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虎门销烟》微课教学设计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虎门销烟事件的经过和意义。
1.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语句进行仿写和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英勇事迹,增强民族自豪感。
3.2培养热爱祖国、勇于抵抗外来侵略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虎门销烟事件的经过和意义。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教学难点2.1体会林则徐的英勇无畏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1.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虎门销烟事件的了解。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学生圈出生字词,自主查阅词典,理解词语意思。
3.课堂讲解3.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3.2教师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4.课堂讨论4.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林则徐英勇事迹的认识。
5.课堂练习5.1学生仿写课文中的句子,锻炼表达能力。
5.2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查学习效果。
6.课堂小结6.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表达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记忆。
1.2家长协助孩子进行课文朗读,提高朗读水平。
2.拓展作业2.1学生收集关于林则徐的其他英雄事迹,进行分享。
2.2学生以“我心中的英雄”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虎门销烟事件的经过和意义,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言,对林则徐的民族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2】篇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虎门销烟》讲的就是1839年6月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的故事。
一百六十多年前,英国殖民者以走私鸦片侵略中国。
鸦片像恶魔一样吞噬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
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古老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使中国老百姓处在深重的灾难中。
虎门销烟的壮举不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部分。
先叙述前去虎门观看的人群和林则徐坚决销毁鸦片的决心,接着描绘了销毁鸦片的过程,最后讲在林则徐等中国官员的监督下二百多万斤鸦片全部销毁以及虎门销烟的意义。
文章通过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体现了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设计理念《虎门销烟》的思想内涵较为深刻,但离学生生活较遥远,因此,要想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悟到其中的道理,确非易事。
教学中以学生的理解感悟为起点,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为主,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在学生自主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并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虎门销烟的壮举,体会到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生情况分析这篇课文的内容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学生不太容易理解,为了让学生掌握文章内容,感悟到其中的道理,课下,我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查找一些背景材料,并在第一课时观看了电影《鸦片战争》为学生学文做好了铺垫。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十四个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鸦片的销毁过程和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资源选用影像VCD资料、媒体播放、幻灯片等资源。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虎门销烟》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体会到广州老百姓听到禁烟后的激动、兴奋地心情。
林则徐虎门销烟微课教学设计
《林则徐虎门销烟》微课教学设计(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林则徐虎门销烟》微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目介绍了战前中英两国概况。
战前,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停滞不前,并全面陷入危机;而同一时期的西方,尤其是英国经过工业革命的开展,政治、经济、思想迅速向近代跨越发展,拉大了与东方的差距。
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两种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鸦片问题只是偶然性因素。
战争过程不仅显示了先进的工业文明对落后的农业文明巨大优势,也昭示了落后、自大、自我封闭的巨大代价。
二、教学立意本目讲述鸦片战争前中英各自国家概况。
并通过中英贸易的了解让学生认识林则徐禁烟运动的来龙去脉。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最后让学生认识林则徐虎门销烟仅仅是中英战争的导火索。
中英战争的根本原因则是英国在工业革命后,为了扩大市场、寻找原料从而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目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史实。
2、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3、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四、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视频:新闻剪辑《国家领导人参加国家烈士纪念日仪式》通过党和国家领导在天安门广场,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并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是由近代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进行革命斗争的若干历史画面组成的,其中第一组浮雕就是虎门销烟。
今天透过虎门销烟的历史浓雾,去感受百年沧桑的近代中国。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中英鸦片战争的起因到底是什么?通过对战前两国概况的分析,特别是中英贸易的分析,得出两种植物之间的较量,战争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教学设计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林则徐的思想和行动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影响;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背景和意义;2. 林则徐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如何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背景和意义;2. 如何分析林则徐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料和文献资料;2.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描绘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于此话题的兴趣,提出问题:“你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什么吗?它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第二步:讲解背景知识以教师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讲解内容要包括:1. 清朝时期,英国以鸦片贸易侵害中国利益的事实;2. 林则徐因为看到中国因鸦片贸易而受到的损失而决定采取行动;3. 林则徐通过赴闽南虎门监禁英国商人和销毁鸦片来表明中国决不容忍鸦片贸易的立场;4. 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对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
第三步:小组合作学习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两人组成,要求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并撰写一份小组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 林则徐的思想和行动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2. 林则徐如何影响学生今天的思考和行动。
第四步:小组报告和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和报告内容。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补充观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和深入讨论,加深对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理解和认识。
第五步:个人总结和思考要求学生个别完成一篇反思和总结的作业,内容包括:1. 自己对于林则徐虎门销烟事件的理解和分析;2. 林则徐的思想和行动对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3. 自己对于林则徐的行动的评价和思考。
六、教学评价1. 小组报告的评价:根据小组报告的内容、逻辑和表达进行评分;2. 个人总结和思考的评价:根据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和扩展能力进行评分;3. 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情况: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汇报和思考环节中的参与度和质量。
《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3篇
《虎门销烟》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经过。
难点: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
2.收集关于虎门销烟及其林则徐的资料。
3.课前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鸦片战争》。
【说教法、学法】一、情境创设法教师创设有声、有色、有形、有境、有情、有趣的情境,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乐趣和情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在美中学,乐中学,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自读自悟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本课教学中,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在适当处点拨,启发,并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自主读书、评论、感悟,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动态效果。
【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熟悉这些日子吗?为什么?(多媒体依次出示:1949年10月1日、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并相机配上开国大典、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的背景画面。
)2.是啊,这些日子是我们中国人扬眉吐气、倍感振奋的日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它们将永远铭刻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脑海中,珍藏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心海里!但你知道吗?作为龙的传人的我们,这个日子也应该是永远不能忘记的!(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质疑。
)3.因为就在这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多媒体播放电影《林则徐》中虎门销烟片断。
)你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4.随机揭题:虎门销烟(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指导书写销字,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
《虎门销烟》教案
《虎门销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虎门销烟事件。
(2)运用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反对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虎门销烟的背景(1)林则徐禁烟令的颁布(2)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2. 虎门销烟的过程(1)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决心(2)虎门销烟的实施及成果3. 虎门销烟的意义(1)打击鸦片贸易,捍卫国家主权(2)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虎门销烟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教学难点:(1)虎门销烟事件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2)如何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炼信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近代史》2. 辅助材料:虎门销烟相关图片、史料、视频等。
3. 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白板、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虎门销烟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简要介绍虎门销烟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虎门销烟的过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指导。
3. 史料分析(1)展示虎门销烟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2)讨论虎门销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 课堂小结(2)强调虎门销烟对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5. 课后作业(2)选择一个与虎门销烟相关的话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六、教学拓展1. 虎门销烟事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1)引导学生了解虎门销烟事件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2)分析虎门销烟事件对后世的反响和启示。
2. 虎门销烟与民族精神(1)探讨虎门销烟事件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2)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为民族复兴努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虎门销烟》公开课教案
《虎门销烟》公开课教案《虎门销烟》公开课教案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y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y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另有3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用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想象,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于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
学生通过认识y片的危害,激发学生远离毒*的思想。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一些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一些关于y片的.资料,还有y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现实状况,你愿意与大家一起交谈吗?学生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可以畅所欲言地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二、初步感知师:的确,外来的y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痛苦,谁敢在当时挺身而出,救人们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伟大的禁烟英雄的事迹。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注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认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
边读边注意把不懂的词语画出来。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助识字。
(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小组内互相拼读生字,解决不懂的词语。
实在解决不了的全班共同解决。
3、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师:生字都认识了,课文也读得流利了,再仔细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学生汇报:林则徐销烟有深远的意义。
结合课外资料来谈。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不仅在当时给帝国主义以重创,震惊了世界,而且在人类禁毒史上也写下了辉煌的一章。
虎门销烟教案优秀13篇
虎门销烟教案优秀13篇《虎门销烟》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8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会组词。
3、学习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描写。
4、充分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扫除文字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历史背景及销烟的意义。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介绍历史背景及鸦片的危害(出示鸦片给国家、民众带来危害的画面及文字)2、释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音,并组词。
2、理解词义赞不绝口欢呼雀跃垂手恭听水泄不通沸腾3、再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2、学习文中描写场面的段落,进行片段描写。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光隧道。
回到一qi2年前的广州城,去亲自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观场景吧。
二、对照阅读:品味人物心情(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1、广州城因为什么而沸腾?划出表现广州城热闹的句子。
2、当外国商人见到销烟以后,他们有什么反应?板书:百姓外国商人开心喜悦狼狈不堪大长中国人志气灭外国侵略者威风3、指导朗读。
三、重点阅读,体会壮观气势。
(一)体会人气壮观(出示画面)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①表现前来观看销烟人数之多的词。
②描绘人们热烈庆祝销烟喜悦心情的词、句子。
(二)体会场景壮观。
学生自由读第4、5自然段,划出句子,找出重点词。
(出示画面)1、表现销烟池规模宏大的句子:2、描写销烟时的场景:①找出销烟的具体过程的句子:②销烟时的情景:③围观群众的表现:④销烟的数量:3、指导朗读。
四、总结:在国难当头之际,林则徐坚决反对外敌,虎门销烟之举,销毁的不仅仅是鸦片,更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为中华民族扬威,令国人扬眉吐气。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和影响。
- 掌握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中的重要作用和爱国主义精神。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矛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 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中的重要作用。
2. 难点:- 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 将虎门销烟置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分析其背后的社会矛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播放虎门销烟的历史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是哪场历史事件?”2. 提问:结合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虎门销烟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1. 历史背景:- 讲解鸦片战争的背景,介绍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
- 分析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的原因。
2. 事件经过:- 详细讲述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中的具体行动,如查禁鸦片、收缴烟土等。
-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林则徐采取这些行动的原因。
3. 影响与意义:- 讲解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如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主权等。
- 引导学生思考虎门销烟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三)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林则徐、英国侵略者等角色,模拟虎门销烟的场景,体验历史人物的情感。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总结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2. 感悟:引导学生思考虎门销烟对今天的启示,如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虎门销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虎门销烟》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虎门销烟》。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人物形象。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3)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敬仰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民族尊严的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自觉抵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2. 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经过和意义。
3.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人物形象。
2. 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3. 自觉抵制的意识。
1. 课文《虎门销烟》文本。
2. 与虎门销烟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等。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虎门销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图片等,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人物形象。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引导学生分析虎门销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5. 情感教育:(1)教师讲述林则徐英勇事迹,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自觉抵制,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
6.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口头作文练习。
7.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受。
8. 布置作业:(1)课后背诵课文《虎门销烟》。
六、教学延伸:1. 课内外结合:(1)教师推荐与虎门销烟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
四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虎门销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大意,了解林则徐销烟的原因及意义。
1.3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林则徐的生平事迹。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林则徐的民族英雄形象,培养爱国情感。
3.2理解的危害,增强抵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林则徐的民族英雄形象。
2.学习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书写。
三、教学难点1.体会林则徐面对时的坚定决心。
2.理解的危害,培养抵制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相关资料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林则徐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其为国家、民族作出的贡献。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林则徐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文朗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情的表达。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语气、节奏等问题。
(三)课文讲解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四)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认读。
2.学生书写生字词,教师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二)课文讲解1.教师继续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三)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四)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林则徐的民族英雄形象,培养爱国情感。
2.学生发表自己对抵制的看法,增强抵制的意识。
2.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拓展作业: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林则徐的事迹,下节课分享。
七、教学反思1.在讲解课文时,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虎门销烟》教案(精选8篇)
《虎门销烟》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虎门销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虎门销烟》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4、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悔的精神。
5、增强诊断矫治意识,提高自我诊断矫治能力。
教学过程:一、整体初读,基础性诊断1、揭题。
2、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学生质疑。
(1)请学生提出读书遇到的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以学定教)(2)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3)交代学法:带着这些问题,边读边思考,深入学习课文。
二、精读品位,引导探究,理解性诊断1、学习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什么样的日子才“值得纪念”?(2)读书汇报交流、小结。
2、细读第六节。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2)读书汇报交流(注意理解“壮举”“嚣张”“气焰”)3、研读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说说从哪看出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
(相机板书:水泄不通、彩旗林立)(3)再读课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场面的壮观。
思考:A、为什么来到海滩的人这么多?B、文武官员到场说明什么?C、为什么邀请外国商人观看?(1)汇报交流,师生评价。
(2)小结方法:回顾我们这几小节的学习,我们采用了“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下面我们还用这个方法学习下文。
三、自读领悟,自主性诊断与矫治1、品读三至五节,感受硝烟的经过。
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要运用一边读一边思考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研读硝烟过程。
思考:分几步硝烟的?硝烟过程中人们的心情怎样?烟渣被卷进咆哮的大海暗示着什么?(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感情朗读,做到读中悟情,读中悟理)2、再读第六节和第一节。
小学第七册《虎门销烟》语文教案优秀教案
小学第七册《虎门销烟》语文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认识民族英雄林则徐。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林则徐的爱国精神。
3.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林则徐的爱国精神。
2.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体会林则徐的爱国精神。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知识。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心得,讨论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解释生字词、关键词语和句子。
2.教师通过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个别朗读,教师指导评价。
(五)课堂讨论1.学生谈谈自己对林则徐的敬佩之情。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林则徐的爱国精神。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悟。
(二)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讲解,重点解释课文中的难点。
2.教师通过图片资料,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传承林则徐的爱国精神。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以林则徐为题材,写一篇短文。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
2.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巩固生字词,熟读课文。
2.深入了解林则徐的生平事迹,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朗读课文、课堂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林则徐的爱国精神。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8篇)优秀版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虎门销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透过课前预习和课堂交流,了解虎门销烟的背景。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虎门销烟时的壮观场面,初步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好处,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5、模仿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练写一个场面。
教学重难点:1、理解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壮观场面。
2、仿写片断场面描述。
教学过程: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罂粟花)上课前,老师先让大家来欣赏一幅图画。
你觉得这些花长得怎样样你明白这是什么花吗小结:这些花虽然有着美丽娇艳的外表,但它们的果实却能制成一种伤害人的身体甚至生命的毒品,那就是鸦片,俗称大烟。
2、这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有关鸦片的文章《虎门销烟》。
(板书课题)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采用给课题加上时间、人物的方法,用一句话来说说。
(理解销烟:销毁鸦片)课题中的生字销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板书:消)因为销的本意是溶化金属,所以是金字旁,必须要记住。
4、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销烟相信你们透过预习已经明白了许多。
谁来介绍一下小结:(课件出示图片)自18世纪开始,英国就向中国超多走私鸦片赚取白银。
到1838年已增至400万斤一年,中国流失白银达1亿两,造成清政府财政严重困难,百姓极度贫困。
士兵吸食鸦片后战斗力日渐减弱,做工种地的吸食鸦片后劳动潜力日益丧失,甚至失去生命。
英国政府深知鸦片的危害,他们禁止本国人吸食鸦片,却别有用心地支持不法商人向中国超多倾销鸦片,无数的中国家庭因此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禁烟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鸦片全部销毁。
【本文的特殊之处在于,不明确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学生就无法真正走进课文,无法真正领会虎门销烟的历史好处和林则徐的形象,所以这一环节比一般课文的处理要细些。
2023年《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2023年《虎门销烟》教学设计《虎门销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十四个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的读音,会写田字格里的九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学习林则徐坚决抵挡外敌,维护民族尊严的崇高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
教学重点:鸦片销毁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宏大意义。
课时建议: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电影激趣导入新课1、观看电影《林则徐》片段。
2、谈观后感,自然导入。
师:作为一名中国人,这部电影所描写的这段历史是恒久不能忘却的。
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论。
)师:的确,外来的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是灾难,是苦痛,是谁敢在当时自告奋勇,救人民于水火之中,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师生齐说)---林则徐,今日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个宏大的禁烟英雄,学习《虎门销烟》。
了解当时的背景,必定会激起学生们内心无比的激愤之情。
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二)初读课文,自主感悟1、学生自读课文,并圈出本课14个要求认读的生字,留意文中的三个多音字,遇到不相识的通过查字典解决。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小组合作,解决不懂的词语。
(老师要留意巡察,刚好发觉问题,刚好解决。
)4、全班沟通。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学生互评)6、说说文章主要讲解并描述了一件什么事。
有意识的告知学生要把工具书带进课堂,培育学生遇事自己解决的实力。
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力。
学生参加评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整体感知课文。
其次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想象画面激发情感师:下面请同学们再细致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结合重要词句来谈读懂的内容。
学生可能说到的有:1、林则徐禁烟行为受到了人们的'支持。
重点如下:(1)、当群众知道虎门销烟的消息后,人们的语言、动作、神态是什么样的?(留意“笑嘻嘻”“兴奋”“大声地喊”以及“ 三个不怕”,想像当时的场面。
《林则徐与虎门销烟》教学设计.doc
《林则徐与虎门销烟》教学设计韩家墅小学杨桂楠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预习、课上的补充交流,了解鸦片的危害。
2.通过讨论交流,林则徐在禁烟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感受林则徐的爱国情怀、抗争精神以及虎门销烟这一壮举的伟大。
3.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
学情分析:课文讲述的历史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那一段辛酸的历史学生可能难以感受。
图片以及视频的播放应该可以让学生重温历史,了解鸦片对于中国的危害,感受到林则徐的伟大壮举,情动于中而形于外。
教学重点:了解鸦片对当时社会的巨大危害及感受林则徐虎门销烟壮举。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学生的已有经验,展开课前调查,通过资料的研究与交流拉近历史与小学生生活的距离。
教学准备:教师的准备:《林则徐与虎门销烟》教学课件,《虎门销烟》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各小组结合课本和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列举在两百多年前, 鸦片到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危害?并谈谈你的体会。
教学过程:、牢记历史,勿忘屈辱。
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图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近百年来我们的祖国屡遭劫难、倍受欺凌:因为列强!我们的国土被强行租借、强取豪夺;因为列强!我们的众多名胜古迹顷刻间变为废墟;因为列强!我们那成千上万的国宝被疯狂掠夺,流散他乡;更以为列强,我们那数以万计的同胞惨遭屠戮......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情何以堪?难道当时的国人们就要任人宰割、忍气吞声下去吗?有没有反抗?(引导学生说出本课学习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板书课题)二、活动一:走进鸦片,了解危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预先整理信息、分析历史信息,课上计算白银外流数额以及交流体会等,更加深刻的体会到鸦片带给中国人民的危害。
】为什么林则徐要销毁鸦片,开展禁烟运动呢?(生答:鸦片危害大。
)课前,老师为大家布置了预习作业“各小组结合文本和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列举在两百多年前,鸦片到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危害?并谈谈你的体会。
《林则徐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鸦片战争---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19世纪前期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及危害,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2.能从多角度分析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3.培养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借助教材、史料、图片,层层引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原因;2.结合时代背景,从林则徐上书到虎门销烟,形成对历史人物的完整认识;3.从鸦片之害到销烟之举,掌握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4.以史鉴今,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接。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唯利是图的本性;2.学习林则徐维护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3.培养学生远离毒品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教学难点: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是谁?他在历史上做了什么壮举?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是怎样做的?今天,我们学习他有什么现实意义?认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穿越时空,一起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鸦片战争之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
二、共同学习第一篇章:鸦片之害一)探因1.学生看教材第一段,回答:此段材料在介绍世界上哪个国家?(英国)介绍此国当时在做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2.出示图文资料,了解鸦片(强调“毒品”)。
3.思考1:明知鸦片是毒品,那么当时英国为什么还要向中国走私?(获利,赚钱;改变中英贸易中逆差局面。
)思考2:英国一开始就想用鸦片到中国来获利吗?(不是。
)思考3:那么英国最初想通过什么在中国获利?(工业品--呢绒,布匹)。
思考4:获利了吗?从哪里看出来?(没有。
几乎没有销路。
)4.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出示材料(见课件):思考1:为什么英国的工业品在中国几乎没有销路?导致了什么结果?(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不靠市场;生活贫困,无钱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则徐虎门销烟》微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说明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目介绍了战前中英两国概况。
战前,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停滞不前,并全面陷入危机;而同一时期的西方,尤其是英国经过工业革命的开展,政治、经济、思想迅速向近代跨越发展,拉大了与东方的差距。
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两种文明冲突的必然结果,鸦片问题只是偶然性因素。
战争过程不仅显示了先进的工业文明对落后的农业文明巨大优势,也昭示了落后、自大、自我封闭的巨大代价。
二、教学立意
本目讲述鸦片战争前中英各自国家概况。
并通过中英贸易的了解让学生认识林则徐禁烟运动的来龙去脉。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最后让学生认识林则徐虎门销烟仅仅是中英战争的导火索。
中英战争的根本原因则是英国在工业革命后,为了扩大市场、寻找原料从而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本目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战争的基本史实。
2、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3、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四、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新闻剪辑《国家领导人参加国家烈士纪念日仪式》
通过党和国家领导在天安门广场,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并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是由近代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进行革命斗争的若干历史画面组成的,其中第一组浮雕就是虎门销烟。
今天透过虎门销烟的历史浓雾,去感受百年沧桑的近代中国。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中英鸦片战争的起因到底是什么?
通过对战前两国概况的分析,特别是中英贸易的分析,得出两种植物之间的较量,战争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通过《虎门销烟》历史剧片段,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史实。
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勇气和力量,认识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民族英雄。
五、教学反思
本目学习,在导课环节能够运用时政新闻的形式,这样可以让学生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历史并不是离我们遥远的事情,历史是与现实相联系的。
在学习中英鸦片战争起因时,让学生自主讨论,并在老师的启发下认识到两种植物即茶叶与罂粟在中英贸易中的影响,最终引发双方贸易差距。
当然在讨论过程中,更多的是老师的带动,如果学生能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展开自主学习,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会有更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