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蚜虫田间调查及监测技术_周海波

合集下载

昆虫学实验报告

昆虫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小麦、油菜蚜虫调查和鉴定姓名:班级:学号:一实验内容1 小麦蚜虫调查与种类鉴定在田间观察并用毛笔扫取小麦植株上的蚜虫于盛有酒精的容器中,带回实验室调查并在体视显微镜下统计小麦植株上的蚜虫数量以及种类,记录所调查小麦植株数量。

通过对小麦蚜虫的调查与鉴定,了解小麦蚜虫的生活习性及其形态特征,并掌握小麦蚜虫的调查与鉴定方法,旨在预测小麦蚜虫危害蔓延情况,为及时防治小麦蚜虫制定有效的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2 油菜蚜虫种类鉴定通过实验室给定的油菜蚜虫样本,随机捕获数头蚜虫,然后在体视显微镜下鉴定油菜蚜虫种类。

通过对油菜蚜虫种类的鉴定,熟练掌握油菜蚜虫的形态特征,并准确对其进行鉴定与分类,以明确当地油菜蚜虫的主要类型,旨在为油菜蚜虫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二实验方法1 小麦蚜虫调查方法采用单对角线随机五点取样,每点固定50株(茎);当百株(茎)蚜虫量超过500头且株(茎)间差异不大时,每点可减少至20株(茎);当蚜虫量特大时,每点可减少至10株(茎)。

调查有蚜株数、蚜虫种类、有翅蚜及无翅蚜数量,并统计计算百株蚜虫量,记录结果并汇入小麦蚜虫系统调查表(表1)。

表1小麦蚜虫系统调查表注:调查地点为成都校区图书馆前小麦田,地块类型为旱水田。

2 小麦和油菜蚜虫鉴定方法在体视显微镜下根据教材,小麦和油菜蚜虫形态特征进行种类鉴定。

三结果与分析1 小麦蚜虫种类和发生情况根据表1可知,所取小麦植株上的蚜虫均为禾谷缢管蚜,由此可初步推测出成都市温江区小麦蚜虫的主要优势种是禾谷缢管蚜。

在随机选取的6株小麦种,只有4株小麦有蚜虫,有蚜率达66.7%;通过调查的小麦上一共有92头禾谷缢管蚜,换算成百株蚜量为1534头。

按照常规防治标准(百株蚜量超过500头),现阶段已达到防治标准。

而禾谷缢管蚜都是无翅型,且与生活阶段有关。

此阶段为小麦灌浆期,蚜虫只需要在小麦植株的叶片或茎秆上小范围活动,就可以从小麦吸食足够的汁液作为营养物质。

在南方,禾谷缢管蚜营同寄主不全周期型生活,全年在同一科寄主植物上营孤雌生殖,不产生雌雄性蚜,以无翅成虫和若蚜在小麦根部、近地面的叶鞘或土缝内过冬。

小麦蚜虫为害损失调查

小麦蚜虫为害损失调查

河南农业2016年第10期(上)害田块4块共16块, 适期防治田3块共12块,调查蚜虫危害和产量情况。

小麦蚜虫危害田根据蚜虫密度结合目测,设定危害程度如下:重度危害:小麦大部分不能抽穗,有些植株提早枯死;中度危害:小麦明显枯黄但能抽穗,穗头小,穗数少,结实较少;轻度危害:危害表现不明显,生长基本正常。

实际测量各代表田块重度、中度、轻度危害面积;不同危害程度类型按5点取样,每样点2m 2共10m 2小麦分别收割、脱粒、去杂、晒干、称重,计算每667m 2产量。

适期防治田也按10m 2单收、晒干、称重,计算每667m 2产量。

4个调查点以点为单位统计2.小麦蚜虫危害田,重度、中度、轻度面积平均比率分别为6.01%、11.9%、82.09%。

调查点之间重度、中度、轻度面积离平均数差距分别为±3.12个百分点、±5.16个百分点、±9.01个百分点,表明小麦蚜虫受害田之间,不同受害程度面积比率随机性变化较大。

3.小麦蚜虫危害田,重度、中度、轻度每667m 2平均产量为138.7kg、400.4kg、697.6kg,重度比轻度相差80.1%,中度比轻度相差42.6%;调查点之间重度、中度、轻度产量分别存在±27.92个百分点、±14.15个百分点、±9.3个百分点的离平均数差距,表明小麦蚜虫在同一块麦不同程度受害面积比害田每667m 2平均产均产量为741.5kg。

小田每667m 2平均减产15.2%。

表明小麦防统治,方能避免小麦蚜虫发生成灾,对农业生产安全、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西平县小麦生产中,蚜虫危害不仅有本地虫源的作用,还有外来迁飞性虫源的作用,为害盛期是返青拔节期和小麦穗期,穗期为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尤为严重。

保灌浆、增粒重为穗期蚜虫防治的目的,防治不及时或措施失当,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后果,严重威胁到小麦安全生产,应引起高度重视。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小麦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会给农田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田间对小麦蚜虫的计数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措施来控制害虫。

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进行小麦蚜虫的计数,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及其优缺点的讨论。

1. 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计数方法。

农民可以在小麦叶片上进行蚜虫的目测计数,记录每叶片上蚜虫的数量。

然后将每个样地的计数数据进行平均,得到整个田地的蚜虫密度。

优点:简单易行,不需要任何专业设备或技术。

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蚜虫数量。

缺点:工作量大,耗时长。

容易受个体差异、视觉判断差异和视力疲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计数结果不一致。

依靠目测计数很难准确区分大小不同的蚜虫。

2. 使用计数器:使用计数器可以方便地记录小麦叶片上蚜虫的数量。

农民可以通过手动点击计数器来记数,然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

优点:相对于直接计数法,使用计数器可以减少误差和劳动强度。

可以得到更快、更准确的计数结果。

缺点:需要额外购置计数器,增加了成本。

计数结果仍然会受到个体差异和视觉疲劳的影响。

3. 利用黄色黏板:黄色黏板是一种常用的监测小麦蚜虫的方法。

农民可以在小麦田间悬挂黄色黏板,蚜虫会被黏板吸附住。

然后可以对黏板上的蚜虫进行计数和统计。

优点:相对于直接计数法,利用黄色黏板可以减少个体差异的干扰,得到更准确的计数结果。

黄色黏板可以持续监测蚜虫的数量,可以及时发现害虫的变动趋势。

缺点:需要时间等待黏板上的蚜虫积累到一定数量才能进行计数。

黏板上可能还有其他昆虫或物质黏附,可能会干扰计数结果。

综合防治措施:除了进行田间计数外,综合防治也是控制小麦蚜虫的重要措施。

合理施肥、合理密度播种,增强小麦的抗病虫能力。

及时清除及焚烧蚜虫的养殖源,如野生草本植物等。

可以采用合理的化学防治方法,如喷洒杀虫剂等。

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是调查和研究害虫密度的重要工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

农民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计数,根据计数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蚜虫对小麦的损害。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小麦(Triticum aestivum)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一直受到蚜虫的侵害。

小麦蚜虫是小麦叶片、茎秆等部位的重要害虫,损害严重时会导致小麦产量显著下降。

有效防治小麦蚜虫对保障小麦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小麦蚜虫的防治中,化学药剂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不同的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不同,为了找到更有效的药剂,有必要开展田间药效试验,本文对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1. 试验材料本试验选取了不同防治小麦蚜虫的常见农药作为试验药剂,包括乙咪环唑、阿维菌素、拟除虫菊酯等。

还选择了一种生物防治药剂——利多菌素,作为试验对照组。

小麦蚜虫为试验对象。

2. 试验地点本试验选择了具有小麦蚜虫较为严重的田间试验地点进行试验。

试验田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小麦生长。

试验地点为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的小麦田地。

3. 试验方法(1)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了完全随机化设计,设置了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

其中4个处理组为不同的农药药剂,另外一个处理组为利多菌素。

每个重复设置的面积为10平方米。

(2)试验过程在小麦苗期开始,进行了药剂的喷施处理。

按照农药产品的使用说明,溶解在适量水中,对不同药剂的使用剂量进行了调整,然后使用喷雾器进行了喷施处理。

(3)观察记录在药剂喷施后,每隔3天对小麦田地进行了观察,并统计了小麦蚜虫的死亡情况。

统计数据记录了虫口数量、死亡数量,以及草丛上的蚜虫数量。

二、结果与分析根据试验结果,不同农药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存在差异。

在使用乙咪环唑和阿维菌素进行处理后,小麦蚜虫的死亡数量较多,相比之下,拟除虫菊酯和利多菌素的防治效果较差,虫口数量没有明显减少。

可以看出,乙咪环唑和阿维菌素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的安全性较高。

2. 不同处理组的小麦产量情况根据观察数据,不同处理组的小麦产量存在差异。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麦蚜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危害性较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小麦蚜虫的数量和传播速度不断增加,给农作物种植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研究小麦蚜虫田间计数及综合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针对小麦蚜虫的计数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准确度不高、耗时耗力等问题。

而且针对小麦蚜虫的综合防治策略还不够完善,往往局限于化学农药的使用,存在环境污染和抗药性产生的风险。

通过对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综合防治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小麦蚜虫防治的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对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研究将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小麦蚜虫的数量和分布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小麦蚜虫的数量分布规律,及时监测蚜虫数量,准确评估危害程度,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可以及时发现蚜虫的数量变化趋势,有效预测虫害爆发的可能性,为农民提供及时的防治建议。

研究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还有助于提高农民对虫害的识别能力和防治技术的应用水平,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农民健康安全。

通过探讨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方法,旨在提高虫害监测和防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小麦生产提供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

1.3 研究意义小麦蚜虫是小麦重要的害虫之一,其危害性大、传播速度快,为小麦生长和产量带来严重威胁。

对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可以帮助农民及时了解虫害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降低虫害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通过研究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防治效率,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研究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还有助于积累相关信息和经验,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小麦蚜虫防治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小麦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它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繁殖,导致小麦受到严重的破坏。

因此,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来控制小麦蚜虫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的探讨及综合防治方法。

1.打枝条法打枝条法是一种常用的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它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可以有效地评估小麦蚜虫密度。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小麦上选取一株植株,将它的枝条剪下后反复捶打,使小麦蚜虫掉落在白色布上,再用显微镜或放大镜对其进行计数。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仍存在一定的误差,计数时需要注意所选枝条的大小和样本数量的大小。

3.虫口法虫口法是一种用于评估小麦蚜虫密度的方法,它的原理是计算每个小麦蚜虫体内的虫口数,来评估整个小麦田的受害情况。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在小麦田中选取不同高度的小麦植株,并在每个植株上随机采集若干只小麦蚜虫,然后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并计算每只小麦蚜虫体内的虫口数,并将所得结果求和得到每株植株上小麦蚜虫的虫口数。

这种方法具有精确性高、误差小等优点,但因为操作较为复杂,通常只用于学术研究以及对小麦蚜虫的繁殖能力进行分析。

虽然这些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各有优缺点,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方法,将有助于开展有效的综合防治工作。

二、综合防治方法小麦蚜虫的综合防治一般采用物理控制、生物控制、化学控制等方法的综合使用,以获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1.物理控制物理控制的方法包括利用红外线、超声波等物理手段,使小麦蚜虫受到压力和刺激,逼迫它们离开小麦植株。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污染、无毒害,不存在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但它具有短期效果,而且对一些耐药性强的小麦蚜虫无效。

2.生物控制生物控制的方法是利用小麦蚜虫的天敌和寄生蜂来进行控制。

天敌包括蚜虫吃虫鸟、蚜虫天敌、小麦蚜虫桦蛾等,寄生蜂包括蚜茧蜂、细腰茧蜂等。

选择天敌和寄生蜂来进行综合防治具有环保、不污染、长效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天敌和寄生蜂的选择、繁殖和放归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风险和危害。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小麦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小麦蚜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害虫之一。

小麦蚜虫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导致产量大幅下降。

为了有效防治小麦蚜虫,关键是要及时了解其数量,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探讨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简便方法,以及综合防治的措施。

一、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简便方法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是了解其数量及分布的基础,可帮助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防治。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简便的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

1. 随机抽样法随机抽样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选择一块代表性的小麦田地,然后按照一定的间隔,在田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点。

在每个样点上,使用目测或专用工具,进行小麦植株上小麦蚜虫的计数。

对各个样点的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小麦蚜虫的平均密度。

2. 使用黄色粘板法黄色粘板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黄色粘板(或用黄色纸板涂抹一层黏性物质)固定在若干个代表性的小麦田地中,然后定期检查粘板上的小麦蚜虫数量,根据数量变化,可以推测小麦蚜虫的密度及分布情况。

3. 利用田间监测器具现代农业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利用一些田间监测器具对小麦蚜虫进行自动监测和计数。

这些监测器具可以根据预设的参数,自动采集小麦田地中小麦蚜虫的数量数据,为农民提供实时的监测信息。

这种方法不仅简便高效,而且无需过多的人力物力投入,适用于大面积小麦田地。

二、小麦蚜虫的综合防治措施小麦蚜虫的防治不仅要依靠计数,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防治措施,从而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或寄生性昆虫对小麦蚜虫进行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且有效的方法。

常用的生物防治措施包括释放瓢虫、蚜茧蜂等天敌昆虫,并在小麦田地中营造适宜其生存繁殖的环境。

2. 化学防治在小麦蚜虫数量超过阈值时,可以利用化学农药对其进行防治。

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注意剂量和喷洒时间,以避免对非靶标生物造成危害。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小麦蚜虫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可以严重影响小麦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田间计数小麦蚜虫的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讨论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简便方法,以及如何综合防治小麦蚜虫。

1. 直接观察法这是一种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

在小麦生长期内,经常在田间进行观察,记录小麦蚜虫的数量。

通常是根据单位面积内叶面上的小麦蚜虫数来计算。

例如,可以在小麦田间随机选取10个位置,每个位置随机选取10片叶子,然后记录小麦蚜虫的数量,最后通过平均值来计算每平方米叶面上的小麦蚜虫数量。

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但缺点明显,如: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风、雨等自然因素),不能准确计算数量。

2. 白纸盘法这种方法也比较简单,是将一个直径为25 cm的白色圆盘放在小麦植株下面的纸上,然后轻拍小麦植株,使虫子掉落到白色圆盘上。

此时,可以记录小麦蚜虫的数量和密度,并计算平均值。

3. 蓝色黄色粘板纸法这种方法使用蓝色或黄色的粘板纸,吸引小麦蚜虫。

操作方法也比较简单,将粘板纸贴在小麦植株上,收集小麦蚜虫。

最后,统计小麦蚜虫数量。

1.优先采用机械防治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机械防治方法,如利用人工除草机、吸虫器和除草带等,减少小麦蚜虫的数量。

同时,定期进行轮作,保持地力良好,有利于减少小麦蚜虫的发生。

2. 生物防治利用寄生虫、天敌、真菌等有利生物,控制小麦蚜虫的数量。

其中,寄生虫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可以使用天蜂、蚜茧蜂等寄生虫进行防治。

天敌也可以帮助控制小麦蚜虫的数量,如瓢虫、飞蝗和蜻蜓等。

对于真菌防治方法,可以使用肌肉抑菌素、鸟嘌呤等真菌拟除草剂,控制小麦蚜虫的数量。

3. 化学防治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应选择环境友好、无毒无害的农药,同时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时机进行防治,避免出现药害问题。

通常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可以在虫害出现后的七天内进行药物喷洒,以控制小麦蚜虫的数量。

综上所述,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方法有许多种,而综合防治小麦蚜虫更是需要依靠多种手段进行,以减少化学防治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蚜虫田间药效试验1. 引言1.1 背景信息小麦蚜虫(Sitobion avenae F.)是小麦生长季节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寄生在小麦叶片和穗部,吸食植物汁液,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导致产量减少和品质下降。

目前,针对小麦蚜虫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药剂,但是由于药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不当,导致药效降低和抗药性的产生,严重影响了防治效果。

为了更好地控制小麦蚜虫的数量,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并优化药剂选择与使用方法,以提高防治效果并减少药物残留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我们将评估不同药剂对小麦蚜虫的杀虫效果,并分析其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我们将对药剂进行配比,以找到最适合的药剂搭配方案,提高防治效果并降低成本。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小麦蚜虫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有效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试验旨在评价不同药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为小麦田间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我们将详细比较各种常用药剂的防治效果,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和数据统计,从而为农民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提供参考。

我们还将探讨不同药剂在实际田间环境中的应用效果,为农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小麦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药剂的选择与配比、田间试验设计、药效试验结果的观测与记录、对比分析以及数据统计等几个方面。

在药剂的选择与配比方面,我们从市面上常见的防治小麦蚜虫的药剂中挑选了几种常用的药剂进行试验,考虑到药剂的毒力、稳定性以及成本等因素,我们最终选择了X、Y、Z三种药剂进行本次试验。

在药剂的配比上,我们参考了先前文献的研究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做了一定的调整,以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田间试验设计中,我们选取了同一地块内不同小区域的小麦田作为实验区域,分别给每个小区域施加不同药剂进行处理,以确保实验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调查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调查

小麦蚜虫发生规律调查小麦蚜虫是阜阳市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

严重发生年份,不仅可造成小麦明显减产,而且对品质亦有较大影响。

近几年,该虫在阜阳发生趋势加重。

为深入了解小麦蚜虫在本市发情况,笔者对本地蚜虫的发生种类、规律、特点及危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现整理如下:1、发生种类与消长规律1.1 优势种类演变与为害时期据我市70 年代编写资料记载,阜阳市发生的麦蚜种类“主要是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两种,粟缢管蚜(即黍蚜、小米蚜)也有发生”。

发生时间“麦二叉蚜在3 月中旬至4 月中旬为害最盛,以为害麦苗为主,麦长管蚜在4 月中旬至5 月上旬发生最多,以为害穗部为主”。

笔者通过两年来的田间调查,认为现在阜阳麦蚜苗期以长管蚜(占田间蚜量的80%)和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 (walker )(10-20%)为主,少量为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穗期优势种为麦长管蚜(前期),禾谷缢管蚜(后期),二叉蚜和桃蚜Myzus persicae 极少,穗期蚜虫前期以长管蚜为主(占穗部蚜量的80%以上),此期田间禾谷缢管蚜主要在下部叶片上繁殖为害,随着下部叶片枯死和长管蚜的迁飞,禾谷缢管蚜逐渐向穗部转移,并成为田间优势种。

苗期蚜虫在4 月上、中旬为害最盛。

穗期蚜虫在不同年份间发生,为害时期略有差异。

一般年份4 月中、下旬百株蚜量显著增加,为害盛期在5 月5 日至15 日,以后虫量逐渐下降。

个别发生较迟年份,危害高峰期集中于5 月中旬。

1.2 麦田蚜虫在植株上分布及其变化在小麦不同生育阶段内,蚜虫在植株上分布呈现有规律变化,苗蚜大多聚集在叶片上为害,以叶正面为多(占田间蚜量的60%),小麦抽穗时麦蚜逐渐向植株上部剑叶和穗上转移;在灌浆期内,穗部蚜量约占全株蚜量的50浓上,剑叶蚜量约占30〜40%,下部叶片由于衰老,蚜量明显减少;小麦蜡熟期,田间蚜量急剧下降,但在穗和叶片上分布较为均匀。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小麦蚜虫是小麦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危害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控制小麦蚜虫的数量,必须及时了解田间小麦蚜虫的数量。

而田间计数是了解蚜虫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从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方法、技巧以及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掌握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及综合防治方法。

一、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方法1. 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最为常见的田间计数方法之一,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农民朋友们可选择一个代表性的小麦样地,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小麦植株的叶片进行细致观察,记录下每株叶片上的蚜虫数量,最后取平均值作为该小麦样地的蚜虫密度。

2. 田间标定法田间标定法是通过在田间随机选择数个样方,将样方内的植株封闭,然后收集样方内的蚜虫进行计数。

通过田间标定法,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到小麦田间蚜虫的数量分布情况,为后续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3. 粘虫板法粘虫板是一种常用的田间监测工具,它能够通过粘捕蚜虫等昆虫,从而间接地了解到蚜虫的数量。

在小麦田间,农民朋友们可以通过设置粘虫板,根据粘虫板上的蚜虫数量进行估算。

4. 鲜芽管法鲜芽管法是一种针对小麦蚜虫的特殊计数方法。

具体操作是将一根含有蚜虫的麦苗放入一个小瓶子中,然后将小瓶子放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培养,最后统计出孵化的蚜虫数量。

通过鲜芽管法可以快速了解到小麦田间蚜虫的数量情况。

1. 选择样方在进行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时,对于样方的选择非常关键。

农民朋友们应该选择代表性好、分布均匀的小麦样地进行计数,避免因为样地的选择不当而导致计数结果不准确。

2. 观察时段小麦蚜虫的数量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因此在进行田间计数时应选择在蚜虫活跃的时间段进行观察,比如清晨或傍晚。

避免在蚜虫活动最少的时间段进行观察,导致计数结果不准确。

3. 记录与分析在进行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时,应做好记录工作,包括样方选择、观察时段、观察方法等,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分析与比较。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小麦蚜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害虫,危害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针对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小麦蚜虫的特点、田间计数方法及综合防治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麦蚜虫的特点小麦蚜虫是一种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的害虫,其种群繁殖速度较快,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数量可呈指数级增长。

小麦蚜虫主要危害小麦的茎叶和穗部,导致叶片出现黄化、卷曲、生长迟缓,严重时还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死亡。

由于小麦蚜虫受到化学农药的抗药性越来越严重,传统的防治手段已经不再适用,因此需要采用新的综合防治方法来控制小麦蚜虫的危害。

二、田间计数方法为了有效地控制小麦蚜虫的危害,首先需要对其数量进行准确的田间计数。

目前,针对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方法主要包括抽样调查法、黄板法和气候指数法等。

1. 抽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小麦田间设置样方,然后在每个样方中随机抽取数株小麦,通过目测或者放大镜观察小麦叶片上的蚜虫数量,最后统计得出平均每株小麦上的蚜虫数量。

该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适用于小面积的小麦田间调查。

2. 黄板法黄板法是通过在小麦田间设置黄色粘板,利用小麦蚜虫对黄色具有亲光性的特点,吸引小麦蚜虫在黄板上集聚和附着,然后定期检查黄板上的蚜虫数量,从而得出小麦田间的蚜虫密度。

黄板法对蚜虫的监测效果较好,尤其适用于大面积的小麦田间。

3. 气候指数法气候指数法是通过气象站的观测数据,结合小麦蚜虫的生物学特性和气候条件进行相关计算,得出小麦蚜虫的发生规律。

该方法需要用到气象观测设备和专业知识,操作较为繁杂,但可以对小麦蚜虫的发生趋势进行长期追踪和预测。

以上三种田间计数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农户和专业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工作。

三、综合防治策略针对小麦蚜虫的危害,综合防治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控制手段。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小麦蚜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它会吸取小麦的汁液,导致小麦生长受阻,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及时有效地进行田间计数和综合防治是保护小麦作物的关键。

本文将从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简便方法以及综合防治的策略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农户提供一些实用的信息和建议。

一、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简便方法1. 目测法目测法是最为简便的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

农户只需在小麦田间进行反复观察,发现虫害的部位和程度,然后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初步判断。

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专业的设备,只需留心观察和及时记录即可。

2. 黄板法黄板是一种常用的虫害监测工具,它利用小麦蚜虫对颜色的特别敏感,将黄色的板子放置在小麦田间,蚜虫就会被吸引到上面。

农户可以定期检查黄板上的蚜虫数量,从而了解虫害的情况。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额外的成本投入。

3. 摇打法摇打法是通过采集一定数量的小麦样品,然后将其放入袋子中,进行摇动和轻轻的打击,让蚜虫自然落入袋底。

再用算盘或其他计数工具进行统计,即可得出一定的蚜虫密度。

这种方法较为准确,能够对具体数目进行统计,但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比较简单易行的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使用。

通过定期的田间计数,可以及时了解小麦蚜虫的情况,为后续的综合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小麦蚜虫的综合防治策略综合防治小麦蚜虫需要采取多种手段,从而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综合防治策略: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有效的综合防治手段,可以采用天敌昆虫、益生菌等方法进行小麦蚜虫的控制。

可以在小麦田间释放瓢虫等天敌昆虫,利用它们天然的捕食作用来控制蚜虫数量。

还可以利用益生菌制剂喷洒到小麦叶面,通过生物防治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小麦蚜虫综合防治手段,主要是利用有选择性的杀虫剂,如拟除虫菊酯类、噻虫胺等进行喷洒。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小麦蚜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常见害虫,它会吸食小麦的汁液,导致小麦生长受阻,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

及时有效地对小麦蚜虫进行田间计数和综合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简单方法以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一、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简单方法1.目视法目视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农民可以通过走入小麦田间,仔细观察小麦植株叶片上是否有小麦蚜虫的存在。

如果叶片上有蚜虫,可以通过目测估计蚜虫的密度,从而对小麦蚜虫的数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计枝法计枝法是一种通过对小麦植株的枝条进行抖动,将蚜虫击落到白色布上进行观察计数的方法。

这种方法相对于目视法更加准确一些,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蚜虫的密度情况。

3.黄色粘板法黄色粘板法是一种利用蚜虫对黄色具有特殊吸引力来进行诱捕和计数的方法。

农民可以在小麦田间设置黄色粘板,蚜虫被粘住后进行计数,通过统计黄色粘板上的蚜虫数量来估算整个小麦田间蚜虫的密度。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比较简单易行的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农民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小麦蚜虫数量的估算。

二、小麦蚜虫的综合防治措施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敌和寄生虫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

针对小麦蚜虫,可以引入其天敌如瓢虫、绿 lace 女虎、蚜茧小蜂等,在田间增加它们的数量来控制小麦蚜虫的繁殖和传播。

通过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 防治措施的选择在小麦蚜虫的防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农民可以根据小麦蚜虫的密度情况和农田的实际情况选择化学防治还是生物防治,避免盲目使用化学农药,以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3. 文化防治在小麦田间进行文化防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措施。

比如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减少小麦蚜虫的滋生和繁殖条件;合理施肥、灌溉,保持小麦植株的生长健壮,提高其自身抗病虫害的能力;合理的田间轮作和间作,减少小麦蚜虫的滋生和传播。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摘要】本文探讨了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简便方法以及综合防治对策。

首先介绍了小麦蚜虫的危害特点,然后分析了现有计数方法存在的问题。

接着提出了一些简便的田间计数方法,包括利用黄板诱捕和捕食者数量评估等方式。

在综合防治方面,结合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的研究与实践经验。

最后对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简便方法的重要性和综合防治的有效性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建议和展望。

本文对小麦蚜虫的田间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有助于减轻其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小麦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关键词】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简便方法、综合防治、危害特点、现有计数方法、探讨、建议、展望、重要性、有效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麦蚜虫是小麦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在小麦生长期间会给作物带来严重的危害。

小麦蚜虫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会导致小麦叶片萎缩、卷曲、甚至死亡,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目前,针对小麦蚜虫的防治工作主要是依靠化学农药,然而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增加了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风险,还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从而减弱了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

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以及综合防治策略对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小麦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简便方法,研究综合防治措施的实践效果,为实现小麦蚜虫科学防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小麦蚜虫的防治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小麦生产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简便方法,以解决现有计数方法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小麦蚜虫的危害特点,分析现有计数方法的局限性,提出简便实用的计数方法,为小麦蚜虫的监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结合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与实践,探讨如何有效地防治小麦蚜虫,减轻其危害,保障小麦产量与质量。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推动小麦蚜虫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农民增收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小麦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危害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为了有效控制小麦蚜虫的繁殖和扩散,田间计数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探讨了小麦蚜虫田间计数的简便方法,以及综合防治的措施。

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是了解其种群密度和分布的重要手段,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传统的田间计数方法比较繁琐,需要人工采样、分离、鉴定,耗时耗力。

而简便方法则通过了解小麦蚜虫的分布情况,准确把握其种群密度,能够更快速地进行田间计数。

可以利用黄板计数法。

黄板是一种吸引昆虫的黄色粘贴板,将其放置在小麦田间,蚜虫会被吸引到上面并被粘住。

根据黄板上的蚜虫密度,可以估计整个田间的蚜虫种群密度。

这种方法相对于目测法更加准确,可以用于更为精确的计数。

综合防治是指采用多种防治措施,综合防治小麦蚜虫的危害。

我们可以结合田间计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和寄生蜂,如瓢虫、蚂蚁、小蜂等,来控制小麦蚜虫的种群密度。

可以人工引介天敌,也可以通过提高田间生态环境来促进天敌的繁殖和生长。

可以采用物理防治。

比如利用蓝色光波吸引虫子,结合灯光陷阱和电网捕杀小麦蚜虫。

这种方法对于种群密度较高的情况比较有效。

可以采用化学防治。

选择合适的除虫剂,喷洒在受虫害的小麦植株上。

喷洒时要注意剂量和时机,以避免对环境和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综合防治的关键是根据田间计数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

并结合田间管理措施,如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度等,提高小麦植株的抗虫能力,减少蚜虫的危害。

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是制定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通过简便方法进行田间计数,可以更快速地了解蚜虫种群的密度和分布情况。

综合防治的措施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根据田间计数的结果,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措施,保护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小麦蚜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害虫,其危害不仅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影响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为了对小麦蚜虫进行有效的防治,必须对其进行田间计数,以便确定防治方法和措施。

本文将就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及综合防治策略进行探讨。

1. 直接观察计数法直接观察计数法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小麦蚜虫计数方法,其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在小麦田间对植株进行直接观察,统计蚜虫的数量即可。

在进行计数时,应选择小麦生长良好、叶面清晰的植株,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根据蚜虫的密度进行统计,以便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2. 黄板计数法黄板计数法是一种比较精准的计数方法,其原理是利用蚜虫的本能热爱黄色,吸引蚜虫集中在黄色表面,从而进行计数。

在田间进行黄板计数时,可利用黄色胶板或黄色纸板,通过在小麦田间架设黄板,观察蚜虫的数量和分布状况,以便调整防治策略和措施。

3. 磷酸滴定法磷酸滴定法是一种快速、准确、方便的小麦蚜虫计数法,其原理是通过对小麦中的蚜虫含量进行测定,进而获取蚜虫的数量。

在田间进行磷酸滴定时,可根据样品体积和加入的磷酸溶液体积来计算出蚜虫的数量,以便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二、小麦蚜虫综合防治策略小麦蚜虫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等多个方面。

其中,综合防治是一种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综合防治小麦蚜虫的有效方式,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

1.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一种通过人为手段控制小麦蚜虫数量的方式,主要包括清除或摘除被蚜虫严重侵染的植株、清除并销毁寄生蚜虫的雏形和繁殖源等。

在田间进行物理防治时,应针对蚜虫的繁殖习性、环境因素等进行科学合理的措施,以便实现物理防治的效果。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通过化学手段控制小麦蚜虫数量的方式,主要包括喷洒杀虫剂、喷雾细胞毒素等。

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应根据小麦的生长期和蚜虫密度等因素合理选择杀虫剂和施药时间,以防止药害和对环境的污染。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小麦蚜虫作为小麦的主要有害昆虫之一,对小麦生长和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对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及综合防治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小麦产量和减少农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是进行防治的第一步,准确的计数结果可以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目前,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观察法,即直接对小麦叶片上的蚜虫进行人工计数。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容易产生误差,因为小麦叶片上的蚜虫数量很多,很容易漏计或者重复计数。

另一种是样方法,即将小麦田划分为若干个等大小的样方,然后在每个样方内选择几株小麦进行蚜虫计数,并根据计数结果进行推算。

这种方法计数结果更加准确,但是操作较为繁琐,需要比较丰富的经验和技巧。

在小麦蚜虫的综合防治中,除了田间计数外,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复种、罩网和人工摸虫等方法。

复种可以通过延后播种、早期播种或密针复种等方式,使小麦苗期与蚜虫大量繁殖期错开,减少虫口的发生。

罩网可以在小麦上覆盖一层纱网或塑料薄膜,阻断蚜虫的入侵,达到防治的效果。

人工摸虫可以通过手摘虫卵、虫幼或虫若等方式,将蚜虫从小麦植株上摘除。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但是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与其他防治方法相结合使用。

生物防治是利用小麦蚜虫的天敌或寄生物对其进行防治。

常见的小麦蚜虫的天敌有瓢虫、食蚜小蜂等,它们能够主动寻找并捕食小麦蚜虫,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还可以引入一些寄生性天敌,如寄生蜂等,通过寄生或卵化等方式对小麦蚜虫进行防治。

生物防治方法相对安全环保,但是因为受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使用。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农药对小麦蚜虫进行杀灭或驱除。

常用的农药包括有机磷类农药、吡虫啉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

这些农药具有杀虫迅速、效果显著的特点,但是容易产生残留和抗药性等问题,因此需要合理使用,控制药剂的使用量和频次。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

小麦蚜虫田间计数从简方法探讨及综合防治随着气候变化和全球贸易的发展,小麦蚜虫成为了影响小麦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

小麦蚜虫属于短角亚科的蚜虫,其危害主要是吸汁造成的凋萎和黄化,严重时会导致小麦产量损失。

因此,对小麦蚜虫的田间计数和综合防治变得尤为重要。

实际的小麦蚜虫田间计数工作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和复杂的环境因素,选择合适的计数方法。

以下介绍几种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1.样本点叶片计数法选取小麦叶片上的一个比较规则的面积范围,例如5×5厘米的正方形范围,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计数。

对于蚜虫的种类和密度较少的情况,这种方法适用性较好。

2.数字采集计数法这种方法依靠高清像素数字相机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样本叶片进行图像采集和分析,精度较高,但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支持。

3.距离采样计数法这种方法是选取一个固定距离(例如50倍镜头距离)观察和计数叶片上的蚜虫数量,对于一定密度范围内的小麦蚜虫数量进行快速计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以上三种计数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数和评估。

二、小麦蚜虫综合防治措施针对小麦蚜虫的危害,应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三个方面。

1.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包括淘洗、机械虫害、人工采煤和光照等方法。

淘洗可以通过冲洗植株表面来清除蚜虫,机械虫害是利用人工或机械挤压蚜虫,人工采煤是用手采摘蚜虫,光照是利用阳光等光照方式杀灭蚜虫。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杀虫剂来控制蚜虫。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杀虫剂时应选择合适的药剂、剂量和施药时间,避免杀虫剂过度使用,导致环境污染。

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和使用天敌或病原体来控制蚜虫数量。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寄生蜂和诱杀剂等方法。

综上所述,正确的小麦蚜虫田间计数方法和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蚜虫数量和防止小麦产量损失。

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保护农业生产和环境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