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教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主义教育学
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
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第五,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知识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第六,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教育学的价值
一、反思日常教育经验
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二)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三)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
(四)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
(五)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教育功能
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间关系失调所致。而克服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关键是进行教育内部的改革。①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②要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如整齐划一的管理制度、扭曲的考试制。③要纠正教育活动和过程中的失当行为。
教育的社会功能(练习册)
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
现代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功能,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实现。
1、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2、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其结构层次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
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一)社会依据
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与一定社会的现实及其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必须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
(二)人的依据
教育目的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一)社会主义—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二)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三)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与含义
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
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创造性职业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
(3)专业能力的发展
(4)专业自我
现代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具有多样性、时代性特征,而且具有结构性特征。
1、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
2、合理的专业知识
3、复合型的专业能力
4、崇高的专业道德
5、强健的身体素质
6、健康的心理素质
学生的本质特点
(一)以系统学习简介经验为主
(二)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三)既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3、共享共勉,教学相关
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有1、权威性2、多样性3、强制性的特征
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教学设计的依据
1、现代教学理论
2、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3、教学的实际需要
4、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5、教师的教学经验
班级组织的形成
第一阶段: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在班级建立之初,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了解班主任和教师,建立与同学的稳定关系。因此,学生还不能公然地反对班主任和教师,班级中的主要问题是同学之间的矛盾。
第二阶段: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
在小团体稳定下来之后,学生们就想在班级中积极采取行动以满足各种需求。他们的各种需求往往与团体的要求发生冲突。
第三阶段: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当班级中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团体要求时,班级内部的主要矛盾就不是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间的矛盾,而是团体要求架构内个人属性间的矛盾。
班级组织建设
(一)班级组织的设计
(二)指导班级组织建设
(三)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班级教学管理
(一)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三)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班主任的角色作用
(一)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
(二)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因素
(三)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策略
(一)创造性地规划班级发展目标
(二)合理地确定学生在班级中的角色位置
(三)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