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的个体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习(二语习得)的个体差异
(一)情感因素作为一个统括概念最先出现在美国南加州大学Krashen 的监控模式
( the Monitor Model) 理论中, 该理论就语言习得提出了五大假说: 习得—学习假说( 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 自然顺序假说( 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 监控假说( the monitor Hypothesis) ; 输入假说( the Input Hypothesis) ;情感过滤假说( 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 总结出语言习得与学习的区别, 以及影响语言学习的诸多因素。在其情感过滤假说中, Krashen 率先将情感作为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单独罗列并加以探讨, 认为情感作为学习者内部的心理因素, 对语言输入有着过滤性作用, 该过滤作用直接制约着学习者接收输入的多少。而且, 情感的过滤作用有大有小, 如果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大, 自信心很强, 对第二语言的态度是积极的, 其学习情绪相对稳定, 那么情感对语言输入刺激的过滤作用就小, 学习者所获得的输入就越多; 相反, 则情感的过滤作用就大, 而学习者获得的输入就少。依Krashen 的观点,这些作用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无论大小, 都只是负面性的, 但同时它只影响语言发展的速度, 而不影响语言发展的道路。这些情感因素包括学习的动机、对第二语言的态度、学习者的自信心与情绪等等。
对第二语言习得而言, 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则主要包括动机(motivation)、焦虑(anxiety)、自尊(self-esteem)、抑制(inhibition)、忍耐心( mind of endurance)、移情(empathy)、冒险心(mind of adventure)等等, 在语言学习中, 这些因素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并非孤立的, 它们往往相互交织, 共同作用于学习者的语言学习。
动机
所谓动机, 简单说就是驱使人做某事的动力。通常是指某种需要、意愿、欲望、兴趣所产生的动力, 是行为激起和维持的原因。它是来源于心理学范畴的一个概念。对动机的解释有很多种, 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 它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动机在情感因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调查结果发现, 在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各种因素中, 动机占33%, 学能占33%, 智力占20%, 其他占14%。从所占的比重中, 可见它的地位。第二语言习得的动机是推动学习者学习并达到掌握第二语言目的的一种强烈愿望, 包括目的、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对学习的态度和努力行动四个方面。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动机也就是内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理需要为基础。例如,饥、渴、母爱等动机都是生理性动机。随着个体的成长,社会性需要随后出现,由此产生了社会性动机。如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和认识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一种社会性动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了一门语言,就能与目的语国家的人民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能更准确、广泛地去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等等。
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这是从动机的来源角度划分的。内部动机是由于学生本人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外部动机则是由于受到教师或家长的赞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转化成促进学生学习的动机。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在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不受别人控制时,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自控行为和自主性。内部动机能取得长远的成功。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内部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对学习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因为它是学习者自己在学习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作用持久且有更强的推动效果,形成一种正性的循环。内部动机能取得长远的成功;相对的外部动机只能取得短期的效果。内部动机固然重要,但外部动机也决不能忽视。恰当地利用外部因素的影响,把两种动机结合起来,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3)融入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型动机( instrumental motivation)。融入型动机指学习者期望通过目的语学习而融入该目的语社团的生活中去, 利用目的语和
该社团交往与沟通。工具型动机则指学习者的目的在于以目的语为工具获取经济方面或其他方面的实惠, 如通过考试、获取一份工作、提职等。
态度
态度是指学习者对说目的语、目的语语言社团以及第二语言学习的看法和评价,是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评价性反映 ,是在对事物了解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上的褒贬好恶,并反映出对之采取行动的倾向性。研究表明 ,态度与学习成绩关系密切。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习得语言,都会产生对某一学科的好恶态度。对某一学科感兴趣,对某一位老师有好感,学习劲头就足,学习潜能可以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反之,对老师产生厌恶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对这一学科的态度。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态度这一线索,充分利用。
(一)教师应明确知道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和文化的态度
(二)教师应了解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态度
(三)及时把握学习者对教材、教师和课堂教学的态度
性格
性格是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是重要的情感因素,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后天形成和变化的。性格主要有内向和外向、焦虑这两种特征。
一般认为,外向型性格的人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因为外向型人热情、开朗、爱说话、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交际,非常活跃。活泼开朗的性格总主动和别人交往,汉语的习得自然是比较快的。而性格内向的人一般不愿意说话,不善于或者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交际能力方面也相对于外向型人来说差一些。他们不喜好活动,喜欢独自学习。没有数据可以证明两种性格的人习得第二语言的好与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性格的学习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运用不同的策略处理不同的学习任务。针对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发挥其长处;对于他们的缺点,教师也应策略地予以纠正,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吸取优点,扬长避短。
焦虑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情感。它是指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这种性格的人在做事之前或做事之后都可能产生对能否做好事情的焦虑、担心和忧虑情绪。这里指的是第二语言学习中产生的焦虑。依焦虑是否对语言学习有利,可分为两类:促进型焦虑和妨碍型焦虑。在课堂上,常常可以看到有的学生不愿意说话,有的一发言就脸红,说话结结巴巴,有的甚至连声音也有所改变。有的学生考试的时候太紧张,以致于最简单的问题也不会回答,这些现象都是焦虑的缘故。教师如何减轻或消除学生的焦虑感尤为重要。通常认为,教师越能够在课堂中消除这种状态,学生的表现就会越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有一定的焦虑是好事,适当的焦虑会增加学习的动力和增强学生的上进心,这是压力的一种表现。如果一点焦虑感都没有不是好事,因为没有了压力,也就失去了动力,不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过重的焦虑,会影响正常的语言学习。比如,到了考场上,正常的水平都难以发挥,难以取得理想的成绩。一般认为,焦虑与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是负相关的。
各要素间相互作用及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动机引发焦虑。以融入型动机持有者为例, 由于其急于了解目的语文化和融入目的语社团, 因此很容易产生渴求成功的焦虑; 当他真正进入目的语文化中时, 又会受到目的语文化的冲击, 从而产生新的焦虑——担心失去自我的焦虑;在用目的语进行交流时, 由于处于非母语状态, 与母语谈话者之间的交流会使其心理产生压抑, 担心自己的语言表达会被对方评价太低, 由此产生紧张和自我怀疑的焦虑等等。对工具型动机持有者而言, 焦虑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