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院前急救与转运

合集下载

休克的应急处理范本

休克的应急处理范本

休克的应急处理范本休克是一种危急的病症,在急救过程中的应急处理举足轻重。

以下是休克的应急处理范本,旨在提供一种清晰、简洁的指导,以便在紧急情况下便于操作:1. 快速评估:立即迅速评估患者的状况,包括意识、呼吸、血压、心率和皮肤状况等关键指标。

注意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例如面色苍白、冰冷的皮肤、出汗等。

2.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向急救中心报告休克症状,并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和休克的原因等。

3. 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将患者头部后仰,清除喉咙中的任何障碍物,并确保患者的呼吸正常。

4. 保持体位:将患者置于平躺位,如果可能,在抢救期间将下肢抬高约30度,以促进血液回流。

5. 维持循环:如果患者心脏停止跳动,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6. 控制出血:如果休克的原因是失血,迅速控制出血源,例如施加压迫止血带或直接压迫出血部位。

7. 补充液体:如果休克的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迅速进行静脉输液,以补充体液。

一般情况下,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林格液)是首选。

8.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于休克病人,可能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循环。

血管加压素或多巴胺等药物可以用于增加血压和心输出量。

9. 氧气治疗:给予患者供氧,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氧气。

10. 引流尿液:如果患者出现尿潴留的症状,必要时施行导尿。

11. 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以及记录任何变化。

12. 交通安排:对于休克病人,确保及时、高效的转运,以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13. 安抚患者及家属:在急救过程中,要做好心理安抚工作,保持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鼓励。

14. 接受进一步治疗:一旦患者到达医院,医护人员将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以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

休克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病症,需要迅速而准确的应急处理。

以上范本提供了一种简洁而有效的应急指南,以帮助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对休克病人进行有效的救治。

危重病人在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注意事项

危重病人在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注意事项

危重病人在院前急救及转运中的注意事项方园;徐捷【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院前转运时的措施、途径、时间、环境等注意事项,为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转运途中的风险,提高危重患者救治存活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统计该市120急救中心近三年来转送的62名危重病人,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对危重患者转运时的抢救措施、时间等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该组62例病例在指挥中心接到求救电话后均立刻于附近站点派车前往,最长30 min到达事发地,最快10 min到达转运目的医院,其中30 min内到达转运目的医院10例,所有患者均成功转运至目的医院。

所有复合伤病人均根据伤情妥善固定和转运,未发生1例二次损伤。

结论及时的转运、正确的抢救措施、完善的设施、充分的预案和评估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otes including measures, ways, time and environment in the transport for critical pa-tients before admission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reducing the risks of patients in the transport way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survival rate of critical patients. Methods The general data of 62 cases of critical patients transported to our e-mergency center in recent three year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key links of emergency measures and time of critical patients at the time of transport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The command center immediately sent a car to pickup patients after a call for help, and it took half an hour to reach the scene at most, and 10 min to the targeted hos-pital at least, 10 cases reached the targeted hospital within 30 min, and all patients with combined injury were properly transported according to their wounds, and the secondary injurydid not occur to anyone. Conclusion Timely transport, ac-curate rescue measures, perfect facilities and adequate plans and evaluation are the key to success.【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年(卷),期】2016(013)029【总页数】3页(P168-170)【关键词】危重病人;院前急救;转运;注意事项【作者】方园;徐捷【作者单位】扬州市急救中心,江苏扬州 225003;扬州市急救中心,江苏扬州225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急危重症病人转运是指急救中心在接到紧急呼救后,由专业经验丰富的专职接诊医生、护士到达现场紧急救治并转送回院治疗的过程[1]。

创伤院前急救最新指南

创伤院前急救最新指南

创伤院前急救最新指南
1. 现场评估和环境控制
- 快速评估现场环境,确保自身和伤员的安全。

- 如有必要,请求专业救援人员支援。

2. 伤员初步评估
- 检查伤员意识状态,呼吸和循环。

- 如果伤员无意识、无呼吸或无脉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

- 控制任何明显出血。

3. 伤情评估
- 进行头到脚的体检,查找任何潜在的生命威胁性创伤。

- 关注开放性伤口、骨折、内出血迹象等。

4. 伤员处置
- 维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简单气道管理。

- 对重度出血进行止血包扎。

- 固定骨折,尽量减少进一步损伤。

- 预防休克,保持体温。

5. 准备运输
- 根据伤情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 继续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CPR。

- 向接收医院报告病情,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

6. 特殊情况处置
- 燃烧伤:冷却灼伤部位,覆盖无菌敷料。

- 中毒:了解中毒原因,给予相应处置。

- 溺水:进行CPR,根据情况进行其他处置。

以上仅为基本指南,院前急救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急救设备使用,并遵循当地急救规程。

保持冷静、高效是关键,因为每一分钟都可能拯救生命。

休克的急救措施

休克的急救措施

休克的急救措施
标题:休克的急救措施
引言概述: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威胁性疾病,常见于严重创伤、失血过多、感染等情况下。

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下面将详细介绍休克的急救措施。

一、快速评估患者状况
1.1 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是否清醒,能否与人交流。

1.2 检查患者的呼吸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症状。

1.3 检查患者的循环状态:观察患者的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2.1 将患者放置在平躺位置,抬高患者的下颚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2.2 如有呕吐物或异物阻塞呼吸道,及时清除。

2.3 如患者呼吸困难,可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器辅助呼吸。

三、控制出血
3.1 高度怀疑休克患者有失血情况时,应立即控制出血源。

3.2 使用压迫止血法,如包扎、压迫等,避免出血过多加重休克。

3.3 如休克患者有明显失血,应及时输血以维持循环。

四、保持体温
4.1 休克患者常伴有体温下降,应及时给予保暖措施。

4.2 使用保温毯、热水袋等方式保持患者体温。

4.3 避免患者受凉,加重休克症状。

五、输液维持循环
5.1 休克患者往往伴有循环衰竭,应及时输液维持血容量。

5.2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输液液体,如晶体液、胶体液等。

5.3 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循环指标,调整输液速度和量。

结论:休克是一种危急疾病,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对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希望以上介绍的休克急救措施能帮助更多的人有效救助休克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

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有效衔接工作制度为保障我院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之间“绿色通道”的有效衔接,根据卫生部有关文献精神并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院前急救:1、调度室在接到求救信息后迅速发出调度指令(1分钟内),院前急救组(120救护车的医、护、驾)人员接到指令后应快速出诊(小于5分钟),院前急救应规范施行一系列必要的尽力、合理救治解决措施。

2、从急救现场到急救车途中的搬运过程严密监护、积极急救和解决,急危重病人在转运至医院的途中应向伤病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告知谈话。

3、转运过程中应事先将病情电话告知急诊科值班医生,急诊科内值班医护人员应提前做好抢救相应准备工作;如因病情危重、涉及多专业学科的伤病情、伤病者涉及多人等情况需其他专业学科协助解决或须进行紧急手术的,转运途中应及时告知相应科室做好协助抢救及紧急手术准备;院前急救组时刻与急诊科及相应专业学科保持紧密联系与病人交接,积极协同抢救。

二、院前院内密切配合,形成紧密的无缝连接1、保证院前急救与院内专业学科间的信息互通:及时通报急救病人病情信息:调度室——院前急救组——急诊科及医院内各相关专业学科“三方通话”。

2、病人转送与安顿:危重病人病情及时向院内急诊科通报,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规定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接诊护士、护工、有关医生等在救护车到达时立即接诊,教护车返回院内,做到抢救室的他救设备已启动,需要会诊的相关医师到位,医统各相关多门做好了必要在备。

3、医疗机构阁信息畅通:基层医疗机构向我院转运急危重症感者时,应提前与危诊科或通度联系并通过120院前急数组转运感者;会诊科与调变室随时保持信息畅通。

调度室在初步了解毫者伤痛情、相关专业来位情况拟定允许接纹后,立邮告知完前急数细选行老者转运工作:院前急教组在接受此类患省时应与转运者进行当面交装,如目前病售与特运患者途中的车内监护、急救、解决清能等情况,同到做好登记。

4、院内通通的通畅保证:涉及急诊科急救绿色通道。

休克的院前急救

休克的院前急救

休克的院前急救引言概述:休克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生命危险状况,需要及时的院前急救措施来稳定患者的病情。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休克的院前急救措施。

一、休克的定义和病因1.1 休克的定义:休克是一种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严重病情。

1.2 休克的病因:休克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

二、休克的临床表现2.1 血压下降:休克患者的血压常常明显下降,甚至无法测量。

2.2 心率改变:休克患者的心率可能加快或减慢,这是机体对循环不足的一种自我调节。

2.3 皮肤状况改变:休克患者的皮肤可能苍白、湿冷,甚至出现紫绀。

三、休克的院前急救措施3.1 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患者可能存在呼吸困难,应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头后仰法、吸痰等。

3.2 给予氧气:氧气是休克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通过面罩或导管给予高浓度氧气。

3.3 寻找出血源:失血性休克是常见的休克类型,应及时寻找出血源,如止血带、压迫止血等。

四、休克的液体复苏4.1 快速静脉通路建立:在休克患者中,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途径进行。

4.2 补液:液体复苏是休克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给予晶体液或胶体液。

4.3 监测液体复苏效果: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及时调整液体输注速度。

五、休克的转运准备5.1 病情评估:在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意识状态、血压、心率等。

5.2 病情稳定:在转运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的病情稳定,如继续给予氧气、监测生命体征等。

5.3 与医院联系:在转运前,应及时与目的医院联系,告知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措施,以便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结论: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情,院前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寻找出血源等措施,以及液体复苏和转运准备,可以有效地稳定休克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急危重症护理》02第二章 院前急救

《急危重症护理》02第二章  院前急救

《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案课题:院前急救教学目的:1.识记紧急呼救、现场评估、检伤分类的内容和方法。

2.识记现场和途中救护的措施和要点。

3.理解检伤分类和现场救护的原则和意义。

4.理解途中运转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5.学会应用伤情评估和检伤分类的常用方法。

6.学会应用急救技能现场救护院前常见疾病。

课型:新授课课时:本章6个项目,安排6个课时。

教学重点:认识现场呼救、现场评估、检伤分类、现场救护、伤病员转运以及途中救护的重要性;掌握现场呼救的内容和方法;熟悉有关急救通讯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伤情评估的方法;掌握常用检伤分类的方法;掌握各种院前急救的现场救护的重点;了解我国院外转运的现状及困难;掌握途中救护实施前的物品及伤病员准备。

教学难点:能写出重要概念的外文缩略语及中文意译;掌握伤情评估的流程;能为伤病员佩戴正确的标志;能有效实施各种院前现场救护措施;了解我国院外转运使用的工具及相关法律,常用的设备和药物;掌握途中救护的一般治疗和成批伤救护。

教学过程:1.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2.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完成每章后的思考题。

板书设计:药物,防治感染。

⑨对中毒的伤病员,及时注射解毒药物或给予排毒素药物处理。

2.现场救护的程序①根据现场伤病员情况,应协助医生对伤病员的伤情或病情进行初步评估,要求迅速、准确。

②立即实施最紧急的急救措施,如对气道梗阻的伤病员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对心搏骤停的伤病员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必要时可在现场实施紧急手术,尽可能稳定伤情或病情。

③稳定伤病员的情绪,减轻或消除强烈刺激对其造成的心理反应。

对于创伤而言,急救5项技术是重点,它们分别为有效的通气、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二、常见的急症症状、体征及处理(一)休克1.判断要点引起休克的病因各有不同,但其病理生理变化大致相同,临床表现相似,主要为:①反应迟钝,意识异常,神志模糊和昏迷。

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护理

的急 救体
术及 应 急应 变能 力 。严 重 创 伤 合 并 休 克 患 者 , 病 情 极 为 严
重, 随时可 能死 亡 , 必 须 争 分 夺 秒 地救 治 。院 前 急救 人 员 应
1 临床资料 1 . 1 一般 资料 本组 3 6例 , 男2 4例 , 女 1 2例 ; 年 龄 7—6 8岁 。车祸 伤 2 1
争取 在 3 0 mi n内赶 到事 故现 场 , 根 据 病情 及 现 场 条 件 , 就 地
救治 ; 救治 过程 中要 建立 静脉 通路 、 保持 呼 吸道 通畅 、 及 时转
诊等 。
例, 工地塌方 4例 , 施工处 高处 坠落伤 4例 , 多处刀砍 伤 3例 , 烧 伤 2例 , 爆 炸伤 3例 ; 颅脑损伤为主合并其他 伤 1 0例 , 胸部创 伤 为主合并其他伤 5例 , 腹部创伤为主合并其他伤 3例 , 骨盆骨折 合并其他伤 5例 , 四肢开放性损伤为主合并其他伤 8例 , 多发性
肋骨骨折并合血气胸 5例 。
1 . 2 程度判断
2 . 2 迅速 进行 伤情 判 断
应力 求简 单 、 迅速 、 准确 , 查 体力 争 全 面 , 争取在 1 0 mi n 内完 成 。迅 速判 断 有无 威 胁 生 命 的 征 象 : ①休克 : 常 为 大 失 血所致 的。临床 表 现如 意识 淡漠 、 烦 躁 不安 、 皮肤 湿冷 、 心 率 加快 、 血 压 下降 、 尿量减 少 等 , 在无 严 重外 出血 可见 时必 须 考 虑胸、 腹 内脏 的损 伤 、 骨 盆骨 折 、 四肢 长骨 骨折 等 。② 呼吸 困 难: 头、 面、 颈部 的损 伤 , 多发 肋 骨 骨 折 、 连枷胸 、 血 气 胸 均 有 可 能 引起 呼吸 困难 。③ 意识 障碍 : 常 由于颅脑 外 伤 所致 。脑

休克的急救措施

休克的急救措施

休克的急救措施
标题:休克的急救措施
引言概述: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常见于急性疾病或创伤后,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

因此,了解休克的急救措施对于急救人员和普通民众都至关重要。

一、快速评估患者状况
1.1 检查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
1.2 观察患者的皮肤颜色和温度
1.3 询问患者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感
二、保持患者通畅呼吸道
2.1 保持患者头部处于正中位置
2.2 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或异物
2.3 如果患者有呼吸困难,可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器辅助呼吸
三、保持患者循环稳定
3.1 保持患者体位低头低脚
3.2 给予患者足够的液体补充
3.3 如有条件,可进行血压监测和静脉输液
四、控制出血和感染
4.1 如果患者有出血情况,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4.2 防止感染的发生,保持伤口清洁
4.3 如有必要,给予抗生素治疗
五、紧急转运至医院
5.1 尽快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院准备
5.2 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继续对患者进行监护和护理
5.3 在转运途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结论:休克是一种危急情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休克的急救方法,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医院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流程

医院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流程

医院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流程创伤性休克是指由于机体遭受严重创伤后如挤压伤、撕脱伤、冲击伤等致伤因素后,引起的内脏、肌肉组织及神经中枢损伤,直接或间接导致组织器官灌注异常,组织细胞缺氧及器官功能异常的病理生理过程。

合并创伤性休克往往提示伤情危重,及早明确休克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是创伤性休克急救的要点。

(一)创伤性休克的伤情评估1.尽早明确休克原因:通过急救现场询问目击者,勘察现场环境及查看患者伤情等方式初步推测休克原因。

如致伤因素有内脏损伤的可能,或肉眼可见活动性出血,严重骨盆骨折及烧伤等,应首先考虑失血性休克,此类是创伤性休克的最主要类型。

如合并胸部损伤、大量血气胸,连枷胸,张力性气胸及心包压塞、心肌挫伤等,应首先考虑心源性休克,此类在胸部创伤的患者中最为多见。

如有头部及高位脊柱外伤史,同时合并神经系统查体阳性体征等,应首先考虑神经源性休克。

此类在颅脑及高位脊髓损伤中最为常见。

感染性休克一般发生于创伤治疗的后期,与机体免疫力底下,耐药菌感染及创伤坏死组织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

在分析休克原因的同时,需时刻警惕多种休克因素并存的情况,如神经源性休克合并失血性休克等,以免延误诊治。

2.现场伤情评估:器官功能是评估创伤性休克程度及评判预后的直接标准,急救现场环境、人力及救援资源有限,需通过简洁有序的评估方式评估伤情并迅速后送,进一步救治。

包括:(1)意识状态可反应脑组织灌注情况,患者神志清楚,反应良好,说明伤情较轻。

若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表现,说明循环血量不足,若进一步加重,出现神志淡漠、嗜睡等,说明伤情严重。

(2)循环功能判断可从头至脚的顺序判断,如检查伤者面色、口唇黏膜,肢端皮温,甲床颜色,脉搏等情况。

(3)血压血压不是诊断休克的唯一标准,在各种代偿机制作用下,休克早期血压下降往往不明显,容易掩盖病情。

但血压的动态监测对休克患者的病情判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4)尿量尿量是反应肾血流灌注的重要指标,当伤者尿量减少时需警惕失血性休克或急性肾功能损伤。

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院前急救应急预案一、目的。

为了提高院前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制定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的院前急救工作,包括急救车队、急救人员和急救设备的使用。

三、应急流程。

1. 接到急救电话后,急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派遣急救车前往现场。

2. 急救人员在前往现场的路上,与患者或现场目击者进行电话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和现场情况,做好急救准备。

3. 急救车到达现场后,立即进行现场评估和急救处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

4. 如患者情况危急,急救人员应立即将患者转运至最近的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5. 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保持与医疗机构的联系,及时报告患者情况,做好过程记录。

四、应急设备。

1. 急救车应配备急救箱、心电监护仪、自动体外除颤仪等急救设备。

2. 急救人员应配备口罩、手套、急救药品等必备物品。

五、人员培训。

1. 急救人员应定期接受院前急救培训,包括急救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2. 急救人员应熟悉急救车的使用方法和常见急救设备的操作技能。

六、应急演练。

1. 定期组织院前急救应急演练,检验急救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急救设备的完好性。

2. 在演练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提高院前急救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七、监督检查。

1. 医疗机构应建立院前急救工作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应急预案的执行和效果。

2.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医疗机构的院前急救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八、附则。

本预案由医疗机构负责人负责解释和执行,如有修订,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并进行培训。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急性疾病,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创伤性休克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急救护理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创伤性休克的定义1.1 创伤性休克是指由于外伤性损伤导致血容量不足,循环血液动力学改变,继而引起全身组织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

1.2 创伤性休克常见于严重外伤、大手术、严重感染等情况下,是一种紧急情况,需及时处理。

1.3 创伤性休克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二、创伤性休克的病因2.1 失血性休克:外伤导致大量出血,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2.2 创伤性休克:组织损伤导致毒素释放,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2.3 代谢性休克:因休克状态下组织氧供需失衡,导致细胞代谢障碍。

三、创伤性休克的临床表现3.1 血压下降:由于循环血容量不足,导致血压下降,浮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3.2 心率增快:机体为维持组织灌注,心脏加快心率以增加心排血量。

3.3 皮肤湿冷:由于末梢循环受损,皮肤湿冷、苍白,甚至浮现发绀。

四、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4.1 确保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呕吐物、分泌物等。

4.2 控制出血:迅速止血,包扎伤口,输血等措施。

4.3 补液复苏:快速输注生理盐水、血浆等液体,维持循环血容量。

五、创伤性休克的预防措施5.1 安全防护: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安全带、戴头盔等,减少发生外伤的可能。

5.2 及时救治:外伤后及时就医,避免伤势加重导致休克。

5.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反抗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

总之,创伤性休克是一种危(wei)险情况,需要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

了解创伤性休克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急救护理和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急救护理的效果、减少患者病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希翼泛博医护人员和社会大众能够加强对创伤性休克的认识,共同努力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院前急救应急预案一、背景。

院前急救是指在医院之外对急救病人进行紧急救治和转运的急救活动。

在日常生活中,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时常常需要进行院前急救。

为了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和质量,制定院前急救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

制定院前急救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急救行为,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伤亡。

三、应急预案。

1. 院前急救人员的培训和装备。

所有院前急救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急救培训,包括基本的心肺复苏、止血和骨折固定等技能。

同时,院前急救人员必须配备完善的急救装备,包括急救箱、呼吸道管理器材、输液器材等。

2. 应急通讯系统。

建立健全的院前急救应急通讯系统,确保院前急救人员能够及时接收并响应急救呼叫。

同时,应建立与医院急救科的紧密联系,以便及时转运病人。

3. 应急处置流程。

制定院前急救的标准处置流程,包括现场评估、急救措施、病人转运等环节。

同时,规定院前急救人员在不同情况下的处置方法,确保他们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决策。

4. 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院前急救应急演练,模拟各种急救场景,检验院前急救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技能。

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院前急救的应对能力。

5. 应急评估和改进。

建立院前急救应急预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院前急救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更新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以上就是院前急救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些预案,可以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人的伤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院前急救与转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对急性创伤休克病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提高院前急救能力,有效降低死亡发生率。

方法:随机对48例急性创伤性休克的病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情况进行分析,在现场对48例患者的伤情及时评估并实施有效及时的救治方案,在转运病人的途中,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对病人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监测,经过一系列院前急救措施后,对到达医院前病人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通过院前及时急救和转运,48例病人中有41例被安全的送进医院治疗,43例脱险,其中7例发生死亡,2例在赶达现场前已经死亡,2例因在转运中循环衰竭死亡,3例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对于急性创伤休克病人而言,有效及时的急救、转运过程中病情的监测和对病人合理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及时的院前急救和转运可以使抢救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关键词】急性创伤休克;院前急救;转运
最近这些年来,我国的意外事故发生率在不断提高,意外性创伤问题也愈来愈严重,创伤的原因复杂,除了传统的意外事故外,爆炸、
中毒、战争等都会造成突发性损伤[1]。

创伤性休克是各种创伤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它的病情变化迅速,其伤情复杂、复合伤多、伤势急重、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导致创伤性休克的原因是因人体遭受重创而产生剧烈的疼痛,人自身的微动脉就会收缩,受伤部位失血外渗,造成有效循环的血量发生锐减,使细胞发生急性缺氧和代谢紊乱,各脏器功能随之发生障碍。

在救援者到达现场并采取必要措施开始到将病人转运到医院期间的院前急救非常重要,这些措施可以让病人保持稳定的状态到达医院。

有统计显示,病人休克 1 h 以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死亡率不超过10%,若大于8 h,那死亡率就会上升到 70%以上[2]。

因此,对急性创伤休克病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是抢救他们生命重要一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48例急性创伤性休克的病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情况进行分析, 以期提高院前急救能力,有效降低死亡发生率,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48例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9例;年龄8~62岁,平均年龄35.8岁。

受创伤原因:道路交通损伤26例,钝锐器损伤9例,砸伤8例,其他创伤5例。

损伤部位:颅脑受到损伤的18例,胸部受到损伤的14例,腹部受到损伤11例,多发伤的15例。

本组病人全部处于休克期,中重度休克的有12例。

1.2 方法随机对48例急性创伤性休克的病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情况进行分析,在现场对48例患者的伤情及时评估并实施有效及
时的救治方案,在转运病人的途中,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对病人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监测,经过一系列院前急救措施后,对到达医院前病人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院前抢救和转运
2.1 院前急救
2.1.1 反应快速医院中的值班人员在接到急救电话后,对呼救病人的病史和受伤的经过进行简单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迅速通知出诊人员,并立刻赶到事故现场。

2.1.2 病情评估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要依照病人的意识状态、呼吸、血压、脉搏、心率等情况判断伤情,同时对其进行有效合理地抢救。

对危及病人生命的紧急情况进行迅速有效地处理,这是降低院前死亡率的关键,并对病人的休克程度进行评估。

2.1.3 呼吸道保持通畅医护人员对病人口咽部的异物实施迅速清除,解开病人紧身的衣服,对于心跳和呼吸停止的病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呼吸衰竭的行气管插管等,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防止呕吐物吸入[3]。

2.1.4 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急性休克病人的有效循环血量,护理人员应当迅速准确地在短时间内建立几条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以方便快速输液,通过输血扩充血容量。

创伤性休克是一种低血容量的休克,应当以快速、足量的输液为主[4]。

2.1.5 止血、止痛在创伤中,出血是引起休克的主要因素,控制出血是最为必要的措施,是减少死亡必要步骤。

依照病情实施不同
的止血方法,止血以加压包扎为主,大血管止血时应注意止血带捆绑的压力。

疼痛是休克的另一因素,疼痛可以加重休克,须及时处理。

依照病情适当给予病人止痛药。

2.2 转运休克病人抑制处于多变严重的的动态过程中,在对他们进行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动态观察和监测是医护人员必须做好的工作,应用监护仪器对创伤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检测。

在转运时对病人进行应妥善的安置,注意止血、止痛和固定骨折等,防止病人伤情加重,导致更严重的休克。

运送时病人足向车头,头在车尾,防止车的惯性作用引起的脑缺血,在即将停车时,司机应当逐渐减慢速度,不应骤停。

转运中应如实、准确填写抢救记录,并和院急诊科保持联系,做好抢救病人的准备,为抢救患者争取一些时间[5]。

在转运中医护人员要以熟练的技术和从容的态度处理病人,让病人感到安全。

在急救中不允许多语言交流,应运用非语言交流,给予病人关切、鼓励,适当的抚摸、握手等都会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利于以后的救治工作。

3 结果
通过院前及时急救和转运,48例病人中有41例被安全的送进医院治疗,43例脱险,其中7例发生死亡,2例在赶达现场前已经死亡,2例因在转运中循环衰竭死亡,3例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病人创伤原因情况见表1,创伤休克病人的抢救情况见表2。

4 讨论
院前急救和转运是救治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重要一步,及时的急救
和转运可以为病人进行手术获取宝贵的时间。

本次抢救成功41例创伤性休克病人,都有赖于院外的合理而及时的抢救和转送。

通过对创伤的原因进行的分析发现,交通损伤占主要位置,高达54.17%,且死亡人数最多,说明交通损伤是造成的创伤性休克的主要因素,48例病人中有41例被安全的送进医院治疗,43例脱险,其中7例发生死亡,2例在赶达现场前已经死亡,2例因在转运中循环衰竭死亡,3例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7例病人全部由于创伤的严重度高和不及时救治所致,89.58%的脱险率和85.42%的抢救成功率说明院前急救和转运的重要性。

从本次体验中我们体会到想要提高抢救成功率,建立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对创伤休克病人的救治是十分必要的,严重的创伤休克病情严重,随时会发生死亡,在院前急救和转运中,实践是关键,医护人员对急救的方法的熟练掌握,并应具有高度责任感,要迅速、果断将伤员抢救并将其安全地送至医
院[6]。

综上,对于急性创伤休克病人而言,有效及时的急救、转运过程中病情的监测和对病人合理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及时的院前急救和转运可以使抢救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黄艺仪,张美芬,李欣.现代急诊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87.
[2] 张国胜.创伤性休克20例院前急救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6):675-676.
[3] 刘娅萍,杨逢升,吕静娜. 36例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J].西南军医.2010,12(6):1240-1241.
[4] 方楚如.创伤性休克病人输血过程中医疗纠纷预防措施[J].家庭护士, 2008,6(6A):1481—1482.
[5] Husum H, Gibert M,Wisborg T,eta1.Rural prehos pital trauma systerms Improve traumaoutcome inlow—income countries:aprospecitve study From North Iraqand Combodia[J].JTrauma,2003, 54 (6):1188—1196.
[6] 周延,张巧媛,钟欢伶. 创伤性休克56例院前急救护理[J].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8,18(21):1419-14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