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一些权威数据分析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中国制造业落后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引言
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和经济转型的基础;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制造业是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极大地带动中国的经济,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找出问题所在,加以重视,中国的制造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不是继续着“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2001-2010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0.5%,由2000年的99214.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0亿元,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为11.5%,第三产业为11.2%。2010年工业总产值为698591亿元。1990-2003年我国制造业出口年均增长达17.5% ,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生产基地
由1980年为49.7%,1990年为74.4%,1999年为89.8%,2000年以后接近90%,2003年已上升到92.1%。
单位(亿美元)
3.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上升
(1)2003年机电产品进、出口规模均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分别达到2249.9亿美元、2274.6亿美元,占总进口和总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54.5%和51.9%,其中出口比重较上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突破了1000亿美元,达到1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2.7%。
(2)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和基础,综合国力的根基。装备工业的发达程度,是国家工业和科技水平的标志。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2010年中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25%,发电设备、工程机械位居全球第一。官方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2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七大类行业规模名列全球第一,两个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二位,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之一,制造业吸引了大部分外资。但是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地位主要体现在总量上,在质量上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2005年以前,机械行业对外贸易始终为逆差,2003~2005年逆差分别为314亿美元、366亿美元和140亿美元。2006年以后,机械行业对外贸易转为顺差,且顺差大幅增长。2006~2007年,机械行业实施贸易顺差分别为7亿美元和241亿美元。2008年上半年顺差为205亿美元。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问题:产业大而不强、低水平重复建设、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国际性优势品牌缺失等问题。
1.制造业人均增加值低,按2000年美元的固定价格计算,2009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MVA)的15.6%,美国为19%,日本为15.4%。而在人均制造增加值方面,2008年,日本人均制造增加值接近9000美元为世界最高,中国仅为700美元,说明中国制造业水平还很低。
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少关键技术。中国制造业缺乏自主产权和知名品牌原因是我们引进的技术往往是落后的,在消化,吸收,研发时,国外新技术又取而代之,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二是,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的创新因不能得到预期的回报而受挫,三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技术对外依赖达50%,60%以上的装备需进口,科技发展的贡献率仅占30%,发明专利只占世界的2%。
3.竞争优势层次低下,当下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是粗放型的,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低价格和数量推动,产品加工程度低,附加值小,缺少名牌。
4.产业组织不合理,市场结构依然过于分散,企业竞争过度集中于价格竞争。
5.国际金融危机迫使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其国内产业结构,探索实体经济再振兴道路,鼓励高端制造业留在国内,甚至从国外向国内回流。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甚至预测,将有15%针对北美市场的美国企业,从中国“回流”到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前8个月,美国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967家,同比下降5.29%,实际投入外资金额25.45亿美元,同比下降14.42%。此外,入世以来,“中国制造”成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头号目标,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2009年全球35%的反倾销、71%的反补贴案件涉及中国。
6.管理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制造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
形成中国当前中国制造业整体发展问题的原因
1.原材料和劳动力的价格上涨,使中国制造业的成本急剧上升。
2.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导致外贸出口成本上涨。一旦人民币升值,将大幅度提升用外币来衡量的中国劳动力成本,不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发展纯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难以持续提升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难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3.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下,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是32%,发达国家是42%,工业污染排放量却是发达国家的10倍,产品增加率30%,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是48%,47%和41%,每年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GDP损失高达15%。
4.缺乏良好的创新激励机制。
中国制造业发展策略
1. 继续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使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逐步过渡到劳动资本密集型、劳动技术密集型等附加值高的形态。
2.把发展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兴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
3.推进传统非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
4.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是能够控制住房地产泡沫,使过剩资本和产业资本能够用于技术进步,而不是进入泡沫经济。
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
1. 企业在全球范围布局产业链,制造业将进一步形成新的国际分工。
2. 制造业的全球化过程中,信息网络技术将得到普遍运用。
3. 广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并行设计技术、智能数控技术、可重组制造系统、网络化制造技术、柔性生产技术。
4产业集群化、制造绿色化、产业融合化。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2011
[2] 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江苏企业管理2007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