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__课程标准__教学大纲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电子电工技术基础二、对象:三年制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三、课时:94四、学分:2五、课程目标《电工电子技术》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教材的实用性、先进性和广泛使用性,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为此参照原电工学、电子学两门课的内容编写的,突出了高职技术教育特点,主要讲述了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半导体元件及应用、低压控制电器与电路的基础知识作了必要的描述。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方面,实行精讲多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验证性试验,增加实用性、综合性、创造性实验;改革考试内容与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深入发展。
职业能力目标:(1)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路与变压器、半导体元件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低压控制电器与电路的基础知识(3)通过对电工电子线路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计算等认知活动,培养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
(4)认识电工电子技术学习的一般过程,进而不断加深对电工电子器件及线路的理解过程。
(5)认识电工电子技术学习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
(6)养成独立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解和分析。
六、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以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案例为主,其服务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
本课程由基本电路、常用半导体元件、低压控制电器三大项目组成,每个项目设置了若干个应用型模块组成。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启发式、互动式、交互式教学方式并存,从实践到理论,又由理论到实践,进而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提高了实践的知识含量,使学生既知道该怎么做,又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陕西省理工学校《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必修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所必需的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职业应变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学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电子事业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其它相关类课程和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理论集成和实践基础。
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注意思想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 知识目标(1)电工电子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常用设备和器件的特性及应用范围、途径。
(3)学会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
(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2)电工、电子材料、元器件的选用能力(3)电气图的读图、设备的安装、调试和排除故障能力(4)具有查阅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的能力;(5)简单电工、电子产品的制作能力(三)素质目标:(1)初步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用电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和理解各种常用电子元器件工作原理和特点;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各种应用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日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一、知识要求1、掌握电路的概念、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理解基尔霍夫定律。
电工技能与实训教学大纲
电工技能与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从事维修电工作所必需的电工基本工艺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电工基本知识的能力和直接从事电工工作的技能。
二、教学基本要求:认识电工基本元器件,学会电工基本仪表的使用并能装接简单的照明和电气控制线路。
1.理论教学要求:40课时学习供电与安全基本知识,学习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认识简单的电工电器元件。
2.实践教学要求:80课时学习掌握使用万用表正确测量电工电量,学习照明电路和电控电路的装接。
3.素质要求:牢固树立“文明生产、安全第一”的职业意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进行职业素质训导,培养学生敬业、创新、务实、奉献、协作的深职院精神;通过严格的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工素养和规范学生行为。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单元安全用电基本常识1.了解跨步电压;2.了解什么是碰壳故障;3.了解人体触电的种类、方式;4.了解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5.了解触电急救知识;6.掌握什么是相电压、线电压及安全电压;7.掌握什么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
第二单元室内照明电路的安装项目五万用表及常用电工工具的操作1.认识数字万用表的面板;2.了解线路装修工具和设备装修工具的使用,能正确选择专用电工工具;3.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4.掌握数字万用表的测量。
项目六一控一照明电路的安装1.了解元件的定位和线路的安装;2.了解电路的通电检测与测试;3.了解常用电工材料;4.学会识别使用电器元器件;5.掌握一控一照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项目七二控一照明电路的安装1.了解元件的定位和线路的安装;2.了解电路的通电检测与测试;3.了解常用电工材料;4.了解导线的绝缘恢复;5.了解照明灯具安装的基本原则;6.学会识别使用电器元器件;7.掌握二控一照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尊敬的各位教师和学生:为了确保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和学习,制定本教学大纲,以指导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以下是本课程的内容概述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概述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涵盖电子工艺与电力工程技术的综合学科。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工电子技术能力,以应对现代电子行业的需求。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了解电路原理,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应用,并具备电力工程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 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应用等;2. 掌握各类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测量和操作技能;3. 具备电路设计与调试的能力;4. 培养分析和解决电工电子技术故障的能力;5. 培养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下:1. 电工基础知识1.1 电路概述1.2 常用电子元器件1.3 电源供电技术1.4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2. 电子元器件的特性与应用2.1 二极管与晶体管2.2 集成电路2.3 模拟与数字电路2.4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3. 电路设计与调试3.1 电路设计基础3.2 电路布线与焊接3.3 电路调试与测量4. 电工电子技术故障分析与解决 4.1 故障诊断方法与工具4.2 故障维修技术5. 实践操作5.1 电路实验5.2 项目实践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授课,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验操作: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实际操作电路和元器件,并解决实际问题;3.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电子工程项目,培养其团队合作和实践操作能力;4.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交流,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小测验和考试,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项目成果:评估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4. 平时表现:综合考虑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等指标。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中职)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后续《拖拉机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等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50 学时,10 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注重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充分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
1.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围绕农业机械的运用、农业机械的操作与维护、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销售服务等工作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体现电工电子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教育发展需求,确定本课程教学内容。
3.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以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相关专业知识的应用设计教学任务,将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性学习任务过程中,做中学、做中教。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的基础知识和必备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意识。
1.掌握电工电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基本电器符号和简单电路图识读;了解节能环保和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
2.具备查阅电工电子有关手册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对常见电工电子元器件进行识别、选用、检测的能力。
3.能规范使用电工电子实践中用到的工具、仪器和仪表。
4.具有自我学习、团队合作、获取资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有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项目任务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走进实训室1.认知电工电子实训室的电源配置、基本设施以及实训工具和仪器仪表;2.掌握电工电子的操作规范。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机电类各专业学生掌握必要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电工及电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机电专业类行业面向与职业而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电工电子技术等基本能力的培养,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以及电子、电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的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线,以典型电路为载体设计教学单元,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以电工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为参考,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能解决电工电子电路的实际问题,具备对简单电路的分析及故障排除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1.了解电工电子电路中常用物理量和基本定律,能查询常用电工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参数。
2.了解简单电工电路和典型电子线路分析和计算方法,能说出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电子仪表的操作规范,能按工艺规范安装照明电路及典型电子产品。
4.了解常见电路的简单故障的判断与排除方法,能处理紧急触电事故及电气火灾。
5.具有安全用电、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具备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充分挖掘本课程思政元素,积极组织课程思政教育。
技能培训教学大纲模板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培训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三、课程任务:1. 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包括电路搭建、调试、故障排除等。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电路基本定律和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
- 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 熟悉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技能目标:- 能够独立设计、搭建和调试简单的电子电路。
- 能够分析电路图,解决电路中常见的故障。
- 具备一定的电子元件选用和电路优化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内容:(一)基础模块1. 电路基础- 电路基本定律- 电阻元件- 电容元件- 电感元件- 电路分析方法2. 模拟电子技术- 放大电路- 滤波电路- 电源电路3. 数字电子技术- 数字逻辑基础- 组合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 数模/模数转换器(二)选学模块1. 高频电路2. 微机原理与应用3. 通信原理4.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实验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七、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教学进度表)八、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课堂表现等)- 期末考试成绩(笔试、操作考核等)九、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根据学校选用版本)- 参考书目:《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十、教学资源:- 实验室设备- 电子元器件- 电子技术相关软件---请注意,以上模板是一个基本框架,具体的教学大纲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课程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电子电工类各专业学生掌握电子电路安装、检测和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单片机技术》《EDA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44学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电子电工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电子产品的制作与调试等基本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以及电子产品装配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电子电工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按电路类型划分模块,以典型电子电路为载体设置教学单元,以常用电子产品的制作与调试为综合实训项目,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参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自觉遵守电子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1.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了解电子技术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
2.会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并合理选用元器件;初步具备识读电路原理图、简单PCB图和分析常见电子电路的能力;会制作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填写测试记录,排除简单电路故障。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
附件7: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非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非电类相关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培养非电类相关专业学生解决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具备安全用电和规范操作常识;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常用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能初步识读简单电路原理图和设备安装接线图,并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初步具备查阅电工电子手册和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合理选用元器件。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参加电工电子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54学时。
2. 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10学时。
3. 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64学时。
—49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基础模块—50 ——51 ——52 ——53 ——54 —选学模块—55 ——56 —五、教学实施—57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按16~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
(二)教学方法建议1.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 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一、引言电工电子技术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它涵盖了电力、电子、通信、自动化等众多领域,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传授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制定一份全面而有深度的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3.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电路基础知识1.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关系1.2 电路元件及其特性1.3 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2. 电子器件与电路2.1 二极管和晶体管的原理和应用2.2 放大电路和逻辑电路2.3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3. 电力系统与电机3.1 发电原理和电力传输3.2 三相电路和电机控制3.3 变频技术和电力负载管理4. 通信与网络技术4.1 信号与系统分析4.2 通信原理和调制技术4.3 网络协议和数据传输5. 自动化与控制技术5.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5.2 传感器与执行器5.3 自动化控制原理和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实验实践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项目设计组织学生参与项目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论文研究引导学生进行文献调研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评估方式1. 考试通过笔试和实验考核,评估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2. 项目评估对学生参与的项目设计和实施进行评估,考察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论文评估对学生的论文研究进行评估,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精选编写与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相适应的教材,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
附件5: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54学时。
2.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10学时。
3.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64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基础模块(一)学时安排建议(二)教学方法建议1.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
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2.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工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属性:必选
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适用专业:材料加工与应用
学时:总学时120 (实验学时12学时)
应开实验学期:第一学期
应开实验项目数:6
实验类型:验证性、综合性
一、本门课程实验目的与要求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是电工电子应用专业教学体系中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对电工电子元件和基本线路组成的训练,是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的基本操作技能,继而成为维修电工技术应用人才的必要途径。
目的与要求:
1.熟悉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定律。
2.熟练掌握电工电子技术中基本线路的组成与应用。
3.熟练掌握
4.能初步把电子部分与电工部分的基本线路结合起来使用
5.初步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二、实验项目一览表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项目一览表。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电工电子技术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气基础知识和电子技术应用能力。
本课程将全面介绍电路原理、元器件特性、电子设备维修等相关内容,以提升学生在电气领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气原理和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分析技巧;2. 熟悉常见的电路元件及其特性,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分析;3. 掌握电子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技术,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电路基本理论: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概念,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2. 电路分析方法: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合电路等电路分析方法,交流电路与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3. 电子元器件:常见的电子元件及其工作原理,如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4. 电路设计与实践:基于实际问题的电路设计,电路仿真与调试技术;5. 电子设备维修:电子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方法,设备保养与维护技术。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路实验,提升实践能力和操作技巧;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习交流和思维碰撞。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技能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4.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课程设计,评价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表现。
六、教材参考1. 《电子技术基础》(张三,XXX出版社)2.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李四,XXX出版社)3. 《电子设备维修与保养》(王五,XXX出版社)七、教学团队1. 主讲教师:XXX,电子工程专业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2. 助教人员:XXX,XXX,负责课程的实验操作指导和学生问题解答。
电工基础教学大纲
系统化培养技能型人才《电工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电工基础》是中等职业校电气类、机电类、电子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无论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科学精神以及用电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还是对后继课程的学习,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现机电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电工基础》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它的任务是: 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需的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提高全面素质, 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在熟悉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 熟悉通用电路的组成与特性;初步具备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初步具备分析电路一般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学习和应用电子信息产业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了解电路的组成;掌握电流、电压、电位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计算。
2.了解电阻和电导的概念, 以及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一__3.理解电源电动势的概念, 掌握欧姆定律, 了解电路的3种基本状态。
4.理解电能与电功率的概念,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
5.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一)电流和电压1.电路2.电流3.电压、电位和电动势实验与实训练习使用测电笔和万用表(二)电阻1.电阻与电阻率2.电阻与温度的关系3.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三)欧姆定律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2.全电路欧姆定律3.电源的外特性(四)电功和电功率1.电功2.电功率3.电流的热效应4.负载的额定值第二章直流电路教学要求1.掌握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作用。
2.了解直流电桥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3,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 能运用支路电流法、路;掌握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4.建立电压源与电流源的概念,教学内容(一)串联电路1.电阻的串联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分析计算两个网孔的电了解它们的特性及等效变换。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程标准
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加工制造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就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就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其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电工电子理论基础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获得岗位群通用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16学时~150学时,7学分~9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德与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电工及电子职业技能学习与职业精神培养。
1、依据加工制造类相关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电工电子电路的原理分析、技术应用与技能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与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课程目标。
2、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加工制造类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融合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确定课程内容。
3、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知行合一,围绕电工电子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础操作技能,结合综合实践项目,合理编排课程的教学单元,优化课程内容、细化课程要求,完善课程的整体结构。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能解决电工电子电路的实际问题,具备对简单电路的分析及故障排除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习惯。
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目标:1、熟悉常用电气元件的功能,理解典型电路的基本原理;2、会分析简单电工电子电路的组成,能按工艺规范连接电路;3、能规范操作常用电工工具与电工电子仪表;4、能判断并排除常见电路故障,能处理紧急触电事故及电气火灾;5、具有安全用电、规范操作的职业习惯,养成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本课程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设理实一体的教学情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做中学、做中教”。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第3版 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第3版)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气电力类、加工制造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具备查阅电工电子元器件手册并合理选用元器件的能力;会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初步具备识读电路图、简单电路印制板和分析常见电路的能力;具备制作和调试常用电路及排除简单故障的能力;掌握电工电子技能实训和安全操作规范。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参加电工电子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教学内容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理论知识,以及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技能。
内容包括认识电工电子实训室与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电容与电感;磁场与电磁感应;单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用电技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常用半导体器件;整流、滤波及稳压电路、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共计15章。
各学校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授课内容作适当的调整,但基础性的内容应达到基本的要求,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96学时。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章认识电工电子实训室与安全用电知识目标1.了解电工实训室及常用电工仪表和电工工具的类型及作用2.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3.掌握安全用电常识,了解触电现场的救护措施4.了解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5.了解电子实训室的组成及功能6.了解焊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7.了解低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技能目标1.会使用试电笔2.会使用干粉灭火器3.会使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对触电者进行施救4.会使用胸外心脏压挤法对触电者进行施救5.能识别电子实训室常用工具及仪器仪表6.掌握基本的焊接要领教学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与建议第一节认识电工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简介了解电工实训室的布局;了解电工实训台的实训架、网孔板及实训元器件;了解实训台电源配置;明确实训室操作规程;明确实训室安全用电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7: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非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非电类相关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培养非电类相关专业学生解决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具备安全用电和规范操作常识;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常用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能初步识读简单电路原理图和设备安装接线图,并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初步具备查阅电工电子手册和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合理选用元器件。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参加电工电子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54学时。
2. 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少于10学时。
3. 课程总学时数不少于64学时。
—49 —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50 —
—51 —
—52 —
—53 —
—54 —
选学模块
—55 —
—56 —
五、教学实施
—57 —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可按16~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
(二)教学方法建议
1.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
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2.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电工电子产品的制作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
1. 合理安排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内容,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学模式编写相应教材。
2. 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将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注意反映电工电子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3. 应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努力提供多介质、多媒体、满足不同教学需求的教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
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六、考核与评价
1. 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58 —
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2. 考核与评价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