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检查中大肠肿瘤的漏诊率分析
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漏诊分析
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漏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漏诊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8月我院再次肠镜检查并行肠镜下息肉切除者120例进行回顾分析,计算其息肉患者漏诊率及息肉漏诊率,分析临床数据以及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息肉漏诊率与息肉大小(P<0.05)、山田分型显著相关(P<0.05);炎性、增生性、腺瘤性、等多种病理类型息肉都存在一定程度漏诊。
结论: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在结肠息肉的诊断中存在一定的漏诊率。
结肠息肉的位置、大小、外观特征以及医生的技术水平都可能是漏诊的因素。
为了提高结肠息肉的检出率,有必要对消化内镜医生加强内镜操作的规范化培训,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方法,如病理学检查和虚拟结肠镜等,以提高结肠息肉的诊断准确性和息肉检出率。
关键词: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结肠息肉;漏诊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疾病,通常在结肠镜检查中可以准确诊断和治疗。
然而,尽管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被广泛应用于结肠息肉的筛查和监测,但仍存在着一定的漏诊率[1]。
结肠息肉的漏诊可能导致延误治疗和进一步的疾病发展。
了解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漏诊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对于改进结肠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结肠息肉的位置、大小、外观特征和形态学表现可能会影响医生的检测和判断。
此外,医生的技术技能和经验水平也可能对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和漏诊率产生一定影响[2]。
本文旨在分析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漏诊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回顾性分析一批经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将对已有的医疗记录、影像资料和病理报告进行仔细研究,以探讨可能导致结肠息肉漏诊的因素[3]。
结果将有助于提高结肠息肉的检出率,提升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的诊断准确性,并为改进结肠疾病的预防、筛查和治疗提供指导和建议。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3年8月期间门诊及住院部检查发现结肠息肉后半年内来院再次行结肠镜检查并行肠镜下息肉切除者共120例。
大肠息肉内镜漏诊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大肠息肉内镜漏诊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楼国春;杨建民;柯进晶;徐启顺;吴伟权【摘要】目的:了解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息肉漏诊情况,分析漏诊息肉的内镜和病理特点,并探讨息肉漏诊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近两年来接受2次或以上电子肠镜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180d)的患者资料,分析息肉漏诊率,漏诊息肉的内镜和病理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17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中,基础息肉314颗,漏诊息肉87颗,息肉漏诊率为27.7%。
漏诊息肉中直径<5、5~<10、≥10mm者分别为55.2%,32.2%,12.6%;Ip型、Isp型、Is型、II型息肉分别为:4.6%、17.2%、75.9%、2.3%;漏诊息肉的部位:直肠21.8%,乙状结肠41.4%,降结肠5.7%,脾曲0%,横结肠17.2%,肝曲1.1%,升结肠11.5%,回盲部1.1%;漏诊息肉中,肿瘤性息肉占64.0%,直径≥1cm、含有绒毛状成分或有高度异型增生3者之一的腺瘤占所有漏诊息肉的11.5%。
息肉漏诊率与结肠镜的操作方法(单人法和双人法)、操作者的年资和结肠镜操作熟练程度,都不存在统计学相关。
漏诊息肉数和基础息肉数明显相关(r=0.694, P<0.01)。
结论大肠息肉的漏诊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非常普遍。
直径<5 mm、Is型的大肠息肉漏诊率最高。
息肉漏诊最常见发生于直肠、乙状结肠和横结肠。
漏诊息肉数和基础息肉数明显相关。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missed diagnosis of colonic polyps with endoscopy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eventy eight patients received electronic colonoscopy twice with an interval of 180d.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basal and missed colon polyps were reviewed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mean interval of two colonoscopic examination was 46.7±49.0 d. Total 314 basal polyps were found in 178 patients, and 87 polyps missed in 67 pa-tients with a miss rate of 27.7%. The missed polyps of<5mm, 5~<10mm and≥10 mm in diameter accounted for 55.2%,32.2%and 12.6%, respectively. Polyps of type Ip, Isp, Is and II were 4.6%, 17.2%, 75.9%and 2.3%, respectively;missed polyps in the rectum, sigmoid, descending colon, splenic flexure, transverse colon, hepatic flexure, ascending colon and cecum were 21.8%, 41.4%, 5.7%, 0%, 17.2%, 1.1%, 11.5%and 1.1%;and the missing rate of advanced polyps accounted for 11.5%.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miss rate and procedure of colonoscopy(single- person vs two- person, P>0.05) , neither be-tween the miss rate and operators (P>0.05). The number of basal polyp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missed polyps (r=0.694,P<0.01). Conclusion Routine white- light colonoscopy has a high missing rate of colonic polyps. Polyps of<5 mm in diameter or type Is seem to be more likely to be missed. Most of missed polyps locate in the rectum, sigmoid and trans-verse colon. More basal polyps usual y accompany with more missed polyps.【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4页(P98-101)【关键词】结肠镜;结肠息肉;漏诊【作者】楼国春;杨建民;柯进晶;徐启顺;吴伟权【作者单位】310014 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310014 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310014 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310014 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310014 杭州,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大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及时发现和治疗,能终止肿瘤的发生、发展,极大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超声结肠镜在结直肠场局部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准确性分析
超声结肠镜在结直肠场局部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准确性分析引言:结直肠癌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局部淋巴结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准确评估淋巴结转移对决定治疗方法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结肠镜作为一种无创、可视化、实时性强的检查方法,在结直肠场局部淋巴结转移评估中具有潜在的准确性。
本文将对超声结肠镜在结直肠场局部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准确性进行分析。
一、背景和原理1. 结直肠癌的局部淋巴结转移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通常从原发病灶逐渐蔓延至周围组织的淋巴结系统。
局部淋巴结转移是指肿瘤转移至邻近组织的淋巴结,其判定对于决定治疗方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 超声结肠镜的原理超声结肠镜是一种将超声技术与内窥镜结合的检查方法,能够直接观察结肠内壁,并通过超声技术实时获取细节图像。
其原理是通过超声探头释放高频声波,然后接收回波信号,通过信号处理及图像重建,生成结肠内壁和局部淋巴结的清晰图像。
二、超声结肠镜在局部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准确性1. 超声结肠镜评估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指标超声结肠镜主要评估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指标包括淋巴结的形态、大小、边界、回声特征、内部结构等。
在评估淋巴结时,结合临床和病理资料,通过观察超声图像提供的信息,医生可以判断淋巴结的转移风险。
2. 超声结肠镜的准确性目前的研究表明,超声结肠镜在评估局部淋巴结转移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超声结肠镜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节点转移进行评估的敏感性为82%,特异性为94%。
另一项研究表明,结肠镜超声在评估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和89%。
3. 超声结肠镜与其他评估方法的比较与MRI、CT等其他评估方法相比,超声结肠镜具有以下优势:首先,超声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结肠内壁,避免了其他方法可能存在的局部淋巴结漏诊问题;其次,超声结肠镜是一种无创、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不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辐射风险;另外,超声结肠镜具有实时性强的特点,可以在检查过程中即时评估淋巴结转移。
大肠癌误漏诊情况分析
2 1 重 视 肠 镜 检 查 . 距 肛 门 1 m 上 的 肿 瘤 一 般 直 肠 指 检 不 能 发 现 , 指 0c 以 对
检 阴性而临床可疑的病例 , 均应行肠镜检查。不 能过分相信
x线钡剂灌肠造影 检查 结果 , 亦不能过分相信外院或近期 的
大肠癌 的诊断 , 主要通过详细 的询 问病史 , 细的体格 仔 检查 , 合理的辅助检查 , 重视直肠指检 、 肠镜检查 , 大肠癌误
不受医疗条 件 的限制 , 约有 9 %的直肠 癌仅靠 指检 即可发 0 现【 它不但可早期发现病变 , 能触及直肠壁外可能存在的 1, 1 J 还
[] 2 单礼成 , 孙力 勇, 陈中, 陈伟 . 大肠癌 18例 漏误诊 2 原 因分析 [] 中国实用外科 杂志,022 :7 . J. 20 ,2 13 [] 3周光明 , 晓霞 .8 青年人 大肠 癌临床分析 [ ] 朱 3例 J.
肠梗 阻( 例 )慢性阑尾炎( 1 )结肠息 肉(8 ) 结肠炎 8 、 1例 、 1例 、
形改变 , 常被误认 为痔疮 、 肠炎或痢疾 , 有报 道, 其误诊率 可
达 2 .%C 。本组 3 63 3 3 0岁以下病人 l 例 , 8 这些病例的误诊多 是与 医生的忽视有关 。
( 例 )消化性溃疡 9 , 6 、 例 少数 尚有 阑尾周 围脓 肿 、 急性 阑尾 炎、 腹膜炎及肠套叠 、 贫血原 因待查等。
肠镜检查结 果 , 对临床 可疑 病例 , 应再 作肠 镜检查 。本 组 6 例外 院行肠镜检查未 发现病变 , 后未再作 肠镜检查 , 而导 致
误诊 。 2 2 重视 直 肠 指检 .
漏诊是完全可以避免 的。通过大肠 癌的早诊断 、 早治疗 , 可
结直肠息肉漏诊的多因素相关性分析
息 肉分 类标 准 : 息 肉分 布 分 为 回 盲部 、 升结肠 、
肝 曲、 横结 肠 、 脾 曲、 降结 肠 、 乙状结 肠 和直肠 8个 部
位; 息 肉的形 态 采 用 山 田分 型 法 分 为 工、 Ⅱ、 Ⅲ、 Ⅳ 四型 ; 息 肉大小 以活 检钳 开 口( 6 mm) 为标 准对 息 肉 长径 进行测 量 并作 记 录 。漏 诊 息 肉 的定 义 : 门诊 第
・
42 6 ・
国 际 消化 病 杂 志
2 0 1 3年 1 2月 第 3 3卷
第 6期
I n t J D i g D i s ,De c e mb e r 2 5 ,2 0 1 3 ,Vo 1 .3 3 ,No .6
・
临床 研究 ・
结 直肠 息 肉漏 诊 的多 因素 相关 性 分 析
1 . 4 统 计 学 方 法
诊结肠镜检查发 现结直 肠息 肉 , 收 入 院 再 次 行 结 肠镜检查及结肠 镜下息 肉切除术 共 2 4 8例 , 其中
男 1 5 9例 、 女 8 9例 , 平 均年 龄 ( 5 2 . 2±1 3 . 0 ) 岁, 因 出 现症 状 ( 腹痛 、 血便 、 大便 性状 或 习惯 改 变 )
回归分 析表 明 , 多发 息 肉 ( ≥ 2枚 ) 是 结 肠 镜 检 查 息
1 . 2 标 准 和 定 义
2 . 1 总体 息 肉患者 漏诊 率及其 相 关 因素分析 2 4 8例 患 者 中 , 总 漏诊 人 数 7 7人 , 总 体 息 肉患 者 漏诊率 3 1 . 0 ( 7 7 / 2 4 8 ) 。男 性 总 体 息 肉患 者 漏
诊 率为 3 3 . 3 ( 5 3 / 1 5 9 ) , 女性 为 2 7 . 0 ( 2 4 / 8 9 ) ; 有
阻断大肠癌,肠镜做起来——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医师王翔
专家访谈围追堵截大肠癌,首推肠镜接受了来访,王主任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肠息肉知识:肠息肉主要可分为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几种。
大部分的息肉是良性的,不具备侵犯和播散的能力,但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就要当心了。
腺瘤性息肉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腺瘤性息肉个数越多、体积越大,癌变几率就越高。
有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里,大约15%的女性和25%的男性都有这种癌前息肉。
肠道里长有息肉,多数人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仅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稀便、大便带血和黏液等,所以筛查就显得十分重要。
粪便隐血试验是结直肠癌无创筛查的最重要手段,主要不足在于检出进展期腺瘤的敏感性偏低,一般仅20%~30%,在高危人群中亦不足50%。
进展期腺瘤指具备下三项之一者:息肉或病变直径≥10毫米;绒毛状腺瘤或混合性腺瘤中绒毛样结构超过25%;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
肠镜虽然是一种侵入性检查,但通过肠镜可直观看到结肠和直肠黏膜的微小变化。
这有助于医生精准及时的发现肠息肉、大肠癌、肠炎、肠结核等40余种疾病。
这是任何影像检查都比不上的,包括X 线和先进的CT 、MRI 、PET 等。
因此,肠镜下活检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是结直肠癌确诊的金标准。
目前,肠镜下肠息肉切除已成为肠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
传统的息肉摘除方法只能针对有蒂息肉以及<2厘米的广基息肉,而以EMR (内镜黏膜切除术)和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为代表的新技术,则扩展了内镜治疗范围,即便是超过3厘米的巨大广基息肉,也不再需要开腹手术;此外,即使是早期肠癌,其中有一部分也可以在肠镜下进行根治治疗。
通过肠镜治疗肠息肉和早期大肠癌,不仅阻断了大肠癌演变的进程,而且保持了结肠的完整结构,减少了患者手术的概率,痛苦小,费用低,基本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据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在50岁以上的年龄段,由于肠镜检查覆盖率从21%增长到65%,男士的大肠癌发病率降低了40%,女士则降低了《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2014年,北京)》、《中国结直肠癌预防共识意见(2016年,上海)》指出:大肠癌的主要癌前病变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占全部大肠癌癌前病变的85%~90%,甚至更高。
老年结肠癌直肠癌误诊32例分析
早 期无 明显 症 状 , 心 功 能 失代 偿 期 出 现 心 衰 、 而 心律 失 常 、 绞 心
B超 、 x线增强透视及 高电压 摄片检查 , 尽早 明确诊 断 , 特别是 基 层医院的医生对本病更应该弓 起重视 , l 以减少误诊误治 。
者6 。 例
次直肠指诊 阴性就不再进 一步深入检查 , 或仅凭一次检查就
诊断另一种疾病Ⅲ 有学者指出 : 。 正确认真的直肠 指诊可以发现 8 %的直肠癌[ ③思维局限 : 0 2 1 。 如高龄有胆囊切除史者腹痛腹胀 排便不畅 , 大都 未想到其他病变可能 。本组 2例胆囊切除术后 发生 了结 肠癌 、 直肠癌 , 原 因可能与血液 中胆汁酸 的肝 肠循 其 环加快 、 中次 级胆酸含量增 加有关 , 粪 据研究 次级胆 酸有 促进 大肠癌的发生作用 f ④另外老年人常伴有其他疾病 , 3 l 。 叙述病史
气促 、 闷 、 脏扩大 、 律失 常 、 脏杂音 , 胸 心 心 心 应给 3 2例 分 析
田 杰 王振峰
( 武功县人 民医院 , 1 陕西 武功 7 2 0 1 2 0) ( 武功县长宁卫生院 , 2 陕西 武功 7 2 0 1 2 0)
细 ,对肿瘤的早期症状 甚至中晚期症状缺乏全面系统 的认识 ,
为1 个月 ~ 8 2 个月 , 平均 6个月 。 误诊为慢性细菌性痢疾 6 , 例 内痔 9例 , 溃疡性结肠炎 5例 , 肠结核 2例 , 炎 1例 , 肝 胆囊 炎 4例 , 其他疾病 5例。
2 讨 论
灌肠检查等 , 就可最大限度减少误诊漏诊 的发生。 22 减少误诊漏诊 的具体措施 :① 临床医生警惕性必须 . 高, 病史采集 要全面 , 体格检查要认真仔细 。 对高龄老人更要有
肿瘤漏报补报总结
肿瘤漏报补报总结引言肿瘤报告是医疗机构进行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出现肿瘤漏报的情况。
为了确保肿瘤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文对肿瘤漏报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补报措施。
肿瘤漏报的原因肿瘤漏报是指本应记录在肿瘤报告中的信息没有被正确记录或被遗漏的情况。
肿瘤漏报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病理检查不全面:部分肿瘤可能在病理检查时被漏掉,导致漏报的情况发生。
2.误诊或漏诊:在临床诊断中,医生可能会漏诊或误诊相关的肿瘤病例,使得相应的肿瘤无法被记录在报告中。
3.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病理检查设备的故障或操作人员的疏忽可能导致肿瘤漏报的情况发生。
4.报告记录错误:在肿瘤报告的记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录入错误或遗漏的情况,导致肿瘤漏报。
肿瘤补报的意义肿瘤补报弥补了肿瘤漏报的遗憾,对于科学研究、医疗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实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1.研究分析:补报肿瘤数据可以提高肿瘤研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2.质量控制:通过及时发现肿瘤漏报情况,并进行补报,可以提高医疗质量控制的水平,保障患者的权益。
3.临床实践:及时补报肿瘤信息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疾病诊断依据,指导其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肿瘤补报的措施为了做好肿瘤补报工作,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加以执行:1.加强病理检查流程:规范病理检查流程,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完善诊断标准:不断完善肿瘤的诊断标准,避免因漏诊或误诊导致的肿瘤漏报情况。
3.建立严格的质控制度:建立严格的质控制度,定期对肿瘤报告进行审核,发现漏报情况及时进行补报。
4.提高人员培训意识:加强医疗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肿瘤漏报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肿瘤补报的问题和挑战在进行肿瘤补报工作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1.数据的准确性:补报肿瘤数据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因错误数据导致后续研究或临床实践的偏差。
2.数据的时效性:补报肿瘤数据应该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进行,以便及时应用于相关的研究和临床工作中。
肠息肉诊治进展
type 1:息肉样癌,常为广基。 type 2:边界清楚或边缘隆起的溃疡型癌。 type 3:没有明确范围的溃疡型、浸润型癌。 type 4:非溃疡性、弥漫浸润癌。 type 5:未分类的进展期癌。
胃癌的Borrmann分型
2. 患者因素:肠道准备不佳,配合不良等漏 诊率会更高。
3. 退镜时间:2002年ASGE要求6-10min。延 长退镜时间可明显增加病变检出率(1.8 倍)。有争议。
4. 其它:
① 医生经验、皱襞深大、息肉的形态和位置。
② 医师精力:快下班时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刚上班时, 同时插镜失败率也明显增加。半天工作的比全天工 作者息肉检出率高。每过1小时可能会使检出率下 降5.6%。
Type I and II :良性,非肿瘤性。 type III to V:肿瘤性,其准确率达90%。 Type III:III-S and III-L
Pit pattern classification (2)
Pit pattern type I II
III S III L IV
V
Characteristics roundish pits stellar or papillary pits small roundish or tubular pits (smaller than type I pits) large roundish or tubular pits (larger than type I pits) branch-like or gyrus-like pits non-structured pits
息肉的内镜疗诊进展
Endoscopic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anagement of polyps
结肠镜诊断大肠癌316例分析
结肠 癌 也 逐 渐 增 高 , 与 国 内外 报 道 相 符 , 外 学 者 做 这 国 过统 计 , 于 4 小 0岁 的 大 肠 癌 <2 ,0~5 % 5 9岁 人 群 患 大 肠 癌的风险是 3 0~3 9岁人 群 的 1 2 8~ 0倍 , 6 在 0岁 以上人
群, 年龄每增加 7岁, 患大肠癌 的风险增 加一倍 。故国外 高 危人群筛查一般 以 5 0岁开始, 但对有便血等症状或是大肠 癌 或 息 肉 病 患者 近亲 者 , 求 4 要 0岁 即 开 始做 肠 镜 检 查 。 而 对大肠癌术后患者 , 建议 3~ 6个月或 1 内复查肠镜 。结 年 肠癌病理分 型以中分化腺癌 为主, 占患癌 比例 9 .0 。 43% 要降低大肠癌误漏诊率 , 需要做到 : 1 医生不要被 患 () 者 描述 的症 状 所 蒙 蔽 , 其 患 有 痔 疮 多 年 的 便 血 患 者 , 尤 不 能简单 的主观臆断患者多 次便 血都与痔疮有 关 , 而需通过
1 陈 建 斌 , 印 会 .结 肠 镜 检 查 10例 结 肠 癌 诊 治 体 会 牛 0 1 l J .中国社 区 医师 ,06 8 1 ) l. 2 0 , (9 :7 2 C r n主编 .吕后 山主译 .结肠 与直肠外科 [ .北 o ma M]
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0 2:7 人 2 0 5 2~5 3 7.
客 观检 查 后 在 进 行 诊 断 。( ) 于 有 肠 腔 狭 窄 的 患 者 , 2对 需 行C T或 MR 的 检查 , 解 狭 窄 段 以上 的 大 肠 有 无 其 他 占 I 了 位 性 疾 病 。 ( ) 癌 术 后 1 复 发 率 最 高 , 每 年 应 随 访 3肠 年 故 或复查肠镜 , 连续 2年 , 然后每 3年 1 。( ) 高镜检 医 次 4提 生 的操 作 水 平 及 操 作 技 巧 , 轻 患 者 痛 苦 , 结 肠 镜 检 查 减 使 能 到 达 同盲 部 或 回肠 末端 。
内镜漏诊结肠巨大腺瘤一例
内镜漏诊结肠巨大腺瘤一例王少军;谭军英;魏良洲【期刊名称】《临床误诊误治》【年(卷),期】2013(026)008【总页数】2页(P42-43)【关键词】腺瘤;结肠;误诊;痔【作者】王少军;谭军英;魏良洲【作者单位】266555 山东青岛,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黄岛院区消化内科;266555 山东青岛,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黄岛院区消化内科;266555 山东青岛,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黄岛院区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6.91 病例资料男,44岁。
因黏液脓血便2月余就诊。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鲜红色,有时覆着黏液脓样物,每日2~3次,伴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呕血、乏力,来我科就诊。
发病以来,精神可,体重无明显变化,饮食睡眠可,小便正常。
有痔疮病史10余年,无特殊家族史,无吸烟史。
查体:体温36℃,脉搏72/min,呼吸 16/min,血压 120/74 mmHg。
意识清,精神可。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
腹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min,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查血红蛋白132 g/L,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癌抗原(CA)199等均无异常。
诊断:便血原因待查(结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痔疮?)。
在我院内镜室行第1次肠镜检查,发现患者乙状结肠准备欠佳,粪液较多,升结肠见1枚约0.4 cm×0.5 cm半球形息肉,表面光滑,取活检;于横结肠见1枚约0.5cm×0.8 cm柱状带蒂息肉,表面光滑,取活检;余结、直肠大致正常,见图1。
病理示升结肠、横结肠标本均为管状腺瘤。
诊断为结肠多发息肉。
考虑患者黏液脓血便可能由痔疮引起,遂于1周后行第2次肠镜检查,拟行息肉电切术。
术中发现除上述2枚息肉外,乙状结肠距肛缘22 cm处另见1枚约1.6 cm×2.0 cm带蒂息肉,顶端半球状,蒂长约1.0 cm,息肉表面呈分叶状,色红,充血糜烂,见图2。
结肠镜检查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
结肠镜检查腺瘤检出率的影响因素黄敏丹【摘要】目前的研究和指南均认为必须提高结肠镜检查中的腺瘤检出率(ADR),保证高质量的结肠镜检查,从而达到筛查结直肠癌的目的,然而,各国结肠镜筛查项目之间,筛查项目中不同内镜医师之间,以及日常临床工作中不同医疗单位,结肠镜检查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表现在不同筛查项目间ADR差异大,为20%~46.5%不等,不同内镜医师ADR为21%~86%不等.近年来各国学者开始研究影响ADR的因素,主要包括肠道准备情况、退镜时间、医师的经验及专业背景、辅助观察及成像方法、盲肠到达情况、结肠镜检查单位背景或水平、腺瘤特征等.【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12【总页数】3页(P2160-2162)【关键词】腺瘤检出率;肠道准备;退镜时间;医师经验【作者】黄敏丹【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无锡2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结直肠癌是人类高发恶性肿瘤,在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已上升至第3位,其病死率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二位。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已跃居至第3~5位,其病死率已位于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5位。
目前研究均表明结肠镜检查是筛查和监测结直肠癌的金标准。
通过结肠镜筛查使得结直肠癌的总发生率降低了近80%。
结直肠腺瘤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Kaminski等[1]通过多变量Cox 风险回归模型,发现内镜医师腺瘤检出率(adenoma detection rates,ADR)与结直肠间歇期癌发生的危险性显著相关,ADR降低间歇期癌发生明显升高,说明ADR 是结肠镜筛查后发生结直肠间歇期癌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
现将结肠镜检查ADR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1 肠道准备情况良好的肠道准备质量是完成全结肠检查和黏膜观察的前提。
肠道准备差将增加进镜难度、延长进镜时间、缩短退镜时间、降低腺瘤检出、增加腺瘤漏诊、增加结肠镜操作风险、缩短患者复查结肠镜的间期和增加医疗费用等[2]。
多排螺旋CT急诊检查结肠病变误诊与漏诊原因分析
多排螺旋CT急诊检查结肠病变误诊与漏诊原因分析发表时间:2019-03-22T10:17:10.6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1期作者:段梅香[导读] 目的:讨论多排螺旋CT急诊检查结肠病变误诊与漏诊原因分析。
曲靖宣威市中医院云南曲靖 655400摘要:目的:讨论多排螺旋CT急诊检查结肠病变误诊与漏诊原因分析。
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选取我院实行多排螺旋CT急诊检查结肠病变导致出现漏诊,误诊的患者10例,经过手术病理检测确诊,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在CT检测中出现误诊,漏诊的原因。
结果:选取的患者经过多排螺旋CT检测后有7例患者出现误诊,有3例患者发生漏诊。
其中有3例炎性病变,肠痉挛的患者被误诊为结肠癌,在经过CT复检过程中没有发现初次检测过程中的肿块,经过纤维的结肠镜检测也没有发现消化道异常的情况。
有1例患者为直肠中分化腺癌被误诊为炎性疾病,有2例患者发生阑尾炎被误诊为卵巢腺瘤,有1例患者回盲部溃疡性中分化腺癌被误诊为炎性疾病。
有3例患者发生漏诊,在经过手术的病理检测后发现,有1例患者发生升结肠腺癌,有1例患者发生直肠腺癌,有1例患者发生乙状结肠腺癌。
结论:在多排螺旋CT检测结肠病变的过程中出现漏诊以及误诊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肠道的清理以及充气的情况不够好,从而导致出现“假肿块”的情况,在检测前做好肠道的清洁以及充气准备,能够减少漏诊以及误诊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多排螺旋CT;结肠病变;误诊;漏诊;原因分析结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诊断中使用CT检测比较多。
CT检测是一种无创手术,并且检测时间比较短,无痛,能够比较清晰的检测中患者的结肠的结构,在消化道疾病的应用非常广泛[1]。
但是在急腹症检测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环境的情况,造成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2]。
本文中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选取我院实行多排螺旋CT急诊检查结肠病变导致出现漏诊,误诊的患者10例,经过手术病理检测确诊,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在CT检测中出现误诊,漏诊的原因,具体报道如下。
结肠镜检查中大肠肿瘤的漏诊率分析
1 ・ 4
广东医学
21 0 1年 1 第 3 月 2卷 第 1 期
Gu n d n dcl o ra Jn 0 1 V 1 2 No a g o gMe i u n l a .2 1 , o.3 , .1 aJ
结 肠 镜 检 查 中大 肠 肿 瘤 的漏 诊 率 分 析
黄应龙 , 龚伟。 黄 丽韫 , ,刘思德 ,智发朝 ,白杨。 ,姜 泊
肝 曲 及 升 结 肠 和 盲 肠 分 别 为 l .% 、20 、5 7 、 2 4 2 . % 1. %
△通 信 作 者
广东 医学
21 0 1年 1 第 3 月 2卷第 1 期
Gu n d n dcl o ra Jn 0 1 o.3 ,N .1 a g o gMe i u n l a.2 1 ,V 1 2 o aJ
瘤 的漏诊进行 了研 究 。根据 大肠 肿瘤 自然 生长 史 , 在
较 短 时 问 内形 成 肿 瘤 的 可 能性 很 小 。而 肿 瘤 的 动 态
生 长 过 程 经 结 肠 镜 监 测 发 现在 1 内 的 净 增 长 平 均 约 年
0 1m 。因此 , . m 根据 以上研 究结 果 我们 认 为选 择
分析结肠镜检 查 中大肠肿瘤 的漏诊 率。方法 患者在 初 次结肠镜检 查发 现并切 除腺 瘤后
8 9例 患 者 中 2 1例 发 生 0 7
10d 内进 行 了结 肠 镜 复 查 , 析 2次 结肠 镜 检 查结 果 。记 录 2次结 肠 镜 检 查 所 见 肿 瘤 的特 征 , 2 分 包括 大小 、 位 、 部 形 态 、 目及 组 织 病 理 学检 查 结果 , 数 分析 不 同类 型肿 瘤在 结 肠 镜 检 查 中 的 漏 诊 率 。 结 果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再次完成结肠镜检查对减少息肉漏诊的价值
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再次完成结肠镜检查对减少息肉漏诊的价值姜林燕1* 张科未2 周 峰2 胡春玖2#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315012)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2背景:降低息肉漏诊率对于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再次完成结肠镜检查能否降低息肉漏诊率的研究尚少。
目的:探讨在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再次行全结肠检查对减少息肉漏诊的意义。
方法:于2020年1月—2021年1月连续招募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择期(发现息肉6个月内)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于术中再次行结肠镜检查。
本次结肠镜检查严格控制肠道清洁度,内镜操作由该院富有经验的内镜医师执行,进镜至回盲部,退镜时间不少于6 min。
记录息肉大小、形态、数目和位置,分析漏诊息肉的特征。
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息肉漏诊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146例符合条件的结直肠息肉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6例,女性60例,平均年龄(55.54±10.51)岁。
息肉总体漏诊率为27.2%(119/438),漏诊息肉均为直径<10 mm的扁平息肉,<5 mm 92枚,5~9 mm 27枚,约半数分布于左半结肠。
首次检查单发和多发息肉患者的漏诊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2%对63.3%, 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同一操作者(OR=12.289, 95% CI: 4.245~45.034, P<0.001)和进镜时间(OR=1.009, 95% CI: 1.001~1.017, P=0.032)为首次结肠镜检查息肉漏诊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结直肠息肉切除术中再次行结肠镜检查可检出首次结肠镜检查漏诊的息肉。
内镜医师的操作经验是息肉漏诊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息肉切除术; 再次结肠镜检查; 息肉漏诊率Value of Repeat Colonoscopy During Colorectal Polypectomy for Improving Detection of Missed Polyps JIANG Linyan1, ZHANG Kewei2, ZHOU Feng2, HU Chunjiu2. 1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Women and Children′s Hospital of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 (315012); 2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Correspondence to:HUChunjiu,Email:*****************Background: Identifying the colorectal polyps missed in index colonoscop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olorectal cancer. Until now, the role of repeat colonoscopy during colorectal polypectomy in reducing the polyp miss rate is sparsely studied. Aims:To analyze the value of repeat colonoscopy during colorectal polypectomy for improving the detection of missed polyps. Methods: Patients planning to undergo elective colorectal polypectomy (within 6 months of index colonoscopy)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ingbo University were recruited consecutively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 Repeat colonoscopy was performed during polypectomy by experienced endoscopists. The quality of bowel cleanliness was controlled. Cecal intubation was achieved in all cases, and the withdrawal time was no less than 6 minutes. The size, morphology, number, and location of the polyps missed in index colonoscopy were recorded and analyze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issed polyps. Results: One hundred and forty‑six patients with colonoscopic polyps met the eligibility criteria, among them, 86 were males, and 60 were females, with a mean age of (55.54±10.51) years. The overall polyp miss rate was 27.2% (119/438). All missed polyps were sessile flat polyps and were less than 10 mm in diameter (92 polyps <5 mm, and 27 polyps 5‑9 mm). About half of the missed polyps were located in the left col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miss rate between patients with single and multiple polyps in index colonoscopy (58.2% vs. 63.3%, P>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index and repeat colonoscopies performed by different endoscopists (OR=12.289, 95% CI: 4.245‑45.034, P<0.001) andDOI: 10.3969/j.issn.1008‑7125.2023.08.003*Email:***********************#本文通信作者,Email:*****************cecal intubation time (OR=1.009, 95% CI: 1.001‑1.017, P=0.032)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missed polyps in index colonoscopy. Conclusions: Repeat colonoscopy during colonoscopic polypectomy can identify the polyps missed in index colonoscopy. Endoscopist' experience is a major determinant for missed polyps.Key words Colorectal Polyps; Polypectomy; Repeat Colonoscopy; Polyp Miss Rate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均居前列[1],因此其早诊早治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肠镜检查中大肠肿瘤的漏诊率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结肠镜检查中大肠肿瘤的漏诊率。
方法回顾分析了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我院接受结肠镜检查并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初次结肠镜检查出肿瘤后的结果,在患者接受肿瘤切除手术后的120天内进行结肠镜复查并再次记录结果,将两次结肠镜检查观察到的肿瘤特征进行分析,主要是将记录的肿瘤大小、所处的部位、形态、数量等相关记录结果进行对比,谈论不同类型的肿瘤在利用结肠镜检查时大概的漏诊率。
结果选取的809例肿瘤结肠镜检查案例中,有271例出现了漏诊,肿瘤平均患者漏诊率达到了33.5%(271/809);两次结肠镜检查总共观察到2134个肿瘤,其中有425个肿瘤漏诊,肿瘤总漏诊率是19.9%(425/2134)。
结论利用结肠镜检查大肠肿瘤的漏诊率较高,腺瘤漏诊现象尤为突出,恶性肿瘤的漏诊率相对较低。
在利用结肠镜给患者进行肿瘤检查时,要针对漏诊问题执行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结肠镜;大肠肿瘤;漏诊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30-01
临床研究表明,在大肠肿瘤筛查以及在腺瘤切除手术中,结肠镜检查可以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可以大大降低大肠肿瘤的发病率和腺瘤切除手术的死亡率。
因此,结肠镜被广泛的应用于大肠肿瘤的排查与治疗。
但在长期实践中发现,结肠镜检查大肠肿瘤会出现漏诊的情况。
如果腺瘤或者早期癌被漏诊,很可能就会发生严重后果,
导致腺瘤癌变或癌扩散,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因此,了解结肠镜检查中大肠肿瘤的漏诊率对提高早期癌的检出率,帮助医师把握肿瘤癌的最佳治愈时机有重大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回顾分析了2008年9月——2011年9月来我院接受结肠镜检查并行内镜下息肉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研究了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肿瘤结肠镜下特征和病理学特征,从中选取了809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资料作为分析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36位,女性患者273位,整体年龄在40-65岁之间,平均年龄53岁,平均随诊的时间为68天。
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满足以下条件:①肠道准备达到1级或2级;②2次结肠镜检查结果显示均达盲肠;③初次结肠镜检查观察到的息肉均在内镜下进行切除,切除术完成后120d天内接受了医院第2次结肠镜检查;④2次结肠镜检查中都未进行全肠道染色内镜检查。
此外,选取的研究对象中大部分患者都是有症状人群,存在血便、大便性状改变或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
所有选取的患者都是初次接受结肠镜检查治疗。
1.2 方法采用数据库的形式记录结肠镜检查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负责检查的医师;记录2次结肠镜检查中观察到的肿瘤特征,如肿瘤大小、所处的部位、形态、数量等相关检查结果,还要标明2次结肠镜检查的间隔时间。
当满足下列条件时则被认为是肿瘤漏诊情况:第2次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的肿瘤且不在第1次切除肿瘤的部位。
将肿瘤漏诊例数和肿瘤漏诊数目计入相关的栏目。
1.3 漏诊率计算方法此次研究主要计算两类漏诊率:肿瘤总漏诊率和肿瘤平均患者漏诊率,计算公式为:肿瘤总漏诊率=第1次结肠镜检查漏诊肿瘤数/第1次和第2次结肠镜检查发现肿瘤总数;肿瘤平均患者漏诊率=漏诊肿瘤患者人数/总人数。
计算结果计入相关栏目。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肿瘤的漏诊率此次809位患者两次结肠镜检查中总共观察到肿瘤2134个,有425个肿瘤被漏诊,其中,腺瘤422个、腺癌2个和类癌1个,总的漏诊率达到了19.9%(425/2134)。
不同类型肿瘤的漏诊率差异也比较大,例如肿瘤体积不同的肿瘤小于5mm、5-10mm和大于10mm的肿瘤漏诊率分别为是34.7%、17.3%和6.6%,形状不同的肿瘤:蒂隆起型、广基隆起型和平坦型三类肿瘤的漏诊率分别为10.6%、24.7%和35.0%。
2.2 肿瘤的平均患者漏诊率 809位肿瘤患者有271位在第2次结肠镜检查中被确认为漏诊,平均患者漏诊率高达3
3.5%
(271/809),腺瘤、腺癌和类癌的漏诊率差异非常大,分别为33.1%(268/809)、0.4%(3/809)。
肿瘤体积不同的肿瘤漏诊率也存在差异,小于5mm、5-10mm和大于10mm平均患者漏诊率分别为48.3%、27.9%和8.3%。
其它类型的平均患者漏诊率统计学意义不明显,没有在此列出。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漏诊的肿瘤主要是腺瘤,恶性肿瘤漏诊情况较少,
总漏诊率约19.9%,与国外研究结肠镜检查中腺瘤漏诊率的得出的结果漏诊率为12%-47%相符合,但平均患者肿瘤漏诊率35%高于国外研究认可的26%,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此次选取的是研究对象均是肿瘤患者,初次结肠镜检查后没有发现肿瘤的人群没有纳入总的计算范围。
此次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肿瘤漏诊率差异也较大。
我们对结肠镜检测到的肿瘤大小、形态、部位等肿瘤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分类,而且对分类后的肿瘤漏诊率也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肿瘤之间漏诊率存在着很大差异。
另外,结肠镜检查完整性以及检查中患者肠道准备情况也直接影响肿瘤检查结果的准确率。
为了避免这些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干扰,我们只选取了通过结肠镜检查到达盲肠的患者才纳入观察的对象。
而对于肠道准备情况目前分为4级,1级:肠腔内无残留粪便及液体;2级:肠腔内有少量粪水,全肠道黏膜清晰可见;3级:肠腔内有少量残留粪便,通过冲洗后能够去除,大多数肠道黏膜清晰可见;4级:经反复冲洗肠道仍有粪便残留,明显影响肠黏膜的观察。
选择肠道准备达到1级或2级的患者入选,避免了这些因素对研究结果准确率的干扰。
综上所述,利用结肠镜检查大肠肿瘤的漏诊率较高,腺瘤漏诊现象尤为突出,恶性肿瘤的漏诊率相对较低,而且不同类型的肿瘤漏诊率也存在差异。
如果漏诊的肿瘤在随访时查出,就可将其尽早切除,这就把握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因此,医师在利用结肠镜为患者进行大肠肿瘤检查时,要充分认识到结肠镜存在漏诊的问题,结
合自身的工作经验,针对应的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大肠肿瘤的漏诊率。
对此,如何降低结肠镜检查中大肠肿瘤的漏诊率应该引起广大医学研究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黎逢弟.3种肠道准备方法在结肠镜检查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04).
[2]陈莉,李学良,朱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平坦型大肠肿瘤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02).
[3]张晓旭.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3例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0(05).
[4]周艳俊,刘容,何瑛,饶正伟.心理护理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