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知识讲解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5.2《圆的周长》教案12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5.2《圆的周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圆的周长的概念。
–能够应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书本、黑板、粉笔、PPT等。
•学生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准备好教具和纸笔。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入圆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圆的特点。
第二步:讲解圆的周长概念1.通过比较不同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概念。
2.解释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引入圆周率的概念。
第三步:示范计算1.通过几个例题,展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让学生跟随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第四步:练习与拓展1.给学生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思维。
第五步: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对圆的认识。
第六步: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所学内容。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尝试更多题目,加深对圆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圆的周长展开,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实际例题演练,学生对圆的周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圆周率的概念理解不够透彻,需要引导学生多做题,加深理解。
下节课将继续巩固圆的周长计算方法,拓展相关知识。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不断进步。
《圆的周长》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一等奖说课稿
《圆的周长》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一等奖说课稿1、《圆的周长》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一等奖说课稿【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能力目标: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圆周率的探索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分析、概括、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圆周率的探索,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体,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
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较为抽象,所以我把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学生是开放的、有创造性的个体,他们会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的师生交往。
他们会用自己的猜想,验证来丰富课堂。
使数学课堂充满着活力。
因此,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学习充满着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准确性,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的意识。
这正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所必须的基本素质。
带着这些对新课程的认识,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我采用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具体如下:1、运用猜想、验证的数学思维方法: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再用语言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验证猜想,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感知数学的严谨性。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知识讲解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导入新知 圆的周长不仅可以用滚动法、绕绳法等测量,还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它的公式是什么呢?
过程讲解
归纳总结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或圆的周长=半径×2×圆周率。
如果用字母C 表示圆的周长,r 表示半径,d 表示直径,那么圆的周长公式是:C=πd 或C=2πr。
拓展提高
1.圆的周长与该圆半径、直径的关系;(1)圆的半径、直径扩大到原来的若干倍,它的周长也扩大到原来的若干倍。
(2)圆的半径、直径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它的周长也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两个圆的半径之比等于它们的直径之比,也等于它们的周长之比。
3.下面图1是一个半圆,图2是圆的周长的一半:
半圆的周长指的是圆周长的一半加上1条直径或2条半径,半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是:。
圆的周长的一半是把圆的周长平均分成两份,求一份的长
度,圆的周长的一半的计算公式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5单元圆-第3课时圆的周长(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5单元圆-第3课时圆的周长(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的第三课时“圆的周长(2)”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公式C=2πr和C=πd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以及应用圆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时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有复习巩固的作用,又有拓展提高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圆的周长公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掌握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对于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实例分析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的模型、直尺、绳子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圆物品、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圆的模型,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周长公式C=2πr和C=πd。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学生可以用直尺测量圆的直径和周长,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关于圆的周长的计算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例如:“一个圆的直径为10厘米,求它的周长。
”学生解答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如果一个圆的直径为2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解答后,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2.圆的周长(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2.圆的周长(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2.圆的周长(第2课时)》的内容。
在前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本节课将继续深入学习圆的周长,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圆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难点: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绳子、直尺等。
2.学具:学生作业本、圆的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圆的模型和绳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有关系,并引导学生尝试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圆的周长的计算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计算结果,并给予指导和纠正。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学生运用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进行解决。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的解题结果,并给予指导和纠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 圆的周长》课堂笔记
《圆的周长》课堂笔记
以下是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一、圆周长的概念
圆的周长是指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
在数学中,我们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
二、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可以使用公式C=2πr进行计算,其中π是一个特殊的数,约等于3.14159,r是圆的半径。
这个公式是通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来的,圆的直径是2r,所以周长C=πd=2πr。
三、圆周长的应用
通过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求出圆的周长,从而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求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就可以使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C=2πr,其中r 是花坛的半径。
四、圆周率的近似值
圆周率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常数,它对于许多数学问题的解决非常重要。
圆周率的近似值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3.14,它是圆周率的一个近似值。
五、圆周率的应用
圆周率在许多数学问题中都有应用,例如计算圆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用到圆周率的近似值或准确值。
详解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知识点
详解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知识点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2、圆周率: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表示。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一般取π ≈ 3.14。
3、圆的周长公式:C= πd → d = C ÷π或
C=2πr → r = C ÷ 2π
C半=πr+2r=5.14r
本文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知识点,希望可以为大家的数学学习起到一定作用!
经典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解读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定义定理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ppt课件全文
1.已知圆的周长,怎样求直径?
2.已知圆的周长,怎样求半径?
d=C÷π
r=C÷2π
我国最高的摩天轮—“南昌之星”,转盘直径为153 m,坐着它转动一周,在空中转过的米数是多少?
本题所求的问题有两个,问题(1)实际就是求轮子的周长,已知半径求周长,应用公式C=2πr 直接计算,注意计算结果要保留整米数。问题(2)是在问题(1)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km的单位名称与问题(1)中的单位名称“米”不统一,应先进行单位换算。
当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时,可以用公式:C=2πr计算 。
物品名称
周长
直径
(保留两位小数)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3.141592653……
圆周率
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就有:
这辆自行车后轮转一圈,大约可以走多远?小明家离学校1km,后轮转480圈够吗?
这辆自行车后轮轮胎的半径大约是33cm。
六年级数学上册(RJ)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圆
第2课时 圆的周长
目录CONTENTS
情景导学
第一部分
线段OA绕它的一个固定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随之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圆。
O
A
第二部分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关系。2.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利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C=πd =3.14×153=480.42(m)
答:在空中转过的米数是480.42 m。
一个铁环直径是60厘米,从操场东端滚到西端转了90圈,另一个铁环的直径是40厘米,它从东端滚到西端要转多少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 圆-第3课时 圆的周长(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圆-第3课时圆的周长(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主要介绍了圆的概念、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第3课时“圆的周长(2)”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圆的概念和周长的计算公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灵活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测量、计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测量工具、计算器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圆,用于测量和计算。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圆形桌面,提问:“这个圆形桌面的周长是多少?”2.学生分组讨论,测量圆形桌面的周长,并记录数据。
操练(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圆形操场,提问:“这个圆形操场的周长是多少?”2.学生分组讨论,测量圆形操场的周长,并记录数据。
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圆形水池,提问:“这个圆形水池的周长是多少?”2.学生独立计算圆形水池的周长,并核对答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周长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周长》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对于图形的周长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探索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增强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从而发现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的模型、绳子、直尺、圆规等。
2.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圆的模型和绳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圆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同时,解释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不同半径的圆的周长。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5.2-3《圆的周长》课件
如果用C 表示圆的周长,就有:
C =πd 或 C =2πr
解决问题
1km
C 圆= πd
= 3.14×1 = 3.14 (km)
C = 正方形 4a
= 4×1 = 4 (km)
1km
你认为 它们谁 跑的路 程长?
3.14 <4 答:乌龟跑的路程长。
探究新知
巩固练习
圆的周长 的一半)
两条半径的长度之和 (或一条直径)
巩固练习
5.一张半圆形的饼,它的半径是10厘米, 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圆的周长的一半:2×3.14×10÷2=31.4(厘米) 一条直径:10×2=20(厘米) 半圆形的周长:31.4+20=51.4(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51.4厘米。
巩固练习
补充学习: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组合图形的周长问题。
把圆柱形物体分别捆成如下图(从底面方
向看)的形状,如果接头处不计,至少需要
圆的周长和圆的大小有关系, 圆的大小取决于圆的半径。
探究新知
知识点2:圆周率的意义及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找一些圆形的物 品,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 长和直径的比值,把结果填入下表中,看看 有什么发现。
探究新知
物品名称 周长
圆形学具 6cm 圆形纸片 31.5cm 圆形瓶盖 10cm 圆形饭碗的碗口 34.5cm
巩固练习
(教材第65页第6题)
4.杂技演员表演独轮车走钢丝,车轮的直径
为40cm,要骑过50.24m长的钢丝,车轮大
约要转动多少周?
3.14×40=125.6(cm) 125.6cm=1.256m
50.24÷1.256=40(周)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5.2.1 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及应用》精品教学课件
1 小明的自行车轮子的半径大约是33cm。这辆自行车轮子
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小明家 离学校1km,骑车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
C=2πr 2×3.14×33=207.24(cm)≈ 2(m) 1 km=1000 m
1000÷2=500(圈) 答: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2m。
3.14 3.14
……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1)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直径越长,周长就越长;
(2)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其实,早就有人研究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 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 作圆周率,用字母π(pài)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π=3.1415926535……但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
A.3.14
B.π
C.3
变式训练
2. 判断。 (1)大圆的周长一定比半圆的周长大。( × )
周长的大小要根据半径 或直径的大小来确定。
(2)半径不相等的两个圆,周长一定不相等。 (√)
变式训练
3. 一张半圆形的饼,它的半径是10厘米,它的周长是 多少厘米?
圆的周长的一半
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疑惑? 请与同伴交流!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探索 很成功,但探索远还没有结束,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一 起慢慢去发现新大陆吧!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同学们做得太棒啦!
2×3.14×3×2 = 37.68 ( dm ) 37.68÷3.14÷2 = 6 ( dm ) 答:这个大轮的半径是 6 分米。
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
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圆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它有着许多独特的性质和规律。
在数学六年级上册中,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和相关的计算方法,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圆的周长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是指圆的边界的长度,用符号C表示。
在数学中,我们知道圆是由一条曲线组成的,曲线上的每一个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
这个固定的距离被定义为圆的半径,用符号r表示。
根据圆的性质,我们可以得知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为C=2πr,其中π(pi)是一个无理数,约等于3.14159。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计算例子。
假设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C=2*3.14159*5≈31.4159厘米。
如果我们知道圆的直径是10厘米,那么根据圆的性质我们知道直径是半径的两倍,也就是d=2r,所以可以算出半径r=5厘米,再根据周长的公式可以算出C=2*3.14159*5≈31.4159厘米。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知道圆的直径还是半径,都可以通过周长的公式来计算出圆的周长。
除了使用圆的周长公式来计算圆的周长,我们还可以通过将圆的边界切割成若干小段,再测量这些小段的长度,最后将这些长度相加来得到圆的周长。
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实际测量法,通过它我们也可以得到圆的周长的近似值。
对于圆的周长,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应用性的计算。
比如在园艺中,我们需要知道花圃的周长来确定需要植栽多少株花草;在建筑中,我们需要计算房间的周长来确定需要多少边长的地板砖。
可以说,圆的周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场景。
在学习圆的周长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学习到规律性的知识。
比如,圆的周长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性知识。
我们还要通过实际的计算和测量来加深对这些规律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总的来说,圆的周长是围绕圆的边界的长度,可以通过圆的半径或者直径来计算得出。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圆的周长来进行多种应用性的计算,而且通过学习了解圆的性质和规律性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讲解(3篇)
第1篇一、引言在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中,圆是一个重要的几何图形。
圆的周长是圆的重要属性之一,也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节课将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圆的周长,学习其计算方法,并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二、圆的认识1. 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圆心)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2. 圆的基本要素:圆心、半径、直径。
(1)圆心:圆的中心点,用字母O表示。
(2)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用字母r表示。
(3)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用字母d表示。
3.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直径等于半径的两倍,即d=2r。
三、圆的周长1. 周长的定义: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
2. 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C等于圆的直径d乘以π(圆周率),即C=πd。
3. 圆的周长计算:(1)已知圆的直径d,求圆的周长C,可以直接使用公式C=πd进行计算。
(2)已知圆的半径r,求圆的周长C,可以先求出圆的直径d(d=2r),然后使用公式C=πd进行计算。
四、圆周率π1. 圆周率π的定义: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2. 圆周率π的近似值:π约等于3.14。
3. 圆周率π的应用:(1)在计算圆的周长时,需要用到圆周率π。
(2)在计算圆的面积、体积等几何问题时,也需要用到圆周率π。
五、圆的周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计算圆形物体的周长:例如,计算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圆形桌面的周长等。
2. 计算圆形物体的面积:例如,计算圆形水池的面积、圆形菜园的面积等。
3. 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圆的面积、体积等几何问题时,需要用到圆的周长。
六、课堂小结1. 理解圆的定义、基本要素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 掌握圆的周长公式C=πd,并学会计算圆的周长。
3. 了解圆周率π的定义、近似值及其应用。
4. 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圆的周长解决问题。
七、课后作业1. 已知圆的直径为10cm,求圆的周长。
2. 已知圆的半径为5cm,求圆的周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圆的周长的实际应用》课件
(2)如图(2),中间圆的周长是31.4 cm,长方形的周 长是( 60 )cm。
点拨:由图可知,长方形的宽是圆的 直径,长方形的长是两个直径,根据 圆的周长求出直径是31.4÷3.14=10(cm),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即(10+10+10)×2=60(cm)。
2.一台压路机滚筒的直径是1.5米,每分钟转动20周。 (1)压路机每分钟前进了多少米?
6.小明用绳子绕了3圈把4个矿泉水瓶捆在一起(如 下图),最后打结处用了12 cm长的绳子,已知 每个矿泉水瓶的底面直径是6 cm,捆矿泉水瓶 用了多少厘米的绳子?
6×4+3.14×6=42.84(cm) 42.84×3+12=140.52(cm) 答:捆矿泉水瓶用了140.52 cm的绳子。
点拨:绕矿泉水瓶一圈用到绳子的长度是 6×3.14+6×4=42.84(cm),绕了三圈再乘3, 42.84×3=128.52(cm),加上打结处用的12 cm,一 共为140.52 cm。
5圆
第 3 课 时 圆的周长的实际应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课件
1.口答:圆的周长是怎么计算的? C = πd 或 C = 2πr
2.判断。 (1)因为C = πd,所以d = C÷π 。 (2)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3)π是3.14。
() () ()
探究点 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这辆自行车轮子的半径大约是33cm。
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 小明家离学校1km,骑车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
自行车轮子转1圈可以走多远是求什么? 求圆的周长
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是怎么求的?
全长除以一圈所行的距离
C=2πr 2×3.14×33=207.24(cm)≈ 2 (m)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3、圆的周长》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3、圆的周长》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33、圆的周长》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并能运用圆的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曲线等基本几何知识,对图形的周长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圆的周长计算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归纳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理解有一定难度,需要通过实例演示、推理验证来加深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归纳、推理验证等方法,探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推理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2.难点: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圆的周长,观察归纳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3.推理验证法: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证明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
4.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绳子、尺子、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的模型、绳子、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自行车轮、地球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周长。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圆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圆的周长计算方法的教学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绳子测量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周长》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圆的周长》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并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周长、面积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计算圆的周长时,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此外,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和应用。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途径,自主探究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实例,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绳子、直尺、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每人一份圆的模型、绳子、直尺、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关注圆的周长。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周长吗?圆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同时,解释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
让学生初步理解圆的周长公式的含义。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用绳子围成一个圆形,然后用直尺测量绳子的长度,即圆的周长。
同时,记录圆的半径或直径,以便后续计算。
第5单元第3节《圆的周长》-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大单元作业设计
5.大单元作业设计:综合运用圆的周长知识,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进行测量和计算。
2.强化学生对圆的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
5.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过程,提高数学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定义及其公式:C=πd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圆的周长公式C=πd和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例如,通过比较不同直径的圆的周长,让学生直观感受直径变化对周长的影响。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圆的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测量学校操场的周长。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学生可以用软尺测量圆的直径,然后计算周长,验证圆的周长公式。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圆的周长的基本概念。圆的周长是指圆形边缘一周的长度。它是描述圆形物体大小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程测量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
应用一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
例 一辆自行车轮子的半径大约是33 cm ,这辆自行车轮子转l 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
)小明家离学校1 km ,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教材64页例1)
分析 求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
就是求自行车轮子的周长。
因为自行车轮子是圆形的,又已知它的半径,所以直接利用公式C=2丌r 就可以求出它的周长。
因为小明家离学校1 km ,所以求小明从家到学校自行车轮子转了多少圈,就是看1 km 里面右多少个自行车轮子的周长,用1 km 除以车轮的周长即可求出轮子转动的圈数。
解答2×3. 14×33 =207. 24(cm)≈2(m)
1 km =1000 m 1000÷2=500(圈)
答: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2m 。
小明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500圈。
总结
自行车车轮的转数一自行车所行路程÷车轮子的周长
应用二已知圆的直径,求圆的周长。
例 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 m .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分析 已知圆形花坛的直径,利用公式C= d 可以直接计算出它的周长。
解答 3. 14×20=62. 8(m)
答:它的周长是62.8 m 。
应用三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例 一个圆的周长是15.7 dm ,求它的直径和半径分别是多少。
分析由公式C=兀d 和C=2兀r 分别推出d=C ÷兀,r= C ÷兀÷2,根据公式可以直接求出圆的直径和半径。
也可以设圆的直径为r dm ,根据公式列方程解答。
解答
答:它的直径是5 dm ,半径是2.5 dm 。
误区警示
【误区】判断:大圆的圆周率大,小圆的圆周率小。
(√)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没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圆周率是一个固定的数,不因圆的大小而改变。
错解改正 ×
温馨提示
圆周率是任意一个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的比值,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