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地方课程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省地方课程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省地方课程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科书分析: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二年级学习第二册。

本学年学习第二册。

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二单元艺术乐园。

共分为18课。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总共17节课。

为了学习这一单元,我们应该让学生们了解我们是在中国出生和长大的。

当然,我们应该是一个正派的、真正的中国人。

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你不能去想它。

你需要好好学习。

正如俗话所说,向成千上万的人学习,学习成为中国人。

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只有18课,学习这一课,要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通过学习第二单元,学生可以欣赏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民族艺术。

3、当学生知道这一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三、学生情况分析:大多数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都能积极思考。

一般来说,学生有浓厚的学习氛围,能在课堂上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地回答问题。

大多数学生努力学习,能够背诵课文并从中学习真理。

四、教学措施: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对传统文化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主动地学习。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秀学生帮助贫困学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五、教学进度:第12345课教学六大内容:声法启蒙(节选1)、声法启蒙(节选2)、儿童语言延续(节选1)、增光先文(节选1)、增光先文(节选2)、弟子规则(节选1)、弟子规则(节选2)、儿童学习杂文(节选2),《中国改良杂品》(节选)千首诗(一),千首诗(二)千首诗(三)“千首诗”(四)“神童诗第一首诗”(一)“神童诗第一首诗”(二)“绥远诗”(阅读)“世说新语”(王荣认识李)格言和格言课时22222222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23-45-67-89-1011-1213-14七所学校八分912345678声音和法律启蒙度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实用文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教案第1课《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为“尚德修身”,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同时提供了“晋文公赏勉以德为先”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在知行合一里提供了场景帮助理解内容学情分析修身尚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接触。

本课的内容有故事及与学生生活相近的场景,学生可以在故事和场景中较容易理解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主题1.引导学生阅读单元主题,明确单元主题,自由朗读单元主题,提取本单元主题2.导入本课主题——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齐读课题二、学习新课1、教师范读。

实用文档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

3、读古语今说。

理解句意三、明道喻理1.引导学生读“晋文公赏勉以德为先”的故事2.出示问题:晋文公是按照什么标准赏赐大臣的四、知行合一1.出示知行合一内容2.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作业熟练背诵“士有百行,以德为首第2课《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尚德修身”第二课,出处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本课承接第一课的内容,强调人的德行很重要。

学情分析在学习第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尚德修身的主题,在理解本课时会有连贯性,学生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实用文档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复习导入一、1.复习背诵《1》2.继续学习尚德修身的句子,导出课题。

复习背诵第一课内容 1.齐读课题 2.学生自由朗读 1.学生展示朗读 2.学生自读故 1.朗读句子二、引导学生自读,能够准确流利朗读 1.实用文档明确出处,学习古语今说明确意思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收获和 2.启发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所学说自己的看法 1.明道喻理三、引导学生读“刘备劝子”的故事,理解故事的意思 1.思考有什么收获 2.读诗句 3.知行合一四、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自己的看 1.结合生活,说说生活中的小事作业熟练背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板书设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恶:坏事善:好事实用文档第3课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出自《尚书·大禹谟》,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

山东出版社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山东出版社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山东出版社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中的展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

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习诵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了解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养个人品德,树立学生高尚的品行。

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学生情况分析二年级的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

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

受识字少的限制,上课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经常走神。

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他们觉得《传统文化》是一门趣味性很浓的学科,丰富多彩的画面,和脍炙人口的儿歌,使他们喜欢统文化。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人物长廊》共16个单元。

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古诗文诵读以及解析,温馨点击,活动广角。

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

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人物长廊”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故事。

三、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难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教案第1课《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为“尚德修身”,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同时提供了“晋文公赏勉以德为先”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在知行合一里提供了场景帮助理解内容学情分析修身尚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接触。

本课的内容有故事及与学生生活相近的场景,学生可以在故事和场景中较容易理解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主题1.引导学生阅读单元主题,明确单元主题,自由朗读单元主题,提取本单元主题2.导入本课主题——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齐读课题二、学习新课1、教师范读。

1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

3、读古语今说。

理解句意三、明道喻理1.引导学生读“晋文公赏勉以德为先”的故事2.出示问题:晋文公是按照什么标准赏赐大臣的四、知行合一1.出示知行合一内容2.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作业熟练背诵“士有百行,以德为首第2课《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尚德修身”第二课,出处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本课承接第一课的内容,强调人的德行很重要。

学情分析在学习第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尚德修身的主题,在理解本课时会有连贯性,学生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2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一、复习导入1.复习背诵《1》1. 2.继续学习尚德修身的句子,导出课题。

复习背诵第一课内容2.齐读课题1.学生自由朗读2.学生展示朗读1.学生自读故二、朗读句子1.引导学生自读,能够准确流利朗读32.明确出处,学习古语今说明确意思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启发1.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所学说自己的看法三、明道喻理1.引导学生读“刘备劝子”的故事,理解故事的意思2.思考有什么收获3.读诗句四、知行合一1.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自己的看结合生活,说说生活中的小事作业熟练背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板书设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恶:坏事善:好事4第3课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出自《尚书·大禹谟》,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

山东省地方课程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省地方课程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二年级学习第二册。

本学年学习第二册。

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二单元艺术乐园。

共分为18课。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共17课。

学习本单元,就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

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

正所谓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只有18课,学习这一课,要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3、当学生知道这一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三、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

总的来说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

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司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措施: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声律启蒙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配乐简介《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编著,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几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

今天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二)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书认真听,标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山东省二年级新传统文化全教案

山东省二年级新传统文化全教案

山东省二年级新传统文化全教案【山东省二年级新传统文化全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匡助山东省二年级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使学生能够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价值观和习俗,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b. 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意义和庆祝方式。

c. 熟悉中国传统习俗和礼仪。

2. 能力目标:a. 能够通过阅读、观察和思量,获取和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b.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文化交流和表达。

c. 能够尊重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b.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c.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a. 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b.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内容,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

c. 引导学生思量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2. 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介绍春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庆祝方式,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

b. 清明节:介绍清明节的由来、记念活动和传统习俗,如扫墓、祭祖等。

c. 端五节:介绍端五节的传说、庆祝活动和特色食品,如包粽子、赛龙舟等。

d. 中秋节:介绍中秋节的传说、庆祝活动和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等。

e. 元宵节: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庆祝活动和特色食品,如猜灯谜、吃汤圆等。

3. 中国传统习俗和礼仪a. 婚礼习俗:介绍中国传统婚礼的流程和习俗,如过大礼、喜酒等。

b. 葬礼习俗:介绍中国传统葬礼的仪式和习俗,如穿孝、守丧等。

c. 饮食礼仪:介绍中国传统饮食的礼仪和习惯,如宴会礼仪、用筷子等。

d. 传统服饰: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种类和特点,如汉服、旗袍等。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pdf

最新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教案第1课《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为“尚德修身”,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同时提供了“晋文公赏勉以德为先”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在知行合一里提供了场景帮助理解内容学情分析修身尚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接触。

本课的内容有故事及与学生生活相近的场景,学生可以在故事和场景中较容易理解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主题1.引导学生阅读单元主题,明确单元主题,自由朗读单元主题,提取本单元主题2.导入本课主题——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齐读课题二、学习新课1、教师范读。

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

3、读古语今说。

理解句意三、明道喻理1.引导学生读“晋文公赏勉以德为先”的故事2.出示问题:晋文公是按照什么标准赏赐大臣的四、知行合一1.出示知行合一内容2.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作业熟练背诵“士有百行,以德为首第2课《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尚德修身”第二课,出处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本课承接第一课的内容,强调人的德行很重要。

学情分析在学习第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尚德修身的主题,在理解本课时会有连贯性,学生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一、复习导入1.复习背诵《1》1. 2.继续学习尚德修身的句子,导出课题。

复习背诵第一课内容2.齐读课题1.学生自由朗读2.学生展示朗读1.学生自读故二、朗读句子1.引导学生自读,能够准确流利朗读2.明确出处,学习古语今说明确意思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启发1.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所学说自己的看法三、明道喻理1.引导学生读“刘备劝子”的故事,理解故事的意思2.思考有什么收获3.读诗句四、知行合一1.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自己的看结合生活,说说生活中的小事作业熟练背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板书设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恶:坏事善:好事第3课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出自《尚书·大禹谟》,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二年级上传统文化(齐鲁书社)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二年级上传统文化(齐鲁书社)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1课太公家教《节选》教学目的:一、了解蒙学的有关基本内容及其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二、了解蒙学主要教材的内容及其特点.三、认识重读蒙学教材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蒙学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二、蒙学主要教材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导语: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学为主体.儒学极为重视教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而作为基础教育的蒙学尤其受到重视,这就使我国古代的蒙学具有了明显的承载和传播同时期儒学伦理思想的特点.事实证明,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深入人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的立身之本,有效地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传统蒙学的这种伦理教化功能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道德教育的资料3、全班汇报交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1)生平简介(生卒年不详),西周齐国始祖。

又名姜尚、吕尚、吕望,字子牙。

西周初为“师”(武官名)。

也称师尚父。

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

智勇双全。

相传著有《六韬》、《太公家教》等。

本文是姜太公的《太公家教》节录。

《太公家教》是我国最古老的治家格言,由于语言通俗,被认为“浅陋鄙俚”,所以公私藏书家多未注意珍藏;史、志书籍也少著录。

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敦煌石窟”内发现了唐人的写本一卷,后被收入《鸣沙石室佚书》影印出版。

该书收录《太公家教》共580句计2610字。

全书以四言为主,自绐至终贯穿了“忠孝、仁爱、修身、勤学”的思想。

本文强调“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都是崇敬老师、重视教师作用的教诲,很有学习和借鉴价值。

(2)汇报内容:弟子事师,敬同于父。

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有疑责问,有教责受。

罗网之鸟,悔不高飞。

吞掉之鱼,恨不忍饥。

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教案

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教案

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中华传统文化瑰宝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课程教授给二年级学生。

通过研究这些文化瑰宝,学生将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

课程目标1. 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

2. 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瑰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几个瑰宝:1. 书法:介绍中国的传统书法艺术,学生将研究一些基本的汉字书写技能,并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和特点。

2. 绘画:介绍中国的绘画艺术,学生将研究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并了解中国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京剧:介绍京剧这一重要的传统戏曲形式,学生将观看一些经典片段,并了解京剧的历史和表演特点。

4. 陶艺:介绍中国的陶艺传统,学生将亲手制作陶艺作品,并了解陶艺的发展和工艺技术。

5. 茶道:介绍中国的茶道文化,学生将研究一些基本的茶道礼仪,并品尝中国茶的风味。

授课计划本课程将安排为每周一节课,持续十周。

每节课的授课计划如下:1. 课程介绍和目标设定。

2. 介绍中国书法艺术及其基本规则。

3. 研究常见汉字的书写规范。

4. 介绍中国绘画艺术及其风格特点。

5. 研究使用毛笔进行简单的绘画。

6. 观看京剧片段,了解京剧的传统特点。

7. 研究京剧的基本表演动作和面谱。

8. 陶艺制作体验课,学生将制作小陶艺作品。

9. 陶艺作品装饰和烧制。

10. 茶道体验课,研究茶道礼仪和品茶技巧。

评估方法针对每个瑰宝进行针对性的评估:1. 书法:学生将进行书法作品展示,对作品进行评估。

2. 绘画:学生完成一幅中国画作品,并进行评估。

3. 京剧:学生进行简单的京剧表演,并进行评估。

4. 陶艺:学生完成陶艺作品,并进行评估。

5. 茶道:学生进行茶道表演和品茶,对表现进行评估。

结论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完整word版)(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二年级上传统文化(齐鲁书社)

(完整word版)(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二年级上传统文化(齐鲁书社)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1课太公家教《节选》教学目的:一、了解蒙学的有关基本内容及其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二、了解蒙学主要教材的内容及其特点.三、认识重读蒙学教材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蒙学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二、蒙学主要教材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导语: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学为主体.儒学极为重视教化,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社会成员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达到"化民成俗"的目的.而作为基础教育的蒙学尤其受到重视,这就使我国古代的蒙学具有了明显的承载和传播同时期儒学伦理思想的特点.事实证明,我国古代蒙学的伦理道德教育是非常成功的.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深入人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的立身之本,有效地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传统蒙学的这种伦理教化功能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关于道德教育的资料3、全班汇报交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汇报:(1)生平简介(生卒年不详),西周齐国始祖。

又名姜尚、吕尚、吕望,字子牙。

西周初为“师”(武官名)。

也称师尚父。

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

智勇双全。

相传著有《六韬》、《太公家教》等。

本文是姜太公的《太公家教》节录。

《太公家教》是我国最古老的治家格言,由于语言通俗,被认为“浅陋鄙俚”,所以公私藏书家多未注意珍藏;史、志书籍也少著录。

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敦煌石窟”内发现了唐人的写本一卷,后被收入《鸣沙石室佚书》影印出版。

该书收录《太公家教》共580句计2610字。

全书以四言为主,自绐至终贯穿了“忠孝、仁爱、修身、勤学”的思想。

本文强调“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都是崇敬老师、重视教师作用的教诲,很有学习和借鉴价值。

(2)汇报内容:弟子事师,敬同于父。

习其道也、学其言语。

有疑责问,有教责受。

罗网之鸟,悔不高飞。

吞掉之鱼,恨不忍饥。

小学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东教育出版社

小学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东教育出版社

小学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东教育出版社拓展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和内容;2.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和影响;3.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学生如何主动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教师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引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课题。

2.通过展示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15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例如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礼仪制度等。

2.通过故事、诗词、歌曲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步:讨论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价值和影响(2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例如它对道德观念、家庭关系、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影响。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各组的意见并展示给全班。

第四步: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与途径(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与途径,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通过介绍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

第五步:小组合作活动(25分钟)1.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例如中国古代的建筑、绘画、民间艺术等。

2.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相关资料并准备小组报告。

3.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所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六步: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收获。

2.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参观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山东省地方课程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省地方课程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二年级学习第二册。

本学年学习第二册。

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二单元艺术乐园。

共分为18课。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共17课。

学习本单元,就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

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

正所谓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只有18课,学习这一课,要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3、当学生知道这一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三、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

总的来说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

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司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措施: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声律启蒙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配乐简介《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编著,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几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

今天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二)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书认真听,标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山东教育版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16(全)

山东教育版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1-16(全)

山东教育版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西岗镇祝陈小学课题:千家诗(一)2017.02.10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徐元杰及其《千家诗》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二、教学重难点:朗读成诵, 理解意思。

三、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徐元杰。

(二)出示译文。

1.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注释] 湖:即西湖。

红树:开满了红花的树。

乱莺啼:形容很多黄莺在鸣叫。

平湖:指风平浪静的湖面。

白鹭:一种水鸟。

2.前两句说,在一棵棵开满红花的树间,无数只黄莺在不停地鸣叫;波平如镜的湖面四周,生长茂盛的青草,一只只白鹭在湖面上自由飞翔。

几船归:有多少船只归去。

3.后两句说,在这风和日丽,人心舒畅时刻,有多少船只正迎着夕阳,吹箫打鼓地归去了。

(三)温馨点击。

1.开头两句着力写出了湖上的风光,乱莺红树,白鹭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

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里,人们欣赏湖上风光,心情该是多么舒畅;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这气氛又是多么热烈。

全诗语言清新流利,景物绚烂多姿,用音响和色彩绘出了一幅欢乐的湖上春游图。

2.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背诵这首词。

2.欣赏崔护《题都护南庄》3.找徐元杰其他的诗来读一读。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四、板书设计: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五、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湖上这首诗明白在美丽风光中享受生活,心情舒畅。

知道欣赏古诗的同时能感受诗中的美丽风景。

课题:《千家诗》(二)2017.02.17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骈及其《千家诗》的原文及译文。

背诵这首词。

二、教学重难点:熟读成诵,理解是句意思。

三、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苏轼。

(二)出示译文。

1.《山居夏日》是唐代高骈写的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山东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教案第1课《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为“尚德修身”,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同时提供了“晋文公赏勉以德为先”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在知行合一里提供了场景帮助理解内容学情分析修身尚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接触。

本课的内容有故事及与学生生活相近的场景,学生可以在故事和场景中较容易理解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主题1.引导学生阅读单元主题,明确单元主题,自由朗读单元主题,提取本单元主题2.导入本课主题——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齐读课题二、学习新课1、教师范读。

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

3、读古语今说。

理解句意三、明道喻理1.引导学生读“晋文公赏勉以德为先”的故事2.出示问题:晋文公是按照什么标准赏赐大臣的四、知行合一1.出示知行合一内容2.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作业熟练背诵“士有百行,以德为首第2课《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尚德修身”第二课,出处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本课承接第一课的内容,强调人的德行很重要。

学情分析在学习第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尚德修身的主题,在理解本课时会有连贯性,学生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一、复习导入1.复习背诵《1》1. 2.继续学习尚德修身的句子,导出课题。

复习背诵第一课内容2.齐读课题1.学生自由朗读2.学生展示朗读1.学生自读故二、朗读句子1.引导学生自读,能够准确流利朗读2.明确出处,学习古语今说明确意思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启发1.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所学说自己的看法三、明道喻理1.引导学生读“刘备劝子”的故事,理解故事的意思2.思考有什么收获3.读诗句四、知行合一1.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自己的看结合生活,说说生活中的小事作业熟练背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板书设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恶:坏事善:好事第3课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出自《尚书·大禹谟》,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

山东省地方课程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山东省地方课程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小学“传统文化”教科书共分六册,其中二年级学习第二册。

本学年学习第二册。

课本共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经典驿站;第二单元艺术乐园。

共分为18课。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共17课。

学习本单元,就要让学生明白,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中国人。

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这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需要很好地学习。

正所谓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

第二单元艺术乐园:只有18课,学习这一课,要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1、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2、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使学生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民族艺术。

3、当学生知道这一切,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三、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遇到问题能积极动脑思考。

总的来说学生学习风气浓厚,上课能专心听讲,积极动脑,主动大胆的回答问题。

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司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措施: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中自愿的学、主动的学。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优生帮助差生学习。

2、采取读、诵、记、背的方法,读熟了,背过了,再慢慢品味、感悟,品出滋味来,悟出道理来。

声律启蒙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配乐简介《声律启蒙》《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编著,文字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几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

3、教师小结,引出课题。

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

今天我们将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二)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书认真听,标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山东版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

山东版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

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二年级传统文化计划一、指导思想《传统文化》是经山东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地方课程,学习传统文化,在研读中华经典的同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思想的结合,并融入学生创新能力拓展和研究性学习等内容。

通过这些经典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明白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当然要做一个真正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需要好好的学习这一道理。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两个单元《经典驿站》和《艺术乐园》,共有十八课。

当你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在“经典驿站”里,你会感悟到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你还会学到读书的方法和道理,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每篇文章都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精华之作;在“艺术乐园”里,你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当你知道了这一切,你一定会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感叹: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三、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背诵这些经典名句。

2、能够理解这些名篇名段的意思。

3、学习了这些经典文章之后,能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能聆听到古代圣贤语重心长的教诲,并能在实际中学以致用。

四、教学重难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五、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山东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山东

小学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第一单元经典驿站指导思想:以科学开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理念为行动指南,以全面推动素养教化为根本目的,立足现实,着眼将来,遵循规律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引领广高校生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无限信任书籍的力气,为学生的华蜜人生奠定坚实的开展根底。

教学目的:1、喜爱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为熟读成诵奠定根底。

2、初步驾驭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根本理解诵读内容,进步语文素养。

4、训练儿童应对、驾驭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第1课《声律启蒙》(节选一)一、经典回放: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

瓜对果,李对桃,犬子对羊羔。

春分对夏至,谷水对山涛。

教学过程:二、简介《声律启蒙》。

三、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要求:1、学生看教材仔细倾听,标记诞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四、结合注释扶植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沟通。

3、教师小结。

五、学生练读1、学生仔细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察指导,扶植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刚好发觉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

互相评价优点及缺乏,通过练习加以订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沟通。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展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六、温馨点击:第2页七、活动广角:第3页八、成长袋:第4页九、课外延长:1、及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及父母沟通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及教师、同学沟通。

第2课《声律启蒙》(节选二)一、经典回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

山岌岌,水淙淙,故国对他邦。

山东教育版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

山东教育版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

山东教育版二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册)课题:千家诗(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XXX及其《千家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难点:朗读成诵,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经典回放:1.读原文,让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XXX。

出示译文:1.学生对照原文自学。

2.前两句说,在一棵棵开满红花的树间,无数只黄莺在不停地鸣叫;波平如镜的湖面四周,生长茂盛的青草,一只只白鹭在湖面上自由飞翔。

3.后两句说,在这风和日丽,人心舒畅时刻,有多少船只正迎着夕阳,吹箫打鼓地归去了。

温馨点击:1.开头两句着力写出了湖上的风光,乱莺红树,白鹭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

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里,人们欣赏湖上风光,心情该是多么舒畅;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这气氛又是多么热烈。

全诗语言清新流利,景物绚烂多姿,用音响和色彩绘出了一幅欢乐的湖上春游图。

2.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活动广角:1.背诵这首词。

2.欣赏XXX《题都护南庄》。

3.找XXX其他的诗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湖上XXX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XXX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教学反思:通过研究湖上这首诗,让学生明白在美丽风光中享受生活,心情舒畅。

同时,让学生知道欣赏古诗的同时能感受诗中的美丽风景。

课题:《千家诗》(二)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XXX及其《千家诗》的原文及译文,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难点:熟读成诵,理解句意思。

教学过程:经典回放:1.读原文,让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了解XXX。

出示译文:1.《山居夏日》是唐代XXX写的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作者用纯净近似绘画的手法,描绘了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

2.学生对照原文自学。

温馨点击: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活动广角:2.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通过诵读和欣赏古诗词,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年级教案第1课《士有百行,以德为首》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为“尚德修身”,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同时提供了“晋文公赏勉以德为先”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在知行合一里提供了场景帮助理解内容学情分析修身尚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接触。

本课的内容有故事及与学生生活相近的场景,学生可以在故事和场景中较容易理解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教学过程一、明确单元主题1.引导学生阅读单元主题,明确单元主题,自由朗读单元主题,提取本单元主题2.导入本课主题——士有百行,以德为首,齐读课题二、学习新课1、教师范读。

2、老师讲解句子的意思。

3、读古语今说。

理解句意三、明道喻理1.引导学生读 “晋文公赏勉以德为先” 的故事2.出示问题:晋文公是按照什么标准赏赐大臣的四、知行合一1.出示知行合一内容2.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作业熟练背诵“士有百行,以德为首第2课《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山东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尚德修身”第二课,出处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本课承接第一课的内容,强调人的德行很重要。

学情分析在学习第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理解尚德修身的主题,在理解本课时会有连贯性,学生较容易接受。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这句话出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1、复习导入1.复习背诵《1》1. 2.继续学习尚德修身的句子,导出课题。

复习背诵第一课内容2.齐读课题1.学生自由朗读2.学生展示朗读1.学生自读故2、朗读句子1.引导学生自读,能够准确流利朗读2.明确出处,学习古语今说明确意思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启发1.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所学说自己的看法3、明道喻理1.引导学生读“刘备劝子”的故事,理解故事的意思2.思考有什么收获3.读诗句4、知行合一1.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自己的看结合生活,说说生活中的小事作业熟练背诵“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板书设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恶:坏事善:好事第3课满招损谦受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出自《尚书·大禹谟》,意思是说,自满的人会招来损害,谦虚的人会受到益处。

它告诉人们骄傲自满有害,谦虚谨慎有益的道理。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谦,敬也。

从言兼声。

”言为心声,言语不自满,有而不居,足以见恭敬推让之实,故谦从言。

“兼”,为两者互合之意,尊重人而谦退自处者,人亦以此相遇而互敬重,故“谦”从兼声。

亘古以来谦虚、谦让即为传统的美德。

《易经》中有一卦,名曰“谦”,是专门讲说“谦”的道理的,大意是说:天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

地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也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要使他滋润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了他的缺陷。

鬼神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受害,谦虚的便使他受福。

人的道理,都是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

具备谦虚美德的人,居尊位,道德更加光明;处卑位,人们也难以凌越。

君子靠着它能永远得到好结果。

[注1]《谦》卦还说:“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意思是说,君子应该自甘卑下,克己养谦,以“谦”来约束自己。

《史记·乐书》中也说“君子以谦退为礼”。

由此可见,谦虚是君子必须具备的美德。

一个人能谦虚,一定会得到大众广泛的支持与信任,而懂得谦虚,便更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不但学问要求进步,做人做事交友等等,样样都要求进步。

所有种种的好处,都从谦虚上得来,所以称为谦德。

谦虚乃是发于心而行于外,不是靠做样子做出来的。

并不是出于礼貌,而是出于内心的真实感情。

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才甘为人下,并且从别人的长处中学习有益的东西,从而使自己更加完善。

孔子曾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注2] 这句话,表现出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

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谦虚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

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

明朝袁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训》中讲过这样几个故事,以证谦德之种种益处。

“辛未年,我到京城去会试,我的同乡嘉善人一起去参加会试的,大约有十个人,只有丁敬宇,这个人最年轻,而且非常谦虚,我告诉同去会试的费锦坡讲:这位老兄,今年一定考中。

费锦坡问我说:怎样能看出来呢?我说:只有谦虚的人,可以承受福报。

老兄你看我们十人当中,有诚实厚道,一切事情,不敢抢在人前,像敬宇的吗?有恭恭敬敬,一切多肯顺受,小心谦逊,像敬宇的吗?有受人侮辱而不回答,听到人家毁谤他而不去争辩,像敬宇的吗?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就是天地鬼神,也都要保佑他,岂有不发达的道理?等到放榜,丁敬宇果然考中了。

丁丑年在京城里,和冯开之住在一起,看见他总是虚心自谦,面容和顺,一点也不骄傲,大大的改变了他小时候的那种习气。

他有一位正直又诚实的朋友季霁岩,时常当面指责他的错处,但却只看到他平心静气地接受朋友的责备,从来不反驳一句话。

我告诉他说:一个人有福,一定有福的根苗;有祸,也一定有祸的预兆。

只要这个心能够谦虚,上天一定会帮助他,你老兄今年必定能够登第了!后来冯开之果然真的考中了。

赵裕峰,名光远,是山东省冠县人;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后来又考会试,却多次不中。

他的父亲做嘉善县的主任秘书,裕峰随同他父亲上任。

裕峰非常羡慕嘉善县名士钱明吾的学问,就拿自己的文章去见他。

哪晓得这位钱先生,竟然拿起笔来,把他的文章都涂掉了。

裕峰不但不发火,并且心服口服,赶紧把自己文章的缺失改了。

如此虚心用功的年轻人,实在是少有,到了第二年,裕峰就考中了。

”* * * * * * * * *[注1]《易经》原文:“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注2]原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第4课最高的操守“不迁怒,不贰过”【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点评】鲁哀公问:“你的学生当中,谁最爱好学习呢?”孔子答道:“只有一个名叫颜回的,是最好学的人。

他不迁怒别人,相同的错误不会犯第二次,不幸短命死了。

现在没有了,没听说过谁是好学的了。

”这里,孔老夫子对颜回的早早离开人世,表示了极大的惋惜。

他认为继承学问道统的是颜回,颜回没有帝王之才,但却有师道的风范。

颜回足为人师的学问德业在哪里表现呢?“不迁怒,不贰过。

”但是“不幸短命死矣”。

可惜他已经死了。

“今也则亡”现在没有了。

“未闻好学者也。

”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从这段话可以证明----学问并不是专门指文学知识。

“不迁怒,不贰过。

”这六个字大概我们大家一辈子都恐怕做不到。

孔子认为三千弟子中除了颜回外,没有第二个人了。

凡是生活在这个复杂社会中的人。

都容易犯这六个字的错误。

“迁怒”就是乱发脾气,尤其是莫名其妙的给人一阵训斥,让受训者不知其所以。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最容易迁怒的是自己的家人。

你上班在外前受了老板的气回家来,妻子好心前来问好:“今天咋回来的这么晚?”于是对妻子说:“你走远一点,少来烦我。

”儿子在外面受了别人的欺负,回家来给父母找茬,家里的饭菜这也做得不对,那也做得不对。

这就是迁怒。

其实他不是骂妻子,儿子不是嫌父母。

在外面受了气,无处可发,只好回家来撒野。

我们还会有这样的体验,在一个单位你去找领导谈事,刚进门还没说啥就遭到一通批评:“你不好好上班,成天乱跑,,,。

”原来这位领导上午有件事没有办好,或者妻子打来电话唠叨了半天家务,他正在烦心,你恰好去了他的办公室,自然你就要挨骂了,这就是迁怒。

这就涉及到人生的修养,一点事不高兴,脾气就发到不相干的人身上,不能反省自讼。

尤其是领导别人的人最容易犯迁怒别人的事。

第二点最难做到的是“不贰过”。

所谓贰过,第一次犯了过错,第二次又接着犯。

等于一个戒烟的人,这次抽了,下次下决心不抽,可是别人给了一支好烟,又接着抽起来了。

再犯同样的过错,这就是“贰过。

”孔子说只有颜回才能做到“不迁怒,不贰过。

”这六个字,人们真能做到如此,不是圣人,也算是贤人了。

人若真能修养到“不迁怒,不贰过。

”那真是太不容易了。

所以孔子在此再三的赞扬颜回,是有它的道理的。

这里有牵扯到人类的“行为”哲学。

譬如我们常说的“怨天尤人”,就是迁怒的一个例子。

从古自今一个人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就怨天,这是最普通的了。

说到“怨天”韩愈有几句名言:人“穷极则呼天,痛及则呼父母。

”这是自然现象。

司马迁在《史记》里写到对屈原《离骚》的评价时也讲过:“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澹,未尝不呼父母也。

”这里所说的“穷”是指一件事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就叫“穷”。

所谓穷途末路。

此时就会情不自禁的感叹:“;老天,老天,你睁开眼!,,,。

”身心受到难以忍受的折磨,往往就脱口而出:“我的妈哟!、、、。

”这是一种人性的自然反应。

人到无可奈何的时候,心理上就逃避现实,认为这是上天带来的不幸。

“尤人”就是埋怨别人、诿过于他人,反正是“我没有错”。

民间流行一首诗歌:“作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

行人望晴农盼雨,采桑娘子要阴天。

”天该满足哪一位呢?作天都这样难,何况做人,则更难了。

所以一个人为朋友效力,受人埋怨,总是难免的。

尤其是做领导的人,受人物议,更是必然。

但不能把这种埋怨转嫁给他人,让他人替你受过。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话要求我们要有效法天地的广大包容的气度。

这样才能用:“不迁怒,不贰过。

”君子最高的操守,来约束我们自己,尽量在生活中少走弯路第5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备课详案教学课题: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时间的可贵,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

[能力]能够根据个人的学习实际,制定并发展一些具体实用的学习方法,运用于具体的学习生活。

[知识]学会科学地安排可利用的时间,合理的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教学重点:如何珍惜时间教学难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教学程序设计:课件1:课前听歌曲《童年》创设轻松学习氛围。

课件2:出示课题:第二单元学会学习第四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师引入:进入初中之前,同学们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是科学的,有的同学常常事倍功半,以致影响学习的自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