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资料内容古诗
端午五言绝句
![端午五言绝句](https://img.taocdn.com/s3/m/c984f84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7.png)
端午五言绝句1. 《端午粽香情》端午粽飘香,欢乐满人间。
龙舟竞渡忙,谁不忆屈原?例子:哎呀,就像过年要吃饺子一样,端午怎么能少了粽子呢!2. 《端午佳节至》端午佳节到,家家艾蒿挂。
童趣笑颜真,开心过此节。
例子:你看那小孩子,笑得多开心呀,好像这节日就是专门为他们准备的。
3. 《端午念屈原》端午思屈原,忠义传千年。
离骚永铭记,精神后人传。
例子:屈原的精神就像那明亮的星星,一直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
4. 《端午赛龙舟》龙舟飞似箭,鼓手奋力擂。
众人齐呐喊,端午气势宏。
例子:这赛龙舟的场面,那可真是比打仗还激烈呢!5. 《端午粽有情》青青粽叶裹,甜甜糯米香。
端午粽含情,温暖在心房。
例子:这粽子啊,就像是妈妈的爱,暖暖的。
6. 《端午忆传统》端午传统长,习俗心中装。
岁月虽流转,情怀永不忘。
例子:现在的很多传统节日习俗都慢慢被淡忘,可不能这样啊!7. 《端午艾飘香》端午艾草香,驱虫又安康。
门边高高挂,好运迎进门。
例子:那艾草的香味,老远都能闻到,真神奇。
8. 《端午乐无边》端午阳光灿,欢乐满山川。
男女老少笑,幸福在人间。
例子:这样欢乐的场景,难道不让人陶醉吗?9. 《端午祈平安》端午龙舟竞,香囊佩身畔。
诚心祈平安,岁岁皆如意。
例子:就像过生日许愿一样,端午节我们也都盼着平安顺遂呀。
10. 《端午情韵浓》端午情韵深,汨罗水悠悠。
千古传佳话,忠义永不朽。
例子:汨罗江的水啊,仿佛在诉说着那久远的故事。
我的观点结论:端午是个充满魅力和情感的节日,这些五言绝句都表达了对端午的喜爱和对传统的敬意。
2022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文字古诗
![2022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文字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43fe5d24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0b.png)
2022端午节⼿抄报内容⽂字古诗 农历五⽉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端午,端午节有很多的古诗句适合写在⼿抄报上⾯。
以下是由店铺⼩编为⼤家精⼼整理的“2022端午节⼿抄报内容⽂字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2022端午节⼿抄报内容⽂字古诗【⼀】 1、端午即事 宋·⽂天祥 五⽉五⽇午,赠我⼀枝艾。
故⼈不可见,新知万⾥外。
丹⼼照夙昔,鬓发⽇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2、南歌⼦·游赏 宋·苏轼 ⼭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都上⼗三楼。
不羡⽵西歌吹、古扬州。
菰⿉连昌歜,琼彝倒⽟⾈。
谁家⽔调唱歌头。
声绕碧⼭飞去、晚云留。
3、⼩重⼭·端午 元·舒頔 碧艾⾹蒲处处忙。
谁家⼉共⼥,庆端阳。
细缠五⾊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解,树转午阴凉。
4、南乡⼦·端午 宋·李之仪 ⼩⾬湿黄昏。
重午佳⾠独掩门。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
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
好事⽆⼈载⼀樽。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
恰似当时枕上闻。
2022端午节⼿抄报内容⽂字古诗【⼆】 1、端午⽇礼部宿斋有⾐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唐·权德舆 良⾠当五⽇,偕⽼祝千年。
彩缕同⼼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笺。
更想传觞处,孙孩遍⽬前。
2、竞渡诗/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唐·卢肇 ⽯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3、端午三⾸ 宋·赵蕃 谩说投诗赠汨罗,⾝今且乐奈渠何。
尝闻求福⽊居⼠,试向艾⼈成祝呵。
忠⾔不⽤竟沉死,留得⽂章星⽃罗。
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长歌。
年年端午风兼⾬,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4、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文字短句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文字短句](https://img.taocdn.com/s3/m/04892f0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7.png)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文字短句端午节手抄报资料文字短句——诗句1. 菖蒲秀端午,黄花作重阳。
——朱翌《重午菊有花遂与菖蒲同采》2. 楝花角黍五色缕,一吊湘累作端午。
——朱翌《端午观竞渡曲江》3. 尘世不知几端午,人生大抵一虚舟。
——丘葵《和所盘端午韵》4.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文秀《端午》5. 今朝端午新梳掠。
锦丝围腕花柔弱。
——周紫芝《一斛珠·薰风池阁》6. 端午人间拟醉眠,旅情茅店独萧然。
——阳枋《端午自乐温往垫江道中作》7. 家家妆点垂门艾,儿童报道端午来。
——周申《寿友人》8. 綵绳累累作端午,石青蜥蜴泥金虎。
——李梦阳《端午曲二首·其二》9. 端午又逢新节序,秣陵犹是旧山河。
——边贡《午日渡江》10. 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
——李处全《西江月·窗户风薰端午》11. 时催节候临端午,地尽江山到醴泉。
——刘大夏《端午日感怀》12. 角黍唤回端午梦,还从艾盏得松花。
——陈献章《端阳后一日里人送角黍酒至》13. 来此逢端午,山间薇蕨肥。
——陈元通《五日登五华岩》14. 五月端午令节,艾人苦痛不彻。
——释了惠《偈颂七十一首·五月端午令节》15. 五月五日端午节,好事当阳难掩塞。
——释昙华《偈颂六十首·五月五日端午节》16. 五月五日端午节,天童为汝开真诀。
——释昙华《偈颂六十首·五月五日端午节》17. 今朝五月端午节,千妖百怪尽消灭。
——释祖先《偈颂四十二首·今朝五月端午节》18. 一年一度为端午,此去应须亿万年。
——许应龙《贵妃阁端午帖子·丹篆钗符彩缕鲜》19. 去年别家值端午,千山万山正风雨。
——尹廷高《丙午端阳抵郡》20. 红芍花开端午时,江南游客苦相疑。
——马祖常《五月芍药》21. 芍药阑前春信迟,燕京端午石榴时。
——王士熙《上京次李学士韵五首·其四》22. 晚晴惭愧逢端午,醉卧黄昏自不知。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
![端午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1d541e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0.png)
端午节⼿抄报⽂字内容⼤全端午⽂化在世界上影响⼴泛,世界上⼀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些端午节⼿抄报⽂字内容⼤全,我们⼀起来看看吧!端午节⼿抄报⽂字内容:端午节的古诗1、《端午》唐·⽂秀节分端午⾃谁⾔,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冤。
2、《和端午》宋·张⽾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去讵能还。
国亡⾝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3、《已⾣端午》明·贝琼风⾬端阳⽣晦冥,汨罗⽆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酒渊明亦独醒。
4、《午⽇处州禁竞渡》明·汤显祖独写菖蒲⽵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楫何劳吊屈来。
端午节⼿抄报⽂字内容:端午节朗诵的诗歌安静的时候,听到了风。
听它与涪江相遇,⽔波兴起,屈夫⼦的⽓节荡漾、涛涤。
龙在⽔底悠闲迂回,⼀叶渔家⼩船,与它低声呢喃。
安静的时候,看到了⾹。
看她在栀⼦洁⽩的裙裾上轻舞,弥漫弥散,轻蹭到我的⾐⾓。
茉莉撒欢,摇曳着洒下点点回⾹,我弯下腰,捧起⼀张英俊的脸。
安静的时候,感受到你。
你和风⼀起,你在花的⾹氛⾥,你微笑,江⾯⽔波映出爱的纹路。
你低语,整个城市都在情话⾥。
空⽓像雪糕融化,我张嘴微抿,不⼩⼼融你到肺腑。
端午节⼿抄报⽂字内容:端午安康祝福语1、愿您品尝美好⼈⽣的每⼀天,提前祝您端午节快乐。
2、悠悠艾草⾹,绵绵情意长;丝丝问候您,甜甜粽⼦尝;美梦在悠扬,⾝边有安康;龙⾈驶江⾥,艾草挂门上;祝福我送上,端午节快乐!3、端午节来了,送您⼀个“快乐粽”,赶⾛烦忧时刻乐;送您⼀个“健康粽”,吓跑伤病平安伴;送您⼀个“财富粽”,财源滚滚进您袋;送您⼀个“幸福粽”,家庭和睦⽣活甜。
祝端午节快乐!4、落⽇余辉,映着彩霞,迎着微风,向着天际,丝丝柔柔的微风,传去了节⽇的祝辞,飘向远⽅的您,愿您拥有这美好的⼀切,端午节快乐。
5、端午节幸福守则:以休息放松为中⼼,把健康安全放在⾸位,⼼情舒畅是关键,游⼭玩⽔当调节,逛街购物是消遣,问候祝福是甜点,别忙别闲,端午快乐!6、今年端午,粽⼦美味⽆⽐,快乐数不胜数,幸福⼜上龙⾈,好运洒遍江湖。
端午节的古诗五言绝句两句
![端午节的古诗五言绝句两句](https://img.taocdn.com/s3/m/769af32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6.png)
端午节的古诗五言绝句两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源于古代的龙舟竞渡和屈原纪念日,被誉为中国的“诗节”。
许多诗人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端午节的独特感受和思考,其中不乏优美的五言绝句和两句。
本篇文档将选取几首著名的端午节古诗,分析其内容和意境。
1.《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离去,夏天到来之际的景象。
诗人登高远望,感叹山野和河流的美丽,但也有无尽的离愁和孤独之感。
端午节时,人们祭龙舟、赛龙舟,象征着激烈而充满活力的生命力。
杜甫的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们在以节日庆祝的同时,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2.《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别亲友,久守孤城。
夜来听楼上,角声悲伤清。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古诗。
端午节时,除了龙舟竞渡的欢乐气氛外,也有祭祖和追忆先辈的传统。
白居易的这首诗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和久别重逢时的感慨。
诗中的草木和季节变化也映射了人生的无常和转瞬即逝。
但是,即使时间荏苒,人们对爱情和亲情的感动和眷念仍然很难忘怀。
3.《六月二十日夜》- 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具有诗意和个性的诗人之一。
这首诗颇有些玩世不恭的味道,但也蕴含着深刻的思考和哲理。
桃花潭是仙山神水的象征,在端午节时,人们在美丽的山水中共享欢乐。
但“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话却表现出李白对人情世故的态度和对真情的期待。
诗人认为,金钱权势并不是生命的全貌,唯有真挚的友情才能扶助人们渡过难关。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端午节是一个祈愿丰收的节日,人们赛龙舟,祈求风调雨顺。
而苏轼的这首词却表现了诗人对时空的苦思和境遇的无奈。
明月是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和向往,但也令人感触到生命的短暂和残缺。
端午节古诗10首五言绝句
![端午节古诗10首五言绝句](https://img.taocdn.com/s3/m/d5ae2f2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4.png)
端午节古诗10首五言绝句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据说源于纪念屈原大力推动的举国反秦革命,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不屈精神和爱国情怀。
端午节传统的文化活动包括划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等。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分享古人的经典五言绝句,表达对节日的美好祝愿。
下面是10首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五言绝句。
1、“端午高风起,扁舟挂帆迎。
雄踞巨人塔,勾搭费尽情。
”---《端午·喜会翁》李清照这首诗表达的是端午节的风光和人们在节日中放松的心情。
这时人们可以乘舟观赏美景,并且可以感受到端午节的美好祝福。
2、“草生旧墟里,人在新安乡。
度日策桥上,春来竹树长。
”---《正月十五夜闻杜鹃》王安石这首诗虽然不是专门写端午节,但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通过写景抒情,给人们带来了端午节的美好感受。
在诗中,草木葱茏,人们度日在美丽的乡村中,还有竹树长高的美好景象,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3、“六月冠盖满,万家灯火明。
人人不论贵,自足清闲情。
”---《端午夜闻笛》王勃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面,灯火高挂,美好的气氛让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同时也表达了人们不论贵贱,享受自由自在的清闲,追求美好幸福的精神风貌。
4、“白蛇竹叶香,绿杨披垂影。
况复四人好,相逢便无言。
”---《端午·黄州快哉亭赵半山堂亭侍袜》杨万里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静谧与闲适,白蛇和竹叶芬芳,绿杨和雨水共舞,然后四个好友相聚在一起,毫无言辞,享受这样的美好时光。
5、“夏闲瑶池水,端午香案薰。
蝴蝶棋书后,人传鹤马群。
”---《端午·隔汾水寄廖主簿》黄庭坚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五月的闲暇和静谧,在瑶池水边,香案薰起,人们在这里玩棋阅读,与鹤马玩耍,度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端午节。
6、“饮起指南涧,言辞念道藏。
梦来身不改,觉去事长舒。
”---《端午·天津祝英台近作》杨万里这首诗说的是一个人在端午节时饮酒,思考和借酒消愁,同时还阅读经书,回想身世,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变过,无论在梦里还是在现实中。
端午节完整古诗词
![端午节完整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c1c1f14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e.png)
端午节完整古诗词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
作为这个节日的代表,端午节的古诗词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诗词或表达着人们对端午节日的祝福和庆贺,或记录了端午节历史的传说和故事,或抒发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品味一下端午节完整的古诗词。
1.《赤壁怀古》--杜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这首《赤壁怀古》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代表作,其中的“三国周郎赤壁”就是指的端午节的传说背景。
据传,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周瑜驻扎在赤壁,他联合刘备和诸葛亮,大败曹操,从而确立了吴蜀联盟的基础。
这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因此在这首诗中,杜牧运用众多文学手法,以深沉的怀古之情,表达了对这段历史和人物的敬仰和缅怀。
2.《端午》--白居易东风一阵香,草木都离披。
五月良辰節,人人爱着梨。
桑蠶未產絲,七日令人期。
安知重陽负,金谷团圆时。
——这首《端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节日作品,诗中描绘了端午节的场景和氛围,以及人们过节的喜庆心情。
白居易用极为简练的笔调,把端午节的各种元素和传说融入到诗歌中,让人看到了一个生动的节日画面。
同时,诗中几句简单的寓意也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3.《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名篇,虽然没有直接提到端午节,但这首诗却给我们带来了特别深刻的端午节联想。
柳宗元的诗情丰满,写尽了一幅冬日钓鱼人的孤独壮观,那静谧的江雪场景与端午节的追风赛龙、划船比赛等活动相呼应,使得这首诗被广泛地应用在端午节的文艺演出和活动中。
4.《端午节》--陶渊明洛阳城东北,河水东流未绝阴。
关于端午节节日的古诗10首诗
![关于端午节节日的古诗10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917f62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7.png)
关于端午节节日的古诗10首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船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相传这个节日源于古代中国的一个民间传说:楚国大臣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为避恶鬼神伤害,在每年的五月初五,以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祭祀屈原,以此纪念他的牺牲。
端午节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久远的历史文脉,因此,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端午节的10首古诗词。
一、杜甫《登高》:挥毫落纸沾云霭,偶泊湘流望岳台。
五月五日人胜夜,风前杏子满楼开。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登高赋,在描述端午节的同时,也通过“挥毫落纸沾云霭”的描写抒发了登山好景的阔达感。
“五月五日人胜夜”的句子中,则表达了人们在此时此刻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和谐的情感。
最后,描绘楼台的繁华景象,以及杏子花香的弥散,更是刻画出了端午节的独特风貌。
二、苏轼《惠州端午》:洞庭兮巍巍,汨罗兮澹澹。
困车十旬,水险且阻。
法试樽前狂笑,云鬟粉面多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州庆祝端午节时所撰写的。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长江上游阻挠越困而北渡之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亲友、同胞、士子的殉忠之情。
最后,舞龙、挑楫、赛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更是让人感受到端午节的喜庆气氛。
三、李清照《端午》:眼底千年事,败絮其中归。
何当飞黄腾达,乘槎凤凰飞。
此诗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佳作,《端午》这首词抒发了诗人对于过去自己生活和人事的感怀,表达了她对于辛酸过往的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话“何当飞黄腾达,乘槎凤凰飞”则传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期盼。
四、辛弃疾《贺新郎·龙舟竞渡》:几人竞渡西湖水,或侧身扬浪拍船去。
越舞越欢江上月,不辞长作岸边人。
这首词是南宋大文豪辛弃疾所作的,词中描绘了人们欢聚一堂,赛龙舟的欢乐景象。
尤其是词中“不辞长作岸边人”,更是将端午节这个传统佳节与人们自由自在、欢快活泼的特点联系在了一起。
五、陈毅《鄱阳湖·端午》:一艘龙舟一翻涌,健儿如虎欲飞腾。
简短端午节的古诗10首
![简短端午节的古诗10首](https://img.taocdn.com/s3/m/961d652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a.png)
简短端午节的古诗10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节日,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古代的端午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端午节的诗歌,以下将介绍10首简短端午节的古诗。
1、《端午节》——李白明日是,端阳节,万物生,独此钟。
燃艾叶,盈杯酒,一杯香,慰中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热爱生命、快乐生活的心情。
2、《端午日思北斗表》——苏轼东篱菊已三更,南园梨德初四。
自笑堂前蜀锦尽,还似一时秦树时。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开始的两句表述了诗人头晚上猜拳输了,已经很晚环境依旧喜乐、美好,因为这是端午节这个节日的原因。
接下来描绘了青梅竹马、美好羡煞衆人的自己和对方,暗示诗人已经开启了对端午节的美好回想。
3、《赏荷》——杨万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北方风雨,悲欢离照,西南月明,钱塘湾浪漫。
此时欢谑犬马,伏枕听曲,美酒一杯,人生几何?流浪之后,已是四十馀年。
近来雨骤风狂,运去萧骚唐突。
猛然回首,已是百年身。
哀我身老,又遇端阳,古人画爲家山,尽碎涡川。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心声,普及了端午节的文化信息,表明了诗人浓郁的品位和感情。
4、《赛龙》——白居易五龙山下马端履,百花东邻小札阁。
长据楼前青竹苑,众人长啸碧江曲。
这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作,讲述了人们在端午节比赛的场面,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赢得龙舟竞赛的胜利。
这首诗简短有力,富有气势。
5、《端午》——贾仲明苞浪东风簇簇衣,爱倚西楹乱后稀。
明朝西楼应自在,不想东来临长夜,独弄离琴弔念归。
这首诗描写的是端午节期间的情景。
诗人看到自家妻子被花草围绕着,因为在此适才摘下草花又随意抛弃使人可惜,坐在西楼上意犹未尽,望东方远方,期盼玩弄离别的琴声能抚平思乡之情。
6、《百迴龙競渡》——贾岛乘春草过神仙桥,追云涨浪百迴潮。
白帝城边龙競渡,沿江曲上瑞气飘。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古诗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8043d82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4.png)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古诗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下面是关于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节的古诗20首
![端午节的古诗20首](https://img.taocdn.com/s3/m/3a1a1ea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3.png)
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古时民间为求祛瘟疫、防病祷福,有赛龙舟、挂艾叶、食粽子、饮雄黄酒等习俗,而诗人们也为这个节日留下了不少优美的诗篇,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欣赏20首端午节的古诗。
1. 《九江怀古》- 杜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 《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 《端午有怀》- 白居易老来累瘦五更钟,一月离京四五重。
不信家人唤不起,正应犹在梦中逢。
忽然起立看残月,漫洒簷前玉兔明。
依旧罗帏深夜静,空床犹自说娇声。
4. 《夜泊牛渚怀古》- 杨炯月出皎夜,人寂静而喜,不知天上宫阙,今宵鲲鹏飞几时。
寒鸦尚呼啸,夜泊牛渚怀古时。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5.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 《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 《惠崇春江晚景》- 韩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若有人问我何时,唱吴歌,天未明。
8. 《绝句·天净沙·秋思》- 李商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 《临江仙·梅花庵弄笛》- 柳永琵琶弦上喜相逢,还有猪羊串烧香。
扁舟一叶愁无际,故人深夜洞房想。
小江流水细如愁,不信妾唱凤凰叫。
一朝飞去红烛背,知是明朝又独上。
10. 《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1. 《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 《登高壮观》- 杜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首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首](https://img.taocdn.com/s3/m/386136e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d.png)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20首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等庆祝活动之外,还会相互赠送诗文来庆贺这个节日。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20首代表性的端午节古诗。
1、《九江怀古》——唐代杜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时的九江景色,赏心悦目。
2、《端午日》——宋代陆游红蓼满滩高铁冠,韭芽萦楼翠玉盘。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向梅花扫落蟾。
这首诗歌描绘了端午节台湾岛南部的景象,形象地刻画出端午节时的小孩的欢乐场面。
3、《端午》——唐代杜甫父兮生受箕帚之教,树兮爽用涂壁之粪。
武王继之讨纣,史册其名。
这首诗叙述了伏羲作为巫师为人类叶后时所吃的一种食品的由来。
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这个传说中的食品。
4、《浣溪沙·金错刀》——宋代晏几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首词描绘了南国春日的景色和端午节的悠闲气氛。
5、《洛神资性序》——南北朝战国陆机五月端阳,天地飞扬,人归清愉,马嘶烈饮。
中有谁知?洛阳男女,后凋亡于流俗之中,美者外失其神,钧者内亡其性。
这篇序言描述了各种端午节活动的细节,阐述了端午节的深远意义。
6、《水调歌头·丙子端午》——宋代苏轼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词以美妙的音乐为主题,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气氛和自然美。
7、《端午节》——唐代杜甫端节炊新糯,笸箩绽鲜肉。
黄酒浮中巾,沉香半烧玉。
走马捠筝入,弦歌凌夜出。
欢笑簇金貂,纵览逐蕙纛。
这首诗描述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囊、喝黄酒等多元化的庆祝活动。
8、《端午》——唐代王之涣三十日春风多,五月人情乐少。
刀头双节瘦过鸭,酒圈深处被蛟腰。
愿得此日时,长留君王意;不应增岁月,自觉自家愁。
这篇短文描述了端午节的特点,描绘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变化和演变。
9、《伊州歌》——唐代白居易羌管悠悠霜满地,从军行处才始知。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诗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d8bc942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1.png)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20首诗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古人为了祭祀屈原,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每逢五月初五,会有许多仪式和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赛龙舟和吃粽子。
古人将绚丽多彩的端午节活动和味道浓郁的粽子描绘的淋漓尽致,留下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端午节诗歌,以下便列举20首端午节诗歌,以表达人们对端午节的热爱和敬意。
1.唐代杜甫《登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骑鲸驾雾去;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唐代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4.唐代杜牧《登高》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不自由。
5.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唐代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托六尺,俯首甘为孺。
7.唐代祖咏《登慈岳寺北楼》少陵野老无人管,春色吴江好风寒。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8.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唐代杜牧《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0.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端午手抄报古诗8篇
![端午手抄报古诗8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e9c859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9a.png)
端午⼿抄报古诗8篇端午⼿抄报古诗⼀、五⽉五⽇ 北宋梅尧⾂ 屈⽒已沉死,楚⼈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前恨,⽽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应⾃照千峰。
端午⼿抄报古诗⼆、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 宋⽂天祥 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何⼈念楚囚。
岁年付流⽔,风⾬满沧洲。
⼿把菖莆看,⿊头⾮所求。
端午⼿抄报古诗三、竞渡诗 唐卢肇 ⽯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抄报古诗四、⼄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储药,羸躯亦点丹。
⽇斜吾事毕,⼀笑向杯盘。
端午⼿抄报古诗五、岳州端午⽇送⼈游郴连 唐徐夤 五⽉巴陵值积阴,送君千⾥客于郴。
北风吹⾬黄梅落,西⽇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挂锦,采芳城上⼥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
端午⼿抄报古诗六、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去谁知感慨⽣。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添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湮没⼏垂名。
端午⼿抄报古诗七、惜别⾏,送向卿进奉端午御⾐之上都 唐杜甫 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
向公泣⾎洒⾏殿,佐佑卿相乾坤平。
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图画鸿雁⾏,紫极出⼊黄⾦印。
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
裁缝云雾成御⾐,拜跪题封向端午。
向卿将命⼨⼼⾚,青⼭落⽇江潮⽩。
卿到朝廷说⽼翁,漂零已是沧浪客。
端午⼿抄报古诗⼋、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还作,⼩窗幽更妍。
盆⼭不见⽇,草⽊⾃苍然。
忽登最⾼塔,眼界穷⼤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端午节的手抄报内容资料
![端午节的手抄报内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330a5c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86.png)
端午节的手抄报内容资料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内容资料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运用过手抄报吧,手抄报是传递信息,宣扬学问的有效工具。
那什么样的手抄报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内容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感兴(宋·文天祥)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孤独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端阳万缕入窗棂,午前倩影伴歌声。
燕巧衔泥堂前拜,金瓯曼妙舞春风。
朔日春风燕归来,端午季节金堂欢。
儿女相聚喜不尽,柔歌巧语共欢颜。
端午堂前喜燕来,巧燕衔泥筑金屋。
载贺(鹤)庆祝歌不尽,龙舟翩翩为今赛。
端午节其一狂龙背上百夫坚,一道浮光箭离弦。
逐浪争先谁愿后,铜锣擂鼓震滔天。
端午节其二此欲乘龙觅屈原,江中掠影撒魂幡。
倘如君能明我意,真身一叙诉衷言。
端午节其三菖蒲桃柳弯弯月,五色新丝苇叶菱。
谁挽汨罗千丈雪,楚辞句句显衷情。
端午节其四汨水滔滔千里奔,粽香阵阵百家闻。
如今节假抒怀念,屈子能知更乐群。
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阳采撷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由来“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根据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慢慢演化成了现在的“端午”。
《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全部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
端午节古诗四句三年级
![端午节古诗四句三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d39baee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b.png)
端午节古诗四句三年级端午节古诗四句三年级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活动。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还可以精选一些端午节的古诗,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一、《端午节》五月五日天气晴,午时一刻钟声响。
艾香扑鼻人欢笑,赛龙舟比赛粽优。
这首古诗以五月五日的天气、钟声、艾香、赛龙舟和吃粽子的场景为描写对象,表达了人们喜迎端午节的幸福之情和欢乐之声。
二、《艾蒿》端午节前各家庭,采艾蒿叶制香囊。
挂在门前日之前,阴气散去喜气来。
这首古诗主要描述了制作艾草香囊的过程和作用,体现了人们庆祝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和文化内涵。
三、《龙舟赛》孙坚训练赛龙舟,旌旗招展庆端午。
赛跑艇上男女子,声势浩大给人惊。
该诗主要描写赛龙舟的场面和感观体验,表达了人们欢聚一堂的情感和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回归。
四、《百花齐放艾草香》粽子香、艾草香,香气弥漫飘四方。
端午佳节江河上,龙舟逐浪划水芳。
这首古诗主要表达了端午节的两大特色:吃粽子和挂艾草香囊,同时还点出了龙舟赛的壮观与威严,它全景展示了端午节日的各种场景。
通过上述四首古诗的介绍和解析,我们可以看到端午节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节日,更是中华文化的独特精髓;不仅仅是一些读书人、画家、诗人的写意,更是人们智慧和坚韧的具体体现。
这些古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将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呈现在我们面前,是毫不起眼却又浓郁的文化遗产。
让我们一起传承、弘扬、繁荣端午节文化,让孩子们从小就能掌握端午节文化的实质内涵,抒发中华文化强国的豪情和底气!。
端午节古诗七言四句简单易懂
![端午节古诗七言四句简单易懂](https://img.taocdn.com/s3/m/399a564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e.png)
端午节古诗七言四句简单易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为端阳节、端午节、龙舟节等。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庆祝这个节日,一起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
端午节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七言四句,简单易懂地了解这个节日的来龙去脉。
1. 端午节清明寒食后,十日五日端。
落花时节雨,坐看杜鹃山。
这首古诗表达了端午节与清明、寒食等节日的联系,同时也描写了端午节时节的气象环境。
清明寒食是春天的节气,而端午节则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两者相互接踵而来。
落花时节下着细雨,但即使如此,人们也要坐在山上观看杜鹃花的盛开。
这首古诗通过描绘节日气象等细节,表达了人们对端午节的重视和热爱。
2. 端午节五月五日阳光好,草长莺飞二月闲。
龙舟竞渡河水绿,笑语盈盈是故乡。
这首古诗写出了端午节的庆祝方式和场景。
五月初五是阳光明媚的好天气,这时候草长鸟飞,人们的心情格外愉快。
人们会一起组织龙舟竞渡活动,追赶河水绿色的波浪,纵情欢笑。
在这个有着浓浓故乡情的节日里,人们都是笑语盈盈,满怀喜悦的。
3. 端午节五月节气端午节,粽叶包裹糯米香。
九弦琴上银灯映,庆祝丰收向阳跃。
这首古诗通过描述粽子和九弦琴的场景,来表达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粽子作为端午节不可缺少的食物,粽叶包裹着糯米馅,带着香气和满满的暖意。
人们在这个节日里,也会弹奏九弦琴,有银灯的点缀,使得气氛更加热烈。
在丰收之后的这个节日里,人们跃向阳光,庆祝神秘而美好的自然力量。
4. 端午节古道柳枝翠,何年岸草芊。
龙船赛在线起,红日三山外。
这首古诗通过静态的意象,来表现出端午节独有的自然美景。
古道柳枝翠绿,岸边的草芊芊不断,在这种气息清新的草地空间里,人们竞赛龙船。
夕阳西下时,红日在三山之外慢慢落下,这个瞬间的景象正如此时此刻,端午节即将过去,而带给人们的美好记忆会留存在心里。
以上四首古诗七言四句,都在文字表面之下,表达了深厚的庆祝和感恩气息,每个字的意味都值得细细品味。
端午节手抄报诗句资料
![端午节手抄报诗句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329c367c77da26924c5b0c2.png)
端午节手抄报诗句资料有关端午节的诗句1、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苏轼《屈原塔》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杜甫《端午日赐衣》3、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4、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陈与义《临江仙》5、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上元竹枝词》6、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文秀《端午》7、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8、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正月十五夜》9、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10、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
菖蒲角黍家家节。
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
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赵长卿《醉落魄重午》端午节的古诗1、《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端午节手抄报词句
![端午节手抄报词句](https://img.taocdn.com/s3/m/339a386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a.png)
端午节手抄报词句现如今,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手抄报吧,手抄报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它就相当于缩小的黑板报。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手抄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手抄报词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手抄报篇一:竞渡歌[唐] 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端午节手抄报篇二: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端午节手抄报篇三:竞渡曲唐·刘禹锡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庆端午节黑板报诗词精选
![庆端午节黑板报诗词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cf15d5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e.png)
庆端午节⿊板报诗词精选 ⼀、《端午节遐思》秋野居⼠ 有⼥⼈的地⽅就有⽔, 谁清谁浊? 只放⼀个个清脆的粽⼦, 看能否与世沉浮。
汨罗江畔,长影枯槁, 早在⽂字⾥凝固。
⼥⼈与⽔都在沸腾,⼀唱三叹。
⽽你,渔夫敲碎过的灵魂, 湿漉漉,曝晒在江边, 搁置千年。
惟有⽯头,你怀中的厚重。
以最顽劣的姿势, ⽇夜守望,在秭归的梦⾥。
听江风号叫,千帆竞争, 只等⼀张炽热的⽹。
打捞,在这⿊了⼜⿊的夜空。
在这⽇夜奔腾的江⾯, 为语⾔作⼀次清洗, 为⽬光作⼀次长久的铺垫。
⼆、《端午的⼼情》鲲鹏紫藤 绿⾊的粽叶, ⾹糯的⽶, 浸透挂念。
沉甸甸, 粒粒相拥, 数不清的甜, 裹紧满满暖暖的祝福。
象绿⾊的⼩船, 升起绿⾊的⼼帆, 依着⼀个软绵思念。
乘五⽉的暖风, 悠悠远远, 驶出我蓄满叮咛的⼼湖, ⾛向你的⼼岸。
三、《话端午》⽜洪亮 离骚笑, 江⽔涛。
千年⼼事谁知晓。
雄黄骄, 夏阳傲。
岁⽉⽆情催颜⽼。
艾蒿到, 健康抱。
平安⼈⽣万家要。
粽⼦吆, 龙⾈闹。
端午⽂化乐逍遥? 四、《端午节遥想》黄叶斌 ⼀条龙⾈, 从历史的深处划出。
从此,中华民族的号⼦声中, 就多了⼏分悲壮⽽激越的韵味。
楚河的波浪, 承载着屈⼦的冤魂。
让长江的叹息千年不灭, 让汨罗的祭祀⾹⽕永存。
⼀粒粽⼦, 在咀嚼中品尝清醒与忠诚。
裹腹的是醇厚的⽶⾹, 营养的却是闪亮的骚⽂。
打捞⽂明史的历史教诲, 每年与先贤哲⼈对话⼀次吧。
美⼈啊,请重新展⽰你清纯的诱惑。
⾹草啊,请及时绽放你⾼洁的奇葩。
⼀条龙⾈, 在时代的长河中流淌。
跨越惊涛骇浪的⽊浆, 永远翻腾在沉吟的不死魂灵上…… 五、《端午节旧事》岷州浪⼦ 去年端午节的早晨, 我精⼼挑选了⼗六个汉字。
排成短信, 发送给, ⼗个住在我⼿机⾥的⼈。
直到那天黄昏, 没见⼀个汉字归来。
今天我突然想到, 就象我那天吃掉的粽⼦, 直到现在, 还没有被排泄出来。
六、《今年的端午节》⽕⽕ 明天就是了端午节了, 今天就嚼⼀只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
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
处都端阳。
”
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总
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
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
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
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
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
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
粽、咸蛋
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
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
远走”。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
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
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
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雄
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
治皮肤病。
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
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
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
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
豸不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