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沃尔玛供应链”管理模式浅析
案例11宝洁公司和沃尔玛联盟最新整理

案例11宝洁公司和沃尔玛联盟最新整理宝洁公司和沃尔玛是两个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名的企业。
两家公司的战略联盟被誉为商界的经典案例之一,本文将通过对这一联盟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最新整理。
一、引言: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卓越之处宝洁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跨国消费品公司,成立于1837年。
沃尔玛则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巨头之一,成立于1962年。
两家公司都以出色的品质和服务,以及广泛的产品线而闻名于世。
他们的成功不仅源于市场的敏锐洞察力,而且还有其策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二、背景: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合作史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合作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当时,沃尔玛希望通过与宝洁公司的合作,获得更多品牌产品的供应,并进一步提高其产品质量和供应链效率。
而宝洁公司则看中了沃尔玛作为全球领先零售商的知名度和规模优势,以及其出色的市场渗透能力。
这两家公司的目标有了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形成了一种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三、战略合作: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1. 共同研发创新:宝洁公司和沃尔玛通过共同研发创新,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缩短了产品的上市周期。
两家公司合作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一体化供应链”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整合产品设计、生产和分销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供应链优化:宝洁公司利用沃尔玛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实现了产品的快速交付和准确配送。
双方通过共享销售和库存数据,确保产品的准时供应,有效降低了库存成本。
3. 市场营销:宝洁公司和沃尔玛通过共同举办促销活动和广告宣传,有效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
他们充分利用沃尔玛的大规模门店和宝洁公司的广告资源,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四、联盟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合作使得双方能够共同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宝洁公司通过沃尔玛的渠道优势,使得其产品能够迅速覆盖到全球各地。
沃尔玛则通过与宝洁公司的合作,获得了更多的优质产品供应。
2. 挑战:随着全球零售行业的竞争加剧,宝洁公司和沃尔玛面临着新的挑战。
宝洁公司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宝洁公司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报告学号:14124544姓名:张天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摘要:1998-2000年左右,保洁公司通过整合供应链,度过了中年危机,并开创“宝玛”模式。
宝洁公司的供应链的是当前世界上最高效的的供应链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就是供应链的竞争,宝洁公司优秀的供应链管理必将给它带来更大的收益。
关键词:宝洁、供应链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简称P&G,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
宝洁公司全球雇员近10万,在全球8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拥有约300个品牌,畅销160余个国家和地区,每天与全球30亿消费者发生着亲密接触。
并且在其拥有的品牌中,有23个单个品牌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有20个单个品牌销售额在5亿至10亿美元之间。
可以说,宝洁的发展演绎了辉煌的商业传奇。
1998-2000年左右,保洁公司通过整合供应链,度过了中年危机,并开创“宝玛”模式。
而其优秀的供应链管理,则被各大公司模仿。
采购管理2005年起,宝洁将原有采购人员重组为数个不同的采购池(Spend Pool),每个采购池负责某一类的技术。
比如,所有包装材料采购人员现在分在一起,每个人针对一个更小的细分市场,但服务于多个产品线、甚至多个地区。
“采购池”模式图这种采购池模式重整了采购资源和供应商资源,消除了重叠。
加强采购专业化,更利于创造价值。
提高了效率,缩短了采购响应时间。
库存管理就库存管理,宝洁寻求适应的供应链,缩短订货至发货的循环周期,削减不必要的安全存货,实现快速流通配送。
这里就需要用到一些信息技术上的工具。
宝洁采用了模拟供应链的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模拟供应链的方法。
首先,模型代表了一个理想的情形,其中的消费者每天都在同样的商店购物,每次购买一瓶洗发水,支付同样的价格。
在这个理想世界中,每件事情都有条不紊地平稳发展着,供应链就像瑞士手表一般以精确和可预测的方式工作。
共应链合作模式优化策略分析——以宝洁一沃尔玛为例

营成本和库存水平都大大 降低 , 沃尔玛分店 中的宝洁产品的利润 国 内企业供应链 管理现状 当前 , 国内的供应链 管理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 , 主要 问题就是 增加 了4 8 %, 存货接近于零 。宝洁在沃尔玛 的利润也流 信息不对称 , 供应链节点上的企业必须将所需要的信息与其他企 右。基 于上述 的成功 ,
一
业共享 , 否则无法建立有效的物流管理体系 , 同时还应按系统工程 仓储体系、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预 测、零售商联系 、员工培训 的原 理对其功 能要素进行整合 。企业追求低成本 , 低 库存 , 对用 等方面进行 了全面、持续、深入有效的合作。 户需求的及时反映 , 没有信息系统是可怕的 , 在关系的协调与控制 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使沃尔玛在残酷的零售行业竞争 中脱颖
一
而出, 沃尔玛可 以保证 , 商品从配送中心运送到任何一家商店的时 间不会超过4 8 / b 时, 沃尔玛分店 的货架平均一周可补货两次 , 而同 行其他零售店 平均两周才补一次货 , 通过保持尽可能少的存货 , 沃 尔玛不光节省 了存贮空 间而且降低 了库存成本 , 最终使沃尔玛的 销售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将近三个百分点。 宝洁和沃尔玛 的合 作不 仅停 留在 物流层面 , 他们还开始共同 习借鉴宝洁一 沃尔玛的 “ 零库存管理”模式 , 宝洁为沃尔玛安装了 套 “ 持续补货系统”。第三 , 供应链上 的利润分配存在 问题 , 零 分享终端客户的信息和会员卡上的相关资料 , 宝洁可 以更好地 了 售商要 求供应商 降低产 品价格 , 使得供应链利润转 向零售商。 解 沃尔玛和终端消费者的产品需求 , 从而有针对性的研发设计 制 造产品。
上, 由于经济全球化 , 供应链管理 的范 围会扩大 , 以信息 的形态及 时反映物流活动和相应 的资金状况 , 实现物流、资 金流、信息流 同步 的控制和信息 的安全交流 与分享成为管理 的重点与难点 。 第一 , 供应链上的库存信息 , 不能及 时传达给供应商 、中间商。第 二, 在供应链战友 的选择上国内也 比不上国外的超前意识 , 应该学
宝洁公司供应链管理分析

宝洁在全球
• 宝洁公司在全球80多个国 家和地区拥有127,000名 雇员。2007财政年度,公 司全年销售额近789亿美 元。宝洁公司在全球80多 个国家设有工厂或分公司, 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 产品畅销160多个国家和 地区,其中包括美容美发、 居家护理、家庭健康用品、 健康护理、食品及饮料等。
宝洁最初采用的分销模式
宝洁
分销商
零销售
消费者
变革后的直销模式
宝洁
分销商 零销售
消费者
其中,与沃尔玛的合作,创造了行业佳话。“宝 玛”模式
终端为王的时代
随着终端的崛起,大型零售商也开始挤
宝
压宝洁,宝洁不得不再次改革---供应链
协同管理。
玛
加强与分销商、零售商的沟通与交 流,简化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共享
公司背景之企业理念
• 宝洁公司宗旨是:为现在 • 宝洁公司原则是:尊重每
和未来的世世代代,提供
一位员工;公司与个人的
优质超值的品牌产品和服
利益休戚相关,有策略地
务,在全世界更多的地方, 着眼于我们的工作;创新
更全面的,亲近和美化更
是我们成功的基石;重视
多消费者的生活。
公司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发
作为回报,我们将会获得
作是长期的、开放的,而且要共享彼此信息,双方不但在策略上
式
合作,在营运的执行上也要合作。双方先要协议对对方信息的保 密,制订解决争端的机制,设定营运的监控方法以及利润分配的
策略。双方的目标是,在让销售获得最大利润的同时,缩减成本
与开销。
宝 玛 模 式
“P”——规划 供应链管理源于日用品的零售,当初并没有P,以后因为有别的行业应 用,认为有把P纳入的必要。P是规划,两家企业合作,要规划的事很多。 在营运上有产品的类别、品牌、项目;在财务上有销售、价格策略、存 货、安全存量、毛利等。双方在这些问题上的规划,可以维系共同目标 的实现。另外,双方可以对产品促销、存货、新产品上架、旧产品下架 等一些事情进行共同规划。 “F”——预测 对销售的预测,双方可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资料。供货商可能对某类 商品预测的准确,而零售商店可以根据实际销售对某项商品预测的准确, 但双方最后必须制定出大家都同意的预测方式。系统可依据原始信息, 自动做出基础性的预测,但是季节性、时尚性的变化,以及促销活动、 顾客的反应,都会使预测出现变化。双方预先要制定好规则,来研讨并 解决预测可能产生的差异。 “R”——补充 补充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程序。销售预测,可以换算成为订单预测,而 供货商的接单处理时间、待料时间、最小订货量等因素,都需要列入考 虑范围之内。货物的运送,也由双方合作进行。零售商订货,应包括存 货比率、预测的准确程度、安全存量、交货时间等因素,而且双方要经 常评估这些因素。在补充程序上,双方要维持一种弹性空间,以共同应 对危机事宜。成功的补充程序,是供货商经常以少量的货品供应零售商, 用细水长流的方式,减低双方存货的压力。
宝洁与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分析

冷战
争夺渠道控制权-商品价格和货架位置
合作
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
建立合作联盟
宝洁大胆地取消了销售部,设立了客户生意 发展部,结成多部门的合作。 --实现了全方位对接 在持续补货的基础上,宝洁和沃尔玛合力启 动了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协同的 计划、预测与补货)流程。
沃尔玛计算机自动订货 宝洁公司接到确认订单
按订单配送实施
EFT决算系统
• 具体作业流程是:沃尔玛的各个店铺都制 定了一个安全库存水平,一旦现有库存低 于这个水平,设在沃尔玛的计算机就会通 过通讯卫星自动向宝洁公司的工厂定货。 宝洁公司在接到定货后,将订购商品配送 到各店铺,并实施在库管理。与整个商品 前置时间缩短相适应,两个企业之间的结 算系统也采用了EFT(电子基金转换)系统, 通过这种系统企业之间的财务结算就不需 要传统的支票形式来进行,而是通过计算 机以及POS终端等电子设备来完成。
依据原始信息——
自动作出基础性的预测——
再依据季节性、时尚性的变化&促 销活动、顾客的反应,变通预测。
“R”——补充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程序
供货商
接单处理时间、待料时间、 最小订货量等 由双方合作进行
货物的运送 零售商
订货,存货比率、预测的准 确程度、安全存量、交货时间等。
供应链管理概述
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 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和过程
合作绩效
1)产销联盟对宝洁方的绩效 • ① 交易成本下降; • ② 借助于MMI系统使企业营销计划容易 制定和实现; • ③ 自动订货系统使在库成本和风险降低; • ④ 提高生产率、构筑柔性化生产体制、 削减原材料采购成本,减少了由于价格 波动而产生的机会损失; • ⑤ 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了流通费用等。
宝洁和沃尔玛的产销联盟供应链分析

宝洁和沃尔玛的产销联盟1、合作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流通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变革。
美国的零售业不仅在规模上有了巨大的发展,更是在信息化的建设和运用上出现了质的飞跃,这表现在POS、EOS等现代零售管理系统开始进入零售店铺,带来了零售经营翻天覆地的变革,零售企业不仅经营绩效有了巨大的提高,零售企业形成了完备的流通信息网络,从而相对于商品供应商,后者拥有了信息上的优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大型生产商宝洁公司和美国第一大零售商沃尔玛结成了战略联盟,开始探索一种新型的产销合作关系,在实践上向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
为了构筑新型的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产销关系,宝洁和沃尔玛建立起一个的团队,借助于计算机实现信息的共享,通过联盟的形式推动双方业务的发展。
宝洁公司可以调用沃尔玛的销售和库存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有效率的生产和出货计划。
作为实施合作的主要组织机构,宝洁公司和沃尔玛双方组成由财务、流通、生产和其他各职能部门组成的约70人的专门合作团队,派往沃尔玛实行协作管理。
根据专门合作团队的策划,沃尔玛于1989年开始对宝洁公司的纸尿裤产品实行供应链管理,即构筑JIT型的自动订发货系统,其具体形式是双方通过EDI和卫星通信实现联网。
2、案例分析*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目的宝洁公司能迅速知晓沃尔玛物流中心内的纸尿裤库存情况,还能及时了解纸尿裤在沃尔玛各店铺的销售量、库存量、价格等数据,这样能使宝洁公司及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和研究开发计。
宝洁与沃尔玛的合作是长期的、开放的,且共享彼此信息,双方不但在策略上合作,在营运的执行上也要合作。
双方先要协议对对方信息的保密,制定解决争端的机制,设定营运的监控方法以及利润分配的策略。
双方的目标是,在让销售获得最大利润的同时,缩减成本与开销。
其目的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形成的目标一致即: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期望,减小供应链上的不确定因素,降低库存水平,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
*沃尔玛的外包战略沃尔玛则从原来繁重的物流作业中解放出来,专心于经营活动,同时在通过EDI从宝洁公司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决策商品的货架和进货数量,并由MMI系统实行自动进货。
简析沃尔玛与宝洁公司的商业关系从破裂到实现共赢的实例及启示

简析沃尔玛与宝洁公司的商业关系从破裂到实现共赢的实例及启示在当今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将产业供应链延伸到世界范围,实现国际化经营,创造更大的价值。
但当前中国企业缺乏双赢理念,导致合作成效低、核心竞争力差,难以获得国外消费者的信赖。
因此,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必须首先构建与合作伙伴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创造更大的整体价值,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案例概要1962年,沃尔玛第一家折扣店开张,随后短短40年里,沃尔玛凭借“天天低价”的价格策略,迅速扩张,成为世界第一大连锁店。
在发展初期,沃尔玛在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环境中,为了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立足的筹码,不断压低进货折扣,致力于通过采购及人力成本的降低,最大程度的挖掘利润,使利润节节上升。
从1970年至1980年的短短10年内,利润由160万美元攀升至4120万美元,增长了25倍之多。
早在1962年成立之初,全球最大的日化用品制造商宝洁被沃尔玛选为供应商,并与之开始合作,但双方仅仅是纯粹的买卖关系,各自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导致不愉快乃至冲突不断发生。
沃尔玛为了实现自己的低价策略,企图通过大订单和不平等的送货条件等方式降低进货价,延长货款支付周期,甚至将宝洁产品摆在角落里威胁宝洁降价。
但宝洁公司不但不妥协,还要求沃尔玛提高销售价格并将宝洁的产品摆放在位置更好的货架。
1962年至1978年期间,宝洁和沃尔玛都企图主导供应链,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沃尔玛采用强势的价格策略,竭尽所能压低进货价格,并声称,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接受它的价格政策。
宝洁也不能例外,其态度更是强硬,一直凭借强大的营销实力,企图严格控制下游的经销商和零售商,包括沃尔玛,迫使他们贯彻宝洁制定的营销战略和规定。
沃尔玛和宝洁自身长期的优越感导致了双方之间交流障碍和关系恶化,沃尔玛以清退下架的做法威胁宝洁,宝洁也以停止供货进行反击,双方口水战以及笔墨官司更使得他们的争斗进入白热化阶段。
宝洁(中国)公司的供应链管理

宝洁(中国)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一、宝洁(中国)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宝洁公司作为世界上顶尖的日用品制造厂商,其与沃尔玛公司的合作是供应链管理的典范。
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例如物流信息不畅通,信用体系不健全,分销渠道不灵活,采购及库存与配送观念落后,使宝洁公司在中国不得不采取独特的供应链管理方式,即以对分销商的管理为中心,以建立顺畅的营销通路为目的,使产品能顺畅地推向消费者。
以下即为宝洁(中国)公司的供应链渠道(通路)管理的实践。
宝洁公司在1988年进入中国市场,在十余年时间里,宝洁(中国)公司在渠道管理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988年至1992年,宝洁(中国)公司对分销商采取的是典型的“推压”式管理方式,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分销机构,以分销商缴纳货款为分水岭来确认产品所有权的转移。
宝洁(中国)公司相信,如果产品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那么,产品的销售责任同时也发生了转移。
接下来的产品怎样销售、销售给谁是分销商或批发商考虑的事情。
在这种销售理念的支配下,宝洁(中国)公司销售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分销商或批发商,促使其订购更多的商品,并且有能力回收货款。
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回款难和市场覆盖差是这种渠道管理模式的瘤疾,宝洁(中国)公司也不例外。
因此,从1992年开始,公司开始“帮助”分销商销售自己的产品,同时对市场覆盖进程加大推广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市场覆盖问题。
同时,由于宝洁(中国)公司突出的市场地位,使得宝洁产品成了价格“标靶”,即“宝洁”的产品被多数分销商树立为价格标杆,用以表明自己的商店中,至少是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低廉。
它们通过不断地降低宝洁产品的零售价格,来招徕零售商,进而造成渠道的混乱,使宝洁(中国)公司遭受了巨大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1995年以后,宝洁(中国)公司开始推行严格的数字化管理,为分销商转型做好准备。
1999年7月,宝洁(中国)公司推出了“宝洁分销商2005计划”。
“2005宝洁分销商计划”指明了分销商的经营定位和发展方向,并详细介绍了宝洁(中国)公司帮助分销商向新的经营定位和发展方向过渡的措施。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沃尔玛(Walmart)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之一,以其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而闻名于世。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以低成本、高效率和高质量为核心,有效地提供了大量商品以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本文将深入探讨沃尔玛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一、零售巨头的供应链管理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是其长期成功的基石,为公司建立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该模式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遵循着严格的标准和流程,以确保产品从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无缝协调和高效运作。
以下是沃尔玛供应链管理模式的重要特点:1. 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沃尔玛与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面对市场挑战和追求共同利益。
双方通过共享信息、资源和技术,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协调。
2. 高度的供应链透明度:沃尔玛实施了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实现供应链的全程透明度。
供应商可以及时获得销售数据、库存情况和市场需求等信息,以便灵活调整生产和配送计划。
3. 低成本原则:沃尔玛在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强调降低成本。
通过与供应商共同优化采购、运输和仓储等环节,沃尔玛实现了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 大规模仓储和物流网络:沃尔玛拥有庞大的仓储和物流网络,使得产品能够快速准确地从供应商运送到各个销售点。
这种高效的物流系统确保了产品的及时到达和货架的供应。
二、沃尔玛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优势沃尔玛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企业内部的运作效率上,同时也为消费者、供应商和整个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益处。
以下是沃尔玛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主要优势:1.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沃尔玛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核心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精确的需求预测、优化的采购和库存管理,沃尔玛实现了供应链的高效运作,降低了运营成本和库存风险。
2. 加速商品流通: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商品的快速流通和及时上架。
通过准确的需求预测和协调的物流安排,沃尔玛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保洁-沃尔玛模式供应链管理方法的应用分析

保洁—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方法的应用分析——以CPFR为例摘要始创于1837年的宝洁公司我们都不陌生,它从研制并生产一块白色肥皂做起,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制造企业。
沃尔玛公司是一家美国的世界性连锁企业,以营业额计算为全球最大的公司,是世界上雇员最多的企业,连续三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居首。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
“宝洁——沃尔玛模式”的形成其实并不复杂。
最开始时,宝洁开发并给沃尔玛安装了一套“持续补货系统”。
使沃尔玛从原来繁重的物流作业中解放出来。
沃尔玛将物流中心或者仓库的管理权交给宝洁公司代为实施,这样沃尔玛不仅不用从事具体的物流活动,而且由于双方不用就每笔交易的条件(如配送、价格问题)等进行谈判,大大缩短了商品从定货、进货、保管、分拣到补货销售的整个业务流程的时间。
在持续补货的基础上,宝洁又和沃尔玛合力启动了CPFR (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协同、规划、预测、补货)流程。
双方很快认识到深度合作的好处,1987 年,为了寻求更好的手段销售“帮宝适”婴儿纸尿裤,宝洁客户服务的副总裁Ralph Drayer 和沃尔玛的老板Sam Walton 终于坐到了一起。
那一时刻,被业界认为是协同商业流程革命的开始。
关键字保洁—沃尔玛模式供应链管理 CPFR沃尔玛的各个店铺都制定了一个安全库存水平,一旦现有库存低于这个水平,设在沃尔玛的计算机通过通讯卫星自动向宝洁公司的纸尿裤工厂订货。
宝洁公司在接到订货后,将订购商品配送到各店铺,并实施在库管理。
与整个商品前置时间缩短相适应,两个企业之间的结算系统也采用了EFT(电子基金转换) 系统,通过这种系统企业之间的财务结算就不需要传统的支票等物质形式来进行,而是通过计算机以及POS终端等电子设备来完成。
宝洁与沃尔玛

个案分析2 P&G和沃尔马特的产销联盟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大型生产商宝洁公司(P&G)和美国第一大零售商沃尔马特(Wal—mart Stores)结成了战略联盟,开始探索一种新型的产销合作关系,在实践上向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最终取得了令人惊叹的骄绩。
迄今为止P&G和沃尔马特的产销联盟一直是供应链管理中的典范。
一、建立新型的协作关系(一)巨人间的相会P&G和沃尔马特之间的产销合作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P&G公司的销售副总经理罗·普利切特所推动的战略转换和调整。
20世纪80年代以前,P&G作为美国大型生产商,拥有强大的经营实力和销售队伍,在销售政策上也一直采取强硬的态度,严格地控制下游的经销商和零售商,并迫使后者在日常经营中贯彻自己所制定的营销战略和各种相应的规定,因此,长期以来,在美国市场上人们借用P&G这个字母形容宝洁公司为充满“强压和吼叫”(Push &Grunt)的公司。
特别是当时P&G考核销售人员的业绩主要是用确保汰渍和碧浪等产品的市场份额作为衡量尺度,所以,销售人员为保证自己的业绩和不断增长的市场份额,用尽各种手段强迫经销商或零售商大规模销售宝洁公司的产品,非常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就连后来推动新型产销合作关系的宝洁公司副总经理普利切特,也坦言自己在做销售人员时,常常是带着手枪不停地追赶零售店主,所以,当时,在美国的零售业中经常能听到各店主对宝洁公司的人员高喊“欢迎贵公司的产品和死鬼一起到我店”,从中不难看出零售企业在当时对宝洁公司的营销人员极其反感,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美国市场中以生产商为主导的产销关系是如何紧张。
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美国零售业中就一直在进行超大规模的兼并,像1979年德国大型零售资本坦盖尔曼集团收购了美国有名的企业M&P(超市业中居第3位)(持股比例为51%,约1.2亿美元);连锁店界的第3位企业斯卡格茨收购了超市业界第6位的美洲公司(收购后的企业仍叫美洲公司,约3.2亿美元);1982年,超市世界第2位克鲁加以6亿美元收购了第11位的迪龙,创下了当时“超市世界收购额”的最高记录。
宝洁与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分析

1.宝洁 vs 沃尔玛
目录
2.“宝-玛”供应链系统概述
3.“宝-玛 ”供应链具体作业流程 4.“宝—玛”模式的优势(合作结果) 5.“宝—玛”模式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宝洁—沃尔玛模式和中国目前模式的对比
• 沃尔玛 ——与供应商的零供链接 选择供应商 供应商平台 查询产品销售情况 自动生成报表 了解其他供应商产品 自动发出采购提示 按时结算、采购批量大
管理目标
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正确的时间按 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 送到正确的地点并使总成本达到最佳化。
一.供应链系统
供应链管理 基本模式
以3PL为主导 以制造企业为 以零售企业为 的物流服务 主导的供应链 主导的供应链 供应链
*以零售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
沃尔玛的供应链系统
以顾客需 求为导向 的“拉”式
以沃尔玛与宝洁公司合作为例 ——浅析供应链管理模式
小组成员:
1.宝洁 vs 沃尔玛
目录
2.“宝-玛”供应链系统概述
3.“宝-玛 ”供应链具体作业流程 4.“宝—玛”模式的优势(合作结果) 5.“宝—玛”模式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宝洁
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制造企业
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简 称P&G,是一家美国消费日用品生产 商,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公 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辛 辛那堤,全球员工近110,000人。 2008年,宝洁公司是世界上市值第6 大公司,世界上利润第14大公司。 他同时是财富500强中第十大最受赞 誉的公司。
• 我国
规模小,话语权小 资金限制 透明的网上管理平台 ——难实现
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 一、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按类别或群体来划分成不同的集合而 分析其整体的客户需求 • 二、建立零售商和供应商的战略联盟 • 我国首先要转变观念,向战略联盟的方向 发展,才能提高各自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并最终实现零售业供应链竞争力的提升。同时 建立零供之间的对话机制。 • 三、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加强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引进开发先进技术完善商业物流各项服务功 能。
案例4-1沃尔玛-宝洁VMI供应链合作案例

宝洁公司和沃尔玛的VMI合作实践一、“宝洁--沃尔玛”VMI合作模式的产生背景宝洁公司作为一家强大的日用品生产制造商,始创于1837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
每天,在世界各地的全球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超过三十亿人次的消费者使用宝洁公司的产品。
即使在和沃尔玛合作之前,宝洁的在业界的光辉历史足以支撑其不低头的底气,比沃尔玛早诞生二十多年的事实,也足以使宝洁以长者的身份和眼光与沃尔玛洽谈合作之事。
生产的众多日用产品,已经深深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很难想象,哪一家零售商的柜台上会不愿意摆上宝洁的产品。
在与宝洁公司合作之前,沃尔玛的经营业绩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
从1962年山姆·沃尔顿在阿肯色州罗杰斯城开办第一家沃尔玛百货商店开始,沃尔玛的经营业绩就一直让其他的竞争者艳羡,也吸引了众多制造商的眼光。
这就为其作为零售平台增加了与其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而从某种意义上,也为和宝洁的合作制造了障碍。
因为有了一定的身价,要求强硬,不肯轻易的低头,而这却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1980年代,美国快速消费品行业屡屡发生渠道冲突事件,这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沃尔玛与宝洁的渠道纷争。
沃尔玛是美国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宝洁是全球最大的日化用品制造商,两强相争,使这个起因于进货折扣的冲突,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渠道冲突事件。
众所周知,沃尔玛的成功得益于对其创始人萨姆·沃尔顿先生经营理念的执著秉持:降低毛利率、低价、再低价,以尽可能低的价格大量销售商品。
因此,沃尔玛在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方面,绝对站在消费者采购代理的立场上,凭借其强大的销售网络,对每一个加盟的供应商都很苛刻,认真做好每一项产品的讨价还价工作。
在低价策略促成沃尔玛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制造商们陷入了挥之不去的梦魇,因为沃尔玛的低价是建立在不断压低进货折扣的基础上的。
在同制造商的价格谈判中,凭借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沃尔玛咄咄逼人、不依不饶甚至经常蛮不讲理地以下架退货相威胁,这种强势策略引发了制造商、批发商和其他零售企业的强烈不满,可忌惮于沃尔玛庞大的实力,谁也不愿意真正开罪于它,一些联合性的抵制行动最终也因抵制联盟内部的利益分歧而不了了之,直到沃尔玛把宝洁视为最重要的降价对象,并强硬地要求宝洁公司降低折扣时,冲突终于激化了。
宝洁公司--供应链管理分析

供应商在于零售商达成自动商品的订单、 送货和库存等工作,取代零售商烦琐的 日常补货工作。
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降低双方的库 存,减少商品缺货率,减少动作成本。
宝洁的供应链模式
供应/供应商
需求/用户
制造(需求 和设计)
零售
装配
分销
宝洁供应链的优点
1.供货模式的转变:将“后台部门”推到“前台”直 接服务客户、解决问题,使宝洁供应链中各个合作 伙伴的关系更加密切。
宝洁供应链的缺点
1.公司定制化产品的缺失,满足不了现如今消 费者的需求;
2.竞争公司的壮大,多元化发展,提前占领了 低端消费者市场;
3.危机公关意识不足,导致公司形象受损;
4.部分产品定位高,与消费者有距离感。
建议
1.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收集消费者的需求信 息,抓住现有消费者,避免更多客户源的流失;
宝洁公司供应链管理
选择宝洁公司作为供应链管理案例企业的原因:
1.宝洁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宝洁在 日用化学品市场上知名度相当高;
2.宝洁公司历来崇尚消费者之上的原则,在华生产出了 众多质量一流、深受消费者喜爱,宝洁成功的经验很值 得我们学习;
3.宝洁拒绝接受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坚持不断地进行 品牌管理与创新,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它有 着独特的竞争优势。
2.信息技术的使用:宝洁公司注重信息技术的投资, 并为其店铺提供实时存货和现金流信息的零售连锁 系统,帮助零售商提高销售额,进行自动补货,减 少零售商的缺货损失,还为他们进一步控制库存, 达到双赢。
3.对消费需求的把握:宝洁公司每年通过多种渠道了 解消费者,从而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及时捕捉消费 者的意见。
宝洁公司与沃尔玛供应链合作关系

宝洁公司与沃尔玛供应链合作关系宝洁公司与沃尔玛供应链合作关系合作背景:1987年,为了寻求更好地手段以保证沃尔玛分店里”帮宝适”儿童纸尿裤的销售,宝洁公司CEO和沃尔玛公司老板做到了一起,双方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供应商和零售商供应关系。
其中他们使用了简历电脑互联网共享信息,即宝洁公司可以利用电脑监视其产品在沃尔玛各分店销售及存货情况,然后根据此数据调整它的销售及生产计划,从而大幅提高了经营效率。
沃尔玛各个店铺都制定了一个安全库存水平,一旦有低于库存水平,设在沃尔玛计算机通过卫星自动向宝洁公司的纸尿裤厂订货,宝洁公司在接收到订货后,将订购商品配送到各个店铺,并实施在库管理。
与整个商品提前期缩短相适应,两个企业之间的决算系统也采用了EFT(电子资金转账)系统,通过这种系统企业之间的财务结算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来完成。
沃尔玛从原来繁重的物流作业中解放出来,通过EDI获得的信息制定商品的货架和进货数量,并由制造商管理库存系统实行自动进货。
宝洁公司除了能迅速知晓库存情况外,还能及时了解纸尿裤在沃尔玛各个店铺的销售量,库存量,价格等数据。
宝洁公司根据上面的信息及时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和研发计划。
沃尔玛将物流中心或仓库的管理权交给宝洁公司,自己从物流中解放出来专心做经营。
双方不必就每笔交易进行谈判,大大缩短了商品从订货,进货,报关,分拣,补货,销售的时间。
决算系统采用EFT系统,企业间结算部不需要传统的支票等物质形式。
降低间接成本,加速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周转率。
在1982年沃尔玛公司就开始实施采购销售试点系统研究,到1985年实现与制造商的订单明细单和受理付款通知的数据交换系统运行。
提高了订货速度和准确性,节约了相关业务的成本,使沃尔玛公司在同行中保持了竞争的优势。
其后又在建立行业统一 EDI标准和商品识别标准基础上,通过EDI 系统向供应商传递POS数据,使制造商及时了解沃尔玛公司商品销售情况,把握需求动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并在接收货物时用扫描机读取包装上的物流条码(SCM)与系统中订货清单核对,判断是否一致,并利用电子支付系统(EFT)向供货方支付货款,使沃尔玛公司节省了大量事务性作业成本,压缩了库存,提高了商品的周转率。
沃尔玛供应链浅析及其优化策略探讨

长 沙 学 院CHANGSHA UNIVERSITY沃尔玛供应链浅析及其优化策略探讨工商管理系09级物流管理1班彭有缘沃尔玛供应链浅析及其优化对策探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的企业管理已经进入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时代,先进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和供应链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企业管理中如果能实现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高效率、低成本的运作,企业将获得巨大的成功。
所以,优化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以形成自身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已是摆在企业面前的紧迫课题。
关键字:沃尔玛、供应链、物流、优化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technology rapid progress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the modern soci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has entered the era of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dvanced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f Enterprise management can realize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fficiency, lowing cost of operation, the enterprise will gain great success. So, optimizing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to form their irreplace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already in the urgent task before enterprises.Key word: wal-mart, supply chain, logistics, optimization一、 引言:21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改变传统的物流体制,逐渐向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物流”和“供应链”如今已成为企业寻求长远发展,增强竞争力的主要源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洁-沃尔玛供应链”管理模式浅析
供应链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基本成熟。
供应链管理已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企业外部、已从企业内部信息化扩展到企业分销网络、战略合作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协作。
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日趋紧密,大家关注的重心不再是产业链上利益分配的比例,而是如何扩大可供分配的利益,是以协同商务、相互信任和双赢机制作为企业共同的运作模式。
通过运用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过程控制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工作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将客户、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和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模式,建立起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构建成一个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协同化环境的供应链战略联盟。
供应链管理的问题集中在以生产和销售同步为目的的自动订货系统、依托精确的数据决策进行的自动补货系统,以及最佳物流支撑的零库存目标管理。
在这方面,宝洁与沃尔玛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堪称典范。
宝洁-沃尔玛模式的形成
如果说,是两家公司使得“供应链”这个词家喻户晓,那就是宝洁和沃尔玛。
宝洁,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制造企业;沃尔玛,全球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
20世纪80年代,在这两家公司开始合作之前,美国零售商和制造商分享的信息很少,双方总是围绕着商品价格和货架位置争夺控制权,情形就象今日中国之零供关系。
而随着宝洁与沃尔玛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模式的确立,美国零售商和供应商的目光开始转向如何加强供应链管理以降低综合运营成本,以及提高顾客的满意度,而不再仅仅盯住渠道控制权。
“宝洁-沃尔玛模式”的形成其实并不复杂。
最开始时,宝洁开发并给沃尔玛安装了一套“持续补货系统”,具体形式是:双方企业通过EDI(电子数据交换)和卫星通讯实现联网,借助于这种信息系统,宝洁公司除了能迅速知晓沃尔玛物流中心内的宝洁产品库存情况外,还能及时了解宝洁产品在沃尔玛店铺的销售量、库存量、价格等数据,这样不仅能使宝洁公司及时制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生产和研发计划,同时也能对沃尔玛的库存进行单品管理,做到连续补货,防止出现商品结构性机会成本(即滞销商品库存过多,与此同时畅销商品断货)。
而沃尔玛则从原来繁重的物流作业中解放出来,专心于经营销售活动,同时在通过EDI从宝洁公司获得信息的基础上,及时决
策商品的货架和进货数量,并由MMI(制造商管理库存)系统实行自动进货。
沃尔玛将物流中心或者仓库的管理权交给宝洁公司代为实施,这样不仅沃尔玛不用从事具体的物流活动,而且由于双方企业之间不用就每笔交易的条件(如配送、价格问题)等进行谈判,大大缩短了商品从定货经过进货、保管、分拣到补货销售的整个业务流程的时间。
具体作业流程是:沃尔玛的各个店铺都制定了一个安全库存水平,一旦现有库存低于这个水平,设在沃尔玛的计算机通过通讯卫星自动向宝洁公司定货。
宝洁公司在接到定货后,将订购商品配送到各店铺,并实施在库管理。
与整个商品前置时间缩短相适应,两个企业之间的结算系统也采用了EFT(电子基金转换)系统,通过这种系统企业之间的财务结算就不需要传统的支票等物质形式来进行,而是通过计算机以及POS终端等电子设备来完成。
事情正如Sam Walton对Ralph Drayer所说的:“我们的做事方式都太复杂了。
事情应该是这样的——你自动给我送货,我按月寄你账单,中间的谈判和讨价还价都应该去掉。
”
供应链合作的典范
在持续补货的基础上,宝洁又和沃尔玛合力启动了CPFR
(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流程。
这是一个有9个步骤的流程,它从双方共同的商业计划开始,到市场推广、销售预测、订单预测,再到最后对市场活动的评估总结,构成了一个可持续提高的循环。
流程实施的结果是双方的经营成本和库存水平都大大降低,沃尔玛分店中的宝洁产品利润增长了48%,存货接近于零。
而宝洁在沃尔玛的销售收入和利润也大幅增长了50%以上。
基于以上成功的尝试,宝洁和沃尔玛接下来在信息管理系统、物流仓储体系、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预测与合作体系、零售商联系平台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持续、深入而有效的合作。
宝洁公司甚至设置了专门的客户业务发展部,以项目管理的方式密切与沃尔玛的关系,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使得沃尔玛在激烈的零售业竞争中技高一筹。
沃尔玛可以保证,商品从配送中心运到任何一家商店的时间不超过48小时,沃尔玛的分店货架平均一周可以补货两次,而其他同业商店平均两周才补一次货;通过维持尽量少的存货,沃尔玛既节省了存贮空间又降低了库存成本,最终使得沃尔玛的销售成本比行业平均标准低了近三个百分点。
而更大的利益其实是软性的。
宝洁和沃尔玛的合作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物流层面,他们开始共享最终顾客的信息和会员卡上的资料。
宝洁可以更好地了解沃尔玛和最终客户的产品需求,从而更有效地制造产品。
例如当沃尔玛提出宝洁的产品容易失窃,便及时将玉兰油的包装盒改成蛤状,这样就更难打开;将佳洁士的美白牙贴也做大,并加上一层额外的塑料层。
同时,宝洁还特意为沃尔玛设计一些产品,比如中档的咖啡Veneto,因其与其他公司的产品显著不同,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功。
总而言之,“宝洁-沃尔玛模式”大大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更好地保持了顾客的忠诚度,为双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根据贝恩公司(Bain & Co.)最近的一项研究,2004年宝洁514亿美元的销售额中的8%来自沃尔玛。
另一方面,沃尔玛2560亿美元销售额,就有3.5%归功于宝洁。
宝洁与沃尔玛创造了制造商与零售商紧密合作的样板,越来越多的商家与厂商开始亲密接触。
全美最大的仓储零售商好市多量贩店(Costco Wholesale)、塔吉特(Target Corp)还有法国的家乐福(Carrefour)都在努力朝向这一模式努力。
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现今的中国流通领域,制造商和连锁零售巨头在合作中存在着激烈的对抗,典型者如国美与格力的交恶。
从表象上来看,主要是源于在产品价格和营销政策上的分歧,但实际上却是源于对渠道控制权的争夺,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对渠道资源如产品资源、营销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抢夺和攫取。
国美们以压低进价、延迟货款、进场费、节日促销费等方式企图尽量占有厂家资源,并将成本转嫁给上游制造商,而制造商为了避免失去主动,不得不继续保持原有的效率不高的自有渠道,以最大限度的维持已经被削弱的对产品价格和货物走向的控制(如TCL和海尔的自建网络),以期对国美们进行战略制衡。
这样你来我往,双方的成本自然高企不下,新兴超级连锁与制造商自有渠道的矛盾也不可避免,最终导致制造商和超级连锁的赢利能力和成长性均受到严重制约,可谓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而“宝洁-沃尔玛模式”告诉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制造商和零售商必须摒弃“冷战思维”,在充分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把对渠道资源的抢夺和攫取转移到对供应链的再造和价值的增值上来。
也就是说,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应该把对产品价格和营销资源的关注逐步转移到对各自内部流程的再造和对接,以及通过整体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以不断降低彼此的经营成本、提高双方的赢利能力。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一方面,制造业传统的规模化生产模式已经改变,而按需订制和个性化生产既是强化供应链管理的产物,也是供应链竞争发展的必然方向;另一方面,产品生命周期的日益缩短,产品种类的飞速增加,都加剧了供应链的成本费用和复杂程度。
由于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全部是动态的,如果上下游部门/企业之间无法实现及时交流和协同工作,整个供应链条就会出现“危险”的计划误差,而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拍也都将影响整条供应链的效率。
要保持供应链的敏捷性,企业就必须通过IT技术所建立的连接平台获取其他链上企业的生产、采购、库存、销售等各方面信息。
通过供应链协同管理,一旦整个市场刚刚发生变化,变化的所有信息就会立刻在整个供应链上显示出来,然后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就可以快速地行动起来。
与此同时,与过去商业零售企业只是将商品从生产商那里传递到消费者手里的中间人不同,现在零售商必须要参与到生产商的生产计划和控制中去,及时地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给厂商,并帮助厂商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完善,将消费者的意见迅速反馈到生产中。
通过供应链协同管理,无疑将大大提高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更快推出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因此,实现供应链共赢的关键是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集中精力去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技术程序的重新设计和业务流程的重组,做好本企业能够长期控制的、比竞争对手更擅长的、能够创造出特殊价值的关键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