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学习型教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学案新人教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接触生物学这门学科的开始,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较高。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阐述生物的共同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植物和动物的图片,在课上让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并尝试总结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教师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鼓励。
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观察的方法进行说明。
生物广泛存在于学生的身边,本节的教学也可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教师设计适当的思考题:1.你知道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物吗?2.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非生物?学生通过思考,知道人、花草等是生物,桌子、椅子、黑板等是非生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人、花草等在生活的过程中需要营养物质,需要吸收氧气,需要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遇到不良刺激会作出反应,并且能够繁殖等。
而桌子、椅子、黑板等不具备这些特点。
使学生认同具有这些特点的物体才是生物,一般的生物都具备这些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周围的物体,了解什么是生物。
2.通过观察教材中展示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尝试说明生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哪些。
3.教师出示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展示,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资料,了解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养成爱护植物的良好习惯。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并尝试理解科学与生活、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如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简讲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简讲解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 生命活动: 生物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生命活动: 生物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
- 细胞构成: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构成: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遗传变异: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遗传变异: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2 生物圈- 定义: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定义: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 范围: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范围: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重要性: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
重要性: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
第二单元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六大类: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六大类: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 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2.2 消化和吸收- 消化系统: 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系统: 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 消化过程: 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新⼈教版七年级⽣物上册第⼀、⼆单元知识点梳理第⼀、⼆单元⽣物与环境、结构层次1.⽣物的特征:⑴⽣物的⽣活需要,如绿⾊植物从外界吸收、和,通过制造出⾃⾝所需的;动物取⾷、捕⾷。
⑵⽣物能进⾏。
绝⼤多数⽣物需要吸⼊,呼出。
⑶⽣物能排出,如⼈出汗、呼出⽓体和排尿,植物落叶。
⑷⽣物能对外界刺激,如狮发现斑马后追击,斑马奔逃;含羞草受碰合叶。
⑸⽣物能和。
如蘑菇从⼩长⼤,植物产⽣种⼦,种⼦萌发,鸟产卵,狼产仔。
⑹除以外,⽣物都是由构成的。
⑺⽣物都能和变异。
2.构成了⽣物圈,它上达约⾼空,下达约深处,包括、和。
⽔圈中⼤多数⽣物⽣活在以内的⽔层中。
是⼀切⽣物的⽴⾜点。
⽣物圈为⽣物⽣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
3.影响⽣物的环境因素包括和。
⾮⽣物因素有⽣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物⽣活的。
⽣物间的关系有、、等。
4.⽣物对环境有影响。
⽐如植物对空⽓湿度有影响,植被越多,周围空⽓的湿度越。
5.在内,叫⽣态系统(最⼤的⽣态系统是6.右图为某⽣态系统中的⾷物⽹,据图回答有关问题:⑴图中⽣产者是,属于⽣态系统的部分。
该⾷物⽹中共有条⾷物链,最长的⼀条⾷物链可表⽰为。
⑵该⾷物⽹中数量最多的⽣物是,最少的⽣物是。
通过和,⽣态系统进⾏着和流动。
⑶在这个⽣态系统中,各种⽣物的和总是维持在的状态,说明⽣态系统有⼀定的。
如果⼈类⼤量猎捕狐狸,野兔和⽼⿏的数量会,最后会导致被破坏。
⑷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
其中,兔与草、鹰与⿏的关系是。
⑸若要构成⼀个⽣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和。
7.右图为⽣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问题:⑴图中植物的作⽤是。
⑵图中细菌和真菌的作⽤是。
⑶图中消费者是和。
如果⼈们⼤量捕杀鸟,使鸟的的数量减少,则⾍的数量会。
⑷构成⽣态系统的⾮⽣物部分是、、等。
⑸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植物、鸟、⾍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的是。
8.某同学习惯⽤右⼿写字,他使⽤显微镜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对位置应该是( )9.⽤低倍物镜观察蚕⾖叶下表⽪时,甲、⼄、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
生物知识点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
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
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①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捕食、合作、竞争及共生等。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
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
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②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如:阳台上的文竹枝叶大多向窗外生长(阳光);新疆的西瓜比四川的甜(温度);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栽种(水)。
3、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②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制定计划:实验方案的要求:需设计对照实验,光照是这个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
其他条件都相同。
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例题:“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会发现,它们经常躲在什么的地方?阴暗的角落里(2)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吗?(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3)你作出的假设是:鼠妇喜欢阴暗的环境(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4)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需要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1.1 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同,生物需要营养、能够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除了病毒,所有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生殖过程中存在遗传变异等特征。
1.2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了解身边的生物,记录周围的生物和生活环境。
对生物进行分类,进一步了解生物。
学会调查和记录。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2.1 生物圈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物的共同家园。
2.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
非生物因素如营养物质、阳光、温度、水和空气等对生物生存有影响。
生物因素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和共生等也对生物生存有影响。
2.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能适应环境,如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等。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活动疏松土壤,种植植物防风、固沙等有利的,老鼠打洞、取食破坏水坝草地等不利的。
2.4 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非生物部分如空气、阳光、水、适宜的温度等,以及植物、生产者等生物组成,形成食物链、食物网,相互依存。
第二单元.微小生物的世界1、第一章.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和结构1.1第一节.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知识要点:1、单细胞生物的分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菌和蓝细菌,结构简单,没有细胞核;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酵母菌等,结构复杂,有细胞核;2、草履虫的结构:草履虫包括纤毛、表膜、细胞质、细胞核、口沟、食物泡、收集管和伸缩泡、胞肛;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的方面有鱼类饵料和净化污水,有害的方面包括危害人体健康和形成赤潮。
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1章第1节生物的特征

课题: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学习目标:观察和比较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理解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提高认知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学习过程:情境引入出示教具:珊瑚骨骼标本(通过展示珊瑚标本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出问题。
“珊瑚是生物吗?”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本节课)。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学教材P2—P5页,结合P2页讨论题,对比各幅彩图,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
自学提示:(1)绿豆和金钱豹的营养方式有什么区别?(2)鲸产生的水柱说明是进行的哪种生理活动?该生理活动的意义是什么?(3)人体出汗和排尿的意义是什么?(4)病毒是怎样的生物?举例说出你所知道的病毒。
2、小组讨论,交流讨论题和自学提示内容。
3、师生归纳:(1)出现的问题。
(2)生物的共同特征。
三、系统总结四、尝试应用1、珊瑚、钟乳石都能慢慢长大,它们是生物吗?为什么?2、结合屏幕上的图片,按生物和非生物进行分类。
五、诊断评价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慢慢长大的钟乳石B、光芒四射的礼花C、缓缓游动的蜗牛D、千姿百态的珊瑚2、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现象?()A、蜘蛛结网捕虫B、小鸡破壳而出C、海浪拍打堤岸D、晰蜴遇故断尾3、用手轻轻触动含羞草的叶,它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A、能从外界吸收营养B、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能进行生长和繁殖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4、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一般来说,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能进行,生物能排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用,生物能,除外,生物都由组成。
后序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尽管生石花的肉质看起来像石头,但生石花具有生物的基本 特征:生石花的肉质叶与仙人球的肉质茎类似;生石花能从小 长大;生石花能开出各种颜色的花,还能结出种子,表明它能 进行繁殖;生石花长有根,可以从土壤中获取水和无机盐,等 等。查阅生石花的资料可知,生石花是一种植物,因此,它就 是生物。
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 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生长 。
(2)猫生出小猫属于
繁殖
。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遗传 。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
属于 变异 。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 属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6)猫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鼠为食,从中
3、如果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 _计__划___和_耐__心_.
4、观察时还要_积__极__思__考_,积极同别人讨
为什么说机器人不是生物? 请说出你的理由。
因为机器人不像其他生物一样 是由细胞构成的(除病毒以外,生 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也不存 在构成细胞的有机物,同时,机器 人不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外 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遗 传和变异的特性,因此机器人不是 生物。
A.电动狗
B.恐龙蛋化石各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B )
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 机器人
B.会弹钢琴的
C.生长在橘子皮上的青霉 D.休眠的青蛙
3.某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基本特征时,出
现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D )
A.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B.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同种的生物都是一样的 D.生物对外界的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4.在下列生物的基本特征中,哪一项不是
人教版(2024新板)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特征》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二节生物的特征(2)动物怎样获得营养物质?教师展示图片并讲述: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动物和植物不同,不能将无机物制造为有机物,它们以其他生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3.生物能进行呼吸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深呼吸。
吸气,呼气。
有没有同学能告诉大家我们吸进体内的是什么气体,呼出体外的是什么气体?没错。
在这一吸一呼间,我们就完成了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展示鲸鱼的呼吸图片,教材P13图1-5)这是鲸鱼在进行呼吸。
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换气。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刚刚我请1号同学起立、坐下。
他迅速的作出了反应。
现在我们来看这一幅图片。
(展示含羞草的应激反应动图)[思考与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生物?没错。
在我们通常的认识中,植物是不会动的。
但是含羞草与一般植物不同,当它受到外界触动时,叶柄会下垂,小叶片闭合,就像害羞了一样,所以被称作含羞草。
含羞草为什么要害羞呢?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它的老家在热带南美洲的巴西,那里常有大风大雨。
每当第一滴雨打着叶子时,它立即叶片闭合,叶柄下垂,以躲避狂风暴雨对它的伤害。
这是它适应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一种适应。
另外,含羞草的运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自卫方式,动物稍一碰它,它就合拢叶子,动物也就不敢再吃它了。
我们再看这一张图片。
(展示向光生长的植物图片)向阳窗台上的植物总是弯向窗外生长。
这是因为植物需要利用光能合成“食物”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
弯向窗外生长,能够让它接受到更多的光照。
(展示望梅止渴的图片)我们看到杨梅就会分泌唾液。
像这样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这叫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
5.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生物的特征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例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喷发时岩浆喷出 C.舞台上的木偶 D.种子萌发 解析: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关键是看有无生命现象。机器人和舞
台上的木偶受人的操纵,均无生命现象;火山喷发是自然现象;种子 萌发是生命现象。
答案: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观察时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于放大镜、
关闭
C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
解析 答案
11 22 33 44 55 6 7 8 9 10 11
7.刺鲍遇到危险时,身体会迅速鼓起,使硬刺竖起,形似刺球。这一 现象说明( ) A.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B.动物能够运动 C.动物遇到危险能形成刺球 D.鱼类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3.下列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细菌 B.蘑菇 C.植物 D.病毒
D
关闭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颗粒。下列 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的是( ) A.有细胞结构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体小,呈绿色 D.能生长繁殖
D
关闭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观察时首先要明确观察目标 B.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并及时记录
关闭
C.观察的特点是比较直接,所以一般不需要很长时间 D科.观学观察察可首以先直要接有用明肉确眼的或目者的,借观助察于时要放全大面镜、、细显致微和镜实、事望求远是,镜并等及仪时 器记录下来。有些观察需要较长时间,要做到有计划、有耐心;观察时要积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说课&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材分析对教材的认识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致同学们之后的第二节课,在第一节课中学生们认识了学习生物的重要性,接着学习生物的特征是自然而贴切的,同时它是后面学习调查生物及生物分类的基础。
让同学们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①重点: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②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思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提问,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生命。
然后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并对照教科书的描述内容归纳生物的共同特征:①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③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④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⑤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⑥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教师准备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图片。
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朝气蓬勃,热爱大自然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希望探索其中的奥妙他们学习生物的起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对生物本质的认识还不够,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也是不同的,尽最大努力让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教学策略通过预习学生从调查身边事物开始,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推理,归纳。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背景,将启发引导与学生的观察思考相结合,同时结合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两个物体,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从而获得有关生命的基本知识,再通过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达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引入特征的例子,让学生根据已有得对生命的特征认识的知识去判断,从众多的生物事例中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的特征》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生物的特征》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程的起始章节;只要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基本特征,为后续学习生物分类、生物多样性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内容是学生接触生物学的开端,对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建立生物学基本概念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区别。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通过实例分析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能够自主总结生物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生物的五大基本特征: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应激性和遗传性。
【教学难点】:理解新陈代谢和应激性的概念及其在生物体中的表现。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生物学,对生物的特征没有系统的认识,但具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学生对生物世界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科学的分析方法。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生物的特征及相关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引导学生思考和归纳。
3.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物的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感受生物的特征。
【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理解生物的特征。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通过展示动植物和非生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提问学生: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生物。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物的特征》,一起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1.观察生物与非生物(1)展示一组图片,包括动物(如猫、狗)、植物(如树木、花朵)、微生物(如细菌、真菌)以及非生物(如石头、机器人、汽车)。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答案:塑料袋
2.题目:请简述生物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答案:生物的特征包括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生物特征是生物体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也是生物分类和生物进化研究的重要依据。
2.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生物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生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生活需要营养
│ └──生物通过摄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
├──能进行呼吸
│ └──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营养物质转化为能量
├──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生物通过代谢产生废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生物能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生理或行为反应
├──能生长和繁殖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生物特征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
强调生物特征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生物特征。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生物特征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具体如下: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通过摄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生物的特征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点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物的特征:动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植物通过气孔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进行呼吸);人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植物落叶:(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追猎物,含差草叶片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产生种子,动物产卵、产崽:(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4.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按照用(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5.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6.如果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
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7.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8.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9.(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
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10.地球表层生物及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
1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草、细菌等)都可能是生物因素。
12.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
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3.做完实验后,要把小动物(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14.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探究实验中,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光照)外,湿度、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一、生物的多样性1.物种多样性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裸子和被子)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2.遗传(基因)多样性在地球上,不同种生物体内所携带的基因是不同的,即使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也不尽相同。
如菊花有2万至2.5万个品种;同一头母猪却生下了一窝白猪、花猪和黑猪等不同毛色的小猪。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和其生存环境组成。
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它又可划分为陆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都可称为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物的特征生物在表现为多样性的同时也具有共性: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
(1)应激性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
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
如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自然下垂等。
(2)生长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
(3)繁殖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
如蜻蜓点水、母鸡生蛋等。
(4)新陈代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
动、植物的遗体,枯枝落叶等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有上述生物的几个基本特征。
§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环境。
生物既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2.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
2024年秋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 第一章 认识生物 1.1.2 生物的特征

鸬鹚捕鱼
动物和动物不同,不能将无机 物制造为有机物,它们以其他生 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3.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植物需要呼吸吗?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含羞草受刺激叶片会合拢
狮追捕斑马
河豚平静时
河豚受惊吓后
5.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种子萌发, 长成幼苗,幼苗能不断长大。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二节 生物的特征
想一想、议一议
右图中的机器人能用乐器演奏出优美 动听的曲子。有的机器人还能做操、跳 舞、踢足球,甚至与人交流。为什么说 机器人不是生物?请说出你的理由。
观察•思考 你能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吗?
× √ 化石
生石花
√ 角马
√ × 霉菌
钟乳石
讨论
1.生石花的肉质叶看起来像石头,为什么说它是生物? 2.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为什么说它不是生物? 3.怎么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珊瑚
珊瑚虫
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这是为 什么?
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有适宜的温度,
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可以为珊瑚虫提供更
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长在温暖
的浅水区。
珊瑚
珊瑚虫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呢?
谢谢 大家
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
生物的特征
1.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
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图中 的洋葱根尖细胞按一定的规律 排列,形成了根尖。
人和动物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图中的肌细胞和其他细胞一起 构成了手臂肌肉。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 的基本单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特征
一、教学目标
1.观察生物与非生物,比较它们的不同,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研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观察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表达能力。
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归纳出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归纳”式教学法。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1)一只鸽子。
(2)一盆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生长的植物。
(3)有多种生物画面的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2.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生物实物或标本。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十亿年前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吗?那时的地球是一片荒芜,寸草不生,到处是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
如今我们的地球却生机勃勃,你们知道是什么将我们的环境装点得如此美丽吗?
学生:花、草、树木,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正是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动物才构成了美丽的、奇趣无比的大自然。
[讲授新课]
㈠、观察分析——什么是生物
教师:要区分不同的物体,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
科学的观察除了可以用肉眼,还可以
用到哪些仪器或工具?
学生1: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学生2: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
学生3:有时还需要测量工具。
教师:对,科学的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现在请同学们准备好纸和笔,我们观察一段用摄像机拍下的影片,大家边看边把画面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分开记录下来,看谁记得最多,分得准确。
准备好了吗?开始。
多媒体演示
画面中有茂密的森林、广阔的草原、森林中有栖息在树上的鸟儿,追逐嬉戏的梅花鹿;有潺潺的流水,有突起的山石。
草原中有奔腾的马群,有悠闲吃着牧草的牛、羊,还有冒着炊烟的蒙古包,蒙古包前停着的马车和水槽。
在蔚蓝的大海上有扬帆起航的船儿,不时从海面掠过的海鸥,在水中游弋的鱼儿、海蜇,还有五光十色的珊瑚礁、珊瑚虫……
学生:一边认真观看一边紧张记录。
教师:(及时评价)先从数量上了解情况,如记录了10种生物的同学请举手,15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20种以上的请举手等。
然后请2~3名同学谈谈记录情况,给予评价鼓励。
教师:你们是怎样把它们区分开来的呢?
学生:因为生物是有生命的。
教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命有哪些特征。
㈡、知识迁移——生物的特征
教师:这是一只鸽子,我们看看鸽子有一些什么特征?再想想这些特征是不是其他生物也具有?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标本或实物,对照鸽子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并进行热烈的讨论)鸽子要吃东西,需要营养,人和其他动物也需要营养。
教师: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也需要营养吗?
学生:植物也需要,我们为植物浇水、施肥就是为它们提供营养。
教师:太棒啦!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生长。
生物还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鸽子要呼吸,如果没有氧气就会被憋死,人和动物都需要呼吸。
教师:很好!那么植物需要呼吸吗?
学生:要。
我们在小学的科学课学过,如果菜窖里有大量的CO2,它是菜进行呼吸时放出来的。
教师:对,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会吸收大量的CO2,释放大量的O2;而在黑暗的环境中正好相反。
学生:鸽子要排废物,人和其他动物也可以通过排尿、排汗、呼吸将废物排出去。
教师:植物呢?植物也出汗、排尿吗?多媒体画面。
学生:哇,原来植物通过落叶,也可以排出废物的呀。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用鸽子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
学生:鸽子受到惊吓就会飞走。
打苍蝇时苍蝇也会飞走。
小兔听到声音会逃走。
教师:这些都属于应激性。
什么是应激性呢?就是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有的同学可能要问了,植物有没有呢?请看(出示向一侧生长的植物)这就是植物对光刺激做出的反应,向光生长。
其实生活中经常见到——如果放在窗台或阳台上的花不常搬动,就会长成这个样子。
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
哪位同学还能举出植物应激性的例子?
学生: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会合起来。
教师:非常好!生物体还有哪些特征呢?
学生1:鸽子会生蛋,蛋可以孵化出新的生命,生物体可以繁殖的。
学生2:还有生物体都可以长大的。
教师:对,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但是不同的生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有的植物产生种子进行繁殖,而有的植物却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鸟类产卵繁殖后代,哺乳动物通过产仔繁殖下一代。
虽然方式不同,但是生物体生生不息地生存下来,正是生物体具有生长繁殖的特性。
教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书上没有说到的特征。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生物都有一定的寿命,都会死亡。
学生2:生物还能够进化。
学生3:生物还能够进行遗传变异。
学生4:除病毒等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教师:从同学们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生物还有许多特征,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就能提出许多的问题,我们就会从中受益无穷。
㈢、总结反馈,提高能力
教师:我们讨论了这么多生命现象,大家一定能够利用这些生物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
现在我们来做一下课后练习。
学生:讨论后回答。
珊瑚虫是生物,因为只有它具备了生物的特征,具有生命。
而钟乳石和珊瑚是没有生命特征的,机器人也没有。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
学完这节课后你们知道什么是生命了吧?知道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吗?
学生:生物体有共同的特征: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进行新陈代谢,可以生长和繁殖,还有一定的寿命……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到这么多的生命现象。
体会到观察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认真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观察和记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热烈的讨论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激发我们的灵感,让你迸出思想的火
花。
积极的归纳总结让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使我们的知识系统化。
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
用我们自然界中最聪慧的大脑学会学习,探索生物无穷无尽的奥秘。
八、巩固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A.白菜
B.人
C.珊瑚虫
D.恐龙骨骼化石
答案:D
2.下列观察需要进行测量的是
A.观察蜜蜂的习性
B.观察大雁的迁徙
C.观察蚂蚁搬家
D.观察小麦的生长速度
答案:D
3.下列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B.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
C.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生物都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答案:B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
A.应激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殖和生长现象
D.呼吸和排泄
答案:C
5.以下说法不是人和植物共有特征的是
A.通过排尿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B.需要营养
C.呼吸
D.能产生后代
答案:A
6.含羞草对刺激做出反应与以下哪一种生理现象相同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种子萌发成幼苗
D.母鸡下蛋
答案:B
机器人能认识一定的符号,也能对人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反应,所以有人认为机器人是人造的“人”,它是有生命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写一篇小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九、板书设计
生物的特征
要吃的东西
要呼吸
要排便
受到惊吓会飞走会生蛋孵小鸽子
鸽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呼吸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繁殖
生物都有寿命
生
会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