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认识整数的概念,理解正整数、负整数及其相对概念;2.能够在数轴上画出正整数、负整数,以及0;3.能够将整数和其相反数对应起来;4.能够比较两个整数大小,口头表述整数大小关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整数、负整数及其相对概念;•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和相反数;•整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加减法的概念;•理解数轴的使用、起点、正负方向的确定等。
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本单元包含第1-4课。
第1课认识整数第2课整数的概念第3课数轴第4课整数的相反数授课安排第一课•【导入】通过抽奖、游戏或者讲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先从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如温度升高、降雨量等,引出整数的概念;•【整合】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慢慢引出正整数、负整数的概念。
第二课•【引入】以及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呈现】通过具体的数轴示例,让学生了解数轴的概念和基本表示方法;•【训练】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数轴上整数的表示方法。
第三课•【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并进行简单的测试;•【呈现】再次介绍正、负数的概念,并结合数轴上的表示方法;•【训练】通过各种练习形式,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掌握数轴的使用方法。
第四课•【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呈现】介绍整数的相反数的概念和基本表示方法;•【训练】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整数相反数的对应关系。
教学方法•桥式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工具•网络教学互动课件;•数学实验室设备;•教学图像展示;教学评估•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同桌互评;教学反思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课堂中可以多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抽奖、操作实践等方式。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和接受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理解、掌握、应用所学的知识。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一、乘除法单元教学内容p2~p14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整十、整理、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
2、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口算。
单元课时安排(9时)小树有多少棵(1)数学内容:p2~p3数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数学卡片。
教学设计一、学前准备1、口算(课件出示)3×8= 5×4= 9×3= ……2、口答(课件出示)3个十是多少? 15个十呢? 15个百呢?80里有几个十? 600里有几个百? 900里有几个百?复习这两道题是为本节课学生掌握新知识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1、点明课题,课件出示(主题图)2、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3、引导学生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4、试着解决所提问题:20×3=5、讨论算法:方法一:20×3表示3个20相加,因为20+20+20=60,所以20×3=60;方法二:因为2×3=6,所以20×3=60。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买文具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买文具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时买文具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买文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学会使用加法和减法计算总价,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学会使用加法和减法计算总价。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购买文具的情景,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学会使用加法和减法计算总价。
难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购买问题,如多买或少买文具的情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文具盒、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计算器;教学卡片。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文具盒、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展示一个文具盒,里面有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
引导学生观察文具盒里的物品,并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买一个文具盒,里面有铅笔、橡皮和尺子,我们需要知道每样文具的单价和数量,然后怎么计算总价呢?”2. 例题讲解:老师出示一张教学卡片,上面写着:“一个文具盒里有3支铅笔,每支铅笔2元,1块橡皮5元,1把尺子3元。
请计算购买这个文具盒需要多少钱?”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然后给出解答:“3支铅笔2元,所以3支铅笔的价格是3×2=6元;1块橡皮5元,1把尺子3元,所以橡皮和尺子的价格是5+3=8元。
文具盒的总价是铅笔、橡皮和尺子的价格之和,即6+8=14元。
”3. 随堂练习:老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练习卡片,上面有不同的购买情景,学生需要计算总价。
老师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和解答,然后分享答案。
4. 教具与学具运用:老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文具和计算器,模拟购买文具的情景。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混合运算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混合运算的概念: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这样的运算称为混合运算。
2.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3. 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根据运算顺序,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运用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混合运算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解: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混合运算2. 板书内容:混合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中,容易忽略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对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对混合运算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混合运算的含义。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因此,我们需要详细讲解和练习,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
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买文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买文具》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购物情境,掌握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人民币的使用,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够正确计算出购物时的应付金额。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购物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实际问题的良好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能够正确计算出购物时的应付金额。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生动的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人民币图片、购物场景图片、计算器等。
2.学具:学生自带文具、练习册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人民币图片和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民币和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引出加减法运算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运算计算应付金额。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购物中正确使用人民币。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游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全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大全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认识方向》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辨认八个方向,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辨认八个方向,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位置。
难点:建立空间观念,发展空间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认识方向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找不到方向的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辨认方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2.探索新知(1)认识上、下、左、右师:请大家伸出双手,比划一下上、下、左、右四个方向。
谁能用这四个方向来描述一下你的同桌?师:请大家站起来,面对面站好。
你能用前、后来描述一下你的前面和后面是谁吗?(3)认识东南西北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请大家拿出地球仪,找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3.实践应用(1)找方向游戏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找方向的游戏。
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会在教室的某个方向放一个物品,你们需要找到这个物品。
(2)描述位置师:请大家用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描述一下你的同桌的位置。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辨认八个方向,也学会了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希望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让生活更加便利。
第二课时:认识方向的应用1.导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辨认八个方向,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运用这些方向。
2.探索新知师:请大家设计一个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要求用上我们学过的方向。
(2)分享路线图师:请大家把设计的路线图分享给小组同学,看看是否合理。
3.实践应用(1)实际操作师:现在请大家拿出一张白纸,按照自己的路线图画出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2)评价作品师:请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一下,看看谁的路线图最合理。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对于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的教案设计如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主要包括第二章《数一数》和第三章《比一比》两个部分。
其中,第二章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数的方法,理解自然数的意义;第三章则通过比较不同数量的事物,培养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数数的方法,正确地数出物体的数量。
2. 使学生理解自然数的意义,能够正确地读写自然数。
3. 培养学生对数量关系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自然数的意义,能够进行正确的数数。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桌子,数一数一共有几张桌子。
2. 例题讲解: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自然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数字卡片进行数数,巩固对自然数的认识。
4. 比较练习:出示不同数量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数量关系认识。
5. 作业布置:完成作业本上的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数一数:1. 桌子:2张2. 椅子:3张比一比:1. 苹果:5个2. 橙子:7个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数一数,比一比(1)数一数教室里的窗户,写下来。
(2)比较一下,教室里的男生和女生哪个多,写下来。
2. 答案:(1)教室里的窗户:4扇(2)男生和女生的数量:男生15人,女生13人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数数的方法,对自然数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但在比较数量关系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加强对数量关系的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例如比较教室里不同物品的数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小熊购物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时小熊购物北师大版教案:小熊购物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熊购物的实践情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上第一单元,第1课时。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运用数位顺序和笔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减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熊购物情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数学,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运用数位顺序和笔算方法,正确计算三位数减法。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讲述小熊购物的故事,引导学生们关注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2. 提出问题:小熊买了2件物品,一件38元,一件27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学生们尝试用加法计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位顺序。
2. 给出例题:453 127 = ?,学生们独立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3. 集体讲解解题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们独立完成练习题:389 145 = ?,456 230 =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讲解错误原因。
四、解决问题(10分钟)1. 回到小熊购物的情景,提出问题:小熊买了一件45元的物品,然后又退了一件23元的物品,他花了多少钱?2. 学生们尝试用三位数减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3. 集体讲解解题过程,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强调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黑板上写出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以及本节课的例题和练习题。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题目。
2. 家长协助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等。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小熊购物的实践情景,学生们掌握了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节过河∣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节过河∣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3节过河∣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第3节,主要讲述的是过河问题。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例题过河问题的情景描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相关的练习题目。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过河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过河问题的解决方法,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们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课件、过河问题的图片、以及相关的练习题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PPT展示过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们观察并描述问题。
2. 例题讲解:我通过PPT展示过河问题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步骤和方法。
3. 随堂练习:我给出几道类似的过河问题,让学生们独立解决,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
4. 作业布置:我布置几道过河问题的练习题目,让学生们课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过河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以及相关的关键信息,以便学生们进行复习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过河问题小明要过河,河宽10米,小船每次可以载重200千克,小明的体重是40千克,小船的体重是50千克,问小明需要几次才能过河?2. 答案:小明需要过河2次。
第一次小明和小船一起过河,第二次小明回来,第三次小明再过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过河问题有一定的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给出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进行练习和思考。
同时,我也可以拓展延伸,给出更多类似的过河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挑战和提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北师大版)1)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内容。
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选用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创设问题情境出示主题图。
教师:春天来了,花开了,草绿了,到处是一片生机,我们一起帮园林叔叔去植树吧。
板书:小树有多少棵二.探索新知1.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提问:“小树一共有几棵”教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得出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请同学们说一说本身的方法。
2.学生计算并交流算法教师巡视,将学生不同的方法写出来,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必定。
20+20+20=602个十× 3=6个十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同学们的提的问题该怎样解决呢?学生说一说本身打算用哪些方法。
学生小组交流,说说算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师:你觉得整十数乘以一位数怎样算最便利?教师: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时先不管乘数中的0,用两个一位数相乘的结果添上乘数中的0就行了。
三.巩固应用1.完成“试一试”第2题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得到的简便方法完成,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完成第1题和第3题。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①指名学生读题,说说题意。
②图片中画了什么?③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完成第2题教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为什么?3.完成第3题。
3头小象一天吃的怎样计算?够吃吗?怎样计算一头大象一星期吃多少根香蕉?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互相说一说本身的想法。
学生说说题意和图意,交流本身的想法,计算完成后集体订正。
学生说一说本身的计算方法,再用前面出的方法来计算,集体订正。
60×3=180(根)90×7=630(根)学生把本身的问题写在书上并解答。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第2节【第3课时】练习课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第2节【第3课时】练习课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使用竖式计算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小组合作、巡回讲解、板书讲解和口算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通过练习题的形式,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倡导团结互助、共同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和竖式计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和竖式计算。
2. 教学过程(1)布置任务板书上本节课的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课后练习。
(2)集体讲解教师通过板书和讲解的形式,巡回讲解和解释上节课的问题,对整个基础知识进行概述和复习,然后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细节进行逐一解释说明。
(3)示范演练通过几个例题进行示范,让学生能够更清楚地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和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
(4)小组合作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5)板书复习教师通过板书上的提示或者随机点名的方式,让学生答题并在板书上展示答案,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并通过讨论来推动学生之间的认识和互动。
(6)课后练习各位同学拿出课后练习,进行个人上的练习。
教师在学生练习之后通过答题讲解的方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指导学生加强薄弱环节的练习。
3. 考核要求本节课的考核点在于学生是否能够完成课后作业并且对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是否到位。
四、板书设计1.本次教学的知识点和流程2.讲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相关操作方法3.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和考点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采用了小组合作、巡回讲解、板书讲解和口算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进行深入地理解和记忆。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除法单元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
3、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的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等实践活动,并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难点:正确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课时安排:8课时(1)分桃子学习目标:1、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且十位计算无余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无余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课件、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上学期第四单元“乘与除”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1、利用“分桃子”这个情境,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算式。
3、重点解决“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 = □()4、学生独立计算“68 ÷ 2”。
5、小组交流。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6、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展示不同的算法。
(1) 10个 10个 10个 10个 10个 10个每只猴子可以分3篮零4个,一共34个。
(2) 60 ÷ 2 = 308 ÷ 2 = 430 +4 = 34(3)竖式计算(对比加减乘竖式)①竖式的书写格式不同②计算顺序不同(从高位低位开始都行)③数位对齐7、解决“有68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1)让学生用学具动手分一分,边实践操作,边思考“把68平均分成3份,应该先怎样分、再怎样办”这两个问题。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加与减·第7课时单元复习·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单元复习,学生学完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后,为了巩固学生对这个单元知识的掌握而设置单元练习课,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巩固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运用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以及小括号解决实际问题。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巩固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以及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运用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以及小括号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板块【整理知识理清思路】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回顾一下这个单元的知识点。
(1)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师:在有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里我们运算的顺序是?生:先算乘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2)买文具: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师:在买文具这一节中,我们学了除加、除减混合运算,我们计算的时候运算顺序是?生: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3)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部份混合运算。
师:在过河这一节我们学习了带有小括号的两部混合运算,计算的时候运算顺序是?生: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师:那我们一起来做题巩固一下学过的知识吧!1.计算。
54÷(82-73)100-6×8(4+2)×5 42÷6+8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些题,先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
(学生自主讨论回答问题)师:有答案了吗?生1:第一个先算小括号再算除法。
生2:第二个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生3:第三个先算小括号再算乘法。
生4:第四个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学生自主计算后,教师再公布答案)54÷(82-73)100-6×8=54÷9 =100-48=6 =52(4+2)×5 42÷6+8=6×5 =7+8=30 =15教师小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数学基础,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举例:如63+35、89-47的计算,强调个位与十位的关系,以及满十进一和借一当十的规则。
-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学会从问题中提取信息,构建数学模型,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
-加减法运算中的借位问题:在减法中,特别是当十位上的数小于被减数时,需要从百位借位,学生容易混淆。
-举例:讲解89-47的计算时,如何从百位借一,使得十位变成19再进行减法运算。
-时间和人民币的换算:将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和货币单位(如元、角)进行换算,学生可能不熟悉。
-举例:将30分钟转换为小时,或将1元2角转换为角的计算,需要学生掌握时间单位和货币单位的换算规则。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本节课将复习以下内容:
1.数的认识:一百以内的数,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
2.加法和减法: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进位与退位,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3.解决问题:使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问题情境,列出算式并求解。
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操作过程中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为了提高活动的效率,我打算在下次实践活动中设定具体的时间限制,并教导学生如何合理分配时间。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买文具》名师教案
《买文具》名师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运用“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除加、除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生活情景引入,合作探究,归纳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情境图师:笑笑和亮亮相约周末去商店买学习用品,笑笑要买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亮亮要买3本作文本,售货阿姨告诉他们3本作文本18元,每本英文本4元,原件每本3元,现价5本10元。
同学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师:同学们的想法都非常多,那接下来我们探究:(1)笑笑一共花了多少钱?(2)每本算术本比原来便宜多少钱?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买文具。
板书课题:买文具。
(二)新知探究1.笑笑一共花了多少钱?(1)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在情境图中我们知道:3本作文本一共18元,每本英文本4元,我买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
笑笑一共花了多少钱?小组讨论交流:怎么计算笑笑一共花了多少钱?课件展示完整题目。
师:讨论完的同学们请用坐姿告诉老师。
师:同学们都探究出了结果,接下来找同学们汇报。
生:方法一生:方法二师:同学们你能不能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呢?生:我是先求出1本作文本多少钱,再求笑笑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你知道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算式中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生: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探究完了笑笑一共花了多少钱,接下来我来探究每本算术本比原来便宜多少钱?2.每本算术本比原来便宜多少钱?(1)课件展示:原件每本3元,现价5本10元。
每本算术本比原来便宜多少钱?同桌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快又准便宜了多少钱?师:做出结果的同学请举手。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小熊购物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教学课时:2教学准备:挂图,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切入举偶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
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二、对话平台:玩中学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指名汇报。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
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
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
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希望每个学生都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无论是在思考问题、与他人交流还是参与小组活动,你们的积极参与和投入非常重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04页主题图及第10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①通过猜测、试验、论证,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②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
教具、学具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两个盒子(1号盒和2号盒),8个白球,4个红球和4个橙球和蓝球。
教学过程一、动画片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观看喜洋洋和美羊羊的赛跑比赛(懒洋洋当裁判),同学们猜测一下谁会赢?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可能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可能性)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一)1、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一起来玩游戏,你们开心吗?但一定要听从老师的指挥,能做到吗?(生:能)2、师:看!老师这里有一个什么的魔术盒子,里面装着一些球,我请同学们随意的摸出一个球,只要放到我的耳边,让我听一听,我就知道它是什么颜色的,相信吗?3、生摸球(找3到4名学生摸球)4、师都猜是白色的。
5、师:怎么样,老师厉害吧!知道老师为什么猜的这么准吗?6、生:发表意见,达成一致,盒子里面的球都是白色的。
7、师:同学们真聪明,事先老师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都是白色的球,所以无论同学们怎么摸,摸出来的球一定是白色的。
(板书:一定)(二)体验“不可能”1、师:同学们,你们还想玩吗?看,老师在接着领你们玩一个抽奖的游戏,好不好?(师拿出一些事先购买的学习用品当做奖品),只要你们从这个盒子里摸出白色的球,这些奖品就是你们的了,想要吗?生1:没中奖生2:没中奖生3:没中奖2、师:这几名同学的运气是不是太差了,怎么都没中奖那?3、生猜想(各抒己见),最后认为盒子里面根本就没有白色的球,所以无论怎么摸都不可能中奖。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教材通过“小树有多少棵”,启发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需要多少钱”这一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通过“参观科技馆”这一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植树”这一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第1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乘除法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3.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口算乘除法,为第四单元、第六单元学习笔算乘除法打基础。本单元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这些内容的学习安排在“小树有多少棵”和“需要多少钱”两个情境活动之中;第二部分是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这些内容的学习安排在“参观科技馆”和“植树”两个情境活动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
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0-4×5
二、探索新知
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如果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几条船?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组织学生讨论:“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顺序?
这个算式应该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顺序不符合问题的情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
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顺序、结果不一样。
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顺序怎么
样?
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
四、巩固练习
P9——10练一练所以内容。
五、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怎样?能举例说明吗?
(1)提问: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
(2)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
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
法后算加减)
6、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
总结脱式计算写法: 1、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 2、现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课题巩固练习 P6“试一试”。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8+6
40-6×4
二、探索新知
出示P5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 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3本作文本一共18元。问
题:笑笑一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
分析条件: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 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顺序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 )”来帮忙。
3、认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写出解答过程
(29+25)÷9
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5、提问: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答:笑笑一共
需要10元。 解法二: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
第三课:过河
教学内容:P8 ~ 10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
有小括号的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这一单元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 的?(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注意什么?(先算什么要划线)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互判。(注意:现算什么用红线划出来)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题:
(1) 2+7×5,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
(2) 40-36÷4,这道题里有( )法,又有( )法,要先算(
),再算( )。
2、计算
32-8÷8
20+16÷4
提示“先求出一条小船能坐多少人?”,再用除法计算出需要几条小
船。 因此算式为:54÷(9-3) 三、课堂练习 P9试一试
1、提示:先计算坐满大车后还剩多少人,再计算需要多少辆小车。 算式:(70-46)÷8 2、这个算式还能解决下图中哪些问题?
3、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顺序,再算一算。
24+16÷8 (24+16)÷8
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 “18÷3”表
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
本一共多少元?
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18÷3=6,再算6+4=10,用
脱式计算。
(4)引导学生发现: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4、尝试解决问题。
算什么标记出来。第二问根据题目创设的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
2、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进行计
算。
六、总结强调: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先算的一
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
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
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巩固练习:
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2、试一试第1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
划起来。
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
五、拓展练习:
1、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算式并把现
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
28÷7 36÷6
24÷8 81÷9
15÷3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
么?
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
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
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
18元。
第二课:买文具
教学内容:P5 ~ 7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
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
a. 3×4=12(元) 20-12=8(元) 答:应找回8元。
b. 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
答:应找回8元。
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
么?再算什么?
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
算减法。
5、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
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
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板书设计:
过河(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9+25)÷9
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答:同学们都做大船,需要6条船。
练习一 教学内容:p11-12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
进一步认识“先 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认识有小括号时,应先 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的
a. 看情境图,先说说图意,收集数学信息。
b. 独立解决问题
c.在小组内交流
d.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7、
指导提问:获得数学信息——解决问题——根据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