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指导
2022欧洲心脏病学会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
2022欧洲心脏病学会稳定型心绞痛诊治指南今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新一版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指南,旨在帮助医生面对具体患者时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同时考虑到了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以及特定诊治手段的危险/效益比。
该指南不但对欧洲国家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欧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的心绞痛临床实践都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仅就其主要内容做一简介,以飨读者。
一、定义与病理生理学典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为胸部、下颌部、肩背部或上臂部的不适感,常因劳力或情绪压力而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最常见病因是粥样硬化所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阈值在每天甚至同一天都有所不同,症状的变异性取决于关键狭窄部位的血管收缩程度(动态狭窄)和/或远端血管状况。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如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二、流行病学心绞痛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故而难以评价不同研究中患病率及发病率的差异。
一项欧洲研究发现,45~54岁女性的心绞痛患病率为0.1%~1%,而65~74岁女性的患病率则猛增至10%~15%;同样年龄组的男性患病率分别为2%~5%和10%~20%。
据此估计,大多数欧洲国家每百万人中约有2~4万心绞痛患者。
在40岁以上西方人群中,无并发症的心绞痛年发病率约为0.5%,但存在地区差异。
疾病进展和急性事件的发生并不一定与冠脉造影所显示的病变狭窄程度相关。
三、诊断与临床评估1.诊断2006年的指南强调典型胸痛符合下列三项标准,即具备典型性质和持续时间的胸骨下段不适,体力和/或情绪负荷激发,休息和/或硝酸酯可缓解。
若只符合二项标准则为不典型胸痛。
所有稳定型心绞痛疑似病例都需要接受迅速、恰当的心脏方面的检查,以得到正确诊断和预后评估。
医生应首先进行无创性检查,包括运动心电图、负荷超声心动图或心肌灌注扫描。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目录
01. 诊断方法 02. 治疗方案 03. 预防措施
症状识别
1. 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可 放射至左肩、左臂等部位
2. 持续时间:胸痛持续时间较长, 通常超过30分钟
3. 诱因:劳累、情绪激动、寒冷等 可诱发胸痛
4. 缓解方式: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 可缓解胸痛
5. 其他症状:如气短、头晕、恶心 等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 诊断慢性稳定 性心绞痛的重 要方法之一
01
心电图检查可 以反映心肌缺 血、损伤和坏 死的情况
02
Hale Waihona Puke 心电图检查可 以评估心肌收 缩和舒张功能
03
心电图检查可 以判断心律失 常的类型和严 重程度
04
心电图检查可 以评估心脏传 导系统的功能
05
心电图检查可 以评估心脏起 搏器的功能
通过光学技术,评估血管内膜
声检查,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和 支架植入效果
和支架植入效果
外科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通过移植 血管绕过堵塞的冠状动
脉,改善心肌供血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R):通过激光 消融心肌组织,改善
心肌供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通过导管插 入球囊,扩张狭窄的冠
03
监测生命体征,如呼 吸、脉搏等
06
听从急救人员指示, 配合救援工作
06
心脏负荷试验
01 03 05
目的:评估心脏功能, 诊断心绞痛
运动负荷试验:通过 运动增加心脏负荷, 观察心电图变化
结果分析:根据心电 图变化,判断心脏功 能及心绞痛程度
02 04
方法:运动负荷试验、 药物负荷试验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自我监测
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监测,包括监测心绞 痛的症状、发作频率等,以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
应急处理
指导患者掌握心绞痛发作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如立即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以缓 解症状并降低病情加重的风险。
05
CATALOGUE
预后和长期管理
预后评估和管理目标
要点一
预后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和心脏影像学 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的心绞痛严重程度和预后。
03
CATALOGUE
治疗和管理
药物治疗
01
02
可以防止血栓形 成,降低心肌梗死等风险。
硝酸酯类药物
如硝酸甘油,可以扩张血管, 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心绞痛症
状。
β受体拮抗剂
如美托洛尔,可以降低心率, 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
症状。
他汀类药物
如辛伐他汀,可以降低血脂, 稳定斑块,预防心肌梗死。
要点二
管理目标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管理目标包括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 量、减少心肌梗死和死亡等不良事件的风险。
长期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患者 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 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生活方式调整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的控制和治疗非常重要,包括戒烟、控制体
向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帮助其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和依从性。
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
生活方式
鼓励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 烟、限制饮酒、适当运动等,以降低心 绞痛发作的风险。
VS
饮食调整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脂、高盐 、高糖等不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富 含纤维的食物。
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治疗指南解
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治疗指南解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润霖--------------------------------------------------------------------------------我国自己制订的第一个“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了。
这个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组成的专家组,在收集循证医学证据的基础上,参考国外广泛应用的指南,如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协会(AHA/ACC)指南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历时1年多时间,经反复讨论,几易其稿而制订的。
该指南将为广大临床医师提供一个在一般情况下适于大多数患者的诊疗策略,消除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一些误区,规范慢性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一、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指南指出,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通常见于冠状动脉至少一个主要分支管腔直径狭窄≥50%的患者。
当体力活动或精神应激时,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
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对于心绞痛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对负荷试验的反应、左心室功能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病变情况进行危险度分层,决定治疗方案。
冠状动脉造影无疑仍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和决定治疗策略的最重要手段,但不能将冠状动脉造影作为筛选冠心病的手段。
当前,一些医生对可疑心绞痛患者不行任何无创检查即行冠状动脉造影,致使某些医疗单位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还达不到50%,这绝对是一个误区。
对于不典型的可疑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运动负荷试验是非常有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并可用于危险分层及血管重建术以后的复查。
遗憾的是,现在我国不少医生过分担心运动负荷试验的安全性,以致于临床应用率很低。
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学习资料
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的心肌急剧的-、-短暂-的 血缺氧临床综合征,通常为一过性的胸部不适,其特-点为短暂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心绞痛),-可由-运动 情绪波动或其他应激诱发。缺血性心肌病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 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ACS之后稳定 病程阶段,通常无症状,表现为长期、静-止、无典型缺血症状的状态。
本指南对证据级别水平定义表述知干-证据水平A:证据基于多项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或荟萃-分析。-证据水平B:证据 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基于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 册研究结果
定义-本指南所指的SCAD包括3种情况,即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o de-6fonawy/svmddome,ACS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
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定义借鉴了国际通用的表达方式,-具体如下-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 作或治疗,推荐使用-Ⅱ类:指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Ⅱa类:-有关证据/ 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I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效,可考虑应用。-Ⅲ类:-指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 用
,-体征-ITE-心绞痛通常无特异性体征。-胸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 -汗,-有可能出现第三、第四心音和轻度的三尖-瓣关闭不全,但均无特异性。-体格检查对于鉴-别由贫血、高血压 瓣膜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3引起的胸痛有重要意义9-hrY216日0闭明5重备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1全文版)
稳定性冠心病基层合理用药指南(2021全文版)一、疾病概述稳定性冠心病包括3种情况: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
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的心肌急剧的、短暂的缺血缺氧临床综合征。
缺血性心肌病指由于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化,从而产生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受损,引起心脏扩大或僵硬、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ACS之后稳定的病程阶段通常无症状,表现为长期、静止、无典型缺血症状的状态[1]。
二、药物治疗原则[1, 2, 3, 4, 5, 6]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有两个目的,即缓解症状和预防心血管事件。
稳定性冠心病的治疗药物包括缓解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和改善预后的药物。
(一)缓解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目前缓解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主要包括3类: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钙通道阻滞剂。
缓解症状与改善缺血的药物应与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药物联合使用,其中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兼有两方面的作用。
(二)改善预后的药物此类药物可改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预后,预防心肌梗死、死亡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调脂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稳定性冠心病治疗药物的用药指征和推荐药物见表1[1, 2, 3, 4, 5, 6]。
三、治疗药物[1, 2, 3, 4, 5, 6](一)硝酸甘油1. 药品分类:硝酸酯类。
2. 用药目的: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
3. 禁忌证:禁用于心肌梗死早期(有严重低血压及心动过速时);严重贫血;青光眼;颅内压增高者;对硝酸甘油过敏者。
4. 不良反应:头痛、眩晕、虚弱、心悸、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口干、恶心、呕吐、虚弱、出汗、苍白、虚脱、晕厥、面红、心动过缓、心绞痛加重、药疹、剥脱性皮炎等。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临床路径一、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稳定性心绞痛(ICD-10:I20.806)(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临床发作特点:表现为运动或自发性胸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迅速缓解,持续时间较长,且性质无明显变化。
2.心电图表现:胸痛时发作时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或抬高>0.1mV ,或T波倒置≥0.2mV,胸痛缓解后ST-T 变化可恢复。
3.心肌损伤标记物不升高或未达到心肌梗死诊断水平。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稳定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及2007年ACC/AHA与ESC相关指南1.危险度分层:根据TIMI风险评分或患者心绞痛发作类型及严重程度、心肌缺血持续时间、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记物测定结果,分为低、中、高危三个组别。
2.药物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
3.冠脉血运重建治疗: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中高危患者可优先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1)PCI:有下列情况时,可于2小时内紧急冠状动脉造影,对于没有严重合并疾病、冠状动脉病变适合PCI者,实施PCI治疗:①在强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静息或小运动量时仍有反复的心绞痛或缺血发作;②心肌标志物升高(TNT 或TNI);③新出现的ST段明显压低;④心力衰竭症状或体征,新出现或恶化的二尖瓣返流;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⑥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无上述指征的中高危患者可于入院后12-48小时内进行早期有创治疗。
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中医病名:胸痹心痛病(TCD 编码BNX020)西医病名:冠心病心绞痛(ICD-10 编码I20.902)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990年中西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和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病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
(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
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不得卧。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而缓解。
严重者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象,可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4)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可辅助诊断。
根据病情可作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动态观察。
(5)必要时行冠脉CT、心肌核素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美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公布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3、心绞痛分级标准:参照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二)证候诊断1、心痛发作期(1)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
(2)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滑。
2、心痛缓解期(1)气虚血瘀证:胸痛、胸闷,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乏力气短,心悸汗出,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有瘀斑点、苔薄白,脉弦或有间歇。
(2)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暗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
(3)痰阻血瘀证: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纳呆恶心,舌暗苔浊腻,脉滑。
(4)气滞血瘀证: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多与情绪因素有关,伴有胁胀,喜叹息,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
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
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990年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会修订的《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和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胸痹急症协作组《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
(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
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而缓解。
严重者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象,可发生猝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4)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可辅助诊断。
根据病情可作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动态观察。
(5)必要时行冠脉CT、心肌核素显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我国2007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公布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3.心绞痛分级标准:参照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
(二)证候诊断1.心痛发作期(1)寒凝血瘀证:遇冷则疼痛发作,或闷痛,舌淡暗、苔白腻,脉滑涩。
(2)气滞血瘀证:疼痛剧烈多与情绪因素有关,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滑。
2.心痛缓解期(1)气虚血瘀证:胸痛、胸闷,动则尤甚,休息时减轻,乏力气短,心悸汗出,舌体胖有齿痕,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弦或有间歇。
(2)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倦怠懒言,面色少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暗红少津,脉细弱或结代。
(3)痰阻血瘀证: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纳呆恶心,舌暗苔浊腻,脉弦滑。
(4)气滞血瘀证:胸闷胸痛,时痛时止,窜行左右,疼痛多与情绪因素有关,伴有胁胀,喜叹息,舌暗或紫暗、苔白,脉弦。
心刺痛(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蒙医护理方案
心刺痛(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蒙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侯要点。
1.赫依型心刺痛:心前区游走性刺痛、气短、胸闷、头晕、失眠、乏力、而泡沫多。
脉象芤而时有歇止,舌红而苔薄白。
2.乎扬性心刺痛:心前区刺痛或沿左肩、上臂至手指处麻痛,多伴有头晕、颈僵。
赫依盛者尿清而多泡沫。
脉象芤而时有歇止,舌红而苔薄白。
血盛者尿黄气味浓。
脉象滑而数,舌红燥而苔薄黄。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1.心前区刺痛。
(1)密切观察刺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遵医嘱检测心率、心律、脉搏、血压变化。
出现异常或刺痛加剧,汗出肢冷时立即汇报医师。
(2)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吸氧。
(3)遵医嘱穴位按摩疗法、艾炷灸疗法、罨敷疗法。
“赫依”盛者黑白际穴位,脊椎第七节穴位处,刺激穴位治疗。
(4)遵医嘱正确实施给药措施,缓解疼痛。
2.胸闷、气短。
(1)观察心率、血压、脉搏、呼吸频率、节律、面唇色泽及有无头晕、黑蒙等伴随症状。
(2)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吸氧,以利于心肌的供养,减轻胸闷、气短等症状。
(3)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应有专人陪伴或亲属陪伴,给予亲情支持。
(4)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神类药物。
3.便秘。
(1)腹部按摩:取适量黄油涂抹于操作者掌心揉搓至温热,在患者脐周围顺时针按摩,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必要时遵医嘱蒙药灌肠。
(2)遵医嘱予罨敷疗法:根据病情酌情使用砖块、盐、草坯、羊脂石、卵石等热敷于腹部。
(3)遵医嘱予贴敷疗法: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回肠穴、盲肠穴、小肠上穴、腹胀穴、小肠下穴等穴位。
(4)遵医嘱予艾炷灸疗法、策格疗法,从而改善腹胀便秘。
(5)晨起饮温水一杯约200—300ml,15分钟内分次频饮。
三、蒙医特色治疗护理1.药物治疗。
内服蒙药(详见附录1)2.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疗法。
(详见附录2)(2)贴敷疗法。
(详见附录2)(3)艾炷灸疗法。
(详见附录2)(4)罨敷疗法。
(详见附录2)(5)策格疗法。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盐酸伊伐布雷定治疗的效果王争光田伟房骕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盐酸伊伐布雷定治疗的效果王争光田伟房骕发布时间:2023-05-16T02:11:20.077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8期作者:王争光田伟房骕[导读] 目的分析盐酸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山东省军区济南第二退休干部休养所山东省济南市 250002摘要:目的分析盐酸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方法回顾2022年间干休所门诊部4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资料,按照20例为单位进行分组,其中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加服盐酸伊伐布雷定为观察组,比较应用不同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在静息状态时(75.1±2.5)min、最大运动量时(123.3±4.6)min、心绞痛发作次数(2.0±0.1)min、持续时间(2.2±0.1)min,均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使用盐酸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能快速改善心肌缺血状态。
关键词:盐酸伊伐布雷定;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绞痛包含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其中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可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出现症状,例如过度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饮食过饱、寒冷等等,而在没有这些诱因发生时不会出现心绞痛,这就是慢性稳定型的心绞痛。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在临床上较常见,是指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度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的心绞痛,严重威胁我国公民健康及生命安全[1]。
临床使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有受体阻滞剂、硝酸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但会受到耐药性影响病情控制效果[2]。
而盐酸伊伐布雷定单纯降心率效果较好,不会影响心房、房室、心肌收缩性等[3]。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摘选2022年2月至12月干休所门诊部诊治的4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中对照组男女各11、9例,平均年龄(70.02±2.33)岁,平均病程(1.7±2.3)年,收缩压均值(134.2±11.2)mmHg,舒张压均值(82.3士9.2)mmHg。
冠心病治疗方案
冠心病治疗方案一、药物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生存;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首先考虑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
此外,应积极处理危险因素。
(一)改善预后的药物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TX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有患者只要没有用药禁忌证都应该服用。
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了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性死亡的风险。
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75-15Omg/d。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出血或对阿司匹林过敏。
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改用氯批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2. 氯毗格雷: 通过选择性的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ADP 受体而阻断ADP 依赖激活的GPIIb /IIIa 复合物,有效地减少ADP 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主要用于支架植入以后及阿司匹林有禁忌证的患者。
该药起效快,顿服30Omg 后2小时即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常用维持剂量为75mg/d,l 次口服。
3.β-受体阻滞剂:最近公布的多种β受体阻滞剂对死亡率影响的荟萃分析显示,心肌梗死后患者长期接受β受体阻滞剂二级预防治疗,可降低相对死亡率24%。
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心脏保护作用较差。
要指出的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尚无明确证据表明能影响患者的死亡率。
推荐使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剂量应个体化,从较小剂量开始,逐级增加剂量,以能缓解症状,心率不低于50次/min 为宜。
表1 常用β受体阻滞剂药品名称常用剂量服药方法选择性普奈洛尔10-20mg 每日2-3次口服非选择性美托洛尔25-100mg 每日2次口服β1选择性美托洛尔缓释片50-200mg 每日1次口服β1选择性阿替洛尔25-50mg 每日2次口服β1选择性比索洛尔5-l0mg 每日1次口服β1选择性阿罗洛尔5-l0mg 每日2次口服α、β选择性4.调脂治疗:从TC< 4.68mmol/L(180mg/dl)开始,TC水平与发生冠心病事件呈连续的分级关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LDL-C。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年3月16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举行“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新闻发布会暨高层专家研讨会北京举行。
强调1 对于心绞痛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对负荷试验的反应、左心室功能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病变情况进行危险度分层,决定治疗方案。
2 运动负荷试验是一非常有用的辅助诊断方法,并可用于危险分层及血管重建术以后的复查。
对运动试验的禁忌证进行了详细描述。
3 多层CT(MDCT)或电子束CT(EB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评价4 治疗目标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目标在于预防心肌梗死(MI)和碎死,改善生存及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提高生活质量。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首先考虑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
5 关于改善预后的治疗推荐所有冠心病患者均应服用他汀类,使LDL-C水平降至2. 6以下推荐所有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左室功能不全、高血压及心肌梗死后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均应使用ACEI 推荐对所有明确冠心病患者均可使用ACEI6 关于改善症状,减轻缺血的药物治疗:B受体阻滞剂是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改善心肌缺血的最主要药物,应逐步增加到最大耐受剂量,建议长效钙拮抗剂可作为初始治疗药物,而不一定在其他药物无效后使用或加用,此点与国外指南有所不同。
7 规范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血管重建治疗8 顽固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的建议9 心脏X综合征改善症状的药物治疗建议概念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
通常见于冠状动脉至少一支主要分支管腔直径狭窄在50%以上的患者,当体力或精神应激时,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心绞痛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的程度、频度、性质及诱发因素在数周内无显著变化的患者。
心绞痛也可发生在瓣膜病(尤其主动脉瓣病变)、肥厚型心肌病和未控制的高血压以及甲状腺功能亢迸、严重贫血等患者。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指南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疗指南(1999年)摘自J Am Coll Cardiol 33.NO7, 1999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一、病史和体格检查对于胸痛的患者,医生必须了解其详细的症状,进行针对性的体格检查和评估直接的危险因素,这些资料有助于判断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轻度、中度或重度)。
心绞痛的定义心绞痛是一种以发生于胸部、颌部、肩部、背部或手臂的不适感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典型者可因劳力或情绪激动而加重,因用硝酸甘油而缓解。
心绞痛常发生于有1支或以上主支冠脉病变的患者,但亦可发生于瓣膜性心脏、肥厚性心肌病和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冠状动脉正常但由于冠脉痉挛或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而导致心肌缺血的患者也可出现心绞痛。
心绞痛还可作为食管、胸壁或肺部等非心脏性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
胸痛患者的临床评估1.病史明确的冠心病患者在冠脉造影上显示为1支或以上冠脉主支直径狭窄≥70%,或冠脉左主干直径狭窄≥50%。
但达不到以上程度的血管损害也可导致心绞痛。
首先,医生应让患者详细地描述胸痛的特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和缓解方式。
患者在形容胸痛的性质时有多种表达方式,以"绞榨感"、"紧缩感"、"压迫感"、"窒息感"或"沉重感"为多见。
通常并不把心绞痛说成"疼痛",而是描述为"不适"。
心绞痛很少为刀割样或针刺样痛,其性质多不会因为体位或呼吸的变化而改变。
典型的心绞痛持续约数分钟。
转瞬即逝的不适感或持续数小时的钝痛感一般不是心绞痛。
心绞痛的部位多在胸骨后,放射到颈部、颌部、上腹部或手臂者并不少见。
下颌以上、上腹部以下或仅局限下左侧胸壁的疼痛多不是心绞痛。
心绞痛常由于劳力或情绪激动而加重,经休息而减轻,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常可在30 s 至数分钟内缓解心绞痛。
在获得病史资料的基础上,医生应对胸痛症状进行全面评估。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疗指南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疗指南引言慢性稳定性心绞痛(Chronic Stable Angina,简称CSA)是一种常见的冠心病类型,其特征是由于心肌氧供需不平衡导致的发作性胸痛。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是冠心病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种疾病。
诊断临床表现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表现是胸痛,通常呈现为胸部压迫感、闷痛或胸闷,可辐射至左肩、左臂、颈部、下颌、背部等部位。
疼痛多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后出现,可因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而缓解。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的重要辅助工具,常规心电图检查可显示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如ST段压低或倒置。
心脏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能够评估冠状动脉供血情况,测定心功能指标,发现存在的心脏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确诊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金标准,可明确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确定是否存在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
治疗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建议患者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等。
•手术治疗:对于存在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可以考虑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手术。
药物治疗•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绞痛发作,并可用于预防心绞痛的发作。
•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减轻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钙通道阻滞剂: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减少心肌耗氧量来缓解心绞痛。
•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雷尼替丁:可减少胃酸分泌,预防消化道溃疡的发生。
随访和预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需要长期随访和管理,包括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药物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大多数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后,症状可得到显著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结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冠心病类型,及早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一、临床表现1.①部位:典型的心绞痛部位是在胸骨后或左前胸,范围常不局限,可以放射到颈部、咽部、颌部、上腹部、肩背部、左臂及左手指侧,也可以放射至其他部位,心绞痛还可以发生在胸部以外如上腹部、咽部、颈部等。
每次心绞痛发作部位往往是相似的。
②性质:常呈紧缩感、绞榨感、压迫感、烧灼感、胸憋、胸闷或有窒息感、沉重感,有的患者只述为胸部不适,主观感觉个体差异较大,但一般不会是针刺样疼痛,有的表现为乏力、气短。
③持续时间:呈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也不会转瞬即逝或持续数小时。
④诱发因素及缓解方式: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与劳力或情绪激动有关,如走快路、爬坡时诱发,停下休息即可缓解,多发生在劳力当时而不是之后。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2-5分钟内迅速缓解症状。
表1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I级II级III 级IV级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例如行走和上楼,但紧张、快速或持续用力可引起心绞痛的发作日常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快步行走或上楼、登高、饭后行走或上楼、寒冷或风中行走、情绪激动可发作心绞痛或仅在睡醒后数小时内发作。
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2OOm以上或登一层以上的楼梯受限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100-2OOm或登一层楼梯时可发作心绞痛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以出现心绞痛症状二临床评价(一)心电图运动试验1.适应证。
(1)有心绞痛症状怀疑冠心病,可进行运动,静息心电图无明显异常的患者,为诊断目的。
(2)确定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变者。
(3)确诊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用于危险分层。
2.运动试验禁忌证: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末经治疗稳定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未控制的严重心律失常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急性肺动脉栓塞或肺梗死、主动脉夹层、已知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严重高血压、活动性心肌炎、心包炎、电解质异常等。
3.方案:采用Burce方案,运动试验的阳性标准为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lmm(J点后60-8Oms),或运动中出现血压下降者。
4.需终止运动试验的情况:有下列情况一项者需终止运动试验:①出现明显症状(如胸痛、乏力、气短、跋行);症状伴有意义的ST 段变化。
②ST段明显压低(压低)>2mm为终止运动相对指征;≥4mm 为终止运动绝对指征)。
③ST段抬高≥lmm。
④出现有意义的心律失常;收缩压持续降低)lOmmHg(lmmHg=O.133kPa)或血压明显升高(收缩压>25OmmHg或舒张压>1l5mmHg)。
⑤己达目标心率者。
5.危险分层:运动试验不仅可检出心肌缺血,提供诊断信息,而且可以检测缺血阈值,估测缺血范围及严重程度。
Duke活动平板评分是一经过验证的根据运动时间、ST段压低和运动中心绞痛程度来进行危险分层的指标。
Duke评分=运动时间(min)-5 X ST段下降(mm)-(4 X心绞痛指数)心绞痛指数:0:运动中无心绞痛;1:运动中有心绞痛;2:因心绞痛需终止运动试验。
Duke评分:≥5分低危,1年病死率0.25%;-10至+4分中危,1年病死率1.25%;≤-11高危,1年病死率5.25%。
75岁以上老年人,Duke计分可能会受影响。
6.下列情况不宜行心电图运动试验或运动试验难以评定:静息心电图ST段下降>lmm、完全性左束艾传导阻滞(LBBB)、预激综合征、室性起搏心律及正在服用地高辛的患者。
(二)、有创性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心绞痛或可疑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明确诊断及血管病变情况并决定治疗策略及预后。
为诊断及危险分层迸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如下:(1)严重稳定性心绞痛(CCS分级3级或以上者),特别是药物治疗不能很好缓解症状者(证据水平B)。
(2)无创方法评价为高危的患者,不论心绞痛严重程度如何(证据水平B)。
(3)心脏停搏存活者(证据水平B)。
(4)患者有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证据水平C)。
(5)血管重建(PCI,CABG)的患者有早期中等或严重的心绞痛复发(证据水平C)。
(6)伴有慢性心力衰竭或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减低的心绞痛患者(证据水平C)。
(7)无创评价属中-高危的心绞痛患者需考虑大的非心脏手术时,尤其是血管手术时(如主动脉瘤修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股动脉搭桥等)。
不推荐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情况:严重肾功能不全、造影剂过敏、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血管造影的得益低于风险者。
三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生存;减轻症状和缺血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首先考虑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
此外,应积极处理危险因素。
(一)改善预后的药物1.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TX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有患者只要没有用药禁忌证都应该服用。
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了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性死亡的风险。
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75-15Omg/d。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出血或对阿司匹林过敏。
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改用氯批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2.氯毗格雷:通过选择性的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ADP受体而阻断ADP依赖激活的GPII b/III a复合物,有效地减少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和聚集。
主要用于支架植入以后及阿司匹林有禁忌证的患者。
该药起效快,顿服30Omg后2小时即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常用维持剂量为75mg/d,l次口服。
3.β受体阻滞剂:最近公布的多种β受体阻滞剂对死亡率影响的荟萃分析显示,心肌梗死后患者长期接受β受体阻滞剂二级预防治疗,可降低相对死亡率24%。
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心脏保护作用较差。
要指出的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尚无明确证据表明能影响患者的死亡率。
推荐使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剂量应个体化,从较小剂量开始,逐级增加剂量,以能缓解症状,心率不低于50次/min为宜。
常用β受体阻滞剂剂量见表2。
表2 常用β受体阻滞剂药品名称常用剂量服药方法选择性普奈洛尔美托洛尔美托洛尔缓10-2Omg25-100mg50-2OOmg每日2-3次口服每日2次口服非选择性β1选择性β1选择性释片阿替洛尔比索洛尔阿罗洛尔25-5Omg5-lOmg5-lOmg每日1次口服每日2次口服每日1次口服每日2次口服β1选择性β1选择性α、β选择性4.调脂治疗:他汀类药物治疗还有延缓斑块进展,使斑块稳定和抗炎等有益作用。
表3 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药品名称常用剂量服用方法洛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舒瑞伐他汀25-40 me20-40 mg10-20 me20-40 mg40―80 mg5-10 mg600 mg晚上1次口服晚上1次口服每日1次口服晚上1次口服晚上1次口服晚上1次口服每日2次口服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危患者应该使用ACEI。
所有冠心病患者均能从ACEI治疗中获益,但低危患者获益可能较小。
表4临床常用的ACEI剂量药品名称常用剂量服用方法分类卡托普利伊那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贝那普利西那普利赖诺普利福辛普利12.5-5Omg5-lOmg4-8mg5-Omg10-g2.5-1-2Omgl0-Omg每日3次口服每日2次口服每日1次口服每日1次口服每日1次口服每日1次口服巯基羧基羧基羧基羧基羧基羧基磷酸基每日1次口服每日1次口服(二)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减轻症状及改善缺血的药物应与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药物联合使用,其中有一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同时兼有两方面的作用。
目前减轻症状及改善缺血的主要药物包括三类: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钙拮抗剂。
表5 常用硝酸酯类药物剂量药物名称使用方法/剂型剂量用法硝酸甘油二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服喷雾剂皮肤贴片普通片缓释片或胶囊普通片缓释片或胶囊0.5 -0.6mg0.4 mg5 mg10一30m20-40 mg2Omg40-6Omg一般连用不超过3次,每次相隔5minl5min内不超过1.2mg每日1次,注意要定时揭去每日3-4次口服每日1-2次口服每日2次口服每日1次口服3.钙拮抗剂:早期小规模临床研究,如IMAGE、APSIS、TIBBS和TIBET等比较了β受体阻滞剂与钙拮抗剂在缓解心绞痛或增加运动耐量方面的疗效,但结果缺乏一致性。
比较两者疗效的荟萃分析显示,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方面β受体阻滞剂比钙拮抗剂更有效;而在改善运动耐量和改善心肌缺血方面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相当。
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同样有效,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负性肌力效应较强。
表6临床常用钙拮抗剂剂量药品名称常用剂量服用方法硝苯地平控释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尼卡地平贝尼地平30-6Omg5-lOmg5-lOmg4Omg2-8mg每日1次口服每日1次口服每日1次口地尔硫卓普通片地尔硫卓缓释片或胶囊维拉帕米普通片维拉帕米缓释片30-90mg90-18Omg40-8Omg120-240mg服每日2次口服每日1次口服每日3次口服每日1次口服每日3次口服每日1次口服(三).其他治疗药物。
1)代谢性药物: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通过调节心肌能源底物,抑制脂肪酸氧化,优化心肌能量代谢,能改善心肌缺血及左心功能,缓解心绞痛。
可与β受体阻滞剂等抗心肌缺血药物联用。
常用剂量为60mg/d,分3次口服。
2)尼可地尔:尼可地尔(nicorandil)是一种钾通道开放剂,与硝酸酯类制剂具有相似药理特性,对稳定性心绞痛治疗可能有效。
常用剂量为6mg/d,分3次口服。
(四)、非药物治疗(一)血管重建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血管重建治疗,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等。
对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PCI和CABG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l.CABG:某些特定的冠状动脉病变解剖类型手术预后优于药物治疗,这些情况包括:①左主干的明显狭窄。
②3支主要冠状动脉近段的明显狭窄。
③2支主要冠状动脉的明显狭窄,其中包括左前降支(LAD)近段的高度狭窄。
2.PCI:(1).血管重建指征及禁忌证。
1)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血管重建应考虑以下情况:(1)药物治疗不能成功控制症状使患者满意。
(2)无创检查提示较大面积心肌存在风险。
(3)手术成功率高,而相关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在可接受范围内。
(4)与药物治疗相比患者倾向于选择血管重建,并且已向患者充分告知治疗可能出现的相关风险。
(2)在选择不同的血管重建方法时应考虑以下情况:(1)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