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谈不说话的孩子
幼儿性格内向的原因和措施
幼儿性格内向的原因和措施幼儿性格内向的原因1、不适应新环境有时候幼儿刚进入了新环境,就表现的胆怯,活动性差,不愿意主动和人说话。
而另外一些孩子会很快地适应新环境,表现的积极主动。
这只是因为孩子在新环境中没有建立安全感。
当他们熟悉这个环境之后就会变得越来越外向主动。
2、受过心理伤害有的孩子以前性格也很外向,喜欢和人交往。
但是在成长过程上,可能遭受过一些伤害,造成心理上的创伤,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给孩子关怀和疏导,就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让他以后不敢再和别人交往,性格就会变得内向。
3、父母过度保护父母对于孩子过度保护,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这样的话会让孩子失去很多接触别人的机会。
时间久了,就会让孩子不知道如何正常的与人交往,就表现得内向。
幼儿性格内向的措施1、改善他们的环境孩子在他们不适应的环境中表现得内向。
这时候就需要父母了解孩子在新环境的交际情况,比如孩子在幼儿园里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情,是不是和别的小朋友相处得不太融洽,这样让孩子父母对孩子进行正面的疏导,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但是如果还没有改善的话,父母就要考虑给孩子换一个环境。
2、多参加体育活动让孩子尽情地玩耍。
去探索这个世界。
让孩子多运动。
运动时最容易让内向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交流和互动。
在运动的时候,全身心地享受运动带来的快感和乐趣,孩子会更容易和其他孩子友好交流。
3、让孩子展示自己让孩子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当孩子在和你分享的时候,因为家长的热情肯定,孩子会产生良好的自尊和自信。
给孩子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让他获得更大的满足,但也不要一直表扬,只有在孩子学习着战胜困难后,才给他们真心的表扬和赞美。
教导孩子如何用语言打破沉默
教导孩子如何用语言打破沉默沉默是一种强烈的情绪表达方式,它可能源自内心的恐惧、不安或者无助感。
对于孩子来说,沉默可能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但长期沉默下去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
因此,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教导孩子如何用语言打破沉默,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沉默的危害沉默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在的危害。
首先,沉默会导致孩子内心的压抑和焦虑感增加,长期下去可能引发抑郁等心理问题。
其次,沉默会影响到孩子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能力,使其在社交场合中变得拘谨和内向。
此外,沉默还可能让孩子无法及时寻求帮助或表达自己的需求,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培养孩子用语言表达的重要性教导孩子如何用语言打破沉默,首先要培养他们用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通过语言表达可以让他人了解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因此,教育孩子如何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倾听与理解在教导孩子用语言打破沉默的过程中,倾听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他们内心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
只有真正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用语言来表达。
鼓励积极表达为了帮助孩子打破沉默,家长和教育者需要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支持。
当孩子勇敢地表达自己时,不论其表达方式是否完美,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用语言表达的信心和勇气。
创造开放包容的环境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对于教导孩子用语言打破沉默至关重要。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感受,不断给予支持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信任。
提供适当引导在教导孩子如何用语言打破沉默的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提供适当的引导。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孩子学习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
结语教导孩子如何用语言打破沉默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引导孩子勇敢地面对内心真实感受,并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幼儿园案例分析:内向的孩子
幼儿园案例分析:内向的孩子幼儿园案例分析:内向的孩子孩子的天性本应是天真活泼,爱说爱笑的。
可有的孩子却沉默寡言,不主动与周围人交往,不会与同龄伙伴游戏。
这些孩子身体、智力发育正常,就是性格偏内向、胆小、孤僻。
本文试图通过个案研究来探讨游戏对这类孩子的影响,引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情况分析晨晨是一名四岁的小男孩,每天来上幼儿园都要爷爷一直抱到教室里。
平时性格内向、胆小、孤僻,从不主动与老师、小朋友说话,也不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
遇到困难,不会寻求老师或同伴的帮助,而是默默地站在一旁哭泣。
经了解,晨晨从小是由爷爷带大的,由于爷爷觉得他个头小,身体弱,怕被别的孩子欺负,所以总是把他留在家里,极少让他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
这种封闭式的教养方式是造成晨晨胆小、孤僻、退缩的主要原因。
观察记录一开学一个月了,晨晨虽然不再要爷爷抱进教室,但他来到幼儿园以后就一动不动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不跟任何人说话、也不玩玩具。
我拿来一小篮子雪花片放在他面前,可是他瞟了瞟那些玩具,碰也不碰,依旧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
我说:“雪花片可好玩了,可以搭飞机、大炮呢。
”晨晨摇摇头,依旧一声不吭,端端正正地坐在小椅子上。
分析:很显然,晨晨还没能适应新的环境,对老师、同伴、周围的一切还很排斥。
这时候,如果老师过分关注或强邀他参加活动,他就会不自觉地去抵制。
要使他能接受老师、小朋友,适应新的环境,还需要一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观察记录二晨间活动开始了,我和几个孩子玩抛接球。
晨晨站得远远的看着我们。
我对他说:“你想玩吗?来啊!”晨晨一听,边摇头边往后退。
我没有强求他,由他先在一边看着。
忽然一不留神,浩浩的球打到了我的鼻子,孩子们哈哈大笑,晨晨也露出难得的笑容。
我乘机又一次邀请他:“晨晨,来一起玩吧!你看多好玩啊!老师轻轻地扔给你,你一定也能接住的。
”这次,他没有再拒绝,慢吞吞地走了过来。
我轻轻地将球抛给他,他连忙伸出小手一接,接住了。
我冲他伸伸大拇指,示意他再将球抛给我。
自闭症孩子有什么症状?
身边很多家长都在抱怨:“这孩子一点都不开朗,整天自己一个人呆着,是不是自闭症啊?”“我家孩子不和别的孩子沟通,这不会是自闭症吧!”“养儿方知父母难,怕他吃不好穿不暖,还要担心会不会和人交流,千万别的了自闭症。
”
其实,有些孩子只是性格不活泼并不是自闭症,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出现什么症状的孩子才是自闭症。
症状一:不合群是比较典型的自闭症症状,很多孩子从小就表现出不爱与人贾汪,对东西的兴趣大于人,对人的存在漠不关心都是表现。
症状二:学习语言较迟缓,即便学会说话后,也不愿意积极与人沟通。
症状三:有自闭症的孩子一般不与人说话,但是经常会自言自语的说话,但是语言较单调。
症状四:非常怕与人作眼对视,不敢抬头看人,甚至对亲人也如此。
症状五:很多自闭症孩子智力落后,但在某些方面显得有较强能力,大约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在某些方面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例如数字、年代等。
其中部分孩子对音乐特别有兴趣。
症状六:大多数患儿不喜欢被人拥抱,有些孩子对特定的图案或者声音有恐惧感。
症状七:自闭症孩子多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行为很幼稚,不会按规则来玩游戏,总是长时间重复同一个动作。
上面这些就是常见的自闭症儿童的常见症状,当然不排除有些孩子是因为害羞才不愿与人沟通,所以,当孩子还小,或者刚刚学会说话的时候,不要因为他们不与人沟通就认为他们是自闭症,应该耐心引导他们与人沟通。
如果真有上述多种症状,可以观察1-3个月后带孩子去找医生治疗。
不说话的小朋友个案观察报告
不说话的小朋友个案观察报告一、引言不说话的小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他们的行为和表现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次观察报告将围绕不说话的小朋友的特点、原因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观察对象本次观察的对象是一名7岁的男孩,名叫小明。
小明从小就没有说过话,他在家庭和学校中都表现出明显的沉默和闭塞。
为了更好地了解他的情况,我决定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并将我的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三、观察结果1. 语言表达能力受限小明虽然不能说话,但他通过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他常常用眼神、手势和身体动作来与人交流,尤其是与他亲近的人。
他的家人和老师对他的习惯也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通过观察他的行为来满足他的需求。
2. 沉默不语的原因经过对小明的观察和与家长交流,我得知小明沉默不语的原因可能与他的语言发展有关。
他在幼儿园时曾经出现过一段时间的语言发育迟缓,但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语言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改善,最终导致了他完全不说话的现象。
3. 孤独感和自卑心理小明不说话的现象给他带来了很多困扰和压力。
在学校中,他常常感到孤独和被排斥,因为他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与他们进行正常的交流。
他的自卑心理逐渐加深,导致他更加封闭自己,不敢与他人交流。
四、干预措施针对小明不说话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干预措施:1. 语言治疗由于小明的语言发育存在问题,我们可以寻求专业的语言治疗师的帮助。
通过一系列的语言训练和疗法,帮助小明逐渐恢复和提高他的语言能力,从而让他能够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2. 情感支持小明在面对自己不能说话的困境时,需要家人和老师的情感支持。
他们应该给予他更多的关心和理解,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和重视的。
同时,也要鼓励他尝试与他人进行沟通,鼓励他用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我们可以创设一些良好的交流环境。
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怎么改变
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怎么改变1、鼓励孩子与人交往,给孩子找些说话的机会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家长需要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孩子必须要说话的机会,比如让孩子去买东西和店员沟通,让孩子去传个话和其他人沟通。
家长让孩子去完成这些简单的,孩子能多沟通的方式方法,让孩子慢慢的不再怯场,不再内向,慢慢的善于表达,孩子就会慢慢的调整心态。
2、找孩子的共同语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欢的,不管是不爱说话的还是爱说话的,不管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孩子,他们的共同点就是有自己的兴趣。
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聊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打开话匣子,也就是套近乎,孩子会认为这个和他有共同语言,这样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孩子兴趣让孩子表达自己。
3、多鼓励孩子有时候,家长的鼓励可以带给孩子很多信心,比如学校开展了什么活动,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去参加,并且鼓励孩子,孩子在得到鼓励后就会勇于表现自己,这样就能够慢慢得融入一个集体。
还有就是多鼓励孩子带小朋友来家里玩,可以让孩子学会分享,把自己的零食玩具分享给小朋友,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开朗活泼。
4、多带孩子出去玩家长多带孩子出去玩,比如周末可以去去游乐场,多带孩子认识一些新鲜事物,多鼓励孩子走出去,家长还要学会观察孩子,发现孩子情绪比较低落时,要学会与他沟通交流,用朋友的角度给他提建议。
这样就会慢慢的让孩子变得坚强,但不要处处都帮孩子解决,有时候要让他学会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活泼。
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是什么原因1、自我意识敏感由于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因此看到人就会产生紧张感。
比如有些孩子,当父母要求孩子与他人交往时,就会感到紧张、胆怯、产生回避和退缩的行为,因为孩子过于注意对方是陌生人。
如果这时候父母还责备孩子的话,从此不敢与他人沟通,同时完全退缩到自己的个人世界。
2、父母过于严苛如果家长平时教育孩子比较严厉和苛刻,那么就很容易使孩子养成内向和孤僻的性格。
孩子在父母的严厉指责下往往变得极其胆小和懦弱,他们的性格变得不爱说话。
孩子什么都懂就是不说话怎么回事
孩子什么都懂就是不说话怎么回事?1、对陌生环境感到恐惧。
当孩子从熟悉的环境突然到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地方,他无法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安全感,不知道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就会出现什么都懂就是不说话的情况。
2、在家被过度溺爱。
孩子在家里是众星捧月般的被呵护、被照顾着,到了外边,就不再是唯我独尊的待遇。
如要和其他小朋友共同使用玩具、也不会收到特殊关注等等。
孩子会因为这种“待遇”上的差距而产生挫败感,并且会通过情绪反映出来,就会出现即使什么都懂但就是不说话的现象。
3、在语言表达上遭受过挫败。
有些孩子因为刚开始开口讲话时,磕磕绊绊不流畅,或者表达的意思错误,引来家长和小伙伴的嘲笑,这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和挫败感,觉得自己只要开口说话,就会迎来嘲笑。
孩子就会逃避开口说话,就算什么都懂,也不想与人交流沟通。
4、受家长和孩子互动模式的影响。
有些家长在平时和孩子在相处中,交流比较少,孩子自然就没有那么丰富的词汇量去表达自己,同时也已经习惯了沉默,就算心里都明白,也还是会选择不开口说话。
5、孩子性格内向。
性格内向孩子的表现就是少言寡语,不喜欢与人交流,这样的孩子即使内心丰富,什么都懂,但还是不会开口说话,他们只习惯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不喜欢同外面的世界交流、沟通。
6、缺乏交流机会。
部分孩子很少与同龄人接触,父母因为忙于工作,也很少陪孩子聊天。
孩子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遇事就会习惯沉默,逃避开口说话。
孩子什么都懂就是不说话怎么办?1、培养孩子独立性。
当孩子出现什么都懂就是不说话的情形时,十有八九是因为孩子缺乏独自做事的经验,被家长大包大揽惯了,孩子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敢说出口。
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在一些事情上鼓励孩子自立自强,孩子习惯了独自面对困难,渐渐就会主动开口说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给孩子创造交流的机会。
人际关系对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平时不爱说话,可能是因为家里面没有小朋友和自己经常交流,大人平时工作也很忙,晚上回到家总是收拾收拾就要准备睡觉了,孩子也不会和大人有什么太多的交流,慢慢就会变得孤僻。
孩子总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怎么办?
孩子总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怎么办?孩子默然不语,我们该怎么办啊?家长们偶尔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总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沉默寡言,甚至不愿意交往。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作为教育专家,我想从几个方面来和家长们探讨这些问题:一、孩子沉默不语的原因孩子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性格因素:有些孩子天生比较内向,不太会表达,他们更擅长于观察和思考,而非表达。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等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孩子表达意愿。
例如,父母过分严厉,或学校普遍缺乏鼓励表达的机会,都会让孩子变得沉默不语。
心理因素:孩子可能在特定方面存在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恐惧、自卑等,这些情绪会抑制他们的表达欲。
沟通不当:家长或老师的沟通不当也会导致孩子沉默。
例如,过分质疑、打断孩子的话,都会让孩子感到挫败,不想再表达。
二、孩子沉默不语的危害孩子沉默不言造成的危害不可忽略:影响学习:无法有效表达想法,会影响孩子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进而影响学习成绩。
影响人际关系:孩子无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会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可能造成孤立。
影响心理健康:沉默不语会导致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可能引发心理问题,例如焦虑、抑郁等。
三、解决孩子沉默不语的策略遇到孩子沉默不语的问题,家长和老师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帮助孩子:转变沟通方式:用帮助和鼓励、耐心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创造表达机会: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比如演讲比赛、小组讨论等,为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
建立自信心: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想法有价值,鼓励他们大胆表达。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沉默不语的情况较为严重,建议家长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指导孩子解决内心的困扰。
四、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家长和老师在解决孩子沉默不语的问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做好表率:父母要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活动,创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孩子性格内向胆小不爱说话怎么改变
孩子性格内向胆小不爱说话怎么改变1、帮孩子树立自信心:很多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是内心缺乏自信心导致的。
所以,生活中父母应该多给孩子鼓励和支持,激发内在动力,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多说鼓励孩子的话,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对孩子发脾气,这会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会让他变得不愿与父母沟通、不喜欢讲话,时间长了,内向的性格就会凸显。
2、尊重孩子的天性:父母要时刻谨记孩子这种性格不是问题,尊重孩子的性格,不可以强求。
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揠苗助长的事,不要过激的去纠正孩子的性格问题,这只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更加内向。
3、给孩子更多陪伴:大部分性格内向的孩子,在缺少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安全感的缺失会比外向性格的孩子更加严重。
长久的孤独会让孩子关闭心门,不愿与外人交谈,宁愿自言自语,时间长了,孩子性格就会走向极端。
4、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父母要多让孩子参与、实践社交活动,在交往过程发展孩子的性格。
可以让孩子和邻居、亲戚、朋友的孩子经常在一起玩。
在公共场所,让孩子多结识些小伙伴一起玩耍,引导孩子大胆勇敢的地参加,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勇敢与快乐。
孩子性格内向胆小不爱说话的原因1、家庭教育太严厉,孩子压迫感强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未来,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成为自己心中的骄傲,所以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难免就会掌握不好尺度,对孩子要求过于严苛。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是严格要求孩子各方面的习惯等,做错事或做的不够好,便会遭到指责甚至打骂。
严是爱,但是过于严厉,则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一旦无法承受,势必会伤害到孩子,让孩子性格变得胆小内向。
2、父母内向,家庭氛围沉闷家长喜欢安静,性格内向,沉默少言。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很弱,性格沉闷,内向,也会不喜欢说话。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模仿对象,父母是那样的,孩子也跟着学了。
3、家长的过度保护家长有时候过度保护就会过犹不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大包大揽,担心孩子受到伤害不给或者很少给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时间久了孩子也会变得心理上有所依赖,面对新朋友、新环境时,不愿意改变现状,把自己困在了父母给予的“保护笼”里,久而久之变得内向。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孤独症儿童行为特点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孤独症儿童行为特点孤独症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交往困难、语言沟通障碍以及重复行为等症状。
孤独症儿童日常行为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刻板性,让家长和老师感到困扰和无奈。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孤独症儿童行为特点,为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治疗提供一些思路。
一、社交交往困难社交交往障碍是孤独症的主要表现之一,孤独症儿童非常难以和他人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缺乏主动和别人交流的意愿。
他们经常不看别人的眼睛,“不听话”、“不服从”、“不配合”等表现比较明显。
另外,孤独症儿童也常常逃避亲密的身体接触,不喜欢被别人抱抱或触碰自己。
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社交交往困难,可以采用一些心理治疗的方法。
比如说,利用游戏来加强儿童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帮助孩子认识不同自己的模式,以及加强眼神接触等等,让孩子逐渐和周围的人建立起正常的人际关系。
二、语言沟通障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沟通主要表现在语音的重复、拖长以及反映缓慢等方面。
孩子们往往使用单调、机械、无意义的语言表达方式,另外也常常缺乏准确的语言理解能力。
对于语言沟通障碍,可以让孩子进行较长时间的言语训练及一些语言辅助治疗,如用图片、图案作为辅助手段,在强化语言的同时,鼓励双语的使用,让孩子尽可能的使用人类的这种交流方式。
三、重复性行为和刻板行为孤独症儿童日常行为还表现为重复性行为和刻板行为。
孩子们经常会做一些纯自娱自乐而完全不具有实际意义的事情,如手扭、环状旋转、拍打物体等等,形式千变万化,但其实质都是“重复、刻板”的行为表现,这些行为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或缺少真正的动机。
在治疗上,可以激发孤独症儿童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自主性活动,如手工、绘画等等,这些活动能让孩子们转换注意,减少一些刻板性行为。
太多重复行为可能会使孤独症儿童产生负面情绪和不适感,适当的扰动孩子的行为可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预防一些这样的反应发生。
结语写到这里,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仅讨论了孤独症儿童行为特点的一小部分,但相信已经充分体现了孤独症儿童行为特点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失语症
2.失语症促进交流效果法(PACE)
强调要充分利用患者的残存能力。选用训练材料 接近现实生活,重视信息的传递,运用各种手段 和综合交流能力.提高其接受和表达能力;其主 要侧重于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和信息交流,包括 语言和非语言交流。
3.旋律语调治疗(MlT)
是近年来言语病理学家提出的一种与传统治疗不 同的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语言表达的重音、音 调和旋律模式主要由右侧大脑半球控制。其主要 方法是用一些富有韵律的句子做吟诵训练。学会 使用夸张的韵律、重音、旋律来表达正常的语言 。
(2)病灶:
大脑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1/3的Wernicke区;或大 脑外侧裂的后下缘,以颞上回、颞中回的觉性失语:
(1).临床特征:
❶表达方面: 自发言语流畅但错语较多,命名有 严重障碍,复述能力较好,但有学语现象,即虽 然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却反复重复别人说的话 ,有些类似“鹦鹉学舌”。例如,当问及患者“ 你今年多大年龄了?”,患者会不自主地说“你 今年多大年龄了”,甚至可以重复其未学过的外 语。
❷Wernicke失语患者另一个特殊表现是,患者常 常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语是杂乱、无意义的,也意 识不到听不明白别人的话。
❸该类患者听力正常,而且可以识别非言语的声 音,如动物叫声、汽车鸣笛、雷雨声等。
但对于人类的言语声,则无法识别,认为是“能 听到别人在说话,但听不出说的是什么词”。
④患者常伴有偏盲.
病因: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瘫、肌萎缩性侧索硬 化症、重症肌无力、小脑损伤、帕金森病、多发性硬 化。
临床特点: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语言障碍同时出 现。如失语症合并构音障碍。
分类及临床表现:见表格
汉语失语症治疗及研究进展
言语一语言治疗失语症的言语治疗应遵循循 序渐进,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少到多, 由基本能力康复训练逐渐过渡到复杂的行为 训练的治疗原则。其临床常用的方法有:刺 激促进疗法、失语症促进交流效果法、旋律 语调治疗法、阻断去除法。
【语言教育】宝宝突发“失语症”,多是心理原因
【语言教育】宝宝突发“失语症”,多是心理原因孩子突然沉默不说话,一天没有声音,这是怎么回事?注意了,孩子可能是选择性缄默。
选择性缄默症是一种儿童的罕见心理失调。
一般是指小孩在获得言语功能后,出现的在某些社交场合沉默不语的病症。
实质并非言语障碍,而是一种社交功能性行为问题。
“缄默”的高度选择性是本症特点,患儿智力发育正常,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智商在70或70以上,大多是敏感、羞怯性格。
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亦无其他精神或身体障碍。
下面先看看生活中的案例。
一、重大案件的复制案例一:娇女害怕进学校7岁的文文是一个美丽的小女孩。
她圆圆的脸,水汪汪的大眼睛,仰着的鼻子,黑色的头发和一对元宝耳朵吸引着人们的喜爱。
温家宝的父母出生时是大学的高级干部和教授,在父母方面也非常优越。
在家里,温文是她的掌上明珠。
只要她张开嘴,马上就会有人跟着她。
到了雯雯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她父母可谓绞尽了脑汁,第一,幼儿园生活条件要好,不能让孩子吃得不好;第二,幼儿园教学质量要高,不能让孩子什么都学不到……他们考虑的条件足有七八条,能想到的都列进去了。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有一点疏忽,就会遭到四个老人的责难。
但符合他们条件的幼儿园简直是少之又少。
当文雯的父母为选择幼儿园而烦恼时。
文文的祖父母突然召集他们一起开家庭会议。
会议的主题很简单。
他们没有去幼儿园,而是把文文留在家里,由这对老夫妇负责照顾和教育。
祖父母的理由就足够了。
首先,奶奶一生都在从事学前教育。
虽然她现在已经退休了,但她仍然很有经验,所以给文文启蒙教育不是问题。
第二,爷爷的书法和国画都很好,而且他对几种乐器也略知一二,所以他可以在家里教他的专业,而不用去上专业课。
更重要的是,家里的条件可以让孩子们吃得好,睡得好。
这里有特别的人可以观看,不要被其他孩子欺负。
虽然祖父母给出的理由足够充分,但看到文文的父母仍然犹豫不决,老夫妇“扔掉”了最后一把法宝,这是一句话:“我们一辈子都在努力工作。
青春期的孩子不沟通不爱说话怎么办
青春期的孩子不沟通不爱说话怎么办青春期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阶段,但有些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变得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不爱说话。
这种情况可能会让父母感到困惑和担忧,因为良好的沟通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青春期孩子不沟通不爱说话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青春期孩子不沟通不爱说话的原因生理变化的影响青春期是孩子身体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生理上的变化,如荷尔蒙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孩子情绪波动大、易怒或者内向沉默。
这些生理变化可能会让孩子更加不愿意与父母交流。
心理压力的增加青春期孩子面临着来自学业、社交和家庭等多个方面的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孩子感到焦虑、紧张和不安,进而影响他们的沟通和表达。
与父母的期望存在差异青春期孩子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能与父母的期望存在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感到被误解或不被理解,进而选择沉默或避免与父母交流。
沟通方式的不适应青春期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方式可能存在不适应的情况。
父母可能习惯于用命令式或者责备式的语言与孩子交流,而这种沟通方式可能会让孩子感到不舒服或者受到伤害,进而选择沉默。
二、解决青春期孩子不沟通不爱说话的策略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父母要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变化的特点,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父母也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
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父母要学会用平等、尊重和理解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要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或过于专业的术语。
同时,父母也要避免对孩子进行批评或指责,而是要以引导和帮助的方式与孩子交流。
创造轻松愉快的沟通氛围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沟通和表达至关重要。
父母要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例如,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看电影、一起做饭或者一起参加户外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可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减轻压力。
孩子教育心得孩子不说话是什么原因
孩子教育心得孩子不说话是什么原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孩子不愿意或者是不善于说话的情况。
这对于父母而言无疑是一种心理的考验,我们都渴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说话是孩子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
那么,孩子不说话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语言能力不足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语言能力。
婴儿时期,孩子会通过哭声来表达需求。
渐渐地,孩子会学会发出简单的声音和模仿一些简单的词汇。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孩子可能会比较慢,语言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滞后。
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不好意思说话,也可能是觉得自己的发音不准确而不愿意开口。
二、性格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有的孩子比较内向、害羞,不喜欢在人群中表达自己。
这些孩子一般在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面前比较不愿意开口说话,需要额外的时间和建立信任的过程。
三、环境影响孩子的语言发展也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
如果孩子在一个缺乏交流和说话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可能会对说话产生困惑,不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
或者,如果孩子遭受了其中一种形式的暴力或虐待,也可能会造成他们不愿意开口说话。
四、听力问题孩子不说话的原因还可能是由于听力问题引起的。
如果孩子在耳朵、听神经或者听觉大脑中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孩子无法听到或者理解语言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不愿意说话,因为他们无法真正理解和回应语言。
在一些情况下,孩子的不说话行为可能是由于父母或者其他成人的过度关注所造成的。
有时候,父母过于追求孩子说话的目标,给予了过多的压力和关注。
这种过度关注会让孩子感到不适,进而产生不说话的行为。
六、自闭症等特殊原因在一些孩子中,不说话可能是由于特殊的原因引起的,比如自闭症等发育障碍。
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是孩子不愿意说话,而是他们缺乏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
当孩子不说话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需要尽量减少给孩子的压力和关注,让他们感到自在和舒适。
不要过分要求孩子说话,而是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自己的节奏下发展语言能力。
解读不爱说话的心理机制
学跟闺蜜秉烛夜谈曰 员工在公司
言下之意袁 当下是不需要说 没有言语了遥我问过一位禅师袁答
更加紧张不爱说话袁但是你会努力 法袁 在沟通上会更加容易达成结 道袁 说是爱因斯坦在 6 岁的时候
把意思说清楚袁希望能得到大家的 果遥 由此可以看到那些到哪里都 才开口袁因为他太聪明了袁不用说
鼓励与支持遥 这样的心理暗示不 受到欢迎的人袁其实他对于事物的 话家长就知道他需要什么袁 所以
仅能建立很好的信心袁也能形成良 看法与认识也是全面综合的袁不偏 他开口很晚曰 我们看到老年人在
通常袁 我们说一个人不爱说 喊袁后来难过了伤心就说出来袁但 特征导致的现象遥男性不爱说话袁
话袁常与性格内向有关袁又或者更 是家庭的规矩是袁 不能哭袁 不能 选择沉默 其实 是 一种 逃 避的 表
严重的说袁这个人可能有自闭症遥 喊袁不能说袁渐渐地就养成了不爱 现袁 尤其是遇到压力和困难的时
可再想一想袁又不尽然袁特别是网 说话袁不爱表达的野内向冶性格遥性 候袁为了思考解决问题遥他们会选
些时候不说话同样是有益的袁反 言多必失也是类似的一种社会常 以往袁这种不爱说话的情况袁就会
之亦然遥
模遥 所以有些人袁尤其是男人袁他 渐渐转变成自卑袁只要遇到社会责任袁会 表达个人主张就会选择退缩遥 解
野不爱说话冶 都有哪些心理机制 选择少说话袁 尤其在考量权力和 决的方法很简单袁 告诉你要说话
许多强势的女人喜欢对男人 的温暖港湾遥 所以袁男人需要一份 婚姻袁每个人都想过离婚 200 次袁
颐指气使袁不给他们面子遥 畅销书 母亲般的疼爱呵护遥 智慧的女人 掐死对方 50 次遥 能否经营下来袁
叶男人需要尊重袁 女人需要爱曳中 懂得觉察男人何时需要关爱袁及 要看如何渡过这些难关遥 冶同男
心理访谈 性格特征2009
心理访谈性格特征2009【案例】小杰3岁那年,父母离了婚,他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三个人的感情很好,但是从小学开始小杰就出现了偷窃的行为,屡次管教,没有悔改,外公、外婆对此伤心、绝望。
小杰13岁的时候,母亲改嫁并把他接来一起生活,刚开始一家人感情很好,自从发现小杰有偷钱习惯后,一切都改变了。
小杰经常拿家里的钱,偷亲戚的钱,小到几块大到几百块。
小杰用偷来的钱和朋友吃喝玩乐,吸烟、上网、赌博。
有一次小杰甚至还因为跟同学一起偷铁进了派出所,这让家人对他更加失望。
为此,小杰妈妈非常着急,对孩子严加教育,甚至会动手打他,但是这些做法都没有使小杰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小杰在家里几乎不说话,甚至很长时间不回家。
有一次小杰因为拿了家里客人的钱,继父第一次动手打了他,从此他更加不爱说话、不爱回家。
妈妈为了让孩子与原来的朋友切断联系,举家搬到了现在的住处,依然无济于事。
现在母亲每天在家照顾两个不到三岁的女儿,全家五口人的开销全靠丈夫每月微薄的工资支撑。
评估与诊断:达到品行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
问题成因分析: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问题。
家庭教育:怜悯是一种天然的能力,但爱不是一种天然的能力,需要在别人的教授下习得。
家庭中的孩子首先需要“被爱”,才能感知到什么是“爱”,进而学会如何去“爱人”。
然而,案例中的这个孩子,在家庭中得到的是近乎“虐待式”的对待——亲生父亲连枕头都不愿意给他买;外公虽然内心在爱孩子,却以极其粗暴的态度对待他;母亲显然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但母亲经济拮据、婚姻失败、改嫁生子,并且解决自己人生困难的方式也十分愚昧,其许多行为都是雪上加霜的选择,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
因此,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既不懂什么是爱,也不会表达爱,作为补偿,他选择在同伴那里,用金钱换取友爱。
学校教育:教师都应该是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职业群体,可以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给予学生关爱和人生的希望。
案例中的孩子显然没有机会接受到优质的学校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医生谈不说话的孩子
语言障碍、智力障碍和行为障碍等。
但心理性因素在引起选择性缄默症方面占重要地位。
尤其在一定的外在事件引起儿童心理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同时作用于特定的性格特征时,极易引起儿童缄默的出现。
一般而言,此类儿童病前往往具有敏感、胆小、害羞、孤僻、脆弱、依赖等性格特征。
患儿早年常有情感创伤的经历,如家庭矛盾冲突、父母关系不和、父母分居离异,父母虐待儿童、亲人死亡、危及生命的经历以及频繁的家庭搬迁等家庭环境突变等,有些患儿就是在家庭环境变迁或一次明显的精神刺激后发病。
有研究证明搬家频率或更换学校、幼儿园的频率较高非常容易引发该病。
移民儿童中选择性缄默发生率高,印证了这一点。
另据调查许多此类儿童的家庭具有一些典型特征,如过度依恋、父母过分控制儿童,过度保护,过分严格要求,不信任外界和陌生人,婚姻不幸福,父母很少给儿童练习讲话的机会等。
许多此类儿童虽然已经获得语言功能,但开始说话的时间比正常儿童要明显延迟,且常常伴有其他语言问题。
少数患儿还有多动、抽动障碍、遗尿、遗粪等异常表现。
因此选择性缄默症不应仅仅是一个语言问题。
本文中的小芸,既非先天性耳聋、智力低下等器质性障碍,也排除自闭症的可能性,同时也不存在语言发展障碍,引起她缄默的原因显然是心理性因素。
小芸的父亲做生意,常年不在家。
而妈妈在小芸之后添了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相互之间年龄仅相差一岁。
不难想象,妈妈自然疏于照料大女儿。
年幼的
她被送到私立全托幼教机构,过早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的照料,必然她的心灵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幼儿期是儿童与照料者间形成安全依恋的重要时期。
在她尚未形成安全依恋时便独自生活于家庭之外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对于环境的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和对环境的回避行为。
那么,家长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选择性置缄默症呢?如果您的孩子符合以下五点,就要引起注意了:在需要言语交流的场合“不能”说话.而在另外一些环境说话正常;持续时间超过1个月:无言语障碍,没有因为说外语(或不同方言)引起的言语问题;是由于入学或改变学校、搬迁或社会交往等影响到患儿的生活;没有患诸如自闭症、精神分裂症、智力发育迟缓或其他发育障碍等发育或精神疾病。
但由于一些其他的儿童心身疾病(如:儿童精神分裂症伤寒、舞蹈症)也会伴随经常性或暂时性的缄默不语,需要小心加以鉴别,所以建议家长还是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诊断。
一旦确诊,该如何治疗呢?治疗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家庭治疗和行为治疗。
最好是能以幼儿园或学校为基础将患儿的父母,老师和心理治疗师三者的治疗结合起来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
不管是家庭、幼儿园、学校还是治疗室中多以正负强化方式的行为矫治方法效果较好。
治疗早期鼓励患儿各种形式的回应,只要患儿能小声说话或仅仅耳语就及时地给他奖励,然后逐步提高要求直到用正常大小的声音讲话时才给他奖品。
等患儿交流增多后逐步减少、停止鼓励,甚至反对。
有计划地诱导患儿使用言语交流。
课堂上,最初鼓励患儿参与集体回答:鼓励患儿单独和老师交流,提
前准备要回答的问题等。
及时表扬儿童,哪怕是非常微小的进步。
还要注意,许多选择性缄默症儿童不喜欢当众被表扬,因为众人关注的目光会带给其窘迫的感觉,以致下次由于害怕表扬而出现退步,所以最好私下表扬鼓励。
此外,应尽量消除不良心理刺激。
对患儿的缄默表现不要过分注意,不要逼迫他们讲话,以免使其精神更加紧张。
成人要能理解选择性缄默儿童在学校或幼儿园讲话是一件个人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事,而非主观改变意愿就可轻轻松松达到的事情。
家长在和儿园沟通配合的同时,要改善生活环境,尤其是不良的夫妻关系,给患儿一种家庭温馨感。
作为辅助性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给患儿服用抗焦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