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完整版)康复诊疗指南及规范【可编辑全文】

(完整版)康复诊疗指南及规范【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完整版)康复诊疗指南及规范临床科室诊疗规范科室:康复科负责人:丁笑2017年6月修订版目录GF-01 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2 头部内伤病康复诊疗规范GF-03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GF-04 脊髓损伤康复诊疗规范GF-05 骨折的康复诊疗规范GF-06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范GF-07 眩晕诊疗规范GF-08 腰痛诊疗规范GF-09 痹症诊疗规范GF-10 面瘫诊疗规范GF-11 常见病种(9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GF-12 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3 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GF-14附:冬病夏治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GF-01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痰瘀阻证: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病愈医教科病愈诊疗典型之阳早格格创做一、病愈治疗尺度病愈治疗的时间启展得越早了局越佳.准则上道,只消死命体征稳固,便不妨启展病愈治疗.普遍的脑梗死,当天不妨启展病愈防止治疗大里积脑梗死、较宽沉的脑出血,有脑火肿、下颅压,主动统制颅压战脑火肿,待死命体征稳固后即可举止病愈防止治疗,普遍正在2周内,多于3~10天启初病愈防止治疗启展病愈治疗早,病愈了局好,合并症多.普遍道,3月内,神经功能回复最快,半年后仍有回复,1年后回复变缓,但是病愈治疗仍有益处.二、病愈住院时限沉症患者没有超出1个月、中症患者没有超出3个月;沉症患者没有超出6个月.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是仍有较大病愈价格或者出现并收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接受后不妨切合延少住院时间.三、临床查看典型(一)普遍查看1、三大惯例查看.2、惯例血液死化查看.3、心电图查看、背部B超查看.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查看.5、梅毒血浑教、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记物测定.(二)采用性查看1、脑脊液查看.切合征:疑有颅内熏染、颅内下/矮压或者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相识脑脊液理化本量、瞅察颅内压力变更时.2、经颅多普勒(TCD)查看.切合征:需相识是可有颅内血管渺小、关塞、畸形、软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删下的探测等.3、脑电图、脑电天形图查看.切合征;①需粗确癫痫诊疗时;②需协帮其余颅内占位及颅内熏染诊疗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帮鉴别器量性粗神障碍或者功能性粗神障碍时.4、头颅CT、磁共振(MRI)查看切合征:①进院时需进一步粗确诊疗;②病情爆收变更,有加沉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火、肿瘤、熏染等迹象时;④其余情况需要举止CT或者MRI查看才搞粗确诊疗时.5、诱收电位查看.切合征:需鉴别诊疗及推断预后时.6、心净乌色B超、颈部乌色B超查看.切合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徐病激励时.7、心、肺功能查看.切合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相识患者疏通背荷情况,以指挥制定合理的疏通处圆.(三)特需查看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制影(DSA)、单光子收射估计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沉查看.四、临床治疗典型(一)临床惯例治疗1、前提病治疗:下血压、下脂血症、糖尿病、心净病等治疗.2、延绝性临床治疗:安排血压、颅压,革新脑供血、脑神经管养及对于症收援治疗等.3、革新粗神、止语、认知、吞吐、疏通、膀胱战肠道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战相关临床技能的应用.4、下压氧治疗(受伤时间正在一年以内者可酌情使用)5、中医中药治疗.(二)罕睹并收症的处理1、熏染:包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熏染的防治.2、痉挛:去除诱果;百般抗痉挛心服药、神经阻滞、矫形器应用或者脚术治疗3、粗神障碍:采用粗神药物及止为情绪治疗等.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需要时脚术治疗等.5、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6、肩痛、肩枢纽半脱位、肩脚概括征:消炎镇痛药物,矫形器晃设等.7、其余合并症的防治:如肌萎缩、骨量疏紧、枢纽挛缩、同位骨化、体位性矮血压、火肿等的防治.上述并收症,根据需要请博科会诊治疗,需要时转院止博科治疗.五、调理病愈典型(一)、功能评介进院后5天内举止初期评介,住院功夫根据功能变更情况可举止一次或者多次中期评介,出院前举止终期评介.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主要包罗疏通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止语战谈话障碍、吞吐障碍、排鼓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评介名目如下:1、躯体功能评介Brunnstrom评介、Fugl-Meyer评介(FMA)、肌痉挛评介、枢纽活动度(ROM)评介、感觉评介、仄稳功能评介、协做评介、肢体形态评介、上肢功能评介、凡是死计活动(ADL)评介、痛痛评介、肌力评介、辅帮器具适配性评介,可步止者需举止步态分解.2、粗神情绪评介存留相关问题者举止认知功能评介(可先用认知筛查、成套认知评介表、知觉障碍筛查表举止评介,而后针对于简直情况举止定背、影象、注意、思维、得认症博项评介)、人格评介、情绪评介,存留止为障碍者举止博门止为障碍评介.3、止语、吞吐功能评介最先举止得语症战构音障碍筛查,对于存留或者可疑存留得语症或者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举止得语症尺度查看战构音障碍查看,部分患者需举止吞吐障碍评介、肺活量查看.4、社会情绪及死计品量评介5、病愈效验的评比疗效的截止判决是指终次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好,尺度如下:隐效:分值好≥8;灵验:分值好正在1~7分之间;无效:分值好为0.(二)、病愈治疗典型病愈治疗注意顺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介进及其家属的协共,并与凡是死计战健壮培养相分离.1、物理治疗(1)疏通治疗:早期主要举止床上良肢位晃搁、翻身锻炼、呼吸锻炼、枢纽活动度锻炼(主动活动、牵伸等)、坐位仄稳锻炼、变化锻炼、血管舒缩锻炼等.回复期继承举止枢纽主、主动疏通、牵伸锻炼、呼吸锻炼、体位变更锻炼等,并举止患侧肢体的疏通统制锻炼,以及百般体位间的变更及变化锻炼,共时举止站坐床治疗及坐、跪、站坐位的仄稳锻炼战步止锻炼等.后期正在继承加强前期治疗的前提上,根据患者疏通统制本领、肌力、仄稳功能等情况,顺序渐进举止减沉步止、辅帮步止、独力步止及步态锻炼等.(2)物理果子治疗:采用电子死物反馈疗法、偏偏正光映照、中药熏药治疗、超声波治疗、超短波短波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等.2、做业治疗(1)认知锻炼:对于有认知障碍者根据认知评介截止举止定背、影象、注意、思维、估计等锻炼,宽沉病例早期可举止多种感觉刺激战提供歉富的环境以普及认知功能,有条件的单位可使用电脑辅帮认知锻炼.(2)知觉障碍治疗:对于存留知觉障碍者举止相映的得认症锻炼战(或者)得用症锻炼,锻炼真量根据知觉评介截止可采用视扫描、颜色、图形、图象辨别、空间结构、位子关系锻炼等等,提供需要的辅帮锻炼标记或者器具,并分离本量死计战处事场景举止锻炼.(3)凡是死计活动(ADL)锻炼:早期可正在床边举止仄稳、进食、脱衣、变化、步止、进厕、洗澡、部分卫死等圆里,本量死计环境中或者尽管模拟真正在死计环境举止锻炼.(4)上肢功能锻炼:通过有采用的做业活动去普及疏通统制本领、保护战革新上肢枢纽活动度(ROM)、落矮肌弛力、减少痛痛、普及脚机动性战真用功能.(5)功能锻炼指挥:包罗凡是死计活动指挥,辅帮器具使用锻炼战指挥,并对于有需要的患者举止环境变革指挥战环境切合锻炼.3、谈话治疗对于有构音障碍者举止构音锻炼、收音锻炼、接流本领锻炼等,对于存留得语症的患者需举止听、道、读、写、估计、接流本领等真量的谈话锻炼等,部分患者需举止摄食-吞吐锻炼,存留止语得用者举止针对于性锻炼.4中医病愈治疗(1)针刺治疗:采与分期治疗与辨证治疗相分离,与穴以阳经为主,阳经为辅.(2)推拿治疗:普遍正在中风后二周启初推拿治疗,以益气血、通经络、调补肝肾为准则,选穴参照针刺穴位,脚法施以滚法、按法、揉法、搓法、揩法等.(3)其余治疗:电针、头皮针、艾灸、梅花针、穴位注射、穴位帖揭敷、穴位埋线、火罐、中药治疗等.5、辅帮技能早期或者宽沉病例需晃设一般轮椅,大部分患者需配备踝足矫形器(AFO),部分患者步止时需借帮四足仗或者脚仗,部分患者需晃设需要的死计自帮具(如建饰自帮具、进食自帮具等).防止或者治疗肩枢纽半脱位可使用肩托,部分患者需使用脚功能位矫形器或者抗痉挛矫形器.(三)、肩-脚概括征(SHS)的病愈治疗用1~2mm的少线,从近端到近端,先拇指后他指,终尾脚掌脚背到腕上热疗有止痛、解痉、消肿效率,9.4℃~11.1℃热火浸泡患脚30分钟,1次/日.主动、主动疏通应最先举止肩胛骨活动,正在上肢上举的情况下举止三维的肩枢纽活动.患侧上肢的主动疏通.接感神经阻滞.类固醇制剂美味服或者肩枢纽或者腱鞘注射(四)肩枢纽半脱位GHS)的防止及病愈治疗防止:一但是出现半脱位多易于回复,应早期呵护防止.早期患肢可安顿轮椅上的收撑台,或者采与良佳的搁置姿势,也可用吊戴.治疗:脚段正在于纠正肩胛骨位子,从而纠正枢纽盂位子,以回复肩部的自然绞索体制脚法:纠正肩胛骨位子,使肩胛骨充分前伸、上抬、中展并进与转动;刺激肩胛骨周围起宁静效率的肌肉活动或者减少其肌弛力,治疗者站正在患者前圆,背前抬起患肢而后用脚掌沿患肢到脚掌目标赶快反复天加压,并央供患者脆持掌心背前,没有使肩后缩;用冰赶快推拿有关肌肉,可刺激肌肉的活动,对于三角肌及冈上肌功能性电刺激,肌电死物反馈治疗也灵验;针灸、电针大概对于肌弛力普及有一定效率;正在没有益伤肩枢纽及周围构制的情况下,保护齐枢纽无痛性主动活动;应防止牵推益伤患肢,引起肩痛战半脱位,一定注意呵护肩枢纽(五)病愈照顾护士典型1、病愈照顾护士评估包罗皮肤情景、压疮爆收伤害果素、不料伤害伤害果素、二便功能及对于伤病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介.2、病愈照顾护士(1)体位照顾护士:良肢位晃搁、体位变更、体位变化等.(2)膀胱与肠道功能锻炼,二便管制.(3)病愈蔓延治疗:根据病愈治疗师的意睹,监督战指挥患者正在病房举止枢纽活动度(ROM)、凡是死计活动(ADL)、吞吐、谈话接流等延绝性锻炼.(4)并收症的防止及照顾护士:防止继收性益伤的照顾护士(如摔伤、烫伤等),百般熏染的防止照顾护士,防压疮照顾护士,防止深静脉血栓、枢纽挛缩及兴用概括征的照顾护士,脑室背腔流管阻塞的防治照顾护士及癫痫收火的救治与照顾护士.3、情绪照顾护士、家庭病愈及社区病愈照顾护士指挥良肢位的晃搁a.患侧卧时,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推出,防止受压战后缩,肘枢纽伸直,前臂中旋,指枢纽伸展,患侧髋枢纽伸展,膝枢纽微伸,健腿伸直背前置于体前收撑枕上.该体位不妨减少患侧感觉输进,牵推所有偏偏瘫侧肢体,有帮防治痉挛b.健侧卧位是患者最恬静的体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枢纽伸展,搁正在胸前的枕上,上肢背头顶圆上举约1000,患腿伸直背前搁正在身体前里的另一收撑枕上,髋枢纽自然伸直,足没有要内翻;c.俯卧位果受颈紧弛反射战迷路反射的效率,非常十分反射活动较强,也简单引起骶尾部、足跟中侧或者中踝部爆收压疮,果此,脑卒中病人应以侧卧位为主.必须采与俯卧位时,患臂应搁正在体旁的枕上,肩枢纽前伸,脆持伸肘,腕背伸,脚指伸展,患侧臀部战大腿下搁置收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中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枢纽微伸,足底防止交战所有收撑物,免得足底体验器受刺激,通过阳性收撑反射加沉足下垂应防止半卧位,果该体位的躯搞伸直战下肢伸直姿势间接加强了痉挛模式.六、工做病愈典型(一)工做病愈评介惯例举止功能性本领评估,沉、中度颅脑益伤需举止工伤员工工做考察、便业意愿评估、处事需要分解、主动用力普遍性评估、处事模拟评估、现场处事分解评估等.(二)工做病愈(1)工做接洽:通过尝试、接洽、诊疗、筹备等办法,使用科教的测评工具,提供周到的疑息、战术与要领,带领工伤员工客瞅天认识自己,相识自己的死少潜能、工做兴趣、部分性格,调适自己的工做状态,采用切合自己的工做死少目标.(2)便业选配:沉度战部分中度颅脑益伤患者有便业倾背,可根据其残徐程度、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兴趣、教力、技能火仄、处事体味等选协共适的处事.(3)技能锻炼:沉度战部分中度颅脑益伤患者可根据其认知、躯体功能情景及兴趣快乐喜爱,采用介进电脑收配锻炼班、金工木工锻炼锻炼班、脚工艺创制锻炼班等.(4)处事切合与安排:为了宁静脆持某处事,正在处事历程中指挥工伤员工怎么样与店主或者共事举止灵验相通,根据部分性格特性安排部分与环境间的匹配程度.适用于不妨沉回处事岗位的沉度战部分中天颅脑益伤患者.(5)处事加强及模拟锻炼:以沉返处事岗位为目标,应用真正在的或者模拟的处事任务举止锻炼,从而回复躯体的、止为的战工做上的功能.七、病愈出院尺度死命体征稳固,病情宁静,并切合以下条件:1、已达到病愈住院时限.2、无宽沉并收症或者并收症已统制.3、已达到预期病愈目标.。

康复医学临床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康复医学临床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康复医学临床操作规程主编:孙强三王道清副主编:王晓红邱健青邱建忠编委名单(姓氏笔画顺序排列):丁向东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丹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晓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道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孙昭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孙强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毕少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毕鸿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邱建忠青岛市立医院苏静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珑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张伯林山东省荣军医院徐青山东大学岳寿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高楚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袁俊英山东大学郭志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前言众所周知,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许多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但或多或少可能会遗留一些后遗症,例如:脑外伤、脑血管病后肢体瘫痪、痉挛、语言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不能等;另外由于治疗疾病的需要,手术后医生常会采取固定、限制肢体活动等措施,例如:骨折、骨关节疾病手术后应用石膏外固定、牵引等办法,这些措施的应用一般会持续2~3个月的时间,而长时间的肢体制动又难免会产生制动部位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关节挛缩等严重的并发症,许多患者一定会为这些后遗症和并发症而苦恼。

的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再单纯要求疾病的恢复、生命的挽救,而更多的要求身体功能的恢复,以便能够继续承担社会和家庭角色,人民群众的这种迫切要求推动了一门新的医学学科的产生,这便是康复医学。

为顺应时代的这一发展要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要求,各级医院均成立了康复科或理疗科,但广大康复工作者迫切地感到,工作中缺乏一本简明而又规范的操作手册,以配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技术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疗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需要。

此外目前医学院校均开设了康复医学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医学生渴望需要一本言简意赅而又不失规范的参考书,鉴于此,我们编写了此书。

本书适合各级各类医院从事康复科、理疗科、神经科、骨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使用,也适于医学院校学生使用。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标准[详]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标准[详]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

康复医学临床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康复医学临床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康复医学临床操作规程主编:孙强三王道清副主编:王晓红邱健青邱建忠编委名单(姓氏笔画顺序排列):丁向东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丹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晓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道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孙昭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孙强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毕少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毕鸿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邱建忠青岛市立医院苏静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珑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张伯林山东省荣军医院徐青山东大学岳寿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高楚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袁俊英山东大学郭志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前言众所周知,由于疾病本身得原因,许多患者得生命得以挽救,但或多或少可能会遗留一些后遗症,例如:脑外伤、脑血管病后肢体瘫痪、痉挛、语言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不能等;另外由于治疗疾病得需要,手术后医生常会采取固定、限制肢体活动等措施,例如:骨折、骨关节疾病手术后应用石膏外固定、牵引等办法,这些措施得应用一般会持续2~3个月得时间,而长时间得肢体制动又难免会产生制动部位得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关节挛缩等严重得并发症,许多患者一定会为这些后遗症与并发症而苦恼。

得确,随着社会经济得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得提高,越来越多得患者不再单纯要求疾病得恢复、生命得挽救,而更多得要求身体功能得恢复,以便能够继续承担社会与家庭角色,人民群众得这种迫切要求推动了一门新得医学学科得产生,这便就是康复医学。

为顺应时代得这一发展要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得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得要求,各级医院均成立了康复科或理疗科,但广大康复工作者迫切地感到,工作中缺乏一本简明而又规范得操作手册,以配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得技术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疗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得需要。

此外目前医学院校均开设了康复医学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医学生渴望需要一本言简意赅而又不失规范得参考书,鉴于此,我们编写了此书。

本书适合各级各类医院从事康复科、理疗科、神经科、骨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使用,也适于医学院校学生使用。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是指对康复医学科诊疗进行规范和要求的一套标准。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规范的康复诊疗要求可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科学、有效、安全、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下面就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的要求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诊断上要求准确性和及时性。

康复医学科的诊断包括对患者功能损害的评估和功能障碍的诊断,以及对患者康复潜力的评估。

准确的诊断可以为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康复指导和治疗方案,及时的诊断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康复时间。

其次,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康复评估上要求全面性和个性化。

康复评估是指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功能、活动能力、社会参与和环境因素的评估,来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目标,并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全面的康复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功能受损的程度和患者的康复需求,个性化的康复评估可以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第三,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治疗方法上要求科学性和有效性。

康复治疗的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障碍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要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并满足患者的康复目标。

第四,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康复管理上要求协调性和持续性。

康复治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和康复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调。

康复管理包括康复过程的规划、实施和监测等,旨在保证患者能够获得连续的康复服务。

医生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定期与患者交流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最后,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康复效果评价上要求准确性和客观性。

康复效果评价是指对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判断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和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准确的康复效果评价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康复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康复治疗方案,客观的康复效果评价可以避免主观因素对康复效果评价的影响,提高康复效果评价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康复诊疗指南与规范标准[详]

康复诊疗指南与规范标准[详]

临床科室诊疗规科室:康复科负责人:丁笑2017年6月修订版目录GF-01 中风病康复诊疗规GF-02 头部伤病康复诊疗规GF-03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GF-04 脊髓损伤康复诊疗规GF-05 骨折的康复诊疗规GF-06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GF-07 眩晕诊疗规GF-08 腰痛诊疗规GF-09 痹症诊疗规GF-10 面瘫诊疗规GF-11 常见病种(9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GF-12 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GF-13 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GF-14附:冬病夏治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GF-01中风病康复诊疗规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痰瘀阻证: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暗紫,苔滑腻,脉弦滑。

2.气虚血瘀证: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3.肝肾亏虚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

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脑卒中的康复一、康复评定(一)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与康复医学有密切关系的三种CVD的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为:1.脑梗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⑴诊断要点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鉴别诊断困难时如有条件可作MRI或者CT检查诊断标准(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1982)A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至少持续24H)意识障碍视力、视野障碍轻瘫或偏瘫、或两侧瘫痪(尤其于脑干损害时)偏侧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运动失调B脑脊液无色、透明C至少可见下列一项以上辅助检查的阳性改变:(a)CT扫描可提示脑水肿、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而无出血性改变(b)脑血管造影发现一支或一支以上主干动脉高度狭窄或闭塞改变(c)脑扫描提示脑梗塞而除外脑肿瘤3)确定诊断完全具备第B-C项(倘已行第B项检查时)高度可能,具备第A、B 项及第C项之(C)。

脑出血诊断要点脑出血好发部位为壳核、丘脑、尾状核头部、中脑、桥脑、小脑、皮质下白质即脑叶、脑室及其他。

主要是高血压性脑出血,也包括其他病因的非外伤性脑内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要点如下:A常于全力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发病B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C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它神经系统局灶症状D多有高血压病史E腰穿脑脊液多含血和压力增高(其中20%左右可不含血)F脑超声波检查多有中线波以为G鉴别诊断有困难时若有条件可作CT检查诊断标准(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1982)ACT扫描可见颅内血肿;B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且至少持续24小时:意识障碍;视力、视野障碍;偏瘫或轻偏瘫,或二瘫痪(尤其脑干损害时);偏侧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运动失调;突然剧烈头痛。

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脑卒中的康复一、康复评定(一)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与康复医学有密切关系的三种CVD的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为:1. 脑梗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⑴诊断要点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一般发病后1-2 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有颈内动脉系统和/ 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鉴别诊断困难时如有条件可作MRI或者CT检查诊断标准(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1982)A 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至少持续24H)意识障碍视力、视野障碍轻瘫或偏瘫、或两侧瘫痪(尤其于脑干损害时)偏侧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运动失调B 脑脊液无色、透明C 至少可见下列一项以上辅助检查的阳性改变:(a) CT 扫描可提示脑水肿、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而无出血性改变(b) 脑血管造影发现一支或一支以上主干动脉高度狭窄或闭塞改变(c) 脑扫描提示脑梗塞而除外脑肿瘤3)确定诊断完全具备第B-C 项(倘已行第B 项检查时)高度可能,具备第A B项及第C项之(C)。

脑出血诊断要点脑出血好发部位为壳核、丘脑、尾状核头部、中脑、桥脑、小脑、皮质下白质即脑叶、脑室及其他。

主要是高血压性脑出血,也包括其他病因的非外伤性脑内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要点如下:A 常于全力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发病B 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C 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它神经系统局灶症状D多有高血压病史E 腰穿脑脊液多含血和压力增高(其中20%左右可不含血)F 脑超声波检查多有中线波以为G鉴别诊断有困难时若有条件可作CT检查诊断标准(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1982)A CT 扫描可见颅内血肿;B 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且至少持续24 小时:意识障碍;视力、视野障碍;偏瘫或轻偏瘫,或二瘫痪(尤其脑干损害时);偏侧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运动失调;突然剧烈头痛。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详细完整版)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详细完整版)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诊前评估1.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了解疾病、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2.进行功能评定,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等方面的评估。

3.结合影像学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二、制定康复治疗目标1.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和需求,并制定具体可行的治疗目标。

2.目标应明确、可量化,考虑到患者的个人特点和潜力。

三、康复治疗方法1.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2.康复治疗方法应综合运用,灵活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3.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疗效,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四、康复团队协作1.康复医学科应建立专业的康复团队,包括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2.团队成员应密切协作,定期开展康复讨论和评估,制定综合治疗计划。

3.康复团队应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五、应用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1.根据患者的需要,合理应用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如假肢、矫形器、助听器等。

2.对于需要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的患者,应进行适当的评估和配备,并提供相关的操作指导和康复训练。

六、康复效果评估和记录1.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包括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的指标。

2.康复效果评估结果应及时记录和反馈给患者及其家属,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计划。

以上是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的详细完整版。

康复医学科致力于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综合而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法,结合康复团队的协作工作,应用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定期评估和记录康复效果,为患者提供专业、全面的康复服务。

康复医学临床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康复医学临床诊疗规范、操作规程

康复医学临床操作规程主编:孙强三王道清副主编:王晓红邱健青邱建忠编委名单(姓氏笔画顺序排列):丁向东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丹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王晓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道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孙昭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孙强三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毕少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毕鸿雁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邱建忠青岛市立医院苏静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珑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张伯林山东省荣军医院徐青山东大学岳寿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高楚荣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袁俊英山东大学郭志芹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前言众所周知,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许多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但或多或少可能会遗留一些后遗症,例如:脑外伤、脑血管病后肢体瘫痪、痉挛、语言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不能等;另外由于治疗疾病的需要,手术后医生常会采取固定、限制肢体活动等措施,例如:骨折、骨关节疾病手术后应用石膏外固定、牵引等办法,这些措施的应用一般会持续2~3个月的时间,而长时间的肢体制动又难免会产生制动部位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关节挛缩等严重的并发症,许多患者一定会为这些后遗症和并发症而苦恼。

的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不再单纯要求疾病的恢复、生命的挽救,而更多的要求身体功能的恢复,以便能够继续承担社会和家庭角色,人民群众的这种迫切要求推动了一门新的医学学科的产生,这便是康复医学。

为顺应时代的这一发展要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根据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的要求,各级医院均成立了康复科或理疗科,但广大康复工作者迫切地感到,工作中缺乏一本简明而又规范的操作手册,以配合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技术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疗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需要。

此外目前医学院校均开设了康复医学课程,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医学生渴望需要一本言简意赅而又不失规范的参考书,鉴于此,我们编写了此书。

本书适合各级各类医院从事康复科、理疗科、神经科、骨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医护人员使用,也适于医学院校学生使用。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8
(11)认知训练。 (12)言语治疗: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的治疗。 (13)心理治疗: (14)中国传统的康复治疗 目前应用于脑卒中康复的传统医学治 疗有按摩、针刺、中药等手段。 (15)其它:如高压氧疗、体外反博、量子血液治疗等均可用于脑 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 【预后】 本病经积极进行康复治疗,能恢复一定的功能,但应预防二次发病。
肘伸直前臂取中间位上肢上举过头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膝下作踝背屈重心落在健腿上精细协调控制运动接近正常水平运动协调接近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非受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和准确性比非受累侧在站立位可使髋外展到超出抬起该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围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
1
②共同运动 是指偏瘫患者期望完成某项活动时所引发的一种组合 活动。但它们是定型的,无论从事哪种活动,参与活动的肌肉及肌肉反 应的强度都是相同的,没有选择性运动。也就是说是由意志诱发而又不 随意志改变的一种固定的运动模式,即屈肌共同运动和伸肌共同运动模 式。
(2)反射调节异常 当脑部损伤后,高级与低级中枢之间的相互调 节,制约功能受到破坏,损伤平面以下反射活动失去了控制,原始反射 被释放,姿势反射、脊髓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阳性;使得身体姿势的随 意调节能力丧失。而损伤平面以上的反射受到破坏,大脑皮质及小脑的 平衡反射、调整反射能力减弱或消失,造成身体姿势协调、控制、平衡 功能异常,影响了正常功能活动的进行。
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 。 【康复治疗】 1、目的和原则 (1)治疗目的 ①改善功能:大限度地恢复或改善患者的运动、认知、言语功能。 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尽可能恢复或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的再适应, 重返社会,达到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治疗原则 ①早期开始:对生命体征稳定、症状无进展的患者,发病 48 小时 后即可开始治疗;对昏迷患者或住在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只要没有发 热、瘫痪没有进展、血压稳定,也可以开始肢体的被动活动或通过物理 因子干预。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或规范.1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指南或规范.1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趾背伸肌力减弱。

5.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6.注意与一些引起腰腿痛的疾病如椎管狭窄及脊柱肿瘤等相鉴别。

【入院指征】1.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明显影响活动及睡眠;2.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阳性;3.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检查项目】1.专科检查: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突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或MRI)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康复评定:JOA评分3.常规检查:全血细胞计数+三分类;ABO血型鉴定;尿液分析;大便常规;肝功能常规;肾功能常规;血电解质常规;凝血常规;心电图;胸片;输血前五项检查;血糖;腹部超声检查。

【治疗原则】约80%患者可经非手术治疗得到缓解或治愈,研究证实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相当。

1、卧床休息和限制活动 急性期首选治疗方法。

严格卧床不宜超过1周以防制动并发症的发生。

2、药物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神经营养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药物,肌肉松弛药,必要时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腰椎牵引4、推拿和按摩5、支具和矫形器 围腰有协助背肌、限制不必要的前屈、增加腰椎稳定性的作用。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 2 周内,多于 3~10 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 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 1 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 1 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 3 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 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 B 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 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 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 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文档大全2、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 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 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康复医学科康复流程和操作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流程和操作规范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来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和流程为有效提升康复医疗服务水平,真正体现文登整骨医院的“大康复”理念,根据卫生部《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指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中医为体、弘扬特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全面康复理念为指导,以“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为目的,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拓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能力;从功能评定、中医特色治疗、临床治疗、现代技术治疗等技术为着手点,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文登整骨医院来院患者康复流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以促进患者以最快、好、省的康复方式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求的康复需求。

一、康复医学科组成:1、康复治疗大厅2、康复病房3、深入各科室的康复治疗师参与的病区康复4、康复门诊、治未病预防保健5、康复辅助器具安装室。

二、康复治疗分组1、中医药治疗组(中药饮片、中药烫洗、熏蒸等)2、理疗组(声、光、电、磁、冷、热和力等物理因子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等)3、中医特色治疗组(针刺治疗、灸疗法、拔罐疗法、推拿疗法、导引技术、五行音乐等)4、康复技术治疗组[作业治疗组(OT)、物理治疗组(PT)、大型器械组(机器人、减重、等速等各种仪器设备)、语言治疗组、吞咽认知训练组、心理治疗组]6、治未病康复工程组(如假肢、矫形器、自助器等辅助器具)具体康复流程如下:患者的康复治疗是由一个团队(Team组)来完成,是将多专业诊疗康复技术融合,为病、伤、残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诊疗服务,包括临床医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中医师、物理治疗师(PT)、作业治疗师(OT)、针炙师、推拿师、护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组长:根据患者科室不同,团队(Team)组长为科室医疗组长以上人员。

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最新资料推荐------------------------------------------------------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脑卒中的康复一、康复评定(一)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与康复医学有密切关系的三种 CVD 的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为:1.脑梗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⑴诊断要点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一般发病后 1-2 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鉴别诊断困难时如有条件可作 MRI 或者 CT 检查诊断标准(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1982) A 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至少持续 24H)意识障碍视力、视野障碍轻瘫或偏瘫、或两侧瘫痪(尤其于脑干损害时)偏侧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运动失调 B 脑脊液无色、透明 C 至少可见下列一项以上辅助检查的阳性改变:(a)CT 扫描可提示脑水肿、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而无出血性改变 (b)脑血管造影发现一支或一支以上主干动脉高度狭窄或闭塞改变 (c)脑扫描提示脑梗塞而除外脑肿瘤 3)确定诊断完全具备第 B-C 项(倘已行第 B 项检查时)高度可能,具备第 A、B 项及第 C 项之(C)。

1 / 2脑出血诊断要点脑出血好发部位为壳核、丘脑、尾状核头部、中脑、桥脑、小脑、皮质下白质即脑叶、脑室及其他。

主要是高血压性脑出血,也包括其他病因的非外伤性脑内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要点如下:A 常于全力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发病B 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C 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它神经系统局灶症状D 多有高血压病史E 腰穿脑脊液多含血和压力增高(其中 20%左右可不含血)F 脑超声波检查多有中线波以为G 鉴别诊断有困难时若有条件可作 CT 检查诊断标准(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1982) A CT 扫描可见颅内血肿; B 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且至少持续 24 小时:意识障碍;视力、视野障碍;偏瘫或轻偏瘫,或二瘫痪(尤其脑干损害时);偏侧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运动失调;突然剧烈头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

四、临床治疗规范(一)临床常规治疗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

2、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等。

3、改善精神、言语、认知、吞咽、运动、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和相关临床技术的应用。

4、高压氧治疗(受伤时间在一年以内者可酌情使用)5、中医中药治疗。

(二)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防治。

2、痉挛:去除诱因;各类抗痉挛口服药、神经阻滞、矫形器应用或手术治疗3、精神障碍:选用精神药物及行为心理治疗等。

4、压疮:体位处理、换药,必要时手术治疗等。

5、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

6、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消炎镇痛药物,矫形器配置等。

7、其它合并症的防治:如肌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异位骨化、体位性低血压、水肿等的防治。

上述并发症,根据需要请专科会诊治疗,必要时转院行专科治疗。

五、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价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评价项目如下:1、躯体功能评价Brunnstrom评价、Fugl-Meyer评价(FMA)、肌痉挛评价、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感觉评价、平衡功能评价、协调评价、肢体形态评价、上肢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肌力评价、辅助器具适配性评价,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

2、精神心理评价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可先用认知筛查、成套认知评价表、知觉障碍筛查表进行评价,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失认症专项评价)、人格评价、情绪评价,存在行为障碍者进行专门行为障碍评价。

3、言语、吞咽功能评价首先进行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疑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部分患者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

4、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评价5、康复效果的评定疗效的结果判定是指末次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差,标准如下:显效:分值差≥8;有效:分值差在1~7分之间;无效:分值差为0。

(二)、康复治疗规范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1、物理治疗(1)运动治疗:早期主要进行床上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牵伸等)、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血管舒缩训练等。

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主、被动运动、牵伸训练、呼吸训练、体位变换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以及各种体位间的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的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力、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及步态训练等。

(2)物理因子治疗:选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偏正光照射、中药熏药治疗、超声波治疗、超短波短波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等。

2、作业治疗(1)认知训练:对有认知障碍者根据认知评价结果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计算等训练,严重病例早期可进行多种感觉刺激和提供丰富的环境以提高认知功能,有条件的单位可使用电脑辅助认知训练。

(2)知觉障碍治疗:对存在知觉障碍者进行相应的失认症训练和(或)失用症训练,训练内容根据知觉评价结果可选择视扫描、颜色、图形、图象辨认、空间结构、位置关系训练等等,提供必要的辅助训练标识或器具,并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进行训练。

(3)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早期可在床边进行平衡、进食、穿衣、转移、步行、入厕、洗澡、个人卫生等方面,实际生活环境中或尽量模拟真实生活环境进行训练。

(4)上肢功能训练:通过有选择的作业活动来提高运动控制能力、维持和改善上肢关节活动度(ROM)、降低肌张力、减轻疼痛、提高手灵活性和实用功能。

(5)功能训练指导:包括日常生活活动指导,辅助器具使用训练和指导,并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环境改造指导和环境适应训练。

3、语言治疗对有构音障碍者进行构音训练、发音训练、交流能力训练等,对存在失语症的患者需进行听、说、读、写、计算、交流能力等内容的语言训练等,部分患者需进行摄食-吞咽训练,存在言语失用者进行针对性训练。

4中医康复治疗(1)针刺治疗:采取分期治疗与辨证治疗相结合,取穴以阳经为主,阴经为辅。

(2)推拿治疗:一般在中风后两周开始推拿治疗,以益气血、通经络、调补肝肾为原则,选穴参照针刺穴位,手法施以滚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等。

(3)其它治疗:电针、头皮针、艾灸、梅花针、穴位注射、穴位帖贴敷、穴位埋线、火罐、中药治疗等。

5、辅助技术早期或严重病例需配置普通轮椅,大部分患者需配备踝足矫形器(AFO),部分患者步行时需借助四脚仗或手仗,部分患者需配置必要的生活自助具(如修饰自助具、进食自助具等)。

预防或治疗肩关节半脱位可使用肩托,部分患者需使用手功能位矫形器或抗痉挛矫形器。

(三)、肩-手综合征(SHS)的康复治疗用1~2mm的长线,从远端到近端,先拇指后他指,最后手掌手背到腕上冷疗有止痛、解痉、消肿作用,9.4℃~11.1℃冷水浸泡患手30分钟,1次/日。

主动、被动运动应首先进行肩胛骨活动,在上肢上举的情况下进行三维的肩关节活动。

患侧上肢的被动运动。

交感神经阻滞。

类固醇制剂可口服或肩关节或腱鞘注射(四)肩关节半脱位GHS)的预防及康复治疗预防:一但出现半脱位多难于恢复,应早期保护预防。

早期患肢可安置轮椅上的支撑台,或采取良好的放置姿势,也可用吊带。

治疗:目的在于纠正肩胛骨位置,进而纠正关节盂位置,以恢复肩部的自然绞索机制手法:纠正肩胛骨位置,使肩胛骨充分前屈、上抬、外展并向上旋转;刺激肩胛骨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活动或增加其肌张力,治疗者站在患者前方,向前抬起患肢然后用手掌沿患肢到手掌方向快速反复地加压,并要求患者保持掌心向前,不使肩后缩;用冰快速按摩有关肌肉,可刺激肌肉的活动,对三角肌及冈上肌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也有效;针灸、电针可能对肌张力提高有一定作用;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下,维持全关节无痛性被动活动;应避免牵拉损伤患肢,引起肩痛和半脱位,一定注意保护肩关节(五)康复护理规范1、康复护理评估包括皮肤状况、压疮发生危险因素、意外伤害危险因素、二便功能及对伤病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

2、康复护理(1)体位护理:良肢位摆放、体位变换、体位转移等。

(2)膀胱与肠道功能训练,二便管理。

(3)康复延伸治疗:根据康复治疗师的意见,监督和指导患者在病房进行关节活动度(ROM)、日常生活活动(ADL)、吞咽、语言交流等延续性训练。

(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预防继发性损伤的护理(如摔伤、烫伤等),各类感染的预防护理,防压疮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及废用综合征的护理,脑室腹腔流管阻塞的防治护理及癫痫发作的救治与护理。

3、心理护理、家庭康复及社区康复护理指导良肢位的摆放a.患侧卧时,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

该体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防治痉挛b.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c.仰卧位因受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也容易引起骶尾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压疮,因此,脑卒中病人应以侧卧位为主。

必须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的枕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感受器受刺激,通过阳性支撑反射加重足下垂应避免半卧位,因该体位的躯干屈曲和下肢伸直姿势直接强化了痉挛模式。

六、职业康复规范(一)职业康复评价常规进行功能性能力评估,轻、中度颅脑损伤需进行工伤职工职业调查、就业意愿评估、工作需求分析、主动用力一致性评估、工作模拟评估、现场工作分析评估等。

(二)职业康复(1)职业咨询:通过测试、咨询、诊断、规划等方式,运用科学的测评工具,提供全面的信息、策略与方法,引导工伤职工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发展潜能、职业兴趣、个人性格,调适自己的职业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就业选配:轻度和部分中度颅脑损伤患者有就业倾向,可根据其残疾程度、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兴趣、学历、技能水平、工作经验等选配合适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