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功能监测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病房住院诊断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的35例患儿,年龄(6.35±1.22)岁,病例均未接受正规吸入激素治疗。入院后予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等规范治疗,症状缓解后予舒利迭吸入治疗。采用肺功能测定系统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对35例患儿行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同时比较不同时期肺功能指标异常率。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经正规治疗1个月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在3个月的随诊过程中,肺功能指标得到持续改善。反应大呼吸道功能指标:pef和fev1恢复较快;反应小呼吸道功能指标:fef25、fef50、fef75恢复较慢,治疗2个月仍未见恢复正常,治疗3个月方有部分恢复。结论:通过对儿童哮喘肺功能的监测,不仅可以明确诊断,判断病情,还可以动态观察气道功能恢复情况,从而更好的指导治疗。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小呼吸道功能;大呼吸道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6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9-0040-02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病率仍呈上升趋势,目前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尚不理想。仅根据症状及体征不能全面反应炎症程度,肺功能检测不仅能明确哮喘诊断,判断病

情程度,还可以提供关于疾病病情自然演变过程的有价值信息[1],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本文通过对5岁以上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患儿肺功能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明确儿童哮喘与肺功能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病房住院,诊断为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中度的35例患儿,男21例,女14例,年龄(6.35±1.22)岁,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2008年修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及哮喘急性发作严重分级标准[2],所有病例以往均未接受过正规的吸入激素治疗。

1.2 方法

仪器为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系列肺功能测定系统,由呼吸科专职人员操作。依据患儿性别、年龄、身高查表得预计值,训练患儿能正常掌握吹气方法后,连续测定3次,取最高值。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记录常规肺通气功能,包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呼吸流量(pef)占预计值百分比;25%用力呼气肺活量(fef25)、50%用力呼气肺活量(fef50)、75%用力呼气肺活量(fef75)占预计值百分比。并将各项肺功能变化及异常率进行比较。根据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

将患儿肺功能损害程度分为4度:>80%为正常;60%~80%为轻度损害;40%~60%为中度损害;<40%为重度损害。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个月记录控制水平(控制,部分控制,未控制)。

1.4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gina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判断标准[3]。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哮喘急性发作期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降低,而反映小呼吸道功能的指标:fef25、fef50、fef75下降要比反映大呼吸道功能指标fev1、pef下降更明显,表明哮喘急性发作期存在以小呼吸道功能下降为主的大小呼吸道功能障碍。哮喘急性发作期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后相比有显著差异性,提示哮喘患者肺功能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发作时加重,缓解时减轻[4]。由于急性发作期肺功能急剧下降,要求临床医生必须有效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合理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以防止哮喘危重状态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第1个月上述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在3个月的随诊过程中,上述过程得到持续改善,反映大呼吸道功能指标fev1、pef恢复较快,反映小呼吸道功能的指标:fef25、

fef50、fef75恢复较慢。治疗2个月时仍没有1例恢复正常,治疗3个月时方有部分恢复正常,证实了气道炎症的慢性持续性和可逆性。治疗3个月时反映大呼吸道的肺功能均恢复正常,反映小呼吸道的肺功能只有部分恢复正常,而此时临床症状均已完全控制,提示哮喘患儿呼吸道炎症和临床症状程度不一致,仅根据症状常不能反映炎症程度,即使临床无症状尚存在小呼吸道功能障碍,而小呼吸道病变是哮喘患者呼吸道阻塞的主要部位,如果小呼吸道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得不到有效治疗,就可能出现不可逆的结构重塑,给治疗带来更大困难。因此哮喘患者应坚持长期规范治疗[5]。治疗过程中不能仅凭症状评估病情,而应结合肺功能客观评估病情进行减量治疗或维持治疗,才能防止哮喘复发,达到哮喘完全控制。同时肺功能监测也为缓解期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小剂量β2受体激动剂(舒利迭)维持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6]。

总之本文通过对哮喘急性发作期及治疗后不同时期肺功能的监

测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动态观察气道功能恢复情况,客观评价病情,从而更好地指导治疗。

参考文献

[1]rasmussen f,taylor d r,flannery e m,et al.risk factor for airway remodeling in asthma manifested by a low postbronchodilator fev1/vitolcapacity ratio:a logitudinal population studay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5(11):1480-1488.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0.

[3]周新.支气管哮喘控制的评估方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66-168.

[4]郑劲平.肺功能学-基础临床[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343-345.

[5]o’byrne p m,pedersen s,busse w w,et al.effects of early intervention winth inhaled budesonide on lung function in newly diagnosed asthma[j].chest,2006,129(6):1478-1485.

[6]何金根,潘家华,计明红,等.支气管舒张试验在6-14岁儿童哮喘中的应用[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8,4(2):106-109. (收稿日期:2013-02-11)(编辑:程旭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