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教学目标:
1、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的内容(多媒体)
(1)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
(2)材料作文的命题方式
(3)材料作文的组成部分
2、探索、归纳材料作文的审题的思考角度与方法
3、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
教学重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教学难点: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教学设想:
1、这是第二课时,有必要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复习,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
2、所有的复习都是为高考服务的,上课之前有必要给学生明确考纲对高考作文的要求,
尤其是对审题立意的要求。
3、为了激趣学生,课堂运用故事引入,也是本堂运用的材料,以此巧妙的引入新课。
4、运用多媒体课件,扩大课堂容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课前导入。今天我先给同学们讲个故事(多媒体展示)。
材料一:解放前,英国哲学家罗素有次来中国讲学,一上讲台就提出一个问题:“2+2=?”,结果无人作答,最后罗素说:“2+2=4嘛”。
给学生1分钟时间思考,前后讨论,确定立意。
若以上述材料提炼观点写一篇文章,我们该从何下手?这则材料中到底隐含了什么观点?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探讨的问题:展示课题——“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说到作文,许多同学一片茫然。确实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是作文;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是作文;为之痴迷陶醉的是作文。同学们在作文时定有满腹的苦水需要倾诉,让我们听听你们的苦衷。(同学们以小诗的形式说说自己作文的酸甜苦辣)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创作:
带者梦想畅游远方
有很多的欢乐
有时候也莫名的惆怅……
蘸着墨香镌刻希望
有甸甸的收获
也有无言的迷惘
二、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课件展示)
1、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区别
命题作文:只提供一个作文题
话题作文:只提供一个话题,材料只引出话题与写作关系不大
材料作文:提供材料,按材料的内涵作文。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纲——语文要求
写作: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D
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D
①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②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④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成都市教科所程一凡讲:
作文类型的转轨
突破话题作文,趋向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
提升分数的意识要强
1.审题要“准”
2.标题要“亮”(亮眼)
3.立意要“新”
4.选材要“当”(恰当)
5.文体要“明”(明确)
6.思维要“活”“
7.情感要“真”
8. 语言要“畅”
9. 书写要“正”(端庄、正确)
10. 字数要“足
三、新授
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又说:“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也,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古代先贤以“帅”、“主脑”为喻,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以上程一凡所讲的审题要“准”、立意要“新”无不体现了这一重要性。近几年来高考作文中的三自(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要求中,其中“立意自定”是隐性要求,考生切勿当真自定立意,须知,并不是所有的立意都符合命意,怎样才能读懂材料,使高考作文“符合题意”呢?下面教给你们几把钥匙,正确把握文字类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1、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针对上面这则材料强调了:人的思维受许多外界顾虑的影响;此则材料给你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本是小学生就能回答的问题为什么难住了一些专家?他们不敢回答(是大作家罗素提出来的)。材料中竟无人回答的“竟”,应从此挖掘命题者的惊叹,这里面有大大的问号?(出乎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其思想根源罗素是大哲学家,所提问题定含奥秘,慑于权威威名,置客观事实不顾,不敢应声。可见盲目“崇拜权威、迷信权威”才是此场面出现的症结,由此而抓出中心:不可迷信权威,要尊重事实。
2、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多媒体展示)
材料二: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先让学生讨论,回答后明确: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3、从作者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以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材料三: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分析: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洋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上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4、从辨明关系入手。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材料四:在做生物实验时,把一只青蛙放在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马上跳出来,但把这只青蛙放在另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