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帮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及意蕴
宁波博物馆建筑的审美精神解读博物馆审美
宁波博物馆建筑的审美精神解读博物馆审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地理界限日渐模糊,大量西方样式的现代建筑肆虐我们的眼球,快速覆盖了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大量原生态的文化遗产迅速消逝。
在形式上简单嫁接西方文化和模仿,使我们的文化景观不伦不类的潮流过后,我们对地方建筑完全照搬或符号式地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回收再利用”,使本土建筑文化变得庸俗不堪。
我们应该在新技术、新理念的支撑下,从建筑的内涵出发,去研究原来的建筑形式的成因,以拓展地域文化的价值观念、强调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倾向,使用地方材料和做法,表现因地制宜的特色,使整体设计风格与地域文化相统一。
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将宁波地域的地理环境作为设计灵感的源泉,以自然之道、人文地理、景观诗学为出发点,强调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审美特征。
宁波博物馆正是发掘宁波本土传统文化营养、尊重当地地域地形的有力建筑实践。
本文试图通过宁波博物馆建筑的“瓦爿墙”与“竹条模板混凝土墙”装饰元素的运用,解读宁波博物馆建筑的审美精神。
一宁波博物馆建筑的地域文化“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
宁波作为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央直辖的副省级城市,以及“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华东一带沿海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其地域文化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十分丰厚。
宁波博物馆作为展示人文历史、艺术为主的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承载了丰富的宁波地域文化气息。
宁波博物馆微型的山川地理特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宁波本土的它山堰和四明山,远看象一座“半山半房”的建筑。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它山堰,是中国古代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同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宁波博物馆主入口通道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它山堰堰坝倾斜度、堰体平面布局的特点。
而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水利文化特点,在宁波博物馆建筑得到充分的体现,一片水域横贯宁波博物馆大通道,向北环绕到建筑外围,这片水域寓意宁波历史从渡口到三江到港口的发展轨迹。
博物馆建筑功能性的外在表达与内在规范以宁波博物馆建筑为例
1、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苏州博物馆新馆在设计中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传 统文化元素。例如,在入口处设置了一道仿古石拱门,寓意“开门见山”;在展 厅中运用了传统的木格栅和马头墙,使观众在参观时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2、地域特色的呈现: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设计充分展示了苏州的地域特 色。首先,整体建筑造型与江南水乡的特色相呼应,呈现出优美的曲线和流动的 形态。其次,建筑材料的选择注重就地取材,体现了苏州地方材料的独特魅力。
让传统与现代元素完美结合,为观众带来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参观体验。
参考内容二
博物馆不仅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也是一座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在 众多博物馆中,苏州博物馆新馆以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极富创新的设计理念脱颖而 出。本次演示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探讨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表达。
一、背景介绍
苏州,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 域文化,被誉为“东方威尼斯”。为了更好地展示苏州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苏 州博物馆新馆应运而生。新馆的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地域性的特点,将传统文化 与现代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此外,新馆的空间设计也充分考虑了苏州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为观众提供了 一个宜人的参观环境。
3、历史文脉的传承:苏州博物馆新馆作为一座展示苏州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承担着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建筑设计中,通过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地域特色和现代手法,使新馆成为了一座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建筑。
分析;最后,总结宁波博物馆建筑在功能性表达和内在规范方面的优缺点, 并提出改进建议。
博物馆建筑功能性表达
博物馆建筑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功能性表达尤为重要。在宁波博物 馆建筑中,功能性表达主要体现在外部空间和内部设施两个方面。
宁波博物馆分析
王澍作为本土建筑师,
一直坚持中国传统营 造的文化观,在他十 多年的从业生涯中, 扎根于研究中国民间 的传统营造技术,在 建筑与环境之间试图 营造出带有中国文人 气质的建筑内涵,他 对于建筑如何适应于 环境以及营造所传达 的空间感受有他独特 的文化价值观。
三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刻意简化处理的立面、为满足功能要求而 略显庞大的建筑体量,都与自然和土地有一 种亲近的 交接,普遍种植的燕麦增进了环 境的“中国”品质。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 自然环境之间的微 小差异,较之文化之间 的差别,更能赋予环境乡土的特质。黑瓦、 石墙、长草,斑驳的泥土、 水渍和青苔, 有意营造的粗犷,这一切都在灰绿色的天空 下塑造着淡远的荒疏。这是有节制的 荒凉, 有别于日本式无所不在的精致,是地道的中 国风味。与自然风物之间的对话,并不是观 光客般的欣赏、或风水先生般的推算。场所 感的营造需要的不是理性而是感触。
基地分析王澍作为本土建筑师一直坚持中国传统营造的文化观在他十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扎根于研究中国民间的传统营造技术在建筑与环境之间试图营造出带有中国文人气质的建筑内涵他对于建筑如何适应于环境以及营造所2
宁波博物馆建筑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黎顺,肖东阳
1.基地分析 2.作者简介 3.平面分析 4.立面分析 5.造型及剖面 6.流线分析 7.室内等其他细节
造型特点 :宁波博物馆主 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 高24 米,主体三层,局部 五,采用主体二层以下 集 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 的独特方式。从远处看, 剖面图 宁波郸州博物馆就像一艘 扬帆起航的船,穿 越历史 时空,即将成为宁波的精 神坐标。从近处 看,你会 发现它有微型的山川地理, 很锐利,像 是宁波的四明 山,山水依然是主角.人 只占了很 小的一部分。再 看下去。你会发现,平凡 是一种 智慧,好像自然中 的山水一样。
地域性背景下的建筑叙事——宁波帮博物馆设计
地域性背景下的建筑叙事——宁波帮博物馆设计
佚名
【期刊名称】《南方建筑》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1项目背景rn宁波帮是一个独特的商帮,集杰出的商道才智与深厚的家国情怀于一体。
其发源地宁波历史悠久,自古人文荟萃,余姚江、奉化江与甬江在市区的"三江汇流"成为标志性的地理景观。
历史上的"宁波帮",是指旧宁波府所属鄞县、奉化、慈溪、镇海、定海、象山六县在外埠经营的商人,以血缘姻亲和地缘乡谊为纽带联结而成的商业群体。
【总页数】7页(P55-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2.5
【相关文献】
1.文化建筑中文化性、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综合叙事——惠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科技馆建筑设计方案 [J], 向科;王扬
2.建筑的叙事性--卡罗•斯卡帕的古堡博物馆设计分析 [J], 王萌;李其佳
3.地域性建筑设计探索\r——南胡哈满族民俗博物馆设计 [J], 倪明;田春雨;李晶晶
4.数字叙事:新技术背景下的博物馆设计研究 [J], 童芳
5.全球化背景下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思考 [J], 付叶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波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
宁波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
宁波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展示宁波地区的独特历史与艺术。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建筑设计理念:
1. 融入自然:宁波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可以充分融入自然环境,利用景观和绿化来打造一个与周围自然相协调的空间。
这包括使用天然材料、开放式建筑形式以及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光线和风景。
2. 传承与创新:建筑设计应在传承宁波地区传统文化的同时,注入创新元素。
这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结合传统的建筑元素、构造和装饰方式来实现。
3. 多功能性:宁波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应该具备多功能性,以满足不同的展览和活动需求。
建筑内部可以灵活布局,提供多样化的展览空间、教育培训区域、会议室和咨询服务等。
4. 可持续发展:在设计中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建筑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宁波地区的气候特点,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
总之,宁波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旨在创造一个与宁波地区独特文化相契合、功能多样且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为游客提供丰富的艺术和历史体验。
宁波帮博物馆展陈doc
宁波帮博物馆详细地址:浙江宁波设计时间:2009年作品类别:原创作品开工时间:2009年竣工时间:2009年设计公司: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公司发布时间:2010-5-12作品介绍:宁波帮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约24000㎡。
其中陈列区面积为4740㎡,投资2700万。
该馆弘扬宁波帮的财智文化、桑梓情怀,藉以营造全世界宁波帮的“情感地标、精神家园”。
展区分为历史综合展区及成就专题展区两部分,含序厅、筚路蓝缕、建功立业、赤子情怀、群星璀璨、薪火永传6个章节。
2009年10月22日建成开馆,2010年3月20日,宁波帮博物馆被授予“长三角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称号。
宁波帮博物馆:让记忆延续,让心灵泊岸俯瞰宁波帮博物馆就像一个“甬”字宁波帮博物馆效果图赵安中先生生前穿的旧衬衫包玉刚家族捐赠的仪舵器郑介初先生捐赠的《宁波旧影》中的邮品原件应行久先生的八二版劳斯莱斯轿车应昌期先生生前使用的围棋桌美国沃顿商学院颁发给曹光彪先生的院长奖章▲王宽诚家族捐赠的临时股款收据宁波帮博物馆呼之欲出中国第一家火柴厂、第一家毛织厂乃至第一个商业社团、第一家金融机构……近代史上的众多“第一”都与一个词密切相关,那就是“宁波帮”。
宁波帮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商帮。
1984年8月1日,邓小平号召“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
今天,宁波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宁波帮博物馆,并把它列入宁波市“十一五”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交由镇海区承建。
宁波帮博物馆选址宁波市高教园区北区,毗邻宁波大学,占地70亩,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主要由博物馆和会馆两部分构成。
作为一座城市人文博物馆,它将以年代为脉络、以史实为线索、以人物为亮点,系统展示明末至今宁波帮起源、形成、发展、拓展的辉煌史诗。
2006年6月,宁波帮博物馆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与宁波帮博物馆筹建办成立。
2007年2月,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公开招标,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中标。
王澍作品解析——宁波博物馆
博物馆屋顶平台上突起有几组展厅,行走 其间,恍惚置身于传统院落中丰富变化的 不规则街巷空间。
4.1
技术解析
生态方面:
重点在于对废弃材料的使用,博物馆的瓦爿墙材 料包括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其中绝大部 分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旧物。相比其他博物 馆通常采用的大理石等材料, 按每平方米100块旧砖 旧瓦的使用比,整个博物馆1.3万平方米的瓦爿墙将 需要一百多万块旧砖瓦,用这些宁波旧房拆迁时收购 来的旧砖瓦,能节约材 料费50%以上。 “竹条模板混凝土” 是一种全新创造,竹是 公认的速生环保材料, 竹的韧性与弹度和对自 然的敏感,都使原本僵 硬的混凝土发出了艺术 质变。瓦爿墙和“竹条 模板混凝土”的使用, 体现了肌理质感和色彩 融入自然与周边环境的 和谐美,达到了节能、 环保和“可持续建筑观”, 在继承发扬宁波传统文 化中又承载传播历史信息。
四个坑状院落, 两个在中心,两 个在幽深之处。
四个山洞,分布在 入口、门厅和室外 山谷的峭壁边侧。
三道有大阶梯的山 谷,两道在室内, 一道在室外。
3.2
空间与流线
第二层线路图
第三层线路图
博物馆室内的中庭是展厅空 间组织的核心,极简的体块 处理和用竹模板浇成的素混 凝土表面丰富的肌理成为变 化空间的特色。
一 层
二 层
顶 层
3.3
历史与现实的拼接
——材料的运用
“提升传统技术,这也是我们在使用现代钢 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体系的同时,为什么 还要大量使用手工技艺的原因。技艺掌握在 工匠的手中,是活的传统。如果不用,即使 在形式上模仿传统,传统必死;而如果传统 一旦死亡,我相信,我们就没有未来。 ——王澍
它的北段浸在人工 开掘的水池中蕴涵 宁波历史从渡口到 江口再到港口的发 展轨迹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
竹刻馆 展厅
厕所 内院 展厅 展厅
临时展厅 贵宾区
5.建筑特点
▪ 造型独特 ▪ 材质分析:宁波历史博物馆外立面的大部分都是用周围拆
迁工地上搜集来的碎砖烂瓦建造而成。这些碎片通过一种名为 “瓦爿”的技术被集中在一起,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 、瓦片、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明清以来 的旧物。
▪ 1988至1995 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
▪ 2000 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设计与理论 专业城市设计方向 博士
▪ 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2.宁波博、船以及码头
4.功能分布及流线分析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而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用毛 竹做成特殊模板,留下一片片江南翠竹纹理,洋溢着浓 浓的乡土气息,仿佛置身古老街巷,神游江南竹林,这 正是设计师“新乡土主义”建筑理念的表达。
▪ 庭院:在博物馆入口
,建筑内部和屋顶的 庭院,包括真实的竹 子庭院,也包括虚拟 的“竹影”庭院(毛 竹作为模版的清水混 凝土庭院)。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
目录
1.建筑师简介 2.宁波博物馆概况 3.设计理念 4.功能分布及流线分析 5.建筑特点
1.建筑师王澍
▪ 1963年,建生于筑新师疆,乌首鲁先木得齐是个文人。 不谈▪ 建19筑85,毕只业谈于南房京子工,学所院以建就筑系是业学余士的,业余建筑。
宁波帮博物馆观后感
宁波帮博物馆观后感引言最近我有幸参观了宁波帮博物馆,并对此有了一些深刻的体验和观后感。
本文将以我的观点和感受来描述这个博物馆的特色、展品和设计理念。
博物馆概述宁波帮博物馆是一座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博物馆,旨在展示并保护宁波帮文化的历史和价值。
它建立在宁波帮这一具有丰富历史的商业帮派基础之上,通过丰富的展览和文物收藏,向游客展示了宁波帮的独特风貌和对中国近代商业发展的重要贡献。
展品与布局宁波帮博物馆内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展品,其中包括了宁波帮商会会徽、会标、商会成员肖像和文物等。
这些展品涵盖了宁波帮的历史发展、商业活动、社会影响等方面,使参观者能够全面了解宁波帮的整个历史轨迹。
博物馆的布局井然有序,每个展厅的主题都非常清晰。
例如,第一展厅主要展示了宁波帮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通过珍贵的照片、文字说明和视频资料,展示了宁波帮如何从一个小商业团体发展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商业组织之一。
设计理念与互动体验宁波帮博物馆在设计上非常注重与观众的互动体验。
比如,在博物馆中设置了许多可以触摸和体验的展品,让观众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宁波帮的历史。
此外,博物馆还设置了虚拟现实(VR)展示区,使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宁波帮商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
除了展览区域,博物馆还设置了文化交流区和互动工作坊。
参观者可以在这里与工作人员交流,了解更多关于宁波帮文化的信息,并参与一些传统手工艺的体验活动。
这种互动与参与的方式无疑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亲近感。
给我留下的印象参观宁波帮博物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对宁波帮这一团体的历史和规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博物馆的展示中,我不仅了解了他们在经济上的成功,还了解了他们对当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其次,博物馆的互动体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触摸展品和参与互动工作坊,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宁波帮的历史,并对当时商人的生活和工作有了更加真切的理解。
最后,我还要赞扬宁波帮博物馆的设计和布局。
每个展厅的主题都设置得非常明确,同时呈现的展品数量和多样性也给了我足够的信息和启发。
宁波帮博物馆观后感
宁波帮博物馆观后感宁波帮博物馆,主建筑群为“甬”字型结构,馆内玻璃廊道结合水街长庭的“时光甬道”,从北向南贯穿整个建筑群,各展厅间隔着玻璃竹院与“甬道”相接,构成了江南传统庭院建筑风格,古色古香,摆脱了一般博物馆严肃的氛围,营造出了舒畅、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
作为一座城市人文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汇集整合宁波帮的历史人文资源,其展区分为宁历史综合展区及宁波帮成就专题展区两个部分,包括序厅、筚路蓝缕、建功立业、赤子情怀、群星璀璨、薪火永传6个章节。
随着人潮的流动,我们来到了第一馆——筚路蓝缕。
该馆包含“走出宁波”、“在大时代中”、“驰骋十里洋场”、“走向世界“血脉同根”五个分展区。
经解讲员介绍以及图片文字展示,我们了解到宁波帮的形成以及如何在重重压力下,抵住压力,创出自己的事业,让人不得不感叹他们的勇气,也油然出一份心疼与骄傲交织之情。
穿过“时光甬道”,我们来到了宁波帮成就专题展览区——建功伟业。
该章节主要展示了四种传统行业,分别是航运、金融、商贸、实业。
宁波作为一个靠海城市,有着十分特殊的区域条件,因此,航运业也一直是宁波人主要的也最擅长的经营行业之一。
其中,以包玉刚为代表的航运杰出人士,凭着杰出的商业才能,及时抓住战后航运业发展的机遇,成功地缔造了一个庞大的海上王国。
金融,为中国开创了一个时代;实业,怀着强国的梦想,宁波帮人士纷纷致力于将科学技术向产业转化,投身于草创初起的民族工业成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者与开拓者。
紧接着的是另一展区——赤子情怀。
该展区把我们从情绪高涨的民族自豪感带到了温情的乡土情怀。
在这里,展示了宁波帮用他们自己的奋斗成果带回家乡,用来建设家乡。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最淳朴最纯洁的乡土意识,却是如此的美妙动人。
随后,观看了群星璀璨和薪火永传这两个展区。
了解了宁波历史上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历史的召唤。
在游览的过程中,我的感触很多。
我敬佩宁波帮的机智的商业头脑,佩服他们的敢于冒险却更善于冒险;他们有满腔的热情,胸怀着大志,但不好高骛远,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他们不惧怕一贫如洗,却也从不会因为富有而挥霍奢侈,他们的拼搏并不是单纯为了财富的追求,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令人感动的是,他们的树高不忘根的赤子情怀,对自己克勤克俭,却把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家乡,建设家乡。
宁波帮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及意蕴
宁波帮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及意蕴一、项目背景:宁波帮溯源宁波帮是一个独特的商帮,集杰出的商道才智与深厚的家国情怀于一体。
其发源地宁波历史悠久,自古人文荟萃。
宁波简称“甬”,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浙江宁绍平原东端,余姚江、奉化江与甬江在市区的“三江汇流”成为标志性的地理景观。
历史上的“宁波帮”,是指旧宁波府所属鄞县、奉化、慈溪、镇海、定海、象山六县在外埠经营的商人,以血缘姻亲和地缘乡谊为纽带联结而成的商业群体。
“宁波帮”崛起于明朝天启、万历年间,鼎盛于五口通商之后,20世纪又称雄于港台与海外——世界船王包玉刚、前香港特首董建华、影视巨擘邵逸夫等都是宁波帮的成员。
“宁波帮”不但拥有巨大的财富,而且具有不可等闲视之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政治能量。
在邓小平的“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下,宁波帮为宁波及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在香港回归等重大政治事件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项目概况2006年,宁波市政府决定推进以宁波帮为主题的博物馆(包括会馆)的建设,展现宁波帮在政治、人文、历史、经济和对外交往的地位与成就,展示宁波和宁波帮的历史文化与人文风貌,建立世界各地宁波人的物化的情感纽带。
宁波帮博物馆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基地位于宁波市镇海新城南区“中央公园→文化公园→甬江”城市轴线景观轴带中北部,四面均有水系贯通,用地平坦。
三、设计解题:叙事、城市之轴与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在收集资料、对项目进行思考分析的过程中,设计者们被宁波帮的人物历史以及宁波的人文地理所深深吸引。
这是一个有着浓厚人文色彩的主题博物馆,它展示、叙述的主题是宁波帮这个特殊人群的传奇历史以及宁波城市的人文地理特色。
如何通过建筑的本体内容对展览主题展开一系列的叙事,成为他们在设计中始终关注的议题。
宁波帮博物馆将会是宁波城市与宁波人心目中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建筑。
标志性未必来自于形体的高大或奇异,很多时候是“关系”决定了存在的力量。
宁波博物馆设计分析
宁波博物馆设计分析1. 引言宁波博物馆作为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承载着宁波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精髓。
该博物馆的设计对于展示和保护宁波地区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宁波博物馆的设计进行分析,从建筑设计、展陈布局和环境营造等方面进行讨论和评价。
2. 建筑设计2.1 建筑外观宁波博物馆的建筑外观采用现代建筑风格,整体造型简洁大气,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建筑采用金属和玻璃等材料,突出了现代科技感。
同时,建筑外墙还融入了宁波传统文化元素,如水墨画和瓷砖图案,增强了建筑的地域特色。
2.2 空间布局宁波博物馆的空间布局合理,不同展馆和展览区域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建筑内部设有多个展厅和活动空间,能够满足举办多种类型的展览和文化活动的需求。
同时,博物馆还设有公共休息区、咖啡厅和书店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
2.3 可持续设计宁波博物馆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建筑采用了环保材料,如可再生木材和低VOC油漆,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博物馆还应用了节能技术,如光热利用和智能照明系统,降低了能源消耗。
这些可持续设计措施使得宁波博物馆成为一个环保和节能的建筑。
3. 展陈布局3.1 主题分区宁波博物馆的展陈布局按照主题进行划分,如历史文化区、艺术品展示区和科技创新区等。
这种分区能够让游客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宁波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每个主题分区内部还根据展品的特点和相关性进行布置,形成清晰的展陈线路和逻辑。
3.2 多媒体展示宁波博物馆在展陈中广泛应用了多媒体技术,通过影像、声音和互动等手段,使展品更加生动和具有教育性。
例如,在历史文化区的展陈中,博物馆利用投影技术还原了古代场景,让游客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神奇。
3.3 互动体验宁波博物馆注重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在各个展区设有互动展示区,游客可以通过触摸屏、游戏等方式与展品互动,加深对展品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博物馆还定期举办互动活动和讲座,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
【不周空间】王澍宁波博物馆之建筑随想
【不周空间】王澍宁波博物馆之建筑随想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说明了王澍获奖的理由:“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
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 而王澍的代表作之一的宁波博物馆则恰好符合了评委对其作品的评价。
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的宁波博物馆,一座矗立于现代城市的新乡土主义风格的建筑。
宁波博物馆就其空间组合或者功能组合来讲,与其他的博物馆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或者是不同,其最吸引人的两个方面,第一是它的外观造型,整个博物馆的建筑形态以山、水、海洋为设计理念。
第一层为整体,但从第二层开始,建筑开始分体并倾斜,形成山体形状。
加上场馆北部的水域,整个建筑形似一条上岸的船。
这种建筑格局体现了宁波的地理形态和作为港口城市的特色。
第二是外墙面的装饰,第一种方式利用民间收集的上百万片明清砖瓦手工砌成瓦爿墙,体现了江南特色和节约理念;另一种方式利用竹条加入混凝土,在表面展现竹的纹理,体现环保理念。
其中瓦爿墙是其最吸引人最环保也最值得探讨的一种装饰手法。
瓦爿墙,是浙东一带极富地方特色的传统墙体建筑,据懂行的老人讲,是由传统的草、泥、木、石、砖、瓷等堆砌而成的。
传统的瓦爿墙有两部分组成,外墙是由碎砖碎瓦或者块石以及鹅卵石等砌成,内墙也叫托墙,也就是在瓦爿墙的内侧面抹上草筋泥和麻筋石灰,起到挡风保温作用。
由此看来,传统的瓦爿墙既是承重结构,又是维护结构,同时又有着别具一格的美观效果,中国古人的聪明智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地体现,这或许也正是王澍一直以来试图传承并发展的一门手艺或者是建筑技术,从鄞州公园的试验品“五散房”小规模的瓦爿墙到宁波博物馆高达20多米,面积1.3万平米的瓦爿墙,从一定意义上讲,王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传承并发展。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
王澍宁波博物馆案例分析一、项目概况二、建筑设计1.空间布局王澍宁波博物馆建筑采取了传统中国建筑的形式,布局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
前部是展示厅和办公区域,中部是藏品展览区域,后部是一个露天庭院和自然景观。
空间布局与整个博物馆的功能定位相符合,使游客可以有序地游览博物馆的各个部分。
2.建筑外观王澍宁波博物馆的建筑外观独具特色,整体呈现出船的形状,象征着宁波这个海港城市的特点。
建筑外墙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白色瓷板,营造出简洁、明亮的空间感。
同时,建筑外立面采用了波浪形的设计,使建筑整体呈现出起伏和流动感,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对比。
3.空间设计王澍宁波博物馆在空间设计方面也非常出色。
建筑内部布置了多个展厅,以及一个高耸的中庭,使人们在空间中产生上下起伏的感觉。
展厅的层高与空间结构的设计不仅能够有效地展示藏品,还能够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此外,中庭的设计也充分利用了自然光线,使博物馆的室内空间更加明亮。
三、建筑意义1.融入地域文化2.传承与创新王澍宁波博物馆既传承了传统的中国建筑元素,又在设计中融入了现代的建筑理念和技术手段。
博物馆的外观和空间设计既具有传统的中国建筑特点,又具有现代建筑的美感和功能性,体现了王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现代建筑语言的创新。
3.相互关联的空间四、总结王澍宁波博物馆是一座集传统与现代、功能与美观于一体的建筑之作。
其空间布局、建筑外观、内部空间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了王澍的设计理念和对地方文化的理解。
王澍宁波博物馆的成功案例对于当代建筑界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建筑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准,也为后来的建筑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宁波帮博物馆
宁波帮博物馆
ningbo feLLowshiP MuseuM
市轴线与建筑主轴、参观流线三者合一,共振增幅的叙事结构,形成建筑的骨架;以群像为特征的外
部体量与富有地域特色的内部庭院空间系统被模数
清晰的网络体系所整合,虚与实、内与外穿插咬合,形成空间丰富、肌理清晰、形体错落的建筑群体形象;三个“重器”节点嵌入在结构化的网络空间系统之中,暗示建筑具有宗家祠堂般的仪典性。
何镜堂、王扬、张振辉、黄瑜、陆超、黄翰星、何炽立、何小欣、陈勇 设计单位_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委托人_宁波市镇海区公共建设设计时间_2006年-2008年 建成时间_2009年 摄影_张广源
水街长庭
总平面图
“聚贤堂”——以即将远航的空间形态意象,表现宁波帮开拓进取的拼搏精神
三江汇流
[ PEOPLE ] 人物/何镜堂 HE jingtang
95戏台回望“江海堂”
“三江汇流”、“水街长庭”——借鉴江南水乡的典型作法,唤起人们对地域文化情景的响应。
宁波博物馆 介绍
宁波博物馆介绍
摘要:
一、宁波博物馆简介
1.宁波博物馆的地理位置与规模
2.宁波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与建筑风格
3.宁波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与门票价格
二、宁波博物馆的展览内容
1.人文历史类展览
2.艺术类展览
3.地域特色展览
三、宁波博物馆的特色与亮点
1.外墙设计
2.创新建筑形式
3.地域文化特征与现代建筑元素的融合
四、宁波博物馆的社会影响与意义
1.宁波城市文化的核心与窗口
2.提升市民文化素质与城市形象
3.对宁波历史文化传承的贡献
正文:
宁波博物馆,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投资2.5亿元人民币。
宁波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人文历
史、艺术类为主,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反映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风貌的标志性建筑。
宁波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以创新为灵魂,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
整个建筑造型简约而富有灵动,外观严谨而颇具创意,充分体现独特性、艺术性、经济性、超前性、功能性、安全性。
远看像城墙,近看像碉堡,身披老砖瓦,似船似山似城堡。
宁波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为免费,但需凭有效证件领取门票。
博物馆内设有人文历史、艺术、地域特色等多个展厅,展示了宁波千年历史文化积累的底蕴。
作为宁波城市文化的核心与窗口,宁波博物馆不仅展示了宁波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是宁波市民骄傲之所在。
宁波博物馆设计理念.doc
宁波博物馆设计理念宁波博物馆设计是怎样的呢?想要知道答案嘛,下面是中国下面梳理的有关宁波博物馆设计理念相关内容,基本情况如下:宁波博物馆的建筑是著名建筑师王澍先生的作品,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展品”,很多人甚至就是冲着看建筑来的。
博物馆外墙上使用了大量宁波老建筑上拆下来的旧砖瓦,有的墙面是倾斜的,仔细看还能发现砖瓦上当年烧制时留下的符号。
博物馆的外观被塑造成一座山的片断,外立面采用浙东地区瓦爿墙和竹纹理混凝土,主体三层、局部五层,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两层以上建筑开裂、微微倾斜,演变成抽象的山体,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
想要了解其他建筑行业有关内容可以点击下面行业动态进行了解。
宁波博物馆建筑形态以山、水、海洋为设计理念。
第一层为整体,但从第二层开始,建筑开始分体并倾斜,形成山体形状。
加上场馆北部的水域,整个建筑形似一条上岸的船。
这种建筑格局体现了宁波的地理形态和作为港口城市的特色。
博物馆墙面通过两种方式装饰而成。
第一种方式利用民间收集的上百万片明清砖瓦手工砌成瓦爿墙,体现了江南特色和节约理念。
另一种方式利用竹条加入混凝土,在表面展现竹的纹理,体现环保理念。
宁波博物馆在外观设计上,大量地运用了宁波旧城改造中积累下来的旧砖瓦、陶片,形成了24米高的“瓦爿墙”,同时还运用具有江南特色的毛竹制成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毛竹随意开裂后形成的肌理效果清晰地显现。
王澍这样谈到自己的设计初衷:“使用‘瓦爿墙’,大量使用回收材料,节约了资源,体现了循环建造这一中国传统美德,一方面除了能体现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外,另一意义在于对时间的保存,回收的旧砖瓦,承载着几百年的历史,它见证了消逝了的历史,这与博物馆本身是‘收集历史’这一理念是吻合的。
而‘竹条模板混凝土’则是一种全新创造,竹本身是江南很有特色的植物,它使原本僵硬的混凝土发生了艺术质变。
”。
王澍作品解析——宁波博物馆通用课件
王澍作品解析——宁波博物馆通用课件一、宁波博物馆概述宁波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由中国著名建筑师王澍设计。
这座博物馆于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
宁波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丰富的展览内容和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我国一座极具代表性的地方博物馆。
二、王澍设计理念解读1.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王澍在设计宁波博物馆时,充分考虑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他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元素,如马头墙、青砖、瓦片等,将这些元素与现代建筑手法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新颖的建筑风格。
2. “新乡土主义”理念王澍提出了“新乡土主义”的设计理念,强调建筑应与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相融合。
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他运用了大量的当地材料,如鄞州石、宁波青砖等,使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
3. “山水城市”构想王澍认为,城市建筑应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形成“山水城市”的格局。
宁波博物馆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周边的山体、水系,使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
三、宁波博物馆建筑特色1. 独特的建筑形态宁波博物馆的外观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形态,仿佛是一座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建筑。
其屋顶采用斜坡式设计,寓意着“山峦起伏”,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呼应。
2. 绿色环保理念宁波博物馆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充分考虑了参观者的需求。
展厅、报告厅、休闲区等功能区域分明,为参观者提供了舒适便捷的参观体验。
四、宁波博物馆展览内容1. 宁波历史陈列:通过丰富的文物、图片和场景复原,展示宁波地区从史前时期至近代的历史变迁。
2. 宁波民俗陈列:以宁波地区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展示宁波人民的生产生活、民间信仰、节日庆典等。
3. 陶瓷专题展览:展出宁波地区出土的历代陶瓷精品,反映宁波陶瓷文化的发展脉络。
4. 书画专题展览:展示宁波地区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包括历代名家作品及当代书画家佳作。
五、王澍设计手法的具体体现1. 材料的运用与质感表达王澍在宁波博物馆的设计中,对材料的运用达到了极致。
宁波博物馆的建筑
以展示人文历史、艺术类为主,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宁波博物馆,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首南中路1000号。
这是将宁波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使之造型简约而富有灵动,外观严谨而颇具创意,曾荣获建筑业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超艺术味的博物馆。
王澍这样介绍说:宁波博物馆整体的建筑是以山、水、海洋为设计理念,建筑材料为收集来的旧石料和老砖瓦砌成的瓦爿墙,利用竹条做出特殊纹理的清水混凝土墙面。
它的设计既创新,又传统;外观既沉稳,又跃动;它承载着历史文化,而它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文化符号。
为了一览王澍的环保理念和创新设计,我特地来到了宁波博物馆。
下了车,映入眼帘的似乎不是博物馆,而是一棵棵巨伞般的大树。
抬头望不到湛蓝的天空,四周满是一片绿意,仿佛置身于绿树成荫的森林中。
不远处,一阵阵流水声传到了我的耳中。
顺着流水声的源头走去,一根粗粗的方形木头横架在我面前,是栏杆!我扶着它,目光落在了一旁的鹅卵石上。
这些参差不齐的石块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
我似乎正站在一条溪流旁,潺潺的流水声从一片鹅卵石上流过,划出一条条美丽的波纹。
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一只只水精灵钻入水中,使水面荡起了一阵阵涟漪,它们还没有完全散去,又与另一圈水纹相撞,再弹回来,真是有趣!离开水池,我望了望面前的入口,似乎还想静静聆听它的“心声”,与它融为一体。
于是决定带着细雨,细看每一块砖瓦,每一根竹条的姿态,慢慢品味设计师在那里面留下的韵味和创意。
跨过矮树丛,来到瓦爿墙面旁,深吸一口气。
我伸出手,轻轻抚摸着。
每一块砖瓦都有些粗糙,不光滑,但我仿佛触碰到了几千年前古代人留下的痕迹。
大雪,风暴,雨水为它们洗礼,原本光滑的身体因岁月的变化而粗糙起来,每一个凹进去的砖面,都饱经风霜。
望着这一墙的砖瓦,一墙的历史,让人自然而然想到它承载着的历史文化。
我微微抬头,望见了那大小不一,造型独特的窗户:有的是竖着的长方形,由一块孔雀绿的玻璃做成;有的则是横着的长方形,由两块正方型玻璃拼接而成;还有的是深深凹进去的一块,像用一把巨大的刀在墙面切了一个图形,再用刀面将它撬出,形成另一个凹进去的墙面,艺术风味之浓郁,令我赞叹不已!这时,在两块玻璃中间,出现了一排排细小的花纹,这花纹不像服饰上的那样,这儿一朵花,那儿一朵花;也不像一条条水纹,一缕缕的交错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帮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及意蕴
一、项目背景:宁波帮溯源
宁波帮是一个独特的商帮,集杰出的商道才智与深厚的家国情怀于一体。
其发源地宁波历史悠久,自古人文荟萃。
宁波简称“甬”,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浙江宁绍平原东端,余姚江、奉化江与甬江在市区的“三江汇流”成为标志性的地理景观。
历史上的“宁波帮”,是指旧宁波府所属鄞县、奉化、慈溪、镇海、定海、象山六县在外埠经营的商人,以血缘姻亲和地缘乡谊为纽带联结而成的商业群体。
“宁波帮”崛起于明朝天启、万历年间,鼎盛于五口通商之后,20世纪又称雄于港台与海外——世界船王包玉刚、前香港特首董建华、影视巨擘邵逸夫等都是宁波帮的成员。
“宁波帮”不但拥有巨大的财富,而且具有不可等闲视之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政治能量。
在邓小平的“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下,宁波帮为宁波及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在香港回归等重大政治事件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项目概况
2006年,宁波市政府决定推进以宁波帮为主题的博物馆(包括会馆)的建设,展现宁波帮在政治、人文、历史、经济和对外交往的地位与成就,展示宁波和宁波帮的历史文化与人文风貌,建立世界各地宁波人的物化的情感纽带。
宁波帮博物馆占地70亩,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基地位于
宁波市镇海新城南区“中央公园→文化公园→甬江”城市轴线景观轴带中北部,四面均有水系贯通,用地平坦。
三、设计解题:叙事、城市之轴与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
在收集资料、对项目进行思考分析的过程中,设计者们被宁波帮的人物历史以及宁波的人文地理所深深吸引。
这是一个有着浓厚人文色彩的主题博物馆,它展示、叙述的主题是宁波帮这个特殊人群的传奇历史以及宁波城市的人文地理特色。
如何通过建筑的本体内容对展览主题展开一系列的叙事,成为他们在设计中始终关注的议题。
宁波帮博物馆将会是宁波城市与宁波人心目中的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建筑。
标志性未必来自于形体的高大或奇异,很多时候是“关系”决定了存在的力量。
他们认为在设计上应该把基地“城市之轴”的特性作为一项主要的设计资源加以发挥,通过建立建筑与城市之间互相支持、相互加强的“共振”关系,使博物馆存在的“力场”在基地之中向外弥漫开去。
宁波地处传统文化深厚的江浙地区,商道与人文俱盛,同时又具有滨江滨海城市的特点。
博物馆要把根扎在宁波,除了处理与城市的关系,还须接续地域建筑的根脉,运用类型学、结构主义等现代思维方式,通过铺排庭院布局、营造场所情景、转化细部纹样等不同层面的设计手段把地方性的情感注入新建筑当中。
四、设计构思意象
对宁波帮博物馆项目的价值判断落实到图纸、模型的设计过程,
是一个把想法不断物质化的过程。
设计者们借助若干在过程中逐渐成形的构思意象的“关键词”作为线索,把设计一步一步往前推进:
●“帮”——结构化、整体性建筑群像宁波帮的故事是一群人在长时间的历史过程中团结互助守望、共同繁荣辉煌、不断回馈故土的故事。
顺应主题的群像特征,博物馆呈现为一个整合的群。
在总体布局上,南面的博物馆主体与西北面的会馆围合“三江汇流”场景结合成一个同构的建筑群。
建筑肌体通过结构化的网格系统发展生成,使用空间与庭院系统穿插咬合,在建筑主轴的统领下,形成空间丰富、肌理清晰、形体错落的建筑群体形象。
●“时光甬道”——历史之轴、城市之轴、参观序列的叠合。
“时光甬道”是从北向南贯穿整个建筑群的玻璃廊道,作为整个建筑群的主轴,“甬道”既与城市轴线叠合,也是参观流线的组织者。
“甬道”的开端——门厅江海堂面对“三江汇流”主题场景,展示宁波帮的发源;“甬道”中段的展厅与一系列竹院相结合,铺陈宁波帮的发展过程;“甬道”南端的聚贤堂取意于宗家祠堂,墙面上铭刻宁波帮的成就与功绩,是观者铭记过去、憧憬未来的场所。
“甬道”以参观流线为线索,通过空间序列的设置展示宁波帮的历史轨迹,形成建筑的主轴。
建筑之轴与城市之轴叠合,建筑肌理应合城市轴线暗示的生长方式,建筑的存在在城市关系层面与主题精神层面得到坚实的支撑。
●“重器”——重要节点场景展示装置江海堂、聚贤堂、百年堂分别位于“甬道”的中段与端头,是建筑群的三个重点。
在参观流线上,三件“重器”均为节点:江海堂为进入博物馆的观众展开三江汇流烘托戏台的场景,是参观流线的第一个惊叹号;聚贤堂记载宁波帮的成就与功绩,展现未来的前景,是参观流线的高潮;百年堂是两馆举办重要纪念庆功活动的场所,是两馆功能流线连接的节点。
三个节点的重点处理,增加了空间的节奏感与丰富性,在建筑群体中建立起传统意义上的礼仪性。
在造型上,三件“重器”成为富有韵律感的建筑群像的变奏点。
●庭院与纹样——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地方情感的注入
一个人文色彩强烈的专题博物馆,不是外在的形象,而是一系列与展览情景交融的场所,能给与参观者真正深刻的体验与感受。
经过对浙江传统建筑的调研与分析之后,他们选择了通过建立具有不同尺度等级的庭院空间系统的方式来传达传统空间意蕴:风景尺度的“三江汇流”,街道尺度的“水街长庭”、宅院尺度的“玻璃竹院”、还有二层展厅之间的小尺度贯穿空间,在不同尺度上与参观流线紧密结合、与展览空间虚实相间,产生具有纵深感并能唤起传统空间印象的空间体验。
结构化的庭院空间系统为进一步布展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参照与情景启发,情景化的空间设置唤起人们对建筑叙事所指向的时空的情感。
整体包裹建筑体量的墙身肌理,出自《园冶》记载的纹样。
●水景——江海文化的表现
宁波“三江汇流”的地文特征以及宁波帮鲜明的海洋性格,加上基地的有利条件,使“水”成为环境设计的主角。
在东、南主立面,建筑的灰色基座从一片浅水中升起,面向城市烘托人文氛围。
门厅对应的“三江汇流”主景,在参观的开篇展现宁波帮的发源地与性格中的江海气象。
水街长庭两边是公共廊道空间,“一河两岸”的空间格局、尺度以及驳岸的处理来源于江南水乡的典型水陆街道。
顺应规划要求,建筑基地西面是面向城市公众开放的休闲水景与绿地广场,一方面对城市生活作出积极的贡献,同时积聚人气,为两馆的长期运营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