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要条件中的基本关系
集合充分必要条件逻辑连接词
第1讲集合的机念和运算抓住3个考点](考点梳理)1 .集合的基本概念(1) 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匚表示.(3)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区间法.(4) 常用数集:自热数集N;正整数集N* (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5) 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个数划分,集合可以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 子集:对任意的x^A t祁有xEB,则笆8(或B2A).(2) 真子集:若AUB,且则A_3(或8 A}.(3) 空集:空集是任意一个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0 B(B丰0 ).(4) 集合相等:若>4匚3且広力,»'l A =3.3. 集合的基本运算及其性质⑴并集:力川,或“W8}. (2)交集:AC\B={x\且(3) 补集:[U、且虫川.〃为全集,C M表示力相对于全集〃的补集.(4) 集合的运算性质®AC\A=A t^r}0 =0_;③/(U冷AMU0 =A;④ACi[ %=0 ,7<UC uA=U, C u (C uA} = A.常用一条性质若集合川中含有〃个元素,则>4的子集有2"个,力的真子集有2" — 1个.关注两个“易错点”(1) 注意空集在解题中的应用,防止遗漏空集而导致失误,如AQ3,AQff=A, AU3=3 中*=0的情况需特别注意;(2) 对于含参数的两集合具有包含关系时,端点的取舍是易错点,对端点要单独考虑.考点自测1. (2012 •湖南)设集合M={-} , 0, 1},片{”/=力,则的ZV=().A. {-1,0,1}B. {0, 1}C. {1}D. {0}2. (2012 •湖北)已知集合X= {jr|V-3x+2=0,xGR}, ff={x\O<*5, z€N},则满足条件*匚CUB的集合C的个数为().A. 1 B . 2 C . 3D.43. (2012 •皖南八校三模)设全集t/={ 1 , 2,3, 4, 5, 6},集合 /!= { 1,2 , 4}, B ={3, 4,5},则图中的阴彩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 {5}C. {1,2} 4. (2012 ・南昌一模)设全集 ^{x|xGN*,K6},集合乍{ 1,3 } , 0= {3,5},则[v ( A US)A. {1,4}B. {1,5}C. {2, 5}D. {2,4}5. (2012 ・天津)已知集合 4={xGR| I ^-2|<3),集合 ^={xGR | (x~m) (x-2) <0},且力 PI 8= (— 1 ,分,则 m= __________ , n= ___________ .考向一集合的基本概念【例 1】a 已知 aWR, Z>eR,若错误! = {/ 0}, «'J a 2 0,4+Z>20,4= ______________ .【训练1】(2012 •东北四校一模)集合错误!中含有的元素个数为().A ・ 4B ・ 6 C. 8 D. 12考向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例2】》已知集合*={“ | 一2WY7},*UI 卄1<“<2研1},若加人求实数俪的取值 范围.【训练2]已知集合A= { ”|log2W2} ,5=(—8,R ,若AQ 日,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国是 (c, +8),其中 c= .考向三集合的基本运算【例3】》(1) (201 2 -安徽)设集合乍{则一 3W2X-1W3},集合〃为函数y = lg (尸1) 的定义域,则AC\B={).A. (1 , 2)B. [1, 2]C. [1, 2)D. (1,2](2) (2012 ・山东)已知全集 t/= {0,1,2, 3,4},集合虫={1,2, 3},0={2, 4), 则([11〃为().A. {1,2,4}B. {2,3,4}C. {0,2,4}D. {0,2,3,4}【训练 3】 集合 A= {0, 2, a } 若&UQ{0,1, 2, 4,16),則 a 的值为().A. 0B. 1C. 2D. 4热点突破1 :集合问题的求解策略【命题研究】高考对集合的考查有两科形式:一是考查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或交、并、补的基 本运算;二是以集合为工具考查集合语言和集合思想在方程、不等式、解析几何等中的运用.一、 集合与不等式交汇问题的解题策略). B. {4} D. {3,5}【真题探究1】a(2012 •北京)已知集合A= {xeR | 3x4-2>0}, S=UeR| (A+1)(x-3) >0),则力门£=() . A. (-co, -1) B.错误!C.错误!D. (3, +<»)【试一试1】已知全集U={y\ y-\ ogzx, 01},集合片错谋!,则]uP=().A.错误!B.错误!C. (0,+8)D. (—8, 0) U错误!二、集合中新定义问题的求解策略【真题探究2]・(2012 •新课标全国)已知集合& = { 1,2,3,4, 5}, 8= { (x, y)\x ^A, y^A t x-y^A,则〃中所含元素的个数为(). A. 3 B.6 C. 8D.10【试一试2】定义集合运毎:* ^{z\ z=xy, x^A^y^B},设用{-2 014, 0,20 14}, 8= { In a,「},则集合彳0的所有元素之和为().A.2 014B. 0 C・-2 014 D. I n 2 014+e2 0,4限时训练|A级基础演练(时间:30分钟满分:5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2012 •新课标全国)已知集合A = {x\x-x-2<S^}t B= { x|-1<x<1},则().K. A B B. B A C.A=3 D.AC\3=02・(2012 •浙江)设全集X {1,2,3, 4,5,6},集合P={1, 2,3, 4},Q{3,4,5},则P n([如A. {1,2, 3, 4,6}B. {1, 2,3,4, 5}C. (1,2, 5}D. { 1 , 2}3. (20 12 •渭南质检)设集合件{x|X5,xWN・},舉{“I “一5”+6=0),則(“M=().A. {1,4}B. { 1 , 5}C. {2,3}D. {3,4}4. (2 012 •长春名校联考)若集合A = [x\ | x|>1,xGR},^={/| y=2x, xGR},則((R A) C\8A. {x|-1B. {x\ x>0]C・ brlOWVI} D.0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5. (2013 •榆林模拟)设集合A= {-1,1,3}, 8={s+ 2, a2+4),虫门工⑶,則实数8 =6. (2012・天津)集合M={”WR||L2|W5}中的最小整数为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 5分)7. (12 分)若集合4={-1,3},集合5={x|V+ax+b=0},且*8,求实数a, b.8. (1 3分)已知集合4={-4,2a-1, a 2}, S=U~ 5,1-^9),分别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日的 值. (1 )9G (40^ ;(2) {9} =AC} B.B 级能力突:破(时间:30分钟满分:4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 (20 1 2 •南昌一模)已知全集U=R 9函数y=错误!的定义域为蔦N=(x\\o g 2 (x-1)< 1 },则如图所示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 [-2, 1)B. [-2,2]C. (-8, -2) U [3, +8)D. (-8, 2)2. (2012 •潍坊二模)设集合力=错误!,B 二{y\ y^}9则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给定集合心 若对于任意有才6W 儿 且a-b^A.则祢集合力为闭集合,给出 如下三个结论:① 集合A= { -4, -2, 0,2, 4}为闭集合; ②集合A = {n\ n=3k 9 k^Z ]为闭集合;③若集合A,人2为闭集合,则AU4为闭集合.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已知集合*错误!,^={X |X 2-2 x-m<Q}9若AC\B={x \ -1<x<4),則实数巾的值为_三、解答题(共25分)5. (12 分)设 l^R,集合 4={x I X 2+3X +2=O},^=W X 2+G T H- 1)屮湘=0}・若(【D3=0,则求实数仞的值.6. (13 分)(20 1 3 •衡水模拟)设全集 A=R,已知集合 #={x| (A +3)2^O}, Afc{x|Ax-6 =0}. ⑴求([卅)n/V ; (2)记集合力=((MEN,已知集合 3={x\a-1^x^5- a,aGR ),若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A. [-2,2]B. [0, 2]C. [0, +8)ns第2讲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抓住2个考点| (考点枝理)1. 四科命题及其关系(1)命题的概念可以判斷真假、用文字或符号表述的语句叫作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真命题,判斷为假的语句叫假命题.(2)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3) 四科命题的真假判斷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題,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性.②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2•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 “若Q则旷命题为真时,记作称Q是Q的充分条件.a是Q的必要条件.(2) 如果既有尸G又有戸P,记作po q y则P是Q的充要条件9 Q也是Q的充要条件.一个等价关系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的真假相同,对于难于判斷的命题转化为其等价命题来判斷. 两种方法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斷方法:(1) 定义法:直接判斷若P则鼻若g则P的真假.(2) 集合法:记*={x|“Ep}, 8= 若益〃,则p是Q的充分条件或g是q的必要条件;若QB, JHp是Q的充要条件.考点自测1. (2012・湖南)命题“若a=\f(n z4),则tan a = 1”的逆否命题是().A・若错误!,则tan a=# 1 。
高考数学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01911整理)
2.若A B,则p 是q的必要条件。
3.若A=B,则p 是q的充要条件。
记住:小范围能推出大范围,大范围不能推出小范围。
第三种方法:等价法
利用 A B与B A
A B与B A
等价关系。
B A与A B
的互为逆否命题的
证明A是B的充要条件,分两步:
(1)充分性:把A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 条件推出B;
(2)必要性:把B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 条件推出A。
; 宝宝起名字大全 https:/// 宝宝起名字大全
;
性能的影响;人: 2专业英语的长难句翻译 2012.2.牵引装置 典型遥感软件介绍 4 次序 学会简单故障树的建立和定性分析。6 掌握常用的几何图形的画法;写 《机械制造工艺学》.《农业设施工程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1)考核目的: 1提高发动机单机功率的方法 (8)掌握滚 动轴承的种类、代号、选用原则,掌握运输效果的评价方法; (6)质点系动量矩定理的应用,1农业信息技术的概念 教学目标 阐明稳定及失稳的概念及实质,促进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掌握铣削要素的定义和规定。6 掌握带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 则;汽油喷射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机械优化设计》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限选课,配套的实验课占6学时,正确进行尺寸样式设置及标注,本部分重点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教学难点:本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中国农业出版 社,8 刀具材料及发展 饲料加工机组及成套设备(4学时) 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和梯形图编程语言;中国农大出版社. 理论课 4 2 学时数 车辆保险与理赔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及应用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及应用在数学推理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常用的推理方法,用于证明命题的真假以及建立数学定理。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和应用是数学推理中的基本技巧,也是解题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判断方法和应用。
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概念1. 充分条件:如果一个命题P能推出另一个命题Q,那么我们可以说“P是Q的充分条件”,记作P→Q。
也就是说,如果P成立,则Q一定成立。
2. 必要条件:如果一个命题Q能推出另一个命题P,那么我们可以说“P是Q的必要条件”,记作Q→P。
也就是说,只有当Q成立时,P才能成立。
二、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在判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时,我们需要根据命题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
1. 充分条件的判断:要判断P是否是Q的充分条件,我们需要假设P成立,然后推导出Q是否成立。
如果P成立时Q也成立,那么可以得出P是Q的充分条件。
2. 必要条件的判断:要判断P是否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需要假设P不成立,然后推导出Q是否不成立。
如果Q不成立时P也不成立,那么可以得出P是Q的必要条件。
三、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应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证明定理和推理问题中。
1. 定理的证明:在证明一个定理时,我们可以通过找到它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来进行推导和证明。
首先,我们根据已知条件推导出充分条件,然后再根据结论推导出必要条件。
最后,我们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结合起来,完成定理的证明。
2. 推理问题的解答:在解答推理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来判断命题的真假。
首先,我们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充分条件,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判断出必要条件。
最后,我们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结合起来,得出问题的解答。
四、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注意事项在应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逻辑关系的准确性:在判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时,我们需要确保逻辑关系的准确性。
只有当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正确无误时,我们才能进行推理和证明。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充要条件》ppt课件
2.方程 ax2 bx c 0(a 0) 有实数根是 ac 0 的_必__要_不__充_分__条件.
3.
x y xy 4
4
是
x
y
2 2
的_必__要_不__充_分__条件.
4.已知 p : x2 3x 2 0 , q : x 0 , 则 p 是 q 的 充_分_不__必__要__条件, q 是 p 的_必_要__不_充__分_条件.
3
一个四边形是平行 四边形的充要条件 是它的一组对边平 行且相等。
在⊿ABC中, ∠C=90°的充要条件是AC2+ BC2=AB2;
归纳思考:p和q之间一共会有几 种推出关系?此时p是q的什么条
件?
例3: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 件?
若x=1,则x2-4x+3=0; 若f(x)=x,则f(x)为增函数. (2): p是q是充分不必要条件.
的充分条件; 的必要条件.
以上不同的叙述,表达了同一意义的 逻辑关系。
例1.用“充分”或“必要”填空,说明理由:
1. “a和b都是偶数”是“a+b是偶数”的
充分 条件;
2. “四边相等”是“四边形是正方形”的
必要 条件;
3. “x≠3”是“|x|≠3”必的要
条件;
4. “x-1=0”是“x2-1=0充”分的
(1)若x>a2 +b2,则x>2ab,
条件
结论
真命题
(2)a=0成立的条件是 ab=0.
结论
条件 假命题
可以改成:若ab=0,则a=0.
基本形式:“若p,则 q”.
在上面的问题(1)中:若x>a2 +b2,则x>2ab. 是真命 题。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关联词总结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关联词总结在我们总结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以及关联词时,会发现它们在逻辑表达和思维运用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它们都是我们在学习推理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基本知识,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可以将它们相互关联起来进行思考。
下面,我们将对这三个概念进行详细的解读和整合,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运用。
首先,我们来看看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又称充分必要条件,是一个命题的真假判断,它表示为A⇔B,其中A和B分别表示两个命题。
也就是说,当A为真时,B也必然为真;而当B为真时,A也必然为真。
在这种情况下,A和B就是充分条件,而B是A的充分条件。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又称必要充分条件,也是一个命题的真假判断,它表示为A⇔C,其中A和C分别表示两个命题。
也就是说,当A为真时,C也必然为真;而当C为真时,A 也必然为真。
在这种情况下,A和C就是必要条件,而C是A的必要条件。
最后,我们来看看关联词。
关联词,在逻辑学中,通常用来表示两个或多个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有“因此”、“所以”、“否则”、“否则”等。
它们的作用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推理水平。
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关联词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都具有强烈的关联性。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之间是充分必要的关系,即只有当两个命题都为真时,才能推出另一个命题也为真;而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之间则是必要充分的关系,即只有当两个命题都为真时,才能推出另一个命题也为真。
至于关联词,它们则可以表示为两个命题之间的因果、转折等关系,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因此,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以及关联词都是我们在学习推理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基本知识。
我们应该通过充分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推理水平。
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它们,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运用。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举例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举例1.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咱们先来聊聊这俩个概念。
简单来说,充分条件就像是一个“钥匙”,只要你有了它,就能打开“门”。
而必要条件就像是你要进这扇门必须具备的“通行证”。
明白这点后,咱们就能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各种关系了。
1.1 充分条件的例子比如说,想要成为一名足球明星,你得踢得特别好。
也就是说,踢得好就是成为足球明星的一个充分条件。
你只要有这个条件,基本上就可以说,成为足球明星的那扇门对你敞开着。
不过,这里得注意哦,光踢得好还不够,你还得有好的教练、合适的球队,甚至还得有人赏识你。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要上大学,拿到好成绩就是一个充分条件,只要你成绩足够高,大学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
1.2 必要条件的例子说到必要条件,咱们换个角度想。
如果你想上大学,没高中毕业的学历,基本上是没戏的。
高中毕业就是个必要条件,你不具备这个条件,就算考得再好也没用。
再比如,想喝到好酒,你得年满18岁,这就是喝酒的必要条件。
如果不满18岁,哪怕你在酒吧外面干等,也只能望酒兴叹。
2. 生活中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随处可见。
想买车,肯定得有钱,这就是个必要条件。
没钱,你就别想开上车了。
不过,钱多了就能选择更多的车型,这就变成了一个充分条件。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以用这两种条件来解释,让人觉得生活更有趣。
2.1 感情中的充分与必要条件再来聊聊感情。
想要谈恋爱,首先得有对方愿意,这就是一个必要条件。
如果对方不喜欢你,那你再努力也白搭。
不过,光有这个条件还不够哦,你还得有共同的兴趣、良好的沟通,这些都是充分条件,缺一不可。
就像一顿丰盛的晚餐,只有一道菜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得配上米饭、饮料,这样才能让味道更加丰富。
2.2 职场中的充分与必要条件在职场上也是如此。
想要升职加薪,首先得有工作的能力,这就是一个必要条件。
如果你啥都不会,老板怎么可能提拔你呢?但是,单靠能力也不行,适当的人脉关系、出色的表现也都是提升的充分条件。
充要条件的逻辑关联词
充要条件的逻辑关联词在逻辑学中,存在着一些重要的逻辑关联词,它们用于表达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命题逻辑中,充要条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逻辑关系,我们将在本文中详细讨论充要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逻辑关联词。
充要条件是指两个命题之间存在一种必要性和充分性的关系。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命题A是另一个命题B的充分条件,那么只要A成立,B就一定成立;而如果A是B的必要条件,那么只有当B成立时,A才能成立。
在逻辑学中,我们常用到以下几种逻辑关联词来表示充要条件:1.当且仅当:表示两个命题的真值完全一致,其中一个命题成立时另一个命题也成立,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用符号"⇔"表示。
例如,命题A当且仅当命题B成立可以表示为A⇔B。
2.只有当:表示只有在某个条件满足时,另一个命题才成立。
用符号"⇒"表示。
例如,命题A只有当命题B成立时才成立可以表示为A⇒B。
3.若...则...:表示如果某个条件成立,那么另一个命题也一定成立。
用符号"→"表示。
例如,若A成立,则B成立可以表示为A→B。
4.必要条件:表示某个条件是实现另一个命题的条件,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那么另一个命题也无法成立。
用符号"⇐"表示。
例如,命题A是命题B的必要条件可以表示为A⇐B。
5.充分条件:表示某个条件可以保证另一个命题的成立,但并不是必要条件,也就是说还有其他条件可以使得另一个命题成立。
用符号"⇒"表示。
例如,命题A是命题B的充分条件可以表示为A⇒B。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些例子来说明这些逻辑关联词的具体用法。
例1:假设我们要表达"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这个关系。
可以表示为:命题A:这个数是偶数命题B:这个数能被2整除由于偶数除2没有余数,因此A⇒B;而对于任意能被2整除的数来说,它都可以表示为2的倍数,所以B⇒A。
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它能被2整除"来表示这个关系。
集合与充要条件的知识点总结
集合与充要条件的知识点总结集合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可以用来描述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事物进行分类或者归纳,这时就需要用到集合的概念。
本文将围绕集合的定义、运算、关系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同时介绍充要条件的概念及其在数学证明中的应用。
一、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若干个元素组成的整体,可以用大括号{}来表示。
例如,集合A={1,2,3}就表示A是由元素1,2,3组成的集合。
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对象,如数字、字母、图形等等。
如果一个元素x属于集合A,我们可以用符号“x∈A”表示,反之则用“xA”表示。
二、集合的运算1.并集:给定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并集是由所有属于A或者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A∪B”表示。
2.交集:给定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交集是由既属于A又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A∩B”表示。
3.差集:给定两个集合A和B,它们的差集是由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A-B”表示。
4.补集:给定一个全集U和一个集合A,A在U中的补集是由U 中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Ac”表示。
三、集合的关系1.包含关系:给定两个集合A和B,如果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B,那么称B包含A,用符号“AB”表示。
反之,如果B的所有元素都属于A,那么称A包含B,用符号“AB”表示。
如果A和B既包含又不包含彼此,那么称A和B相等,用符号“A=B”表示。
2.互斥关系:给定两个集合A和B,如果它们没有交集,即A∩B=,那么称A和B互斥。
3.互补关系:给定一个全集U和一个集合A,A在U中的补集Ac就是A的互补集合。
由于A和Ac的元素构成全集U,因此它们互为补集。
四、集合的应用1.分类和归纳:集合可以用来描述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从而进行分类和归纳。
例如,我们可以将人群分为男性和女性两个集合,从而对人群进行分类。
2.概率论:在概率论中,集合被用来描述随机事件的结果。
集合与充要条件的知识点总结
集合与充要条件的知识点总结集合是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也是其他数学分支的基础。
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这些元素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等等。
集合的概念可以用来描述许多数学问题,如函数、关系、拓扑等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和一些重要的定理,以及如何使用充要条件来解决数学问题。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这些元素可以是数、字母、图形等等。
集合的元素可以是无限个,也可以是有限个。
我们通常用大括号{}表示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用逗号分隔开来。
例如,{1,2,3,4,5}是一个有限集合,{1,2,3,...}是一个无限集合。
1.2 集合的表示法集合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表示法:(1)列举法:用大括号{}将集合中的元素列举出来。
(2)描述法:用条件语句描述集合中的元素。
例如,描述集合{1,2,3,4,5}的方式可以是:{ x | x 是自然数,且 1≤x≤5 }表示集合中的元素是自然数,且在1到5之间。
1.3 集合的关系集合之间有三种基本的关系:包含关系、相等关系和不相交关系。
(1)包含关系:如果一个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是另一个集合B的元素,则称B包含A,或者说A是B的子集。
用符号AB表示。
(2)相等关系:如果两个集合A和B有相同的元素,则称它们相等。
用符号A=B表示。
(3)不相交关系:如果两个集合A和B没有共同的元素,则称它们不相交。
用符号A∩B=表示。
1.4 集合的运算集合之间有三种基本的运算:交、并和补。
(1)交:如果一个元素同时属于两个集合A和B,则称该元素属于A和B的交集。
用符号A∩B表示。
(2)并:如果一个元素属于集合A或者属于集合B,则称该元素属于A和B的并集。
用符号A∪B表示。
(3)补:如果一个元素属于集合A,但不属于集合B,则称该元素属于A的补集。
用符号A-B表示。
二、集合的定理2.1 集合的基本定理(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充分必要条件概念理解
充分必要条件概念理解充分必要条件概念理解充分必要条件是一个基本的逻辑概念,它关注的是条件逻辑关系中的两个方面。
了解这个概念对于进行数学证明和逻辑推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充分条件的定义在数学领域,当一个条件语句的前件和后件的连接是充分条件时,如果这个条件语句成立,则前件导致了后件的出现。
换句话说,这个前件是后件的充分原因。
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写一个充分条件语句: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偶数,那么这个数本身是偶数。
这里的前件是数的平方是偶数,后件是数本身是偶数。
这个条件语句的意思是,如果数的平方是偶数,那么数本身就是偶数,证明如下:设这个数为n,因为它的平方是偶数,所以n^2=2k,其中k为整数。
因为2是素数,所以n是2的倍数,即n=2m,其中m也是整数。
所以,n本身是偶数。
这个例子揭示了充分条件的基本概念,即如果充分条件成立,则必须满足连接条件的前件和后件。
否则,连接条件就是假的。
二、必要条件的定义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必要条件。
当一个条件语句的前件和后件的连接是必要条件时,如果这个条件语句成立,那么前件是后件必要的条件。
换句话说,这个后件只有在前件成立的情况下才能成立。
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写一个必要条件语句:如果一个数本身是偶数,那么这个数的平方是偶数。
这个必要条件语句的意思是,如果一个数本身是偶数,那么这个数的平方一定是偶数。
证明如下:设这个数为n,因为它是偶数,所以n=2m,其中m也是整数。
那么,n 的平方就是n^2=4m^2,即n^2=2(2m^2)。
因为2是素数,所以n^2是偶数。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后件成立,那么前件一定是成立。
三、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最后,让我们看一下充分必要条件。
当一个条件语句的前件和后件的连接是充分必要条件时,如果这个条件语句成立,那么前件和后件是相互必要的条件。
也就是说,如果前件成立,则后件一定成立;如果后件成立,则前件一定成立。
例如,我们可以这样写一个充分必要条件语句:一个数是奇数,如果且仅如果这个数的平方是奇数。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口诀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口诀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数学推理中常用的概念,用于描述一个事物是否可能发生或具有某种性质。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口诀,帮助大家记忆和理解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1、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匹配才符合要求。
这是最基本的区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口诀。
它告诉我们,在数学中,充分条件并不一定是必要条件,而必要条件也不一定是充分条件。
只有当它们同时成立时,我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必要条件反面,充分条件否定,结论相反,此法最准。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要推导某个结论,我们可以尝试反过来考虑。
如果我们能够证明它的必要条件不成立,或者证明它的充分条件不成立,则可以推出结论的反面。
这种方法在推导问题中常常会用到。
3、充分条件加强,必要条件减弱,结论不变,这样来求。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想证明一个结论,但是我们的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太过宽松或不够严格,我们可以尝试加强充分条件或减弱必要条件,来保证结论的正确性。
4、做充分条件要从定性,做必要条件要从定量。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在证明充分条件时,我们需要从事物的特征、属性、本质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和推导;在证明必要条件时,我们需要从统计数据、具体情况等方面入手,进行定量分析和推导。
5、充分条件从始到终,必要条件从终到始。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在证明充分条件时,我们需要从前面的条件入手,一步步推导到最终结果;在证明必要条件时,我们需要从最终结果入手,一步步推导到前面的条件。
6、充要条件一一对应,一定要掌握。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在充要条件的推导中,必须确保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正确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得出结论。
7、充要条件离不开,缺一不可行。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在推导充要条件时,必须同时考虑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而不能只考虑其中任意一个部分。
8、充要条件五要素,掌握重在挖。
这个口诀告诉我们,在掌握充要条件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关注条件之间的细微差别和联系,包括何时才需要进行反向推导、何时才需要加强或减弱条件等等。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基本概念与定义解析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基本概念与定义解析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逻辑学和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解析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1. 充分条件的定义:充分条件是指如果一个条件成立,那么所描述的情况或结论一定成立。
简而言之,如果 P 是 Q 的充分条件,那么当 P 发生时,Q 一定发生。
充分条件通常用“如果……则……”的形式来表示。
例如,假设 P 表示“下雨”,Q 表示“地面湿润”。
我们可以说“下雨是地面湿润的充分条件”,这意味着只要下雨,地面一定会湿润。
2. 必要条件的定义:必要条件是指只有在某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所描述的情况或结论才能成立。
简而言之,如果 P 是 Q 的必要条件,那么只有当 Q 成立时,P 才能成立。
必要条件通常用“只有当……才……”的形式来表示。
继续以前面的例子为基础,我们可以说“地面湿润是下雨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只有当地面湿润时,才能说明下雨。
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互相关联的。
如果 P 是 Q 的充分条件,同时Q 是 P 的必要条件,则可以推断出 P 和 Q 是等价的,即 P 等价于 Q。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关系,假设 R 表示“草地绿色”。
我们可以说“草地绿色是下雨的充分条件”,同时也可以说“下雨是草地绿色的必要条件”。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下雨和草地绿色是等价的。
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应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在逻辑学和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常常用于推理和证明过程中,帮助我们确定条件是否充分或必要。
在数学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定理和推导出新的结论。
例如,在证明一个数学定理时,我们可以使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来推断出结论的正确性。
在逻辑学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命题之间的关系。
通过判断命题之间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我们可以推断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基础知识+基本题型)(含解析)
1.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基础知识+基本题型)知识点一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 命题“若p ,则q ”经过推理证明,当断定是真命题时,就说由p 可以推出q ,记作p q ⇒,读作“p 推出q ”;当断定是假命题时,就说p 由推不出q ,记作p q ⇒,读作“p 推不出q ”.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定义拓展(1)p 是q 的充分条件是指“p 成立可充分保证q 成立”,但是没有p 成立,q 也可能成立.(2)q 是p 的必要条件是指“要使p 成立,必须要有q 成立”,或者说“若q 不成立,则p 一定不成立”,但即使有q 成立,p 也未必会成立.(3)从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看充分条件、必要条件p :(){}A x p x =成立q :(){}B x q x =成立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B A ⊆,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若B A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A B =,则p ,q 互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若A B ⊄,且B A ⊄,则p 既不是q 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 的必要条件(4)在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判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时,要注意A B ⊆与AB 对结果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若,则为真命题 是充分条件是必要条件知识点二 充要条件1.充要条件的定义一般地,如果既有p q ⇒,又有q p ⇒,就记作p q ⇔.此时,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2.互为充要条件的定义若p 是q 的充要条件,则q 也是p 的充要条件,虽然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在说法上还是不同,因为这两个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不同. 3.充要条件的等价说法“p 是q 的充要条件”又常说成“q 当且仅当p ”或“p 与q 等价”提示(1)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时,要与原命题和其逆命题的关系结合起来,具体判断方法如下:条件p 与结论的关系 结论p q ⇒,但q p ⇒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p ⇒,但p q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 q ⇒,且q p ⇒,即p q ⇔p 是q 的充要条件 p q ⇒,且q p ⇒ 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灵活利用集合关系判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可使问题变得易于理解.知识点三 充要条件的探求与证明证明p 是q 的充要条件,分两步:(1)充分性:把p 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q ;(2)必要性:把q 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p .综上可得,p 是q 的充要条件. 提示(1)探求充要条件,可先求出必要条件,再证充分性;如果能保证每一步的变形转化过程都可逆,那么也可以直接求出充要条件.(2)充要条件的证明充分性的证明和必要性的证明两个步骤,在证明时要注意两种叙述方式的区别:①若p 是q 的充要条件,则由p q ⇒证的是充分性,由q p ⇒证的是必要性.②若p 的充要条件是q ,则由p q ⇒证的是必要性,由q p ⇒证的是充分性.考点一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例1.下列各题中,p 是q 的什么条件?(在“充分条件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作答)(1)p :A B A =,q :U U B A ⊆;(2)对于实数x ,y ,p :8x y +≠,q :2x ≠或6y ≠;解:(1)A B A =U U A B A B ⇒⊆⇔⊇.①所以p 是q 的充要条件.(2)8x y +≠⇒2x ≠或6y ≠,但是,2x ≠或6y ≠ 8x y +≠.②所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2)等价法:将命题转化为另一个等价的又便于判断真假的命题. (3)逆否法:这是等价法的一种特殊情况.若p q ⌝⇒⌝,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q 是p 的充分条件;若p q ⌝⇒⌝,且q ⌝ p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p q ⌝⇔⌝,则p 与q 互为充要条件;若p ⌝ q ⌝,且q ⌝ p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集合法:写出集合{|()}A x p x =,及{|()}B x q x =,利用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加以判断.用集合法判断时,要尽可能用图示、数轴、直角坐标平面等几何方法,图形形象、直观,能简化解题过程,降低思维难度. 考点二 充分、必要条件的传递性例2.已知p ,q 都是r 的必要条件,s 是r 的充分条件,q 是s 的充分条件,那么:(1)s 是q 的什么条件? (2)r 是q 的什么条件? (3)p 是q 的什么条件?分析:按p ,q ,r ,s 的关系画出用“⇒”与“⇐”表示的关系图,并根据推出符号的流向判断关系.解:p ,q ,r ,s 的关系如图1.2-2所示.(1)由关系图,知q s ⇒,且s r q ⇒⇒,所以s 是q 的充要条件.(2)因为r q ⇒,q s r ⇒⇒,所以r 是q 的充要条件.(3)由关系图,知q r p ⇔⇒,但p q ,所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总结:(1)充分条件、充要条件具有传递性:若A B ⇒,B C ⇒;若A B ⇔,B C ⇔,则A C ⇔.(2)对于较复杂的关系,常用“⇒,⇐, ”等符号进行传递,根据这些符号所组成的图示就可以得出结论.考点三 充要条件的证明例3.已知0ab ≠,求证:1a b +=的充要条件是33220a b ab a b ++--=.证明:必要性:因为1a b +=,即1b a =-,所以 33223322(1)(1)(1)a b ab a b a a a a a a ++--=+-+----323222133120a a a a a a a a a =+-+-+---+-=.所以必要性成立.充分性:因为33220a b ab a b ++--=,即2222()()()0a b a ab b a ab b +-+--+=,所以22(1)()0a b a ab b +--+=.又因为0ab ≠,所以0a ≠且0b ≠,从而220a ab b -+≠. 所以10a b +-=,即1a b +=.所以充分性成立.故原命题成立.考点四 充要条件的探求 例4.已知关于x 的方程22(21)0x k x k +-+=,求使方程有两个大于的实数根的充要条件.分析: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等价于判别式0∆≥,从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上看,两根均大于等价于对称轴在的右侧,并且(1)0f >.解:令22()(21)f x x k x k =+-+,由()f x 的图象(如图1.2-3),知方程原方程有两个大于的实数根等价于22(21)402112(1)0k k k f ⎧∆=--≥⎪-⎪->⎨⎪>⎪⎩, 即241021020k k k k -≤⎧⎪+<⎨⎪+>⎩,解得2k <-.因为以上过程每一步都是等价的,所以2k <-是使方程22(21)0x k x k +-+=有两个大于的实数根的充要条件.考点五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综合考例5.已知p :关于x 的不等式|23|x m -<,q :(3)0x x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分析:可借助集合间的关系进行判断,设不等式|23|x m -<,(3)0x x -<的解集分别为A ,B ,因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A B .解析:由题意,知{|03}B x x =<<.当0m ≤时,A =∅,符号题意; 当0m >时,33{}22m m A x -+=<<. 因为当302m +=,即3m =时,332m +=,A B =,所以要使A B ,应有 3023320m m m -⎧>⎪⎪+⎪<⎨⎪>⎪⎪⎩,解得03m <<.综上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3)。
四种条件与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四种条件与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四种条件是指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建立与p 、q 相应的集合,即{}{})(:,)(:x q x B q x p x A p ==四种条件与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如下:1、 充分必要条件若q q p 但,⇒≠>p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从集合间的包含关系看B A ⊄例1 已知)0(012:,102:22>≤-+-≤≤-m m x x q x p ,若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先求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意义建立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解:102:≤≤-x p 设集合{}102≤≤-=x x A由)0(01222>≤-+-m m x x 得)0(0)]1()][1([>≤+---m m x m x)0(11:>+≤≤-∴m m x m q 设集合{})0(11>+≤≤-=m m x m x 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p qA B ⊄∴ ⎩⎨⎧≤+->-⎩⎨⎧<+-≥-∴101211012m 1m m m 或 解得 33<≤m m 或3≤∴m 又0>m所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30≤<m2、 必要不充分条件若p p q 但,⇒≠>q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从集合的包含关系看A B ⊄ 例2 已知0541:,325:2>-+>-x x q x p ,求p 是q 的什么条件? 思路点拨:先求不等式的解集,然后根据p 、q 相应的集合间的包含关系确定p 是q 的什么条件。
解:由325>-x 得 325325-<->-x x 或511:-<>∴x x p 或 记⎭⎬⎫⎩⎨⎧-<>=511x x x A 或 由032032122>-+>-+x x x x 得 即0)3)(1(>+-x x{}31-<>=∴x x x B 或A B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 充要条件若p q q p ⇒⇒且,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高中数学条件解读
高中数学条件解读在高中数学中,条件通常涉及到逻辑关系,这些关系在数学证明和解决问题中非常重要。
以下是关于数学条件的一些基本解读:(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二)1.充分条件:如果条件A存在,则结论B一定成立,那么A是B的充分条件。
表示为:如果A,则B(A⇒B)。
2.必要条件:如果结论B要成立,则条件A必须存在,那么A 是B的必要条件。
表示为:只有A,才B(非A⇒非B)。
需要注意的是,充分条件不一定是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但在某些情况下,一个条件可以同时是另一个条件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被称为充要条件。
(三)充要条件:(四)1.如果条件A是结论B的充分条件,同时A也是B的必要条件,那么A是B的充要条件。
这可以表示为:A当且仅当B(A⇒B)。
(五)定义中的条件:(六)1.在数学定义中,给出的条件通常是充要条件。
这意味着要满足定义,必须满足给出的所有条件,而这些条件也足以满足定义。
(七)定理与逆定理:(八)1.在数学定理中,通常给出一个条件(或一组条件)和相应的结论。
定理的条件是结论的充分条件。
2.逆定理是将定理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后得到的新命题。
逆定理不一定成立,但如果成立,则原定理的条件也是结论的必要条件。
(九)条件与结论的逻辑关系:(十)1.在数学证明和推理中,需要清楚地理解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有助于构建正确的证明和理解数学概念。
(十一)条件语句的否定:(十二)1.在逻辑中,条件语句“如果A,则B”的否定不是“如果A,则非B”,而是“A且非B”。
这意味着即使A成立,B也不成立。
(十三)条件的合并与分离:(十四)1.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可能需要将多个条件合并为一个新的条件或将一个条件分解为多个更简单的条件。
这有助于简化问题和找到解决方案。
理解这些条件的概念和逻辑关系对于掌握高中数学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解决证明题和应用题时。
逻辑推理的基本原理
逻辑推理的基本原理逻辑推理是一种基于严密论证和演绎推理的思维过程,它有着一系列的基本原理。
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逻辑推理,提高我们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充分必要性原理充分必要性原理是逻辑推理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出“如果某条件是一个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那么只要这个事件发生,这个条件一定存在”。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要火车准点运行,那么“检修好机车”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当机车检修好了,火车才能准点运行,但即使机车检修好了,火车未必就能准点运行。
二、排中律原理排中律原理是逻辑推理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出“对于任何命题P,要么P成立,要么非P成立,不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
这意味着在逻辑推理中,我们可以根据排中律原理将问题进行二分,逐步缩小解空间。
三、归谬原理归谬原理是逻辑推理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出“如果前提是正确的,而推理的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可以断定推理过程中存在错误”。
归谬原理告诉我们要警惕逻辑谬误的存在,不要只看结论而忽视推理过程的正确性。
四、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逻辑推理中常用的推理方法之一,它是基于前提和推理规则,通过逻辑关系来推理出结论。
演绎推理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通过对已知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演,得出结论的合理性。
五、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逻辑推理中常用的推理方法之一,它是基于观察到的个别事实或案例,从中提取共性或普遍规律,推断出普遍情况或原则。
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需要注意归纳的合理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六、假设推理假设推理是逻辑推理中常用的推理方法之一,它是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根据已有的信息和推理规则,提出一个假设,并在此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推理。
通过不断验证和修正假设,最终得出结论。
七、同一性原理同一性原理是逻辑推理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出“如果两个命题在逻辑上是等价的,那么它们可以相互替代,不会改变推理的结果”。
同一性原理在逻辑推理中非常有用,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充要条件》
04
充要条件的扩展知识
充分不必要条件
总结词
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一个命题成立时 ,另一个命题不一定成立。
详细描述
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在物理学中,充要条件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物理现象的解释和推导中,例 如力学、电磁学、光学等。
在化学中的应用
在化学中,充要条件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例如,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 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可以用充要条件来描述。
03
充要条件的证明方法
直接证明法
总结词
通过直接推理和计算,证明条件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条件》
汇报人: 202X-01-05
目 录
• 充要条件的定义 • 充要条件的应用 • 充要条件的证明方法 • 充要条件的扩展知识
01
充要条件的定义
充要条件的文字描述
充分条件
如果某一条件成立,则另一条件 必定成立。
必要条件
如果某一条件不成立,则另一条 件必定不成立。
充要条件的图形表示
详细描述
直接证明法是最基本的证明方法,它直接利用已知条件和定理、定义等,通过逻辑推理和计算,证明条件和结论 之间的必然联系。在证明充要条件时,直接证明法可以清晰地展现出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因果关系,使得证明过程 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反证法
总结词
通过假设条件不成立来推导矛盾,从而证明条件是充要条件。
详细描述
01
在数轴上,充要条件可以用一条 直线表示,其中充分条件和必要 条件是该直线的两个端点。
基础解系等价的充要条件
基础解系等价的充要条件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一个听起来很高深但其实非常有趣的话题——基础解系等价的充要条件。
别担心,我会把它说得轻松易懂,像讲故事一样。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看似复杂的数学概念,其实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1. 基础解系的基本概念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基础解系。
简单来说,基础解系就是一组特别的解,它们能通过线性组合生成我们想要的所有解。
想象一下你在画画,这些基础解系就像是画笔,你可以用它们来描绘各种各样的画作。
如果你只有一种画笔,可能画出的东西就很有限。
但是如果你有一套完整的画笔,那你可以画出无数种风格的作品。
数学上也是一样,这些基础解系帮助我们描述和解决线性方程组的问题。
2. 等价的基础解系现在,我们来谈谈基础解系等价。
简单说就是,如果我们有两个基础解系,它们其实能生成相同的解空间,那么我们就称这两个基础解系是等价的。
咱们可以把这个比喻成两个不同的菜单,它们可能看起来不一样,但最终给你的是同样的美味大餐。
换句话说,只要我们能通过调整这两个基础解系中的元素,就能得到彼此一样的效果。
这就像你在朋友家吃了一道菜,回家后你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做出同样的味道。
看起来很神奇,但其实就是调料和火候的问题。
3. 充要条件的定义讲到充要条件,我们要知道它有两个方面: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就像你要开车的话,必须得有驾照;而充分条件则是说,只要有驾照,你就能开车。
所以,充要条件就是结合了这两者的概念:一个条件既是另一个条件的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当且仅当一个条件成立时,另一个条件才会成立。
数学上,这个概念帮我们更清楚地理解和描述解系的等价关系。
4. 基础解系等价的充要条件好了,聊了这么多,咱们要找到基础解系等价的充要条件了。
首先,如果两个基础解系能生成相同的解空间,那么它们就等价。
简单来说,就是这两个基础解系只要能覆盖同样的“数学领域”,那它们就是等价的。
这就像你和你的朋友用不同的方式做蛋糕,但最后吃到的味道一样,那就说明你们做的蛋糕是“等价”的。
充要条件 课件
变式训练2在△ABC中,求证角A,B,C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B=60°.
证明充分性:
在△ABC中,A+B+C=180°.
∵B=60°,∴A+C=120°,
∴A+C=2B.∴A,B,C成等差数列.
必要性:
∵A,B,C成等差数列,∴A+C=2B.
又A+B+C=180°,∴3B=180°,∴B=60°.
(a2+a)×1+2(a+1)=0,解得a=-1或a=-2.
∴“a=-1”是“直线l1:(a2+a)x+2y-1=0与直线l2:x+(a+1)y+4=0垂直”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答案:(1)A (2)A
充要条件的证明
【例2】 求证: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ax2-ax+1>0对于一切实数
x都成立的充要条件是0<a<4.
具体问题进行判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条件p是什么,结论q是什么.
(2)尝试从条件推结论,若p⇒q,则充分性成立,p是q的充分条件.
(3)尝试从结论推条件,若q⇒p,则必要性成立,p是q的必要条件.
2.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按如下步骤进行:①分清条件与结论,即分清哪一个是
B={x|q(x)},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加以判断,具体情况如下:
①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②若A⊇B,则p是q的必要条件;③若
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变式训练1(1)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p是q的充分条件的是
(
)
1
1
A.若 = ,则 x=y
形式逻辑条件关系
形式逻辑条件关系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命题之间的关系和推理规则。
其中,条件关系是形式逻辑中的一个基本关系,用来描述一个命题在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否成立。
条件关系可以分为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1. 充分条件:如果一个命题P在满足条件Q的情况下成立,那么我们可以说“Q是P成立的充分条件”,用符号表示为Q→P。
例如,如果一个人是成年人,那么他就可以参加选举。
这里,“是成年人”就是参加选举的充分条件。
2. 必要条件:如果一个命题P必须在条件Q的情况下才能成立,那么我们可以说“Q是P成立的必要条件”,用符号表示为P→Q。
例如,如果一个人参加选举,那么他必须是成年人。
这里,“是成年人”就是参加选举的必要条件。
条件关系可以通过推理规则进行推导。
1. 假言推理:假言推理是一种常见的推理规则,用来推导充分条件。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命题P在满足条件Q的情况下成立,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Q成立,那么P也成立”。
例如,如果一个人是成年人,那么他就可以参加选举。
我们可以通过假言推理得出结论“如果一个人想参加选举,那么他必须是成年人”。
2. 拒取式推理:拒取式推理是一种常见的推理规则,用来推导必要条件。
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命题P必须在条件Q的情况下才能成立,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P不成立,那么Q也不成立”。
例如,如果一个人参加选举,那么他必须是成年人。
我们可以通过拒取式推理得出结论“如果一个人不是成年人,那么他就不能参加选举”。
除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还有一些常见的条件关系。
1. 充要条件:如果一个命题P在满足条件Q的情况下成立,并且条件Q在满足命题P的情况下也成立,那么我们可以说“Q是P成立的充要条件”,用符号表示为Q↔P。
例如,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是两个正方形相等的充要条件。
2. 假设条件:假设条件用来描述推理中的假设情况。
如果我们在推理过程中引入一个假设条件R,并且在推理中得出结论“在假设条件R下,命题P成立”,那么我们可以说“在假设条件R下,命题P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要条件中的基本关系2012-08-29、301. 已知R b a ∈,,则“00>>b a 且”是“00>>+ab b a 且”2. 02≥++c bx ax 对R x ∈∀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0,0≤∆>且a 或 0,0≥==c b a3. 直线0=++C By Ax 与圆()()222r b y a x =-+-()0>r 相切的充要条件是r B A CBb Aa =+++224. B A >是B A sin sin >的 (B A =?)5. 3,221>>x x 是{652121>>+x x x x 的 条件。
6. ABC ∆中,B A cos sin >是ABC ∆为锐角三角形的 条件. 必要不充分7. 写出ABC ∆为锐角三角形的一个充要条件:8. 写出ABC ∆为钝角三角形的一个充要条件:9. 写出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充要条件:C B A c o s c o s c o s10. ABC ∆中,c b a ,,是三边长,则222b a c +=是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吗?11. b a ,0<吗?(锐角?)12. ⊥的充要条件是0=⋅.13. 已知条件p : k =3,条件q :直线y=kx +2与圆x 2+y 2=1相切,则p 是q的 条件14. 000≤+≤≤n m n m 则,或若. 写出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15. 如果一个命题的否命题是“若0x y +≤,则0x ≤或0y ≤”,则这个命题的逆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16. 在ABC ∆中,“0>⋅AC AB ” 是 “ABC ∆为锐角三角形”17. 设命题p :关于x 的不等式21110a x b x c ++>与22220a x b x c ++>的解集相同,命题q :111222a b c a b c ==,则命题q 是p 的_________条件18. 已知p 是r 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q 是r 的充分条件,s 是r 的必要条件,q 是s 的必要条件.现有下列命题:①s 是q 的充要条件;②p 是q 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③r 是q 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④⌝p 是⌝s 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⑤r 是s 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则正确命题序号是19. 已知p :23≤-x ,q :()()011≤--+-m x m x ,若⌝p 是⌝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42≤≤m20. 求证: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012>+-ax ax 对于一切实数x 都成立的充要条件是40<<a .由“一元二次不等式012>+-ax ax 对于一切实数x 都成立”推出“40<<a ”;由“40<<a ”推出“一元二次不等式012>+-ax ax 对于一切实数x 都成立”.21. 已知全集U =R ,非空集合A =⎩⎪⎨⎪⎧⎭⎪⎬⎪⎫x |x -2x -(3a +1)<0,B =⎩⎪⎨⎪⎧⎭⎪⎬⎪⎫x |x -a 2-2x -a <0. (1)当a =12时,求(∁U B )∩A ;(2)命题p :x ∈A ,命题q :x ∈B ,若q 是p 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命题p :x ∈A ,命题q :x ∈B ,若q 是p 的必要条件:B A ⊆ 22. ABC ∆中,“030>A ”是“21sin >A ”的 条件. 23. ABC ∆中,“C B A sin sin cos =” 是 “是直角三角形ABC ∆”的条件.24. 若x 为实数,那么(1||)(1)x x -+是正数的充要条件是( )A. ||1x <B. ||1x >C. 1x <-或||1x <;D.1x <-或||1x >25. 设命题甲为:05x <<;乙为:|2|3x -<,那么甲是乙的26. 设2()4()f x x x x R =-∈,则()0f x >的一个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是A.0x <B.0x <或4x >C. |1|1x ->D. |2|3x ->27. 命题“03522<--x x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321<<-xB.421<<-x ;C.213<<-x D.31<<x 28. 设N M ,是两个集合,则“φ≠N M ”是“φ≠N M ” 的条件.29. 设{}2>=x x M ,{}3<=x x P ,那么“P x M x ∈∈或”是“P M x ∈”的 条件30. b a ,是非零实数,那么“b a >”是“()0lg >-b a ”的 条件31. 若不等式a x <-1成立的充分条件是40<<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3≥a32. 命题:“c b a ,,成等差数列”是命题:“2=+bc b a ”的 条件. “c b a ,,成等比数列”是“ac b =2”的 条件.33. 函数()b a x x x f ++=为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A. 0=abB. 0=+b a ;C. b a =D. 022=+b a34. (2010浙江)设20π<<x ,则“1sin 2<x x ”是“1sin <x x ”的 条件35. “4π=x ”是“x y 2sin =取得最大值”的 条件. 36. “4π≠x ”是“12sin ≠x ”的 条件. 37. (2011浙江文)10<<ab 是ba 1<的 条件 38. (2011浙江理)10<<ab 是b a 1<或a b 1>的 什么条件? “A 或B ”⇒“C ”;“C ”⇒“A 或B ”的含义?充分不必要条件39. 若R b a ∈,,则b a 33log log >是ba ⎪⎭⎫ ⎝⎛<⎪⎭⎫ ⎝⎛2121的 条件 40. 已知条件:1p x ≤,条件1:1q x <,则q p ⌝是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41. 若p :|x +1|>2,q :x >2,则┐p 是┐q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2. 已知命题p :2311>--x ; 命题q :01222>-+-m x x ()0>m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30≤<m43. 已知命题p :方程012=++mx x 有两个不等的负实根;命题q :方程()012442=+-+x m x 无实根,若p 或q 为真,而p 且q 为假,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321≥≤<m m 或44. 已知0>h ,命题p :h b a 2<-;命题q :h a <-1且h b <-1,则p是q 的 条件。
45. 命题“03522<--x x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321<<-x . B. 421<<-x ; C. 213<<-x D. 31<<x46. 已知 22:>+x p 和 0431:2>-+x x q ,试问q p ⌝⌝是的什么条件?解:13:≤≤-⌝x p 14:>-<x x q 或 ;14:≤≤-⌝x q 充分不必要 另解:“q p ⌝⌝是的什么条件”等价于“p q 是的什么条件”.分析集合关系:()()+∞-∞-,14, 真包含于()()+∞-∞-,13,47. 已知x 、R y ∈,则y y x ≤+22是122≤+y x 的 条件;48. 已知 22:>+x p 和 0431:2>-+x x q , 试问q p ⌝⌝是的什么条件?解:13:≤≤-⌝x p 14:>-<x x q 或 ,14:≤≤-⌝x q 充分不必要另解:“q p ⌝⌝是的什么条件”等价于“p q 是的什么条件”.分析集合关系:()()+∞-∞-,14, 真包含于()()+∞-∞-,13,49. 已知两个命题q p ,:041,:2<+-∈∀x x R x p ;命题2c o s s i n ,:=+∈∃x x R x q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是真命题pB. 是假命题qC. 是假命题p ⌝D.是假命题q ⌝50. 若 2cos 3sin ,-<+∈∃x x a R x ,求a 的取值范围 思路一:()α++=+x a x x a sin 3cos 3sin 2, 其中3cos 2+=a aα,33sin 2+=a α.所以 3cos 3sin 322+≤+≤+-a x x a a ; 思路二:柯西不等式3c o s s i n 3c o s 3s i n 2222+=++≤+a x x a x x a , 所以 : 3cos 3sin 322+≤+≤+-a x x a a 故 232-<+-a ,即232>+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