公园

社稷坛,在中山公园内。一般的北京人都知道中山公园,但是往往把社稷坛给忽略了。

社稷一词中的社,指的是土神,稷,指的是谷神,中国的古代是农业大国,人们把土神和谷神看得相当重要,古代的帝王都祭社稷,后来,社稷成了国家的代名词。

古人一般是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祭祀社神。这一天也叫“社日”。早年间“社日”是一个重要节日,除了祭神,祈求丰收年景,乡邻之间还要聚会宴饮。

祭社要立社坛。皇上给自己立的社叫“五社”,皇上给老百姓立的社叫“大社”。“五社”按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坛顶分东、南、西、北、中五个部分,铺着青、红、白、黑、黄五色泥土,象征着五方的土地。您现在在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依然能看到这五色土。

社稷坛是中山公园的主体建筑,坛是用汉白玉石砌成的正方形二层平台,坛中铺五色土。1925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后,曾在此停灵,1928年,更名为中山堂。每年的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都要在此举办纪念活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于民国三年(1914年),把社稷坛改为中央公园,是京城最早向公众开放的公园之一。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为中山公园。

天坛原来是两个坛

人们一说到天坛,必然会想到祈年殿,好像祈年殿就是过去皇上祭天的地方。其实,这是不对的。您也许不知道,天坛,不是一个坛,而是圜丘坛和祈谷坛两个坛放在一起的总称。

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跟社稷坛是同一年建的。它最初叫天地坛。当初,天坛有两道坛墙,分为内坛墙和外坛墙。圜丘坛,也叫祭天台,是天坛的主要建筑,是明清两代皇上举行祭天大礼的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天坛是圜丘坛。祈谷坛在内坛的北部,坛面正中是祈年殿,初名大祀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为圆攒尖顶的三重檐圆形大殿,当时祈年殿的三层檐为三色瓦,从上至下依次为蓝,代表昊天;黄,代表皇帝;绿,代表百姓。清乾隆年间再次整修,才把三层檐瓦一律改为蓝色。象征着天。

天坛在1961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解放以后,北京市政府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葺和绿化,现在已成为京城旅游胜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