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问题数学建模

合集下载

数学建模-聘用方案问题

数学建模-聘用方案问题

聘用方案问题问题:(1)某服务部门一周中每天需要不同数目的雇员:周一到周四每天至少50人, 周五和周日每天至少80人, 周六至少90人. 现规定应聘者需连续工作5日, 试确定聘用方案, 即周一到周日每天聘多少人, 使在满足需求条件下聘用总人数最少.(2)上面指的是全时雇员 (一天工作8小时),如果可以用两个临时聘用的半时雇员(一天工作4小时, 不需要连续工作)代替一个全时雇员,但规定半时雇员的工作量不得超过总工作量的四分之一. 又设全时雇员和半时雇员每小时的酬金分别为5元和3元,试确定聘用方案, 使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所付酬金总额最小。

问题(1)⏹ 问题分析要求应聘者需连续工作五日,那么,为了模型的建立,我们令每个人工作且仅连续工作五日,且认为每个人都长期工作,则每一周都是等同的。

设从星期i 开始工作的人有x i 个,那么他他将工作到星期(i+4),当i+4>7时则工作到下一周的星期(i-3),这同时意味着他在本周的星期1,…,i-3,也工作了。

例如星期一的x 1个人工作的日子为星期1,2,3,4,5,星期五的x 5个人工作的日子为星期1,2,5,6,7。

其他天的情况同理可知。

那么星期一工作的人有x1+x4+x5+x6+x7个,要求星期一工作的人数至少为50,那么就有x1+x4+x5+x6+x7>=50,其他的日子也可以同样地写出来。

于是就有了下面(模型建立中)的限制条件。

我们要求的是总人数最少,即目标函数z=∑x i 7i=1最小。

设定x i >=0,且为整数。

⏹ 模型建立Min x1+x2+x3+x4+x5+x6+x7 s.t.x1+x4+x5+x6+x7>=50 x1+x2+x5+x6+x7>=50 x1+x2+x3+x6+x7>=50 x1+x2+x3+x4+x7>=50 x1+x2+x3+x4+x5>=80 x3+x4+x5+x6+x7>=80 x2+x3+x4+x5+x6>=90 x1>=0 x2>=0 x3>=0 x4>=0x5>=0x6>=0x7>=0⏹编写程序在lindo软件下编写程序Min x1+x2+x3+x4+x5+x6+x7s.t.1) x1+x4+x5+x6+x7>=502) x1+x2+x5+x6+x7>=503) x1+x2+x3+x6+x7>=504) x1+x2+x3+x4+x7>=505) x1+x2+x3+x4+x5>=806) x3+x4+x5+x6+x7>=807) x2+x3+x4+x5+x6>=908) x1>=0x2>=0x3>=0x4>=0x5>=0x6>=0x7>=0endgin 7⏹运行结果Global optimal solution found.Objective value: 90.00000Objective bound: 90.00000Infeasibilities: 0.000000Extended solver steps: 0Total solver iterations: 5Variable Value Reduced Cost X1 0.000000 1.000000 X2 10.00000 1.000000 X3 30.00000 1.000000 X4 10.00000 1.000000 X5 30.00000 1.000000 X6 10.00000 1.000000 X7 0.000000 1.000000Row Slack or Surplus Dual Price1 90.00000 -1.0000002 0.000000 0.0000003 0.000000 0.0000004 0.000000 0.0000005 0.000000 0.0000006 0.000000 0.0000007 0.000000 0.0000008 0.000000 0.0000009 0.000000 0.000000 10 10.00000 0.000000 11 30.00000 0.000000 12 10.00000 0.000000 13 30.00000 0.000000 14 10.00000 0.000000 15 0.000000 0.000000⏹ 解释结果使得z=∑x i 7i=1最小且满足限制条件的x i 取值为x 1=0,x 2=10,x 3=30,x 4=10,x 5=30,x 6=10,x 7=0,Min z=90.⏹ 具体方案由以上讨论得,使得周一到周四每天至少50人, 周五和周日每天至少80人, 周六至少90人且聘用人数最少的方案是:周一开始的不聘,周二开始工作的聘10人,周三开始工作的聘30人,周四开始工作的聘10人,周五开始工作的聘30人,周六开始工作的聘10人,周日开始工作的不聘。

教师薪金模型分析

教师薪金模型分析

教师薪金模型分析某地人事部门为研究中学教师的薪金与他们的资历、性别、教育程度及培训情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分析人事策略的合理性,考察是否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待遇,以及婚姻状况是否会影响收入。

为此,从当地教师中随机选了3414位进行观察,然后从中保留了90个观察对象,得到了下表相关数据。

Z=月薪(元);X1=工作时间(月);X2=性别(1男,0女);X3=(1男性或单身女性,0已婚女性);X4=学历(数值越大学历越高);X5=受聘单位(1重点,0其他);X6=(0未受过培训的毕业生或肄业生,1受过培训的毕业生)X7=(1已两年以上未从事教学工作,0其他)问题:1)薪金与他们的资历、性别、教育程度及培训情况等因素之间是否有关系,有则建立关系数学模型,通过你的模型分析人事策略的合理性,考察是否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待遇,以及婚姻状况是否会影响收入等;2)表中没有给出教师的职称信息,能否用数学建模方法对给出他们的大致职称信息;3)如果要进行工资调整,设计一个相对公正、合理的工资体系,并用数据表中相关数据验证说明。

附数据表:摘要本文建立了中学教师的薪金与他们的工作时间,性别,教育程度及培训情况等之间关系的统计回归模型.针对题目要求,我们分析了各变量的特点以及各个变量之间的联系,利用EXCEL,MATLAB 等软件,最终得到了最佳模型.首先,我们通过题目所给的数据分析,用EXCEL软件得到散点图,我们发现X1,X2,X3,X4,X5,X6,X7对薪金(Z)均呈线性关系.因此,我们初步得到了一般的线性回归模型如下:Z=C0+C1*X1+C2*X2+C3*X3+C4*X4+C5*X5+C6*X6+C7*X7+&(1)利用MATLAB 软件求解,我们得到了回归系数和置信区间等一系列的数据.通过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模型存在缺陷,模型从整体上来看效果也不是很好.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些变量的置信区间是经过零点的,因此,我们推测有些变量对薪金(Z )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同时使用EXCLE软件对每个要素与薪金的线性分析发现X1,X4,X6与薪金(Z)的相系数都在0.5以上,经过分析,我们最终涮选出对薪金(Z)影响显著的变量X1 ,X4和X6 .用残差分析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尝试将它们的平方项或开方项加入到模型中,建立新的回归模型.经多次尝试,我们最终建立了进一步改进的模型(2)如下:Z=C0+C1*X1+C2*X6+C3*SQRT(X4)*X1+C4X1^2 +&(2) 我们再次通过EXCEL软件回归分析得到R^2=0.87130588,F=143.8702088,P=5.45E-37通过与模型(1)的比较,模型(2)是一个简单易用的模型,模型可靠度更高,模型更加万善.也说明教师的薪金与工作时间(x1),学历(x4),培训情况(X6)有着密切关系,与性别和婚姻状况的差异关系并不显著.全文模型的求解用图表与文字结合来说明,直观,易懂。

收入指标数学模型

收入指标数学模型

收入指标的数学模型通常涉及到对收入数据的分析、预测和评价。

以下是构建收入指标数学模型的一些基本步骤:
1. 确定评价标准:需要明确模型的目标是什么,比如预测未来的收入、评估收入的波动风险或者分析收入与其他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

2. 选择适当的指标:根据评价目标选择合适的指标,这些指标可能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如历史收入、非时序序列数据如人口统计数据等。

3.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所选指标,运用统计学、经济学原理构建数学模型。

常见的模型有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如ARIMA模型)、回归分析模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等。

4. 模型验证:通过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检查其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模型优化: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

6. 应用与预测:将优化后的模型应用于实际问题,进行收入趋势的预测或政策效果的评估。

7. 持续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数据的获取,定期更新模型参数,确保模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8. 风险管理:在模型中考虑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因素,为决策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9. 结果解释:对模型输出的结果进行合理解释,确保决策者能够理解模型的预测和建议。

10. 报告撰写:撰写详细的报告,包括模型的构建过程、验证结果、预测结果以及相关的政策建议等。

11. 模型实施监控:在模型实施后,对其效果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12. 反馈循环:建立反馈机制,将模型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不断优化模型。

数学建模解决基本人力资源分配问题

数学建模解决基本人力资源分配问题

数学建模解决基本人力资源分配问题091001000摘要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多人口国家,人口基数大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点,但与此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一个很大并且很难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就业问题。

说到就业问题就不能不谈到人力资源分配问题,多人口也就意味着多劳动力,但劳动力分配不均反而给社会带来了负担。

因此不仅仅是知识型人才的分配,就算是社会基层的工作人员的分配也是很重要的问题。

与此对应的是企业公司的收益问题,收益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的最终目标这是不可否认的,这样的话,人员分配与收益最大的平衡将成为一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

本文就针对某中型百货商场如何对售货员的分配使得商场需要的人数最少,支付工资最少这一问题进行建模。

本文建模主要从售货员的人数,售货员的交接及岗位需要的人数与时间来着手分析问题,以配备售货员人数最少为目标来解决问题。

1.问题的重述一家中型的百货商场对售货员的需求经过统计分析如下表所示:为了保证售货员充分休息,要求售货员每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并要求休息的两天是连续的,应如何安排售货员的休息日期,既满足工作需要,又要使配备的售货员的人数最少?2.问题的分析在本模型中,要解决售货员分配人数最少的问题,最先要明白的是售货员的人员分配方式及每天所需的售货员人数,其次要注意的是对售货员连续两天休息时间的安排。

从题中可看出,售货员的时间安排都应该是5天工作2天休息接着再是5天工作2天休息,为使配备人员最少就要使得各售货员之间的工作与休息时间衔接好。

因为每个售货员都工作5天,休息2天,所以只要计算出连续休息2天的售货员人数,也就计算出了售货员的总数。

把连续休息2天的售货员按照开始休息的时间分成7类,再按照每天所需的售货员的人数写出约束条件,即可建立模型,求出最优方案。

3.假设与符号X1,X2,...,X7分别表示从星期一,二,…,日开始休息的人数Min=X1+X2+X3+X4+X5+X6+X7为所要求的目标函数4.模型的建立与求解目标函数为:X1+X2+X3+X4+X5+X6+X7.再按照每天所需售货员的人数写出约束条件。

用例建模习题

用例建模习题

用例建模习题1. 家教网上发布系统的用例模型拟建立一个网站,用于发布家教信息,同时建立家教与学生的沟通桥梁。

基本需求如下:(1)家教求职者希望能注册本人信息、修改本人资料、浏览家教信息、搜索家教信息。

(2)学生希望能够注册本人信息、修改本人资料、浏览家教信息、搜索家教信息。

(3)管理员希望能够发布网站公告、处理家教信息。

请根据上述基本需求,建立该系统的用例模型。

2. 考务系统的用例模型某学校教务处的考务系统,专门负责处理学生考试。

其需求如下:(1)考生填写考试报名表,经检查合格后系统登记注册,并发给学生准考证。

(2)考生按照准考证要求进入考场考试。

考试完后将试卷交给阅卷站。

(3)阅卷站阅卷后把成绩表(包括每个考试科目每个考生的分项成绩)交给本系统输入计算机。

(4)考试中心负责管理成绩评定标准,交给阅卷站。

(5)本系统把考试成绩通知考生,把考试成绩的统计结果交给考试中心。

(6)系统给考生提供按准考证号、考生姓名的考生成绩查询,按科目的历年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和评分标准提供给考试中心。

(7)考生对考试成绩质疑时,系统根据准考证号、姓名可以查询考生某科目的个分项成绩,必要时调阅阅卷站的试卷。

(8)系统保存并可查询历年每门科目的评分标准。

(9)根据考试成绩统计,系统可以向考试中心提供试题难度分析。

请建立该系统的用例模型。

3. 工资计算系统的用例模型某公司财务部的员工工资计算系统,负责员工的工资计算和发放。

其需求如下:(1)人事部向财务部提交出勤表和业绩表,后勤部则提交水电扣款表。

(2)财务部的工资计算工作如下:①根据出勤表统计出勤、请假及旷工时数得出美味员工的实际出勤时数和请假及旷工时数;②根据出勤时数并按公司奖惩条例计算出勤奖,③根据请假及旷工时数并按公司奖惩条例计算缺勤扣款;④根据业绩表并按公司奖惩条例计算业绩奖;⑤计算出勤奖和业绩奖之和生成奖金发放表;⑥根据工资档案列出的各项基本数据计算员工的基本工资;⑦按基本工资和所得奖金计算员工的应发工资,并生成应发工资表;⑧根据应发工资表计算所得税;⑨计算实发工资生成实发工资表并存入工资清单:实发工资=应发工资-所得税-水电扣款(3)财务部的工资发放工作如下:①从员工个人工资账号清单中查找员工的银行工资账号;②根据实发工资和银行工资账号生成工资存款清单,并传送给银行。

数学建模教师工资问题,分析人事策略的合理性

数学建模教师工资问题,分析人事策略的合理性

论文题目:教师薪金问题教师薪金问题摘要本文是一个关于建立教师薪金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

在模型中我们考虑到了题目给出的所有因素,通过题目给出的数据,发现这七个变量之间与因变量均呈线性关系,因此我们初步的建立了一般的线性回归模型,然后我们用MATLAB软件求解。

我们首先利用MATLAB软件作出薪金与老师工作时间的散点图,然后假设工作时间与教师薪金为线性关系,通过对解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模型存在缺陷,有些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不显著,这也就说明性别和婚姻状况上的差异对所调查的教师的薪金影响较小。

经过对模型的各个变量的逐步回归和作残差图,从影响系数的表图中我们得出了工作时间和学历对教师的薪金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统计回归模型 MATLAB软件残差分析法逐步回归一、问题提出某地人事部门为研究中学教师的薪金与他们的资历,性别,教育程度及培训情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要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分析人士策略的合理,特别是考虑女教师是否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以及他们的婚姻状况是否会影响收入。

为此,从当地教师中随机选了3414位进行观察,然后从中保留了90个观察对象,得到了下表给出的相关数据。

尽管这些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仍有统计分析的必要。

现将表中数据的符号介绍如下:Z~月薪(单位:元);X1~工作时间(以月计);X2=1~男性,X2=0~女性;X3=1~男性或单身女性,X3=0~已婚女性;X4~学历(取值0~6,值越大表示学历越高);X5=1~受雇于重点中学,X5=0~其它;;X6=1~受过培训的毕业生,X6=0~未受过培训的毕业生或受过培训的肄业生;X7=1~以两年以上未从事教学工作,X7=0~其他。

注意组合(X2,X3)=(1,1),(0,1),(0,0)的含义。

(1)进行变量选择,建立变量X1~X7与Z的回归模型(不一定包括每个自变量),说明教师的薪金与哪些变量关系密切,是否存在性别和婚姻状况上的差异。

为了数据处理上的方便,建立对薪金取对数后作为因变量。

数学建模作业一半时和全时服务员合理雇佣问题

数学建模作业一半时和全时服务员合理雇佣问题

储蓄所服务员的优化问题摘要储蓄所雇佣全时工与半时工问题也就是我们平时求解的最优化问题。

我们需要建立优化模型,目的是合理的安排每个时间段的全时工与半时工的人数使储蓄所花费的的成本最少。

主要思路是设储蓄所每天雇佣的全时服务员中一12:00-1:00为午餐时间的服务员有x1名,以1:00-2:00为午餐时间的有x2名;x1+x2就课代表储蓄所总的全时服务员的数量。

因为每个半时服务员必须连续工作4小时,所以可设半时服务员中从9:00,10:00,11:00,12:00,1:00开始工作的半时服务员分别有y1,y2,y3,y4,y5名。

针对问题一:也就是如何安排每个时间段的全时工与半时工的人数使花费的成本最少。

根据题意可知雇佣的半时工人比雇佣全时工花费更少。

针对问题二:不能雇佣半时工只雇佣全时工,使花费的成本达到最高。

注意要在12~1点与1~2点两个时间段留下的人数满足要求。

针对问题三:对半时工的人数没有要求,全部雇佣半时工可使费用最少。

关键词:优化问题报酬最低一、问题重述某储蓄所需的营业时间是上午9:00到下午5:00,根据经验可得到每天不同时间段所需要的服务员数量.储蓄所可以雇佣全时和半时两种类型.全时服务员每天报酬100元,从上午9:00到下午5:00工作,但中午12:00到下午2:00之间必须安排1小时的午餐时间.储蓄所每天可以雇佣不超过3名的半时服务员,每个半时服务员必须连续工作4小时,报酬40元.问储蓄所应如何雇佣半时和全时服务员?如不能雇佣半时服务员,每天至少增加多少费用?如果每天雇佣的半时服务员的数量没有限制,每天可以减少多少费用?二、问题分析该问题是以最优化问题,解题思路设是因为全时服务员每天中午12:00到下午2:00之间必须安排1小时的午餐时间。

所以可设储蓄所每天雇佣的全时服务员中一12:00-1:00为午餐时间的服务员有x1名,以1:00-2:00为午餐时间的有x2名;x1+x2就课代表储蓄所总的全时服务员的数量。

工资问题数学建模

工资问题数学建模

对工资待遇问题的探讨工资支付,就是工资的具体发放办法。

包括如何计发在制度工作时间内职工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后应获得的报酬,或者在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如何支付等问题。

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

工资支付的项目,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本文我们讨论的是对大学教师工资的分配问题,原工资支付系统导致抱怨的原因大致分为两个方面:1. 称与工龄相同的教师的工资相差太大,则工资低的人会抱怨。

2. 能力高、贡献大的人希望得到更高的收入,否则则会产生抱怨。

我们对两篇获奖论文进行了分析摘要总结。

论文1:摘要:该模型通过选取两个指标作为评价某工资分配方案优劣的标准,并以该指标确定三种不同的评价函数,建立规划模型。

通过对规划问题求解,可以找到较为合理的工资过渡方案。

在年工资总额增长3%,人年工资增长率介于1%~3%间的条件下,通过对工资调整的几个原则的逐步考虑,由较为简化的单一模型发展到较为复杂的分级非线性模型,使模型在符合所有的原则的前提下,做到了过渡过程尽可能平稳有序,达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知识:最小二乘法:用于直线拟合;偏差平方和:实际值与理论值差的平方和;无序度函数:Entropy 定义为某数列的逆序值。

线性规划假设:工资增长总额为定值,问题转化为:如何将增长额合理地分配到各教员,使其尽可能接近目标方案的优化问题。

原则:1.每年所有教员工资须有所提升。

2.教员应从晋级中获得实质性利益,如果一个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晋级,其工资的增长应大致相当于七年正常(未晋级)工资的增长。

3.按时(每7至8年)得到晋级且工作25年以上的教员在退休时工资应大致相当于刚工作博士工资的两倍。

4.对于相同级别的教员,工作年限长,经验多的应得到更多的报酬,但是这种由工作年限长短导致的工资差异应逐渐变小。

消费与工资模型数学建模

消费与工资模型数学建模

消费与工资模型数学建模
消费与工资模型的数学建模可以使用线性回归模型来实现。

具体步骤如下:
1. 收集数据,包括工资和消费的相关数据。

2. 将数据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3. 使用训练集数据训练线性回归模型。

4. 使用测试集数据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如果模型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则使用该模型进行预测。

具体地,假设工资是自变量,消费是因变量。

则线性回归模型的公式为:
```
Y = a + bX + ε
```
其中,Y表示消费, X表示工资, a表示截距, b表示斜率, ε表示误差。

线性回归模型可以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数据,并获得线性关系的系数a和b。

系数a表示在工资为0时,预测消费的值。

而系数b表示每增加1元工资,消费会相应增加多少元。

通过建立消费与工资的线性回归模型,我们可以预测消费在不同工资水平下的变化。

进一步应用该模型,可以评估不同消费政策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数学建模综合题目参考答案

数学建模综合题目参考答案

综合题目参考答案1. 赛程安排(200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D 题)(1)用多种方法都能给出一个达到要求的赛程。

(2)用多种方法可以证明支球队“各队每两场比赛最小相隔场次的上界”n r (如=5时上界为1)是,如:n ⎦⎤⎢⎣⎡-23n 设赛程中某场比赛是,两队, 队参加的下一场比赛是,两队(≠i j i i k k ),要使各队每两场比赛最小相隔场次为,则上述两场比赛之间必须有除,j r i ,以外的2支球队参赛,于是,注意到为整数即得。

j k r 32+≥r n r ⎥⎦⎤⎢⎣⎡-≤23n r (3)用构造性的办法可以证明这个上界是可以达到的,即对任意的编排出n 达到该上界的赛程。

如对于=8, =9可以得到:n n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每两场比赛相隔场次数相隔场次总数1A ×159131721253,3,3,3,3,3182A 1×206231126164,4,4,3,2,2193A 520×2410271522,4,4,4,3,2194A 9624×28243192,2,4,4,4,3195A 13231028×41872,2,2,4,4,4186A 171127144×8223,2,2,2,4,4177A 2126153188×124,3,2,2,2,4178A 251621972212×4,4,3,2,2,217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每两场比赛相隔场次数相隔场次总数1A ×366311126162114,4,4,4,4,4,4,282A 36×2277221217324,4,4,4,4,4,3273A 62×3515302025103,3,4,4,4,4,4264A 312735×318813234,4,4,4,3,3,3255A 117153×342429193,3,3,3,4,4,4246A 2622301834×49144,4,3,3,3,3237A 1612208244×33283,3,3,3,3,3,4228A 2117251329933×53,3,3,3,3,3,3,219A 13210231914285×3,4,3,4,3,4,324可以看到,=8时每两场比赛相隔场次数只有2,3,4,=9时每两场比n n 赛相隔场次数只有3,4,以上结果可以推广,即为偶数时每两场比赛相隔场n 次数只有,,,为奇数时只有,。

工资问题数学建模[精品文档]

工资问题数学建模[精品文档]

对工资待遇问题的探讨工资支付,就是工资的具体发放办法。

包括如何计发在制度工作时间内职工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后应获得的报酬,或者在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如何支付等问题。

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

工资支付的项目,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本文我们讨论的是对大学教师工资的分配问题,原工资支付系统导致抱怨的原因大致分为两个方面:1. 称与工龄相同的教师的工资相差太大,则工资低的人会抱怨。

2. 能力高、贡献大的人希望得到更高的收入,否则则会产生抱怨。

我们对两篇获奖论文进行了分析摘要总结。

论文1:摘要:该模型通过选取两个指标作为评价某工资分配方案优劣的标准,并以该指标确定三种不同的评价函数,建立规划模型。

通过对规划问题求解,可以找到较为合理的工资过渡方案。

在年工资总额增长3%,人年工资增长率介于1%~3%间的条件下,通过对工资调整的几个原则的逐步考虑,由较为简化的单一模型发展到较为复杂的分级非线性模型,使模型在符合所有的原则的前提下,做到了过渡过程尽可能平稳有序,达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知识:最小二乘法:用于直线拟合;偏差平方和:实际值与理论值差的平方和;无序度函数:Entropy 定义为某数列的逆序值。

线性规划假设:工资增长总额为定值,问题转化为:如何将增长额合理地分配到各教员,使其尽可能接近目标方案的优化问题。

原则:1.每年所有教员工资须有所提升。

2.教员应从晋级中获得实质性利益,如果一个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晋级,其工资的增长应大致相当于七年正常(未晋级)工资的增长。

3.按时(每7至8年)得到晋级且工作25年以上的教员在退休时工资应大致相当于刚工作博士工资的两倍。

4.对于相同级别的教员,工作年限长,经验多的应得到更多的报酬,但是这种由工作年限长短导致的工资差异应逐渐变小。

数学建模论文 聘用问题 免费

数学建模论文 聘用问题 免费

储蓄所聘用服务员张会会史平利赖小定(安康学院数学系陕西安康725000)摘要:本问题是一个规划问题,本文首先了解到该储蓄对员工的上班时间的规定,人员数量,以及员工工薪问题上的约束等各方面的条件,然后通过对各个时期,各类服务员人数设定一些未知量,建立规划表达式,运用lindo软件求解,解出在该储蓄所能够服务到位的情况下,花费最低的费用。

我们得出了最优的雇佣计划,在雇佣全日时以12:00~13:00为午餐时间3名,以13:00~14:00为午餐时间4名,半时服务员只需要在11点上班2名,在13点上班1名,每天花费最低820元,就可以达到最优的、最划算的雇佣计划。

针对不能雇佣半时服务员,则最好为全日时12:00~13:00为午餐时间5名,以13:00~14:00为午餐时间4名,但每天费用至少为1100元,每天至少增加1100-820=280元。

针对对雇佣半时服务员的数量没有限制的情况,我们解下了对应的最优解,不雇佣全日时服务员,雇佣半时服务员9点上班4名,12点上班2名,13点上班8名,及能在花费最低的情况下服务到位,且每天花费最小为560元,每天可以减少820-560=260元。

关键词:人员管理;聘用问题;规划分析;优化模型:一、问题的提出某储蓄所每天的营业时间是上午9:00到下午5:00,根据经验,每天不同时间段所到下午五点工作,但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之间必须安排一小时的午餐时间。

储蓄所每天可以雇佣不超过半小时的服务,每个半小时服务员必须连续工作四小时,报酬四十元。

问该储蓄所应该如何雇佣全时和半时两类服务员?如果不能雇佣办事服务员,每天至少增加多少费用?如果雇佣半时服务员的数量没有限制,每天可以减少多少费用?二、问题分析本问题是规划模型。

储蓄所以各种约束条件来完成最优的花费计划,我们依据对服务员各个时间段所需人员数,但对于各个类型的服务员的工资价格,以及所能聘请人数约束的条件,我们对于各个时间段、各个类型服务员所聘请人数假设了未知量,在达到能在满足约束情况下又可以服务到位,建立规划模型。

数学建模-使用matlab模型

数学建模-使用matlab模型
第一种:超额累进法
4900=1500+3000+400
1500*3%+3000*10%+400*20%=425
第二种:速算扣除数法
公式:4900*20%-555=425。
实验结果:
姓名
税前工资
所得税
A
3501
0.0300
B
5001
45.1000
C
8001
345.2000
D135011495.30 Nhomakorabea0E
38501
7745.3000
F
58501
13745.0000
G
83501
22495.0000
H
2000
0
数据分析:
我们的工资越多,我们交的税就越多。
实验程序:
x=input('请输入税前收入');
a=x-3500
b1=1500*0.03;
b2=(4500-1500)*0.10;
b3=(9000-4500)*0.20;
end
实验心得:
使用MATLAB可以使我们生活更方便。
b4=(35000-9000)*0.25;
b5=(55000-35000)*0.30;
b6=(80000-55000)*0.35;
if x<=3500
y=0
elseif a<=1500
y=a*0.03
elseif a<=4500
y=b1+(a-1500)*0.1
elseif a<=9000
y=b1+b2+(a-4500)*0.2
elseif a<=35000

数学建模赛题

数学建模赛题

1.(工资问题)现有一个木工,一个电工和一个油漆工,三人相互同意彼此装修他们自己的房子。

在装修之前,他们达成了如下协议:(1)每人总共工作10天(包括给自己家干活在内);(2)每人的日工资根据一般的市价在60~80元之间;(3)每人的日工资数应使得每人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相等。

下表是他们协商制订出的工作天数的分配方案,如何计算出他们每人应得的工资?工种天数木工电工油漆工在木工家的工作天数 2 1 6在电工家的工作天数 4 5 1在油漆工家的工作天数 4 4 32、(合理下料问题)某工厂要制作100套专用钢架,每套钢架需要用长2.9m、2.1m和1.5m 的圆钢各一根。

已知原料每根长7.4m,现考虑应如何下料,可使所用原料最省?解分析:利用7.4m长的圆钢裁成2.9m、2.1m、1.5m的圆钢共有如表所示的8种下料方案。

表5.5下料方案表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方案5 方案6 方案7 方案82.9 2 1 1 1 0 0 0 02.1 0 2 1 0 3 2 1 01.5 1 0 1 3 0 2 3 4合计7.3 7.1 6.5 7.4 6.3 7.2 6.6 6.0剩余料头0.1 0.3 0.9 0.0 1.1 0.2 0.8 1.43.(生产安排问题)某工厂拥有A、B、C三种类型的设备,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每件产品在生产中需要占用的设备机时数,每件产品可以获得的利润以及三种设备可利用的时数如下表所示:产品甲产品乙设备能力设备A 3 2 56设备B 2 1 40设备C 0 3 75利润/(元/件)1500 2500问题:工厂应如何安排生产可获得最大的总利润?4。

(生产安排问题)某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都需要经过铸造、机加工和装配三个车间。

甲、乙两种产品的铸件既可以外包协作,也可以自行生产,但产品丙必须本厂铸造才能保证质量。

有关情况的数据如表 5.3。

问:公司为了获得最大利润,甲、乙、丙三种产品各生产多少件?甲、乙两种产品的铸件由本公司铸造和由外包协作各应多少件?表5.3 有关数据甲乙丙工时限制单件铸造工时/h 5 10 7 8000单件机加工工时/h 6 4 8 12000单件装配工时/h 3 2 2 10000自产铸件成本/(元/件) 3 5 4外协铸件成本/(元/件) 5 6 —机加工成本/(元/件) 2 1 3装配成本/(元/件) 3 2 2产品销售/(元/件) 23 18 165.(生产销售问题)一奶制品加工厂用牛奶生产A1 ,A2普通的奶制品,和B1,B2两种高级奶制品,B1,B2分别是由A1 ,A2深加工得到的,已知每一桶牛奶可以在甲类设备上用12h 加工成3kg A1或者在乙类设备上用8h加工成4kg A2;深加工时,用2h小时并花1.5元加工费,可将1kg A1加工成0.8kg B1,也可将1kg A2加工成0.75kg B2。

数学建模“教你如何进行人员分配”的问题

数学建模“教你如何进行人员分配”的问题

如何进行人员分配“A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工程的公司,现有41个专业技术人员,其结构和相应的工资水平分布如表1所示:表1 人员结构及工资情况目前,公司承接4个工程项目,其中2项是现场施工,分别在A地和B地,主要工作在现场完成;另外2项是工程设计,分别在C地和D地,主要工作在办公室完成。

由于4个项目来源于不同客户,并且工作的难易程度不同,因此,各项目的合同对有关技术人员的收费标准不同,具体情况如表2:表2 不同项目和各种人员的收费标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各项目中必须保证专业人员结构符合客户的要求,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表3 各项目对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的要求说明:(1)项目D,由于技术要求较高,人员配备必须是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员不能参加;(2)高级工程师相对稀少,而且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因此,各项目客户对高级工程师的配备要求不能少于一定数目的限制。

各项目对其他专业人员也有不同的限制或要求;(3)各项目客户对总人数都有限制;(4)由于C,D两项目是在办公室完成,所以每人每天有50元的管理费开支;由于收费是按人工计算的,而且4个项目总共同时最多需要的人数是10+16+11+18=55,多于公司现有人数41,应如何合理地分配现有的人员力量,使公司每天的直接受益最大?2011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选拔赛题目如何进行人员分配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公司进行人力资源分配的重要工作,合理地安排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公司不只要对现有的人员进行任务分配,还要使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保持一个科学的比例。

本模型旨在为A建筑公司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员分配方案,达到公司获利最大的目的,以及怎样在以后的人员招聘中使人力资源结构保持一个良好的比例。

在公司现有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排除掉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因素,运用整数线性规划和分支定界法的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并使用LINGO软件进行编程求解,得出公司人员分配的最佳方案。

软件开发人员的薪金数学建模

软件开发人员的薪金数学建模

建立模型研究薪金与资历、管理责任、教育程度的关系,分析人事策略的合理性,作为新聘用人员薪金的参考 46名软件开发人员的档案资料资历~ 从事专业工作的年数;管理~ 1=管理人员,0=非管理人员;教育~ 1=中学,2=大学,3=更高程度 分析与假设y~ 薪金,x1 ~资历(年)x2 = 1~ 管理人员,x2 = 0~ 非管理人员 教育1=中学2=大学3=更高⎩⎨⎧=其它中学,0,13x ⎩⎨⎧=其它大学,0,14x 中学:x3=1, x4=0 ;大学:x3=0, x4=1; 更高:x3=0, x4=0线性回归模型ε+++++=443322110x a x a x a x a a ya0, a 1, …, a4是待估计的回归系数,ε是随机误差 模型求解软件开发人员的薪金(MA TLAB 实现) 基本模型:ε+++++=443322110x a x a x a x a a y 资历增加1年薪金增长546 管理人员薪金多6883中学程度薪金比更高的少2994 大学程度薪金比更高的多148 a4置信区间包含零点,解释不可靠! 模型(1)的计算结果及其残差分析图: 图 9:模型(1)x1与ε的关系M=dlmread('D:\随机数学建模\xinjindata.m'); n=46; x1=M(:,3); x2=M(:,4);参数 参数估计值置信区间a 0 11032 [ 10258 11807 ]a 1 546 [ 484 608 ]a 2 6883 [ 6248 7517 ]a 3 -2994 [ -3826 -2162 ]a 4148[ -636 931 ]R 2=0.957 F=226 p=0.000x3=M(:,6);x4=M(:,7);y=M(:,2);x=[ones(n,1) x1 x2 x3 x4 ];[b,bint,r,rint,stats]=regress(y,x);s2=sum(r.^2)/(n-5);b,bint,stats,s2plot(x1,r,'+')b =1.0e+004 *1.10330.05460.6883-0.29940.0148bint =1.0e+004 *1.0258 1.18070.0484 0.06080.6248 0.7517-0.3826 -0.2162-0.0636 0.0931stats =0.9567 226.4258 0s2 =1.0571e+006残差大概分成3个水平,6种管理—教育组合混在一起,未正确反映。

互付工资数学建模实例

互付工资数学建模实例

互付工资数学建模实例互付工资,作为一种新型的薪酬支付方式,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受到关注。

它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各自员工提供等值的服务或产品,从而实现工资的互相支付。

这种模式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高员工福利,促进企业间合作。

本文将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对互付工资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实际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互付工资的数学建模方法互付工资的数学建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确定合作企业数量:根据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确定参与互付工资的企业数量。

2.设定工资标准:结合企业规模、行业特点等因素,为每个企业的员工设定合理的工资标准。

3.制定互付规则:明确互付工资的支付方式、周期等,确保各企业间的公平与合理。

4.建立动态模型:根据企业业务发展、市场变化等因素,构建动态的工资互付模型。

二、模型应用与分析以某地区四个企业为例,分别为A、B、C、D。

企业间合作关系如下:A→B:员工工资比例为2:3B→C:员工工资比例为4:5C→D:员工工资比例为6:7D→A:员工工资比例为8:9根据以上关系,可以计算出各企业间的互付工资比例。

以A企业为例,其员工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B企业的支付,另一部分来自D企业的支付。

计算公式如下:A企业员工工资=A企业工资总额×(1+B企业支付比例/D企业支付比例)同理,可以计算出其他企业的员工工资。

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动态分析,观察企业间互付工资的影响。

三、模型优缺点及改进方向1.优点:互付工资模型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高员工福利,促进企业间合作。

同时,通过数学建模,可以更加精确地计算出各企业的工资支付比例,保证公平性与合理性。

2.缺点:模型较为复杂,对企业的管理要求较高。

此外,模型的稳定性受企业间合作关系、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可能需要定期调整。

3.改进方向:简化模型,降低管理成本;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模型的稳定性;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互付工资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资问题数学建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对工资待遇问题的探讨工资支付,就是工资的具体发放办法。

包括如何计发在制度工作时间内职工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后应获得的报酬,或者在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如何支付等问题。

主要包括:工资支付项目、工资支付水平、工资支付形式、工资支付对象、工资支付时间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

工资支付的项目,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本文我们讨论的是对大学教师工资的分配问题,原工资支付系统导致抱怨的原因大致分为两个方面:1.称与工龄相同的教师的工资相差太大,则工资低的人会抱怨。

2.能力高、贡献大的人希望得到更高的收入,否则则会产生抱怨。

我们对两篇获奖论文进行了分析摘要总结。

论文1:摘要:该模型通过选取两个指标作为评价某工资分配方案优劣的标准,并以该指标确定三种不同的评价函数,建立规划模型。

通过对规划问题求解,可以找到较为合理的工资过渡方案。

在年工资总额增长3%,人年工资增长率介于1%~3%间的条件下,通过对工资调整的几个原则的逐步考虑,由较为简化的单一模型发展到较为复杂的分级非线性模型,使模型在符合所有的原则的前提下,做到了过渡过程尽可能平稳有序,达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知识:最小二乘法:用于直线拟合;偏差平方和:实际值与理论值差的平方和;无序度函数:Entropy定义为某数列的逆序值。

线性规划假设:工资增长总额为定值,问题转化为:如何将增长额合理地分配到各教员,使其尽可能接近目标方案的优化问题。

原则:1.每年所有教员工资须有所提升。

2.教员应从晋级中获得实质性利益,如果一个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晋级,其工资的增长应大致相当于七年正常(未晋级)工资的增长。

3.按时(每7至8年)得到晋级且工作25年以上的教员在退休时工资应大致相当于刚工作博士工资的两倍。

4.对于相同级别的教员,工作年限长,经验多的应得到更多的报酬,但是这种由工作年限长短导致的工资差异应逐渐变小。

建模分析: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建立了三种模型:单一线性模型、分级模型和分级非线性模型。

单一线性模型的建立是假设每个教员每年工资的期望增长率均相同,与级别或工资年限无关。

由原则二可以为每个教员建立单一的工资水平参考分数:在理想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工资仅和该参考分数有关,该工资方案下,对数据点()salary score ,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拟合线性方程)(,score f salary score ,为了得到较为精确的线性方程,我们用偏差平方和无序度指数来衡量线性方程。

目标函数一:该组数据点偏差平方和T1=()∑∆+-∆+2salary ,)(x f salary salary salary score 。

目标函数二:根据Score 对教员进行排序,计算该序列的无序度T2=()salary score ,Entropy 。

1. 评价该分配方案优劣采取指标一,可建立下列规划模型令目标函数Min:()()∑∆+-∆+=∆2salary ,)(arg score fsalary salary salary et t salary score st. LowRate salary salary ⨯≤∆2. 评价该分配方案优劣采取指标二,可建立下列规划模型:令目标函数Min:()()salary score salary et t ,Entropy arg =∆st. LowRate salary salary ⨯≤∆3. 从两组结果来看,各指标均能对工资方案进行约束,其中指标一的整体约束效果较好,但在每年调整过程中个体间的有序度并未显着改善;指标二的针对局部有序的调整十分有效,但整体效果欠佳,理想的优化目标应是两者兼顾。

可建立下列规划模型令目标函数Min:()21arg T T salary et t ⨯+=∆λst. LowRate salary salary ⨯≤∆所以,今后目标函数均采取()21arg T T salary et t ⨯+=∆λ形式分级模型:如果考虑实际情况,不同职级的人应该有不同的年限工资,例如一个讲师一年增加的工资应该没有一个副教授一年增加的工资多,这是我们就不能单纯的用以上直线模型来规划,而应分别对不同的职级分开加以讨论,得到一个分级的模型。

由于不同的职级的人有不同的年限工资,由原则二可知,在工作年限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职级的教员的工资差异应大致等于同在较低一级中工作年限相差七年的两教员的工资差。

这样我们可以对分级模型进行一些改动就可以满足要求。

目标函数T1变为各级偏差平方和的总和,T2变为各级五序度的总和,仍令目标函数Min:()21arg T T salary et t ⨯+=∆λst. LowRate salary salary ⨯≤∆分级非线性模型:结合考虑到原则四,在同一职级中,若每年增加的工资都相同,则在同职级的情况下,由工作年限产生的工资差异将不会逐渐消除。

为了达到原则四的要求,则同一职级中,每年增加的工资额应逐渐减少,而前两个模型都没有考虑该原则,为了满足该原则可以假设在同一职级中,每一年所增加的工资随着工作年限呈指数关系递减,在足够后,两个同职级的有丰富经验的教员的工资会很接近。

这样我们可以对分级模型进行一些改动就可以满足要求。

在该工资方案下,首先我们对各数据点以rank 为分类变量将数据点按级别分类,在每一个级别内对数据点()salary year ,以指数函数作为基底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拟合非线性方程year salary year rank b a year f +=)(,,,以此作为各教员期望工资函数,同上可计算各级别内各数据点偏差平方和,再对各级别的偏差平方和求和作为T1=(公式)。

在各级别内根据year 对教员进行排序,计算该序列的无序度()salary year ,Entropy rank ,再对各级别的无序度求和作为T2=(公式)目标函数:Min:()21arg T T salary et t ⨯+=∆λst. LowRate salary salary ⨯≤∆单一模型对于原则一、二有较好的体现,并可得到较好的结果。

若要符合原则三,仅使用单一模型是不够的,需要使用分级模型,此外若要顾及原则四,则需要使用分级非线性模型。

限制因素:工资增长总额上限,人员的动态调整(晋级,退休,聘用等),教员间工资增长间差异应保持在一定范围(一定的稳定性)内。

评价方案1.偏差平方和。

2.有序度指数。

论文2:摘要:作者考虑把总工资S分为由不同因素决定的三部分,列出基本关系式:S=W+A+L级别工资W:由级别(职称)与工龄决定。

级别越高,工龄越长,则级别工资越高。

能力奖金A:由能力和贡献决定。

能力越高,贡献越大,则能力奖金越高。

生活津贴L:由生活指数决定。

随着生活指数的增长,生活津贴也增长。

模型假设:1.经验的丰富由给定的工龄长短决定。

2.级别不同,相同的工龄的重要性不同。

但以前的级别工龄仅由表中数据无法判断,则以前的工龄同等看待,不再区分。

而今后的工龄应分别对待。

3.级别越高,应受的优待越多。

4.正常晋升,即各级别的工龄应大于一最小值,即各级别的最小工龄。

5.在过渡期,教师的晋升均为正常晋升,不存在破格提拔。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对4个等级分别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其工资曲线,发现拟合的曲线与题目要求的有很大的不符。

于是认为原工资体系在公平合理性方面过于脆弱,不能从此数据中得到足够的信息量,从另一方面着手,先根据题目的要求构造出合理的工资体系,在反过头来用数据检验该工资体系。

㈠级别工资w1. 原则四说明随着t 的增长,同级别的W i 的差异趋近于0,即存在W i 的上限k i 使()−−→−→∝t it f 常数k ii x 为级别i 的教师的W i 增长工资的上限,即在级别i 工作若干年增长值△W i −−→−→∝t i x a i 为级别i 的起点工资,且a 1=27000a 2=32000。

m i 为常数,控制增长幅度。

由于各级别工资若干年增长极限值x i 不同。

设各级别工资若干年增长极限值x i 之比分别为一常数c i ,即i ii c x x =+1(c i >1)对c i 的确定如下: Ⅰ对原工资数据按不同级别分别进行拟合。

Ⅱ求出级别i 的教师工资的标准差σi ,得到标准差之比。

Ⅲ原工资的标准差σi 之比反映了各级别工资若干年增长极限值x i 之比,设为正比关系,则 11ii i i i c x x c σσ++==c 为比例系数。

特殊情况(t 1<T 10,t 2<T 20,t 3<T 30,t 4<T 40):认为工龄不够的教师的级别工资W 为该级的起点工资a i ,其级别工龄补足为该级别的工龄最小值,即在t i <T i0时,令t i =T i0i t i a f i =)(。

㈡能力奖金A定义能力系数αj :教师j 原工资与他应得标准级别工资之差与标准级别工资之比。

00i i ji j W W S -=α,并且由于原工资系统存在不合理性,规定一个修正系数ωj ,表明原工资系统体现的能力水平的可信程度,即原能力奖金偏高还是偏低及偏差的大小。

ωj=1,表明教师j原工资准确的反映了其能力。

ωj<1,表明教师j原能力奖金偏高,即应降低其能力奖金。

ωj>1,表明教师j原能力奖金偏低,即应增高其能力奖金。

ωj的确定应用了概率的相关知识:因为无法从已知中获得,采取仿真模拟,随机产生一组数据,并根据以下原则;1.认为原工资系统在总体上反映出的能力水平应是比较合理的,只是反映个人水平时有偏高偏低,偏差由大有小。

且认为偏差很大的情况发生的几率很小,即认为绝大多数偏差集中在一定范围内。

2.设ωj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μ为1,ωj在1附近波动,标准差σ由偏差集中程度决定。

即满足ωj出现在一个置信区间内的概率不小于p。

变动p及置信区间的位置,可得到不同的标准差σ,从而产生不同组的ωj修正后的能力系数与其应得的标准级别工资之积即为标准能力奖金。

由此得到教师j的标准能力奖金A j0=W i0*αj*ωj=W i0*00i iji W WS*ωj㈢不考虑生活指数时的工资系统S不考虑生活指数影响时,在级别i,教师j的标准工资S ij0(t)=W i0(t)+A j0(t)在函数图上表示为教师j的级别工资函数向上或向下平移一段距离|A j0|,A j0>0时,向上平移,表明教师j的能力高,因而能力奖金高于一般水平(用0表示);A j0<0时,向下平移,表明教师j的能力低,因而能力奖金低于一般水平;A j0=0时,不平移,表明教师j 的能力一般,因而能力奖金为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