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布置设计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制造车间布局详解课件
![制造车间布局详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6058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d.png)
设备设施布局
设备设施布局
系统布置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
P产品构成分析:
例:叉车产品分析
设备设施布局
系统布置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
例:P—Q分析
设备设施布局
系统布置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
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表示危险,是警戒色。橙色非常明亮刺眼,如火车头,登山服装,背包,救生衣等。车间现场,橙色可用于安全警示标识,如安全帽、危险作业场所的工作服。
在工业安全用色中,黄色表示提醒注意。如交通号志上的黄灯,工程用的大型机器,学生用雨衣,雨鞋等,危险、保安设施。车间现场,黄色常被用作安全色,因为这极易被人发现,如室外作业的工作服,常用于警示标识,用于通道线、定置线。
图1 产品原则布置示意图
设备设施布局
(2)工艺布置原则(机群式)把同类型的设备和人员集中布置在一个地方。
图4 工艺原则布置示意图
设备设施布局
(3)固定式布置原则(项目布置)主要是工程项目和大型产品生产采用的一种布置形式。 它的加工对象位置,生产工人和设备都随加工产品所在的某一位置而转移。如工程建设、飞机厂、造船厂、重型机器厂等。
车间整体颜色选择
色彩的前后感
处在同一平面上的颜色,有的颜色使人感觉突出,有的颜色给人以退向后方的感觉。前者称前进色,后者称为后退色。由各种不同波长的色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有前后,红、橙等光波长的色在内侧成像,感觉比较迫近;蓝、紫等光波短的色则在外侧成像,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就比较后退。实际上这是视错觉的一种现象,一般暖色、纯色、高明度色、强烈对比色、大面积色、集中色等有前进感觉,相反,冷色、浊色、低明度色、弱对比色、小面积色、分散色等有后退感觉。
设备设施布局
系统布置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
P产品构成分析:
例:叉车产品分析
设备设施布局
系统布置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
例:P—Q分析
设备设施布局
系统布置设计(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 )
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表示危险,是警戒色。橙色非常明亮刺眼,如火车头,登山服装,背包,救生衣等。车间现场,橙色可用于安全警示标识,如安全帽、危险作业场所的工作服。
在工业安全用色中,黄色表示提醒注意。如交通号志上的黄灯,工程用的大型机器,学生用雨衣,雨鞋等,危险、保安设施。车间现场,黄色常被用作安全色,因为这极易被人发现,如室外作业的工作服,常用于警示标识,用于通道线、定置线。
图1 产品原则布置示意图
设备设施布局
(2)工艺布置原则(机群式)把同类型的设备和人员集中布置在一个地方。
图4 工艺原则布置示意图
设备设施布局
(3)固定式布置原则(项目布置)主要是工程项目和大型产品生产采用的一种布置形式。 它的加工对象位置,生产工人和设备都随加工产品所在的某一位置而转移。如工程建设、飞机厂、造船厂、重型机器厂等。
车间整体颜色选择
色彩的前后感
处在同一平面上的颜色,有的颜色使人感觉突出,有的颜色给人以退向后方的感觉。前者称前进色,后者称为后退色。由各种不同波长的色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有前后,红、橙等光波长的色在内侧成像,感觉比较迫近;蓝、紫等光波短的色则在外侧成像,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就比较后退。实际上这是视错觉的一种现象,一般暖色、纯色、高明度色、强烈对比色、大面积色、集中色等有前进感觉,相反,冷色、浊色、低明度色、弱对比色、小面积色、分散色等有后退感觉。
第8节生产车间工艺布置
![第8节生产车间工艺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7a3f795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4.png)
❖ 车间内设备布置要与生产流程顺序相一致,使生产线路 呈链状排列而无交叉迂回现象。
13
2、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参数
厂房建筑有关门窗、楼梯、地坪等的规定下一章介绍。 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墙之间的净间距大小,设计者应根据设备大
小、车间布置要求、设备上连接管线的多少、检修的频繁程度 等各种因素,结合生产经验具体确定。
效玻璃面积参考表”可知。 ❖ 食品工厂采用的窗一般有侧窗和天窗两大类。使用侧窗和天窗采光
称为混合采光。在侧窗采光中,还规定了“深度系数”,即厂房的 进深L与富高h的比值,食品厂房:L/h ≤ 4。
17
(5)采暖、保温、通风
❖ 在食品生产车间或工段,有时从生产工艺角度需要考虑采暖 或保温,或从冬季车间内的生产条件出发需要设置采暖或保 温设施。
12
1、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
❖ 厂房平面、立面布置,需按生产车间的组成和工艺要求 以及建筑本身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综合考虑。生产车间的形
式要有利于设备的排列、管线的缩短,便于安排进出口位置和交通,有较 多可供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墙面。厂房的高度及柱网布置,应根据设备布置 要求确定,同时要尽可能符合建筑模数制的要求,以充分利用建筑结构上 的标准预制构件,节约建筑设计与施工力量。
一般定位标准是以建筑物中心作为定位基准线的,设备管口方位及 大小。 操作平台示意图,主要尺寸和台面相对标高。 吊车及吊梁的平面位置。 地坑、地沟位置、尺寸及地坑、地沟相对标高。 吊装孔、预留孔的位置和尺寸。 辅助室、生活室的位置、尺寸及室内设备器具等示意图和尺寸。 26
剖视图
剖视图是在厂房建筑的适当位置,垂直剖切后绘出的立面剖视图, 以表达在高度方向设备安装布置的情况。
在平面图中必须表示清楚各设备的安装位置,下水道、门窗、各工 序及各车间生活设施的位置,进出口及防蝇、防虫措施等。
13
2、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参数
厂房建筑有关门窗、楼梯、地坪等的规定下一章介绍。 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墙之间的净间距大小,设计者应根据设备大
小、车间布置要求、设备上连接管线的多少、检修的频繁程度 等各种因素,结合生产经验具体确定。
效玻璃面积参考表”可知。 ❖ 食品工厂采用的窗一般有侧窗和天窗两大类。使用侧窗和天窗采光
称为混合采光。在侧窗采光中,还规定了“深度系数”,即厂房的 进深L与富高h的比值,食品厂房:L/h ≤ 4。
17
(5)采暖、保温、通风
❖ 在食品生产车间或工段,有时从生产工艺角度需要考虑采暖 或保温,或从冬季车间内的生产条件出发需要设置采暖或保 温设施。
12
1、车间布置设计的有关技术
❖ 厂房平面、立面布置,需按生产车间的组成和工艺要求 以及建筑本身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综合考虑。生产车间的形
式要有利于设备的排列、管线的缩短,便于安排进出口位置和交通,有较 多可供自然采光和通风的墙面。厂房的高度及柱网布置,应根据设备布置 要求确定,同时要尽可能符合建筑模数制的要求,以充分利用建筑结构上 的标准预制构件,节约建筑设计与施工力量。
一般定位标准是以建筑物中心作为定位基准线的,设备管口方位及 大小。 操作平台示意图,主要尺寸和台面相对标高。 吊车及吊梁的平面位置。 地坑、地沟位置、尺寸及地坑、地沟相对标高。 吊装孔、预留孔的位置和尺寸。 辅助室、生活室的位置、尺寸及室内设备器具等示意图和尺寸。 26
剖视图
剖视图是在厂房建筑的适当位置,垂直剖切后绘出的立面剖视图, 以表达在高度方向设备安装布置的情况。
在平面图中必须表示清楚各设备的安装位置,下水道、门窗、各工 序及各车间生活设施的位置,进出口及防蝇、防虫措施等。
《发酵车间布置设计》课件
![《发酵车间布置设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998ab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6.png)
管道布置是发酵车间布置设计中的重要一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要确保管道布置合理、安 全、可靠,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其次,要尽量减少管道的长度和弯头数量,以减少流体阻力。此外, 还需要考虑管道的维修和保养方便性,以及与设备的连接方式等因素。
管道支架与吊架
管道支架与吊架的详细介绍
为了支撑和固定管道,通常需要设置管道支 架与吊架。管道支架一般分为固定支架和滑 动支架两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吊架 则主要用于悬吊或支撑重量较大的管道,以 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选择支架与吊架 时,需要考虑其承载能力、防腐性能以及安
管道材料与防腐
管道材料与防腐的详细介绍
管道的材料选择对于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常见的管道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铜等。在选择管道材料时,需要考虑 其耐腐蚀性、耐压性、耐温性等特点。同时,为了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还需要对管道进行适当的防腐处理,如涂防腐涂料 、电镀等。
管道布置原则
管道布置原则的详细介绍
详细描述
在发酵车间布置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 合理规划车间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同 时,要考虑到车间的通风、采光和保温等因素,确保车间的 舒适度和节能性。
设备布局原则
总结词
设备布局原则是发酵车间布置设计的重点,它要求合理配置设备资源,提高设备的运行 效率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案例二:某酒精厂发酵车间布置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自动化程度高、节能减排、符合行业标准
该酒精厂发酵车间布置设计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减 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该设 计注重节能减排,采用了高效节能的设备和工艺,减少了 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此外,该设计还符合行业标准和 规范,确保了生产的安全和合规性。
管道支架与吊架
管道支架与吊架的详细介绍
为了支撑和固定管道,通常需要设置管道支 架与吊架。管道支架一般分为固定支架和滑 动支架两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吊架 则主要用于悬吊或支撑重量较大的管道,以 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在选择支架与吊架 时,需要考虑其承载能力、防腐性能以及安
管道材料与防腐
管道材料与防腐的详细介绍
管道的材料选择对于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常见的管道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铜等。在选择管道材料时,需要考虑 其耐腐蚀性、耐压性、耐温性等特点。同时,为了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还需要对管道进行适当的防腐处理,如涂防腐涂料 、电镀等。
管道布置原则
管道布置原则的详细介绍
详细描述
在发酵车间布置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 合理规划车间的平面布局和立体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同 时,要考虑到车间的通风、采光和保温等因素,确保车间的 舒适度和节能性。
设备布局原则
总结词
设备布局原则是发酵车间布置设计的重点,它要求合理配置设备资源,提高设备的运行 效率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案例二:某酒精厂发酵车间布置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自动化程度高、节能减排、符合行业标准
该酒精厂发酵车间布置设计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减 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该设 计注重节能减排,采用了高效节能的设备和工艺,减少了 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此外,该设计还符合行业标准和 规范,确保了生产的安全和合规性。
总装车间布置经验PPT课件
![总装车间布置经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bc7b5c7375a417866f8ff9.png)
2019/12/14
9
第9页
二、总装车间的管理简介
2.2产能与节拍
生产能力是每个企业在规划阶段,根据产品的市场预期而设置的。生产能力的估算方法如 下: M=Fe×S/ T 其中 M为年生产能力; Fe为单台设备年有效工作时间(h)S为设备组内相同的设备数量; T为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加工时间(h/件)。 设备都需要一定的保养维护时间,所以采用同类设备Fe的变化不大,因此单位产品所需要 的加工时间与合理的工艺要求、工位布置以及工人的操作熟练程度有关,所以工艺合理、 工人工作效率高都可以提高产能。 目前的整车厂大都根据市场的需求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计划确定生产节拍,根据生产 节拍便可以确定物流量,达到精益生产。
2019/12/14
5
第5页
一、总装车间的布置
1.3前围工段
在前围工段中,工人为汽车安装上大灯、冷凝器、散热器、前后保险杠、灯、轮胎等零件。 根据质量和成本的考虑,每个整车厂所采用的安装自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一般使用机械 手为前后风窗玻璃涂胶,涂好以后工人通过吸盘方式将玻璃安装到车身上。采用自动化方 式可以便于控制精度、产量,但是维护成本也比较高,一旦出现故障会导致系统误差甚至 生产线中断,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涂装
车身
内
饰
前
淋雨线 1
淋雨线 2
路
试
最终检查线 1
最终检查线 2
维修区
PDI 2019/12/14
检测线 1 检测线 2 检测线 3
维修区
最终线 3
F4
OK 线
最终线 4
底盘线 2
最终线 1
底盘线 1 轮胎分装
2
第2页
一、总装车间的布置
车间布置设计
![车间布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970f1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5.png)
2023/5/21
车间布置设计
•3.1.1 设备布置的基本要求
2023/5/21
车间布置设计
• 2.3 常见工业厂房----结构尺寸
•
•
(a)内廊式柱网
•
•(b)方格式柱网
2023/5/21
车间布置设计
• 2.4 车间组成和布置形式
• 车间一般包括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和行 政生活区三部分,各部分的组成与产品种类、 生产工艺流程、洁净等级要求等情况有关。
2023/5/21
车间布置设计
• 2. 厂房建筑和车间组成
•2.1 建筑的分类 •2.2 厂房建筑的定位尺寸 • 2.3 常见工业厂房 • 2.4 车间组成和布置形式
2023/5/21
车间布置设计
• 2.1 建筑的分类
•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凡用于人们在其中
生产、生活或进行其它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均称为建筑物, 如车间、住宅、教学楼、办公楼、体育馆等;而人们不在 其中生产、生活的建筑,则称为构筑物,如水塔、烟囱、 桥梁等。 • 建筑的种类很多,特点不一,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 分类。例如,按主要承重结构的材料不同,建筑可分为砖 木结构建筑、砖混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 构建筑等。又如,按层数不同,可将厂房建筑分为单层厂 房、多层厂房和混合层数厂房;将住宅建筑分为低层(1~3 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和高层(10~30层)住宅。
2023/5/21
车间布置设计
•1. 概述
• 原料药车间和制剂车间都是常见的制药车间。原 料药作为精细化学品,属于化学工业的范畴,其车间 设计与一般的化工车间具有许多共同点。但药品是一 种特殊商品,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疗效 和安全。为保证药品质量,原料药车间的成品工序(精 制、烘干、包装工序)与制剂车间一样,其生产环境都 有相应的洁净等级要求。
车间布置设计课件(PPT 80页)
![车间布置设计课件(PPT 80页)](https://img.taocdn.com/s3/m/8787c10489eb172dec63b775.png)
(一)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3、操作间距 >500 >700
>b+400 b
>650
l+300 l
>1000
>2000
800~1000 ≤ 900 ≤ 900
(一)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4、安全距离和其他距离要求 设备安全距离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按设计规范要求)
设备的种类和大小 介质的性质
设备间距要满足的条件
一般情况可采用室内与露天联合布置。
3.室内布置和露天布置
露天或半露天布置的设备: 如大型贮罐、精馏塔、吸收塔、凉水塔、喷
淋式冷却器等设备。 非露天布置的设备:
如往复泵、空压机、冷冻机等机械传动设备 以及结晶器、釜式反应器等易受气温影响的设 备。
五、建 筑 物
1. 建筑物模数
建筑物统一模数制,是为了实现设计和建造的标准化而制定的 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具有通用 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 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炉子下面用于维修的净空
750
立式容器壳体 人孔中心线与下面平台之间的距离 600~1300
容器顶部封头 人孔法兰面与下面平台之间的距离
平 台
卧式换热器
法兰边缘至平台之间的距离
180~1200 450
立式换热器、 器身或盖的顶法兰与下面平台之间的 1500(最大)
塔类
距离
(二)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
➢留出设备安装、检修和拆卸所需的面积和空间。 ➢考虑设备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通道 ➢凡通过楼层的设备应在楼面的适当位置设置吊装孔。
最小间距/mm 600 750
1000 600 1000 450 L+500 750 1500 1000 750 600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与布置原则PPT(28张)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与布置原则PPT(28张)](https://img.taocdn.com/s3/m/e46d6c142af90242a895e598.png)
对设备布置设计的要求
一、主导风向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二、生产工艺对设备布置的要求(流程通畅,生产连
续正常)
①在布置设备时一定要满足工艺流程顺序,要保 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
②凡属相同的几套设备或同类型的设备或操作性 质相似的有关设备,应尽可能布置在一起;
③设备布置时除了要考虑设备本身所占的地位外 必须有足够的操作、通行及检修需要的位置;
车间整体平面设计 1)直通管廊长条布置
车间整体平面设计 2)L形、T形管廊布置
厂房平面布置
化工厂房平面型式的选择原则: 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下尽量力求简单,力 争美化,同时要按照建筑规范要求。
化工厂房平面型式: 一般有长方形、L型、T型和П 型。
厂房的柱网布置
一、柱网概念 柱子的纵向和横向定位轴线垂直相交,在平
4.熟悉本车间各种设备、设备的特点、要求及日后的安装、检修、 操作所需空间、位置。如根据设备的操作情况和工艺要求,决定 设备装置是否露天布置,是否需要检修场地,是否经常更换
5.了解与本车间工艺有关的配电、控制仪表等其它专业和办公、生 活设施方面的要求。
6.具有车间设备一览表和车间定员表。
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
为车间技术经济先进指标创造条件。 4.便于生产管理,安装、操作、检修方便。 5.要符合有关的布置规范和国家有关的法规,妥善处理
防火、防爆、防毒、防腐等问题,保证生产安全,还 要符合建筑规范和要求。人流货流尽量不要交错。 6.要考虑车间的发展和厂房的扩建。 7. 考虑地区的气象、地质、水文等条件。
车间布置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第五章车间布置设计
![第五章车间布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e7a92d2f60ddccda38a0c0.png)
准标定其位臵及标志尺寸。
化工设计
Desig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厂房建筑的定位尺寸:
窗子
建筑物
C
大门
大门
横向定位轴线
跨度
B
变形缝
大门
大门
跨度
A
纵向定位轴线
柱距 1 2 3 4 5 6 7
厂房建筑的定位轴线: 纵向定位轴线(与厂房的长度方向平行) 横向定位轴线(与厂房的长度方向垂直) 跨度:相邻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 柱距:相邻横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
表示为±0.00平面图;
②沿第二层切开的,称为二层平面图,或以楼层标高 表示之;……
化工设计
Desig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5.1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3) 剖面图
化工 建筑图
假设用正平面或侧平面的垂直方向把房屋剖开(注
意剖面均应通过门和窗,如剖面不能同时外墙和内
墙上的门或窗时,也可将剖面转折一次),将处于观 察者和剖开之间的部分移去,其余部分方向投影所 得到的图形称为垂直剖面图。 建筑垂直剖面图有横剖面图和纵剖面图之分。如 何进行剖切,设计者可根据绘图的需要自行决定。
平台
平台
直 梯 换 热 器
直 梯
平台
换热器
平台
精 馏 塔
贮罐 贮 罐
精 馏 塔
再 沸 器 泵 泵
再 沸 器
化工设计
Desig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 5.1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建筑物
3.敞开构筑物的结构尺寸 (2)平台 ①宽度:不小于0.8m 净空:不小于2.2m; ②相邻塔器平台标高尽量一样,尽可能布臵成联合 平台; ③与人孔底部的距离:0.6-1.2m,不大于1.5m ④加料口平台距加料口顶:不大于1.0m ⑤平台防护栏高度:1.0m 标高20m以上的防护栏高度:1.2m
车间布置设计
![车间布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f211cfc281e53a5902ff73.png)
工
予
艺
留
设
备
予
予
留
留
工
工
艺
艺
设
设
备
备
②T形、 L形布置
这种布置适合于较复杂的车间管道可由二个或三 个方向进出车间。
中间贮罐布置在设备或厂房附近,原料成品贮罐 分类集中布置在贮罐区。易燃物料贮罐外设围堤以防止 液体泄漏漫延,为操作安全,泵布置在围堤外;
槽车卸料泵靠近道路布置,贮罐的出料泵靠 近管廊即方便又节约管道。
2
复杂车间考虑平面布置时的原则如下:
a.露天和敞 开式布置。 回收(精馏、吸收)、聚合、分解、干燥、料仓、
无规锅炉等主要装置采用露天式或敞开式框架布置;有 特殊要求的工段如控制、配电、催化剂配制、造粒、包 装及成品仓库布置在封闭式厂房中。
b.流程式布置 各生产工段从贮罐,回收到产品包装入库都顺流程
在工艺设计人员取得建筑设计图后,再对车间布置草图进 行修改,然后画出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平面、立面布置图。
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工段、生产辅助设施、生活行政福利设施的平 面、立面布置。
(2)车间场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和尺寸。
(3)设备的平面、立面布置。
(4)通风系统、物料运输设计。
一、厂房的整体布置
分离式:生产规模大,车间各工段生产特点 有显著差异(例如属于不同的防火等级)或位于 山区等情况,可适当考虑分离式布置。
集中式 :生产规模不大,车间各工段联系频 繁,生产特点无显著差异,厂区地势平坦者,可 适当采用集中式布置。
考虑厂房的整体布置的另一重要问题是室外 场地的利用和设计。在操作上可以放在露天的设 备如体形巨大的容器,贮罐,较高大的塔,原则 上应尽可能布置在室外。可以大大地缩减厂房的 建筑 面积。
化工设计课件第八章车间的平、立面布置
![化工设计课件第八章车间的平、立面布置](https://img.taocdn.com/s3/m/75430a6a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d.png)
总结词:安全优先
详细描述:由于农药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 安全风险,该农药厂的车间布置首要考虑的 是安全因素。车间布置充分考虑了工艺流程 、物料特性和设备要求,采用了分区布置的 方式,将不同危险等级的车间分开布置,并 设置了相应的安全设施和应急措施,确保了
生产安全和员工健康。
05
车间布置的优化与改进
根据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安排设备的布局,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 顺畅,操作方便,同时考虑设备维护和检修的需求。
物流与通道布置
物流与通道布置是确保生产流程顺畅 的关键,需要合理规划物料运输路径 和通道宽度。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物料特性,合理 规划物料运输路径,设置合适的通道 宽度和坡度,确保物料流动顺畅,同 时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化工设计课件第八章车间的 平、立面布置
目录
• 车间布置概述 • 平面布置 • 立面布置 • 车间布置案例分析 • 车间布置的优化与改进
01
车间布置概述
车间布置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车间布置是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安装需求,对车间内的 设备、管道、仪表、建筑等进行的合理布局和设计。
重要性
车间布置是化工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生产操作 、工艺流程的顺畅、安全、环保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合理 的车间布置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减少事故发生 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03
1. 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2. 考虑未来发展
3. 人性化设计
车间布置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 如建筑、消防、环保等方面的规定。
在满足当前生产需求的同时,应考虑企业 未来的发展,为工艺升级和设备更新预留 空间。
车间布置应考虑员工的操作习惯和舒适度 ,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生产车间布置》课件
![《生产车间布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3bf9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c.png)
《生产车间布置》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生产车间布置概述 • 生产车间设备布置 • 生产车间流水线布置 • 生产车间物料搬运系统布置 • 生产车间布置实例分析
01
生产车间布置概述
车间布置的定义
车间布置是指根据产品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要求,合理安排车间 的平面布置,使得生产: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车间布置
总结词
模块化布局、灵活性高、环境控制严格
详细描述
该电子产品制造企业采用模块化布局,可根据生产需求快速调整车间布局。车间内设备布局灵活,便于生产线的 扩展和收缩。同时,为保证产品质量,车间内环境控制严格,确保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参数符合生产要求。
实例三:某食品加工企业的车间布置
平行式布置
设备平行排列,适用于需要相 互协作的工艺流程。
环绕式布置
设备围绕一个中心点布置,适 用于需要集中管理的工艺流程
。
混合式布置
根据实际需要将以上几种布置 方式进行组合,以实现最佳的
生产效果。
设备布置的优化方法
仿真模拟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 拟设备布置,评估不同
方案的效果。
数据分析
收集生产数据,分析设 备运行效率和瓶颈,针
并联型流水线
将多台相同设备并联排列,适用于产 量较大、工序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的产品。
串联型流水线
设备按工艺流程顺序串联布置,适用 于工艺过程不能分开或不宜分开生产 的场合。
流水线布置的优化方法
工艺流程分析
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瓶颈环节和 优化潜力。
工作研究
通过研究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改进操作方 法,提高工作效率。
车间布置不仅涉及到生产设备、生产线、物料搬运等方面的规划 ,还涉及到工作环境、员工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的考虑。
目
CONTENCT
录
• 生产车间布置概述 • 生产车间设备布置 • 生产车间流水线布置 • 生产车间物料搬运系统布置 • 生产车间布置实例分析
01
生产车间布置概述
车间布置的定义
车间布置是指根据产品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要求,合理安排车间 的平面布置,使得生产:某电子产品制造企业的车间布置
总结词
模块化布局、灵活性高、环境控制严格
详细描述
该电子产品制造企业采用模块化布局,可根据生产需求快速调整车间布局。车间内设备布局灵活,便于生产线的 扩展和收缩。同时,为保证产品质量,车间内环境控制严格,确保温度、湿度和洁净度等参数符合生产要求。
实例三:某食品加工企业的车间布置
平行式布置
设备平行排列,适用于需要相 互协作的工艺流程。
环绕式布置
设备围绕一个中心点布置,适 用于需要集中管理的工艺流程
。
混合式布置
根据实际需要将以上几种布置 方式进行组合,以实现最佳的
生产效果。
设备布置的优化方法
仿真模拟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 拟设备布置,评估不同
方案的效果。
数据分析
收集生产数据,分析设 备运行效率和瓶颈,针
并联型流水线
将多台相同设备并联排列,适用于产 量较大、工序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 的产品。
串联型流水线
设备按工艺流程顺序串联布置,适用 于工艺过程不能分开或不宜分开生产 的场合。
流水线布置的优化方法
工艺流程分析
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找出瓶颈环节和 优化潜力。
工作研究
通过研究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改进操作方 法,提高工作效率。
车间布置不仅涉及到生产设备、生产线、物料搬运等方面的规划 ,还涉及到工作环境、员工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的考虑。
车间布置设计优质课件
![车间布置设计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43d2e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f.png)
抽吸设备:多数安装在抽吸设备附近。大中
型车间用泵,数量较多,有可能集中布置旳,应 该尽量集中布置 . (2)集中布置旳泵旳排列:排列成—直线,泵旳头部 集中于一侧,也可背靠背地排成两排,驱动设备 面对通道。
(3)泵与泵旳间距:视泵旳大小而定,—般不宜不大 于0.7m,双排泵之间旳间距不宜少于2m,泵与墙 间旳间距至少为l .2m、以利通行 .
3. 压缩机
(1)压缩机与主要工艺设备。压缩机常是装置中功率 消耗最大旳关键设备,所以在平面布置时应尽量 使压缩机接近与它相连旳主要工艺设备。压缩机 旳进出口管线应尽量旳短和直。
(2) 压缩机一般布置在专用旳压缩机厂房中 有利于压缩机旳维护旳检修,以便操作人员旳巡回
检测 (3)压缩机旳基础:考虑隔振,并与厂房旳基础脱开
露天化布置问题,设备露天化布置旳 好处:
(1)节省大量建筑面积,节省基建投资。 (2)节省土建施工工程量,加紧基建进度。 (3)将具有火灾及爆炸危险旳设备露天化, 就能够降低厂房旳防火防爆等级,因而降低厂 房造价。 (4)有利于化工生产旳防火防爆和防毒。 (5)对厂房旳扩建、改建具有较大旳灵活性。
车间布置设计旳内容
1.车间厂房布置设计 2.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3.绘制车间布置图
第一节 车间旳整体布置和轮廓设计
集中式 车间旳整体布局
分散式
集中式布置:生产规模较小,车间中各工段联络频繁, 生产特点无明显差别 。 医药和精细化工生产,多数都 是小吨位、间歇生产,车间面积不大,故常用该布置。
分散式:生产规模较大,车间内各工段旳生产特点有明 显差别,需要严格分开
安装于基础上 (图5-9) ②直径在lm下列旳塔设备不能靠本身重量单
独直立安装,需依附于建筑或构筑物上
型车间用泵,数量较多,有可能集中布置旳,应 该尽量集中布置 . (2)集中布置旳泵旳排列:排列成—直线,泵旳头部 集中于一侧,也可背靠背地排成两排,驱动设备 面对通道。
(3)泵与泵旳间距:视泵旳大小而定,—般不宜不大 于0.7m,双排泵之间旳间距不宜少于2m,泵与墙 间旳间距至少为l .2m、以利通行 .
3. 压缩机
(1)压缩机与主要工艺设备。压缩机常是装置中功率 消耗最大旳关键设备,所以在平面布置时应尽量 使压缩机接近与它相连旳主要工艺设备。压缩机 旳进出口管线应尽量旳短和直。
(2) 压缩机一般布置在专用旳压缩机厂房中 有利于压缩机旳维护旳检修,以便操作人员旳巡回
检测 (3)压缩机旳基础:考虑隔振,并与厂房旳基础脱开
露天化布置问题,设备露天化布置旳 好处:
(1)节省大量建筑面积,节省基建投资。 (2)节省土建施工工程量,加紧基建进度。 (3)将具有火灾及爆炸危险旳设备露天化, 就能够降低厂房旳防火防爆等级,因而降低厂 房造价。 (4)有利于化工生产旳防火防爆和防毒。 (5)对厂房旳扩建、改建具有较大旳灵活性。
车间布置设计旳内容
1.车间厂房布置设计 2.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3.绘制车间布置图
第一节 车间旳整体布置和轮廓设计
集中式 车间旳整体布局
分散式
集中式布置:生产规模较小,车间中各工段联络频繁, 生产特点无明显差别 。 医药和精细化工生产,多数都 是小吨位、间歇生产,车间面积不大,故常用该布置。
分散式:生产规模较大,车间内各工段旳生产特点有明 显差别,需要严格分开
安装于基础上 (图5-9) ②直径在lm下列旳塔设备不能靠本身重量单
独直立安装,需依附于建筑或构筑物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车间布置设计
本章主要内容:
一、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三、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四、设备布置图 (简)
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一、化工车间的组成
(1) 生产设施: 包括生产工段、原料和产品仓库、控制室、露天堆场或储罐区等。
(2) 生产辅助设施: 包括除尘通风室、变电配电室、机修仪修室、化验室和贮藏室等。
的平台; (6) 平台的防护栏杆高度为1.0m,标高20 m以上的平台的防护栏杆高度应为
1.2m。
五、建 筑 物
3. 梯子的主要尺寸
(1) 斜梯的角度一般为45°,由于条件限制也可采用55°,每段斜梯的高度 ≯5m,超过5m时应设梯间平台,分段设梯子。
(2) 斜梯的宽度≮0.7m,也≯1.0m。 (3) 直梯的宽度宜为0.4~0.6m。 (4) 设备上的直梯宜从侧面通向平台,每段直梯的高度≯8m,超过8m时必
施工图阶段的车间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四、装置(车间)平面布置方案
➢ 厂房的平面布置形式主要有:长方形、L型、T型和Π型。
长方形或直线 最常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设备布置灵活、采光和通
形
风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型车间。
L型、T型和Π 当厂房较长或受工艺、地形等条件所限时采用。
型
应充分考虑采光、通风、交通通道、进出口等问题。
(3) 生活行政福利设施: 包括车间办公室、工人休息、更衣室、浴室、厕所等。
(4) 其它特殊用室: 如劳动保护室、保健室等。
车间平面布置就是将上述车间组成在平面上进行组合布置。
二、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一)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和规定 (二)基础资料
(一) 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和规定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范》(HG/T 20546-2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GB 50160-2008)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 规定》(HG 20571-1995) 《工业企业厂房噪声标准》(GB 12348-200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定》(GB 50058-1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1987)等。
高应按最大设备的要求而定。 框架布置:尽可能将尺寸相近设备安排在同一层框架上以节省建筑费用。
五、建 筑 物
2. 平台
对高位设备,应为操作和检修设置平台。 主要结构尺寸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平台宽度一般≮0.8m,平台上净空≮2.2m; (2) 相邻塔器的平台标高应尽量一样,并尽可能布置成联合平台; (3) 为人孔、手孔设置的平台,与人孔底部的距离宜为0.6~1.2m,≯1.5m; (4) 为设备加料口设置的平台,距加料口顶≯1.0m; (5) 直接装设在设备上的平台,不应妨碍设备的检修,否则应做成可拆卸式
非露天布置: 如往复泵、空压机、冷冻机等机械传动设备以及结晶器、釜式反应器
等易受气温影响的设备。
五、建 筑 物
(一) 几个概念
1. 建筑物模数
建筑模数(construction module),建筑设计中,为了实现工业化大 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 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统一选定的协调建筑尺度的增值单位。
➢ 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 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目前,世界各国均采用100 mm为基本模数, 用M表示,即1 M = 100 mm。同时还采用: ➢ 分数模数:1/2 M(50mm)、1/5M(20mm)、1/10 M(10mm); ➢ 扩 大 模 数 : 基 本 模 数 的 整 数 倍 , 3M(300mm) 、 6M(600mm) 、 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 ➢ 使用3M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统一模数制》中为了既能满足 适用要求,又能减少构配件规格类型而规定的。
区域 生产控 制区
管廊下 或两侧
建筑物 内部
内容 控制室、配电室至加热炉 两塔之间(考虑设置平台,未考虑基础大小) 塔类设备的外壁至管廊(或构筑物)的柱子 容器壁或换热器端部至管廊(或构筑物)的柱子
两排泵之间的维修通道 相邻两排泵之间(考虑基础及管道) 两排泵之间或单排泵至墙的维修通道
泵的端面或基础至墙或柱子
一般采用直通管廊长条布置或组合型布置,小型化工车间多采用室内 布置。
1. 直通管廊长条布置
➢ 比单侧布置占地面积小,管廊长度短,而且流程顺畅。 ➢ 露天布置的基本方案。
2. 组合型布置
➢ 露天布置、敞开 式框架布置和室内 布置三种方式相结 合。
3.室内布置和露天布置
优点
缺点
室内布置
气候影响小,劳动条件好,适 用于小型化工装置、间歇操作、 操作频繁、在气温较低的地区 或有特殊要求的设备。
操作位置和通道
设备在厂房内的排列方法
2. 设备排列方法
✓ 中等宽度(12~15 m)的车间:布置两排设备。 集中布置在厂房中间,两边留出操作位置和通道。 分别布置在厂房两边,中间留出操作位置和通道。
操作位置和通道
操作位置和通道 操作位置和通道
设备在厂房内的排列方法
2. 设备排列方法
✓ 宽度超过18m的车间: 厂房中间留出3 m左右的通道 两边分别布置两排设备 (每排设备各留出1.5~2 m的操作位置)
3. 操作间距
➢ 操作间距 考虑相应的操作位置和运输通道。 考虑堆放一定数量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包装材料所需的面积和空间。
700~900
>500
>500
>800
1200~1500
700
≥
3. 操作间距
>500
>b+400
>700
b
< 2000 1000~1200
> 2000
900
800~1000
1000 600
卧式换热器封头前面(轴向)的净距
1000
卧式换热器法兰边周围的净距
450
表5-1 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建、构筑物之间的净距(续)
区域 任意区
内容 换热器管束抽出净距(L:管束长)
设备布置的最终成果:设备布置图。
二、车间设备布置的要求
(一)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二) 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 (三) 满足土建要求 (四) 满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
(一)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1. 设备排列顺序 2. 设备排列方法 3. 操作间距 4. 安全距离
1. 设备排列顺序
(1) 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进行布置; (2) 保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 (3) 避免物料的交叉往返; (4) 充分利用厂房的垂直空间布置设备。
一、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内容 二、车间设备布置的要求
一、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内容
确定各个设备在车间平面与立面上的位置;确定场地与建、构筑物的 尺寸;确定管道、电气仪表管线、采暖通风管道的走向和位置。
主要包括: (1) 确定各个工艺设备在车间平面和立面的位置。 (2) 确定某些在工艺流程图中一般不予表达的辅助设备或公用设备的位置。 (3) 确定供安装、操作与维修所用的通道系统的位置与尺寸。 (4) 在上述各项的基础上确定建筑物与场地的尺寸。 (5) 其它。
须设梯间平台,分段设梯子,超过2 m的直梯应设安全护笼。 (5) 甲、乙、丙类防火的塔区联合平台及其他工艺设备和大型容器或容器组
的平台,均应设置不少于两个通往地面的梯子作为安全出口,各安全 出口的距离≯25m。但平台长度不大于8 m的甲类防火平台和不大于 15 m的乙、丙类平台,可只设一个梯子。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计量罐、高位槽、回流冷凝器等设备:较高层 反应设备:较低层 过滤设备、贮罐等设备:最底层。 多层厂房内的设备:既保证垂直方向的连续性,又要减少操作人员在 不同楼层间的往返次数。
2. 设备排列方法
➢ 设备排列方法 根据厂房宽度和设备尺寸确定。
✓ 宽度不超过9m的车间:一边为设备,另一边作为操作位置和通道。
➢ 主要成果: 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
根据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对初步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和深化。 ➢ 任务: ① 确定设备管口、操作台、支架及仪表等的空间位置; ② 确定设备的安装方案; ③ 确定与设备安装有关的建筑结构尺寸; ④ 确定管道及电气仪表管线的走向等。 ➢ 主要成果:
建筑造价较高。
露天布置
建筑投资少、用地省,利于安 装和检修,通风、防火、防燥 等。化工厂的设备布置优先考 虑露天布置。
操作条件差,自控要求高, 受大气影响等
一般情况可采用室内与露天联合布置。
3.室内布置和露天布置
露天或半露天布置: 生产中一般不需要经常操作的或可用自动化仪表控制的设备及需要
大气调节温湿度的设备。 如大型贮罐、精馏塔、吸收塔、凉水塔、喷淋式冷却器等设备。
车间布置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配管设计属于施工图设 计的内容。
(一) 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
(二)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
(一) 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
➢ 任务: ① 确定生产、辅助生产及行政生活等区域的布局; ② 确定车间场地及建(构)筑物的平面尺寸和立面尺寸; ③ 确定工艺设备的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④ 确定人流及物流通道; ⑤ 安排管道及电气仪表管线等; ⑥ 编制初步设计布置设计说明。
分类及应用范围
2. 跨度、开间、进深
跨度:跨度是梁式构件的一种尺寸,用于板、梁、屋架等。建筑物中, 梁两端的承重结构之间的距离,两支点中心之间的距离。
开间:两横墙间距离, 进深:两纵墙间距离。 一般根据房间门的朝向来 区分,房门进入的方向的距离为进深,左右两边距离为开间。
本章主要内容:
一、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二、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三、典型设备的布置方案 四、设备布置图 (简)
第一节 车间布置设计概述
一、化工车间的组成
(1) 生产设施: 包括生产工段、原料和产品仓库、控制室、露天堆场或储罐区等。
(2) 生产辅助设施: 包括除尘通风室、变电配电室、机修仪修室、化验室和贮藏室等。
的平台; (6) 平台的防护栏杆高度为1.0m,标高20 m以上的平台的防护栏杆高度应为
1.2m。
五、建 筑 物
3. 梯子的主要尺寸
(1) 斜梯的角度一般为45°,由于条件限制也可采用55°,每段斜梯的高度 ≯5m,超过5m时应设梯间平台,分段设梯子。
(2) 斜梯的宽度≮0.7m,也≯1.0m。 (3) 直梯的宽度宜为0.4~0.6m。 (4) 设备上的直梯宜从侧面通向平台,每段直梯的高度≯8m,超过8m时必
施工图阶段的车间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四、装置(车间)平面布置方案
➢ 厂房的平面布置形式主要有:长方形、L型、T型和Π型。
长方形或直线 最常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设备布置灵活、采光和通
形
风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型车间。
L型、T型和Π 当厂房较长或受工艺、地形等条件所限时采用。
型
应充分考虑采光、通风、交通通道、进出口等问题。
(3) 生活行政福利设施: 包括车间办公室、工人休息、更衣室、浴室、厕所等。
(4) 其它特殊用室: 如劳动保护室、保健室等。
车间平面布置就是将上述车间组成在平面上进行组合布置。
二、车间布置设计的依据
(一)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和规定 (二)基础资料
(一) 应遵守的设计规范和规定
《化工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范》(HG/T 20546-200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GB 50160-2008)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 规定》(HG 20571-1995) 《工业企业厂房噪声标准》(GB 12348-200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定》(GB 50058-1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1987)等。
高应按最大设备的要求而定。 框架布置:尽可能将尺寸相近设备安排在同一层框架上以节省建筑费用。
五、建 筑 物
2. 平台
对高位设备,应为操作和检修设置平台。 主要结构尺寸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平台宽度一般≮0.8m,平台上净空≮2.2m; (2) 相邻塔器的平台标高应尽量一样,并尽可能布置成联合平台; (3) 为人孔、手孔设置的平台,与人孔底部的距离宜为0.6~1.2m,≯1.5m; (4) 为设备加料口设置的平台,距加料口顶≯1.0m; (5) 直接装设在设备上的平台,不应妨碍设备的检修,否则应做成可拆卸式
非露天布置: 如往复泵、空压机、冷冻机等机械传动设备以及结晶器、釜式反应器
等易受气温影响的设备。
五、建 筑 物
(一) 几个概念
1. 建筑物模数
建筑模数(construction module),建筑设计中,为了实现工业化大 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 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统一选定的协调建筑尺度的增值单位。
➢ 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 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目前,世界各国均采用100 mm为基本模数, 用M表示,即1 M = 100 mm。同时还采用: ➢ 分数模数:1/2 M(50mm)、1/5M(20mm)、1/10 M(10mm); ➢ 扩 大 模 数 : 基 本 模 数 的 整 数 倍 , 3M(300mm) 、 6M(600mm) 、 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 ➢ 使用3M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统一模数制》中为了既能满足 适用要求,又能减少构配件规格类型而规定的。
区域 生产控 制区
管廊下 或两侧
建筑物 内部
内容 控制室、配电室至加热炉 两塔之间(考虑设置平台,未考虑基础大小) 塔类设备的外壁至管廊(或构筑物)的柱子 容器壁或换热器端部至管廊(或构筑物)的柱子
两排泵之间的维修通道 相邻两排泵之间(考虑基础及管道) 两排泵之间或单排泵至墙的维修通道
泵的端面或基础至墙或柱子
一般采用直通管廊长条布置或组合型布置,小型化工车间多采用室内 布置。
1. 直通管廊长条布置
➢ 比单侧布置占地面积小,管廊长度短,而且流程顺畅。 ➢ 露天布置的基本方案。
2. 组合型布置
➢ 露天布置、敞开 式框架布置和室内 布置三种方式相结 合。
3.室内布置和露天布置
优点
缺点
室内布置
气候影响小,劳动条件好,适 用于小型化工装置、间歇操作、 操作频繁、在气温较低的地区 或有特殊要求的设备。
操作位置和通道
设备在厂房内的排列方法
2. 设备排列方法
✓ 中等宽度(12~15 m)的车间:布置两排设备。 集中布置在厂房中间,两边留出操作位置和通道。 分别布置在厂房两边,中间留出操作位置和通道。
操作位置和通道
操作位置和通道 操作位置和通道
设备在厂房内的排列方法
2. 设备排列方法
✓ 宽度超过18m的车间: 厂房中间留出3 m左右的通道 两边分别布置两排设备 (每排设备各留出1.5~2 m的操作位置)
3. 操作间距
➢ 操作间距 考虑相应的操作位置和运输通道。 考虑堆放一定数量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包装材料所需的面积和空间。
700~900
>500
>500
>800
1200~1500
700
≥
3. 操作间距
>500
>b+400
>700
b
< 2000 1000~1200
> 2000
900
800~1000
1000 600
卧式换热器封头前面(轴向)的净距
1000
卧式换热器法兰边周围的净距
450
表5-1 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建、构筑物之间的净距(续)
区域 任意区
内容 换热器管束抽出净距(L:管束长)
设备布置的最终成果:设备布置图。
二、车间设备布置的要求
(一)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二) 满足安装和检修要求 (三) 满足土建要求 (四) 满足安全、卫生和环保要求
(一)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1. 设备排列顺序 2. 设备排列方法 3. 操作间距 4. 安全距离
1. 设备排列顺序
(1) 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进行布置; (2) 保证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连续性; (3) 避免物料的交叉往返; (4) 充分利用厂房的垂直空间布置设备。
一、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内容 二、车间设备布置的要求
一、车间设备布置设计的内容
确定各个设备在车间平面与立面上的位置;确定场地与建、构筑物的 尺寸;确定管道、电气仪表管线、采暖通风管道的走向和位置。
主要包括: (1) 确定各个工艺设备在车间平面和立面的位置。 (2) 确定某些在工艺流程图中一般不予表达的辅助设备或公用设备的位置。 (3) 确定供安装、操作与维修所用的通道系统的位置与尺寸。 (4) 在上述各项的基础上确定建筑物与场地的尺寸。 (5) 其它。
须设梯间平台,分段设梯子,超过2 m的直梯应设安全护笼。 (5) 甲、乙、丙类防火的塔区联合平台及其他工艺设备和大型容器或容器组
的平台,均应设置不少于两个通往地面的梯子作为安全出口,各安全 出口的距离≯25m。但平台长度不大于8 m的甲类防火平台和不大于 15 m的乙、丙类平台,可只设一个梯子。
第二节 车间设备布置设计
计量罐、高位槽、回流冷凝器等设备:较高层 反应设备:较低层 过滤设备、贮罐等设备:最底层。 多层厂房内的设备:既保证垂直方向的连续性,又要减少操作人员在 不同楼层间的往返次数。
2. 设备排列方法
➢ 设备排列方法 根据厂房宽度和设备尺寸确定。
✓ 宽度不超过9m的车间:一边为设备,另一边作为操作位置和通道。
➢ 主要成果: 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
根据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对初步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和深化。 ➢ 任务: ① 确定设备管口、操作台、支架及仪表等的空间位置; ② 确定设备的安装方案; ③ 确定与设备安装有关的建筑结构尺寸; ④ 确定管道及电气仪表管线的走向等。 ➢ 主要成果:
建筑造价较高。
露天布置
建筑投资少、用地省,利于安 装和检修,通风、防火、防燥 等。化工厂的设备布置优先考 虑露天布置。
操作条件差,自控要求高, 受大气影响等
一般情况可采用室内与露天联合布置。
3.室内布置和露天布置
露天或半露天布置: 生产中一般不需要经常操作的或可用自动化仪表控制的设备及需要
大气调节温湿度的设备。 如大型贮罐、精馏塔、吸收塔、凉水塔、喷淋式冷却器等设备。
车间布置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配管设计属于施工图设 计的内容。
(一) 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
(二)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
(一) 初步设计阶段的车间布置设计内容及程序
➢ 任务: ① 确定生产、辅助生产及行政生活等区域的布局; ② 确定车间场地及建(构)筑物的平面尺寸和立面尺寸; ③ 确定工艺设备的平面布置图和立面布置图; ④ 确定人流及物流通道; ⑤ 安排管道及电气仪表管线等; ⑥ 编制初步设计布置设计说明。
分类及应用范围
2. 跨度、开间、进深
跨度:跨度是梁式构件的一种尺寸,用于板、梁、屋架等。建筑物中, 梁两端的承重结构之间的距离,两支点中心之间的距离。
开间:两横墙间距离, 进深:两纵墙间距离。 一般根据房间门的朝向来 区分,房门进入的方向的距离为进深,左右两边距离为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