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病害疾病学课件
合集下载
水生动物疾病ppt课件
.
24
1. 水温:
水温与病害发生直接相关:鱼是冷血动物,体温 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水温的急剧 升降,鱼体不易适应而发生病理变化,影响 抵抗力,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鱼类在 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
1) T水过低:生物体抵抗力下降; 2) T水过高:易发生缺氧; 3) T水的骤变:引起休克、痉挛乃至死亡
虫和水霉。对病变部位及可疑部分必须
进一步用显微镜检查。
.
36
口腔及鳃检查
先用肉眼检查口腔及鳃有无充血、
发炎、粘液增多、鳃丝肿胀、颜色
变成深浅不一、鳃丝腐烂及大型寄
生虫(如中华鱼蚤、锚头鱼蚤)、
胞囊等;然后再在载玻片上放一滴
清水,刮取病灶部分粘液或剪取少
量鳃丝,盖上盖玻片进行镜检。鱼
苗、鱼种即使肉眼看不到异状、也
国外:
1. 在20世纪初已有海水病害研究报告发表; 2. 在20世纪60年代:有大量的海. 水病害研究文献发表; 13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病因的类别 (一)病原的侵害
1. 病原: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 发生的致病微
生物和 寄生虫的统称。
2. 病原的种类
1)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 类等
宿主非专一性,如刺激隐核虫可以寄生在
数十种海水鱼,小瓜虫可寄生多种淡水鱼。
.
21
寄生宿主的部位,一般有一定的 器官或组织,有专寄消化道,有 专寄胆囊,有的专寄在鳃上,有 专寄在肌肉,有必须在血液如血 液锥体虫。有内寄生物,寄生在 体内组织器官内,外寄生物,寄 生在皮肤和鳃如指环虫。
.
22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
病因
非正常的环境因素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课件
重要性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对于保障水产 品质量安全、维护水产养殖业可 持续发展和水域生态平衡具有重 要意义。
常见的水产动物疾病类型
病毒性疾病
如鲤春病毒病、鲑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等。
细菌性疾病
如鳗鲡红点病、虾弧菌病等。
寄生虫病
如吸骨虫病、锚头鳋病等。
营养性疾病
如脂肪肝病、维生素缺乏症等。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历史与现状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 》ppt课件
目录
•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概述 •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 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措施 • 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实践案例 •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01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是指通过一系 列措施预防和治疗水生动物疾病 的综合技术。
养殖密度的动态调整
根据水体条件、季节变化等因素动态调整养殖密度,保持养殖环境 的稳定。
养殖密度的优化
通过优化养殖密度,可以提高水产动物的生产效率和疾病抵抗力。
科学饲养管理
01
02
03
饲料的选择与投喂
选择营养均衡、质量可靠 的饲料,合理投喂,有助 于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 ,预防疾病的发生。
养殖周期的管理
饲养管理、定期进行药物预防等。
案例二:虾类白斑综合征的防治
总结词
虾类白斑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虾病,防治措 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控制水质、使用免疫 增强剂等。
详细描述
虾类白斑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虾病,其症状 包括虾体色发红、甲壳软、肌肉萎缩等。该 病主要由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对虾养殖 业造成严重威胁。为了防治虾类白斑综合征 ,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 、控制水质、使用免疫增强剂等。同时,还 需要及时隔离和治疗病虾,防止疾病的扩散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对于保障水产 品质量安全、维护水产养殖业可 持续发展和水域生态平衡具有重 要意义。
常见的水产动物疾病类型
病毒性疾病
如鲤春病毒病、鲑鱼传染性胰腺坏死病等。
细菌性疾病
如鳗鲡红点病、虾弧菌病等。
寄生虫病
如吸骨虫病、锚头鳋病等。
营养性疾病
如脂肪肝病、维生素缺乏症等。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历史与现状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 》ppt课件
目录
•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概述 •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 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措施 • 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实践案例 •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01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是指通过一系 列措施预防和治疗水生动物疾病 的综合技术。
养殖密度的动态调整
根据水体条件、季节变化等因素动态调整养殖密度,保持养殖环境 的稳定。
养殖密度的优化
通过优化养殖密度,可以提高水产动物的生产效率和疾病抵抗力。
科学饲养管理
01
02
03
饲料的选择与投喂
选择营养均衡、质量可靠 的饲料,合理投喂,有助 于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 ,预防疾病的发生。
养殖周期的管理
饲养管理、定期进行药物预防等。
案例二:虾类白斑综合征的防治
总结词
虾类白斑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虾病,防治措 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控制水质、使用免疫 增强剂等。
详细描述
虾类白斑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虾病,其症状 包括虾体色发红、甲壳软、肌肉萎缩等。该 病主要由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对虾养殖 业造成严重威胁。为了防治虾类白斑综合征 ,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 、控制水质、使用免疫增强剂等。同时,还 需要及时隔离和治疗病虾,防止疾病的扩散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PPT课件
现不同的颜色,如红、黑、灰白色等,透明度也会随之
大大降低.
水中的溶解氧、硫化氢、pH值、氯化物、硫
化物等与鱼病流行的关系极为密切.
了解周围的环境中是否存在污染源或流行病的
传播源,鱼池周围的环境卫生等.
<三> 了解饲养管理情况 对投饵、施肥、放养密度、放养品
种和规格、各种生产操作记录以及历 年发病情况等都应作详细了解. 另外,对当地气候变化情况,各地敌 害的发生情况也应一并进行了解.
二、病鱼的检查
<一>鱼体的肉眼检查
一些较大的寄生虫和真菌如蠕虫、 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幼虫、体型较大 的原生动物、水霉等,用肉眼即可识别 出来.
一般病毒性和细菌性鱼病,通常表现 出充血、发炎、腐烂、脓肿、蛀鳍、 竖鳞等.
寄生虫引起的鱼病,常表现出粘液过
1 、体表
将病鱼置白搪瓷盘中,按顺序从嘴、 头部、鳃部、体表、鳍条仔细观察.
4、使用时注意原则
1>必须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首剂常用加倍量,使 血中磺胺药迅速达到有效抑菌浓度.
2>内服时,应给予等量碳酸氢钠,使尿液呈碱性, 避免在肾脏内出现磺胺结晶引起肾结石的发生.
5、常用的磺胺药
1>磺胺嘧啶<SD>
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鱼病防治上用以治疗赤皮 病、肠炎病,鳗鱼弧菌病等.
2.呋喃西林
本品难溶于水,能耐热,对光敏感,容易分解,应遮光 ,密封保存.内服毒性较大,因此主要是外用,治疗细 菌性皮肤病.
3.呋喃那斯
抗菌作用强,对鱼类病原菌如弧菌和产气单胞菌 的抗菌作用比呋喃唑酮或四环素强10-30倍.其用 法为:
1>口服—每100kg鱼每天用药2-4g混于饵料中 投喂,连喂3-5日;
水产养殖病害PPT课件
内服磺胺嘧啶(每千克鱼80-200毫克)
细菌性肠炎病
细菌性败血病(多种病原菌)
• 多数淡水鱼 • 9-36℃,6-7月急性暴发 • 颌部、口腔、鳃盖、体侧、鳍条出血,眼眶充血突出;肌
肉充血成红色,腹腔红色腹水,肠道充血半透明。
• 预防为主,漂白粉1ppm、强氯精0.3ppm泼洒,复方新诺明
1克,连3天
• • • • •
• 3、硫酸铜溶液:8ppm,15度水温以下,20-30分,可杀死鱼体上的鳃 •
•
• •
•
•
隐鞭虫、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小瓜虫等。 4、漂白粉与硫酸铜混合溶液:10、8 ppm,15度水温以下;可预防细 菌性鱼病和部分虫病。 5、食盐水: 3-5%食盐水,10-15度水温,浸洗10-15分钟, 可杀死鱼体上的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及细菌、霉菌。 池塘泼洒 1、生石灰:20ppm全池泼洒,与施肥、含氯消毒剂、杀虫剂隔5天使 用。PH大于8少用。 2、三氯异氰尿酸:0。2-0。5ppm全池泼洒,连续2-3天,对鱼、虾、 蟹细菌性疾病、水霉病有效。 3、二氧化氯:
4) H2S的来源:
a. 环境严重缺氧:含S底泥无氧分解产生H2S; b. 水体或底泥中硫酸盐或含S有机质丰富,还原产生 c. 水体偏酸:HS -和S 2-等硫化物转化产生
疾病发生与控制:疾病发生的原因
5) 水体H2S的消除方法
a. 升高水体的pH b. 曝气氧化法:使含S物质氧化成氧化物 (充氧) 水体DO升高后H2S的溶解度降低 c. 底质耕耘法:使底质含S有机质氧化分解 d. 化学固定法:使H2S生成无毒的沉淀 如:加入含Fe2+的底质改良剂: Fe2+ + S 2- = FeS(沉淀) e. 生物处理法:加光合细菌等。
细菌性肠炎病
细菌性败血病(多种病原菌)
• 多数淡水鱼 • 9-36℃,6-7月急性暴发 • 颌部、口腔、鳃盖、体侧、鳍条出血,眼眶充血突出;肌
肉充血成红色,腹腔红色腹水,肠道充血半透明。
• 预防为主,漂白粉1ppm、强氯精0.3ppm泼洒,复方新诺明
1克,连3天
• • • • •
• 3、硫酸铜溶液:8ppm,15度水温以下,20-30分,可杀死鱼体上的鳃 •
•
• •
•
•
隐鞭虫、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小瓜虫等。 4、漂白粉与硫酸铜混合溶液:10、8 ppm,15度水温以下;可预防细 菌性鱼病和部分虫病。 5、食盐水: 3-5%食盐水,10-15度水温,浸洗10-15分钟, 可杀死鱼体上的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及细菌、霉菌。 池塘泼洒 1、生石灰:20ppm全池泼洒,与施肥、含氯消毒剂、杀虫剂隔5天使 用。PH大于8少用。 2、三氯异氰尿酸:0。2-0。5ppm全池泼洒,连续2-3天,对鱼、虾、 蟹细菌性疾病、水霉病有效。 3、二氧化氯:
4) H2S的来源:
a. 环境严重缺氧:含S底泥无氧分解产生H2S; b. 水体或底泥中硫酸盐或含S有机质丰富,还原产生 c. 水体偏酸:HS -和S 2-等硫化物转化产生
疾病发生与控制:疾病发生的原因
5) 水体H2S的消除方法
a. 升高水体的pH b. 曝气氧化法:使含S物质氧化成氧化物 (充氧) 水体DO升高后H2S的溶解度降低 c. 底质耕耘法:使底质含S有机质氧化分解 d. 化学固定法:使H2S生成无毒的沉淀 如:加入含Fe2+的底质改良剂: Fe2+ + S 2- = FeS(沉淀) e. 生物处理法:加光合细菌等。
水产动物疾病学课件 第1章 水生动物疾病学绪论
舌状绦虫病第二节
嗜子宫线虫病
第二节
崇明长棘吻虫病第二节
鱼蛭第二节
锚头鳋第二节
鱼鲺
第二节
鱼怪病第二节
第三节 水产动物疾病的控制
一、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
(一)水产动物疾病预防的意义 在水产养殖中,“防重于治”是预防水产
动物疾病的重要方针。其理由有: 1.早期诊断困难 2.不能采取隔离措施,疾病容易蔓延; 3.有效给药途径有限 4.对于一些病毒病、寄生虫病等,目前
生物
寄生虫病
蠕虫
(侵袭性疾病)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吸虫、绦虫 线虫、棘头虫 蛭类
疾病
甲壳动物
植物性敌害 软体动物 非寄生性
动物性敌害
机械损伤
非生物
水体理化性质变化 食物缺乏
桡足类、鳃尾类、 等足类、蔓足类
(二)根据感染情况划分
1.单纯感染 3.原发性 5.再感染
2.混合感染 4.继发性感染
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 1. 改善生存环境 (1)建设符合防病要求的养殖场 A 选择良好的水源条件 水源充沛,无污染 B 科学地建设进排水系统 (2)清整池塘,调节水质
物理方法:机械增氧、换水、除污泥等 化学方法:使用水质和底质改良剂 生物方法:种养结合、使用微生态制剂
1、疾病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作用于机体所 引起;
2、疾病是完整机体的反应; 3、疾病是一个矛盾斗争过程; 4、经济价值降低是患病标志之一。
二、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一)、原因 1.致病性刺激幻灯片 2.缺乏机体所必需的物质幻灯片 3.机体本身的改变
(二)、条件 1.内因:种类、个体、性别、年龄、健
(三)根据症状划分
《水产养殖病害》课件
案例二:虾类病毒性疾病
总结词
对虾养殖业危害严重的疾病
详细描述
虾类病毒性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对虾养殖。病虾表现出体色发红、活动力减弱、食欲减退等症状, 死亡率极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预防措施控制疾病传播。
案例三:贝类寄生虫病
总结词
影响贝类生长和繁殖的疾病
详细描述
贝类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寄生于贝类体内引起的疾病,常见 于牡蛎、扇贝等养殖贝类。病贝表现出生长缓慢、活力减弱 、死亡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使用药物和改善养殖环境。
05
水产养殖病害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新发水产养殖病害的威胁
新发水产养殖病害不断涌现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模式的改变,新的水产养殖病害不断 出现,对养殖业构成威胁。
病原菌的变异
病原菌的变异导致原有药物防治效果下降,增加了病害防控的难度 。
养殖环境的恶化
养殖环境的恶化导致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增加了病害发生的概率 。
03
04
生长受阻
病害会影响水生动物的正常生 长,导致生长缓慢或停滞。
繁殖能力下降
某些病害会影响水生动物的繁 殖能力,导致繁殖率降低或繁 殖失败。
死亡
严重的水产养殖病害会导致水 生动物大量死害会导致水生动物品质下降 ,影响其食用价值和市场销售 。
02
常见水产养殖病害及症状
01
02
03
生态防控的重要性
生态防控是通过改善养殖 环境、调整养殖结构等方 式,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 。
生态环境的改善
通过改善水质、增加水体 溶氧量、减少有害物质的 排放等措施,降低病原菌 的滋生和传播。
养殖结构的调整
通过合理配置养殖品种和 密度,降低养殖系统的压 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水产动物病害学课件大纲
04
水产动物病害诊断与防 治技术
诊断技术
观察症状:观察水产动物的行为、外观、颜色等变化 实验室检测:进行病原体检测、生化检测等 影像学检查:使用X光、超声等设备进行诊断 病理学检查:对病灶进行切片、染色等检查 基因检测: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病原体鉴定 环境监测:检测水质、水温、pH值等环境因素
防治技术
病原:真菌
传播途径:水、饲料、工具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症状:皮肤溃烂、鳞片脱落、内脏 病变等
防治措施:消毒、隔离、药物治疗 等
寄生虫病
寄生虫种类:包括原生动物、 蠕虫、甲壳类等
感染途径:通过水体、食物、 接触等方式传播
症状:包括食欲不振、生长缓 慢、体色异常等
防治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改 善水质、加强管理等
添加项标题
近年来,水产动物病害学研究开始关注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意义与目的
研究水产动物病害学的目的 是为了保障水产养殖业的健 康发展,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 动物疾病发生、发展、诊断 和防治的科学
研究水产动物病害学有助于 提高水产养殖技术水平,降
低养殖风险
的发生
营养因素
营养不良:缺乏某种营养素,导致 免疫力下降
营养不均衡:营养素比例失调,影 响生理功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营养过剩:摄入过多营养素,导致 代谢紊乱
营养污染:摄入含有有害物质的营 养素,导致中毒
应激因素
环境因素:水温、水质、光照等 生物因素:病原体、寄生虫等 营养因素:饲料质量、营养成分等 管理因素:养殖密度、养殖方式等
水产动物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发展趋势
水产病害及药物防治技术 课件 ppt
线虫病 绦虫病 复殖吸虫病 单殖吸虫病
病毒性疾病
原生动物病
非生物性疾病的分类
营养性缺乏病 (20种左右) 营养性疾病 营养过度病(5种以上) (25种) 非生物性疾病 (53种) 物理的应激病(5种以上) 化学的应激病(15种以上) 生物的应激病(8种以上)
应激性疾病
(28种)
水产动物疾病从病因分析 可分为两大类
缺 点
●外用药通常采用最低杀灭病原的浓度,因此, 容易使病原产生耐药性。 ●不同养殖对象对外用药的安全浓度不一致。因 此,可能导致药物中毒。 ●外用药物一旦造成养殖动物中毒,抢救比较困 难。 ●经常施用外用药,可造成药原性水污染,治理 较困难。 ●大水面养殖、流水养殖、网箱、围栏等养殖难 以应用或疗效较差。
特殊品种可考虑增加诱食剂
药物饲料的应用
1 2 宣传推广,强调预防为主 对症使用各种药物饲料
3 用量要计算全部养殖品种的重量
4 投喂一次到位,疗程要喂足
5 投喂药饲前要减少投饲量
6 7 合理配合外用药,巩固疗效 上市前10天以上停用药饲
治疗方法的选择
根据患病鱼类的状况 健康(预防):
消毒剂(每15-20天用药1次)+口服药(每15-20天用药1疗程) 或消毒剂(每15-20天用药1次)+药物挂袋 初期(病情轻): 消毒剂(每2-3天用药1次)或外用药+口服药 后期(病情重): 消毒剂(每天用药1次)或外用药 恢复期:
pH 盐度 硬度 溶氧量 7.84 36 122 6.7
0.1 ppm
7.80 36 125 6.2
1 ppm
7.84 36 118 5.8
10 ppm
7.81 36 128 5.4
《水产动物疾病》课件
2023-2026
ONE
KEEP VIEW
水产动物疾病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水产动物疾病概述 • 水产动物常见疾病 • 水产动物疾病诊断方法 •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 • 水产动物疾病案例分析 • 水产动物疾病研究展望
PART 01
水产动物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水产动物疾病是指水生动物在生长、发育、繁殖和苗种培育等各个过程中,由于 受到各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作用,以及动物本身生理失调和遗传特性缺陷 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引起的异常生命活动现象。
02
探索环境因子对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疾病
提供理论依据。
解析水产动物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为免疫预防和治疗提供新
03
思路。
新药研发与疫苗研制
针对新型病原体,开 展高效、低毒、环保 型药物的筛选与研发 。
探索新型疫苗佐剂和 免疫增强剂,提高疫 苗免疫效果和保护率 。
利用基因工程和免疫 学技术,研制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疫 苗。
通过水体中的病毒粒子感染健康虾,也可通过接触病虾或污染 的工具、饲料传播。
保持水质稳定,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虾体抵抗力。使用抗病毒 药物治疗。
案例三:贝类疾病的防治
总结词
针对贝类养殖中常见的疾病进 行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2. 常见疾病及症状
如赤潮、寄生虫感染、细菌性 疾病等。病贝出现异常行为、 生长缓慢、死亡等症状。
鲤春病毒病
由鲤春病毒引起,病鱼 体色发黑,鳍条散开, 腹部膨大,肠道发炎。寄生虫性疾病源自010203
04
小瓜虫病
由小瓜虫寄生引起,病鱼体表 出现小白点,严重时鳞片脱落
ONE
KEEP VIEW
水产动物疾病
REPORTING
CATALOGUE
目 录
• 水产动物疾病概述 • 水产动物常见疾病 • 水产动物疾病诊断方法 •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 • 水产动物疾病案例分析 • 水产动物疾病研究展望
PART 01
水产动物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水产动物疾病是指水生动物在生长、发育、繁殖和苗种培育等各个过程中,由于 受到各种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作用,以及动物本身生理失调和遗传特性缺陷 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所引起的异常生命活动现象。
02
探索环境因子对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影响,为预防和控制疾病
提供理论依据。
解析水产动物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为免疫预防和治疗提供新
03
思路。
新药研发与疫苗研制
针对新型病原体,开 展高效、低毒、环保 型药物的筛选与研发 。
探索新型疫苗佐剂和 免疫增强剂,提高疫 苗免疫效果和保护率 。
利用基因工程和免疫 学技术,研制具有自 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疫 苗。
通过水体中的病毒粒子感染健康虾,也可通过接触病虾或污染 的工具、饲料传播。
保持水质稳定,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虾体抵抗力。使用抗病毒 药物治疗。
案例三:贝类疾病的防治
总结词
针对贝类养殖中常见的疾病进 行防治的方法和措施。
2. 常见疾病及症状
如赤潮、寄生虫感染、细菌性 疾病等。病贝出现异常行为、 生长缓慢、死亡等症状。
鲤春病毒病
由鲤春病毒引起,病鱼 体色发黑,鳍条散开, 腹部膨大,肠道发炎。寄生虫性疾病源自010203
04
小瓜虫病
由小瓜虫寄生引起,病鱼体表 出现小白点,严重时鳞片脱落
《水产动物病害学》第七章病毒性疾病(讲稿)
临床:大多数病鱼剥去鱼皮后,肌肉:点状或斑块状出血。 严重时,全身肌肉呈 红色。
红细胞浸润:体壁骨骼肌纤维之间有大量红细胞浸润,肌原纤维断裂, 呈变性和坏死变化。
(3)内脏器官病理特征
肠壁及肠道:
肠壁、周边脂肪组织器官点状或丝状出血、充血。 肠壁具韧性,肠内无食物,但很少充有气泡或黏 液。 上皮细胞肿胀,上皮与固有层剥离,部分破裂并 脱落。肠腔中有大量红细胞、成片的肠上皮、纤维 素样物质。
流行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流域。 流行发病率:达30%-50%,最高达70-80%。 流行季节:6-9月,8月为高峰期。 流行水温:20-33℃;最适流行水温27-30℃.
1)发病诱因
A.水中溶氧低; B.水质恶化,透明度低,水中总氮、 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量高; C.水温变化大. 这些因素均造成鱼体抵抗力低下, 病毒发生大量繁殖.
4.诊断方法
【初诊】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结合病鱼游动行为及症状作出初步判断。 ①病鱼内脏器官通常苍白; ②肠道中没有食物,在5-10%福尔马林中不凝固的粘液样物质。 同时还必须调查鱼卵、鱼种的来源和水源状况、发病史。
【确诊】 (2)进行病理学诊断
胰腺组织发生大量坏死,在受感染的细胞的胞浆内有包涵体等。
【病理变化】
最明显的特征:
1)胰腺坏死,多数细胞坏死,核固缩、核碎裂十分显著,胞浆内有包涵 体。 2)脂肪组织:发生坏死。 3)骨骼肌:发生玻璃样变。 4)肾脏:肾小管也发生变性、坏死。 5)肝脏:局灶性坏死,消化道的粘膜发生变性、坏死、剥离。
平头鲽
宽体舌鳎
虹鳟稚鱼 腹部膨大
腹部与胸 鳍基部充血
的脂蛋白包膜,也有宿主细胞 的膜成分。
红细胞浸润:体壁骨骼肌纤维之间有大量红细胞浸润,肌原纤维断裂, 呈变性和坏死变化。
(3)内脏器官病理特征
肠壁及肠道:
肠壁、周边脂肪组织器官点状或丝状出血、充血。 肠壁具韧性,肠内无食物,但很少充有气泡或黏 液。 上皮细胞肿胀,上皮与固有层剥离,部分破裂并 脱落。肠腔中有大量红细胞、成片的肠上皮、纤维 素样物质。
流行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流域。 流行发病率:达30%-50%,最高达70-80%。 流行季节:6-9月,8月为高峰期。 流行水温:20-33℃;最适流行水温27-30℃.
1)发病诱因
A.水中溶氧低; B.水质恶化,透明度低,水中总氮、 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量高; C.水温变化大. 这些因素均造成鱼体抵抗力低下, 病毒发生大量繁殖.
4.诊断方法
【初诊】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结合病鱼游动行为及症状作出初步判断。 ①病鱼内脏器官通常苍白; ②肠道中没有食物,在5-10%福尔马林中不凝固的粘液样物质。 同时还必须调查鱼卵、鱼种的来源和水源状况、发病史。
【确诊】 (2)进行病理学诊断
胰腺组织发生大量坏死,在受感染的细胞的胞浆内有包涵体等。
【病理变化】
最明显的特征:
1)胰腺坏死,多数细胞坏死,核固缩、核碎裂十分显著,胞浆内有包涵 体。 2)脂肪组织:发生坏死。 3)骨骼肌:发生玻璃样变。 4)肾脏:肾小管也发生变性、坏死。 5)肝脏:局灶性坏死,消化道的粘膜发生变性、坏死、剥离。
平头鲽
宽体舌鳎
虹鳟稚鱼 腹部膨大
腹部与胸 鳍基部充血
的脂蛋白包膜,也有宿主细胞 的膜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传染原
二、疾病的预防
1、应用疫苗、菌苗进行自动免疫
2、利用被动免疫也可自然产生的原
理进行幼体的疾病预防
第四章 药物学基础
渔药的定义、分类和用途
无公害渔药
安全用药
耐药性
残留及产生原因
禁用药
常用药物
一、抗菌药 (一)抗菌素 (喹诺酮类) (二)磺胺类 二、卤素类 (一)漂白粉和漂粉精 (二)氯胺化合物 (三)碘和碘的化合物 (四)氯化钠 三、重金属盐类 (一)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二)氯化铜
第七章 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1 细菌性烂鳃病 2 白皮病 3 4 5 6 7 8 9 白头白嘴病 赤皮病 竖鳞病 细菌性败血症 细菌性肠炎 打印病 鲤科鱼类疖疮病 柱状黄杆菌 柱状嗜纤维菌 白皮假单胞菌 柱状嗜纤维菌 荧光假单胞菌 水型点状假单胞菌 气单胞菌 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点状气单胞菌点状亚种 疖疮型点状气单胞菌
疾病的经过和结局
经过
1.潜伏期 2.前驱期 3.充分发 展期
从病原作用于机体到出现最初症 从出现最初症状开始,到出现主 状以前的一段时间。 要症状为止的这一段时间。 在前驱期之后,疾病出现全部典
型症状的时期,机体有明显的机 结局 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 (一)、完全恢复 (二)、不完全恢复 (三)、死亡
寄生虫感染方式(感染体内)
一、经口感染 二、经皮感染 A. 主动经皮感染 B.被动经皮感染
寄生虫寄主环境三者的关系
一、寄生虫与寄主的关系
1、机械刺激和损伤 3、掠夺营养 5、传播其他疾病 2、压迫和阻塞 4、毒素作用
二、寄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1、组织反应 2、体液反应 3、年龄因素
A.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B.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C.感染率与年龄无关
浮游植物制氧 病原
水中生物竞争
大鱼 浮游动物
虾 食物竞争 战败者
小鱼
幻பைடு நூலகம்片
疾病的种类
根据病原划分
病毒、细菌、真菌、单胞藻类 微生物病 肉足虫、鞭毛虫、 寄生性 (传染性疾病) 孢子虫、纤毛虫、 原生动物 毛管虫 寄生虫病 蠕虫 (侵袭性疾病)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吸虫、绦虫 线虫、棘头虫 蛭类
第五章 病理学基础
一、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一)、萎缩 (二)、变性 (三)、坏死
二、适应与修复
(一)、代偿 (二)、修复
三、循环障碍
(一)、血液循环障碍 (充血、贫血、出血、败血症、 血栓、血管内凝血 ) (二)、组织间液循环障碍 (水肿、积水)
四、炎症
(一)、炎症局部的病理变化 变性、渗出、增生 (二)、炎症的主要症状 红、肿、热、疼、机能改变 (三)、炎症的全身反应
实施病害控制
1. 生态防治 : 是根据病原体消长的规律、环 境动态变化的原因、水产养殖动物的生理特点、 生态习性以及水产养殖动物与环境和病原体之 间的关系,采取某些相应的措施控制疾病发生 的防治方法。 2.药物防治: 3. 免疫防治 : 是利用水产养殖动物自身具有 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通过疫苗、免 疫激活剂、免疫增强剂等使养殖动物获得或增 强免疫机能。
(二)用药原则 1. 对症下药
2. 合理用药:用药时根据药物的性质、
作用与用途、用法与用量合理选药与用药。
3. 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耐药性:是指细菌与药物接触后,对药
物的敏感性下降直至消失,致使药物的疗效
降低甚至无效的现象。
水产动物疾病综合预防的措施
良好的水源和环境 优良健壮的苗种 合理的搭配和放养 高效全面的饲料 科学地管理(“四消”、“四定”) 全面实施病害控制 严格的检疫和检验
第二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一、原因
1.致病性刺激
2.缺乏机体所必需的物质 3.机体本身的改变 二、条件 1.内因:种类、个体、性别、年龄、健康状
况等
2.外因:季节、温度、环境等
机械刺激
容 器 不 当
选 网 不 当
易得病的鱼
鳍破、鳞脱、皮伤
操 作 粗 糙
脚 踢 网 衣
捉 鱼 不 当
物理刺激
5℃
A.工具消毒
C.饲料消毒
B.机体消毒
D.食场消毒
(4)鱼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 5 )消灭或驱杀一些寄生虫的中间 宿主或终末宿主
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
(一)现场调查 1.调查发病环境和发病史 (1) 调查养殖环境 (2) 调查养殖史和发病史 2.水质情况调查与分析 (1)水温 (2)水色和透明度 (3)pH值 (4)溶氧 (5)水的化学性质
禁用渔药包括以下种类及品种:
地虫硫磷、六六六、林丹、毒杀芬、滴滴涕、
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呋喃丹、杀虫脒、双杀
眯、氟氯氰菊酯、五氯酚钠、孔雀石绿、锥虫胂胺、
酒石酸锑钾、磺胺噻唑、磺胺脒、呋喃西林、呋喃
唑酮、呋喃那斯、氯霉素、红霉素、杆菌肽锌、泰
乐菌素、环丙沙星、阿伏帕星、喹乙醇、速达肥、
己烯雌酚、甲基睾丸酮。 上述这些药物在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中绝对禁用!
引起血凝 的病毒 红细胞
引起血凝 的病毒 抗病毒 抗体
血凝抑制试验示意图 血凝抑制试验
羊血球
待 测 系 统
补体 抗体
溶血 阴性
抗原 补体
溶 血 系 统
溶血 阴性
抗原 补体 抗体
不溶血
阳性
补体结合试验图解
溶血素
疾病的治疗
(一)常见的给药方法 1.体外用药 (1)挂袋、挂篓法 优点:用药量少,方法简便,适用于预 防及早期治疗。 缺点:杀灭病原体不彻底 (2)全池遍洒法 优点:杀灭病原体彻底,预防、治疗均 可使用; 缺点:用药量大
由纤毛虫引起的疾病 一、斜管虫病(和石斑瓣体虫) 二、车轮虫病 三、小瓜虫病(和海水小瓜虫)
(一)、危害情况 (二)、诊断方法 (三)、防治方法
由孢子虫引起的疾病 一、艾美虫病(生活史) 二、鲢碘泡虫病 三、鯪单极虫病
(一)寄生部位 (二)危害鱼类 (三)诊断方法(虫体结构) (四)防治方法
艾美虫生活史(在一个寄主体内完成)
鱼吞食
到肠上皮细胞 发育 细胞被 破坏
无性繁殖: 卵囊————孢子体出来————裂
水温过低
水温过高
20℃
化学刺激
生物刺激
凶猛鱼
小野杂鱼
害虫 寄生虫
细菌
螺蚌
幻灯片
1.4
1.3 1.2 1.1 1.o o.9 o.8 0.7 0.6 0.5 0.4
溶氧量 mg/L
鲮
各种鱼泛池和死 亡的容氧极限
多次浮 头后嘴 唇突出
死亡线
0.3
0.2 0.1 罗非鱼
幻灯片
水中营养源 氮、磷、钾
生物
疾病
植物性敌害 非寄生性 动物性敌害
甲壳动物
软体动物
桡足类、鳃尾类、 等足类、蔓足类
非生物
机械损伤 水体理化性质变化 食物缺乏
根据感染情况划分
1.单纯感染 2.混合感染
3.原发性感染
5.再感染
4.继发性感染
根据症状划分
1.局部性感染 2.全身性感染
根据病程的性质划分
1.急性型 3.慢性型 2.亚急性型
四、敌百虫 胆碱酯酶抑制剂。 五、高锰酸钾 强氧化剂。 六、甲醛(福尔马林) 七、染料类 亚甲蓝 治疗鳗鱼水霉病。 八、常用中草药 (一)大黄 蒽醌衍生物,可阻止酶系的活性。 1㎏大黄加20㎏0.3%氨水浸泡12小时提效。 (二)乌桕 酚酸类物质。1㎏乌桕叶干粉用20 ㎏2%生石灰水浸泡并煮沸10分钟提效。
水产动物疾病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绪论 水产动物病原学 免疫学基础 药物学基础 病理学基础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由真菌和藻类引起的疾病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由原虫引起的疾病 由蠕虫引起的疾病 由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引起的疾病 非寄生性疾病 by:云中渔夫
第三节 水产动物疾病的控制
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
(一)水产动物疾病预防的意义 在水产养殖中,“防重于治”是预防鱼病 的重要方针。其理由有: 1.早期诊断困难 2.不能采取隔离措施,疾病容易蔓延; 3.有效给药途径有限 4.对于一些病毒病、寄生虫病等,目前 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二)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 1. 改善生存环境 (1)建设符合防病要求的养殖场 A 选择良好的水源条件 水源充沛,无污染 B 科学地建设进排水系统 (2)清整池塘,调节水质 物理方法:机械增氧、换水、除污泥等 化学方法:使用水质和底质改良剂 生物方法:种养结合、使用微生态制剂
水产动物疾病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绪论 水产动物病原学 免疫学基础 药物学基础 病理学基础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由细菌引起的疾病 由真菌和藻类引起的疾病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由原虫引起的疾病 由蠕虫引起的疾病 由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引起的疾病 非寄生性疾病
五、肿瘤
第六章
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一、草鱼出血病(Hemorrhage disease of grass carp) 二、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 三、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IHN) 四、病毒性出血败血症(VHS) 五、鲤春病毒血症(SVC) 六、鲤痘疮病(Carp box) 八、淋巴囊肿病 七、斑点叉尾鮰病毒病(CCVD) 九、WSS 十、病毒性脑病或视网膜病(NVV) (一)病原体 (二)危害鱼类 (三)主要症状 (四)诊断方法 (五)防治方法
4.常用免疫学诊断技术 A.凝集试验 B.中和反应 C.补体结合反应 D.琼脂扩散试验 E.免疫荧光技术 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H.葡萄球菌A蛋白协同凝集试验 I.免疫酶技术
+
红细胞 抗红细胞抗体 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