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期中测试卷.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中考试.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中考试.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cb5f971f18583d0496459e7.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包屯高中2015—2016学年度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友情提醒:化学试题共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将本试卷答案按规定填入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发生改变B.如果某化学反应的ΔH和ΔS均小于0,则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D.反应物的总焓大于反应产物的总焓时,ΔH>0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2-4+Ba2+===BaSO4↓B.过量的NaH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2-4===BaSO4↓+2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Ca(OH)2+2H+===Ca2++2H2O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 kJ· mol-1说明2 mol H2(g)和1 mol O2(g)的能量总和小于2 mol H2O(g)的能量B.已知C(s,石墨)===C(s,金刚石)Δ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 kJ·mol-1,则含2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D.已知2C(s)+2O2(g)===2CO2(g)ΔH12C(s)+O2(g)===2CO(g)ΔH2,则ΔH1>ΔH24、(2011·海南高考)对于可逆反应H(g)+I2(g)2HI(g),在温度一定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B.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相等C.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D.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5、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A.用50 mL酸式滴定管准确量取25.00 mL酸性KMn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待用B.室温下,测定浓度为0.1 mol·L-1 NaClO溶液和0.1 mol·L-1CH3COONa溶液的pH,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C.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并加入少量铁粉D.配制1 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浓度偏低: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容量瓶中原有少许蒸馏水6、如图为PCl(g)PCl3(g)+Cl2(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从平衡状态Ⅰ移动到平衡状态Ⅱ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曲线,此图表示的变化是()A.降温B.降压C.增加PCl5的量D.增加PCl3的量7.(2011·泰安高二期末考试)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 A.纯水在100℃和25℃时pH B.NH4Cl溶液中NH+4和Cl-的数目C.相同温度下,pH相同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D.用0.1 mol/L的盐酸中和pH、体积均相同的氨水和NaOH溶液,所消耗盐酸的体积8.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达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9、(2011·重庆高考)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如图的是()(g)+2NH3(g)CO(NH2)2(s)+H2O(g)ΔH<0A.CO(g)+H2(g)CO(g)+H2O(g)ΔH>0B.COCH2OH(g)CH2===CH2(g)+H2O(g)ΔH>0C.CHD.2C6H5CH2CH3(g)+O2(g)===2C6H5CH===CH2(g)+2H2O(g)ΔH<010、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COOHB.Cl2C.NH4HCO3D.SO211、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A.0.01mol/LB. 0.017mol/LC.0.05mol/LD.0.5mol/L12、在pH=1时,可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Ca2+、CH3COOH、Br-、Na+、B.NO3-、Fe3+、Mg2+、SO42-C.H CO3-、Ba2+、Na+、Cl-D.K+、Cl-、Al3+、SO32-13、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并灼烧,可得原有物质的固体是()A. 氯化铝B.碳酸氢镁C.硫酸亚铁D.碳酸钠14、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H+]相同B.100 mL 0.1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H+]都明显减小15.下列关于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且是一种动态平衡B. 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与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C. K s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直接根据K sp的大小比较电解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大小D.可通过Q和K sp的相对大小,来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方向16. pH=3的盐酸a L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后,溶液均呈中性:①1×10-3 mol·L-1的氨水b L②[OH-]=1×10-3 mol·L-1的氨水c L③[OH-]=1×10-3 mol·L-1的Ba(OH)2溶液d 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4.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4.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a465331e518964bce847c25.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和考试科目用铅笔、钢笔分别填在机读卡和答题卷上2.第II卷用钢笔或碳素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2、下列物质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H4)2SO4 B.Cl2 C.NH3 D.CH3COOH3、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的实验数据:①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②用量筒量取 5.26 mL盐酸,③用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是3.5,④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用去23.10 mL NaOH溶液。
其中数据合理的是: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4、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s-1 B.v(B)=0.3 mol·L-1·s-1C.v(C)=0.8 mol·L-1·s-1 D.v(D)=1 mol·L-1·s-1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气) + Y2(气) 2Z(气), 已知 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 mol/L,0.3 mol/L, 0.2 mol/L, 在一定的条件下,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A. Z 为 0.3 mol/LB. Y2为 0.4 mol/LC. X2为 0.2 mol/LD. Z 为 0.4 mol/L6、反应3Fe(s)+4H2O(g) Fe3O4+4H2(g)在一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保持体积不变,增加H2O(g)的量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e使体系压强增大D .压强不变,充入Ne 使容器的体积增大7、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下列措施后,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A .加入一种反应物B .对平衡体系加压C .升高温度D .使用催化剂8、已知反应A 2(g )+2B 2(g )2AB 2(g )(正反应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A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减小,逆向反应速率增加B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9、在1L 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氨气,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2NH 3N 2+3H 2,达平衡时,N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 %,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分别通入下列几组物质,达到平衡时,容器内N 2的物质的量分数仍为a %的是A .6mol H 2和2mol N 2B .2mol NH 3和1mol N 2C .2mol N 2和3mol H 2D .0.1mol NH 3、0.95mol N 2、2.85mol H 2 10、将0.l mol ·1L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c (H +)和c (-OH )都减小 B .溶液中c (H +)增大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 .溶液的pH 增大11、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NaOH 固体 ②H 2O ③NH 4Cl 固体 ④CH 3COONa 固体 ⑤NaNO 3固体 ⑥KCl 溶液 A.②④⑥ B.①② C.②③⑤ D.②④⑤⑥12、含等物质的量NaOH 的溶液分别用pH 为2和3的CH 3COOH 溶液中和,设消耗CH 3COOH 溶液的体积依次为V V a b 、,则两者的关系正确的是A. V V a b >10B. V V a b =10C. V V b a <10D. V V b a >10 1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 4+离子的浓度最大的是 A.NH 4Cl B.NH 4HCO 3 C.NH 4HSO 4 D.NH 4NO 3 14、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 是弱酸的是①常温下NaF 溶液的pH 大于7;②用HF 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HF 与NaCl 不能发生反应;④常温下0.1mol/L 的HF 溶液的pH 为2.3;⑤HF 能与Na 2CO 3溶液反应产生CO 2气体;⑥HF 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⑦1mol/L 的HF 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A .①②⑦B .②③⑤C .③④⑥D .①④15、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 + 3Y(g)2Z(g),若X 、Y 、Z 起始浓度分别为c 1、c 2、c 3(均不为0,单位mol/L ),当达平衡时X 、Y 、Z 的浓度分别为0.1mol/L ,0.3mol/L ,0.08mol/L ,则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 .c 1:c 2 = 1:3B .平衡时,Y 和Z 的生成速率之比为3:2C .X 、Y 的转化率不相等D .c 1的取值范围为0 < c 1 < 0.14mol/L16、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 一定大于7的是①0.1mol/L的盐酸和0.1mol/L的氨水溶液②0.1mol/L的醋酸和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③pH=4的盐酸和pH=l0的氨水④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7、25℃四种水溶液①HCl,②FeCl3,③KOH,④Na2CO3其 PH值依次为4、4、10、10,而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④=②>③=① D.①=③>②=④18、温度一定时, 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mA(气) + nB(气) pC(气), 达到平衡后, 若将混合气体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 1/2, 当再次达到平衡时, C的浓度为原平衡时C的浓度的 1 .9 倍,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C气体的体积分数增大C. 气体A的转化率升高D. m + n > p19、可逆反应:2NO 22NO+O2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 2 : 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 ①②③④⑤⑥20、草酸是二元弱酸,KHC2O4溶液呈酸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选修).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选修).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0abf0512af90242a995e524.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孙庄中学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选修)08.1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S 32 Cl 35.5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铁片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等质量的锌粉和锌片与相同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相等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2、在N 2 +3H22NH3的反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6 mol·L-1。
此时间内用H2表示的平均速率为0.45 mol·L-1·s-1,则此段时间值是A.1 s B.2 s C.0.44 s D.1.33 s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的 1mol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含分子数为6.02×1023B.4 g重水(D2O)中所含中子数为0.2N AC.0.2 mol Cl2溶解于等体积的水中,转移电子数为0.2N AD.12.6 g三聚氰胺(结构如右图)所含碳氮单键的数目为0.6N A4、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A.NH4Cl B.NH4HSO4 C.CH3COONH4 D.NH3·H2O5、下列有关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随温度的升高,碳酸钠溶液的pH减小 B.随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 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增大6、若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 12mol·L-1,则在此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A.Na+、Cl-、K+、NO3- B.Na+、Ca2+、Cl-、HCO3-C.H+、Al3+、NH4+、CO32- D.Mg2+、Fe2+、Cl-、NO3-7、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8、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 2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 ,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 ,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 :2 :1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A.①④⑤⑥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⑥D.以上全部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期中考试题.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期中考试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0e1b13cb65ce0508763213db.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宁县五中高二选修四期中考试题(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卷(50分)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1.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P、Q进行反应P(g)+2Q(g) 2R(g)+S(g),下列说法可以充分说明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A.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B.反应容器中P、Q、R、S四者共存C.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中总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2.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2B(g) 2C(g)+D(s) △H<0,图中曲线b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若使曲线b变为曲线a,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A的浓度B.缩小容器的容积C.加入催化剂D.升高温度3.下列有关反应:4NH3(g)+5O2(g) === 4NO(g)+6H2O(g) △H (298K)= -905 kJ· mol-1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B. 该反应的燃烧热为905KJC.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 该反应中每4 mol NH3(g)被氧化,放出905 kJ热量4.对于可逆反应2A2(g)+B2(g) 2A2B(l)(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要使正、逆反应的速率都增大,而且平衡向右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减小压强5. 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H2O(g) === H2(g)+1/2 O2(g) △H=+242kJ•mol-1B. 2H2(g)+O2(g) === 2H2O(l) △H=-484kJ•mol-1C. 2H2(g)+ O2(g) === 2H2O(g) △H=+242kJ•mol-1D. 2H2(g)+O2(g) === 2H2O(g) △H=+484kJ•mol-1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稀溶液中1 mol酸和1 mol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B.在101kP时1 mol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C.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D.在相同条件下,1 molH20(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O2化合生成1 molH2O(g)放出的热量数值相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859c9af76eeaeaad0f33025.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D B B D B C A D A C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 12 13 14 15D BC AC B CD 16.(12分)⑴1000mL容量瓶(不写规格不得分)⑵酸式 H+ + OH- =H2O⑶80.8%⑷①无影响②偏低(每空2分)17.(12分)(每空2分)18.(12分)(1)H2C2O4H+ + HC2O4—,HC2O4— H+ + C2O42—(第二步可以不写)(2分)(2)浓度(2分)﹤(2分)(3)0.0052(2分)唐玲出品唐玲出品(4)KMnO 4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或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2分) (5)产物Mn 2+(或MnSO 4)是反应的催化剂(2分) 19.(16分) ⑴ ① 2 ②=⑵ ①< < ② 正 不变 ⑶减小 ⑷D (每空2分)20.(12分)⑴> > 13 ⑵B C ⑶B ⑷N 2H 4 + H 2O N 2H 5++ OH-(每空2分)21.(16分)⑴CH 4(g)+2NO 2(g)=N 2(g)+CO 2(g)+2H 2O(g) △H=-867kJ ·mol -1⑵6.72L 2NO 2+2NaOH=NaNO 3 + NaNO 2 + H 2O⑶22222(N )(CO )(NO)(CO)=c c K c c < 不 ②⑷2Fe 3+ + SO 2 + 2H 2O = 2Fe 2+ + SO 42-+ 4H + (每空2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3.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3.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43464061ed9ad51f01df266.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测试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5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N:14 O:16 C:12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相同条件下,将两份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2.已知在101KPa时:CH4(g)+2O2(g)=CO2(g)+2H2O(g) =-820KJ·mol-1。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关系可如右图所示B.11.2LCH4完全燃烧放出热量410KJC.CH4的燃烧热为820KJD.凡是有水生成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3.“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卫星发射后,经过调相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飞行,已经开始成功执行科学探测任务。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第一、二级发动机的燃料为偏二甲肼(C2N2H8),四氧化二氮(N2O4)为氧化剂,发生的化学反应是:C2N2H8+2N2O4=2CO2+4H2O+3N2+Q(Q>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中生成的N2是火箭燃料燃烧后的氧化产物B.推动火箭飞行的强大动力源于该反应瞬间产生的大量高温气体C.火箭发射时看到的红棕色气体是火箭起飞后,保险活动门自动开启,排出部分高压氧化剂在空气中氧化的结果D.从能量变化上看,上述反应是热能转化为动能4.“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是“世界地球日”的主题。
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B.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C.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D .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 )、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 )、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5.已知H 2(g)、C 2H 4(g)和C 2H 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 ·mol -1、-1411.0kJ ·mol -1和-1366.8kJ mol -1,则由C 2H 4(g)和H 2O(l)反应生成C 2H 5OH(l)的△H 为 ( )A .-44.2 kJ ·mol -1B .+44.2 kJ ·mol -1C .-330 kJ ·mol -1D .+330 kJ ·mol -16.化学反应N 2+3H 2 = 2NH 3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N 2(g)+3H 2(g) = 2NH 3(l);⊿H = 2(a —b —c)kJ/molB .N 2(g)+3H 2(g) = 2NH 3(g) ;⊿H = 2(b —a)kJ/molC .21N 2(g)+23H 2(g) = NH 3(l) ; ⊿H =(b +c —a)kJ/mol D .21N 2(g)+23H 2(g) =NH 3(g) ; ⊿H =(a +b)kJ/mol7.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 4+5O 2=P 4O 10。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期中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2d30528762caaedc33d47f.png)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期中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①C(s)+O 2(g)=CO 2(g) △H 1 C(s)+12O 2(g)=CO(g) △H 2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2O 2(g)=H 2O(g) △H 1H 2(g)+12O 2(g)=H 2O(l) △H 2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A .①B .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2.在一定温度下,向a L 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 气体和2 mol Y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 (g )+2Y (g )2Z (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C .容器内X 、Y 、Z 的浓度之比为1︰2︰2D .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 同时生成0.2mol Z 3.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 和B 都是4 mol ,在前10秒钟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则10秒钟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 A .1.6 mol B .2.8 mol C .2.4 mol D .1.2 mol 4.对于可逆反应A (g )+2B(g)2C(g)(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注:ν为化学反应速率,A%为A在平衡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5.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随压强增大而增大的是A .CO 2(g)+2NH 3(g)CO(NH 2)2(s)+H 2O(g) ΔH <0B .CO 2(g)+H 2(g)CO(g)+H 2O(g) ΔH >0C .CH 3CH 2OH(g)CH 2=CH 2(g)+H 2O(g) ΔH >0D .2C 6H 5CH 2CH 3(g)+O 2(g)2C 6H 5CH=CH 2(g)+2H 2O(g) ΔH <06.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是n(A)∶n(B)∶n(C)=1∶3∶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年级化学科目期中(理科)测试题.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年级化学科目期中(理科)测试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63c8bfe71fe910ef12df8d4.png)
唐玲出品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北京市鲁迅中学高二年级化学科目期中(理科)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部分,其中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 —12 N —14 S —32第Ⅰ卷(共 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A.燃料的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均是放热反应B.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能量的多少与反应物或产物的量无关C.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放热反应一定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2.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 .CH 3COOHB .NaOHC .SO 2D .NH 4Cl 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CH 3COOH H ++CH 3COO - B . K 2SO 4 2K ++SO 42- C. H 2CO 32H ++CO 32- D . Na 2CO 32Na ++CO 32-4. 一定条件下反应N 2(g)+3H 2(g) 2NH 3(g )在10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2min 内,N 2的物质的量由20mol 减小到8mol ,则2min 内N 2的反应速率为 A .1.2mol /(L ·min) B .1mol /(L ·min) C .0.6mol /(L ·min) D .0.4mol /(L ·min) 5.已知428℃时,H 2(g)+I 2(g)2HI(g)的平衡常数为49,则该温度下2HI(g)H 2(g)+I 2(g)的平衡常数是A .1/49B .1/7C .492D .无法确定 6.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 .升高温度B .降低温度C .提高反应物浓度D .使用合适催化剂7.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 2(g)+I 2(g)2HI(g),下列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 .容器内每减少1mol I 2,同时生成2mol HIB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C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D .混合气体的密度恒定不变8.已知:(1)Zn(s) + 1/2O 2(g) = ZnO(s) ΔH= —348.3 kJ ·mol -1 (2)2Ag(s) +1/2O 2(g)= Ag 2O(s) ΔH= —31.0 kJ ·mol -1则Zn(s) + Ag 2O(s) ZnO(s) + 2Ag(s) 的ΔH 等于A.—379.3 kJ ·mol -1B.—317.3 kJ ·mol -1C.—332.8 kJ ·mol -1D.317.3 kJ ·mol -1 9.下列几个热化学方程式,△H 能表示固体C 或H 2的燃烧热的是 A .C(s)+O 2(g)=CO 2(g) △H= -393.5kJ/mol B .C(s)+1/2O 2(g)=CO(g) △H= -110.5kJ/mol C .2H 2(g)+O 2(g)=2H 2O(l) △H= -571.6kJ/mol D .H 2(g)+1/2O 2(g)=H 2O(g) △H= -241.8kJ/mol10.对于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S (s )+O 2(g )= SO 2(g ),改变下列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物中的活化分子百分数的是A. 降低温度B.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D.增大反应物浓度11.在密闭容器里,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 A 、v B 、v C 表示,已知2 v B =3 v A 、3 v C = 2v B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 .2A + 3B 2C B .A + 3B 2C C .3A + B 2CD .A + B C 12.25℃、101KPa 时,2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 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 2(g)+O 2(g)=2H 2O(l) △H= -484kJ/mol B.H 2(g)+1/2O 2(g)=H 2O(g) △H= +242kJ/mol C.2H 2(g)+O 2(g)=2H 2O(g) △H= -484kJ/mol D.H 2(g)+1/2O 2(g)=H 2O(g) △H= -484kJ/mol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H 的绝对值均正确)A .C 2H 5OH (l )+3O 2(g )= 2CO 2(g )+3H 2O (g ) △H = -1367.0 kJ/mol (燃烧热)B .S (s )+O 2(g )= SO 2(g ) △H = -269.8kJ/mol (反应热)C .NaOH (aq )+HCl (aq )= NaCl (aq )+H 2O (l ) △H = +57.3kJ/mol (中和热)D .2NO 2 = O 2+2NO △H = +116.2kJ/mol (反应热)14.已知:该合成氨反应的反应热为A.+92 kJ/molB.-92 kJ/molC.-92 kJD.+1081 kJ/mol15.反应C(s)+H2O(g) CO(g)+ 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A.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B.加CO的物质的量C.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D.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16.在一个绝热的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N2(g) + 3H2(g) 2NH3(g) ; △H <0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B.断裂1mol N ≡ N键的同时,也断裂6molN—H键C.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D.体系中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217.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B. K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C. 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D.K不随温度的升高而改变18.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反应3X(g)+Y(g) 2Z(g)+2Q(s)产生的影响是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9.对于2A(g)+B(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20.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 + 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H+)+c(CH3COO-)+c(CH3COOH)=0.1mol/L唐玲出品B .加入少量0.1mol/L 的盐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H +)减小C .加入少量NaOH 固体,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溶液导电性增强D .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电离平衡不移动,溶液导电性减弱 21. 在密闭容器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 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a < c +d C .D 的体积分数变大 D .A 的转化率变大22.在一定温度下,将1molCO 和1mol 水蒸气放入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反应H 2O(g)+CO(g)CO 2(g)+H 2(g)平衡后,得到0.6molCO 2,再通入0.4mol 水蒸气,达到平衡后,CO 2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A .1.0mol B .0.7mol C .0.6mol D .0.4mol23.某化学反应中,反应混合物A 、B 、C 的物质的量浓度(c )与时间(t)关系如下表所示:初始 2 min 4 min 6 min c (A)(mol/L) 1.45 1.28 1.00 1.00 c (B)(mol/L) 0.38 0.72 1.28 1.28 c (C)(mol/L) 0.0950.180.320.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 = 2B+CB .4 min 末A 的转化率约为31%C .4 ~6min 时,反应停止了D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24.工业合成氨反应N 2(g) + 3H 2(g)2NH 3(g)。
化学选修四期中考试题
![化学选修四期中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01dea1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a.png)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1、21世纪人类正由“化石能源时代”逐步向“多能源时代”过渡,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电力B。
太阳能 C.核能 D .氢能2、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3、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O(g)=H2(g) + 1/2O2(g) △H = +241。
8kJ/molH2(g)+ 1/2O2(g)=H2O(1) △H = -285。
8kJ/mol 当1mol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A。
吸热88kJ B。
吸热2.44KJ C。
放热44kJ D。
吸热44KJ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燃烧热B。
1molC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C的燃烧热C.1molH2燃烧生成气态H2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H2的燃烧热D。
相同条件下,1molH2O(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和O2化合生成1mollH2O(l)放出的数值相等6、已知在等温等容条件下,有如下可逆反应,2A(g)+ 2B(g) 3C(g)+D(g),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途径一:A、B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途径二:C、D的起始浓度分别为6mol/L,2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二两种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浓度相同B.一.二两种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百分含量相同C。
达到平衡时,一途径的反应速率为v1,等于二途径的反应速率v2D.达到平衡时,一途径混合气体的密度与二途径混合气体密度相等7、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A.══B.══C.══2CO2(g)+2H2O(l)D.══8、25℃、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反应D.金刚石转化为石墨为放热反应9、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g)+3B(g)=2C(g)+2D(g)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① v(A)= 0.15mol/(L·s)②v(B)= 0。
高中化学选修四期中测试题
![高中化学选修四期中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bc1012fad6195f312ba65c.png)
高二化学选修4期中试题检测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每小题只是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25℃、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H3OH(l)+O2(g)===CO2(g)+2H2O(l);ΔH=+725.8 kJ/mol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8 kJ/mol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452 kJ/mol2、已知反应: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ˉ(aq)==H2O(l);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3、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
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4.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1/2N2(g)+CO2(g);ΔH=-373.2 kJ/mol,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5、对可逆反应4NH3(g) + 5O2(g) 4NO(g) + 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 = 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 = 3v正(H2O)6.若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则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A.10∶1B.5∶1C.1∶1D.1∶107、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V3>V2>V1B. V3=V2=V1C. V3>V2=V1D. V1=V2>V3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8.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酸性B 水的离了积不变、pH不变、呈中性C 水的离子积变小、pH变大、呈碱性D 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小、呈中性9.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少量0.1 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word版)高二化学选修四期中考试试卷
![(word版)高二化学选修四期中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5ddf086a45177232e60a2e3.png)
高二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以下能源中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A.煤B.石油 C.天然气D.潮汐2、以下反响中反响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是A.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B.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C.碳酸钙受热分解D.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响3、反响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响速率,其中反响速率最快的是A.υmol/L·sB.υmol/L·s C.υmol/L·sD.υmol/L·s 4、以下关于热化学反响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HCl和NaOH反响的中和热△H=-,那么H2SO4和Ca(OH)2反响的中和热△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那么2CO2(g)===2CO(g)+O2(g)反响的△ H=2×.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响一定是吸热反响.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5、:〔1〕Zn〔s〕+1/2O2〔g〕==ZnO(s),H= -〔2〕2Ag(s)+1/2O2〔g〕==Ag2O(s),ΔH=-那么Zn〔s〕+Ag2O(s)==ZnO(s)+2Ag(s)的ΔH等于A.-B.-C.-kJ/mol D.kJ/mol6、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响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 g)△H=+49.0kJ·mol -1②CH3OH(g)+1/2O2(g)=CO2(g)+2H 2(g)△H=-192.9kJ·mol-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反响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根据②推知反响:CH3OH(l)+1/2O2(g)=CO2(g)+2H2(g)△H>-192.9kJ·mol-17、4NH3+5O2=4NO+6H2O,假设反响速率分别用ν(NH3)、ν(O2)、ν(NO)、ν(H2O)表示,那么正确的关系是A.4ν(NH3)=5ν(O2)B.5ν(O2)=6ν(H2O)C.2ν(NH3)=3ν(H2O)D.4ν(O2)=5ν(NO)8、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参加2molA和1molB,发生反响:2A(气)+B(气)3C(气)+D(气)到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Wmol/L ,假设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以下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到达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mol/L的是A .4molA+2molB.2molA+1molB+3molC+1m olDC .3molC+1molD+1molBD.3molC+1mol D9、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响:2SO2〔g〕+O2〔g〕====2SO3〔g〕并到达平衡,反响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假设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那么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A.等于P%B.大于P%C.小于P%D.无法判断C10、以下列图为可逆反响A(g)+2B(g)nC(g)(正反响放热)生成物C的浓度随压强变化并建立平衡的关系图12mol./L-1p2 ,那么n值与压强P、P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p1A.P2>P1,n <3B.P2>P1,n>3时间tC.P1>P2,n <31>P2,n >311、在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反响到达平衡时测得NH 的物23质的量为。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41d8825b307e87101f69699.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书写要工整、清楚、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Ba-137 Ag-108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1.化学反应中反应热的大小与下列选项无关的是( )A.反应物的多少B.反应的快慢C.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D.反应物的性质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A.①②B.②③C.①④⑤D.②④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该反应一定不能发生B.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一定是中和热C.由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可知:C(金刚石,s)===C(石墨,s) ΔH<0D.在101 kPa、25℃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285.8 kJ/mol4.下列哪些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A.压强B.温度C.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5.下列过程一定放出热量的是()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由原子形成分子D.由分子变成原子6.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 NB.t1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7.5.6 g铁粉投入到足量的100 mL 2 mol/L的稀硫酸中,2min时铁粉刚好溶解,下列表示这个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 )A.υ(Fe)=0.5 mol/(L·min) B.υ(H2SO4)=1 mol/(L·min)C.υ(H2SO4)=0.5 mol/(L·min) D.υ(FeSO4)=1 mol/(L·min)8.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热ΔH=+(a-b) 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鼎尚图文鼎尚图文D .断裂1 mol A —A 和1 mol B —B 键,放出a kJ 能量9.在温度不变、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HI H 2+I 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浓 度由0.1 mol ·L -1降到0.06 mol ·L -1需20 s ,那么由0.06 mol ·L-1降到0.036 mol ·L -1所需时间为 ( )A.等于10 sB.等于12 sC.大于12 sD.小于12 s10. 下图中,表示2A (g )+B(g)2C(g)(正反应放热)。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学生)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4a25089fe45c3b3566ec8b25.png)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7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题3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比产物H2O稳定2.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A.活化分子的能量明显增加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3.已知H2(g)+Cl2(g)= 2HCl(g)⊿H= —184.6kJ/mol,则反应HCl(g)=1/2H2(g)+1/2Cl2(g)的⊿H为A.+184.6 kJ/mol B.—92.3 kJ/molC.—369.2kJ/molD.+92.3 kJ/mol4.已知反应A+3B=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mol /(L ·min),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A.0.5 mol/(L·min)B.1 mol/(L ·min)C.2 mol/(L·min) D.3 mol/(L·min)5.如图,横坐标表示加水量,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能表示冰醋酸(即无水醋酸)加水稀释的图是6.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A.中和CH3COOH的多B.中和HCl的多C.相同D.无法比较7.一定温度下, 向a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NO2(g),发生如下反应:2NO22NO+O2,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2nmolNO2B.混合气体中NO2、N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NO同时生成nmolO2D.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8.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C.NaHCO3转化为Na2CO3D.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9.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3H2(g)+N2(g)2NH3(g)B. H2(g)+I2(g)2 H I(g)C.2SO2(g)+O2(g)2SO3(g)D.C(s)+CO2(g)2CO(g)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题.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0df494d0b4c2e3f56276339.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考试范围:选修4一、二、三章适用班级:高二学年理科班)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0分)值为 ( )1.在25℃时,0.1mol/L的硫酸中,水的KWA.大于1×10-14B.等于1×10-14C.小于1×10-14 D.无法确定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B.氨气是弱电解质,铜是强电解质C.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醋酸是弱电解质D.硫酸钠是强电解质,硫酸钡是弱电解质3.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7的溶液 B.0.1mol/L的Na2CO3溶液C.C(H+)=1×10-7 mol/L D.C(H+)=C(OH—)4.下列盐的水溶液,其pH值小于7的是 ( ) A.NH4Cl溶液 B.NaCl溶液 C.Na2SO4溶液 D.NaHCO3溶液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ΔH>0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B.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C.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均能实现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①H 2(g)+21O 2(g)===H 2O(g);ΔH =-241.8 kJ ·mol -1②2H 2(g)+O 2(g)===2H 2O(g) ;ΔH =-483.6 kJ ·mol -1③H 2(g)+21O 2(g)===H 2O(l); ΔH =-285.8 kJ ·mol -1④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 ·mol -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A .241.8 kJ ·mol -1B .483.6 kJ ·mol-1C .285.8 kJ ·mol -1D .571.6 kJ ·mol -18.在相同温度下,下列化学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 ) A .10mL 0.1mol /L Na 2S 2O 3+10mL 0.1mol /L H 2SO 4 B .5mL 0.1mol /L Na 2S 2O 3+5mL 0.1mol /L H 2SO 4 C .5mL 0.1mol /L Na 2S 2O 3+5mL 0.05mol /L H 2SO 4 D .10mL 0.05mol /L Na 2S 2O 3+10mL 0.05mol /L H 2SO 4 9.对可逆反应4NH 3(g )+ 5O 2(g )4NO (g )+ 6H 2O (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υ正(O 2)= 5υ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 的同时,消耗x mol NH 3 ,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少,逆反应速率增大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υ正(NH 3)= 3υ正(H 2O )10.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 (g )+yB (g )=zC (g )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为0.50 mol/L ,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平衡时,测得A 的浓度降低为0.30 mol/L 。
人教版化学选修4期中测试题(word有答案)
![人教版化学选修4期中测试题(word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9e621f6bec0975f565e262.png)
化学选修4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N=14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B.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C.开发新型电池,推广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经验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病虫害,提高粮食产量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3.己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H2(g)+Cl2 (g)=2HCl(g)+Q1H2(g)+Br2(g)=2HBr(g)+Q2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Q1>Q2B.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C.生成1mol HCl气体时放出Q1的热量D.1molHBr(g)具有的能量小于1molHCl(g)具有的能量4. 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份是CH4,常温下0.5mol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水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2CH4(g)+4O2(g)=2CO2(g)+4H2O(g) ΔH=+890kJ·mol-B. CH4(g)+2O2(g)= CO2(g)+2H2O(g) ΔH=+445kJ·mol-C. CH4(g)+2O2(g)= CO2(g)+2H2O(l) ΔH=-890kJ·mol-D. 2CH4(g)+4O2(g)=2CO2(g)+4H2O(l) ΔH=-890kJ·mol-5. 对平衡体系COCO2(aq) ΔH=-19.75kJ·mol-,为了减小温室效应的产生,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取的方法是()A.升温增压B.降温减压C.升温减压D.降温增压6. 反应,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 (D)=0.4 mol / (L·s )B .v (C)=0.5 mol / (L·s )C .v (B)=0.6 mol / (L·s )D .v (A)=0.15 mol / (L·s ) 7. 可逆反应2NO 22NO+O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1 O 2的同时生成2nmol NO 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O 2的同时生成2nmolNO 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①③⑤B .②④⑤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⑤ 8.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01kPa 时,2H 2(g)+O 2(g)=2H 2O(l) ΔH=-571.6 kJ·mol -,H 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 -B .Zn(s)+CuSO 4(aq)=ZnSO 4 (aq)+Cu(s) ΔH=-216 kJ·mol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C .H +(aq)+OH -(aq)=H 2O ΔH=-57.3 kJ·mol -,含1molNaOH 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与含0.5molH 2SO 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kJ 的热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5adcd5c0722192e4436f633.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化学(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mm黑色中性笔,将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上。
2.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3.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 1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Cu 64 Zn 65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7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1分。
)1.化学与人类生活、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推广燃煤脱硫技术,可以防治SO2、CO的污染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潮汐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D.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总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3.在常温下,把一个盛有一定量甲烷和氯气的密闭玻璃容器放置在漫散光的地方,两种气体发生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变B.容器内分子总数不变C.容器内压强不变D.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为混合物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右图的转化关系。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乙丙丁甲丁甲5.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B.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 AC.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 A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 A个电子6.在密闭容器中,A和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 (B)、v (C)表示,已知它们之间的如下关系:3v (A)=2v (B),3v (C)=2v (B)。
化学选修4期中测试题(1-3章)
![化学选修4期中测试题(1-3章)](https://img.taocdn.com/s3/m/3ec5bdf63c1ec5da51e27075.png)
化学选修4期中测试题(1-3章)高中化学选修四期中化学试题Ⅰ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1 35.5 Mn 55 Fe 56 Zn 65 Ag 108 Ba 13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5分,共60分。
)1.某一反应在一定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25.3%,当使用了催化剂时,其转化率为( ) A .大于25.3% B .小于25.3% C .等于25.3% D .约等于25.3% 3.常温下c (H +)最小的是( )A .pH=0的溶液.B .0.03 mol·L -1 H 2SO 4.C .0.05 mol·L -1 HClOD .0.05 mol·L -1的NaHSO 4. 4.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H ﹤0时,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已知C(s)+21O 2(g)=CO(g) △H=-110.5kJ/mol ,说明碳的燃烧热为110.5kJ/molC .反应热的大小与反应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无关D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点状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6.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C 的生成速率与B 的反应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A ,同时生成3n molB C .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 、B 、C 的浓度之比为1:3:27.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中水蒸气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符合题图的是( )A .CO 2(g) + 2NH 3(g) CO(NH 2)2(s) + H 2O(g) △H<0B .CO 2(g) + H 2(g) CO(g) + H 2O(g) △H>0C .CH 3CH 2OH (g)CH 2=CH 2(g) + H 2O(g) △H>0D .2C 6H 5CH 2CH 3(g) + O 2(g) 2 C 6H 5CH=CH 2(g) + 2H 2O(g) △H<0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B .因为醋酸是弱电解质,盐酸是强电解质,因此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盐酸时,中和盐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比中和醋酸多C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磷酸钠和磷酸溶液中PO 43―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 .足量锌分别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时产生H 2的量相等,放出H 2的速率不等9.在1.5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N 2和3molH 2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2(s) + 3B2(g)二2AB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每减少1 molAz,同时生成2mol AB3B.容器内每减少1 mol A2,同时消耗3mol B2C.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D.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不再改变4.对于可逆反应2AB3(g) == A2(g) + 3B2(g) A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5.某反应2AB (g) 二C (g) +3D(g)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AH、AS应为A.Z\H <0, AS>0B. AH <0, AS<0C. AH >0, AS>0D. AH >0, AS<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s)+H20(g)^C0(g)+H2(g)o CO(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AH>0B.若T]、丁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i、则©二©C.通过加热可以使B点变到C点D.在T2时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则一定有v (正)<v (逆)10.下列事实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使用催化剂有利于加快合成氨反应的反应速率B.硫酸工业中,将黄铁矿粉碎后加入沸腾炉中C.500°C左右比在室温时更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转化率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加入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14.已知反应A(g) + B(g)二C(g) + D(g)的平衡常数K值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830 °C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 mol A和0.20 mol B,10 s时达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为50%B.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D.反应初始至平衡,A的平均反应速率v(A) = 0.005 mol-L_,-s_115.温度为卩时,向4.()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PC15,反应PCl5(g)^PCl3(g) + Cl2(g)^-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5() s 的平均速率为v(PC13)=0.006 4mol-L_,-s_l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 L_,,则反应的AHO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0 mol PCl3s 4.0 mol Cl2,达到平衡时,则此反应的化学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PC15> 0.40 mol PC13和040 mol Cb,达到平衡前v(正)G(逆)c (COJ ・c ( HJ1、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二——,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c (COJ ・c ( H o0;数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 CO2(g)+H2(g)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C.若在I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02和H2各lmol, 5min后温度升高到830°C,此时测得CO2为0.4mol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C09) c (H20)D.若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心"負二匚鳥「则此时的温度为1000°C3c (CO) 5c (H2)6、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以下反应:2N2O5(g) 4NO2(g)+O2(g) - Q(Q>0)一定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通入N2O5,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500 s 时O2 的浓度为0.075 mol/LB.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C.平衡后,要使平衡常数增大,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D.1000 s时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重新达到平衡时0.25 mol/L<c(N205)<0.50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B.NH, CO?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 C02均是电解质C.液态HC1、固体N&C1均不导电,所以HC1、NaCl均是非电解质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解析: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A选项错误;在水溶液中必须是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才是电解质,B选项错误;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C选项错误。
答案:D2.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B.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过程C.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D.强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全部溶解解析:强电解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HC1是强电解质,但却是共价化合物,A项错;BaSO4 是强电解质,但难溶于水,其饱和溶液是稀溶液,故C、D项错。
答案:B5.已知室温时,0.1 mol・1厂,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的pll=4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 X10'7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F)的10"倍解析:根据HA在水中的电离度可算出0(1广)=0. 1 mol • L_l X0. 1%=10-4mol • L~\所以pll=4;因HA在水中有电离平衡,升高温度促进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所以c(H+)增大,pH会减小;C选(、H 十• ('• A项可由平衡常数表达式算出心--------- 盲一■—=1X1(T,所以C正确;^^)=10"4 mol・L「c 1IA所以c(H+,水电离)=10一” mol・L_,,前者是后者的10“倍。
答案:B9.pll=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分别滴加NaOH溶液(c=0. 1 mol/L)至pH = 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氏、%,贝0 ()ArrayA.x为弱酸,卩O;B. x为强酸,K> V yC. y为弱酸,D. y为强酸,K>K解析:由图知:将一元酸x和y分别稀释10倍,pH的变化量A P H>:=1, ApHXl,所以x为强酸, y为弱酸。
pH = 2时弱酸y的浓度大,滴加NaOH溶液至pH=7时需NaOH溶液的体积y要比x大。
答案:C10.分析下表,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B.向食醋中加入水可使CHsCOOH的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C.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M03和N&CN溶液,后者pH较大D.pH = g的上述3种酸溶液,加水后溶液的pH仍相同,则醋酸中加入水的体积最小解析:根据电离常数可知HCO 「和CH£0(T 、HCO ;「和CN 一均不发生反应,A 正确;向食醋中加入水, ClbCOOll 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B 正确;由于电离常数IICN>11CO ;,根据“越弱越易水解”可知C 错; pH 相同的CHQOOH 、HCN 、H 2CO ?3种酸溶液,加入相同体积的水,C&COOH 溶液pH 变化最大,则pH 变 化相同的情况下,CHiCOOH 溶液中加入水的体积最小,D 正确。
答案:C1. 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1广和01「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c 向b 的变化B. 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0X10"13C. 该温度下,加入FeCb 可能引起由b 向a 的变化D. 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c 向d 的变化解析:升温促进水的电离,升温后溶液不能由碱性变为中性,A 项错误;根据c (F )和。
(0茁)可 求出A ;=1.0X10-'4, B 项错误;加入FeCL, Fe 汁水解溶液呈酸性,可引起由b 向a 变化,C 项正确; 温度不变,稀释溶液,张不变,而c 和d 对应的张不相等,D 项错误。
答案:C6. 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下列各操作中,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 取干燥洁浄的酸式滴定管立即装入标准盐酸B. 用蒸憎水洗浄锥形瓶后,立即装入一定体积的N Q OII 溶液后进行滴定C. 往盛有20. 00 mL NaOH 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駄指示剂后进行滴定D. 用蒸憎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 溶液润洗,然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 溶液解析:滴定管若干燥洁净,不必用水洗涤,故也不需用标准液润洗,A 不会引起误差;锥形瓶内 存有少量蒸镭水,但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不变,B 不会引起误差;锥形瓶不能 用待测液润洗,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答案:D 7.中和滴定是一种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的定量分析方法。
实际工作中也可利用物质间的氧化还 原反应、沉淀反应进行类似的滴定分析,这些滴定分析均需要通过指示剂来确定滴定终点,下列对几 种具体的滴定分析(待测液置于锥形瓶内)中所用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的溶液颜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YCEPHP r2xo ・I oA.用标准酸性KMZ溶液滴定Na2S0<溶液以测量其浓度:KMnO4一一浅红色B.利用"Ag++ SCN"=AgSCN !"原理,可用标准KSCN溶液测量AgNO3溶液浓度:Fe(NO:})3一一浅红色C.利用“2尺/+ + 21一=12+2对+”,用FeCla溶液测量KI样品中KI的百分含量:淀粉一一蓝色D.利用0H"+H+=H20来测量某盐酸的浓度时:酚豔一一浅红色解析:滴定后一旦开始就有L生成,溶液就呈现蓝色,故无法判断终点。
答案:C9.现有四种溶液:①pH=3的CH^COOH溶液,②pH=3的盐酸,③pH=ll的氨水,④pH=ll的NaOH溶液。
相同条件下,下列有关上述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①、④等体积混合,溶液显碱性B.将②、③溶液混合后,pH = 7,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C.等体积的①、②、④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出的量①最大D.向溶液中加入100 mL水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解析:pH=3的CH?COOH溶液中,c(H+)=lX10-3 mol - L"1,因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所以C(CH3COOH)远大于1X 10~3 mol ・ L_1, pH=ll 的NaOH 溶液,c(NaOH) =1 X 10~3 mol ・ L-1,两者等体积混合,醋酸远过量,溶液呈酸性,A项错误;同理,若等体积的②、③混合,溶液呈碱性,现在混合溶液呈中性,说明碱的体积小,B项正确;同A项分析,CH J COOH溶液浓度远大于NaOH溶液和盐酸, 所以CH^COOH放出出最多,C项正确;加等量水稀释,碱的pH变小,酸的pH变大,因一水合氨和醋酸是弱电解质,所以pH变化小,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