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杨树大面积死亡

合集下载

现在三北防护林建得怎么样了?到底管不管用,都成林了,还是都死完了?

现在三北防护林建得怎么样了?到底管不管用,都成林了,还是都死完了?

现在三北防护林建得怎么样了?到底管不管用,都成林了,还是都死完了?.“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最早实施的一项西部“生态建设”工程,号称“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甚至以全球“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1978年11月25日,国务院以国发(1978)244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至此,“三北”防护林工程正式启动实施.按照总体规划,“三北”工程的建设范围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工程建设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建设.1978-2000年为第一阶段,分三期工程:1978-1985年为一期工程,1986-1995年为二期工程,1996-2000年为三期工程;2001-2020年为第二阶段,分两期工程:2001-2010年为四期工程,2011-2020年为五期工程;2021-2050年为第三阶段,分三期工程.“三北”工程规划造林3508.3万公顷(包括林带、林网折算面积),其中人工造林2637.1万公顷,飞播造林111.4万公顷,封山封沙育林759.8万公顷,四旁植树52.4亿株.规划目标为,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活立木蓄积由7.2亿立方米增加到42.7亿立方米,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沙地得到治理、沙化面积不再扩大,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根据国家林业局报告,2001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规划经国家计委批复,四期工程正式启动实施,计划到2010年,在有效保护好工程区内现有2787万公顷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完成造林950万公顷,工程建设区内的森林覆盖率净增1.84个百分点,建成一批比较完备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初步遏制“三北”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在沙区,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使4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使风沙危害程度和沙尘暴发生频率有效降低;在水土流失区,使5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基本治理,治理区的土壤侵蚀模数下降30%以上,流入黄河的泥沙量明显减少;在平原农区,以现有农田防护林为基本框架,建成多林种、多树种、网带片相结合的高标准农田防护林体系.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资料得出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历年造林面积和资金投入情况.根据林业局的统计,从1979年到2006年,“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实际完成投资额共计约132亿元人民币,完成造林面积共计约为29.6万平方公里(2006年国家林业局统计的“三北”13个省市区人工林面积约为14.4平方公里,占完成造林面积的48.6%),这相当于在“三北”防护林工程涉及的13个省市区,除国家林业局划定的天然林外,林业用地面积的几近50%得到了绿化;或者,相当于在上述13个省市区范围内,除天然林、天然草场和天然湿地外,12.8%的土地得到人工绿化. 据媒体报道,每五年一次的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表明,从1999年到2004年的5年间,“三北”地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别减少了4万多平方公里和近8000平方公里.记者从“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了解到,经过近28年的持续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已使“三北”地区20%以上的沙漠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40%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建设还使工程区2/3的平原农区实现了林网化,庇护农田达3亿多亩;工程区还营造水源涵养林100余万公顷,年净增涵养水量3.3亿吨.如此骄人的成就,仍不能改变日益严峻的现实:持续的沙尘天气、持续的日益严峻的荒漠化和沙化问题、草原和森林的退化丧失、湿地的退化丧失、水资源的日益干枯及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根据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遥感调查(国家环保总局,2002),从1995年至2000年,5年间西部林地面积减少89.1万公顷,草地面积减少235.3万公顷……2005年3月,科技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成果和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项目成果(项目于2001年6月启动),表明西部地区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各类生态系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

乌兰浩特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浅析

乌兰浩特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浅析

乌兰浩特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浅析一、三北防护林工程简介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

该工程于1979年被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

工程涉及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9个县(旗、区、市)。

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42.4%。

三北防护林工程规划实施年度为1979年到2050年,历时71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5亿亩。

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9年的5.05%提高到15.95%。

1979-1999年为第一阶段,分三期工程。

1979-1984年为一期工程,1985-1994年为二期工程,1995-1999年为三期工程;2000-2019年为第二阶段,分两期工程。

2000-2009年为四期工程,2010-2019年为五期工程;2020-2049年为第三阶段,分三期工程。

2020-2029年为六期工程,2030-2039年为七期工程,2040-2049年为八期工程。

二、乌兰浩特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情况乌兰浩特市2006年至今,三北防护林工程总造林面积9.75万亩。

分别为:2006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面积0.5万亩,总投资62.5万元,国家投资50万元;2007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面积0.5万亩,总投资62.5万元,国家投资50万元;200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面积2万亩,总投资250万元,国家投资200万元;2010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面积0.4万亩,国家投资325万元;2011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面积0.05万亩,总投资18.75万元,国家投资15万元;2013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面积1.4万亩,总投资525万元,国家投资420万元;2014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面积2万亩,国家投资600万元;2015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面积1万亩,国家投资300万元;2016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面积0.5万亩,国家投资250万元;2017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面积0.5万亩,国家投资250万元;201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面积0.5万亩,国家投资250万元;2019年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面积0.4万亩,国家投资200万元。

追寻坝上杨树林老化枯死之谜

追寻坝上杨树林老化枯死之谜

追寻坝上50万亩杨树林枯死之谜■刘县书吴逸悠闫玉奎张家口坝上地区离北京只有200公里,地处京津的上风上水,历来被视为首都的生态屏障,是三北防护林、环首都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的关键地带。

最近媒体纷纷报道坝上杨树林大面积枯死、风沙可能重新威胁京城的消息,搜狐记者实地进行探访发现,的确存在上百万亩的杨树林老化乃至枯死现象,但对此解读的官方说法却在改变,迫在眉睫的老化防护林的更新改造何时才能启动,仍然未知。

地方政府呼吁国家拨款曝出“百万亩树林面临枯死”后改口9月29日下午,在去张北县中心林场西关林区的路上,张北县林业局副局长王进焕并不掩饰脸上的消极和无奈:“说实话,这阵子接待了二十来拨记者,林业局的正常工作都受到了影响。

起初我们是想让记者帮着呼吁,后来觉得越炒越邪乎,烦死了。

”“二十来拨”记者都是来看张北县城西关那片枯死的杨树林。

我们见到的情况正如其他媒体的报道,成片枯死的杨树使得这片林子格外荒凉、空旷,荒草萋萋,树干从根到梢都完全干枯了,随手剥开残存的树皮,下面还有虫蛀的痕迹。

“以前在这片林子里都看不到太阳。

”王进焕感慨道。

老王在张北林业系统工作二十多年,熟悉张北每一片林区。

他们从2007年发现有杨树开始枯死,起初是树梢枯死,然后死亡蔓延到树干、树根,直至整株干枯。

王进焕说,这样枯死、半枯死的杨树整个中心林场有两千多亩,大概占林场全部林子的10%。

中心林场刘场长也证实了王进焕的说法,他介绍,杨树死去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的树龄到了,这片“北京杨”的树龄就只有三四十年,而这片林子种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属于过熟林;另外一个原因可能与地下水位下降有关,近年来张北时有旱情,地下水位不断下降;部分树木还可能发生了病虫害,如杨树腐烂病。

“杨树枯死的事的确存在,但是没有某些媒体说的那么可怕。

”王进焕承认,张北的杨树防护林老化枯死现象几乎每个村都能看到,但是他认为不可能会导致出现生态恶化,“枯死的毕竟还是少数”。

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2020年12月第12期(总207期)防护林科技ProtectionForestScienceandTechnologyDec•,2020No.12(Sum No.207)文章编号:1005—5215(2020)12—0078—02三北防护林杨树天牛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杨晓华(凌源市三十家子国合造林站,辽宁朝阳122500)摘要文章分析了三北地区杨树天牛的危害状况,提出了加强检疫,利用营林技术等措施,进行综合防'冶,以减轻天牛对杨树的危害,巩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果。

关键词三北q护林;杨树天牛;q'冶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三北防护林工程从1978年到2019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3014万hm2,大大提高了建设区的森林面积及覆盖率,很好地改善了建设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由于杨树具有成林快,而且木材用途比较广泛等特点,已成为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

但是由于营林理念的滞后,没有很好地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造林,工程初期营造了大面积杨树纯林,虽然很快发挥了杨树的生态防护功能,但由于纯林面积大,树种的抗性差,生物多样性匮乏等,导致病虫害发生,尤其是杨树天牛的危害比较严重。

为巩固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果,发挥杨树的生态及经济效益,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有效地减轻了天牛对杨树的危害,但由于天牛多在树干内隐藏为害,而且分布范围比较广,导致杨树天牛危害依然比较严峻。

1危害概况三北地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天牛危害的防治,如更新成熟林,砍伐病虫害严重的杨树等,但不少地区仍有杨树纯林受天牛的危害。

危害杨树的天牛主要有云斑天牛、黄斑星天牛、星天牛(图1)。

图1危害杨树的主要天牛种类三北地区杨树天牛危害在20世纪90年代大面积暴发,90年代中期,三北地区约有240个县的杨收稿日期:2020—11—11作者简介:杨晓华(1980—),女,辽宁凌源人,大学,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培育研究.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20.12.029树受到危害危害株率达80%,有的地区危害达90%以上。

初中生物_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课标解读:新课程标准中对本章节没有具体要求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但提到生物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极为重要,对于本节课的具体目标主要是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同时山东省德育一体化课程指导纲要指出本节课的德育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让学生在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中获得美的体验,感受地球家园因生物多样而美丽,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兴趣,形成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爱护生物的情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教材分析:《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材内容涉及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教材内容涉及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三个内涵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教材中通过资料分析,列举数据,图片等方式引领学生体验物种多样性的真实存在,举例介绍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证明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其中基因多样性相对抽象,在举例中主要依托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所以适时的进行情感教育,水到渠成就说明保护的意义。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遗传、变异、进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基因性状之间的关系非常明确,虽然专业名词抽象不易理解,但可以从大量的事例入手,引导学生归纳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而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以及保护措施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学习的兴趣浓厚,在生活体验中感悟比较容易实现。

教学目标:1、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2、初步认识我国的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教学重点: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始地球是没有生命的,然而经过数亿年的演变,生物不断进化,而今的地球变成了这样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视频展示生物多样性)明确地球美在高山流水,美在其中生活的那些生物。

我们会发现无论是冰川,海洋,河流,雨林,高空,陆地在这些复杂多样的环境中生活着无数的多种多样能够适应这些环境的生物,即生物的多样性,他们创造了一个美丽多彩的地球,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二、新授(一)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1、你觉得生物多样性指的是什么?(了解前知)1、按照自学任务,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提纲中的导学任务一,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导学任务一: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那三个方面?2、阅读课本以我国为例说说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情况(1)读表(同课本)并阅读课本回答下列三个问题①除上表所列出的类群外,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群?②在上表中,我国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是种类最丰富的国家,其中有100多种是我国所特有的。

浅析三北防护林工程现状

浅析三北防护林工程现状

浅析三北防护林工程现状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三北防护林工程,得出以下结论: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虽然问题很多,但是是很有必要的,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人工造林的实践和理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我国人工林的建设提供了不少经验。

要治理沙漠必须要有一个系统工程:1.政策支持,专门养一批人专门种树造林护林;2.科学支持,一定要有科研队伍支持;3.水利支持。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工程;生态;沙尘;雾霾1.引言目前来说,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从生态系统格局、质量、服务三个角度考虑。

首先,格局,森林如果是连片覆盖,还是斑块式的覆盖,森林覆盖之间是否有联系,这些问题主要就是森林覆盖格局方面考虑的。

不同的格局会使得森林的质量和服务有巨大的差距。

质量,森林的质量问题。

这里可以说,按照森林的蓄积量,不同蓄积量的森林质量差别很大。

也可以按照不同的林种,比如阔叶林、针叶林。

或者按照林龄,幼龄林、中成林。

也可以按照人工林和天然林区分。

当然,如果不考虑这些的话,森林的质量差距是很巨大的[1]。

服务,森林有诸多服务功能,比如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水源涵养、固碳等,如果考虑到森林的服务的时候,这就需要看主要关注哪些方面了。

格局——质量——服务,三者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必须综合的考虑森林的这些部分。

2. 三北防护林成效从奈曼城里道宝古图沙漠大概要开车1小时,路上和我想想一点不一样,在我的想象里,到沙漠了,而且据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怎么在周边几十公里的地方一点沙漠的感觉都没有。

玉米地,小米,西瓜田,杨树,完全和北方的农村差不多嘛,就是很少见大片的土地,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

另外就是到处是杨树,很高,道路两边是,远点的土地里也有一片片的,知道这玩意防沙,终于找到和沙漠有点联系的地方了[2]。

离沙漠几公里的地方,路边成排的杨树没了,这时候路北面一大片杨树,路南面是真正的沙地了——沙子各种低矮的草或是灌木还有人工种植的松树苗。

在往前走就可以看到北面一大片沙漠,望不到边,南边依然是沙地。

[北京雾霾三北防护林]三北防护林:三北防护林

[北京雾霾三北防护林]三北防护林:三北防护林

[北京雾霾三北防护林]三北防护林:三北防护林篇一: 三北防护林:三北防护林-概述,三北防护林-背景三北防护林即“三北”防护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

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9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

工程规划期限为73年,分八期工程进行,目前正式启动第五期工程建设。

三北防护林工程_三北防护林-概述三北防护林三北防护林,是项在中国北方实施的生态建设工程,是中国林业发展史上的1大壮举,开创了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先河。

工程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中国北方十三个省的55九个县,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42.4%。

[]三北防护林工程为我国北方竖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绿色万里长城,2003年,三北工程被吉尼斯总部确认为“全球最大的植树造林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_三北防护林-背景三北防护林历史上,三北地区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上,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

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区域内分布着8大沙漠、4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

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这一地区总面积的90%,在黄河下游的有些地段河床高出堤外地面3—5米,成为地上“悬河”。

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则涝”的气候特点。

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同时也构成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

三北防护林工程_三北防护林-历史三北防护林1964年,周恩来总理就林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林业要以营林为基础。

“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研究

“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研究

“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研究Lixin摘要: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自实施以来, 取得了明显成就,对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

但是近年来也显现出一些问题,采取一些措施进行整治也迫在眉睫。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生态环境成就问题1.概念“三北”防护林是在中国北方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

工程自1978年11月启动,分3个阶段、8期工程进行,预计于2050年完成。

“三北”防护林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程,又称修造绿色万里长城活动。

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

规划范围包括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甘肃中北部、陕西、晋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的西部共13个省,总面积39亿亩。

2.背景及原因三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少雨、干旱。

自然植被以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为主,生态环境脆弱。

再加上三北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化逐年加剧,导致生态平衡严重失调,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

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则涝”的气候特点。

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建设“三北”防护林,以求能锁住风沙,用以减缓日益加速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进程,改善生态环境。

这一决策符合三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和当地驻军的积极拥护和热烈响应。

在国际国内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英国《泰晤士报》称赞这一规划构想宏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征服自然的壮举。

3.意义3.1取得的成就截止2005年,累计完成造林育林面积250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700万公顷、飞播造林97万公顷、封山育林710万公顷。

与此同时,三北地区的其它林业生态工程和各行各业的林业建设蓬勃发展,共同推动了三北地区的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北防护林工程典型案例

三北防护林工程典型案例

三北防护林工程典型案例:宁夏固原市平罗县1. 案例背景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黄河中游。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宁夏的生态环境脆弱,土地退化严重。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提高防沙治沙能力,宁夏固原市平罗县积极推行三北防护林工程。

平罗县地处黄土高原和荒漠戈壁相交的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土地沙化严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过度开发土地,大量砍伐树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农田面积减少,农民生活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平罗县政府积极引进三北防护林工程,通过植树造林、固沙治沙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农业发展。

2. 案例过程2.1. 规划设计平罗县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负责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

工作组首先对平罗县的地理环境、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确定了适宜的树种和植树区域。

根据调查结果,工作组制定了植树造林的计划,确定了植树的数量、密度和种类。

同时,还制定了固沙治沙的方案,包括修建沙障、沙井、沙坑等设施,以及开展植被恢复和土地保护工作。

2.2. 植树造林根据规划设计,平罗县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

在植树过程中,政府积极动员当地农民参与,提供相应的补贴和技术指导。

植树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对植树区域进行准备工作,清除杂草、平整土地。

然后,根据规划设计,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植树。

在植树过程中,工作人员注重树木的配置和间距,以保证树木的生长和发展。

2.3. 固沙治沙除了植树造林,平罗县政府还积极开展固沙治沙工作。

在沙化地区,政府修建了沙障、沙井、沙坑等设施,阻止沙尘暴的形成和蔓延。

同时,政府还开展了植被恢复和土地保护工作。

通过种植草木和采取保护措施,加强土壤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3. 案例结果经过几年的努力,平罗县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3.1. 生态环境改善植树造林和固沙治沙工作改善了平罗县的生态环境。

大量的树木和植被覆盖,有效减少了风沙侵袭,保护了农田和水源地。

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

牧民草场被划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并成为“公益林围封区”加以禁牧
一方观点:
• • 坏生态的造林运动,为什么能够持续半个多世纪而且 愈演愈烈? 2.林业不等于植树造林,发展林业不等于发展植树造林 3.植树不等于造林更不等于森林 4.植树造林在很大程度上被包装成生态保护和防治荒漠化沙漠化的代名词, 但总体上受益者并不是我国的生态环境,而是有关部门 5.我国进入本世纪以来林业得到“突飞猛进”式发展:林业用地面积平均每 年增加约400万公顷以上,森林面积平均每年增加约500万公顷以上,这增加 的“林业用地面积”和“森林面积”实际上很大成分上是把大量荒漠草原划 为了“国家重点公益林”或“三北防护林”。能够把20-30公分的草场称作 森林甚至是“国家重点公益林”, 6.所谓“砍一棵造十棵”,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巨大 破坏和退化
• • •
• •
7.植树造林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存在的严重问题, 8.植树造林在我国存在严重的扩大化问题,我们必须严肃认真、科学理性地 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全国绿化委员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9.一位哈萨克牧民跟我说过这么一段话:你们(内地人)见到没有树的地方、 没有庄稼的地方、没有房子的地方,都叫做“荒地”,都要开垦或种树,可 在我们看来,那都是我们的草场啊!——我们为什么喜欢跟“荒山荒地”较 劲、非要“消灭荒山荒地”甚至还要“誓把沙漠变绿洲”呢? 10.有关造林工程必须由中立专家组予以客观评估,即便是生态工程,也需要 进行中立的环境影响评估 11.当前反思植树造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我国的生态保护政策 和主导意识、荒漠化防治、自然资源保护管理等等重大议题的战略方向等, 这关系到国计民生
• 追求短期效应大面积营造速生杨林自然大量消耗地下水, 反过来致杨树缺水死亡,而速生杨本身寿命短。 • 干旱区草原大部分植被是“木质化”的,长不高,就只有 二三十公分。当地很缺水,但种树就必须浇水,而且在干 旱地区种树需要浇大量的水,即使是胡杨也必须生长在有 水的地方特别是河流两岸,这就使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 对地表原生植被破坏非常严重,造成更大范围的荒漠化。 靠造林保水不但是不可能的,还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三北防护林资料

三北防护林资料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一项正在我国北方实施的宏伟生态建设工程,它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改造自然的行动。

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1978年,国务院批准启动三北防护林时明确指出:"我国西北、华北及东北西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木料、燃料、肥料、饲料俱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

大力造林种草,特别是有计划地营造带、片、网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是改变这一地区农牧业生产条件的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从文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上马三北工程的自然和经济背景,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三北工程的历史使命。

概括地说:三北工程的主战场在农村,主要服务对象是农牧业,建设主体是农牧民。

国家希望建设三北工程,实现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的良性互动,促进防风固沙与治穷致富协调发展,达到蓄水固土与兴林富民的多重目标。

防沙治沙是三大任务之一。

三北防护林对防治沙尘暴的直接作用主要是减弱动力。

虽然大气环流形成的大风不是人力所能消除的,但是通过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可以减弱地表风速,达到减轻沙尘暴的效果。

这是三北工程的直接功能。

最根本的是通过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发展农牧业生产力,减轻对沙质土地的经营压力,反过来促进植被恢复和发展,达到减弱动力源和物质源的双重效果。

三北防护林实际上是通过阻挡来自蒙古、新疆的沙尘来实现减沙的目的,但同时也使得南下冷空气中的地面部分抬升,从而减少了华北地区低空区域南下冷空气的动力,在近年来,北极冷空气势力减弱的双重作用下,使得华北、东北、江苏、安徽地区成为南方湿气流控制的地区,从而形成雾霾,并且长期不能扩散。

现在强烈呼吁,砍掉三北防护林中的高大树木,改在沙地上种草,来减少沙尘暴,使南北空气自由流通,减少华北、东北的雾霾天气。

浅析防护林的退化原因及修复措施

浅析防护林的退化原因及修复措施

浅析防护林的退化原因及修复措施摘要:防护林对于防风固沙,以及保持水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很多防护林出现了退化,导致其防护功能大大减弱,本文针对北方防护林退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修复措施。

关键词:防护林北方退化修复措施1.序言在我国根据防护的目的和效能,防护林可分为农田防护林,护路林,防风固沙林以及水源涵养林等。

这些防护林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由于技术以及经验不足以及环境等原因,导致防护林在后期的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进而导致防护林出现了退化。

从我国防护林整体发展情况来看,防护林退化已经比较严重。

例如曾经名噪一时的三北防护林,从1978年建设至今仅仅40几年的光景,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了杨树大批死亡,一推就倒的现象,防风固沙的效果也大不如从前。

还有些地区的农田防护林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防护林出现退化的原因总体来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为因素,另一种则是自然因素。

为了更好的防护林的作用,必须采取措施缓解并改善防护林退化的问题[1]。

1.防护林退化原因1.1树种结构单一,抗疫能力差防护林树种在选择时往往都会选择同一种例如杨树,洋槐等。

单一树种有一定的好处如彼此之间对于营养的需求均衡不存在争抢营养的问题,而且种植过程中管理起来相对简单。

但是也存在一个大问题就是单一树种结构形成的生态系统也是不完整的,降低了不同植物间相辅相克的作用[2],无法形成稳固的生态屏障,抵抗病害虫的能力也较低,由于树种单一,吸引的昆虫种类有限,进而无法形成完整的食物链,因此很容易爆发病虫害。

1.2 自然死亡世间万物都存在生老病死,树木也不例外,其生长也遵循成长,繁盛,衰老,死亡的过程。

经过多年的成长,防护林中的树木会进入衰老期,这会导致其相关的机能下降,如树干,树枝易折,根系退化等等,进而导致防护功能减弱。

防护林在种植时往往选用的是同龄树,这就容易造成同时间段内大量树木进入衰老期,形成退化林。

三北防护林主要林木害虫防治

三北防护林主要林木害虫防治

三北防护林主要林木害虫防治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北方地区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项目,旨在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地方农作物和村庄等。

而在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过程中,主要林木害虫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主要林木害虫对于三北防护林的危害可谓不可小觑,为了保护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成果,必须加强对主要林木害虫的防治工作。

一、主要林木害虫的种类三北防护林地跨越了中国的北部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在这些地区的三北防护林地,常见的主要林木害虫主要包括松毛虫、松红虫、松材线虫、松树虱等。

这些害虫对于松树、柏树、杨树等主要树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松毛虫是三北防护林地上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以松树的叶子为食,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面积地破坏树木。

松毛虫的危害主要体现在春季和夏季,对松树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除了松毛虫外,松红虫也是三北防护林地上的一大害虫,它以松树的幼苗为食,能够在短时间内摧毁大片的松林。

松材线虫也是三北防护林地上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以松树的树干和树皮为食,能够造成松树的大面积死亡。

还有一种叫做松树虱的害虫,也会对三北防护林地上的松树造成危害。

主要林木害虫对于三北防护林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破坏树木生长:主要林木害虫以树木的叶片、树干和树皮为食,能够摧毁树木的生长部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2. 减少林地覆盖率:主要林木害虫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面积地破坏林木,降低林地的覆盖率,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3. 威胁三北防护林工程:主要林木害虫的大规模破坏会给三北防护林工程带来巨大的威胁,严重影响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成果。

4. 经济损失:主要林木害虫的危害会导致林木的减产甚至死亡,给相关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三北防护林地上,加强对主要林木害虫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遏制主要林木害虫的危害,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等天然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危害。

三北防护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北防护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北防护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6-11T09:43:53.003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作者:范伶刘宝勋李晓华[导读] 摘要:三北防护林工程自1978年启动以来,很好地改善了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三北地区的农、林、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宝鸡市林业科技信息中心陕西省宝鸡市 721001摘要:三北防护林工程自1978年启动以来,很好地改善了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三北地区的农、林、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辽宁省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第一批工程区,自工程开展以来到2018年,累计完成造林236.65万hm2,1044km的辽蒙边界防护林全面合拢,有效遏制了科尔沁沙地的南侵。

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以及防风固沙林的积极营造,有效地改善了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沙化面积逐渐减少,森林覆盖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得到提高,整体的生态环境呈现出好转趋势。

随着造林工程的推进,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

因此,需要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防护林营造水平,更好地发挥防护效能。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问题;对策引言三北防护林工程从1978年到2019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3014万hm2,大大提高了建设区的森林面积及覆盖率,很好地改善了建设区的生态环境,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由于杨树具有成林快,而且木材用途比较广泛等特点,已成为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

但是由于营林理念的滞后,没有很好地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造林,工程初期营造了大面积杨树纯林,虽然很快发挥了杨树的生态防护功能,但由于纯林面积大,树种的抗性差,生物多样性匮乏等,导致病虫害发生,尤其是杨树天牛的危害比较严重。

为巩固三北防护林建设成果,发挥杨树的生态及经济效益,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有效地减轻了天牛对杨树的危害,但由于天牛多在树干内隐藏为害,而且分布范围比较广,导致杨树天牛危害依然比较严峻。

1三北防护林存在的问题1.1造林树种单一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展的第一阶段(一期、二期、三期),主要营造的农田防护林中,杨树和油松是主要的树种,营造了大面积的杨树纯林。

三北防护林工程典型案例

三北防护林工程典型案例

三北防护林工程典型案例中国位于北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因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面临着沙漠化、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治理这些问题,我国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工程,该项目以植树造林为主要手段,旨在恢复和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防护屏障的作用。

以下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典型案例,展示了这一项目的重要性和成果。

一、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乌兰察布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典型的草原生态环境。

然而,长期的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了草地退化和土壤侵蚀现象严重。

为了恢复当地的生态平衡,三北防护林工程在该地区大规模展开了植树造林的工作。

通过种植适应性强的树种,如杨树、柞树等,成功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有效遏制了草原的退化趋势。

同时,这些树木的生长还带来了经济效益,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二、山西临汾地区山西临汾地区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重要驻地之一。

该地区历来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农业和生态环境。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三北防护林工程在山西临汾地区大力推行了水土保持措施,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

种植防风固沙树种如沙地槐和沙柳等,成功控制了水土流失问题,减少了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为当地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三、河北承德地区河北承德地区是北京市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也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重点治理区域之一。

该地区地形多山,土壤脆弱,水源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三北防护林工程通过大规模造林,特别是种植护坡树种如沙棘、云杉等,成功加固了山体,减轻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

这些树木的种植还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改善了当地的空气质量,为承德地区打造了一个宜居的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为解决北方地区环境问题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工作,成功恢复和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

以上所述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山西临汾地区和河北承德地区就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典型案例,展示了该项目在不同地区的重要性和成果。

甘肃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甘肃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甘肃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调查报告甘肃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现状调查报告三北防护林工程如今进入五期规划发展阶段,对我国治理万里风沙线和水土流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面对部分防护林老龄化,防护功能不断减弱的现状,有关专家表示,生态建设没有一劳永逸的“常青树”,也不是任其自生自灭的“孤岛”。

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

那么,这条“绿色长城”的建设遭遇了哪些瓶颈?我省究竟如何破解部分防护林老龄化难题,保证三北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度思考。

缺水树龄大缺乏管护是主因在河西,沙枣树、红柳、旱芦苇等植物干瘦干瘪,骨子里透露着一种大漠戈壁的荒凉、苍劲和对水的渴望。

行走在河西大地,有一种植物随处可见,那就是长在沙漠边缘的固沙植物梭梭,这种不起眼的小乔木耐寒耐旱,地下树干地径可达50厘米,灰秃秃的,眼看就要死了,给点水又能活过来。

眨着一双疲惫的眼睛,连日来参与并指挥全市春季植树造林行动的张掖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梁军,面对记者无奈地说:“河西的生态就是这样脆弱,多风沙干旱,缺水,缺水,还是缺水。

河西只要有水,绝对赛江南。

”其中,与河西地区其他城市相比,张掖算是水多的地方了,因为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横穿全境,境内流域长达330公里。

2000年,国务院做出黑河跨省际向下游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分水的重要决策后,如今调水十几年了。

随着张掖将节省的珍贵水资源留给下游,下游曾一度干涸的东居延海周边生态环境得以恢复。

但在中游张掖,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渐凸显:因用水不足,农业灌溉与生态用水矛盾突出,生态整体恶化。

自2000年实施黑河调水以来,由于水循环规律发生改变,导致中游湿地萎缩,生态林局部枯死,荒漠化逐年加剧。

在高台、临泽的走访中,当地人表示,农田用水都非常紧张,更不用说生态用水了。

提起高台县北部防护林因为缺水一天天衰老,杨树枯死,黑泉乡九坝村原村支书、74岁的于台永悲从中来:“沙漠里种活一棵树多不容易啊。

三北防护林之殇

三北防护林之殇

三北防护林之殇作者:贾怀东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4年第5期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曾作出一项举世瞩目的决定:从1978 年起,用73 年时间,在横跨中国西北、华北、东北4480 公里的风沙带建设防护林体系工程。

如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项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和“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跨世纪工程,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其成就让世界瞩目。

但是,近年来,由于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以及人为破坏等原因,在近千公里的三北防护林带上,出现了树木老化和大量死亡等诸多问题。

防护林老化触目惊心三北防护林的营造主要集中在上个世纪70 年代末和80 年代初。

由于当时技术水平低、优良品种少,加之造林时间集中等客观因素,使防护林结构不尽合理。

杨树种植成本低、生长速度快,在三北防护林中,成了主要的种植品种,有的地区甚至出现一杨独大的局面,杨树林带占比高达98%。

按照《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规定,我国北部杨树树龄30 年以上即进入过熟期。

因此,目前出现大面积老化和死亡的,主要是这些杨树。

在吉林省通辽市奈曼旗兴隆沼地区,经过30 多年的治理,在这片近80 万亩的土地上,已经建起了近40 万亩呈网格状分布的林带。

使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不再受到风沙的侵袭。

但是,和三北其他地区防护林面临的情况一样,这里的杨树也正在经历着大面积的死亡,其死亡比例也大体相同,达到当地林地面积的20%。

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统计数据,但就从通辽和赤峰两地的情况看,已经有上百万亩的防护林出现死亡,有的正在迅速退化,初步调查表明,类似的现象在“三北”地区比较普遍。

另外,连续干旱和地下水位加速下降也是造成杨树大面积衰死的重要原因。

按照中科院植物专家的观点,在年降雨量低于400 毫米的地方,盲目种植杨柳树等乔木林,非但不能建立起稳定有效的生态防护体系,还会进一步导致当地水资源的萎缩和枯竭,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杨树属于浅根性阔叶树种,不仅本身蒸腾耗水量大,而且,树根最多向地下伸到1.5 米左右,如果树根不能从土壤中有效吸收水分,树木将凋蔫以至死亡。

“三北”防护林缘何引争议

“三北”防护林缘何引争议

规划周期长达70年的“三北”防护林已经建设过半,怎样调整和完善才能产生更高的环境效益,至今仍在探索中1987年,大学毕业的何鸿义(化名)被分配到陕北某地林业局,负责当时国家正大力推进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一干就是20年。

当时,他曾每天和同事一起穿梭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里种树,试图让那片贫瘠之地重焕生机。

但后来,他慢慢发现,费时费力种植的杨树在那样的环境下很难成活。

“我们的本意是让自然环境变好,结果却和预期有差距。

”何鸿义对《?t望东方周刊》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有些失落。

“‘三北’防护林在防沙治沙、控制荒漠化加速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不容否认。

”中科院植物所专家杨斧告诉《?t望东方周刊》。

今天身为某林业大学教授的何鸿义,更多地是在思考:在“三北”防护林的建设中,怎样做才能产生更高的环境效益?如今,“三北”防护林这个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全球最大人工造林工程仍在继续,截至2015年底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647万公顷(约4亿亩),中央财政总投入194亿元。

平均每天种50万棵树始于1978年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初衷是解决中国北部、西北、华北地区因长期砍伐森林、过度放牧导致的沙漠化加剧问题。

在青海省贵南县森多镇,羊群从防风林附近走过当时,“三北”地区受沙漠化影响的面积约有330万平方公里,占整个国土面积的34%,是中国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泛、最集中的区域。

“因此政府希望通过营造人工林来阻止沙漠向平原地区推进,减缓沙漠化速度。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治沙造林处调研员佟金壮对《?t望东方周刊》说,这种“以林治沙”的观点当时在官方内部以及业内都形成了共识。

当然,“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还有另外两大目的――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农田。

于是,一场覆盖13个省(自治区)、551个县,覆盖面积达410万平方公里的人工造林运动在“三北”地区轰轰烈烈地展开。

从赤裸的戈壁到荒凉的沙漠,再到沟壑纵横的高原,到处都在种树。

本刊记者根据公开数据测算,在过去38年间,“三北”地区平均每天种植了6138亩人工林。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掌握模拟卷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掌握模拟卷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基础掌握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蛾类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秋天植物落叶D.山顶的旗形树2.图中乙代表的生物是A.绿色植物B.动物C.细菌D.真菌3.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共生(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B.地衣中的藻类植物与真菌C.肠道细菌与人D.山林中的野兔和山羊4.下列示意图中,如果a表示生产者,b表示消费者,c表示分解者,h表示环境,下图中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最为合理的是()A.B.C.D.5.深圳万象天地“巨人展”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火热出圈。

巨人皮肤上的纹理和毛孔清晰可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他是生物,因为他有皮肤B.他是生物,因为他有清晰的毛孔C.他不是生物,因为他不具备生物的基本特征D.他不是生物,因为他不能动6.青头潜鸭是全球仅存1000余只的迁徙鸟类,对栖息地环境要求苛刻。

随着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内蒙古黄河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自2023年起陆续观测到一些青头潜鸭,它们的到来说明该地区()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②自动调节能力减弱③能量循环利用加快④食物网复杂性提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下列古诗词描述的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大树底下好乘凉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草盛豆苗稀D.春来江水绿如蓝8.下表是某一条食物链中,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条食物链是生物种类甲乙丙丁单位体积内农药含量/毫克0.0850.0240.0030.145A.丙→乙→甲→丁B.丁→甲→乙→丙C.甲→乙→丙→丁D.丙→甲→乙→丁9.同学们在野外观察生物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A.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B.防止被动物咬伤、蜇伤C.不要伤害动、植物D.以上都是1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北防护林杨树大面积死亡三北防护林杨树大面积死亡听国家林业局局长怎么说2016年10月07日当时就是就一个紧迫性,中央、社会这么重视,赶快把这个万里长城能建起来。

杨树长的快,再一个不用育苗。

另外确实是没有想到,太单一的树种引来病虫害是毁灭性的,它这个光肩星天牛到现在没有好办法治。

你要说领导干部急功近利,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过去就这个认知水平,谈不到政绩工程、急功近利,那个时候的县委书记县长也是两三个月在山里头背着干粮去植树。

核心提示:张建龙:当时就是就一个紧迫性,中央、社会这么重视,赶快把这个万里长城能建起来。

杨树长的快,再一个不用育苗。

另外确实是没有想到,太单一的树种引来病虫害是毁灭性的,它这个光肩星天牛到现在没有好办法治。

你要说领导干部急功近利,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过去就这个认知水平,谈不到政绩工程、急功近利,那个时候的县委书记县长也是两三个月在山里头背着干粮去植树。

绿色、环保、生态,“一带一路”战略下,民间资本先试先行。

张建龙:实质上是替政府在做一种事情,我们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走出去,林业上就是防沙治沙跟野生动物保护。

“三北”防护林杨树大面积死亡惹争议吴小莉:像北京大学的孙立平教授也说了,因为地方的官员急功近利,大量的栽种这种长得快的杨树。

张建龙:那时候的县委书记、县长也是两三个月在山里头背着干粮去造林。

未来如何才能给后代留下足够的生态空间?张建龙:打了子孙后代的碗,断了子孙后代的路,你怎么去讲?“一带一路”战略三周年,问答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

一带一路2016年的6月17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漫漫的黄沙在初夏阳光的炙烤下更显得灼热,而这里是几千年来沟通东西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同一个时间,相隔几千里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全球纪念活动,暨“一带一路”高级别对话正在举行。

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林业部长、国际组织的代表相聚于此,共商“一带一路”沿线的生态保护大计。

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三周年之际,我来到了主办上述会议的中国国家林业局,与局长张建龙有了一次相约问答。

专访:吴小莉:这场高级对话是谁主办的?是怎么样发起这场对话的?张建龙:因为中国的荒漠化治理、沙化治理(很有成效),世界各国家地区和组织,特别是荒漠化公约组织有些活动希望叫中国来办,通过这些活动把中国经验介绍出去。

我们明年还要举办,国务院已经同意开这个缔约方大会,这个是很大的一个会,全世界的一百多个国家(参加)。

吴小莉:在北京?张建龙:在内蒙,就在鄂尔多斯。

这个我们中央、国务院已经批了。

吴小莉:您的6.17的这一次高级对话,也做了一个“一带一路”的防治荒漠化共同宣言,这个宣言签署了之后,未来林业局会提供什么样的助力?或是在帮助“一带一路”国家的这个生态修复方面,我们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张建龙:一个是一些技术上的支持,人员的交流、培训,这可能成为常态。

另外一个他们更希望给一些项目,我们现在也有一些项目过去了,这是防沙治沙;还有一个野生动物保护,你比如非洲的大象,我们今年给肯尼亚一千多万人民币。

吴小莉:我们主要是资金协助它们的保护?张建龙:资金的,肯尼亚是给它一些(资金)和它这个保护的设施,主要是它缺少你比如说车了,(和其他的)保护的这些设施,他们提出来的也是这种资金方面的、物质方面的支持,这是野生动物保护。

那么“一带一路”在林业上呢,主要就是这样,当然林业上其它也行啊,也有大林业,比方我们人工造林这种交流,这都是全方位的,但是突出的是两个平台,一个是荒漠化(治理)的平台,再一个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这个平台,要建起来。

2015年12月1日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库布齐沙漠的治理模式让世界惊叹。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地处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总面积有1.86万平方公里。

这片沙漠曾经与世隔绝,没有路,没有植被,被人称作“死亡之海”。

但是,二十年的时间里,库布齐沙漠呈现绿色的速度越来越快,现在已经有5000多平方公里的黄沙被绿色覆盖。

有学者总结说“中国是全球沙漠治理的典范,内蒙古是中国沙漠治理的先锋,而库布齐是中国沙漠生态治理的缩影。

”同样在内蒙古出生长大的张建龙,对库布齐沙漠的治理者王文彪和他的治理模式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吴小莉:库布齐治沙在这次的巴黎的气候大会当中,也受到了国际的认可,您刚也提到了王文彪,您认识他吗?张建龙:我们不在同一个旗,我们相距几百里,我们叫杭锦后旗,他叫杭锦旗,过去不是太熟,知道他,1988年开始他搞房地产,搞厂矿,辞了职,辞了公家的身份,辞了国有企业(工作),自己去创业,创完业以后去治沙,治沙无论如何这是一个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再搞一点林下经济,你搞一点中药材,或者你再搞一些什么饲料啊,养一点牛羊,这个利润跟你其它比没法比,它主要是个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我觉得他搞这个得到了联合国的嘉奖,这个是当之无愧的。

当然这个东西呢,政府是应该很好的来投入了,(但是)光靠政府可能吗?我们现在就是中央投资,这几年加大了(力度)也只有1100多个亿,你这么大个国土面积的绿化,所以说王文彪呢,替国家在办一件大事,实质上是替政府在做一种事情。

我们“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走出去,林业上就是防沙治沙跟野生动物保护。

吴小莉:他已经做出了一些成绩,而且据说在新疆,也开始采用库布齐的模式,是这样子的吗?未来可能会在其他的沙漠,中国的沙漠地带进行试验吗?张建龙:新疆它这个地方呢,我今年去了,我正好去欧洲访问,到新疆转机,我专门停了一天,就去他这个地方去看了。

很艰难,他这个库布齐这个模式在这个地方发展,我劝他说不能面积太大了,为啥呢?当时没考虑到的一个是什么呢,它这个地方地下水很丰富,但是那是苦咸水。

吴小莉:水质不行。

张建龙:它水质不行,不能直接用,它必须要净化,我说这个他也没想到,他自己当时确实这个特殊(情况)他也没想到,但是总还是一种探索吧。

你科学或者任何事情,没有探索就没有前进,这个东西创新探索,探索允许成功也允许失败,并且我感觉到他这小范围里头的搞一些呢,还是可能的,吴小莉:但同样的道理,就是如果我们本来想在“一带一路”上推广我们的治沙经验。

张建龙:对。

吴小莉:同样会面临当地的水质的问题。

张建龙:是这个问题。

吴小莉:库布齐经验能够推广到“一带一路”上吗?张建龙:“一带一路”它有的地方,我觉得在非洲啊有一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非洲那土壤、条件,非洲应该说还是要比新疆这种条件可能还是要好一点,但是现在就是根据他这个经验,就是一定要看地下水的(水质),我们过去没有这个经验,说那个地方还有苦咸水,我们想像不到,确实是。

把地下水整个就会掏空了。

说一棵树是一个抽水机,一棵树是一个小水库,这都有点太偏激了。

三北防护林1957年,张建龙出生在内蒙古杭锦后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

杭锦后旗位于中国第七大沙漠乌兰布和沙漠的边缘,生态环境恶劣。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张建龙考上了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系,学习治沙专业。

毕业之后分配到了隶属于林业部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工作了整整17年。

从孩提到中年,张建龙都是在荒漠上度过的。

专访:吴小莉:那时候您在宁夏的时候主要分工什么?张建龙:宁夏呢,因为我的大学毕业就去了,所以我这个宁夏情结还是很深的,我的事业的起步在宁夏,全称叫林业部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区,管的是13个省,551个县,406万平方公里的这个防护林建设,林业建设。

吴小莉:您管的这个区域其实就是西北沙漠化最厉害的一些地方?张建龙:对。

吴小莉:你当时做的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张建龙:那个时候这个全国还是很重视的,这个当时在70年代,整个林业部造林经费两个多亿,“三北”防护林就给了七千万块钱,所以是三分之一就用在这个区域了,吴小莉:您其实碰上了“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大建设期。

张建龙:对。

吴小莉:有人说这是中国的北部的绿色屏障,那时候的氛围是什么?张建龙:“三北”防护林主要是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治理,还有解决饲料、木料、燃料。

我们小的时候,烧柴都没法解决。

为什么“三北”防护林开始定的目标就解决这个燃料的、柴火问题呢,粮食也是那个时候,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也不能说是吃饱,但是烧的问题比粮食问题还要严重,没有什么要烧的。

那么因为沙地嘛,这个沙漠里头放羊比较多,牧区,我们就去扫羊粪去烧,再一个就是刨草根,那根本就没有,那时候就想只要能把烧柴问题解决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就是一大贡献。

吴小莉:当时的情况是有多严重所以需要一个林带?张建龙:因为当时这个地方基本上就没有,森林覆盖率很低,那“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只有百分之五点零几。

但是更重要的就说什么呢,这个老百姓用的,盖房用个椽檩都没有啊,我跟你说烧柴都没有,很苦,老百姓他们就提出来,一个是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个方面就给老百姓给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那个时候啊,盖房子凿椽凿檩非常困难,就拿个铁锹,铁锹把去找都很困难,就是要给老百姓要解决点实际问题。

过去就是沙漠边缘这个农田地种上种子以后,一场大风刮出来了,刮掉了,接着再种,房屋也是,为什么说是沙进人退啊?房子因为挡风,慢慢慢慢都集中在房顶了,这个人再搬迁再往里走,沙尘暴那是确实是很厉害的,那是遮天蔽日的每年那个沙尘暴,你看现在,北京的沙尘暴基本上这两年就两次三次的,那么过去北京每年都十几次,那么其他地方更多了。

所以这个“三北”防护林对这个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还有对老百姓的这个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绝对是作用很大。

“三北”防护林建设,始于1978年,规划至2050年,中国计划用73年的时间,在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并称之为中国的“绿色长城”。

但是近年来,“三北”防护林多地区杨树大面积死亡的新闻,一度让这个全球最大的人工造林工程陷入争议之中。

吴小莉:林业局也提出了这其实是自然老化的现象,因为杨树的生命大概就是30年、40年,现在也差不多到了,那当时为什么,就像您说的,为什么会栽批了这么多的杨树?张建龙:客观上来讲呢,当时就说是就一个紧迫性,中央这么重视,社会这么重视,赶快把这个风沙能(治理),这个林带、万里长城能建起来,迫切的心理。

杨树栽得,来的快,长的快,再一个杨树不用育苗,它可以无性繁殖。

另外呢,确实是没有想到,说是造纯林引来那么大的,实际上这个杨树干死这还不是,实际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是天牛,就是纯林的这个病虫害。

吴小莉:就是太单一的树种?张建龙:太单一的树种引来病虫害,那是毁灭性的,过去就我在的那个“三北”局局址所在宁夏,农田林栽得非常漂亮,这个九十年代,应该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这么毁灭性的。

吴小莉:一场虫灾。

张建龙:对,全部都死掉了,它这个光肩星天牛是没得治,它是钻在树干里头的,到现在没有好办法治。

回过头来总结呢,就说这也是一个教训,就是一定呢再要适地适树,一定要把密度要控制好,不要栽太密了,本来这一亩地栽个几十株就可以,你栽个几百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